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萬年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到底是誰?真的是丹尼索瓦人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這項研究確實增加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遺憾的是,論文許多分析令人 ... 這件哈爾濱出土的頭骨,被定義為新的古人類物種「龍人」,學名Homo longi,龍之名號來自 ...
0
6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0
6
0
人體解析
生命奧祕
編輯精選
遠古生物
15萬年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到底是誰?真的是丹尼索瓦人嗎?
寒波
・2021/12/17
・7847字
・閱讀時間約1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中國(45)
丹尼索瓦人(18)
人類演化(28)
共同祖先(1)
前人(2)
化石(88)
古人類學(3)
古人類學家(1)
古代DNA(42)
古代蛋白質(2)
史傳奇(1)
哈爾濱(1)
夏河下顎(1)
大荔人(1)
定年(9)
尼安德塔人(37)
智人(22)
東亞(8)
波多人(1)
海德堡人(8)
演化(326)
演化樹(12)
羅德西亞人(1)
華龍洞人(1)
許昌人(3)
金牛山人(1)
馬霸人(1)
鷹哥(1)
黑龍江(2)
龍人(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探索滅絕古代人類的領域「古人類學」,2021年一大焦點是6月發表的「龍人(Homolongi)」。
這項研究確實增加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遺憾的是,論文許多分析令人大失所望,無法提供有意義的新知識。
醜話說在前面,我對龍人研究的個人觀點是:「頂級的材料,瑣碎的分析,悲劇的論述」。
請注意,本文包含古人類遺骸的圖像。
龍人面相重建圖,看看就好,重點是髮型要亂。
圖/參考資料1
有中國特色的化石研究
龍人是一件只有頭骨上半部的化石。
新聞賦予它的起源故事滿溢著中國價值,大意是,1933年時日本佔領中國的東北,一位中國人替日本人在松花江修橋時發現這件化石,覺得很有價值就偷偷藏起來,一直到2018年才送到專家手中。
如此傳奇的劇情,《尚氣》續集可以考慮一下。
不論上述故事有多真實,龍人都失去出土的脈絡,嚴格的資訊來源只有這件化石本身。
但是研究者依然找到可能是化石所屬的地層,進行一番分析,我們就姑且信之。
相關研究最後被編織為3篇論文,一篇講化石型態和親緣分析,一篇講地質背景和化學分析,一篇專門命名新物種。
參與的研究者主要是中國科學家,還拉到英國大佬史傳奇(ChrisStringer)入夥。
這件哈爾濱出土的頭骨,被定義為新的古人類物種「龍人」,學名Homolongi,龍之名號來自黑龍江。
值得注意的是,命名新物種的那篇論文,史傳奇並沒有掛名。
3篇論文都發表於TheInnovation,這是一家2020年才開始運作的新期刊,名義上掛在Cell旗下(Cell旗下還有CurrentBiology、PlantCell等期刊),應該是在中國營運。
它之前默默無聞,大部分發表和中國科學家有關的論文,這次藉著龍人大肆炒作,很多人才第一次知道。
3篇論文報告的一系列分析,有些相對可靠,某些非常離譜。
比較可靠的有:頭骨內的微量元素和地層類似,故推論頭骨是哈爾濱當地人。
腦容量1420cc,比大部份智人、已知的尼安德塔人都更大。
根據化石10處取樣的鈾系定年法,估計距今最少14.8萬年。
龍人頭骨面面觀。
圖/參考資料1
型態上,龍人和一些出土於東亞北部的化石最接近,包括陝西的大荔人(Dali,距今24到32.7萬年前間某個時候)、遼寧的金牛山人(Jinniushan,距今超過20萬年)、安徽的華龍洞人(Hualongdong,距今26.5到34.5萬年前),龍人自己是14.8萬年,算最晚的。
光看上述資訊,已經足以建立龍人在人類演化史中,時間、空間、特徵的大致定位:距今20到30多萬年前,有一群人住在東亞北部,龍人是他們延續到十幾萬年前的後裔。
然而論文的後續分析和詮釋,徹底毀了這項研究。
某幾位中國作者受訪的說法,也能看出他們對人類演化的認識,偏差有點嚴重。
龍人就是丹尼索瓦人?證據嚴重不足
將不同樣本擺在一起,根據相同或相異的特徵製作演化樹,探討彼此間的關係,是常見的分析手段。
遺傳或型態特徵都可以用於建構演化樹,不一定哪種比較準。
這項研究使用許多化石的型態特徵,建立一個大資料庫,煞有介事地畫出一顆大樹,但是……
夏河下顎,根據裡頭殘存的蛋白質片段,判斷來自一位丹尼索瓦人。
沒有證據支持它可以跟龍人頭骨湊成一組。
圖/Credit:Jean-JacquesHublin,MPI-EVA,Leipzig
熟悉古人類學的人,想必能從論文的「演化樹」中看出不少趣味。
最值得「稱道」的是,它將青藏高原東部出土,距今16萬年的夏河下顎(Xiahe),歸類成龍人的最近親。
而夏河下顎來自一位丹尼索瓦人,對於這種最初由古代DNA得知的古人類,我們對其型態特徵所知仍很有限。
這讓不少人興奮:看啊這就是丹尼索瓦人的人頭!
延伸閱讀:16萬年前青藏高原,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丹尼索瓦人
可是龍人化石是頭骨上半部加上第二大臼齒,夏河下顎是半截下顎加上幾顆牙齒,除了臼齒型態有些相似,兩件化石彼此間根本毫無重複之處,這樣硬逼程式畫出來的演化樹能信嗎?
型態接近龍人的大荔人、金牛山人都只有頭骨,和龍人的相似算是肉眼可見;華龍洞人在頭骨之外還有幾個牙齒,但是他們的臼齒和丹尼索瓦人應該不像。
總之,要說大荔人、金牛山人、華龍洞人、龍人這一群人,和丹尼索瓦人最接近,我想光是考慮型態特徵都說不通。
根據眾多古人類化石,型態特徵建構的演化樹。
整棵樹到處都是問題。
圖/參考資料1
尼安德塔人最近的親戚,是丹尼索瓦人吧?
另一點匪夷所思的,是某些論文作者對媒體表示「過去認為智人的親戚關係和尼安德塔人最近,但是龍人和智人更近。
」
主張「龍人和智人的親戚關係最近」是因為論文建構的演化樹中,龍人、大荔人、夏河下顎等被歸為一群,所有智人樣本同屬另一群,上述兩群彼此最接近,更早之前和尼安德塔人分家。
但是論文作者的認知很明顯是錯誤的。
在2021年,早就由古代DNA和蛋白質的大量分析得知,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的親戚關係最接近,智人比較遠;也因此論文提出的演化關係,違反當下最扎實的證據。
並不是說遺傳材料的價值超過型態材料,而是兩個論點相比,哪邊證據更合適。
由細胞核DNA建構,智人、尼安德塔人與丹尼索瓦人間的親戚關係。
論文建構的演化關係,至少還有兩處問題很大,一處是東亞其他化石的位置。
納入比較的東亞化石,一部分和龍人歸為同一群,但是年代和龍人相近的馬霸人(Maba)、許昌人(Xuchang),都與尼安德塔人、龍人、智人更早分家。
更仔細看,許昌人、馬霸人又和印度的Narmada最近,而東非的Ndutu則夾在許昌人那群和尼安德塔人之間。
不是不可能,但是未免太跳tone。
龍人跟智人最接近?但是龍人那群什麼人都有
另一處問題是,龍人所屬的支系除了東亞化石以外,還包含多件年代與地理皆差異頗大的化石。
包括西班牙超過距今70萬年的前人(Homoantecessor)、肯亞20到30萬年前的EliyeSprings、摩洛哥的Rabat、德國的Steinheim(沒那麼確定該歸類為哪款人)。
你說這批時空差異甚遠的非洲人、歐洲人、東亞人之間的親戚關係,會比其他一大堆人更接近?!
還有一項佐證來自古代蛋白質的分析。
前人化石只在西班牙一處遺址出土過,沒有從中取得古代DNA,但是獲得一些蛋白質片段,藉此得知智人、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的共同祖先,和前人是平行的。
這與龍人論文建構的演化樹可謂天差地別。
事實上,在論文的附錄S-Figure20中,還有另一棵演化樹,將前人置於比較合理的位置;但是論文內文提到一次以外,並不強調FigureS20,我想讀者也不用浪費時間。
論文的附錄圖21,依然有明顯問題,但是較為合理的演化樹。
儘管論文作者並不太青睞這棵樹。
圖/參考資料1
看到這兒,有人在心裡痛罵這是瞧不起型態分析,獨尊遺傳學證據嗎?提醒諸君,我們怎麼知道夏河下顎是丹尼索瓦人呢?就是用裡頭殘留的蛋白質判斷的。
假如一類證據合意就採用,不合意就不看,那便不叫科學研究了。
我個人的意見是,這批樣本間當然有個關係存在,演化樹也常常不會100%符合實際的親緣關係;但是根據殘缺型態特徵,硬畫的演化樹,不符合其他證據的可疑之處未免太多,也使得後續衍生的分析沒有任何意義。
算出來智人的共同祖先在77萬年前?都不覺得哪邊不對勁嗎!
一句「沒意義」不太負責,我們繼續看再來有多離譜。
這一系列分析與詮釋的災難,並沒有在論文作者自我感覺良好的錯亂演化樹後結束,論文接下來的一手是,將型態特徵當作遺傳變異來用。
根據DNA或蛋白質的差異,可以估計不同樣本的分家時間、遺傳交流等事件,比方說根據古代DNA的差異,估計尼安德塔人和丹尼索瓦人約在40多萬年前分家,他們和智人則是55到77萬年前。
而三種人群之間,幾萬年前又發生過幾次情慾流動。
根據蛋白質差異建構的演化樹。
前人化石殘存的蛋白質很有限,可以比較的材料很殘缺,所以這棵樹中,尼安德塔人、丹尼索瓦人、智人的關係,和利用完整基因組DNA建構的演化樹不同;不過還是可以判斷,三種人彼此較近,和前人的分枝平行。
圖/參考資料12
龍人研究者把型態當DNA玩,依樣畫葫蘆得到:龍人和智人約在94.9萬年前分家,他們和尼安德塔人則是100.7萬年前。
到這邊,已經超越遺傳或型態證據的問題,因為最近正經的型態學分析,對於尼安德塔人和智人共同祖先的年代估計,並不會超過一百萬年!!
各位讀者若有興趣,可以自行從其他分枝位置尋找樂趣。
這兒提供一條:智人的共同祖先為77萬年前,而非洲外的智人是41.6萬年前……Errrr,智人到底多久以前有共同祖先,我還真不敢說,但是去問熟悉這個領域的人,大部分都會說77萬年早的離譜。
其實整個看下來不難察覺,這些年代估計都是高估,某些參數設定的問題肯定超級大。
見到這種跟一大堆研究不符合,「只有我懂」的結果不斷出現,還敢大辣辣放上論文發表,真的已經超越使用型態或遺傳材料的層次,而是將整個古人類學領域的人當作白痴。
天啊,連幾%情慾流動都算得出來,搞到跟真的一樣。
圖/參考資料1
災難至此還沒結束,論文貫徹有資料就可以硬套公式的精神,最後用型態變化的程度,估計各地區與支系的情慾流動,物種誕生方式之類的。
不禁讓寫不出論文的研究人員感慨,有些領域一旦掌握稀罕的材料,加上比坦克更厚的臉皮,就是可以隨便唬爛!
演化樹最基本的功能,是告訴我們樣本的親疏關係,誰和誰一夥;其次是每條關係的差異程度,並藉此推算分歧的時間;更進階,還能評估分枝間的交流幅度。
然而,龍人論文的演化樹,最基本的親疏位置就大量擺錯,後續衍伸的分析更是慘不忍睹。
不論遺傳或型態,重要的是正確使用材料
有些古生物學家面對質疑的態度是「用論文說話」,不滿意我這篇論文的意見,你為什麼不自己也發表論文講你的?龍人論文的中國作者態度類似如此,面對許多強烈的質疑,回擊說他們建立了龐大的資料庫,大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自己分析。
我認為這是非常不負責任的錯誤態度,因為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篇論文的分析、論點有誤,那就是錯誤,並不受到後續研究影響。
尤其是龍人這種錯誤多層次齊出的論文,對它正確的態度,就是明確指出其錯誤,不要讓它誤導不熟悉的人,也要譴責發表這種論文的研究者。
佛系的鷹哥。
圖/鷹哥的推特討論串
至於型態和DNA,各位讀者假如想要理性、中道的意見,來看看古人類學家鷹哥(JohnHawks)的說法:
「It’snotaquestionofDNAbeingrightandmorphologybeingwrong.Theyjusttellusaboutdifferentthings.Morphologytellsusaboutadaptation,convergence,andretainedfeaturesfromdeepancestors.DNAtellsusaboutphylogeny,incompletelineagesorting,andintrogression.」
鷹哥的意思是,問題並不是DNA就是正確,型態就是錯誤,而是兩者告訴我們不同事情。
型態告訴我們適應、趨同、繼承自遠古祖先,持續保留的特徵。
DNA告訴我們親緣關係、不同支系分家之前已經存在的差異、情慾流動。
實際上,儘管型態和DNA各有適用範圍,兩方面的分析並非互斥,也常常得到類似的結果。
用型態建構親緣關係,或是以DNA探討適應,同樣能做出非常好的研究。
我想關鍵還是在於要了解問題,尤其是材料和方法的限制;比起知道多少,更重要的是意識到「不知道」多少。
再度強調,龍人研究的問題不是它用型態資料做分析,而是作者們在缺乏相關知識之下,非常自我感覺良好的做了大量分析,得到一個又一個離譜的結果,還大張旗鼓搞國際宣傳。
他們自以為知道很多,所以什麼話都敢講,卻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侷限。
畫過演化樹的人都知道,只要把資料丟進去就一定會有結果,但是垃圾進,垃圾出(garbagein,garbageout)。
諷刺的是,胡亂用殘缺的DNA畫演化樹,忽視其他方面的證據,其實是遺傳學家常被批評的原因;同樣的事竟然也發生在型態學家身上,實在是眾生平等(?)。
拒絕劣質研究!另外可以注意這張圖中,直立人和其他人的分家年代是285萬年前。
做出這種分析的人,知道最早的直立人化石只有200萬年,最早的Homo也才280萬年嗎?很明顯,這些數字都被嚴重高估。
圖/參考資料1
持續增添成員,改變認知的人類演化史
也許有人好奇,論文作者還包括這個領域的權威史傳奇,他沒有把關嗎?甚至是他也贊成這些離譜的論點!?我想這個問題,不好說。
我的猜測是,他一直對東亞的古人類大荔人、金牛山人感到興趣,很難抗拒龍人的誘惑。
史傳奇更在意的,恐怕是盡快將龍人化石發表,其他人才能再後續研究。
至於當下的龍人論文,反正懂的人都懂,古人類學這個領域本來就是什麼話都有人講,中國作者愛說什麼沒那麼要緊。
而史傳奇不太認同,將哈爾濱頭骨定義作Homolongi的理由,鷹哥也有提到。
同一物種不能重複命名,龍人和大荔人非常相似,中國的老牌古人類學家吳新智(XinzhiWu,於不久前的2021年12月4日去世)曾經將大荔人定義為Homosapiensdaliensis,也就是智人旗下的大荔亞種,因此狀況有點尷尬。
史傳奇則偏好命名為Homodaliensis,用較早發表的大荔人,來定義包含大荔人、龍人等化石的這一群人。
左邊是龍人,右邊是大荔人,兩者非常相似。
圖/鷹哥的推特討論串
所以龍人到底帶來哪些真正的新知?比較合理的推論是,距今20到30萬年前住在東亞北部,型態上比直立人更接近智人的古人類,像是大荔人、金牛山人,這群人的血脈仍然延續到15萬年前左右。
他們後來當然是滅團了,但是不清楚在什麼時候。
而這群人當初從何而來,和其他人群的關係為何,目前仍不清楚。
延伸閱讀:以色列12萬年前NesherRamla型態古早人,配備進步石器,又和尼安德塔人有關係?
漏洞百出的龍人論文發表同時,Science期刊也發表以色列化石的論文,年代和龍人算是同一個時段。
這項研究報告的新化石,型態組合也前所未見,但是並沒有像龍人一般被定義為新的物種。
該論文認為,NesherRamla遺址出土距今12萬年的古人類,是歐亞大陸西部,更早以前人群的末代後裔。
有趣的是,這點其實和龍人類似。
若是推論正確,意思是歐亞大陸一東一西,各自早於20萬年前的某古人群,都在10多萬年前留下最後身影。
延伸閱讀:舊化石重新定義,古人類新物種:Homobodoensis波多人
另一方面,今年還有一群古人類學家發表論文主張,定義一款新的物種波多人(Homobodoensis),取代曖昧不清的海德堡人(Homoheidelbergensis)和羅德西亞人(Homorhodesiensis)。
而史傳奇作為海德堡人的老牌支持者,顯然不太高興。
整個古人類學領域,就這麼持續演化著。
延伸閱讀
人類祖源懶人包海德堡人-人類承先啟後的演化關鍵短篇 30萬年前Kabwe海德堡人,智人祖先的鄰居人類對自身起源的百年追尋改寫智人物種起源:時間從30萬年前起、地點涵蓋整個非洲十萬年前住在東亞的許昌人:有點傳統也有些現代,還帶點尼安德塔東亞北方泥河灣盆地的許家窯人,距今26到37萬年前下顎臼齒3個牙根,表示丹尼索瓦人,澎湖原人,與亞洲人祖先情慾交流?20萬年前丹尼索瓦人,溫暖氣候的優秀獵人
參考資料
Ni,X.,Ji,Q.,Wu,W.,Shao,Q.,Ji,Y.,Zhang,C.,…&Stringer,C.(2021).MassivecraniumfromHarbininnortheasternChinaestablishesanewMiddlePleistocenehumanlineage. TheInnovation, 2(3),100130.Shao,Q.,Ge,J.,Ji,Q.,Li,J.,Wu,W.,Ji,Y.,…&Ni,X.(2021).GeochemicalprovenancinganddirectdatingoftheHarbinarchaichumancranium.TheInnovation,2(3),100131.Ji,Q.,Wu,W.,Ji,Y.,Li,Q.,&Ni,X.(2021).LateMiddlePleistoceneHarbincraniumrepresentsanewHomospecies.TheInnovation,2(3).史傳奇推特對「龍人」的個人觀點‘Dragonman’fossilmayreplaceNeanderthalsasourclosestrelativeHomolongi:extincthumanspeciesthatmayreplaceNeanderthalsasourclosestrelativesfoundinChinaMysteriousskullfossilsexpandhumanfamilytree—butquestionsremainStunning‘DragonMan’skullmaybeanelusiveDenisovan—oranewspeciesofhumanA146,000-Year-OldFossilDubbed‘DragonMan’MightBeOneofOurClosestRelativesAnewsisterlineageforHomosapiens–thearrivalof‘DragonMan’Wu,X.J.,Pei,S.W.,Cai,Y.J.,Tong,H.W.,Li,Q.,Dong,Z.,…&Liu,W.(2019).ArchaichumanremainsfromHualongdong,China,andMiddlePleistocenehumancontinuityandvariation.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116(20),9820-9824.Welker,F.,Ramos-Madrigal,J.,Gutenbrunner,P.,Mackie,M.,Tiwary,S.,Jersie-Christensen,R.R.,…&Cappellini,E.(2020).ThedentalproteomeofHomoantecessor.Nature,580(7802),235-238.鷹哥推特對「龍人」的觀點Hershkovitz,I.,May,H.,Sarig,R.,Pokhojaev,A.,Grimaud-Hervé,D.,Bruner,E.,…&Zaidner,Y.(2021).AMiddlePleistoceneHomofromNesherRamla,Israel.Science,372(6549),1424-1428.Roksandic,M.,Radović,P.,Wu,X.J.,&Bae,C.J.(2021).Resolvingthe“muddleinthemiddle”:ThecaseforHomobodoensissp.nov.EvolutionaryAnthropology:Issues,News,andReviews.史傳奇推特對「波多人」的個人觀點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同名專頁。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寒波
172篇文章
・
610位粉絲
+追蹤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
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9小時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1天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2
2天前
失戀要吃「香蕉皮」,原來是真的?不但營養,還可以做甜點!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3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5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沒有化石沒關係,從泥土也能取得尼安德塔人DNA!
歐洲最早的智人時尚Runway在哪裡?在4.6萬年前的保加利亞啦
「基因恆久遠,一個永流傳」,隱藏在你我之間的尼安德塔人DNA——《滅絕生物學》
莫維斯線與竹子假說:東方真的比較落後嗎?
2019《Science》年度十大科學大事
0
45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45
1
另外一個你可能存在嗎?從宇宙誕生到現在,你的存在需要經過一千兆個「偶然」——《宇宙大哉問》
天下文化
・2022/09/23
・3064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數學(198)
機率(45)
決定(3)
演化(326)
隨機事件(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作者/豪爾赫.陳、丹尼爾.懷森譯者/徐士傑、葉尚倫
還有另一個你嗎?
如果世界上某個地方有另一個版本的你,會不會很奇怪?
這是什麼科幻劇情?圖/天下文化提供
你們兩個之間有很多共通點,喜歡吃的水果(香蕉)、不喜歡吃的水果(桃子)、擁有同樣的技能(製作香蕉冰沙)和相同的缺點(香蕉冰沙吃了停不下來)、同樣的記憶、幽默感以及個性。
當你知道有其他版本的你存在時,你會覺得很怪異嗎?你會想與他們會面嗎?
想像一下更詭異的情況:有個人幾乎和你完全一模一樣,僅稍稍有些不同。
如果這個人比你更好呢?也許他做的水果冰沙更加美味,或者生活的方式更有意義。
或者,這個人比較沒有才華,但是比較卑鄙,就像是邪惡的分身呢?
假如有幸能見到另一個你,或許你可以發現自己的更多可能。
圖/天下文化提供
這有可能嗎?
雖然讓人難以想像,但物理學家不能排除另一個你存在的可能性。
事實上,物理學家不只認為另一個你是可能存在的,甚至認為另一個你存在的可能性更高。
也就是說,就在此刻,當你讀到這篇文章時,可能有另一個你正在某個地方,穿著和你一樣的衣服,以相同的方式坐著,甚至讀著同樣的一本書(好吧,也許是稍微有趣的版本)。
搞不好另一個你也正在看這篇文章喔!圖/天下文化提供
要瞭解另一個你存在的意義及可能性,我們得先考慮你的存在有多麼獨特。
你存在的機率
乍看之下,世界上有另一個與你毫無二致的人,機率好像是微乎其微。
畢竟,想像一下,為了讓宇宙創造你,有多少事情必須發生,而且要環環相扣,缺一不可。
超新星必須在氣體和塵埃雲附近爆炸,藉著震動造成引力崩坍,形成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系。
這些塵埃中的一小塊(不到萬分之一)必須聚集在一起形成行星,並與太陽保持合適的距離,這樣水就不會結冰或變成蒸汽。
生命一定要開始,恐龍必須滅絕,人類不得不演化,羅馬帝國必須崩潰,而你的祖先必須逃過黑死病。
然後,你的父母必須相遇並且喜歡上了彼此。
你的母親務必在正確時間排卵。
在與數十億顆精子的馬拉松游泳賽中,帶有你一半基因的精子必須衝刺獲勝。
單單是讓你誕生,就需要這一連串事件。
宇宙必須經歷一連串事件,才會有現在的你。
圖/天下文化提供
想一想你在生活中做出的所有決定,使你成為今日的你。
你有沒有吃很多香蕉。
你有沒有遇到那個重要的朋友。
你那時候決定待在家裡,否則會被水果推車碾過。
不知何故你發現了這本關於宇宙的蠢書,並決定閱讀它。
所有的一切,都從四十五億年前開始,導致了你此時此刻在這裡存在。
假如所有事情以完全相同方式再次發生,從而造就另一個你的機會有多大?這似乎不太可能,對吧?也許不是喔!讓我們回溯所有導致你出現的隨機事件、決定和時刻,並試著計算機率是多少。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算起:你醒來後做了多少決定呢?你可能決定怎樣起床,穿什麼衣服,吃什麼早餐。
即使是看起來很小的決定,也可能改變你的人生歷程。
例如,你選擇穿有香蕉圖案的襯衫或者是領帶,可能影響你未來的配偶有沒有注意到你。
讓我們假設,你每分鐘大約會做出一兩個可能改變人生的決定;這聽起來好像很有壓力,但如果你贊同量子物理學和混沌理論,數字應該會更高。
假設每分鐘只有幾個決定,那麼你每天就要做出數千個重要決定,每年就高達約一百萬個。
如果你超過二十歲,人生到目前為止,就已經做出超過兩千萬個決定,才會有今日的你。
接下來,假設你做的每個決定只有兩種可能,例如A或B,或者香蕉和桃子。
好啦,我知道通常要選擇的項目很多(譬如,早餐店的菜單選項多不勝數),但讓我們簡化問題。
要計算那兩千萬次決定而成為你的可能性,你必須取2的兩千萬次方,即220,000,000。
如果你超過二十歲,人生到目前為止,就已經做出超過兩千萬個決定,才會有今日的你。
圖/天下文化提供
為什麼?因為每做一次決定就會讓可能的數目加倍。
舉例來說,你必須選擇從哪邊(左邊或右邊)下床、早餐吃什麼水果(香蕉或桃子),以及上班搭什麼交通工具(火車或公車),總共就有2×2×2(或23)種開啟一日行程的方式。
你從左邊下床、吃香蕉並坐公車的機率是23分之一,或說8分之一。
因此,如果你在生活中做出兩千萬個A或B的決定,那就意味你的生活可能有220,000,000種不同的結果。
這真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是吧!但我們才剛開始暖身而已!
我們還必須考慮你的出生機率,包含你父母做決定的可能結果。
如果將你父母的決定算進來,就必須再加上四千萬個決定(你父母各兩千萬個)。
再加上你四個祖父母,還有八千萬個。
曾祖父母呢?還有一億六千萬個。
你瞭解了嗎?每回推一個世代,祖先數量就增加一倍,影響你出生的決定數量也跟著加倍。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至少三萬年,或許可換算為大約一千五百個世代。
若將你所有祖先全部考慮進來,可能的數量會更龐大。
如果再將你父母的決定算進來,就必須再加上四千萬個決定。
圖/天下文化提供
其實,真要計算起來實際情況更加複雜,如果回溯得夠遠,你會發現親戚之間盤根錯節的關係,同一個人可能在你的家譜中重複出現,除了引發令人尷尬的話題之外,也讓數學計算變得更加複雜。
為簡單起見,我們假設你每代只受到兩個人的影響。
這仍然有1,500代×2人×2,000萬個決定=600億個決定。
及至目前為止,你發生的機率是260,000,000,000分之一。
只算到這裡就夠了嗎?讓我們考慮人類史前歷史並回溯到數十億年前最小微生物演化之時。
在大約三十五億年前,地球上的生命開始孕育。
如果你不得不製作年代如此久遠的家譜,就會發現祖先主要是微生物和簡單植物。
他們大概無法做出有意識的決定,但仍會遭受到隨機事件影響,諸如風如何吹動,陽光是否照耀,天降甘霖與否等等。
假設你的微生物祖先每天至少受到一個隨機事件影響,每個隨機事件也有兩種可能結果(例如,一塊石頭是否砸落在你的微生物祖先身上)。
這意味我們必須將另外一兆(1,000,000,000,000)個決定事件添加到我們的機率中。
現在,讓我們回到四十五億年前太陽系剛形成的時候,找到你的構成原子之前所在的恆星或行星,然後再一路回到一百四十億年前的大霹靂。
讓我們做個超級的低估,假設在那些日子裡,每天都發生了一件可能影響你來到人世的重要大事。
直到今日,大約有一千兆個關鍵事件,你存在的機率陡然劇降到約21,000,000,000,000,000分之一。
總而言之,你存在的機率大概是2的1000兆次方分之一。
圖/天下文化提供
——本文摘自《宇宙大哉問:20個困惑人類的問題與解答》,2022年 8 月,天下文化,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天下文化
107篇文章
・
592位粉絲
+追蹤
天下文化成立於1982年。
一直堅持「傳播進步觀念,豐富閱讀世界」,已出版超過2,500種書籍,涵括財經企管、心理勵志、社會人文、科學文化、文學人生、健康生活、親子教養等領域。
每一本書都帶給讀者知識、啟發、創意、以及實用的多重收穫,也持續引領台灣社會與國際重要管理潮流同步接軌。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9小時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1天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2
2天前
失戀要吃「香蕉皮」,原來是真的?不但營養,還可以做甜點!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3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5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比大還要再大!比「無窮」還要更大是什麼概念?——《不用數字的數學》
圓型=三角形?形狀之間的秘密關係——《不用數字的數學》
不用數字的數學還會是數學嗎?一窺當代抽象數學的面向——《不用數字的數學》
相輔相成的數學與科學,誰才真的是「科學的起點」?或許,它們都不是最好的答案——《教出科學探究力》
計算機先驅:巴貝奇與他的小型差分計算機——《資訊大歷史》
1
1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1
1
1
歐洲人克服乳糖不耐,少拉肚子就是達爾文贏家?
寒波
・2022/09/16
・3812字
・閱讀時間約7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lactasepersistence(2)
UKBiobank(1)
中東(7)
乳糖(5)
乳糖不耐(3)
乳糖不耐症(3)
乳糖酶(3)
乳糖酶持續性(1)
乳製品(8)
傳染病(30)
古代DNA(42)
基因調控(4)
天擇(29)
寄生蟲(36)
拉肚子(1)
新石器時代(14)
歐洲(22)
演化(326)
畜牧(17)
維生素D(9)
考古(65)
腸道菌(25)
腹瀉(13)
英國生物樣本庫(1)
遊牧(3)
遺傳適應(5)
陶器(5)
飢荒(1)
馴化動物(4)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牛奶、羊奶等生乳中含有乳糖(lactose),可以被乳糖酶(lactase)分解。
但是小朋友長大以後,乳糖酶基因便不再表現,失去消化乳糖的能力。
幾千年前,世界各地卻出現多款基因突變,讓人能一輩子保有乳糖酶。
2022年一項針對歐洲的研究提出觀點:這項能力之所以受到天擇喜好,是因為能避免拉肚子!?
人類如今也發明去除乳糖的牛奶。
圖/被拍電影耽誤的置入性行銷之神──MichaelBay麥可貝
史上最強遺傳適應,演化過程出乎意料?
人類原本和眾多哺乳動物一樣,小時候依賴母乳餵食,長大後不再喝奶,乳糖酶也失去作用。
但是隨著人類馴化牛、羊等動物,即使是成年人也常有機會吃奶。
另一方面,由於乳糖酶基因外頭的調控位置突變,使得許多歐洲、非洲人的酵素在成年後可以持續作用,稱為乳糖酶持續性(lactasepersistence,簡稱LP,也就是乳糖耐受),而且同樣效果的不同突變,至少獨立誕生過5次。
具有某方面優點,使得存在感增加的DNA變異,稱作遺傳適應(geneticadaptation)。
已知的人類案例非常多,天擇的影響力有強有弱,LP算是受到最強烈天擇力量的基因之一。
由此推敲,當人類開始養牛、養羊,又吃奶以後,同時衍生LP應該是順理成章的事?然而,一系列考古學、遺傳學、古代遺傳學的探索,卻徹底打破上述看似合理的推論。
首先,考古學調查發現人類在中東馴化牛、羊,吃奶的歷史至少有9000年,接著距今7000年前已經引進歐洲多處。
再來,由遺骸中直接取得古代DNA得知,LP遺傳變異要等到4000多年前才出現,而且超過3000年前都還很小眾,最近2000年內才大幅提升存在感。
延伸閱讀:起司、優格與馬奶酒:歐亞草原的乳製品,開啟遊牧民族新時代!
顯而易見,人類開始吃奶的年代,比獲得成年後消化乳糖的能力,更早好幾千年。
2022年新發表的研究透過更廣泛的取樣分析,再度確認這件事。
由陶器中取樣乳脂質的地點和年代。
圖/參考資料1
再度確認:吃奶比遺傳突變更早好幾千年
隨著技術進步,如今有好幾種方法判斷古代人會不會吃奶,像是分析牙結石中的乳蛋白、容器中的乳脂質等等。
新研究偵測陶器中的乳脂質,包括以前發表188處,以及新取得366處,總共554處中東、歐洲的遺址中,得知6899件乳製品存在的紀錄。
吃奶的文化能追溯到中東,新石器時代擁有農業的人群,帶著他們的牛、羊一起移民歐洲,也將吃奶文化傳入歐洲。
到了距今7000年前,歐洲各大地區已經出現乳製品。
也許不見得會直接喝生乳,不過肯定存在起司等生乳加工的食品。
比較特殊的是巴爾幹半島,現在的希臘。
那時居民會養牛,養羊,吃肉肉;但是分析超過870件陶器,完全見不到乳脂質的蹤影。
此處或許更晚才建立起吃奶文化。
總之,7000年前吃奶文化已經廣傳歐洲各地。
相比之下,比對不同年代、地點的死人骨頭取樣,消化乳糖的LP遺傳變異最早在4600年前現蹤,比吃奶晚很多。
而且LP出現一段時間後,存在感依然非常低,距今3000到5000年前的青銅時代,LP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
到此為止,LP只能說是人類族群中的一款普通變異,還不能算是遺傳適應。
延伸閱讀:不同地區的LP上升年代不一致,例如不列顛就比較早〈青銅時代晚期,不列顛大量移民,和凱爾特語有關?〉
不同年代,歐洲各地的吃奶狀況。
距今7000年前之際(5000BC)吃奶已經相當普及。
圖/參考資料1
現代社會:能代謝乳糖沒有好處,不能代謝只有小小壞處
儘管比本來以為的晚很多,LP遺傳變異在歐洲族群的比例,還是於最近3000年內明顯上升。
它到底因為什麼優點才受到天擇青睞,歷來爭論不休,有人提出營養、維生素D等假說,可是都缺乏決定性的證據。
搜集幾十萬人遺傳資訊的英國生物樣本庫(UKBiobank),近來被大量用於各色分析。
這項研究從中探討LP的影響,分析對象中大部分人具有LP,少數人沒有(論文用語是lactasenon-persistent,縮寫為LNP,也就是乳糖不耐)。
比對得知,LP並不會影響喝奶、食用乳製品的行為。
直接喝奶才有乳糖代謝的問題,加工成起司等乳製品可以避免,但是「問題」也許不是真的問題。
更進一步比對,LP對於健康狀況也沒什麼影響。
簡單說就是:對33萬位英國人的分析發現,LP與否,無關緊要。
加上其餘資訊推論,現代社會在正常情況下,缺乏LP大概就是喝奶拉肚子,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
例如隨著中國經濟發展,沒有LP的中國人大量喝奶,多數也沒怎麼樣。
這也符合台灣人的經驗,台灣人配備LP的比例不高,可是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多數人也就是這樣喝奶。
另外喝奶會改變人的腸道菌,影響消化狀況,也是一個影響因素。
普遍缺乏LP的台灣人,很多人也是生乳照樣喝。
圖/[廣宣]牛奶妹徵求中興大學牧場鮮奶長期訂戶
飢荒、疾病,時代力量的逆境考驗?
為了解釋歐洲歷史上LP比例的大幅上升,許多論點提出喝奶的優點,但是想想頗有可疑。
把鮮奶加工製成乳製品,就能輕易抵銷LP問題,即使是飢荒時節也不例外;不能直接喝奶也不會餓死,吃起司就好。
在營養加分方面,能喝奶真的有什麼優勢嗎?
由人群中遺傳變異的比例變化,我們能評估天擇影響的結果,但是不見得能抓到當初天擇真正的目標。
新研究的分析指出,LP的意義似乎不在創造優勢,而是避免劣勢。
跑完一大堆統計分析後,有兩項因素和LP的關聯性最高。
一項是人口數量的波動,另一項是人口的密度。
論文的解釋是,人口數量波動和飢荒有關(飢荒讓人口減少),密度和傳染病有關(人變多會增加傳染病的機率)。
沒有LP的人直接喝奶,副作用往往是腹瀉,在豐衣足食的現代社會多半沒有大害,還能刺激代謝,順便減肥;雖然對某些人而言,拉肚子依然是困擾的問題。
至於營養不良的人,腹瀉更可能出問題;某些疾病下,拉肚子造成脫水,容易重傷害健康。
時常被營養不良、傳染病、飢荒等災厄糾纏,是古代的常態。
由此推論,不論是饑荒的短期逆境,或是傳染病的長期逆境(論文沒有特別討論,我想也包括寄生蟲?),配備LP的人由於能少拉肚子,生存機率也會大一點。
不同地區的人群,在不同年代的LP人口比例。
圖/參考資料1
魔鬼藏在拉肚子?
影響最大的年齡層可能介於5到18歲。
此一小大人的階段,乳糖酶將漸漸失去作用;營養不良、體弱多病的人身體比較脆弱,拉肚子是要命的事,這或許正是天擇的目標!
古時候衛生狀況不佳,拉肚子大概很常見,而未成年人的死亡率也遠勝現在,小孩死掉並不意外。
在此之下,能減少拉肚子的LP遺傳變異,長期累積下來,正面影響力或許頗為可觀。
這項研究的說法是否正確?它仍不足以算是決定性的證據,不過脈絡頗有道理。
非洲也有多個獨立誕生的LP遺傳變異,相較於歐洲了解少很多,這是個潛在的研究方向。
另外不可忽視,讓乳糖酶維持作用的LP遺傳變異,也受到飲食習慣、生活背景影響,不單純是遺傳的事。
例如自古牧業發達的蒙古、哈薩克,居民的LP比例一直很低,幾千年來也活得很好。
少拉肚子也許能解釋歐洲的狀況,其餘地區不宜過度延伸。
延伸閱讀
起司、優格與馬奶酒:歐亞草原的乳製品,開啟遊牧民族新時代!德國青銅時代的戰士們,大多乳糖不耐短篇 新石器時代適應歐洲北部,不吃魚的乳酪理論?以牛為尊的Maykop文化,大家都吃羊奶!6000年前非洲人,牙結石中的乳蛋白蒙古5000年,牛羊馬駱駝,乳製品的歷史 小河公主等4000年前新疆人,遺傳不是西方人,也不是現在的東方人巴瑤人x脾臟x基因變異:讓真人版水行俠潛水很久的秘密是?
參考資料
Evershed,R.P.,DaveySmith,G.,Roffet-Salque,M.,Timpson,A.,Diekmann,Y.,Lyon,M.S.,…&Thomas,M.G.(2022).Dairying,diseasesandtheevolutionoflactasepersistenceinEurope.Nature,1-10.ThemysteryofearlymilkconsumptioninEuropeFamineanddiseasedrovetheevolutionoflactosetoleranceinEuropeHowhumans’abilitytodigestmilkevolvedfromfamineanddiseaseAncientEuropeansfarmeddairy—butcouldn’tdigestmilk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同名專頁。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1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fierycloud
2022/09/19
回覆
只是,突然也才覺得,是不是類似一些提及,發酵乳製品的乳糖會被微生物用掉一部份,相關敏感人群對發酵過的可能比較沒狀況?可能主要還是會生鮮食用的,否則其實就算是有養殖的,其實相關環境,多少被微生物處理過?類似一些敘述中,古代儲運糧食,可能多少有發芽發酵發霉過?
寒波
172篇文章
・
610位粉絲
+追蹤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
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9小時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1天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2
2天前
失戀要吃「香蕉皮」,原來是真的?不但營養,還可以做甜點!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3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5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起司、優格與馬奶酒:歐亞草原的乳製品,開啟遊牧民族新時代!
江山代有B肝出,各領風騷數千年——B型肝炎病毒的萬年演化史
尼安德塔人與穿越時代的腸道菌!與古代人共生,是怎樣的微生物?
西班牙青銅時代,銀冠女王與她的男性戰士?
歐洲最早的智人時尚Runway在哪裡?在4.6萬年前的保加利亞啦
0
1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1
0
怎麼證明澳洲人吃剩的蛋殼,來自5萬年史前巨鳥?
寒波
・2022/09/14
・2882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Genyornis(1)
Genyornisnewtoni(1)
古代DNA(42)
古代蛋白質(2)
古生物(12)
塚雉(1)
恐鳥(1)
演化(326)
演化樹(12)
澳洲(20)
牛頓巨鳥(1)
生態(78)
竊蛋龍(2)
考古(65)
蛋殼(1)
雞雁小綱(1)
鳥類(34)
鴕鳥(1)
鴯鶓(2)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古代人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容易回答。
人類抵達澳洲的年代早於5萬年,在此之後,澳洲有一批大型動物滅團,但是與人類的關係多少,專家們各有主張。
有時候,甚至連人類是否接觸過某種動物都無法肯定。
一項2022年發表的研究,證實一款滅絕的史前大鳥確實與人類發生關係,而且材料相當特別:蛋殼中的古代蛋白質。
[參考資料1,2,3]
澳洲南部5萬年前的牛頓巨鳥與古巨蜥(Megalania)想像圖,兩者皆已滅絕。
圖/PeterTrusler
澳洲5萬年前鳥蛋殼,是塚雉還是巨鳥?
用於分析的材料是澳洲南部出土的一批蛋殼,有被煮食的痕跡;它們距今大概5萬年左右,可以推測是古代人的食物。
蛋殼來自哪種鳥呢?
活跳跳的鳥類可以根據外貌識別,去世後只剩骨頭的鳥類,也能靠著型態差異分辨。
而鳥類產下的蛋,不同鳥蛋的外觀有別,厚度等特徵也有所不同,有時候光是憑藉蛋殼,便能判斷物種。
有專家主張這批古代人吃剩的蛋殼來自牛頓巨鳥(Genyornisnewtoni),這是一款不會飛的大鳥,身高超過2公尺,體重220到240公斤,一顆蛋有1.5公斤重。
牛頓巨鳥在人類抵達澳洲後就消失了,但是沒什麼人類獵捕的骨頭證據。
倘若蛋殼真的產自巨鳥,可以推論這款鳥類的消失與人有關。
然而,也有專家認為這批蛋殼來自塚雉(megapode)。
塚雉體型比牛頓巨鳥小很多,只有5到7公斤重。
澳洲南部尋獲史前鳥蛋殼的遺址位置。
圖/參考資料1
由史前蛋殼中的蛋白質,判斷未知鳥類的演化位置
5萬年前成為人類大餐的鳥蛋,究竟何許鳥也?這項研究搜集多種鳥類的蛋殼型態作比較,也寄希望於遺傳學。
蛋殼的成分主要由碳酸鈣等礦物質構成,不過其中也有少量DNA、蛋白質;可惜出土蛋殼中無法取得足夠的古代DNA。
生物去世後,遺傳物質開始崩解,蛋白質的結構比DNA更穩固,生還機率更高。
好消息是,蛋殼中仍保有一些蛋白質片段,而且足以判斷親戚關係。
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取決於DNA編碼,只要知道基因的DNA序列,便能得知蛋白質的序列。
定序DNA比蛋白質容易太多,絕大部分時候假如不知道DNA序列,便不會知道蛋白質。
但是聰明的讀者馬上會想到,我們知道牛頓巨鳥的基因組嗎?假如不知道,即使獲得蛋殼中的蛋白質片段,又該如何比對呢?
儘管缺乏牛頓巨鳥的基因組,好消息是,隨著基因體學發達,已經有大量鳥類物種的定序資訊,像是Bird10000Genomes(B10K)計畫。
所以可以根據各種鳥類的蛋白質序列差異,畫出演化樹,再將蛋殼中取得的蛋白質置於其中一起比較,便能判斷未知鳥類的分類位置。
加入蛋殼鳥後,各種鳥類以蛋白質差異建構的演化樹。
鴕鳥(Struthiocamelus)、鴯鶓(Dromaiusnovaehollandiae)屬於古顎類(Palaeognathae),和蛋殼鳥分屬不同群。
蛋殼鳥(undeterminedootaxon)被歸類為雞雁小綱(Galloanseres)旗下,很早分家的分枝;塚雉(Alecturalathami)屬於雞形目(Galliformes),演化位置和蛋殼鳥差異不少。
圖/參考資料1
大鳥家族史:牛頓巨鳥、鴕鳥、恐鳥為各自獨立巨大化
依照可供分析的氨基酸變異,蛋殼鳥被歸類到雞雁小綱(Galloanseres)中很早分家的演化位置;而塚雉屬於雞形目(Galliformes,旗下有雞、火雞、珠雞、孔雀等一大堆鳥類),分家的時間要更晚得多。
藉由蛋殼殘存的遺傳訊息,無法判斷它是誰的最近親,不過肯定絕對不會是塚雉及其近親。
因此論文判斷,蛋殼應該為牛頓巨鳥的蛋蛋。
倘若真的是牛頓巨鳥,或者說是Genyornis屬旗下的鳥類,這項分析也有助於釐清它的分類位置。
說起不會飛的大鳥,大家都會想到鴕鳥、澳洲的鴯鶓(emu),還有紐西蘭已經滅團的恐鳥(moa);它們全部都屬於古顎類(Palaeognathae),和牛頓巨鳥所屬的雞雁小綱是平行關系。
澳洲的牛頓巨鳥及其近親們,目前被歸類為Dromornithidae,屬於雞雁小綱旗下已經滅團的一支。
所以大鳥與大鳥之間其實不是太近的親戚,是各自獨立巨大化的。
人類與Genyornis屬鳥類的體型比較。
圖/prehistoricwildlife
竊蛋人對巨鳥滅團有責任
不少恐龍愛好者聽過,當年出土竊蛋龍與恐龍蛋化石時,還以為它們是盜獵其他恐龍的蛋,所以取名為竊蛋龍。
後來才發現是誤會,它們懷抱的其實自己的蛋,可惜汙名已定,無法改名。
人類盜獵大鳥的蛋無庸置疑,同理可稱之為「竊蛋人」。
鳥類靠生蛋繁衍後代,對其他動物而言卻是營養豐富的食物,人類只要有機會當然也不會放過。
史前人類除了吃鳥蛋,也會將蛋殼加工製成工具與裝飾品;鴕鳥蛋殼的大量利用,甚至還能用來探討長達數萬年的非洲文化演化。
這回新研究以新奇的分析手法證實,5萬年前的澳洲人會採集牛頓巨鳥的巨蛋來吃。
由此推測,這款澳洲大鳥的滅絕,竊蛋人多半脫不了關係。
最後值得一提,由古早樣本取得非特定古代蛋白質(例如膠原蛋白、AMELY以外的其他蛋白質)的分析辦法,繼古代DNA之後也成為古生物學、古人類學的新利器。
澳洲的巨鳥蛋殼以外,雲南的步氏巨猿、西班牙的前人、青藏高原東側,甘肅的夏河丹尼索瓦人等材料,其中殘存的蛋白質片段都帶來寶貴的演化線索。
延伸閱讀
短篇澳洲最早遺址,距今6.5萬年 短篇人類在4.9萬年前,已經深入乾燥的澳洲內陸短篇 澳洲動物4萬多年前滅絕,與人息息相關短篇南非10.5萬年前,住在內陸的進步人士短篇人類最早量產裝飾品,鴕鳥蛋殼珠的社交絕美保存的「竊蛋龍胚胎」化石問世:孵化姿勢與現代鳥類如出一轍!16萬年前青藏高原,丹尼索瓦洞穴以外的丹尼索瓦人190萬年前,華南的步氏巨猿蛋白質80萬年前「前人」蛋白質,不是智人直系祖先,但是很接近
參考資料
Demarchi,B.,Stiller,J.,Grealy,A.,Mackie,M.,Deng,Y.,Gilbert,T.,…&Miller,G.(2022).AncientproteinsresolvecontroversyovertheidentityofGenyorniseggshell.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e2109326119.ThefirstAustraliansategianteggsofhugeflightlessbirds,ancientproteinsconfirmEgg-eatinghumanshelpeddriveAustralia’s‘thunderbird’toextinction
本文亦刊載於作者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匠》暨其 facebook同名專頁。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寒波
172篇文章
・
610位粉絲
+追蹤
生命科學碩士、文學與電影愛好者、戳樂黨員,主要興趣為演化,希望把好東西介紹給大家。
部落格《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同名粉絲團《盲眼的尼安德塔石器匠》。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你能得到搞笑諾貝爾獎嗎?
26
9小時前
為什麼恐龍可以長得這~麼大,這合理嗎?牠們的食量又會有多驚人?──《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1
1天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2
2天前
失戀要吃「香蕉皮」,原來是真的?不但營養,還可以做甜點!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3天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5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鑑識故事系列:投資騙子MelissaCaddick自我截肢?!
在被澳洲喜鵲猛烈攻擊前,跪求交友!
遲來的墮胎除罪:21世紀的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
澳大利亞豐富的特殊野味,以科學為名的饕客旅行!
想吃牠卻反被殺!如何解決甘蔗蟾蜍對澳洲的威脅?——《在大滅絕來臨前》
繁
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15 萬年前住在哈爾濱的「龍人」到底是誰?真的是丹尼索瓦人 ...
這項研究確實增加我們對人類演化史的認識,遺憾的是,論文許多分析令人 ... 這件哈爾濱出土的頭骨,被定義為新的古人類物種「龍人」,學名Homo longi,龍之名號來自 ...
- 2哈爾濱人_百度百科
《哈爾濱人》是2014年5月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阿成。
- 3哈爾濱市-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時值蘇聯國內處於大清洗時期,蘇聯內務人民委員部首腦葉若夫將「所有中東鐵路的前雇員和從滿洲回國的人」定義為「哈爾濱人」,並加以整肅、清洗。這其中,48,133人回國後以 ...
- 4東北.哈爾濱人在台灣- Home | Facebook
東北.哈爾濱人在台灣 ; 東北軒酸菜白肉鍋. $$. ·. Fondue Resta... Closed now. ·. 11:30 AM - 2:00 PM. 2,801 people lik...
- 5博客來-哈爾濱人
書名:哈爾濱人,語言:簡體中文,ISBN:9787305129964,頁數:279,出版社:南京大學出版社,作者:阿成,出版日期:201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