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糖-甜味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甜味劑是糖以外另一種可為食物添加甜味的食物添加劑。

許多人可能以為甜味劑全都是人工化學物,但其實有些甜味劑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

根據本港法例, ...   食物安全焦點(二零一零年三月第四十四期)-食物安全平台 代糖-甜味劑 食物安全中心風險評估組科學主任馬嘉明女士報告 糖是一種叫人又愛又恨的配料;愛它,因為糖能為食物提供甜味;恨它,因為吃太多糖可能會攝入過多能量,因而增加超重和患肥胖症的風險。

為了減少吃糖但仍可享用甜食,有些人會選擇"不含糖"或"無糖"食品。

當仔細看看這些產品的成分表,大家可能會發現產品使用了甜味劑來代替糖。

由今期起,我們將會推出以甜味劑為主題的全新系列文章,細味這些甜絲絲的代糖。

甜味劑是什麼? 甜味劑是糖以外另一種可為食物添加甜味的食物添加劑。

許多人可能以為甜味劑全都是人工化學物,但其實有些甜味劑是天然的植物提取物。

根據本港法例,甜味劑指任何帶甜味的化合物,但不包括糖或其他碳水化合物或多羥醇(即糖醇)。

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一包小小的商業用餐桌甜味劑(約1克)就能提供相等約兩茶匙糖(一茶匙糖約重5克)所產生的甜味?這是因為甜味劑一般具有強烈的甜度,通常比砂糖甜數十至數千倍(表一),因此使用極小分量便可為食物帶來甜味。

大家或許不知道,商業用餐桌甜味劑很少單純只有甜味劑,還可能含有乳糖及葡萄糖等其他配料作為填充劑,而甜味劑本身按重量計算可能只佔少於10%。

再者,這些填充劑可能會為產品提供少許能量和甜味。

表一.不同甜味劑的相對甜度 甜味劑名稱(食物添加劑國際編碼系統編號) 大約甜度(砂糖的相對甜度=1) 醋磺內酯鉀(950) 200 縮二氨酸基酰胺(956) 2000 天冬酰胺(951) 180 環己基氨基磺酸(952) 30 糖精(954) 300 三氯半乳蔗糖(955) 600 索馬甜(957) 2000-3000 1克天冬酰胺的甜度相等於180克砂糖 混合使用甜味劑會令甜度加倍提高,這種特性可令甜味劑發揮更大威力;舉例來說,如按2:1的比例混合使用天冬酰胺和醋磺內酯鉀,可產生的甜度便不再是砂糖的180多倍,而是大約350倍!因此,業界通常會在一種食品中使用超過一種甜味劑。

此外,甜味劑不會提供大量能量和影響胰島素或血糖水平,因此可有助控制體重和為糖尿病患者提供甜食。

甜味劑的應用 甜味劑在汽水、乾果、甜點和口香膠等多種食物中代替糖使用。

許多市面上出售的"不含糖"或"無糖"甜味食物可能含有甜味劑。

大家可查看成分表,便能得知預先包裝食物是否含有甜味劑。

如產品使用了任何甜味劑,必須標示其作用類別(即甜味劑)及確實名稱或識別編號。

一款含有天冬酰胺(951)和醋磺內酯鉀(950)的飲品的成分表 不過,甜味劑不能在食物生產過程中完全取代糖,因為糖還可發揮其他作用,例如為產品帶來質感。

此外,部分甜味劑亦不適合用於烤焗等高溫過程。

甜味劑的安全問題 一如其他食物添加劑,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衞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這個國際機構會對甜味劑作出全面的安全評估,然後才獲准使用。

此外,食物安全中心已進行風險評估研究,確保正常進食含有甜味劑的食物不會損害一般人的健康。

有些早期研究顯示,環己基氨基磺酸和糖精會令實驗動物患膀胱癌,故甜味劑的致癌問題一度惹人關注。

不過,其後有研究指,並無具體證據證明甜味劑與人們患癌有關。

不過,有極少數的人可能會因進食天冬酰胺這種經准許甜味劑而影響健康。

患有苯丙酮酸尿症這種遺傳疾病的人由於身體不能有效分解苯丙氨酸這種氨基酸,以致積聚至可能影響健康的水平,令腦部嚴重受損,故他們不應進食天冬酰胺。

我們建議對個別甜味劑敏感的人士應查看成分表,以識別和迴避這些甜味劑。

我們將會在未來兩期介紹兩種較新的甜味劑——紐甜及甜菊醇糖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