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屬印度支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887年10月,法國在已占領的越南分為東京、安南、交趾支那三個區域的基礎上,加上已為法國保護國二十年的柬埔寨共四地拼湊成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而寮國與廣州灣分別在 ... 法屬印度支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法屬印度。

印度支那聯邦法語:Fédérationindochinoise高棉語: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寮語:ຝຣັ່ງແຫຼັມອິນດູຈີນ越南語:LiênbangĐôngDương1887年-1954年 國旗 政府徽章 國歌:《馬賽曲》"LaMarseillaise"總督之印法屬印度支那的位置(1945年)地位法蘭西殖民帝國內的聯邦首都 西貢(1887-1902) 河內(1902-1939、1945-1954) 大叻(1939-1945) 常用語言法語(官方) 越南語 高棉語 寮語 西陪語 粵語 宗教 佛教 道教 儒教 越南民間信仰 羅馬天主教 政府法國殖民地聯邦總督(二戰後為高級專員或全權代表) • 1887-1888讓·安托萬·歐內斯特·康斯坦斯(首)• 1955-1956亨利·奧普諾(末) 歷史時期新帝國主義• 建立1887年10月17日• 寮國加入1899年4月19日• 廣州灣加入1900年1月5日• 北越宣布獨立1945年9月2日• 寮國獨立1953年10月22日• 柬埔寨獨立1953年11月9日• 南越獨立1954年7月21日 面積1935年737,000平方公里人口• 1935年21,599,582 貨幣法屬印度支那元 前身 繼承 法屬交趾支那 阮朝 柬埔寨保護國 琅勃拉邦王國 占巴塞王國 拉達那哥欣王國 大清 越南民主共和國 越南臨時中央政府 柬埔寨王國 寮王國 中華民國 今屬於  柬埔寨  寮國  越南 法屬印度支那(法語:Indochinefrançaise,寮語:ຝຣັ່ງແຫຼັມອິນດູຈີນ,高棉語:សហភាពឥណ្ឌូចិន,越南語:LiênbangĐôngDương/聯邦東洋、ĐôngDươngthuộcPháp/東洋屬法/IPA: [ɗə̄wŋmjɨ̄əŋtʰûəkfǎp]、ĐôngPháp/東法),是法蘭西殖民帝國在東南亞的領土,其轄境大致位於今日印度支那半島的越南、寮國、柬埔寨,以及中國廣東省的湛江市(廣州灣)。

法屬印度支那的建立始於1862年越南割讓交趾支那地區(南圻)予法國,1867年柬埔寨淪為法國保護國,1885年中法戰爭後越南正式成為法國保護國,並成為日後法屬印度支那的主要部份。

1887年10月,法國在已占領的越南分為東京、安南、交趾支那三個區域的基礎上,加上已為法國保護國二十年的柬埔寨共四地拼湊成立法屬「印度支那聯邦」。

而寮國與廣州灣分別在1893年與1900年加入。

1902年,法屬印度支那首府自交趾支那的西貢(今胡志明市)遷至東京河內,到了1939年,首府又由河內遷至安南大叻,二戰結束之後,首府再次由大叻遷回河內。

法國本土在二戰期間淪陷之後,之前由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管理的印度支那,交給了維琪法國在日本的監督之下管理。

不過,在1945年3月至8月期間,印度支那是由日本全權管理的。

自1941年5月開始,由胡志明領導的越南獨立同盟會就一直在越南進行企圖推翻法國政府的叛亂,開始了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1949年,法國賦予了以保大帝為首的君主立憲國家,奉行反共;維持越南國獨立地位。

日內瓦會議結束之後,越盟在越南北部建立了越南民主共和國,而越南南部的越南國則繼續維持獨立地位,之後越南一直處於戰爭狀態,至1975年戰爭才得以結束,但隨後中越兩國又因邊境爭端等原因在1979年爆發戰爭,此後邊境武裝衝突持續了12年,至1991年才結束。

而在1953年獨立的柬埔寨在經歷了數年的和平後又被捲入越南戰爭,1975年紅色高棉取得柬埔寨統治權,但由於其與鄰國越南交惡導致越南在1978年入侵柬埔寨,在越南撤軍後柬埔寨又陷入了長達12年的內戰,直到1993年柬埔寨內戰才得以結束。

目次 1法屬印度支那的構成 2歷史 2.1法國對印度支那的影響 2.2法屬印度支那建立過程 2.2.1勤王運動 2.2.2法暹戰爭 2.2.3暹羅割讓更多領土 2.2.4越南國民黨發動叛亂 2.3第二次世界大戰 2.4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2.5日內瓦協定 3人口 4經濟 4.1基礎建設 5參考文獻 5.1來源 6外部連結 法屬印度支那的構成[編輯] 法屬印度支那的構成如下: 安南保護國:越南人稱為中圻,位於今日越南中部。

1887年加入。

柬埔寨保護國:1887年加入。

寮保護國:原為琅勃拉邦王國,1889年加入。

1904年占巴塞王國被廢除併入該保護國。

東京保護國:越南人稱為北圻,位於今日越南北部。

1887年加入。

法屬交趾支那:直轄殖民地,越南人稱為南圻。

位於今日越南南部。

廣州灣租界,位於今中國廣東省湛江市,1899年加入,1945年歸還中國。

此外,河內、海防、峴港為法屬印度支那的直轄地域。

歷史[編輯] 法國對印度支那的影響[編輯] 主條目:法越關係和法國對阮福映的援助 因為法國耶穌會傳教士亞歷山德羅早在17世紀,就已經進入越南傳教,所以,法國在那時開始,就已經對越南有一定影響。

當時越南剛剛占領占城的前領土湄公河三角洲。

[1]歐洲在18世紀與越南的互動,僅限於進行貿易活動。

1787年,法國天主教教士百多祿向法國政府發出協助阮福映收復被西山朝奪取的領土的請求。

百多祿最後在越南逝世,而他旗下的部隊,則繼續協助,直到1802年,法國正式援助阮福映為止。

法國在19世紀裡面,對越南的影響十分深遠,法國經常以保護巴黎外方傳教會教士為藉口,干預越南事務。

阮朝慢慢認識到天主教傳教士對自己的政治威脅,比如說:在阮朝頗有影響力的交際花,就擔心自己的社會地位會被堅持一夫一妻制的天主教徒動搖。

1857年,法國外交官敏體尼請求越南政府停止驅逐教士出境,賦予教士宣講教義的自由,未獲成功。

[2]次年9月,法軍在拿破崙三世的命令下,用14艘炮艦,3,000名法國士兵,300名由西班牙提供的菲律賓士兵,進攻土倫港(Tourane,今峴港),給予對方沉重打擊,成功占領了港口。

[3]但他卻在幾個月後因缺乏補給與疾病蔓延的問題撤離港口。

[2] 1859年2月18日,率領法國遠征軍的夏爾·里戈·德·熱諾伊利將軍(CharlesRigaultdeGenouilly)由峴港向南航行,攻占了防禦薄弱的西貢。

熱諾伊利在同年11月因指揮不當的問題,被弗朗西斯·帕熱將軍(ThéogèneFrançoisPage)代替。

新將軍接到了命令:只要簽署保障教士權益的條約即可,並不需要簽署獲取領土的條約。

[2]但四年之後,法國改變了外交政策,恢復了對領土的要求。

1862年,嗣德帝割讓租界予法國,當中包括三個位於安南,東京的港口與交趾支那地區東部邊和省、嘉定省和定祥省三省(1863年正式成為法國領土)。

1867年,法國又佔領了安江省、河仙省與永隆省三省(1874年正式割讓給法國)。

1863年,柬埔寨國王諾羅敦·安·吳哥請求法國保護他的國家。

這使得暹羅(今泰國)在1867年放棄了自己對柬埔寨的宗主權,在取得馬德望與暹粒兩地之後正式承認了法國保護國柬埔寨。

不過,1906年法國與暹羅簽署了條約,根據條約後者交還了上述地區。

1899年11月,法國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中法互訂廣州灣租界條約》,將遂溪、吳川兩縣屬部分陸地、島嶼以及兩縣間麻斜海灣(今湛江港)劃為法國租借地,統稱「法屬廣州灣」,劃入法屬印度支那範圍,設廣州灣行政總公使署,受法屬印度支那總督管轄。

1943年2月,為日本侵略軍所占,曾建立短暫日偽政權。

1945年,日本投降後,由於中法交涉,9月21日中華民國收回,以廣州灣範圍劃設市治,定名湛江市。

法屬印度支那建立過程[編輯] 世界新聞畫報插圖:第一幅為位於中國的法國哨站;第二幅為河內碼頭;第三幅為被水淹沒的河內街道;第四幅為另一個河內碼頭 法國在中法戰爭之後,獲取了北越的控制權。

法暹戰爭之後,法國合併安南,東京(北越),交趾支那與柬埔寨王國為法屬印度支那。

寮國在1893年加入印度支那。

法屬印度支那一直維持到1954年才終告結束。

上述地區的君主(越南皇帝、柬埔寨國王與寮國國王)在表面上恢復了自己的地位,但在實際上,卻只是三個傀儡。

勤王運動[編輯] 法國人在1858年登陸越南後,逐步發展自己在越南的勢力,到了19世紀80年代中期,他們已經牢固控制了越南北部。

潘廷逢在1885年至1895年之間,領導越南人,發起叛亂,對抗法國人。

越南人在一戰期間和一戰之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不過法國人對民族主義者所發起的叛亂,所作出的努力不為所動。

法暹戰爭[編輯] 主條目:法暹戰爭 法國在印度支那半島進行的領土擴張,引發了法暹戰爭。

1893年,法國政府利用邊界糾紛,挑起北欖事件(英語:Paknamincident)。

事件發生後,法軍炮艦在事件發生之後,航行到曼谷附近水域,要求暹羅割讓湄公河以東的所有地區。

暹王拉瑪五世請求英國政府出面調停,但後者卻要求前者,應允法國政府的一切要求。

英國政府後來在暹王的極力要求之下,出面和法國政府談判。

雙方達成了協定:暹羅只需要割讓寮國,並不需要割讓其他領土,而英國則得到了緬甸東北的撣,作為和法國談判的報酬。

暹羅割讓更多領土[編輯] 法國人在此之後,並未收斂對暹羅的野心,1906年,他們又製造了另一個事件,迫使暹羅承認他們對湄公河以西,琅勃拉對岸的領土的控制權。

除此之外,暹羅還承認了法國人對占巴塞和西柬埔寨的控制權。

而且,法國人還取得了尖竹汶西部的控制權。

在此之前的1904年,暹羅為取回尖竹汶,割讓了桐艾予法國。

兩年之後,桐艾又回到了暹羅人手裡,不過他們因此割讓了很多位於東南邊境的領土,如馬德望、暹那空(英語:SiamNakhonProvince)和班迭棉吉。

20世紀30年代末期泰國與法國開展了一系列談判,試圖取回此前失去的領土。

1940年法國淪陷之後,泰國入侵了有爭議寮國和柬埔寨領土。

1941年1月泰法戰爭爆發,在日本的強力調停之下,效忠於維希政權的法屬印度支那政府被迫同意歸還洞里薩湖以東、北緯14度以北的吳哥城,暹粒、馬德望和寮國兩處位湄公河西岸的地區予泰國。

兩國代表前往東京簽署了有關條約,在此之後,泰國取回了上述地區的控制權。

越南國民黨發動叛亂[編輯] 1930年2月10日,駐守安沛的越南士兵,在越南國民黨的援助之下,發起了叛亂。

這次叛亂是越南在勤王運動平息以後,最大規模的動亂。

叛亂者希望自己能夠得到公眾的注意,最後引發更大規模的叛亂,推翻殖民地政府。

越南國民黨在此之前,就已經進行過不少秘密活動,他們原本要對紅河三角洲發起大規模的進攻,不過這個計劃最後因為風險太大而流產。

第二次世界大戰[編輯] 主條目:越南帝國 1942年法蘭西國在法屬印度支那的政治宣傳海報。

圖上的法文及越文指的是貝當政權的國家格言:「勞動、家庭、祖國」 1940年6月,法國向納粹德國投降簽署第二次貢比涅停戰協定,德軍佔領法國,並在南部成立了傀儡政權維希法國(法蘭西國)。

日本趁法國戰敗,於9月日本向新成立的維琪法國政府表示允許日本帝國軍隊進入北部灣,但最後演變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此舉為日軍對抗中國國民革命軍創造了有利因素,同時間,這也是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的步驟之一。

泰國趁機在1940年10月發動第二次泰法戰爭,奪回了之前所失去的領土。

1945年3月9日,日本在法國已被解放(英語:LiberationofFrance),美國在太平洋占有優勢的情況下,決定完全控制印度支那,發動三九政變。

日本扶持保大帝登基,建立傀儡政權,一直控制這一地區,直到同年8月投降為止。

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編輯] 主條目: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 日本軍官在西貢向盟軍軍官投降 二戰結束後,法國收回在泰法戰爭中失去的領土,準備恢復殖民地統治,卻與越盟發生了衝突。

這個由共產主義者和民族主義者組成的組織,是由受過法國教育的胡志明所領導的。

美國在二戰期間曾向越盟提供援助,支持這一組織反抗日本統治。

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和中緬印戰區參謀長約瑟夫·史迪威在戰時曾私下表示過,法國在戰後絕對不能取回印度支那。

羅斯福提出讓蔣介石接管印度支那,遭到後者拒絕。

據說他的回應是:「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這樣做!」[4]戰爭結束後,英軍進入印度支那地區南部,為法國收復土地。

而蔣介石則派出盧漢將軍,率領200,000大軍進入印度支那地區北部接受日軍投降。

[5]中國政府支持剛剛建立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並且利用越南國民黨,增加自己在新政府當中的影響力,並且對法國施加壓力。

[6]法國在蔣介石的協調之下,與越盟達成和平協定,並且放棄了自己在華的一切特權、利益和租界。

1946年3月,印度支那開始逐步重回法國統治。

[7][8][9][10] 日內瓦協定[編輯] 主條目:日內瓦會議_(1954年) 1954年4月27日,日內瓦會議召開會上各國制定了解決印度支那問題的方案。

會議結果支持印度支那的領土完整,並且要求法國賦予越南獨立地位,禁止各國干涉地區內政,而且將北越和南越之間的地區劃為非軍事區。

最後,協定規定,南北越在1956年7月舉行公投,解決統一問題。

[1]法國在會上放棄對印度支那的所有領土主張。

美國和南越都沒有簽署協定,只有法國和北越簽署了這一協定,北越成為社會主義國家,而南越則留給了受到美國支持的保大政權。

美國開始深入越南事務,最終使得越南戰爭爆發,在1954年獨立的柬埔寨和寮國也捲入了這一場戰爭之中。

越南戰爭至1975年結束,以美國撤出且北越擊敗南越告終,1976年越南統一。

而柬埔寨則在經歷了三年紅色高棉統治後再次陷入同越南長達10年的戰爭中,而在1989年越南撤軍後柬埔寨又陷入與紅色高棉的內戰,直至1991年方才得以實現停火併於1993年舉行了大選,但紅色高棉直到1998年才向柬埔寨政府投降。

人口[編輯] 殖民地時期的河內 越南人、老族和高棉人是殖民地的主要族群。

芒族、岱依族、占族和嘉萊族等少數民族主要居住在山區,通稱為山地居民(Degar)。

華人大多居住在南部的大城市,不少人進行貿易和商業活動。

印度支那在法國管治時期的城市化進展並不迅速。

有學者估計,95%的印度支那居民,到了1913年,還在鄉間居住。

印度支那的主要宗教是佛教。

越南地區的佛教派系,是受到儒教影響的漢傳佛教,而寮國和柬埔寨地區的佛教派系,則是上座部佛教。

除此之外,因為天主教傳教士遍布印度支那,所以在殖民統治結束時,東京大約已有10%居民為天主教徒。

高台教也在法國管治時期出現。

與阿爾及利亞的法國移民規模相比,印度支那的移民規模相對較小。

印度支那到了1940年,也只有34,000名法國居民以及少量軍人、官員。

出現這一現象的第一個原因是,印度支那是一個商業型殖民地(Coloniedeexploitationéconomique),而非拓殖型殖民地(Coloniedepeuplement),第二個原因是,印度支那和阿爾及利亞相比,離法國本土較遠。

法語是印度支那在教育、政治、貿易及媒體等各個方面的首要語言。

法語在城市地區廣泛流傳,成為受過教育的精英階層的主要語言。

法國文化對交趾支那和東京地區的影響,最為深遠,而柬埔寨、寮國和安南地區所受到的影響,則較為短淺。

不過,大部分土著,在殖民地時期仍然使用土著語言。

殖民地時期結束之後,南越政府還在使用法語。

即使是到了今日,當地的知識分子和長者仍然會使用法語。

現今的柬埔寨、寮國政府,有時也會使用法語。

經濟[編輯] 法屬印度支那硬幣 印度支那為「商業型殖民地」。

殖民地政府主要依靠土著所繳交的稅收運作,同時間,政府壟斷了鴉片、鹽、米酒的貿易,用所得來維持自身運作。

上述商品的貿易,在1920年,支撐了殖民地政府44%的預算,但是,到了1930年,這個比例已經降到了20%,因為是當地經濟已經開始多元化。

殖民地的主要銀行是建於1875年的東方匯理銀行,負責鑄造殖民地的貨幣印度支那元。

印度支那在1940年接受的法國投資十分之多,僅次於阿爾及利亞,高達67,000,000法郎。

進入20世紀30年代後,法國開始發展這一地區的自然資源,也開始增加地區的經濟多元性。

交趾支那、安南和東京地區生產茶、米、咖啡、辣椒、煤、鋅和錫,柬埔寨也生產米和辣椒。

只有寮國被法國視為不可發展經濟的殖民地,當地只有小規模的木材砍伐場。

20世紀初,法國汽車產業開始發展,市場對橡膠需求量的大幅增加。

投資者在安南和交趾支那地區興建了多座橡膠種植園。

法國迅速成為主要橡膠出產國,而印度支那出產的橡膠也開始享譽世界。

這一商業成功吸引了多間與汽車產業相關的商業機構,如米其林公司投資印度支那。

隨著外界對煤礦、橡膠、茶葉、咖啡種植園的投資不斷增長,印度支那開始工業化,建立工廠生產紡織品、菸草製品、酒精飲品和建築材料,並遠銷至各個殖民地。

基礎建設[編輯] 杜梅橋 法國政府訂立了多個目標,以改進商業型殖民地印度支那的運輸和通訊網絡。

西貢成為了東南亞的重要港口,可以與地區最為繁忙的商業港口,英國殖民地新加坡匹敵。

西貢在1937年,是法蘭西殖民帝國當中,第六個最為繁忙的港口。

連接河內和西貢的鐵路也在1936年投入使用。

上述改進措施令印度支那的交通更加快捷。

到了1939年,遊客在馬賽登船,只要一個月就能抵達西貢,而在巴黎登機,更是只要五日就能飛抵西貢。

水下電報線路也在1921年鋪設完成。

法國殖民者在印度支那興建了不少布雜藝術風格建築物,如河內大劇院和西貢聖母聖殿主教座堂。

出於貿易和度假的需要,殖民者也在印度支那興建了不少城鎮,如交趾支那的大叻和寮國的巴色。

參考文獻[編輯] ^1.01.1Kahin,GeorgeMcTurnin;Lewis,JohnW.TheUnitedStatesinVietnam:AnanalysisindepthofthehistoryofAmerica'sinvolvementinVietnam.DeltaBooks.1967.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2.02.12.2Tucker,SpencerC.Vietnam(GoogleBookSearch).UniversityPressofKentucky.1999:29.ISBN 0-8131-0966-3.  ^Chapuis,Oscar.AHistoryofVietnam:FromHongBangtoTuDuc(GoogleBookSearch).GreenwoodPublishingGroup.1995:195.ISBN 0-313-29622-7.  ^BarbaraWertheimTuchman.Themarchoffolly:fromTroytoVietnam.RandomHouse,Inc.1985:235[2010-11-28].ISBN 0-345-30823-9.  ^LarryH.Addington.America'swarinVietnam:ashortnarrativehistory.IndianaUniversityPress.2000:30[2010-11-28].ISBN 0-253-21360-6.  ^PeterNeville.BritaininVietnam:preludetodisaster,1945-6.PsychologyPress.2007:119[2010-11-28].ISBN 0-415-35848-5.  ^VanNguyenDuong.ThetragedyoftheVietnamWar:aSouthVietnameseofficer'sanalysis.McFarland.2008:21[2010-11-28].ISBN 0-7864-3285-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SteinT?nnesson.Vietnam1946:howthewarbegan.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10:41[2010-11-28].ISBN 0-520-2560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ElizabethJaneErrington.TheVietnamWarashistory:editedbyElizabethJaneErringtonandB.J.C.McKercher.GreenwoodPublishingGroup.1990:63[2010-11-28].ISBN 0-275-9356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5-11).  ^TheVietnamWarSeedsofConflict1945-1960.TheHistoryPlace.1999[2010-12-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12-17).  來源[編輯] Brocheux,Pierre,andDanielHemery.Indochina:AnAmbiguousColonization,1858–1954(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10)490pages;ahistoryofFrenchIndochina. Chandler,David.AHistoryofCambodia4thed.Boulder,Colorado::WestviewPress.2007.ISBN 0-8133-4363-1. 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link) Duiker,William.TheRiseofNationalisminVietnam,1900-1941.Ithaca,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76.ISBN 0-8014-0951-9.  Edwards,Penny.Cambodge:TheCultivationofaNation,1860–1945.Honolulu:UniversityofHawaiiPress.2007.ISBN 0-8248-2923-9.  Evans,Grant.AShortHistoryofLaos.Crow'sNest,Australia:AllenandUnwin.2002.ASIN B000MBU21O.  Forbes,Andrew,andHenley,David:VietnamPastandPresent:TheNorth(HistoryofFrenchcolonialisminTonkin).ChiangMai.CognoscentiBooks,2012.ASIN:B006DCCM9Q. Marr,David.VietnameseAnticolonialism,1885–1925.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1.ISBN 0-520-01813-3.  Marr,David.VietnameseTraditiononTrial,1920–1945.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2.ISBN 0-520-04180-1.  Marr,David.Vietnam1945:TheQuestforPower.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95.ISBN 0-520-07833-0.  McLeod,Mark.TheVietnameseResponsetoFrenchIntervention,1862–1874.NewYork:Praeger.1991.ISBN 0-275-93562-0.  Murray,MartinJ.TheDevelopmentofCapitalisminColonialIndochina(1870–1940).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80.ISBN 0-520-04000-7.  Osborne,Milton.TheFrenchPresenceinCochinchinaandCambodia:RuleandResponse(1859–1905).Ithaca,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69.ASIN B000K13QGO.  Perkins,Mandaley(2006).Hanoi,Adieu:AbittersweetmemoirofFrenchIndochina,Sydney,HarperPerennial,ISBN978-0-7322-8197-7,ISBN978-0-7322-8197-7 Stuart-Fox,Martin.AHistoryofLaos.Cambridge,U.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7.ISBN 0-521-59235-6.  Tarling,Nicholas.ImperialisminSoutheastAsia:"AFleeting,PassingPhase".LondonandNewYork:Routledge.2001.ISBN 0-415-23289-9.  Tully,John.FranceontheMekong:AHistoryoftheProtectorateinCambodia,1863–1953.Lanham,Maryland:UniversityPressofAmerica.2003.ISBN 0-7618-2431-6.  Woodside,Alexander.CommunityandRevolutioninModernVietnam.Boston:HoughtonMifflin.1976.ISBN 0-395-20367-8.  Zinoman,Peter.TheColonialBastille:AHistoryofImprisonmentinVietnam,1862–1940.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2001.ISBN 0-520-22412-4.  外部連結[編輯] 維基共享資源中相關的多媒體資源:法屬印度支那 (英文)(法文)1892年案例研究印度支那殖民地 (英文)(法文)1910年旅遊手冊印度支那 閱論編中法戰爭背景 法蘭西殖民帝國 法越關係(英語:France–Vietnamrelations) 中法關係 法屬印度支那 東京遠征 中法會議簡明條款 東京遠征紀念勳章(英語:TonkinExpeditioncommemorativemedal) 軍事與政治發展 河內戰役 馬江之役 基隆戰役 甲鎮戰役(英語:KepCampaign) 滬尾登陸戰 YuOc戰役(英語:BattleofYuOc) 宣光之役(英語:SiegeofTuyênQuang) NúiBop戰役(英語:BattleofNúiBop) 石浦海戰 諒山之役(英語:LạngSơnCampaign) 同登之役(英語:BattleofĐồngĐăng(1885)) 鎮海之戰 和木之戰(英語:BattleofHòaMộc) PhuLamTao戰役(英語:BattleofPhuLamTao) 鎮南關之役 諒山撤退(英語:RetreatfromLạngSơn) 東京風波(英語:TonkinAffair) 澎湖之役(1885年) 中法新約 法方 孤拔 馬克-埃德蒙·多米內(英語:Marc-EdmondDominé) 雅克·迪舍納 利士比 奧斯卡·德·尼格里 茹費理 波里也 中方 劉永福 劉銘傳 唐景崧 馮子才 李鴻章 曾紀澤 張佩綸 慈禧太后 軍隊 北洋水師 福建水師 廣東水師 南洋水師 黑旗軍 遠東艦隊(英語:FarEastSquadron) 東京遠征軍(英語:TonkinExpeditionaryCorps) 東京艦隊(英語:TonkinFlotilla) 東京步兵軍團(英語:TonkineseRifles) 閱論編法屬印度支那組成 交趾支那(南圻) 東京(北圻) 安南(中圻) 柬埔寨 寮國 廣州灣 越南臨時中央政府 越南國 殖民官員 印度支那總督(東洋總統全權大臣) 交趾支那都督(南圻統督) 東京高級專員(北圻統使) 安南高級專員(中圻欽使) 柬埔寨高級專員(英語:ListofadministratorsoftheFrenchprotectorateofCambodia)(高綿欽使) 寮國高級專員(英語:ListofadministratorsoftheFrenchprotectorateofLaos)(哀牢欽使) 廣州灣公使 歷史 援助阮福映(英語:FrenchassistancetoNguyễnÁnh) 黎文𠐤之亂(英語:LêVănKhôirevolt) 炮擊沱㶞 沱㶞攻城戰(英語:SiegeofTourane) 交趾支那遠征 東京遠征 中法戰爭 平定東京(英語:PacificationofTonkin) 第一次泰法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英語:HistoryofVietnamduringWorldWarI) 1916年交趾支那起義(英語:1916Cochinchinauprising) 太原之亂(英語:TháiNguyênuprising) 蠻人戰爭(英語:WaroftheInsane) 刺殺巴贊(英語:AssassinationoftherecruiterBazin) 安沛兵變(英語:YênBáimutiny) 第二次泰法戰爭 日軍入侵法屬印度支那 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語:FrenchIndochinainWorldWarII) 三九政變 越南獨立宣告(越南帝國) 八月革命 越南獨立宣言(越盟) 法越戰爭 奠邊府戰役 日內瓦會議 條約與協議 法越凡爾賽條約 西貢條約 1863年順化條約(英語:TreatyofHuế(1863)) 第二次西貢條約 第一次順化條約 第二次順化條約 日內瓦協議 經濟 東方匯理銀行 法屬印度支那元 越南獨立運動 ·越南歷史 ·柬埔寨歷史 ·寮國歷史 閱論編聯邦制國家目前實行聯邦制 阿根廷 澳大利亞 奧地利 比利時 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 巴西 加拿大 葛摩 衣索比亞 德國 印度 馬來西亞 墨西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尼泊爾 奈及利亞 巴基斯坦 俄羅斯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伊拉克 索馬利亞 蘇丹 南蘇丹 瑞士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美國 委內瑞拉 過去實行聯邦制 波蘭立陶宛聯邦 蘇聯 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外高加索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 捷克斯洛伐克(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 ·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 西印度群島聯邦 印度尼西亞聯邦共和國 法屬印度支那 利比亞王國 荷蘭共和國 肯亞 敘利亞 羅德西亞 坦尚尼亞 阿拉伯聯合共和國(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組成) 阿拉伯聯邦共和國(由阿拉伯埃及共和國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組成) 奧匈帝國 北德意志邦聯 哥倫比亞(格拉納達邦聯 ·哥倫比亞合眾國) 巴西合眾國 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 東德 西德 烏干達 剛果共和國(利奧波德維爾) 喀麥隆 馬利聯邦 馬來聯邦 馬來亞聯邦 馬來亞聯合邦 羅德西亞與尼亞薩蘭聯邦 衣索比亞和厄利垂亞聯邦 南非(南非聯邦 ·南非共和國) 短暫存在的政權 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西北聯邦) 參見:聯邦制 規範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NF:cb12086315d(data) GND:115041-8 ISNI:0000000121834360 LCCN:n50055276 NDL:00563739 SUDOC:027262006 VIAF:14995813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法屬印度支那&oldid=69165117」 分類:1887年建立的國家或政權1954年終結的國家或政權法屬印度支那越南歷史政權寮國歷史政權柬埔寨歷史政權前法國殖民地東南亞的歐洲殖民地隱藏分類: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含有法語的條目含有高棉語的條目含有寮語的條目含有越南語的條目在infoboxcountry或infoboxformercountry使用symbolcaption或類型欄位的頁面引文格式1維護:冗餘文本包含BN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GND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ISNI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LCCN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NDL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SUDOC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包含VIAF標識符的維基百科條目使用ISBN魔術連結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已展開 已摺疊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已展開 已摺疊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專案 維基共享資源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تۆرکجهБеларускаяБългарскиবাংলাBrezhonegCatalàНохчийн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lego客家語/Hak-kâ-ngî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ÍslenskaItaliano日本語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ភាសាខ្មែរ한국어LatinaLëtzebuergeschLietuviųLatviešuमराठीBahasaMelayu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cots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undaSvenska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TiếngViệt吴语Bân-lâm-gú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