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2歲童狂流口水沒食慾醫生揭誤吞貼紙需全身麻醉取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他提醒:. 小孩將貼紙誤食入口腔時,若是卡在口咽部或食道時,孩子起初會沒症狀,但是接下來 ... 更多健康資訊 開啟hketApp 台2歲童狂流口水沒食慾 醫生揭誤吞貼紙需全身麻醉取出 健康 10:45 2019/02/13 分享: 分享: 熱門 超市大搜查 尚食 1萬消費券 MIRROR演唱會 靚太安樂窩 聲生不息 特首選舉 升中面試 小一派位 校長專欄 ▲2歲男童狂流口水、沒食慾,經全身麻醉後取出一張貼紙。

小朋友好奇心強,很容易把東西胡亂塞進口裡。

台灣兒科專科醫生吳昌騰在其facebook專頁分享一宗病例,曾有2歲男童被送來看急症,男童沒食慾,不斷流口水,懷疑發現口咽有異物,結果用硬式支氣管鏡取出一張貼紙。

吳醫生在facebook專頁「來講兒科急診的543-吳昌騰醫師」表示,男童看急症的原因是:「兩天吃東西不太下,口水直流」。

男童母親稱:「弟弟這兩天沒有感冒、發燒,但是這兩天我就覺得弟弟食慾變差,東西吃不下!」 經過仔細問診,吳醫生開始檢查,他隱隱約約看到男童口咽部有異物,於是向母親了解孩子可能吞了甚麼東西。

但母親想不起來,加上男童亂動,無法仔細檢查,遂交由耳鼻喉科醫生會診,但也無法取出異物。

吳醫生惟有安排男童進手術室,全身麻醉,並用硬式支氣管鏡移除異物。

手術後,醫生取出一塊約2cmX2cm的貼紙,「這塊亮片貼紙近乎正方形」。

這時,母親才記起,上次帶兒子求醫時,醫生叔叔送的,但不知兒子何時吞下。

吳昌騰醫生表示,這是他近期遇過第二宗誤吞貼紙,並卡在喉嚨的病例。

他提醒: 小孩將貼紙誤食入口腔時,若是卡在口咽部或食道時,孩子起初會沒症狀,但是接下來出現的症狀,會隨時間推移而明顯。

症狀包括:吞嚥困難、食慾不振,流口水等情況。

他表示,等到症狀明顯時,醫生需花更多心力移除。

他更稱: 貼紙若在很深的部位時,一般移除需用支氣管內視鏡。

吳醫生表示,耳鼻喉科醫生使用硬式支氣管鏡,可處理很多卡在咽喉深處的異物,但有時也需進入手術室,在全身麻醉下的情況才能處理。

有網民看了吳醫生的分享,留言表示小孩8、9個月大時,也曾誤吃防蚊貼紙,一天後才發現黏在上顎。

也有人表示遇過有小孩吞氣球,然後卡在氣管內。

有人表示,給小孩貼紙要很小心。

相關文章 歲半女嬰被媽媽親吻後感染疱疹性濕疹 醫生:延誤醫治恐致命 17:45 2018/10/04 歲半女嬰被媽媽親吻後感染疱疹性濕疹 醫生:延誤醫治恐致命 女嬰剪腳趾甲受傷感染惡菌險截趾 兒科醫生:不要剪得太貼肉 17:31 2018/08/03 女嬰剪腳趾甲受傷感染惡菌險截趾 兒科醫生:不要剪得太貼肉 4歲童誤吞13塊磁石需切腸保命 兒科醫生︰2塊足以塞腸壞死 18:36 2019/01/02 4歲童誤吞13塊磁石需切腸保命 兒科醫生︰2塊足以塞腸壞死 媽媽愛心魚粥致7個月嬰兒鯁魚骨食道破裂 醫生:食道破裂住院2個月 18:06 2018/08/14 媽媽愛心魚粥致7個月嬰兒鯁魚骨食道破裂 醫生:食道破裂住院2個月 3個月大女嬰推拿後窒息亡 註冊中醫:可傷皮肉甚至死亡 18:24 2018/11/01 3個月大女嬰推拿後窒息亡 註冊中醫:可傷皮肉甚至死亡 棉花棒清耳垢弄巧反拙 耳道發霉耳垢大如萬字夾刺穿耳膜 00:00 2019/02/11 棉花棒清耳垢弄巧反拙 耳道發霉耳垢大如萬字夾刺穿耳膜 你可能感興趣 歲半女嬰被媽媽親吻後感染疱疹性濕疹 醫生:延誤醫治恐致命 17:45 2018/10/04 歲半女嬰被媽媽親吻後感染疱疹性濕疹 醫生:延誤醫治恐致命 女嬰剪腳趾甲受傷感染惡菌險截趾 兒科醫生:不要剪得太貼肉 17:31 2018/08/03 女嬰剪腳趾甲受傷感染惡菌險截趾 兒科醫生:不要剪得太貼肉 4歲童誤吞13塊磁石需切腸保命 兒科醫生︰2塊足以塞腸壞死 18:36 2019/01/02 4歲童誤吞13塊磁石需切腸保命 兒科醫生︰2塊足以塞腸壞死 兒童健康 生理健康 家庭關係 最高瀏覽 【不雅影片】女校男教師睇AV錯手分享至課室大屏幕 學校呈報教育局涉事教師已請辭 17:11 2022/05/19 【不雅影片】女校男教師睇AV錯手分享至課室大屏幕 學校呈報教育局涉事教師已請辭 【高處墮下】聖保祿中學兩學生墮樓身亡 校方指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 11:37 2022/05/19 【高處墮下】聖保祿中學兩學生墮樓身亡 校方指已啟動危機處理小組 【超市大搜查】過量攝取咖啡因傷中樞神經心臟 10款咖啡因含量合標準3合1咖啡 13:55 2022/05/19 【超市大搜查】過量攝取咖啡因傷中樞神經心臟 10款咖啡因含量合標準3合1咖啡 昔日新聞 電子報 會員專區 訂閱/續訂 主頁 即時新聞 財經 理財 科技 中國 國際 商業 大灣區 ESG 移民百科 博客 TV TV 財經台 地產台 家庭台 健康台 名家 財金猛人追蹤 名家專區 研究報告 趨勢分析 投資 即時行情 市場拆局 新經濟 板塊攻略 大市 專訪 財金教室 行情 報章 周刊 實戰區 財智薈 報章 要聞 評‧析‧天下 金融 中國 國際 投資理財 地產 港聞 政治 評論‧世情 行政人員 工商 副刊 置業家居 投資理財周刊 昔日新聞 專欄 投資 樓市 香港 中國 國際 商貿及科技 副刊 知識 新經濟 宏觀 財金 業績 財富 消費 科技 地產站 即時樓市 新盤專頁 二手專頁 睇片揀筍盤 買賣樓攻略 家居生活 資助房屋 視頻新聞 實用工具 海外置業情報 TOPick 話題 健康 親子 娛樂 新聞 休閒消費 觀點 TOPickTV 靚太生活雜誌 Band1學堂 醫‧健 中小企 業界頭條 商管策略 數碼轉型 大灣商機 行內熱話 博客論壇 特約 iMoney智富 股樓投資 理財智慧 名人薈萃 環球政經 iMTV+ hket訂戶/會員專區 TOPick會員專區 iMoney會員專區 hket電子書書架 iMoney雜誌 RSS 其他版本: 文字版 揭頁版 集團網站 集團招聘 私隱政策 內容授權 常見問題 使用條款 訂閱條款 廣告查詢 聯絡我們 免責聲明豁免條款 香港經濟日報版權所有©2022 分享 分享至facebook 複製連結 {title}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