田園城市串聯人群與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畫刊109年1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鬧區中400坪的快樂農園事實上,鵬程里過往確實是社區人際關係緊密的眷村,不過數十年來歷經改建、都更後,一座又一座的高樓拔地而起,逐漸成為與台北市 ...
TOP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首頁
影音刊物
台北畫刊
台北畫刊624期(109年1月)
田園城市 串聯人群與土地的可食地景(台北畫刊109年1月)
定位點
發佈日期:2020-01-10
1898
分享到Facebook
推一下!
分享到微博
LINE給好友
緊鄰松山區塔悠路的鵬程里,挨著重要交通幹道,距離信義商圈也不過10分鐘車程,理應是鬧區中的鬧區,不過一步入鵬程里,便驚喜地發現占地400多坪的菜園,社區居民們也不時停下來在路邊閒聊,彷彿回到了家家戶戶都彼此熟識的農業時代。
田園城市讓都市有了綠意盎然、生氣蓬勃的可食地景,不僅吃得安心,也拉近了人與人、人與土地的距離。
鬧區中400坪的快樂農園
事實上,鵬程里過往確實是社區人際關係緊密的眷村,不過數十年來歷經改建、都更後,一座又一座的高樓拔地而起,逐漸成為與台北市其他社區無異的住宅區,但5年前,鵬程里里長許顏建將400多坪的社區停車場改建為「快樂農園」,並開放100多戶約五、六百位社區居民認養,開始打造鵬程里的可食地景。
在鵬程里里長許顏建(右)和里幹事呂煜齡(左)的推動與維護下,如今的快樂農園綠意盎然。
快樂農園這塊土地,曾規劃作為興建大樓使用,後來改為停車場。
5年前,許顏建響應市府田園城市政策,邀集里民一同打造理想中的菜園,才將這塊地改造為農園。
鵬程里的里民時常到快樂農園照料自己的作物。
快樂農園讓鵬程里彷彿穿越了時空回到過往時代,許顏建說,社區居民之間的交流明顯變多了,鵬程里一改過去快速都市化時期,社區互動低、居民互不認識的景象,種菜拉近了居民的距離,創造了彼此間的共同話題。
串連人與人的田園平台
身負田園城市計畫專案管理的重要角色,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路燈工程管理處副處長黃淑如認為,推動田園城市5年下來,最大的收穫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變得緊密,現代高度都市化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其實很陌生,尤其是獨居長者不易走入人群。
田園城市搭建了一個分享平台,讓市府與社區合作推動老人共餐,黃淑如說,就有社區種植雪裡紅,並藉由包水餃等活動,吸引獨居長輩走向人群,興隆公宅也有80歲的獨居長者因此加入社區共餐的行列。
耕作對身心靈也有正面效益,很多菜種都是種植後短短數月便可收成,因此栽種者很容易獲得成就感,進而發揮療癒的效果,對長期生活在都市水泥叢林的人們尤是如此。
都市孩子的食農教育
除了對成人有所助益,田園城市更兼具孩童的食農教育功能。
以鵬程里為例,許顏建說,鵬程里有2,000戶居民,約有1萬人口,其中外食族的比例高,導致許多孩子只見過食物調理好的樣子,沒有機會了解食材的原貌。
因此快樂農園還肩負教育責任,成立5年多來,附近的國中小及高中,都會來此校外教學,除了認識不同的植物,也能親手體驗田園樂。
都市長大的孩子對食物如何栽種、養成的認知比較少,藉由田園城市的食農教育,讓孩子邊做邊學,因為了解進而懂得珍惜食物就成了一件很自然的事。
目前設立於台北市國小、國中、高中內的小田園有537處,台北市教育局為此特別開發食農教育課綱,讓老師的教學有所依歸,各校也可根據其歷史、特色、文化等,發展與在地連結的小田園。
例如大同區太平國小的小田園除種菜之外,還種植水稻,黃淑如進一步說明,這是因為鄰近的大稻埕是台灣早期推動米食文化的發源地,因此太平國小選擇種水稻連結在地歷史、文化,每年的曬穀、爆米香也成為他們的重要活動,同時帶動周邊社區活絡,並且串聯老、中、青三代人的記憶,深化歷史文化的傳承,這一切都是因為田園城市這個平台。
太平國小的學生在小田園中插秧種稻。
太平國小的小田園與志工媽媽。
(圖/太平國小)
持續打造台北市的綠屋頂
台北市寸土寸金,黃淑如指出,推動計畫5年下來,已經開發了731處田園基地。
接下來推動目標為屋頂,不管是大樓還是公寓,只要有屋頂就可以種出一座自己的田園。
目前,將從國宅、公宅等開始推動,由公而私的方式,鼓勵企業或住宅加入推動綠屋頂。
況且在屋頂、陽台上打造田園城市,不僅具有療癒身心、栽種食用蔬果等功用,經過實驗還可降低室內溫度高達3度,夏季時省下的電費相當可觀。
在田園城市的推廣下,居家的陽台、屋頂都可以是綠油油的田園基地。
黃淑如說,只要認同田園城市的生活模式,居家陽台、屋頂都可以打造田園基地,台北市政府還提供免費的耕作專業技術諮詢,可以上門幫市民規畫種植空間,讓都市不再只有水泥叢林,還多了一些綠色的可食地景。
親手栽種不僅能吃得安心,也具有紓壓功用。
根據聯合國人口司(UNPopulationDivision)2018年公布的全球都市化人口數據,推估2050年時,全球將有50億人口往都市集中,換算下來就是有3分之2的人住在都市。
換言之,身為首都的台北將會越來越擁擠,因此可食地景的重要性將越來越高,不僅連結人與人、人與土地、人與歷史文化,更能療癒身心靈,打造生意盎然的綠化城市。
文—張語羚
攝影—蔡耀徵
圖-台北市太平國民小學
相關照片
勘誤回報
上一則
回列表
下一則
樟樹步道魯冰花海開好開滿迎賓來
回列表
打造圓山新樣貌,生態環境再升級
:::
台北畫刊624期(109年1月)
植物系生活 走進台北的春光綠意
下載整本畫刊
本期熱門文章
春之風景 台北植感日常(台北畫刊109年1月)
植物藝術家的年味計畫(台北畫刊109年1月)
植下一座城市裡的屋頂農場(台北畫刊109年1月)
走入初春中的綠意秘境(台北畫刊109年1月)
吾家佛跳牆(台北畫刊109年1月)
團聚的新年飯桌 陳陸寬眼中的台北年菜(台北畫刊109年1月)
近期的熱門文章
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畫刊111年7月)
610
廣告人龔大中:「老物呈現城市所重視的雋永價值。
」(台北畫刊111年7月)
1096
助企業與世界共好⸺永續管理師(台北畫刊111年7月)
399
用攝影的角度 重新看見台北(台北畫刊111年7月)
1567
分享(ESC)
分享
切換全螢幕
放大/縮小
Slideshow
上一張(←)
下一張(→)
活動新訊
景點即時影像
最新消息
異動訊息
活動展演
活動年曆
熱門話題
觀光APP
探索城市
即時影像專區
你好臺北
臺北必遊
安心旅遊
主題旅遊
自訂行程
套裝遊程
熱門TAG
社群看臺北
遊憩景點
景點快搜
景點地圖
主題景點
分區搜尋
臺北旅遊人潮警示燈號系統
主題區域旅遊
食宿玩樂
臺北飲食攻略
城市紀念品
百大小吃多語菜單
防疫旅館訊息
住宿須知
住宿快搜
旅遊指南
交通資訊
旅客服務
旅遊須知
會展資訊
連結專區
統計公告
解說導覽資源
台北觀光品牌識別
影音刊物
台北畫刊
出版品
熱門影片
720°環景
語音導覽
官方社群
Facebook
微博
YouTube
LINE
Instagram
Copyright©2021DepartmentofInformationandTourism,TaipeiCityGovernment.Allrightsreserved
最佳瀏覽狀態為IE9.0以上‧GoogleChrome‧Firefox6以上1024*768以上螢幕解析度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結合市民參與綠化,創造可食地景 - 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
結合市民參與綠化,創造可食地景 ... 之綠化改造方式,在既有的綠化基礎上,提升臺北城市風貌;同時提供本市公共空間綠化苗木,辦理綠化推廣教育課程,打造美麗臺北。
- 2超越可食地景邁向2.0版都市生態農耕 - 環境資訊中心
近年來城市中推動的改變若干公園綠地為(人)可食地景之一,位於台北市羅斯福路。圖片提供:陳信甫從觀賞到可食都是人的地景?
- 3新北市政府綠美化環境景觀處> 可食地景> 可食地景簡介> 什麼 ...
可食地景名稱是由英文Edible landscaping翻譯而來,簡單的說,就是「種植可以吃的植物」且「兼具景觀效果」的種植方式,可食地景讓空間可以多功能的利用,也能同時提供 ...
- 4可食地景 - Issuu
Read 可食地景by ntubp on Issuu and browse thousands of other ... 將田園與蔬果帶進擁擠的高樓大廈中,將台北市打造為一個綠色健康、教育、生活...
- 5北市社區打造可食地景種香草養蜂大巨蛋旁將設水稻田| 地方
北市府為鼓勵民眾在社區創造可食地景,花7年推動園圃生活,許多社區開始利用閒置空地、公園綠地,栽種蔬果、香草植物,更有社區大膽嘗試養10幾箱蜜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