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史詩: 務實.法治.傳統.中庸, 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英格蘭人是世上數一數二古老的民族,擁有傲人且深刻影響世界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宗教寬容、文化多元,還有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時尚。
更重要的是,英格蘭有著延續千年 ...
誠品線上
中文出版
人文史哲
歷史
英格蘭的史詩:務實.法治.傳統.中庸,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認同(3冊合售)
TheEnglishandTheirHistory
作者
羅伯特.圖姆斯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商品描述
英格蘭的史詩:務實.法治.傳統.中庸,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認同(3冊合售):◎獲《經濟學人》、《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旁觀者》、《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選書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價值,成就不凡的國家★★《經濟學人》、《泰晤士報》年度選書★英格蘭的漫長歷史,宛如單車穿越風景如畫的山谷,駛過暴風雨般的荒原。
從亞瑟王傳說到公投脫歐,歷經外族入侵、異國統治、殘酷內戰、納粹威脅、帝國瓦解……全球最老牌民主國家,如何找到立足世界的價值認同?「英格蘭不是正常國家!」、「歷史主體性被消失!」、「反對與鄰近大陸整合!」……來自地球另一端的心聲,反映了島國的共同追尋。
高掛雲端的先進國度,原來也在煩惱未來的出路?◎Amazon4.6分、上千讀者盛讚:最能反映英格蘭人心聲的一本書。
=======================英格蘭≠英國?不認識英格蘭,就無法真正理解英國。
獨一無二英格蘭觀點.重新理解英國歷史的磅礡之作。
英格蘭人是世上數一數二古老的民族,擁有傲人且深刻影響世界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宗教寬容、文化多元,還有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時尚。
更重要的是,英格蘭有著延續千年的獨特認同:務實.法治.傳統.中庸。
這份價值認同從何而來?為何能維繫如此長久?又是如何與島國歷史連動?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英格蘭人碰上了自我定位的挑戰與掙扎。
帝國瓦解、經濟衰頹,英格蘭的全球影響力似乎大不如前。
徬徨的人把目光投向大洋彼岸的美國,或把歐洲聯盟看作新出路。
英格蘭能否靠自己走向世界?唱衰與懷疑的聲音四起,激起了英格蘭人重新思考「我們是誰」的古老問題。
劍橋大學教授圖姆斯提醒,英格蘭認同不是一天造成,歷史上也曾多次遭受考驗與轉型。
他以史家之筆,細數英格蘭源遠流長、複雜曲折的歷史,找回被遺忘的自信與尊嚴。
從羅馬帝國邊陲到日不落帝國中心,再到二十一世紀的今天,英格蘭人在世界上扮演的角色不斷改變,看待自我的方式也持續演進,但「務實.法治.傳統.中庸」的精神卻一路綿延下來。
這些價值不只曾經改變世界,更成為英格蘭最珍貴的島國認同。
英格蘭未來將何去何從?本書以英格蘭的千年歷史為憑藉,回顧英格蘭人經過千錘百鍊的島國認同,檢視英格蘭文化的斷裂與延續,找出處變不驚、在傳統中持續創新的智慧。
「世事變化無常,為了守護傳統,就必須持續創新。
我相信英格蘭存在的價值,相信我們會前進。
」──喬治.歐威爾本書旨在回答英格蘭過去、現在與未來的重要課題:.英格蘭的國族認同如何在千百年來中不斷演變?.英格蘭人的自由民主制度、法治精神、語言與文化,如何影響全球歷史?.今日英國已衰落成二流國家?英格蘭該如何看待自己與歐洲聯盟的未來?
各界推薦
各界推薦◎獲《經濟學人》、《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旁觀者》、《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選書殊榮英格蘭認同自我掙扎的漫長歷史,宛如騎單車穿越風景如畫的山谷,駛過暴風雨般的荒原。
──《紐約時報》(NewYorkTimes)屬於這時代的一本書,值得被列入下一世紀的教科書範本。
──《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最好的歷史寫作,已有多年沒讀到這麼重要且扣人心弦的歷史了。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選書這本浩大之書充滿著生動細節,有著時而溫柔,時而諷刺機智的筆觸。
對那些想開脫過去、詆毀現在,以及懼怕未來的人來說,本書正是最好的反制之道。
──《泰晤士報》(TheTimes)年度選書博學多聞、言簡意賅且極富感染力,結合有力敘事與大膽判斷。
本書是一項極大的成就,值得成為往後寫史的標準。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Times)聚焦於英格蘭那自相矛盾且難以捉模的民族性,比較了英格蘭人與凱爾特民族,以及英格蘭與歐陸鄰居之間的異同。
──《每日電訊報》(DailyTelegraph)年度選書對當前政治辯論極為重要的一本書。
對接下來迫在眉睫的憲政危機來說,沒有比圖姆斯更穩健沉著又見識多廣的顧問了。
──《觀察家報》(TheObserver)圖姆斯透過這本規模龐大、引人入勝且深具說服力的新書,替英格蘭的歷史,乃至英格蘭人民發聲。
──《衛報》(TheGuardian)解釋貿易大國何以崛起,並挑戰其在帝國瓦解後已然衰弱的刻板印象。
──《金融時報》(FinancialTimes)本書作者就像是經驗豐富且體貼的歷史嚮導。
無論你是否同意他的觀點,這些觀點都是有憑有據。
──《旁觀者雜誌》(Spectator)年度選書對任何想要探究英格蘭複雜歷史的人來說,本書是個完美的起點。
圖姆斯筆法優美,內容紮實,全書沒有半句偷工減料。
──《經濟學人》(TheEconomist)
作者介紹
作者介紹羅伯特.圖姆斯羅伯特.圖姆斯(RobertTombs)英法關係史泰斗,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歷史學名譽教授,少數支持英國脫歐的學界代表。
出生於英格蘭,劍橋大學畢業後赴法蘭西,於巴黎第四大學完成法國史博士學位。
研究領域集中於十九世紀法國與民族主義,近年積極參與「英國脫歐」(Brexit)運動與公投辯論。
2016年退休,與太太伊莎貝爾現居劍橋,兩人合著有《甜蜜的世仇:英法愛恨史三百年》。
黃中憲黃中憲政大外交系畢,專職筆譯,譯有《大分流》、《貿易打造的世界》、《維梅爾的帽子》、《帖木兒之後》、《太平天國之秋》、《帝國暮色》、《戰後歐洲六十年》、《意外的國度》、《湖南人與現代中國》、《未竟的帝國》、《成吉思汗》三部曲等。
產品目錄
產品目錄第一冊:英格蘭的誕生導讀為何需要一部英格蘭史?(林美香.政大歷史學系特聘教授)引言我們認為自己是誰?序幕夢幻時代第一部英格蘭民族的誕生第一章斯土斯國(約600至1066年)英格蘭作為一種想法英格蘭作為一個王國征服與被征服第二章征服者威廉的王國歷史著作裡的諾曼征服從諾曼征服到安茹蒂國王國的公眾【延伸思考】聖比德之後五百年第二部英格蘭人大解放第三章最好的國度英格蘭的鄰居黑死病:既是結束也是開始第四章天翻地覆的世界民族的語言法蘭西的遼闊田野玫瑰戰爭中世紀結束?【延伸思考】書寫中世紀:莎士比亞與後世歷史學家第三部大分歧(約1500至1700年)第五章宗教改革伊莉莎白時代詞語革命第六章革命「大不列顛」:分裂的國度內戰(1642至1651年)公義者當政餘波蕩漾(1660至1689年)【延伸思考】不列顛內戰與「輝格史觀」第二冊:英格蘭的世紀第四部打造新世界(約1660至1815年)第七章於是,就有了光從激情到禮貌自然與改良咖啡館文化想像英格蘭特質第八章自由之國?為戰之國恢復國家穩定羅賓政權國家的現狀英格蘭與不列顛第九章大西洋國的興亡遼闊大西洋的彼岸第一場全球戰爭多災多難的愛國國王大西洋國的終結從大西洋國到全球帝國第十章世界第一的工業國滿腦欲求從「有機」經濟到「礦物」經濟工業革命的得失第十一章不同夢想的交鋒為未來而戰擊敗拿破崙終局之戰:喧鬧的安息日第五部英格蘭人的世紀第十二章狄更斯筆下的英格蘭(約1815至1850年)兩個民族改革時代黯淡時代第十三章維多利亞時代的英格蘭維多利亞時代的價值觀:宗教、進步、自由、體面城鎮的勝利?難以超越:權力、議會與政黨光明磊落、照章行事重新思考:自由主義英格蘭的離奇死亡?第十四章帝國時代的英格蘭(1815至1918年)從棕櫚到寒松的疆土(約1815至1880年)白色浪潮上帝的外交十九世紀中葉的危機(約1840至1880年)帝國大瓜分【延伸思考】英格蘭世紀的英格蘭特質第三冊:英格蘭的未來第六部新黑暗時代(1914至1945年)第十五章止戰之戰燈火盡滅可怕的仗讓家裡的爐火燒啊燒勝利的代價往事如何追憶第十六章二十年的休戰以和平結束和平?愈來愈遼闊的不列顛帝國打造適合英雄居住的國度走向深淵第十七章深淵邊緣(1939至1945年)最後一場歐洲大戰歷史就是現在,就在英格蘭熱血、辛勞、眼淚與汗水三面來犯開始的結束勝利【延伸思考】記憶、歷史與迷思第七部衰落時代?第十八章戰後回想帝國時代第十九章英格蘭的文化革命歐洲病夫?逐漸下沉的鐵達尼號第二十章風暴與壓力第二十一章情況只會更好(1997至2014年)改變政府體制彩虹國承平時期的苦澀戰爭孤注一擲結論英格蘭人與他們的歷史連結與脫鉤連貫與中斷歷史與認同誌謝進階閱讀書目
商品規格
書名/
英格蘭的史詩:務實.法治.傳統.中庸,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認同(3冊合售)
作者/
羅伯特.圖姆斯
簡介/
英格蘭的史詩:務實.法治.傳統.中庸,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認同(3冊合售):◎獲《經濟學人》、《泰晤士報》、《每日電訊報》、《旁觀者》、《泰晤士報文學增刊》年度選書
出版社/
遠足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ISBN13/
9789869889094
ISBN10/
9869889093
EAN/
9789869889094
誠品26碼/
2682063602001
尺寸/
14.8X21X9CM
語言/
中文繁體
頁數/
1488
級別/
無
裝訂/
平裝
最佳賣點
最佳賣點:★價值,成就不凡的國家★★《經濟學人》、《泰晤士報》年度選書★
試閱文字
導讀:【導讀 為何需要一部英格蘭史?】(節錄)(林美香/政大歷史學系特聘教授)我們為何需要一部英格蘭史?這本《英格蘭的史詩》與過往其他英國史書籍又有什麼差異?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先回答什麼是「英國」。
這是個看似簡單,實則複雜的問題。
臺灣一般所稱的「英國」,其實是指「北愛爾蘭及大不列顛聯合王國」(TheUnitedKingdomofGreatBritainandNorthernIreland),簡稱「聯合王國」(UK),是由英格蘭、蘇格蘭(兩者合稱「大不列顛」)、北愛爾蘭,以及周邊各個附屬島嶼所組成。
換句話說,英格蘭只是這個政治體的成員之一,有著自己的歷史、文化與認同。
英格蘭不等於大不列顛、不等於不列顛群島(theBritishIsles),也不等於聯合王國,儘管它是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員。
那麼,有必要分得這麼清楚嗎?對臺灣人來說也許沒有必要,但對聯合王國的成員來說,或對英格蘭人來說,這是必要的,對本書的作者羅伯特.圖姆斯(RobertTombs)尤其如此,所以他不打算跟隨史學潮流書寫大不列顛史,而是選擇從自己最深層的認同出發,寫一部「英格蘭人」的歷史。
「跨」或「不跨」是個問題!在強調跨國、跨界,甚至是全球史的潮流下,就算不寫個跨國史,也要在內部跨文化或跨語言吧?總不好單單寫個「英格蘭人」(theEnglish)的歷史,至少也要來個不列顛人(theBritish)的歷史,把康瓦爾人(theCornish)、威爾斯人(theWelsh)、蘇格蘭人(theScots)、愛爾蘭人(theIrish)一網打盡吧!「不列顛人」一詞可以涵蓋所有今日居住在不列顛群島上的人,但「英格蘭人」似乎就只是居住在英格蘭這片土地上的人。
即便要寫以英格蘭人為主的歷史,也可以像邱吉爾(WinstonChurchill)一樣,來套四大冊的《英語民族史》(AHistoryoftheEnglish-SpeakingPeoples,1956-1958),換個方式,把英格蘭人的歷史轉化為所有不列顛群島居民的歷史;甚至是由英格蘭發散出去的,所有說英語之民族的歷史。
然而,本書作者圖姆斯卻不這樣做。
對他而言,跨或不跨的確是個問題,固然新的史學潮流試圖取消國族疆界、打破傳統國別史的孤立性,但過度強調跨國史的結果,卻是讓英格蘭歷史的主體性消失了。
......跨或不跨是個問題,更是個選擇,圖姆斯選擇了「不跨」。
對他而言,是時候該讓英格蘭人回到英格蘭了。
憑什麼要取消英格蘭史,卻無人要求取消愛爾蘭史或蘇格蘭史?對他而言,英格蘭就是他的居所。
他拿「房舍」與「國族」(nation)相互比擬;他要描繪房子突出的風格、地理位置、建築材料與色彩,一如他要書寫英格蘭特有的經驗、記憶與認同。
他也盼望,自己的作品是蓋起「我們共同房子」(ourcommonhouse)的一塊小磚。
圖姆斯的選擇,是視角與主體的選擇。
他選擇讓英格蘭史脫離不列顛史,雖然他時刻謹記,英格蘭的歷史必與不列顛的歷史有綿密的關係,也與過往的不列顛帝國不可分割,但他仍然把主要的視線擺在英格蘭身上,讓英格蘭人成為他書寫的主體,成為那棟房子的主人。
讓英格蘭史與不列顛史分割一事,其實與臺灣史的發展有微妙雷同。
從一九八○年代末的本土化運動以來,臺灣史逐漸脫離中國史;臺灣的歷史隨著臺灣主體性的建立,也獲得了某種獨立的地位。
臺灣史的研究與教學,雖然仍與中國史交織,但不再單從中國史框架看臺灣,也從島嶼和海洋,及其連結的世界看臺灣。
然而,在臺灣的我們卻不容易理解,何以英格蘭史也需要這樣的解離?畢竟我們長期以來所知悉的不列顛或英國,不就是英格蘭嗎?為什麼我們還需要一部英格蘭史?如果我們會對作者提出這個問題,那是因為在臺灣所學到的不列顛史或英格蘭史,與近二十年不列顛學術及政治的變化,還存有很大的距離。
在學術與教學上,如前所言,圖姆斯所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蘇格蘭史、愛爾蘭史、不列顛史,甚或大西洋群島史,而以英格蘭為中心的歷史作品則越來越少。
在政治問題上,一九九七年工黨上台後所實施的地方分權,陸續讓威爾斯與北愛爾蘭成立「國民議會」(nationalassembly),可決定地方事務;蘇格蘭則恢復了一七○七年之後失去的國會(parliament),擁有除國防、外交事務之外的立法權。
位於倫敦西敏寺的國會,則繼續為聯合王國最高的立法機構。
然而,「英格蘭問題」(theEnglishQuestion)出現了。
英格蘭問題也稱為「西洛錫安問題」(WestLothianquestion),緣起於一九九七年蘇格蘭西洛錫安選區的工黨議員戴利埃爾(TomDalyell,1932-2017)提出的疑問:在地方分權之後,英格蘭選出的下議院議員,不可對已下放給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三地的事務投票表決;那麼,從此三地選出的國會議員,是否可對「獨與英格蘭相關」的法案投票?這個問題遲遲未能清楚解決,在英格蘭社會卻有越來越強烈的呼聲主張:「英格蘭法律由英格蘭人表決。
」此問題又衍生出在行政上,非英格蘭選出的議員如果進入內閣成為行政官員,他是否可影響單獨與英格蘭相關的政策?如果英格蘭事務總是難以擺脫其他三地議員之置喙,那麼英格蘭是不是也應有自己獨立的議會?二○一四年九月,在圖姆斯出版此書之前,蘇格蘭舉行了獨立公投;公投並未通過,蘇格蘭仍留在聯合王國內。
時任首相卡麥隆(DavidCameron)在公投結果出爐後的記者會中表示:聯合王國需要一項「嶄新而公平」的憲政安排、「英格蘭法律由英格蘭人表決」一事應有明確的答案,而且「數百萬英格蘭的聲音應該被聽到」。
保守黨隨即組成委員會討論英格蘭問題,但時至今日還未圓滿解決。
對圖姆斯而言,此刻不僅憲政問題迫在眉睫,「更強烈的英格蘭人自覺……更多關於英格蘭是哪種國家,以及想要成為哪種國家的辯論」,也是當務之急。
就是這個問題,使圖姆斯必須跨出自己原本擅長的法國近代史,為所有英格蘭人寫一部英格蘭人的歷史,要為英格蘭人重建強大的自我認同與自信。
......英格蘭人的國族認同與未來國族主義在論理之外,多有豐富的情感或情緒表達,圖姆斯在本書中至少表達了兩層不同的國族情感或情緒。
第一,是光榮感。
英格蘭是民族國家(nation-states)的先鋒,是世上少數僅存的古老國族(ancientnations);在西元八世紀已形成英格蘭人(genAnglorum)的概念,九世紀時「英格蘭人的王國」已有明確的地理疆界,繼而在西元一○○○年時,擁有「英格蘭」(Englalond)之名。
再接著,「英格蘭人」成為盎格魯薩克遜人之後,來到英格蘭疆域的各族,都願意掛上且融入的稱號,此稱將丹人(theDanes)、諾曼人(theNormans)、威爾斯人,甚至法蘭西人與日耳曼人,匯聚成河,構成一多民族融和的英格蘭國族。
此族淵遠流長,延續至今,更重要的是,這個政治共同體在歷史上享有長期的和平與繁榮。
圖姆斯認為,十八世紀後的英格蘭,是世界上「最富庶、最安全、治理效能最好」的地區。
跟他一樣生活於一九四五年以後的英格蘭人,是自有人類以來,最幸運的一群人:富有、平安且健康。
第二,與上述光榮感相伴的,卻是政治上強烈的不平與失落感。
曾經締造強大帝國與璀璨文明的英格蘭,如今卻有非常少見而詭異的政治狀態:它沒有自己的政府、自己的國會,也沒有自己的最高法庭,既有的建制都是屬於不列顛的,而不是英格蘭的。
原本蘇格蘭或威爾斯也是如此,但地方分權之後,它們都有了專屬於自己的政府和議會。
在不列顛群島上,唯有英格蘭是個「沒有國家的民族」(anationwithoutastate)。
甚至,英格蘭人也失去了對自己的肯定、遺忘了自己的歷史;任由不列顛認同消融英格蘭的認同,也任由二次世界大戰後的衰敗主義(Declinism),主宰英格蘭人日益低落的自我認知與形象。
這兩種不同層次的情感或情緒,呼喚著每一個英格蘭人胸膛中的光榮感,也想激起他們內心的責任感,在未來重建英格蘭價值與國家主體性。
除了這兩種相對立的情感之外,圖姆斯對不列顛歷史詮釋也常以英格蘭為中心,而不以不列顛之整合為考慮。
最明顯的是他對斯圖亞特王朝(StuartMonarchy)的評判。
在他看來,這個來自蘇格蘭的王室,自一六○三年同時統治英、蘇、愛爾蘭三王國以來,英格蘭就遇上了歐洲最不幸的王室。
它們的君主對英格蘭體制有根深蒂固的誤解與厭惡,尤其是對國會與共同法;英、蘇王位的聯合非但沒有替英格蘭帶來任何好處,也無法使英格蘭免於蘇格蘭的入侵。
在此後一百五十年,英格蘭陷入不時爆發的衝突與戰爭中。
再者,一六○三年以後三王國的治理與整合,即所謂的「不列顛問題」(theBritishProblem),也為英格蘭帶來無盡的紛擾。
在圖姆斯眼中,英格蘭歷史上任何與它國聯合之事,都是弊大於利,當然也包括後來的歐盟,因此他挺身支持脫歐(Brexit),成為英格蘭學術界少數主張離開歐盟的學者。
不過,他始終沒有明確指出,英格蘭是否仍應留在聯合王國的架構中?英格蘭人為什麼總要害怕「靠自己」(beingontheirown)?若不敢單靠自己,又為何不願全心全意地和他人建立單一而忠誠的關係(fullcommitmenttoasinglerelationship)?既然如此,英格蘭人何不勇敢做自己!做自己的第一步便是認識自己、瞭解自己,而歷史正提供了一面觀照自身的鏡子。
這本書所做的恰是如此,圖姆斯要訴說漫長的英格蘭歷史,從英格蘭做為一種觀念(idea)開始談起,再論英格蘭如何成為一個王國,成為一支特殊的國族,擁有獨特且具世界影響力的文化;圖姆斯也要談英格蘭社會集體的記憶(memory),那些由各類人所留下的文學、詩歌、藝術,或政治、法律與歷史的論述,如何建構了人們的信仰和價值觀。
以上這一切所導向的歷史認識,或可化約為作者心心念念的「英格蘭特質」(Englishness):務實、法治、中庸、尊重傳統,以及島嶼特質。
然而,這些作者所談的英格蘭特質,不也是十八世紀以來,在三王國或大不列顛島的脈絡中成形的嗎?英格蘭特質如何能與「不列顛特質」(Britishness)分離?這或許是所有讀者在理解英格蘭歷史時必須思考的。
整體而言,這是一本為現實政治問題,為今日多元文化交雜下的英格蘭人所寫的書。
作者所追求的,直白地說,就是讓現在的英格蘭做個「正常國家」,有自己的政府與國會,不要每天「唱衰」英格蘭,老說自己的軍事實力和經濟發展比不上人家。
這類語句我們在臺灣聽得多麼熟悉,似乎現在的英格蘭和我們面對著相同的問題;我們本以為高掛在天邊的先進國度,原來也愁煩著未來的出路、嘆息著自己的失落。
此外,島嶼的地理位置,使臺灣與英格蘭多了一份親近性。
自古以來,即便它的北邊連接著蘇格蘭,英格蘭人總認知自己是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圖姆斯在書中也說英格蘭是個島嶼(Englandisanisland)、是個「島國」(anislandnation)。
同樣做為島國,同樣有許多人認為不是正常國家的臺灣,而且也同樣猶疑於與鄰近大陸國家的關係,我們也許在本書中可以得到知識與情感上強烈的共鳴。
試閱文字
內文:何謂民族(nation)?這是思想家在過去兩百年來努力思考的問題。
民族究竟是古代現象,還是現代現象?民族是以文化、遺傳,或地理實體的形式而存在嗎?民族是不是政治和意識形態的想像?又或者民族其實是前述這些特徵的排列組合?我認為,大部分民族和他們所共有的身分認同都是一種現代的創造,是識字率、都市化和由國家領導的文化與政治統一行動所共同促成的產物。
但誠如哲學家厄尼斯特.蓋爾納(ErnestGellner)在其深具影響力的著作中強調,即便大部分民族都是現代的創造,某些古老的民族仍舊存在。
這些現仍存世的最古老民族大部分都位在歐洲西緣,英格蘭正是其中之一。
「英格蘭人」這個概念出現在八世紀,有自己「土地」的英格蘭人王國則出現在九世紀,而那塊土地在西元一○○○年左右時有了「英格蘭」(England)這個名稱──或者以當時的用字來說,「盎格蘭」(Englalond)。
世上的確有一些更古老的國家,尤其是古帝國和在帝國覆滅後繼之而起的國家(例如中國或伊朗),但比英格蘭更古老的「民族國家」卻不多,而英格蘭人是這種政治形態的先驅。
所謂民族國家是規模甚大的政治共同體,成員與成員具有某種親切感和文化相似性,成員參與國家治理,具有某種代議機構。
有一種說法認為,這類人或民族具有橫跨許多代的連貫歷史,而這種說法在西方文化被視為理所當然。
此說的出現,得大大歸功於十二世紀盎格魯-諾曼的神職人員,以及他們在試圖釐清「諾曼征服」的歷史意義時所撰寫的開創性著作。
然而,真的有歷史是透過連續不斷且有意義的故事,串起一地居民千百年來所歷經的種種變遷嗎?這正是本書想探索的疑問。
千百年來,無數人為了記錄、詮釋、敘述英格蘭人歷史,其所付出的心血已創造出令人讚嘆的文化寶庫,其中包含一部分我們最偉大的詩、戲劇、散文、繪畫、學術著作。
當然,歷史並非理解一個社會的唯一途徑,社會學、政治科學、經濟學、人類學也提供了許多深刻見解,文學和藝術也在許多方面有同樣的貢獻。
但歷史具有一種特性,歷史能從長時間的角度,用有憑有據的敘述和論點來審視其主題。
在某種程度上,歷史學認為過去解釋了現在。
因此,歷史有助於我們發掘自己社會不同尋常的層面,也有助於我們理解,為何我們會按照現今的想法來看待社會。
近來有許多歷史學家刻意著重於跨越國族疆界的現象,「跨國史」和「世界史」也大受青睞。
這是個令人喜聞樂見的發展,因為歷來問世的史書大部分都屬於國別史,而傳統國別史有其缺陷,其中之一就是囿於一地,好似在寫史時有意或無意地認為一個民族的歷史就是自成一格、獨一無二且無可比擬,哪怕一個民族的歷史也必然屬於更大範圍變化的一部分。
然而,若以英格蘭來說,近來有些歷史學家的看法簡直是在間接表示(有時還令人吃驚地激動),英格蘭根本沒有值得一顧的歷史,或是如今已不該有值得一顧的歷史。
有一個常見的觀點認為,英格蘭史已被納入不列顛的歷史裡,乃至被納入「不列顛群島」的歷史裡。
或者,套句英格蘭史家諾曼.戴維斯(NormanDavies)所言:「那套以盎格魯為中心的陳舊緊身衣就快要被撐破了。
」這個觀點常見於各大學術著作,也反映在2013年英格蘭的本國史課綱之中。
不列顛視角的確重要,特別是用來理解十七世紀的歷史,因為當時大不列顛島上諸國在政治上的緊密結合達到了絕無僅有的程度。
儘管如此,這個觀點仍有太過狹隘的風險:它掩蓋了低地國、法國、西班牙、德國對英格蘭的根本重要性。
若從更長遠的觀點來看,英格蘭很明顯地從未被侷限在「不列顛」這個外殼裡。
英格蘭在歷史上的大部分時間裡,都是個主權獨立的王國,但同樣重要的是,英格蘭在過去千百年來與斯堪的納維亞、低地國、法國的關係,以及晚近與其帝國、美國、德國的關係,始終比英格蘭與同島上其他國家的關係還要重要,即使島上這些國家大體上一同構成聯合王國時亦然。
要講述英格蘭的歷史十分困難。
一五三六至一八○○年間一連串的《聯合法案》,以及十八世紀的殖民擴張,都讓英格蘭歷史變得更加複雜,尤其是考慮到英格蘭在國際脈絡底下並非孤立的行為者,而是與他國有著千絲萬縷的互動關係。
另一個時常為人詬病的困難是,就和十七世紀以降的許多人一樣,許多鑽研這一時期的史學家常把「不列顛」和「英格蘭」當成可互相代換的詞彙來使用。
我希望自己在本書能避免這個毛病。
但即便陳述英格蘭歷史是如此的複雜棘手,若說英格蘭沒有(或不應該有)自己的歷史,也是一件耐人尋味的怪事。
就像大概不會有人這麼說愛爾蘭、蘇格蘭或法國。
然而,寫一部英格蘭的「歷史」似乎仍讓人不安,因為英格蘭的過去似乎還未消失,甚至還未成為過去。
本書試圖講述英格蘭的歷史,會先把「英格蘭」看作是一個概念,接著再把英格蘭當成一個王國、國家、人民群體、文化。
本書會盡量避免一開始就假定哪一個過去事件是歷史的必然,而會努力探索什麼是英格蘭所特有,什麼又是它與其諸多鄰邦所共同享有的特色。
*國與國彼此相似,就像街邊林立的房子。
即便大小不同,居民各異,陳設不一,但仍有許多相同的特點。
英格蘭是棟布局凌亂、有著古老地基的老房子,這棟老房子於維多利亞時代曾經大幅擴建,一九六○年代還增添了車庫。
惱人的漏水和透風處抵銷了其古意盎然的魅力。
有些歷史學家認為,英格蘭是民族國家的原型:「英格蘭民族的誕生,不是一個國家的誕生,而是諸多國家的誕生。
」英格蘭具有非比尋常的建制,例如陪審制、議會與君主政體。
這倒不是因為別處沒有類似的事物,而是因為這些建制在別處消失時,仍得以在此處獲得延續。
英格蘭為何存世如此之久?英格蘭人為何能保住某種認同感(在聯合王國內外皆然)?又是如何保住這麼多非比尋常、歷史悠久且與時俱進的制度,同時深入參與這世界劃時代的經濟、文化、政治轉變?答案不一而足。
這些疑問與英格蘭特殊的地理位置有關,與英格蘭跟「近鄰」乃至更廣大世界的連結(和脫鉤)有關,與其內部政治的連貫與中斷有關。
千百年來統治者與被統治者的選擇和鬥爭,成了貫穿此一故事的主線。
但我們不應忘記大衛.休謨一七五七年出於懷疑心態的意見:這一結果源於「很大程度的偶然,少許的智慧與先見之明」。
但在某些時候,那一「少許」至關緊要。
*對許多國家來說,歷史往往是分裂的根源,宛如未上鎖的黨派軍械庫──至少在英格蘭肯定是如此。
我們喜歡講述衝突與壓迫的歷史,這或許得要歸因於我們對過往的恐怖、殘酷與困苦有著近乎天真的迷戀,因為這些過往使我們確信現在的自己較為優越。
這項迷思還有個比較激進的版本,那就是認為英格蘭歷史就是壓迫、剝削、衝突的歷史,所有爭取權利的小小進展,都是靠人民造反才得以達成,而且通常以一位英勇的先鋒為領導人物。
對某些人來說,這的確是振奮人心的傳奇史話,若有遺憾,也只遺憾於這樣的傳奇已成絕響。
這一史觀下的英格蘭史,與戰後盛行的衰落主義堪稱絕配,營造出英格蘭史整體上的負面觀感:千年衝突以失敗告終,從而抱持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心態,灰心喪志且妄自菲薄。
如果英格蘭的歷史真是如此陰暗慘澹,我們也只能選擇接受,並努力在未來有更好的表現。
但若說我們漫長的歷史只留給我們分歧和難題,那也是在歪曲事實。
照全人類的標準來看,英格蘭有好幾百年一直都是世上最富有、最安全、受到最良好治理的地方之一,不時有外族大量移居此地就是明證。
英格蘭發展出具有較高政治參與感、在維持穩定和安全上相對較有效率的王室政府。
這一政府在歷史的長河裡備嘗苦樂酸甜,遭逢過諸多吉凶禍福而挺了過來。
十四世紀時英格蘭的生活水準比二十世紀世上許多地方還要高。
數百年來在物質和文化上投入的龐大心血,創造出我們如今仍備受贊賞的「遺產」,以及許多今日仍在使用的基礎設施。
若按照大部分的標準來衡量,十七世紀以來的諸多英格蘭政府,沒有一個可被視為專制。
至少自十八世紀晚期開始,英格蘭已經創造出一套大致清廉且追求公益的政治與行政文化,而且這項兼具貪腐防制的文化機制,至今仍然存在(儘管近來出了些差錯)。
一九四五年來住在英格蘭的人,乃是世上最幸運的人類之一,富裕、太平、安康(這些成就並非英格蘭人所獨有,而是整個西方世界都享有類似的福氣,有幾個國家或許更有福氣一些)。
而過去四百年來的英格蘭人對這項成就實在是功不可沒:因為他們在經濟與科技上的付出,也因為他們在法治、可問責性、代議制度、宗教寬容與國家機構上的長期引領風騷,更因為他們在打敗現代暴政上的堅毅貢獻。
不管英格蘭有何缺點,我們都是靠這份遺產才能過上舒適安全的生活。
這份遺產,是靠過去好幾代人的辛苦付出,以及仰仗愛德蒙.柏克所貼切稱之為「不識字者的智慧」才能積攢而成。
對於我們既有一致性卻又滿是分歧的過往,我曾經試圖從中得出某些結論或教訓,但歷史並不只是用來傳播今日理念的工具。
歷史,一如文學和藝術,豐厚了我們的知識,擴大了我們的同情心,帶給我們快樂。
我們保存出色的建築和古蹟,並基於同樣理由著手尋訪探明其締造者。
歷史,一如旅行,拓寬了我們的心胸。
我們所遇到的歧異甚為可貴,因為這些歧異提醒了我們,自己所走之路並非世上唯一的真理,更不一定有著比其他文化或其他世代更偉大的成就。
但一如其他國家,儘管我們的過去存在歧異,卻是大同小異──這提醒我們既擁有多元的文化,也有著共通的人性。
我們該尊重過去,一如今日該尊重其他社會,不是為了根本不在乎我們尊不尊重的先人,而是為了我們自己。
把過去看成某種奇怪且低人一等的心態,猶如只看得見塵土和不完善管道設備的觀光客,永遠看不見所謂的「國外」。
承認資源遠不如今日的過去社會所具有的特性,或許至少能打消我們的自滿,提醒我們現今的社會與政治弊病其實不該發生。
有些人爭辯我們究竟是該為英格蘭的歷史感到驕傲或羞愧,按理必然是驕傲與羞愧之情兼具。
除非我們有著先民文化仍部分存在於我們之中的自覺(無論是自覺該珍惜或抹除),否則驕傲和羞愧都沒有什麼意義。
在我看來,與其驕傲或羞愧,都不如攬下責任,修復與補償前人的失敗之處,保住他們的耀眼成就,並將其傳承給下一世代。
放眼全球,沒有什麼歷史比英格蘭與英格蘭人更常受到自己和他人的徹底探討、激烈辯論與重新講述。
唯有如此,文化才得以持續不墜與獲得新生,並形塑我們看待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方式。
我希望這些歷史知識能有助於我們尊重過去,瞭解現在,以及體察未來。
本書是我的小小貢獻,也是打造我們共同房子的一塊磚。
活動
【迎接2022】全站滿$2,022結帳折$202
共和國全書系滿999送閱讀手帳,不累送贈完即止
【閱讀有翼,從心出發】共和國全書系2書再95折
延伸文章資訊
- 1英格兰-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格蘭(英語:England),又稱作英倫,為英国構成國之一,位於大不列顛島中南部,蘇格蘭以南,威爾斯以東,是英國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經濟最發達的一個地区。
- 2英格蘭的史詩: 務實.法治.傳統.中庸, 揭開千年淬鍊的島國 ...
英格蘭人是世上數一數二古老的民族,擁有傲人且深刻影響世界的政治、經濟、法律制度,宗教寬容、文化多元,還有結合傳統與現代的藝術時尚。更重要的是,英格蘭有著延續千年 ...
- 3英格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地区)_百度百科
英格兰(英语:England,威尔士语:Lloegr, 法语:Angleterre),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的主体,因此习惯上英格兰一词也泛指英国。英格兰位于大不列颠岛的东南 ...
- 4英格蘭超級聯賽積分榜及排名 - Goal.com
- 5英格蘭是英國嗎?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我輸入『英格蘭』,維基百科告訴我說英格蘭是England,首都是倫敦。 我越看越迷糊~首都是倫敦,但國旗卻是十字架?和我所認知的『英國』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