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談教養】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讓關愛一直都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在許多餐廳用餐的經驗,也經常看到爸媽在滑手機、小孩在玩平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與父母關係日漸疏離也是可以想像的。
如果不想和孩子漸行漸遠 ...
關閉廣告
❤小桃媽幸福部落❤
跳到主文
心理師與你分享日常生活、親子旅遊,將正念教養帶入親子之間的美好時刻。
部落格全站分類:婚姻育兒
相簿
部落格
留言
名片
♥歡迎光臨♥
【關於作者】Anity(小桃媽),職業是諮商心理師,累積十多年的諮商輔導經歷,為台灣輔導諮商學會認證合格心理諮商督導。
有兩位女兒,熱愛旅行、美食、親子活動、將正念帶入生活、分享親職育兒點滴。
為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MBCT正念認知療法教師、英國MiSPteach.b兒童青少年正念教師。
持續學習及練習,推己及人,將接納、慈愛、專注,注入諮商工作、家庭生活及親子關係中,讓關係成為美好的一刻。
現為健康遠見(遠見雜誌)、IBABY愛貝比親子網(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咪拜、媽媽經、嬰兒與母親雜誌專欄作家。
小桃媽幸福部落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nity0404
❤家庭成員:小桃爸+小桃媽+小桃(8Y)+小蘋果(5Y)~
❤親職教育講座、正念藝術治療工作坊、活動邀約,歡迎來信:[email protected]
Apr07Sat201809:43
【心理師談教養】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讓關愛一直都在
在我從事心理諮商輔導工作的經驗中,常發現尋求心理諮商的人們,許多都和父母之間關係疏離,孩子心中有困擾時,往往不想跟父母說。
例如:「跟爸媽說,只會被罵更慘」、「我媽會跟我說,不要想太多…久而久之我就不想說了」。
也因為這些諮商經驗,我在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一直思考著:「怎麼做,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才不會漸行漸遠?」、「如何維持親子之間愛與關懷的連結?」
只有物質及3C的給予是不夠的
「我爸媽才不管我,他只負責給我錢!」、「我爸一個月就回家兩天,每次看到他就是在客廳看電視、滑手機,也幾乎不跟我們說話。
」我們在許多餐廳用餐的經驗,也經常看到爸媽在滑手機、小孩在玩平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與父母關係日漸疏離也是可以想像的。
如果不想和孩子漸行漸遠,現在開始修正自己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方式,還來得及。
管教的收與放之間
「為什麼我們這麼用心照顧孩子,孩子長大後還是跟我們不親近?」
當孩子報喜不報憂,通常是管教出了問題,來自親職教養時收與放之間拿捏不當。
一是「讓愛產生斷裂」,許多父母為了讓管教變得速效,就用打罵、威脅恫嚇、訓斥的教養方式,但孩子感受到的是不被愛,而是威權,因為畏懼而與爸媽的關係離得好遠,犯錯了也拼命遮掩…,久而久之,孩子感到不到父母的愛,在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開始向同儕尋求歸屬感,親子關係越來越疏離。
二是「孩子沒有選擇權」,許多父母不相信孩子做得到,或是為了速成而幫孩子做、幫孩子做決定,其實這些都是在損害孩子的自主性,孩子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後,不相信自己做的決定,一次又一次焦慮的檢視自己是不是又做錯了。
陪伴學習做自己的主人
在教養這條路上,「讓孩子成為他自己」是我跟老公最深的盼望,做家長的我們就是跟孩子一起看見他們與生俱來的天賦,接下來,孩子需要為自己努力,經過一次又一次的嘗試錯誤,我們帶著愛與陪伴,陪著孩子長成他自己的樣子。
因為在諮商經驗中看到太多這樣的例子,我一直在調整自己與孩子的互動方式。
上週的某天晚上,剛滿四歲的小桃在睡前跟我說:「姊姊說,要把我關在廁所裡面。
」我坐在她身邊,仔細探問事情發生的經過,原來是小桃跟好朋友小葉在廁所玩很久,耽誤了時間,姊姊等不及而說出這樣的話。
我說:「你覺得委屈,如果我是你,我也不喜歡姊姊這麼說。
」首先,我同理了孩子的感受,接著我說:「你有想到什麼好方法,讓姊姊不要再這樣跟你說話嗎?」這句話是促使孩子學著解決問題,不是幫孩子解決,也不是放著不管,而是陪伴著孩子,讓她長出做自己的力量。
小桃說:「我想到一個好方法!我可以跟小葉玩,但要注意玩的時間!」在談話中,孩子正在學習為自己負責,我看著的,是這樣的教養方式對未來的影響。
我想,放下手機及平板,真實的陪伴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也因為管教是在愛這個軸線上,不是以威權恫嚇的形式,因此孩子長大後遇到困難會願意與父母討論。
有位朋友,她的兩位孩子都已經是大專校院的學生,兩個孩子都經常與媽媽促膝長談聊到半夜,她在跟我分享時,神情是如此溫暖與幸福。
我也期待小桃和小蘋果長大之後,能夠獨當一面,也能與我和老公持續保持著這樣的關係。
【關於作者】
小桃媽,職業是諮商心理師,有兩位女兒,熱愛旅行、美食、親子活動。
當一位諮商心理師成為媽媽,才發現自己也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教養過程中也會生氣、苦惱、徬徨。
然而,因為接受過專業訓練、擁有十幾年的諮商輔導經驗,教養之路學習以溫柔而堅定的態度持續給愛。
期許孩子成長過程中,學會愛、學會生活規矩、學會與情緒在一起。
現為健康遠見(遠見雜誌)、IBABY愛貝比親子網(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KidsPlay親子就醬玩、MamiBuy媽咪拜、媽媽經、嬰兒與母親雜誌專欄作家。
小桃媽幸福部落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anity0404
小桃媽幸福部落blog:http://anity0404.pixnet.net/blog
如果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歡迎按讚加入小桃媽幸福部落粉絲團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小桃媽
❤小桃媽幸福部落❤
小桃媽發表在痞客邦留言(0)人氣()
E-mail轉寄
全站分類:親子育兒個人分類:心理師談親子關係此分類上一篇:【心理師談教養】我的孩子是低頭族,怎麼辦?遠離科技成癮的五個方法
此分類下一篇:【心理師談教養】帶著尊重的心意,凝視孩子珍貴的特質
上一篇:【彌月】孕媽咪看過來!2018全省彌月蛋糕試吃懶人包大匯集。
下一篇:【台中親子遊】台中親子餐廳懶人包:適合寶寶的餐廳大蒐羅!
▲top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
♫文章分類♫
Heart.♥心理師.談心時間♥(3)
心理師談親子關係(14)正念幸福課(7)心理師談紓壓(7)
Family.日本親子遊(5)
九州親子自由行(22)沖繩親子自由行(7)日本四國家族旅遊(1)關東親子自由行(18)關西親子自由行(12)
Travel.自在慢遊(7)
趣露營(22)台南親子吃住玩推薦(110)中部親子吃住玩推薦(70)高雄屏東親子吃住玩推薦(29)東部親子吃住玩推薦(20)北部親子吃住玩推薦(6)高雄親子景點.住宿(14)
Baby.小桃媽育兒記事(22)
小桃♥寶寶用品(26)食農教育(6)小蘋果❤寶寶用品(1)自然生態體驗(2)親子書房(10)小桃報到(7)小桃成長紀錄(0)母乳之路(10)育兒心得(7)小蘋果報到(7)副食品樂趣多(37)生產&月子(3)小蘋果成長紀錄(3)慶生.party(5)懷孕生產&育兒相關費用(2)親子活動.展覽.體驗(15)彌月試吃(36)親子藝術創作(3)媽媽用品(0)保險理財(3)媽媽教室&媽媽手冊換好禮(9)好物.團購(1)
Taste.美味食記(4)
南臺灣好食分享(59)中台灣好食分享(17)東台灣好食分享(3)小桃媽♥試吃(4)
Cooking.廚娘樂趣多(6)
親子廚房(3)西式烹飪(13)日韓料理(8)簡單台菜(25)輕食甜點(7)廚娘愛心便當(2)
Wedding.我們結婚吧(5)
前言(2)幸福遇見婚紗(5)手工餅乾喜餅(2)桌菜相關(3)喜宴相關(6)
Life.生活樂無窮(5)
小桃媽♥保養&美妝(6)賞屋心得(1)特賣會(3)小桃媽♥生活用品開箱文(10)漫步在異國(3)
Honeymoon.日本蜜月之旅(6)
蝶飛櫻舞度蜜月-Day1(4)蝶飛櫻舞度蜜月-Day2(7)蝶飛櫻舞度蜜月-Day3(4)蝶飛櫻舞度蜜月-Day4(11)蝶飛櫻舞度蜜月-雜記(1)蝶飛櫻舞度蜜月-Day5(3)
Garden.陽台花園好好玩(2)
陽台改造計畫(5)花草遊戲(2)
未分類文章(3)
♪參觀人氣♪
本日人氣:
累積人氣:
♫找文章嗎?請搜尋關鍵字♫
♪熱門文章♪
♪最新文章♪
♪文章月曆♪
«
九月2022
»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最新留言~
歡迎光臨~^^
回到頁首
回到主文
免費註冊
客服中心
痞客邦首頁
©2003-2022PIXNET
關閉視窗
延伸文章資訊
- 1父母的保存期限,只有10年:別想著「孩子還小」...再貴的玩具
小孩長大的速度有多快呢?問問孩子已經18歲的父母就知道:他們會說,孩子彷彿昨天還拿著奶瓶哭喊著媽媽呢! 「我們只要一有空,總是以陪伴孩子為第一 ...
- 2最大的幸福,是能陪伴孩子平安長大|愛要及時 - 玩動靜
能目睹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是我們最大的幸福。「有時間,一定要多陪陪孩子」。從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更讓我深深的明白:人生的意義是無私的幫助別人,在 ...
- 3【心理師談教養】陪伴孩子長大的過程,讓關愛一直都在
我們在許多餐廳用餐的經驗,也經常看到爸媽在滑手機、小孩在玩平板,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與父母關係日漸疏離也是可以想像的。如果不想和孩子漸行漸遠 ...
- 4你是在「陪」孩子還是在「顧」孩子?一天超過12小時在一起
這兩種照顧者,都是我的警惕,我很認真問自己:什麼才是陪孩子長大?孩子需要的是有人”顧” ... 更有人說「孩子要父母陪伴的時間,只有短短6-10年。」.
- 5好好陪伴孩子也陪自己的內在小孩長大| u 值媒 - 聯合報
當孩子平安誕生,我們只是完成了生理上父母的任務,教養的每一天,卻讓我們做好心理父母的責任與使命,孩子的反饋與互動,讓我們感受到生命傳承的美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