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發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將循環經濟納入產業政策主軸,這開啟了越來越多產業對循環經濟的重視,探討如何運用循環經濟升級轉型,擺脫仰賴資源耗用才能獲利的線性模式, ...
循環台灣基金會
EN
選單
認識循環經濟
線性與循環經濟
循環經濟沿革
轉換思維
循環生活
實踐路徑與案例
企業實踐路徑圖
循環案例
焦點議題
台灣發展
循環城市與國際發展
展開行動
企業應用吧
學習吧
參與活動
加入循環夥伴平台
關於我們
✕
國際發展
台灣發展
全球在線性經濟的發展下,資源的過度耗用,讓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都難以為繼。
對於仰賴大量進口資源、地狹人稠的台灣而言,不僅有著巨大風險,也是邁向永續發展的關鍵挑戰。
台灣在全球供應鏈無疑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不僅是國際間IC產業的龍頭、紡織業重要研發與生產基地,眾多製造精密機械的台灣廠商,更是許多國際重要品牌背後的隱形冠軍。
然而這樣「台灣製造」的驕傲,卻是透過數以萬計的進口資源支撐,也成為一大隱憂。
台灣是許多全球品牌的供應端。
圖片來源:TeslaMotors、科技新報、AdidasOriginals、Nike
台灣90%以上的能源、肥料、飼料,以及60%以上的食物仰賴進口,必須透過循環經濟,來提升資源的使用效率與循環利用率;發展新的商業模式,從產品販售邁向服務提供,減低對進口資源的仰賴,甚至是跳脫削價競爭的代工模式,發展高附加價值的產業型態。
在帶來環境效益的同時,也能符應全球綠色供應鏈的需求。
2016年蔡英文總統在就職典禮上發表談話,認為循環經濟對於台灣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力求經濟結構轉型的台灣必須邁向的目標,我們需要改變現有的消費與生產模式,減少自然資源的消耗,讓未來的世世代代都能享有同等的資源。
蔡英文總統520就職演說(圖片來源:總統府)
「我們也不能再像過去,無止盡地揮霍自然資源及國民健康。
所以,對各種汙染的控制,我們會嚴格把關,更要讓臺灣走向循環經濟的時代,把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
對於能源的選擇,我們會以永續的觀念去逐步調整。
新政府會嚴肅看待氣候變遷、國土保育、災害防治的相關議題,因為,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也只有一個臺灣。
」—蔡英文,中華民國總統
隨著循環經濟在台灣日益蓬勃發展,循環台灣基金會整理出重要的政府推動進展,讓社群瞭解既有成果,能共同探討未來方向。
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DevelopmentGoals,SDGs)是2015年底由聯合國大會訂定,期盼在2030年前達成的17項目標,被全球視為永續進程參考的準則和標竿。
在線性模式的架構下,經濟成長取決於資源投入的多寡。
然而,循環經濟的核心便是透過提升資源使用效率,讓經濟成長不再與資源消耗量劃上等號,能將經濟發展從大量的資源消耗推向更永續的發展模式。
聯合國環境署研究指出,有10項永續發展目標的推進,需高度仰賴資源使用效率的提升,強調必須將經濟成長與自然資源耗用,還有環境衝擊脫鉤。
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在2019年發表了《臺灣永續發展目標》,指出台灣關鍵的永續挑戰,以及台灣版本的永續發展目標和對應指標群。
循環台灣基金會為了促進企業和社會大眾對聯合國SDGs的認識,以及掌握台灣永續發展的現況;以聯合國SDGs為對照架構,針對台灣現況整理出《邁向台灣2030永續發展》專刊讓讀者可以更加了解到台灣在社會、經濟、環境面的基線資料,也讓社群在制定和實行SDGs相關計畫時有參考數據來鑑別優先性。
涵蓋經濟、社會與環境三個面向的17項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圖片來源:聯合國|正體中文化:循環台灣基金會
為了促進經濟發展經濟和產業轉型,政府提出《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作為未來產業政策的核心。
「五加二」分別指稱五大項產業:亞洲‧矽谷生醫產業綠能科技智慧機械國防產業以及兩個轉型策略:循環經濟新農業「加二」的循環經濟與新農業並非特定的產業,而是各個產業都可以資源運用的策略與模式:循環經濟讓資源與產品能夠被高價值地被保留在系統當中重覆循環,新農業以生物精煉與層級循環的方式,生產台灣產業所需的原料。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將循環經濟納入產業政策主軸,這開啟了越來越多產業對循環經濟的重視,探討如何運用循環經濟升級轉型,擺脫仰賴資源耗用才能獲利的線性模式,增加產品附加價值、提高自身競爭力。
「加二」除了在短期內加速五大產業的升級外,也希望在長期能帶動各行各業的轉型和再造,催生出台灣創新、永續循環型的產業型態。
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
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
經濟部在2018年推出「循環經濟推動方案」。
方案以四大策略與兩大主軸為核心,四大策略分別為「推動循環技術暨材料創新研發及專區」、「建構新循環示範園區」、「推動綠色消費與交易」、「促進能資源整合與產業共生」;兩大主軸則為「循環產業化」、「產業循環化」。
期許透過跨域整合方式解決產業永續發展的困境,並自材料產業開始培育相關人才,讓產業發展從線性經濟轉型為循環經濟,創造產業發展新動力。
經濟部於2019年成立了循環經濟推動辦公室,負責統籌政府跨部會、產業界、學術界的能量,扮演「政策協調」及「資源整合」的角色。
推動重點:產業共生在工業區內的鄰近工廠間或是跨工業區,建立一套能資源的交換機制,讓A工廠的副產品能夠成為B工廠的原料,避免這些資源成為廢棄物,是實踐循環經濟的重要途徑。
經濟部工業局推動區域能資源整合工作多年,至今已完成23座工業區的整合,可區分為以鋼鐵業、汽電共生廠、生質能蒸汽廠、水泥業、造紙業、以及環保產業為核心的模式(實例手冊)。
著名實例包含高雄的臨海工業區,以中鋼、中油集團為主軸,形成鋼鐵及石化產業群聚的能資源整合。
廢棄物是沒有身分的資源,能資源品項的資訊透明和流通是產業共生的基礎。
工業局推出了「能資源整合資訊平臺」,讓全臺灣的廠商都能夠在平臺上,登錄副產品的供給與需求,媒合廠商的合作機會。
為擴大效益,工業局更導入一套循環園區評估指標,來瞭解既有園區的能資源整合現況,鑑別未來改善和媒合能資源鍵結的機會點。
高雄臨海工業區能資源交換示意圖。
圖片來源:循環台灣基金會重繪自《區域能資源整合成功案例宣導手冊》
環保署為推動循環經濟,擬定出一套與歐盟相似,以產品生命週期為架構的資源管理策略 ,從「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二次料市場」四個方面著手,研擬可促進資源循環運用的策略,目的是讓資源使用效率極大化,並讓環境衝擊影響極小化。
呈現環保署從廢棄物管理,轉型到資源管理的思維。
在廢棄物管理的架構下,回收率是衡量成效的重要指標,但在資源管理的架構下,重視的不僅是末端的回收,或是單一環節的優化,而是系統性的變革,從製造、使用到循環,每個環節緊緊相扣。
為了檢視資源管理策略的成效,環保署將「資源生產力」、「循環利用率」作為衡量指標。
2020年台灣的資源生產力為76.36新台幣/公斤,循環利用率為20.53%,表示每投入一分資源,約有五分之一是循環的。
環保署資源管理策略示意圖。
圖片來源:環保署
推動重點:資源循環指標與分析系統為了提升國家的資源生產力與循環利用率,首先須瞭解國家層級的資源使用情形。
環保署建置資源循環指標與分析系統,整合跨政府部門的資料,將資源分為四大類,包含金屬、非金屬、生物質與化石燃料,展現每年的投入、消費、排放與循環的數量。
讓跨政府部門、產業與社會大眾都能理解國家的資源使用情形,並作為協助國家在對資源管理做重大決策時的參考依據。
推動重點:資源回收四合一計畫在永續資源管理架構下,必須能將廢棄物處理為二次料,以在產業系統內不斷地循環使用。
環保署於1998年設置「資源回收管理基金管理會」(簡稱基管會),以四合一制度結合社區民眾、地方清潔隊、回收商及回收基金,要求產品的製造商或輸入業者繳交費用作為回收基金,用來支應地方清潔隊、回收商的回收和處理的費用,讓台灣的資源回收率由1998年的5.8%提高至2019年的55.14%,成長近10倍。
除了末端的處理,基管會也從源頭的產品設計思考,透過繳交不同費率回收基金的誘因,促使製造商或輸入業者導入易拆解、易回收或使用一定比率的二次料等環境化設計。
從線性經濟轉型到循環經濟,最主要的關鍵是企業要能採行循環經濟作法;政府的政策則扮演了引導和協助的角色,因此政策資源也需要「循環化」。
隨著循環經濟在國際愈來愈受到重視,特別是大量仰賴資源進口的國家,皆在尋找能使用更少資源來創造更多效益的做法。
如何制定能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政策,已是各國政府間交流的重要議題。
「政策循環化」的設計,需同時並重拉力和推力;不僅要以經濟誘因吸引企業投入,長期更需透過法治規範來提高標準。
戴上循環經濟的眼鏡,會發現「政策循環化」的契機處處皆是,從法令金融等規範、財政工具、基礎建設,甚至到教材設計。
部分「政策循環化」的推動,像是法規、教育等制度,拉長時間才會看出效果;經濟誘因型的政策則是馬上做,短期內就會有成效的,比方說能立即帶動市場需求的「循環採購」和「綠色振興」。
REnatolab
一群不同領域的專業者共同組成了REnatolab,從工業設計、環境工程、資源回收和材料科技等不同面向尋找環境議題的可能答案。
透過物質流成本分析、生命週期評估和建立循環商業模式,協助企業、政府或非營利組織提出加速轉型循環經濟的行動計劃。
相關連結
BMI‧方略
BMI.方略是一間佈局全球、在地經營的國際策略設計顧問公司,專長為商業模式創新與服務設計。
協助企業與新創團隊,透過量身訂製的專案,發展永續、創新的商業模式,取得在快速變化世界中的領先地位。
相關連結
搖籃到搖籃設計顧問有限公司(EPEA)
國際活躍的科研顧問機構,由搖籃到搖籃(C2C)概念共同發起人麥克·布朗嘉博士成立,致力協助合作夥伴進行循環經濟產品的開發與優化,共同打造高品質、可循環、安全無毒的C2C永續新生活。
相關連結
台灣仿生科技發展協會
透過關鍵議題對話、主題式工作坊、設計競賽等推動,發展仿生科技之產業化運用。
仿生思維啟發永續設計創新,為體現循環經濟的靈感推手。
本會亦屬全球36個仿生分會網絡,並與美國仿生3.8顧問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鏈結國際資源。
相關連結
台灣化學產業學會(TCIA)
結合化學化工各產、官、學、研、社團體,建立國內化學產業共通平台,整合協會成員的技術和資源,持續推動產業永續發展,協助產業因應全球循環經濟風潮驅動的機會,並朝向達成零廢棄、零排放、零事故的終極目標。
相關連結
台灣永續供應協會(TASS)
集結環保、學術、產業等多元領域,與台灣供應夥伴一同打造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供應鏈,不僅提升國內業者在資訊軟體方面的技術能力,更能協助國內半導體產業在未來全球市場中,持續維持領導地位,共同打造綠色環保新局。
相關連結
台灣設計研究院(TDRI)
創造設計影響力,以設計力促進台灣產業成長與轉型的整合服務創價平台。
台灣設計研究院從材料源頭設計驅動創新思考,促進「產業圈、設計圈、消費圈」互利共創,帶動永續產業鏈的創新發展。
相關連結
台灣電路板協會(TPCA)
重點服務包括人才培育、資訊布達、同業聯誼、國際展會、產官學研平台合作等。
近年來更與廠家推動循環經濟,盤點PCB產業資源循環概況,發布「台灣電路板產業循環經濟策略發展藍圖」,歸納出未來邁向循環經濟道路。
相關連結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SEMI)
推動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發展,在台灣陸續成立高科技廠房設施委員會、永續製造委員會等技術社群,並於國際半導體展期間籌設循環經濟相關的專區及論壇。
協助促成「5T循環經濟聯盟」,2019年進一步擴大串聯為「15T」。
相關連結
工業技術研究院(ITRI)
深耕前瞻性、關鍵性的技術,聚焦於智慧生活、健康照護、永續環境及循環經濟等跨領域整合,以創新科技的研發,為產業社會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呼應政府五加二產業創新政策,成立了循環經濟策略辦公室,整合院內跨領域的專業,提供廠商轉型所需要的技術支持。
相關連結
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PIDC)
為一研究發展機構。
順應循環經濟的發展趨勢,我們的使命是支持塑膠產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從產業環境分析研究,透過設計診斷,進而導入綠色設計能量,進行創新應用之產品加值。
提供塑膠產業全價值鏈整合的服務!
相關連結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TTRI)
以需求探索為基礎,進行關鍵性技術、產品及系統開發;近年來,以循環經濟系統性思維,盤點紡織技術發展現況,提供政府建言,引領國內紡織產業發展,以成為台灣紡織產業升級及創新的樞紐。
相關連結
綠色經濟研究中心
致力於綠色經濟研究相關議題研究,如循環經濟、綠色金融、綠色貿易、再生能源、環保政策、氣候變遷,並結合國內外產官學界推動跨界合作、方案研發、法令研擬、永續競爭力與商業模式創新。
2019年設立《臺灣循環經濟獎》,以鼓勵、引導企業邁向循環經濟。
相關連結
臺灣營建研究院
以推動有關營建產業與經營管理之研究與服務為宗旨,在循環經濟領域上,結合建築資訊模型(BIM)技術以及循環經濟的目標,致力協助產業建立可重複使用且可再生的經濟以及計算系統,並建立平台以及第三方驗證機制,以利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
相關連結
延伸閱讀
綠色振興,以循環經濟打造韌性未來
二〇二〇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暴露出線性經濟的脆弱和破壞性。
當災難發生時,全球供應
循環採購,打開循環經濟的市場
政府和企業的大宗採購,扮演著拉動循環經濟市場的重要力量,特別是政府的公共採購力量
「循環型」採購,加速轉型
兩年多來,政府如火如荼地推動循環經濟,對很多業者而言,循環經濟不再是一個陌生的議
改變對政府的期待,人人有責
半世紀來,台灣在民主化的路上歷經多次動盪,成功形塑一個高度重視人民自主的政府,但
「班班有冷氣」,就是前瞻計畫嗎
今夏炎熱難耐,行政院宣布兩年內要讓中小學「班班有冷氣」,以具體行動體恤下一代孩
「知識和智慧並重」的循環台灣
我們已經無意識的把「知識、科技」和「智慧」劃上了等號!忘了知識/科技和智慧的差別
延伸文章資訊
- 1立法院-「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執行成效之初探
一、「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互為影響、互為帶動,復為跨單位,跨領域之計畫,允宜加強跨 ... 七、「循環經濟」可立基於完善之資源回收體系,惟政府以往推動「環保科技 ...
- 2協調推動產業創新計畫 - 國家發展委員會
政府提出「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等5+2產業創新計畫,作為驅動台灣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為 ...
- 3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 - 中華民國經濟部
配合政府產業政策願景,致力五+二產業創新,推動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生技醫藥、綠能科技、國防及循環經濟等,強化產業關鍵技術自主與多元應用能力,培育我國經濟 ...
- 4循環經濟推動方案(行政院全球資訊網-重要政策)
台灣工業體系面臨「高性能、低能耗、無毒性、零廢棄」的全球競爭,透過「5+2」產業創新循環經濟規劃、建構從動脈產業(製造與消費)到靜脈產業(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循環 ...
- 55+2產業創新計畫- 维基百科
5+2產業創新計畫是中華民國政府為了加速台灣產業升級與結構轉型,由行政院推出振興經濟措施,追求永續發展的經濟新模式。包含「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