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的溫柔 - 基督教會迦密堂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是超凡的智慧,能夠將敵人變成朋友,就是聖經所講的智慧,是屬天的智慧。

... 聖經中有關溫柔的教導 ... 體現智慧的溫柔的一個例子. Skiptocontent 講台信息  2019-11-012019-12-17 方順和 簡訊527期 經文:雅三13-18 美國林肯總統以寬大對待政敵聞名,他競選總統時,正要開始演說之際,遭到一名參議員出言羞辱。

那個參議員大喊:「林肯我希望你記住,你只是一個鞋匠的兒子。

」參議院即時陷入一片死寂,林肯轉過頭來對著這個傲慢的議員說:「先生,如果你的鞋不適合穿,我可以幫你修補一下。

」接著又對眾參議員說:「如果你們現在穿的鞋是我父親造的而需要修補,我會盡量幫忙。

我可以肯定沒有一個人的手工,能及得上我父親的。

」頓時,嘲諷變為真誠的掌聲。

事後有人批評林肯縱容政敵,林肯回答說:「我們豈不是在消滅政敵嗎?當我們將他們化為朋友時,政敵就不存在了。

」這是超凡的智慧,能夠將敵人變成朋友,就是聖經所講的智慧,是屬天的智慧。

真正偉大的人,其中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溫柔,能在智慧的溫柔上顯出善行來(雅三13)。

溫柔在世人的眼中是懦弱、怕事、沒有主見和任人欺凌的表 現,這與聖經所說的剛剛相反:溫柔才是強者。

「治服己心,強如取城。

」(箴十六30)原來真正的敵人是自己,不是別人。

如果一個人能管好自己,就是強者;如果一個人能控制自己的舌頭,他就是完全人。

神看人與人看人不同,人看一個人是否強者是根據能力、口才、威勢等;但神是看人能否制服自己的舌頭和內心。

神的道路高過人的道路,祂的意念也比世人高。

世人的道路沒有永恆價值,惟有屬天的溫柔能叫人得到永恆的賞賜,被神記念。

  聖經中有關溫柔的教導 (一)「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語暴戾,觸動怒氣。

」(箴十五1)有一次,文士和法利賽人將一個行淫時被捉拿的婦人帶到耶穌面前,要試探耶穌。

那時耶穌沒有正視那群人的目光,只彎下腰在地上寫字,待他們鼓譟一輪後就直起腰來說:「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

」(約八7)這種的智慧和溫柔,是世間找不到的。

群眾中年老的先離去,或許他們想起耶穌曾說過的話:「凡看見婦女就動淫念的,這人心裡已經與她犯姦淫了。

」(參太五28)如果心裡動了淫念就是犯姦淫,你與這婦人的地位在耶穌眼中都是一樣的;也許犯的更多,只是沒有被揭發而已。

除了姦淫,還有貪心和恨人,都是一樣嚴重的罪。

會否因與別人持不同意見,就在心裡充滿仇恨,不斷罵別人,以怒還怒,抑制不住內心的衝動?我們需要耶穌的智慧,讓我們能回答柔和,使怒氣消退。

(二)「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太五25)舊約記載亞伯拉罕與羅得的僕人紛爭時,亞伯拉罕建議與侄兒羅得各自分散到自己的地方去(參創十三章)。

亞伯拉罕先讓羅得選地方,羅得就不客氣選了上好的約但河全平原;顯示他對神沒有熱切的追求,心裡想的主要是地上的福。

亞伯拉罕選了希伯崙山,這山頗荒蕪。

亞伯拉罕寧願退讓給羅得先選,就在此時耶和華向他顯現,叫他舉目向東西南北觀看,將他所看見的一切地都賜給他。

從耶和華對亞伯拉罕的應許可知,神喜歡人退讓、心裡謙卑,不爭競。

在主面前越爭越得不到,相反越讓越得到。

(三)「恆常忍耐可以勸動君王;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箴廿五15)面對別人的指責,一般人儘管明知自己有錯,但為了面子往往會還擊。

這種情形就好像在人心裡有骨頭撐住,不肯屈服認錯,經文說惟有柔和的舌頭能折斷骨頭。

我有一次到醫院探望一個五十多歲患末期癌症的病人,他坐在床上盤膝而坐,看來很精靈。

我問他是否很辛苦,他起初若無其事更挺起腰回答我沒事。

我再問他真的沒事?又說如果我是他就會驚到哭。

他聽了我這樣說,就飲泣起來,不再裝強了。

人都是吃軟不吃硬的,如果我直言他有罪,末期癌症要快信耶穌,他一定不會接受。

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因為饑荒下到非利士人的地方基拉耳去。

神叫他留在那裡,不要下埃及去。

於是他就在那裡寄居,以耕種為生,一年有百倍收成。

非利士人見了眼紅,就用石頭堵塞以撒所用的水井。

以撒不與他們爭競,就到別處去挖井,結果挖出來的又是活水井;非利士人又來阻撓,如是者三口井也給非利士人霸佔。

在人看來以撒懦弱怕事、任人欺負。

事實是以撒深知他父親所信的神是真實的,深信無論往哪裡去,神也必與他同在,所以不介意口井被奪去。

今天我們所在乎的不是擁有多少、爭取多少、用自己的能力去保護所得的;最重要的是有沒有神的同在,祂才是我們真正的活水泉源,源源不絕供應我們生活所需。

挖到第四個口井時,非利士王不但不再來霸佔,相反更携帶禮物來與以撒立約求和。

非利士王說:「我們明明看見耶和華與你同在。

」(創廿六28)今天許多基督徒為了物質的事和利益與人爭競,但聖經的教導是真正的智慧是謙讓,最重要的是有神同在,專心仰望神,不與惡人作對。

所以真正蒙福的人內心有一種特質——就是謙讓,如耶穌基督所說心裡柔和謙卑。

兩種相對的智慧 經文指出有兩種智慧,一種是出於神,一種是出於鬼魔。

出於神的是屬天的,發自溫柔的心;出於鬼魔的是屬地的,發自苦毒的心。

苦毒的英譯是”unresolvedanger”,即未曾處理的怒氣。

如果你看新聞越看越沮喪、越看越憤怒,就應暫時放下不看,寧可多讀聖經多禱告。

仇敵的工作是挑起人心裡的仇恨,這陣子連教牧人員也失控,詛咒人和說粗言穢語罵人。

當火的試煉臨到時,你內心的狀態如何?你的生命被一點火花燒毀,還是不怕紅爐火? 當你看見惡人惡事時,心火不斷上升,很快你就會成為另一個惡人。

「你仇敵跌倒,你不要歡喜;他傾倒,你心不要快樂;恐怕耶和華看見就不喜悅,將怒氣從仇敵身上轉過來。

不要為作惡的心懷不平,也不要嫉妒惡人;因為,惡人終不得善報;惡人的燈也必熄滅。

」(箴廿四17-20)經文意思是如果我們看見惡人遭報而幸災樂禍,那麼很快惡人所遭遇的也會臨到我們身上。

心裡深藏惡毒,這是人性;在特定的環境下就會顯露出來;神就按各人的情況施行審判。

即使我們所做的,避得過法律的制裁,但絕不能逃得掉神的眼。

如果我們所做的是出於仇恨和惡毒,神必定會追究。

因此,我們要存敬畏神的心看事情,免致因為看見一些惡人和惡事,自己也成為一份子。

林肯總統是敬虔的基督徒,南北戰爭的誘因是解放黑奴。

林肯是屬於北面的,戰爭開始前他禱告,禱告完後記者問他是否求神站在他那邊。

林肯回答:「我不是求神站在我這邊,而是求神使我站在祂那邊。

」無論我們的政見如何,要常常問自己是否站在神那  邊?當你裡面充滿仇恨、咒詛,甚至有暴力傾向時,這絕不是站在神那邊;而是站在撒但那邊,是順從空中掌權者的惡魔,就是現今在悖逆之子心中運行的邪靈(弗二2)。

所以,真正的智慧是出於神,出於溫柔的心;屬地的智慧是出於魔鬼的,出於情慾和苦毒的心。

惡人要別人犠牲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主耶穌是自己犧牲來拯救人;情願自己受苦,製造和平和合一而不是要別人受苦;相反屬地的智慧除了製造嫉妒紛爭外,更有各樣毀壞、擾亂和分裂,背後必定有邪靈的工作和不法的隱意(參帖後二7)。

在末世時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太廿四12);愛心和謙卑不再是美德,有真正仁愛、謙卑的人反而會被人鄙視。

屬天智慧的特質 經文提到真正屬天的智慧有七種特質:清潔、和平、溫良柔順、滿有憐憫、多結善果、沒有偏見和沒有假冒。

「清潔」:指我們是否重生得救。

我們本是死在罪惡過犯中,是黑暗之子、可怒之子,但因耶穌基督的救贖,我們與主一同活過來,一同坐在天上;成為光明之子,蒙愛的兒女(參弗二1-6),所以屬天智慧第一個特質先是清潔,清楚得救,蒙主潔淨。

許多自稱信徒的人參加聚會多年,但生命一直沒有改變;甚至一些牧師、傳道人,也許還未得救。

清潔也包含是否每天親近神,讓神的話洗滌、更新自己,正如主說:「現在你們因我講給你們的道,已經乾淨了。

」(約十五3)。

如果我們沒有定時靈修,讀神的話,遵行神的話,愛慕天上的事,我們的生命就與世人沒有分別。

「和平」:英文翻譯是平安的意思,就是有神的同在。

清心的人必得見神,有神的同在,就能常活在平靜安穩中。

雖然我們不能用肉眼看見耶穌,但因信祂、思想祂的話語和常常與祂連結,心中就滿有莫名的平安和喜樂。

「溫良柔順」:意思就是很會遷就人,這是聖靈所結的果子之一。

不會因別人一兩句挑釁的話就發火,證明裡面沒有積蓄仇恨;不是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利益和面子為先,而是懂得放下。

「滿有憐憫」:耶穌講了一個比喻,有一個人欠債千萬,無力償還,債主免了他的債;後來這人遇見欠他十兩的同伴,他竟極力迫人還錢,又將人下監。

那人先前的債主知道後,就照他怎樣對待鄰居來同樣地待他,要求他還錢並將他下監(太十八21-35)。

今天別人或得罪我們兩次、三次,但不要忘記我們得罪神比他們更多。

一個得到神極大憐憫的人,認識到自己是罪人,一定願意饒恕得罪他的人。

憐憫的意思是我們本應償還,為自己所作的付上代價,但現在因神的愛與恩典而免除。

耶穌曾說:誰的罪赦免多,他的愛就多(參路七47)。

我估計每個人犯罪的數量和種類,應該都相差無幾:恨人、苦毒、色情、自私、驕傲、看不起別人等等。

所以面對別人的錯,我們要仿效主的饒恕與憐憫。

「多結善果」:如聖靈的果子、嘴唇的果子、福音的果子等。

「沒有偏見」:意思是不會標籤人、小看別人、不給人機會悔改。

釋放別人,其實也是釋放自己;不要用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

從現在開始就將我們心裡恨惡的人,交給主,讓主來工作。

另一方面要知道自己也是蒙神憐憫的人,與他們沒有分別。

「沒有假冒」:既然神愛罪人,願意赦免人一切的罪,我們就能坦然來到祂跟前,不再隱瞞自己。

祂怎樣待我們,我們也要怎樣待得罪我們的人,以愛人來回報神的愛。

體現智慧的溫柔的一個例子 台灣著名作家杏林子,原名劉俠,她也是個慈善家。

十二歲時罹患了風濕關節炎,全身關節損壞,不良於行。

她因病小學就輟學,成為醫院常客。

她在書裡寫:我將痛苦分成五級,小痛、中痛、大痛、巨痛、狂痛,家人經常開玩笑問,今日你的痛是第幾級?她十六歲時信主,她在所寫的書《生命頌》裡說:「生命對於我來說是十分艱苦的,但正因如此我才體會到生命的寶貴,我明白到神容許苦難臨到我們身上,是要我們在患難中學習應該學的功課。

凡是有價值的東西,都必須付出代價。

苦難,是惟一鍛煉我們信心和人格的工具。

」另一段:「作為基督徒最大的福份,就是即使我們失去一切,都仍然有主可以憑藉,有主可以倚靠,有主可以安慰,在無可指望時,因信仍有盼望。

為此我豈不應比別人獻上更多的感謝嗎?」杏林子很柔順,甘心接受神給她的一切苦難,她選擇了用一個豁達、順服的態度面對苦難。

常掛在她口邊的是:「除了愛,我一無所有。

」也許我們會說:「我甚麼也有,除了愛。

」2003年2月7日凌晨,她被家傭毆打推下床,後來因腦震蕩離世。

臨終前她吩咐家人將她的身體捐贈給醫院,又希望大家原諒家傭,之後就安詳離世了,享年61歲。

她沒有享受過人間的福,但她成立了殘障人士基金,為他們謀福利。

因她的苦難,帶給許多人安慰,這實在是有屬天智慧溫柔的好榜樣。

講於2019年9月29日,未經講員過目。

←主召人作工 你們是世上的鹽(上)→ YouMayAlsoLike 同心合意建神家(下) 2018-11-012018-12-26 朱鶴峰 以馬內利 2019-04-012019-05-13 李五妹 你們如此事奉 2017-05-012020-02-12 黃漢先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春令會-我們又因何時刻冒死呢? 2021-10-012021-10-30 劉君堯 那時信耶穌會惹來許多麻煩,被毀謗、被針對、遭家人斷絕關係、被搶去家業、甚至會遭人殺害;而基督徒受浸的目的,是要公開向所有人表示,自己是跟隨主耶穌基督的人,表明自己與主同死、同埋葬、同復活(羅6:3-4),結果當時有不少基督徒藉著受浸公開宣布自己信主後,隨時就會遭逼迫而死。

現今在相對自由的社會裡,大部分基督徒已安舒慣了,若要他們為主受點苦就害怕,其實歷世歷代在許多其他地方,信主的人都要時時準備為主付上性命的代價。

如果沒有復活,這樣受浸作見證有甚麼益處呢?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夏令會-來跟從主 2021-10-012021-10-30 黎家焯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春令會-神叫萬物都服在基督的腳下 2021-09-012021-09-25 劉君堯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春令會-有沒有復活的事呢 2021-08-012021-08-31 劉君堯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春令會-顯現給我們看 2021-07-012021-07-27 劉君堯 最新事項 講台信息  2021春令會–領受的福音和能以持守的信仰 2021-06-012021-07-27 劉君堯 分類 分享/見證(59) 最新事項(33) 牧者心聲(56) 福音(5) 簡訊(36) 草稿(1) 講台信息(12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