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胃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楊醫生︰胃癌的形成可能因為幽門螺旋菌,或胃潰瘍而形成,整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可能需要十至二十年的時間。

前茂︰如何判斷胃癌的期數? 楊醫生︰胃癌一般可分為前期 ... Eng 中文    認識胃癌 外科專科醫生–楊丕祥醫生 胃癌是香港十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但卻容易被人忽略。

今期走訪註診於香港港安醫院-司徒拔道的外科專科醫生–楊丕祥醫生為胃癌作詳細剖析。

前茂︰為何會患上胃癌?多數出現於哪類人士身上? 楊醫生︰胃癌在香港亦屬常見,一般屬於惡性的腫瘤。

其主要成因是患者曾經患有幽門螺旋菌而引致胃潰瘍,繼而出現胃癌。

9成以上的胃癌也屬於腺瘤癌,即胃黏膜出現不正常細胞而形成。

其他的胃癌包括纖維性腫瘤及淋巴癌,但較為少見,而此類腫瘤的治療方法亦有所不同。

現時仍未有數據證明胃癌與年紀有任何直接關係,但研究顯示,一些高危人士,包括︰曾患有幽門螺旋菌、有吸煙習慣、多進食醃製食物、父母或兄弟姊妹曾患有胃癌的,其患上胃癌的風險會較一般人高。

前茂︰胃癌的出現有否任何徵兆? 楊醫生︰早期的胃癌通常是沒有徵兆的。

部份患者可能會偶爾發現大便帶血或變黑,或者有少許胃痛,從而發現患上胃癌。

這些都屬於早期而且治癒率較高的情況。

然而,大部份的患者當出現嘔吐、食慾不振的情況才就醫,這個情況代表著胃部已出現潰瘍,蠕動減慢,令食物難以消化,癌細胞已屬中期。

而晚期的患者,多數會感到背痛,這是由於腫瘤已影響到背部附近的神經,或造成肚腹積水及擴散到其他器官了。

前茂︰胃癌一般的潛伏期約多久? 楊醫生︰胃癌的形成可能因為幽門螺旋菌,或胃潰瘍而形成,整個過程並非一朝一夕的事,可能需要十至二十年的時間。

前茂︰如何判斷胃癌的期數? 楊醫生︰胃癌一般可分為前期及一至四期,而期數取決於腫瘤的深度而非腫瘤的大小。

若腫瘤仍未穿破胃黏膜,則屬於胃癌前期,進行切除手術後便能痊癒,復發機會一般較低。

相反,若腫瘤深度已穿破胃黏膜,再按其受影響的淋巴,以及其擴散跡象而判斷期數。

若於第三期始發現腫瘤,於手術後5年內亦有3至4成機會復發。

前茂︰現時有何治療胃癌的方法? 楊醫生︰切除手術是現時最有效治療胃癌的方法,切除部份包括腫瘤以及淋巴部份。

現行的手術主要分為D1、D2及D3切除術,是按淋巴切除的範圍而分類。

而D2切除術屬於最理想的選擇,它將腫瘤以及附近血管的淋巴同時清除,亦適合大部份的胃癌患者。

至於化療及電療,對治療胃癌的效果並不顯著,故只屬於輔助的性質。

前茂︰一般手術過程是怎樣的?患者如何判斷手術是否成功? 楊醫生︰切除手術可分為傳統開刀及微創,整個過程約需3至5小時,其切除過程是一樣的,只是微創方式傷口細小,被免傷及腹腔肌肉,失血較少。

沒有腹部的大傷口,患者身體及機能康復的時間較快。

若然患者需要術後化療,也能依時進行。

免被大傷口相關的併發症而延遲。

而手術後約3至6個月,患者已可回復正常生活。

另外,醫生會提供病理報告以判斷手術是否成功,內容包括腫瘤及淋巴的化驗結果,確定癌症所屬性質,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距離,以及受影響的淋巴數目及位置分佈等,以確定其胃癌的性質、嚴重程度及擴散機會。

當然,醫生亦會按需要為患者進行化療、電療及定期覆診以作跟進。

前茂︰胃癌能否預防?日常生活中我們應注意甚麼以減低患胃癌的風險? 楊醫生︰胃部出現胃潰瘍及胃癌的成因仍然未明,因此並未有確實的預防方法。

但根據經驗,幽門螺旋菌的患者出現胃潰瘍及胃癌的風險亦較高,因此,檢查及根治幽門螺旋菌是預防的方法之一,照胃鏡、抽血查以及呼氣測試亦可檢查得到。

日常生活中,吸煙,或進食醃製及加工的食物,亦會增加患癌的風險。

因此,健康飲食及生活習慣才是預防癌症的不二法門。

前茂︰有否較特別的個案能與讀者分享? 楊醫生︰多年前曾有位70多歲的婆婆,由於食慾不振而發現患上胃癌,且已擴散至大部份胃部甚至腹膜,診斷為第四期胃癌。

雖然婆婆最終於手術後一年多離世,但切除手術令她可以如常進食,甚至上茶樓飲茶,胃口及生活素質比手術前都好,對她及對我們來說亦總算是個安慰。

搜尋... Copyright©2014CemmaEnterpriseCo.,Ltd.AllRightsReserved.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