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死後才能「發聲」?那些等待被看見的傷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誰是被害者》聚焦於一位具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他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發現多年未見的女兒江曉孟(李沐飾)也涉入其中。

由於 ...  《誰是被害者》:死後才能「發聲」?那些等待被看見的傷痕|吳思恩|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全產品速覽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買東西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新冠肺炎 時事觀察 軍事評論 鳴人放送 法律評論 鳴人選書 影評 作者群 《誰是被害者》:死後才能「發聲」?那些等待被看見的傷痕 吳思恩 05May,2020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

) 自4月30日起於Netflix獨家上架的台劇《誰是被害者》(TheVictims’Game),不僅劇情精彩,更搭上五一連假觀影熱潮,登上台灣觀影排行榜第一名,一掃前幾部台劇評價不如預期的陰霾。

《誰是被害者》的演員卡司,除了認得出來的熟面孔如張孝全、許瑋甯、林心如,也有近年在大銀幕大放異彩的黃河與鄭人碩等,幕後製作團隊更是集結台灣影視圈各路好手。

總監製曾瀚賢,其創辦的瀚草影視是過去推出《他們在畢業的前一天爆炸》、《麻醉風暴》、《紅衣小女孩》系列等膾炙人口作品的製作團隊;製作人湯昇榮,則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的幕後功臣。

此外,本劇的兩位導演分別是執導過《人面魚:紅衣小女孩外傳》的莊絢維,以及曾任《目擊者》副導的陳冠仲。

由於核心團隊成員都有成功打造各類型影視作品的經驗,使得《誰是被害者》相當有潛力成為另一部台灣類型劇的典範。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環環相扣的悲傷與遺願 《誰是被害者》聚焦於一位具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鑑識官方毅任(張孝全飾),他在偵辦案件的過程中,發現多年未見的女兒江曉孟(李沐飾)也涉入其中。

由於連續命案引起社會恐慌與關注,記者與警方個個爭相挖掘案件全貌,使得案情變得越發複雜,由被害者、鑑識官、刑警與記者各方交織出來的駭人「遊戲」,就此展開。

本劇最重要的主線即是「遺願連環命案」:每一個人的死,都完成了下一個人的遺願。

每個死者都環環相扣,猶如一張網,每個人都死扯著自己的邊角,讓這張網能最大限度地張開。

這張網所承接的,除了是這些死者的遺願,還有江曉孟想要父親找到自己的渴望,與策劃整起案件的清潔工李雅均(林心如飾)的絕望。

《誰是被害者》第一季共八集,分別為「指紋」、「報導」、「蠟燭」、「車站」、「刺青」、「遺願」、「水芫花」和「傘」。

每一集都藉由命案的發生,帶出一個議題供觀眾省思。

這樣的安排,再加上下一個悲劇的懸念,讓人迫不及待想把整部劇集追完。

然而,因每一集討論的都是足以拍成電影或是影集的重量級議題——性別認同、安養院超收、嗜血的媒體生態、房仲被剝削與過勞——個個都是大哉問,使得每個議題的討論無法像《我們與惡的距離》那般深入。

但對觀眾來說,這些都是真實發生在台灣社會各處的辛酸悲苦,藉由一個好故事串起這些議題,少了文化隔閡,也足夠讓觀眾細細品味與思索。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出色的人物設定與拍攝技術 本劇演員的表演也十分出色,張孝全在詮釋方毅任一角時,緊鎖的眉頭、稍微僵硬的身體,都將他與外界的距離推得更遠。

其與曉孟一同獲救後在輔導室的對談,也沒有為了情緒渲染,而做出超過具亞斯伯格症特質者能給的反饋,反倒是用他過人的記憶力,一一道出過往那些快樂時光的確切時刻,不僅符合角色形象,也格外觸動人心。

劇情延展亦善用演員角色設定的差異製造衝突感,增添戲劇張力。

首先,鑑識官與涉及命案的女兒本身就是一大對立,而不擅交際的方毅任被處事游刃有餘的記者徐海茵(許瑋甯飾)纏上,也形成兩種鮮明的角色差異。

兩人一同尋找命案線索,最後都在破案過程中有所成長,與家人的關係也和緩下來。

「成長」是許多好故事一貫的收尾,在這段曲折的劇情軸線上,觀眾雖是旁觀者,卻也一同陷入迷霧。

角色的成長與關係的進展,都在劇情氛圍緊張懸疑的同時,帶給觀眾一絲安慰與鼓勵。

在技術方面,《誰是被害者》也開創了台劇新格局,食人魚酸溶屍、焚屍,以及利用藻類加速屍體腐爛等,都利用特殊化妝呈現,大小也是人體真實比例,如此驚悚直接的畫面尺度,是台劇少見的。

這些讓觀眾能夠更加專注於劇情的基礎,若是在技術的基本功就頻頻讓人出戲,再好的劇本也可能味同嚼蠟。

攝影方面則頗有美劇風格,空拍畫面運用極佳,與過去台劇濫用空拍當轉場畫面,卻不知所以然的狀況有極大差別。

全片的暗藍色調,也凸顯了劇中人的壓抑心境,不論是鑑識官、記者或是被害者,全都是對於生活感到疑惑的人,只是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一樣,面對的方式也不同。

這片暗藍色也對照著鑑識官的藍色手套,試圖從層層謎團中找到答案,也在破案的過程中,面對過去逃避的傷痛。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死者對世界最溫柔的期待 本劇片尾曲是由Karencici翻唱李友廷的代表作品〈誰〉。

這首歌原是描寫李友廷在歌唱路上渴望被看見的心境,卻巧合地與本劇許多死者的心情相似——不論是期待有人走進自己的內心,或是在人海中找到愛,抑或是被他人包容。

在眾多影劇作品中常會聽到一句話:「只有死人不會洩漏秘密。

」弔詭的是,本劇卻是藉由死亡來「發聲」。

當你窮盡了方法卻不被看見,也沒有人願意留給你幾分鐘,聽你說你的故事;但卻在死後,不論你是誰、周遭的人怎麼看你,都會被攤在陽光下,彷彿要到死後,大家才會「看見」或「聽見」你。

然而,這並非代表人們終於願意理解你,而是因為大眾的獵奇與八卦心理。

這些被害者明白死後一定會被大肆報導,這樣的社會氛圍才是「遺願連環命案」得已完成的原因。

社會遺忘了他們,迫使他們只能依循著社會的遊戲規則死去。

《誰是被害者》用一個懸疑故事,包裝了死者對這個世界最溫柔的期待,透過一部部遺願錄像,讓人們理解到這些選擇自殺的人,曾是多麽奮力地活著,即使可能不是人們期待的樣子,但他們也曾付出過努力,希望世界能變成他們期待的模樣,並且能善待更多不被善待的人。

《誰是被害者》劇照。

圖/Netflix 生命的延續,就是希望的延續 一個個悲劇過後,《誰是被害者》藉由童年曾歷經父親攜妻女自殺的徐海茵堅定地告訴世人:活著才有希望、活著才能看到世界改變。

這不禁讓我想起《返校》的張明暉老師告訴學生:「只要我們還活著,就有很多事可以期待。

」以及《想見你》的黃雨萱告訴陳韻如:「你那麼想消失在這個世界,不是因為你對世界太失望,而是你對這個世界有太多期望。

」 短短的幾年內,就有這麼多關於「活著」與「希望」的吶喊,不論這些作品刻畫的時空為何,不論這些作品在什麼時間點製作與推出,都表示台灣一直都存在著一群被社會漏接的人,以及對現狀感到無力的靈魂。

也許只要多一點傾聽,多一點與他們一同改變世界的勇氣,就能阻止下一個悲劇的發生。

影評 吳思恩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延伸閱讀 2019台劇回顧:打進國際市場的「類型劇」,能否成今年跳板? 《我們與惡的距離》總評:台劇新本土運動的高峰 台劇發展新思維:《國際橋牌社》如何影響影視產業? 《麻醉風暴2》:由知識、細節與風格所推升的台劇新檔次 台劇作為文化國防——談《我們與惡的距離》及《國際橋牌社》 比起靈異,更驚悚的是人性——訪《76号恐怖書店》導演莊絢維 作者其他文章 存活之道是腐化,腐化之終是死亡——談俄國電影新秀首作《極惡無間》 《氣象廳的人們》:晴時多雲偶陣雨,最難總是變幻莫測的人生課題 劊子手能上天堂嗎?俄國《大尉叛逃記》祕密警察懺悔錄 「政府是金主」的俄國電影產業:領補助都是「愛國爛片」嗎? 美劇《隔世之諜》的全新嘗試:如何詮釋經典美俄諜報戰戲碼 《零下六十八度》的身不由己——尋找台灣人流離西伯利亞的遺跡 《BadandCrazy邪惡與瘋狂》:雙重人格的交會即是反抗意識之所在 《瀕臨崩潰邊緣的女人》:拒絕言不由衷的言說,重拾自我 《窒愛家鎖》的北高加索創傷日常:自血中滋長的父愛與恐懼 《夢流感》:21世紀俄國的精神與軀體解離 《邂逅在六號車廂》鏡頭下的「真實俄國」,兼談俄國影業參與國際合製 《以吾之名》:女性的復仇是由男性成就,還是被男性牽引? 凝視創傷之必要——談《重返悲劇現場》如何揭開俄羅斯的歷史瘡疤 破碎的美國神話,成就楚科奇的浪漫——《美國夢直播情》的幻夢與現實 日劇《NightDoctor》:相伴夜晚,只為讓你如常看見明日朝陽 看更多內容 留言區 吳思恩 現為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生,曾任金馬影展第五屆亞洲電影觀察團成員,期待有一天能透過電影讓更多人理解俄羅斯和中東歐的美麗與哀愁。

最新文章 李怡欣/被綁架的婚姻與女孩:《迷霧中的孩子》脫離不了的文化宿命 荷蘭自行車大國是如何煉成的?(三):由下而上的公民行動 劉維人、朱家安/政府下令查辦假訊息,是為了保護言論自由嗎? 羅冠聰/《逆天抗命》的香港人:勇氣,是奔向自由的必要條件 為什麼我們看老片?法國經典影展走回百年電影歷史舞台的中心 最多瀏覽 警察輪班制度怎麼改?問題不是「人力不足」,而是「制度沉痾」 時間是什麼?物理學家與哲學家怎麼看? 中共「老朋友」季辛吉遭澤倫斯基拿二戰歷史「打臉」? 蘇詣倫/台南全美戲院受罰事件:電影前的廣告時間長度,法律該管嗎? 林惟萱/新課綱下的首次會考:殊途是否同歸?關於國語文我們想做的事 鳴人堂臉書專頁 鳴人堂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