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後我眼中的你: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看法 依附理論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依附理論系列(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二)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 ... 1 5-20. Pietromonaco & Carnelley(1994) Depression, working models of ...
0
0
1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0
0
1
精神心理
交往後我眼中的你: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看法──依附理論系列(五)
貓心
・2017/01/01
・3771字
・閱讀時間約7分鐘
・SR值516
・六年級
+追蹤
相關標籤:
依附理論(20)
溝通(32)
關係期望(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依附理論系列
(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
(二)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沒有絕對分類
(三)安全感與安全依附者的內心世界
(四)交往前,讓我們約會吧!三種依附類型怎麼做?
前一篇文章在討論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在約會與曖昧時會展現出怎麼樣的不同風貌。
那麼,在約會、曖昧之後呢?當然是被打槍發好人卡然後說掰掰阿,這樣我的文章就不用寫下去了(大誤)。
不是啦,我沒有這麼不負責任啦,這一篇文章,要開始帶領讀者來談戀愛了(?)。
在戀愛當中,不同的依附類型,會對伴侶有什麼樣不同的看法呢?
本篇文章將會討論到:
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期望與看法
不同依附類型的人,在溝通時會採取哪些溝通方式呢?
對於伴侶的期望與看法
我們都知道,我們對於伴侶的期望會影響彼此的互動關係:如果在一段感情裡面,你期待每天都一帆風順,只有歡笑沒有眼淚跟爭執,那麼你恐怕會不斷地失望;如果你總是怪罪對方對你很糟、總是付出的不夠多,那麼這段感情肯定也不會幸福。
究竟,不同依附類型的人,會怎麼看帶一段愛情關係呢?
前面的文章提過,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較會用正向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覺得世界充滿了愛與善良;因此,安全型依附的人比起不安全型依附的人,會用更正向的眼光看待人際互動(positiveinterpersonalbeliefs),例如,他們比較容易對愛情關係帶著正面的期待(optimisticbeliefs)[1-2]、對伴侶抱持著較為正面的看法[3-7]。
除此之外,心理學家也發現,透過一些實驗操弄激發出一個人的安全感,也會讓這個人覺得伴侶總是願意在這段關係中付出(perception),而未來也會持續地對自己好(expectation)[8],換個白話一點的說法就是,當你感覺到充滿安全感的時候,你會傾向以正向的方式解讀伴侶的所作所為,並且用樂觀看待你們未來的互動。
忙碌好久的另一伴突然空出時間,找你一起去吃燭光晚餐,你會有什麼反應呢?圖/ByCiousmagz–Ownwork,CCBY-SA3.0,wikimediacommons.
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可以說明這件事情:當一段關係不穩定時,即便某一天,男生突然覺得最近好像很少陪女友,都在忙自己的課業,因此決定好好請女朋友吃一頓飯,然後聊聊彼此關係中的問題;可是女友來到餐廳之後,不但沒有覺得很感動,反而懷疑男生是不是在外面偷吃而心生愧疚,才請自己吃飯作為補償。
相反的,如果一段關係很美滿,當今天男方約會遲到了,女方也會想說是對方最近忙著趕論文才遲到的,而不會解讀成對方不夠愛自己(註1)。
而相信伴侶是一個具有正向特質的人,可以為感情帶來什麼樣的好處呢?很顯然的,我們相信自己的伴侶有正向的特質,自然而然地會覺得和他們在一起很開心,能夠和他們一起度過許多愉快的時光;畢竟沒有人喜歡和會佔自己便宜,或是整天抱怨批評甚至鄙視自己的人相處吧?過去研究也證實了這樣的看法,當我們越是覺得自己的伴侶有正向特質時,我們越會相信自己的伴侶愛我們、關心我們[8],並且認為伴侶接納我們自己的特質、把我們視為有價值的人[9]。
愛情有時候就像光與影,當我們把目光放在光明面上時,自然而然地就比較願意相信這段感情。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在溝通時會採取哪些方式呢?
而想要有一段長久的關係,良好的溝通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既然安全型的人比較能夠用正向的態度看待自己的伴侶,也比較相信自己的伴侶會關心自己、重視自己,那麼很自然地,他們也比較能夠和伴侶有正向溝通[10]。
這並不是說不安全型的人就把他們的伴侶當作壞人,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他們也太M了吧;只是不安全型的人,只有當自己獲得伴侶的贊同、對自己的事情感興趣[11],或是覺得自己比伴侶更優秀的時候,他們才會給予伴侶正面的評價[12],而安全型的人,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比較願意讚美他們的伴侶,不會因為眼前的事情而有太大的改變[11,13]。
不知道你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你的伴侶在你對他好的時候,總是把你寵得像公主/王子一樣;但是你一旦沒能滿足他的需求時,他就會對你大發雷霆,不斷批評你的不是,好像你之前為他做過的一切,如同泡沫一般消失殆盡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麼,你可能就是遇上了一個不安全型依附的伴侶。
至於為什麼會這個樣子呢?那是因為,不安全型依附的人,不論是有意識地或是無意識地,總是在關係當中充滿了矛盾,一下子又想接近自己的伴侶,但一下子又害怕自己得不到伴侶的愛,因此又想要逃避[14];這些對於自己有負面看法,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的人,內心雖然渴求著被愛(basichungerforlove),但是卻不斷地擔心著自己不值得被愛、不斷地重複想著過去那些被拋棄、被討厭的經驗(ruminationaboutunlovability),使得他們在關係中充滿了矛盾[15]。
也因為安全型的人比較能夠正向且穩定地看待他們的伴侶,他們自然也比較能夠感受這段關係是穩定而美好的,而不安全依附者則恰恰相反[16-18];除此之外,越是安全型依附的人,就越能經營出高滿意度、高品質、低衝突暴力的愛情關係[16,17,19~25]。
簡單來說,就是安全型依附的人比不安全型依附的人,更能夠享有一段美好的關係啦。
圖/Psyphotographer(作者攝影粉專)
那麼,不安全依附的人,到底該怎麼辦呢?雖然在後面的文章裡,我會花一整篇的文章來寫不安全依附的人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既然給了這麼多安全依附的好處,總不能就叫不安全依附的人砍掉重練吧QAQ。
或許,不安全依附的人,可以嘗試去模仿安全依附者的行為,因為有許多的心理學研究都告訴我們,我們的行為會影響到我們的感受,因此,我們可以試著模仿安全依附者會有的特質,來讓自己變得更安心。
例如,我們可以試著模仿安全型的人看待自己伴侶的方式。
上面提到了,不安全依附者只有在伴侶對自己好的時候,才會感恩自己的伴侶;但是,安全型的人卻能夠把伴侶的特質看得很正面、總是相信自己的伴侶是愛自己的。
如果我們能夠換個角度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我們的伴侶也是如此,他會生氣、會難過、會憂鬱,也都是人之常情,並不是他對待你的方式和你所想像中不同的時候,他就是一個糟糕的人。
他,並不等同於他的那些負面情緒,不論是對你體貼時的他,或是對你冷淡時的他,都還是同一個人;他今天對你冷淡、沒能注意到你的需求,可能就只是他今天工作很累,沒什麼心情照顧你而已,並不代表你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也不必因此去批評自己的伴侶,或許採取較為溫和、委婉的方式告訴對方你的感受,會比起對著他罵,更能讓他感受到你的感覺、了解到你的需求。
試著多回想他曾經為你付出的一切,感謝他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你,將會讓你的心情變得好過些,也能夠用較為正面的角度來看待你們的關係,讓你們的關係變得更為順遂(註2)。
註解
這就是伴侶治療大師JohnGottman所稱的積極詮釋與消極詮釋(NegativeSentimentOverride,NSO),可以參考我所寫的〈關係中的爭執與修復〉一文,裡面有詳細介紹。
關於情緒調適的策略,實在很難用這麼簡短的文字說明,我推薦一本我最近在閱讀的好書:〈其實你沒有學會愛自己〉,有助於你修復自身過去的傷痕,從而能在感情裡面獲得更多地安全感。
延伸閱讀
Carnelley&Janoff-Bulman(1992)OptimismaboutLoveRelationships:GeneralvsSpecificLessonsfromOne’sPersonalExperiences.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February1992 vol.9 no.1 5-20.
Pietromonaco&Carnelley(1994)Depression,workingmodelsofothers,andrelationshipfunctioning.JPersSocPsychol.1994Jan;66(1):127-40.
Collins&Read(1990)Adultattachment,workingmodels,andrelationshipqualityindatingcoupl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58(4),Apr1990,644-663.
Feeney,J.A.,&Noller,P.(1991).Attachmentstyleandverbaldescriptionsofromanticpartners.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8,187-215.
Simpson,J.A.(1990).Influenceofattachmentstylesonromanticrelationship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9,871-980.
Baldwin,M.W.,Fehr,B.,Keedian,E.,Seidel,M.,&Thomson,D.W.(1993).Anexplorationoftherelationalschemataunderlyingattachmentstyles:Self-reportandlexicaldecisionapproaches.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Bulletin,19,746-754.
MarkW.Baldwin,JohnPatrickRichardKeelan,BeverleyFehr,VickiEnns,andEvelynKoh-Rangarajoo(1996)Social-CognitiveConceptualizationofAttachmentWorkingModels:AvailabilityandAccessibilityEffect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71,No.1,94-109.
Murray,S.L.,Bellavia,G.,Feeney,B.,Holmes,J.G.,&Rose,P.(2001).Thecontingenciesofinterpersonalacceptance:Whenromanticrelationshipsfunctionasaself-affirmationalresource.Motivation&Emotion,25,163-189.
Murray,S.L.,Holmes,J.G.,&Griffin,D.W.(2000).Self-esteemandthequestforfeltsecurity:Howperceivedregardregulates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8,478–498.
Pearce&Halford(2008)Doattributionsmediatetheassociationbetweenattachmentandnegativecouplecommunication?PersonalRelationshipsVolume15,Issue2,pages155–170,June2008
PiPaulaR.Pietromonaco&LisaFeldmanBarrett(2006)Whatcanyoudoforme?Attachmentstyleandmotivesunderlyingesteemforpartners.JournalofResearchinPersonality40(2006)313–338
Derrick,J.L.&Murray,S.L.(2007).Enhancingrelationshipperceptionsbyreducingfeltinferiority:Theroleofattachmentstyle.PersonalRelationships,14,531-549.doi:10.1111/j.1475-6811.2007.00170.x
Alfasi,Y.,Gramzow,R.H.,&Carnelley,K.B.(2010).Adultattachmentpatternsandstabilityinesteemforromanticpartners.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48,607-611.
Mikulincer,Shaver,Bar-On&Ein-Dor(2010)Thepushesandpullsofcloserelationships:attachmentinsecuritiesandrelationalambivalence.JPersSocPsychol.2010Mar;98(3):450-68.doi:10.1037/a0017366.
Murray,S.L.,Derrick,J.L.,Leder,S.,&Holmes,J.G.(2008).Balancingconnectednessandself-protectiongoalsincloserelationships:Alevels-of-processingperspectiveonriskregulation. 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94(3),429-459.
Collins&Read(1990)AdultAttachment,WorkingModels,andRelationshipQualityinDatingCoupl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Vol.58,No.4,644-663
Myers&Landsberger(2002).Directandindirectpathwaysbetweenadultattachmentstyleandmaritalsatisfaction.PersonalRelationshipsVolume9,Issue2,pages159–172
Stackert&Bursik(2003)WhyamIunsatisfied?Adultattachmentstyle,genderedirrationalrelationshipbeliefs,andyoungadultromanticrelationshipsatisfaction.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Vol34(8),Jun2003,1419-1429.
王慶福(2000)。
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中華輔導學報,8,177~201。
林佳玲(2000)。
夫妻依附風格,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廖宏啟(1999)。
人際困擾的治療─認知與人際取向之比較。
諮商與輔導,160,16-20。
Banse,R.(2004).Attachmentstyleandmaritalsatisfaction:Evidencefordyadicconfigurationeffects.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21,273–282.
Feeney,J.A.(1994).Attachmentstyle,communicationpatterns,andsatisfactionacrossthelifecycleofmarriage.PersonalRelationships,1,333-348.
Feeney(2002)Attachment,maritalinteraction,andrelationshipsatisfaction:Adiarystudy.PersonalRelationshipsVolume9,Issue1,pages39–55.
Stackert,R.A.,&Bursik,K.(2003).WhyamIunsatisfied?Adultattachmentstyle,genderedirrationalrelationshipbeliefs,andyoungadultromanticrelationshipsatisfaction.PersonalityandIndividualDifferences,34,1419-1429.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貓心
75篇文章
・
82位粉絲
+追蹤
心理作家。
台大心理系學士、國北教心理與諮商所碩士。
寫作主題為「安全感」,藉由依附理論的實際應用,讓缺乏安全感的人,了解安全感構成的要素,進而找到具有安全感的對象,並學習建立具有安全感的對話。
對於安全感,許多人有一個想法:「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但在實際上,安全感其實是透過成長過程中,從照顧者對自己敏感而支持的回應,逐漸內化而來的。
因此我認為,獲得安全感的兩個關鍵在於:找到相對而言具有安全感的伴侶,並透過能夠創造安全感的說話方式與對方互動,建立起一段具有安全感的關係。
個人專欄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detective/
個人攝影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psyphotographer/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猛毒」特展——草山猛禽中心開放免費參觀
1
5小時前
「車禍」成為全球年輕人的主要死因?我們能做些什麼?
1
7小時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最討厭像你這種直覺敏銳的小鬼了!太會判斷情緒反而有點討人厭?
閨蜜怎麼會決裂?——透視《華燈初上》影響蘇媽媽與蘿絲媽媽友情的因素
從肢體表情談手語與口語的溝通模式
看見生命的脆弱和堅強——《Moveto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伴你尋覓喪親風暴的出口
0
4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4
0
溫暖的房子更有「家」的感覺?還能讓房子賣更多錢!──《做個有溫度的人》
時報出版
・2022/09/10
・2962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依附理論(20)
寒冷(1)
歸屬感(3)
溫度(42)
溫暖(3)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讓房子增值的方法
一位房地產經紀人接受《房地產》雜誌訪問時談到,她在澳洲賣過一棟房子,那棟房子「有一個寬廣的花園露台,冬天面向波濤洶湧的大海,迎著狂風吹拂」。
雖然住在地風景不錯,可是冬天的時候可能會冷到發抖。
圖/envatoelements
她開了暖氣,但在開放看屋日刻意把暖氣調小,「點燃蠟燭,放一些有情調的音樂。
」她告訴《房地產》雜誌,那棟房子「之前的售價是兩百五十萬澳幣,最終是以兩百七十六萬澳幣賣出,成果斐然,我覺得這一切要歸功於在冬天做出那樣溫暖的展示」。
由此可見,在「寒冬」戶外環境的對比下,提供「溫暖」的室內環境能夠有效地提高賣價。
或許吧!但是,一如既往,當我們試圖根據心理學原理提出切實可行的現實建議時,往往赫然發現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因果關係的世界裡,深受多種可能變數的影響。
因此,我們應該謹記統計學中所謂的「可解釋變異」(explainedvariance),而我們通常只能解答其中一些。
例如,房地產產業裡,購屋者的購屋時間會受到一些固有的變化所影響,比如熱門假期有較多的閒暇時間看房、總體經濟狀況(景氣好壞)、房貸是否容易取得等等。
此外,冬天雖然可以讓一棟精心陳列的「溫暖」屋子看起來特別有吸引力,但在很多地區,這種賣屋方式需要買家在寒冬中冒著風雪與凍雨去看屋,那很容易令人望之卻步。
一間房子或許在冬天看起來價值較高,但要是缺乏前景與競爭出價,就可能會壓低價格。
那些因素與溫度無關,卻也會影響一間房子的預期售價。
所以,在我們深入研究資料之前,這裡有個免責聲明:除了溫度以外,還有其他變數也對房屋的售價有很大的影響。
事實上決定房屋價格的因素很多,千萬不要以為把房子變暖就能賺到更多錢。
圖/envatoelements
為什麼會有家的感覺?
雖然我們應該認真看待這種涉及多種因果關係的情況,但無論你是想賣屋、還是推銷其他產品、服務、想法或觀點,瞭解背後的演化與文化驅動因素,仍能為你增添一些優勢。
知道該從演化與社交體溫調節的哪個角度出發以說服顧客,其實滿實用的。
我們也應該注意,不要從單一面向解釋我們與房屋及其他「商品」之間的溫度調節關係。
歷史顯示,人類一直在尋找空間的分界線─從天然洞穴、壁龕、洞室到小屋,最後是房屋─以便把掠食者與大自然的力量隔絕在外,尤其是抵禦要命的酷寒。
我認為,生存是一個關鍵的動機,促使人類強化住屋功能,使其超出維持基本生存所需。
物質文化的證據也證明了,住屋是用來滿足我們的從屬或歸屬感。
一間房子越能夠滿足這種從屬或歸屬感的需求,感覺起來越舒適溫馨,也會越有家的感覺,或者套用依附理論的說法,越容易讓人覺得那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許多研究提出以下假說:我們把某個空間分界視為「家」的認知機制,跟早期演化與個體發展時,幫助我們透過其他人來禦寒的生理機制(即依附與恆定體溫調節機制)是一樣的。
早期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確實會把體溫調節任務分散給一個群體來承擔,而在社交演化的過程中,房子至少取代了一部分社會分擔的功能。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個概念如此明顯,甚至不言而喻。
隨著文化發展,房子變成一種方便又有效率的禦寒方式,再加上室內供暖技術的發展,也提供了產生熱能的方法。
對有些人來說,想到家的時候也會聯想到溫暖。
圖/envatoelements
為了研究這點,我和以前的學生范艾克(BramvanAcker)與潘托夫萊特(JenniferPantophlet),以及其伙伴克瑟雷爾斯(KayleighKerselaers)一起設計了幾個研究,以測試氣溫下降時,房地產廣告中的房屋是否變得更有吸引力。
我們想要測試「房子就是家」的概念中、比較沒那麼顯而易見的一面:更具體地說,是它的社交體溫調節功能。
我們想知道,環境溫度較低,會不會讓人對房屋產生偏好,就像低溫使人對他人產生依附感,而去租浪漫電影來看或產生懷舊念頭一樣。
由於房地產經紀人直覺認為「溫暖」的房子最熱銷,所以我們試著從經驗上驗證,像家一樣的房子,要如何藉由營造「家的感覺」讓我們想要與他人在一起。
此外,我們也想調查這種歸屬感能不能滿足體溫調節的需求,以及是否會使人更願意為廣告中的房子支付更高的價格。
我們的推論是,溫度與「家的感覺」之間的關聯,是由我們想與他人在一起的動機所促成的。
接著,我們設計了一套研究,裡面包含三個研究,以調查較低溫度如何誘發社會心理學家帕克(LoraE.Park)與馬納(JonK.Maner)所謂的「歸屬的渴望」,這個歸屬的渴望是由想要打電話給朋友或跟朋友在一起等行為來衡量。
從這裡,我們希望進一步知道,這種歸屬的渴望如何促使我們對「感覺像家」的房子產生偏好。
大家看到這個房子有家的感覺嗎?圖/Pixabay
為了確保研究結果的準確性與可複製性,我們使用線上協作網站「開放科學平台」(OpenScienceFramework)來決定我們的假說,並在收集資料之前先暫停一切決定,把探索性的「假說生成研究」與驗證性的「假說檢驗研究」分開。
我們認為,較低的溫度應該會引發一種「歸屬的需求」。
此外,溫度也能用來預測一個人覺得一間房子多有家的感覺,以及他願意付多少錢買那間房子。
第二個維度因為看似較為「客觀」(因為它提供具體的數字,例如對溫度的感知,而不是「較暖」或「較冷」這種主觀的感覺),也許能佐證一個觀點:待售屋給人的「居家舒適感」渴望,與行動的經濟性有關。
其他的因素
本書前面提過,行為生態學以及由此延伸的體現認知,可為行動機會的決策提供資訊,以便權衡行動的效益與成本。
例如,面對相同的斜坡時,背負沉重背包的人所估計的坡度,會比沒有背背包的人還陡。
一個人所估算的上坡代謝成本(能量消耗),會影響他對角度的「客觀」感知。
就像考慮爬坡的旅人會先自問是否負擔得起爬坡的代謝成本一樣,潛在的購屋者雖然想要一個溫馨的家,但也會自問是否負擔得起那些舒適特質的額外成本。
我們在本書中已經看到,體溫調節在人際互動中扮演多麼重要的角色。
體溫調節在基因與文化的演化,以及這兩種演化的持續相互交流中,都扮演吃重的角色。
尤其,我們已經看到社交體溫調節如何促使我們組織與加入更多元的網絡,創造文化、社會、文明。
這一切的核心,都在於我們始終非常需要把核心溫度維持在很窄的範圍內,以達到溫度恆定。
雖然如今人類已經開發出許多工具,使富國的人民不再覺得這是如此重要的問題,但這其實是攸關生死的迫切課題。
——本文摘自《做個有溫度的人:溫度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行為、健康與人際關係》,2022年9月,時報出版,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時報出版
148篇文章
・
26位粉絲
+追蹤
出版品包括文學、人文社科、商業、生活、科普、漫畫、趨勢、心理勵志等,活躍於書市中,累積出版品五千多種,獲得國內外專家讀者、各種獎項的肯定,打造出無數的暢銷傳奇及和重量級作者,在台灣引爆一波波的閱讀議題及風潮。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猛毒」特展——草山猛禽中心開放免費參觀
1
5小時前
「車禍」成為全球年輕人的主要死因?我們能做些什麼?
1
7小時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空虛、寂寞、真的會覺得冷?體溫調節與憂鬱症的關聯──《做個有溫度的人》
「溫度」改變別人的看法?拿著一杯熱飲就能讓人覺得自己好相處──《做個有溫度的人》
天天戴口罩臉皮狂冒痘?——淺談「口罩肌」的生成與預防方式
譜一張赫羅圖,算出星團中的「人口」及演化——天文學中的距離(三)
冰與水之歌:零度以下不結冰,魔鬼藏在密度裡!
0
5
3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5
3
最討厭像你這種直覺敏銳的小鬼了!太會判斷情緒反而有點討人厭?
PeggySha
・2022/08/12
・2018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情緒智商(1)
溝通(32)
直覺(4)
社交(34)
自戀(10)
表達(2)
馬基維利主義(3)
黑暗三角人格(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許多人在感受到壓力時,會不自覺出現一些小動作,有研究發現,這些小動作不僅有助他人感受到你的壓力值,也會讓你顯得可可愛愛~
But如果你身邊有個傢伙,能夠藉由這些小動作精準掌握你的狀態,會不會反而讓人覺得有些……不蘇胡呢?
被別人盯著看的時候,總是難免會有一點……不蘇胡?圖/IMDb
不會看臉色,難怪沒朋友!
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NottinghamTrentUniversity)在今年4月發表了一個實驗,找來了133個人來擔任「評估者」,並請他們透過影片來判斷另外31位受試者在壓力下出現的反應。
有趣的是,在這些評估者進行評估前,研究人員也對他們進行了評估(?)他們用的分別是這兩項工具:
「社交網路指數」(SNI),去確認他們與親朋好友間的聯繫頻率與規模。
「柏克萊表達能力問卷」(BEQ),去評估他們如何表達消極情緒、積極情緒與他們的衝動程度。
聰明如你,肯定能想像到情緒判斷能力跟交友狀況之間的關聯:那些很不會判斷別人的壓力和情緒的傢伙們,朋友也會比較少。
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悲劇的判斷能力間接影響了溝通效率,進而導致他們較難建立和維持社會關係。
直覺敏銳討人厭?朋友會少一點點
不過,這可不代表判斷能力越強、朋友就越多喔!研究結果發現,那些「直覺敏銳」、超擅長判斷壓力的人呢,社交圈也會變小!
這可就奇了怪了,研究者們對此表示:欸這個……我們也不太確定原因欸。
看到這麼矛盾的結果,研究者也只能兩手一攤。
圖/GIPHY
對此,他們提出了天使版推論與惡魔版推論。
這天使版本呢,是這樣的:影響社交的因素本來就很多很複雜,可能這些人的社交圈雖然小但品質很高,那麼一來,就算身處較小的社交圈中,也能獲得類似大社交圈的各種好處。
另一方面,溝通可不一定是誠實的,有時也能被拿來當作操控別人的工具。
因此,太會精準判斷各種蛛絲馬跡的人,或許反而稱不上是理想夥伴,畢竟,有時候我們就是想要隱藏一部分的自己,要是你朋友在這時候可以把你看透透,實在是會有點令人不舒服對吧?
當然啦,這兩種說法都只是推論,而且這個發現也有許多研究限制,所以我們也不該說直覺太敏銳是件壞事對吧……嗎?
直覺太敏銳,也不見得是件壞事對吧……?圖/IMDb
能力是好是壞,取決於你如何使用!
光是說「直覺敏銳」聽起來有些模糊,有沒有什麼東西可以比較精確地描述這種判斷能力呢?欸,還真有,就是我們都再熟悉不過的「情緒智商」(EmotionalIntelligence,EI)。
情商包含的內容其實十分廣泛,每個學者所提出的理論框架也略有不同,但大致會包含:辨識自己與他人情緒的能力、情緒調節能力、社會意識、關係管理等等面向。
說到「情商高」,許多人都會聯想到「人緣好」、「成就高」等等正面詞彙,不過,最近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情商高這件事,似乎隱藏了一些黑暗面……它似乎與「黑暗三角人格」(DarkTriad),也就是自戀、馬基雅維利主義和精神病態有關。
比如說,曾經有研究發現,許多具有自戀傾向人常會給人留下特別好的第一印象。
他們通常穿著乾淨亮麗、口氣幽默、肢體語言充滿自信、表情迷人……誰能不愛呢?但這些人也同時具有操縱傾向而且自命不凡。
聽起來有點矛盾對吧?我們通常會討厭自戀的特質,但當人們擁有自戀特質時,又特別容易吸引人。
自戀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圖/GIPHY
不只如此,2011年的另一項研究更發現,具有操縱他人傾向的馬基維利主義(Machiavellianism)者如果擁有更高的情緒調節知識,就越容易做出一些偏差行為,比如說在工作場域讓人家難堪之類的。
此外,劍橋大學的教授也發現,當領導者們發表充滿感情又鼓舞人心的演講時,聽眾通常不會仔細聆聽其中的訊息,甚至無法真正記下其中的內容,但他們會記得那種感動,放棄批判性思考,而是順著自己的心去支持講者。
如果你聽的是馬丁路德的演講,那可能不太需要擔心;但若是站在台上的是希特勒,但可就有點不妙了。
無論如何,大部分研究者都同意,情商能力本身並無好壞之分,最終還是要取決於運用的人本身,不過,這些新的實驗或許能帶給人們另一種看待情商的角度,而不會一味將「情商高」與「優秀的好人」畫上等號了。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PeggySha
66篇文章
・
387位粉絲
+追蹤
曾經是泛科的S編,來自可愛的教育系,是一位正努力成為科青的女子,永遠都想要知道更多新的事情,好奇心怎樣都不嫌多。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猛毒」特展——草山猛禽中心開放免費參觀
1
5小時前
「車禍」成為全球年輕人的主要死因?我們能做些什麼?
1
7小時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凡事都想知道「為什麼」,是踏入科學探究的第一步——《教出科學探究力》
閨蜜怎麼會決裂?——透視《華燈初上》影響蘇媽媽與蘿絲媽媽友情的因素
從肢體表情談手語與口語的溝通模式
看見生命的脆弱和堅強——《MovetoHeaven:我是遺物整理師》伴你尋覓喪親風暴的出口
你的鄰居可以信任嗎?鳥類的防騙守則!
0
2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2
0
閨蜜怎麼會決裂?——透視《華燈初上》影響蘇媽媽與蘿絲媽媽友情的因素
雞湯來了
・2022/04/05
・2555字
・閱讀時間約5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原生家庭(2)
安全感(12)
家庭關係(12)
戀愛(33)
溝通(32)
自我覺察(5)
自我認同(5)
華燈初上(4)
閨蜜(1)
雞湯來了(6)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文/雞湯來了特約作者吳心予校稿/雞湯來了張芷晴、陳世芃製圖/雞湯來了實習生翁欣容編輯/雞湯來了蕭子喬
電視劇《華燈初上》以日式酒店為背景,描述劇中人物的愛恨情仇。
其中最受到關注的是劇中兩位女主角:蘿絲跟蘇之間發生的故事。
蘿絲和蘇在高中時期成為好姐妹,一路以來發生了蘿絲離家出走、蘇未婚懷孕、蘿絲因為前夫的債務坐牢、兩人共同經營「光」酒店、各自面對不同的愛情煩惱等等人生轉折的時候,蘿絲跟蘇都一直陪伴在彼此身邊、不離不棄。
「就像我和蘇一樣,有人在背後支撐妳,不管發生什麼事,只要有她在就心安」-《華燈初上》蘿絲
然而,在第二季的劇情裡,蘇跟蘿絲親密的情感卻出現裂痕,發生激烈的爭吵。
在爭吵之中,蘇頻頻說出傷人的話,甚至讓蘿絲拿起煙灰缸想要砸向蘇。
是什麼原因讓原本要好的閨蜜決裂?原生家庭的溝通模式,如何影響她們的相處?
「同情就像一把刀子,一刀刺死我,這種你最擅長,又假裝一副清高溫柔、與世無爭的樣子,妳就是要證明妳是最優秀、贏的那個。
」-《華燈初上》蘇
圖/《華燈初上》
女生的感情為什麼這麼好?獨特性的閨蜜情感
從蘿絲跟蘇的感情互動中,可以看到女性親密情感關係的獨特性,它自成一格,獨立於女同志以及異性戀關係框架之外。
相較常見女性的人生規劃以原生家庭或另一半為主,劇中蘇跟與蘿絲都把對方當作人生規劃的重心,事業跟養育子女的計畫都與彼此相關。
不論是生活安排或者情緒感受,蘇跟蘿絲的狀態緊緊相連,除了考慮對方的感受與處境,也將對方視為生命中重要的夥伴。
甚至當蘿絲跟蘇兩人在面對「情人跟閨蜜」二選一的情境時,都選擇了彼此。
蘿絲跟江瀚在一起之後,蘇選擇隱忍自己對江瀚的情愫,支持好姊妹的感情。
蘿絲與江瀚分手後,蘇與江瀚無縫接軌的戀情曝光,一開始蘿絲非常憤怒,但是蘿絲在蘇與他人衝突或遇到人生困境的時候,都站在蘇的立場處理事情,可見閨蜜情感對蘇跟蘿絲來說都勝過愛情。
《華燈初上》的劇情,讓我們不只看見愛情如何影響閨蜜情感,而是兩個原生家庭及婚姻破裂的異性戀女生,如何成為互相支持的角色,以及緊密的關係如何受到兩人的自我價值感、成長背景以及戀愛經驗影響,發生劇烈的爭吵與誤會。
閨蜜情感總是脆弱?3大因素影響友情
蘇跟蘿絲在學生時期跟成年後曾經歷強烈的爭吵,在吵架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兩人面對衝突時的不知所措。
她們看待友誼跟處理衝突的方式,都受到家庭關係、自我價值感跟戀愛經驗的影響。
因素1|家庭關係影響溝通習慣
原生家庭的互動方式,大幅影響蘇跟蘿絲看待自我與人際關係的角度。
蘇的媽媽與蘇之前沒有良好的溝通與照顧關係,導致蘇缺乏與親近的人溝通的能力。
蘿絲的爸爸用權威的方式教育子女,所以蘿絲沒有機會跟父母表達內心想法,也無法被父母理解,年少的時候就離家出走。
因為兩人都生在缺乏良好溝通的家庭,每當蘇跟蘿絲的關係出現矛盾,都是用大聲爭吵的方式跟對方互動,無法順暢面對衝突。
不管青少年時期或者成年後的蘿絲跟蘇,對於關係都缺乏安全感與溝通能力,無法坦誠對人際關係中的對象說出自己的感受與期望,只會習慣性地用傷害對方或自己的形式,期望情感關係朝向理想的方向發展。
因素2|自我價值影響自尊與安全感
青少年時期形塑的自我價值,也進一步影響蘇與蘿絲的閨蜜感情。
當青少年的自我價值感低落,認為自己不值得獲得友情支持,就不容易感受到身邊朋友的情感支持。
蘇從小被母親拋棄,在學校除了蘿絲沒有其他朋友,在戀愛關係中用激烈的手段離開或者挽留關係,對於人際關係有著強烈的不安全感與不自信,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
低落的自我價值感影響蘇從蘿絲身上感受到的支持,讓蘇認為「蘿絲跟其他人一樣可能會背叛自己」,難以獲得關係中的安全感。
因素3|戀愛經驗影響自我覺察深度
戀愛關係的結束,可能引爆原本隱藏的感受,以及對閨蜜情感進一步的覺察,也可能因此動搖原本的姐妹情誼。
蘿絲因為跟江瀚分手,發現堅強的內心也有脆弱的地方;蘇也在跟江瀚分手之後,發現自己面對感情沒有想像中理性,一旦面對破裂的關係,沒有復原的能力與勇氣。
蘇與蘿絲激烈爭吵後,無法面對蘿絲可能傷心的情緒,同時出於對於現有生活的逃避,離開與蘿絲共同經營的日式酒店,連股份也劃分得一乾二凈。
閨蜜吵架怎麼辦?2個方法梳理過去、尋找關係共識
蘿絲跟蘇因為長期在生活上跟情感上互相扶持,累積了深厚的情誼,但感情在突發事件爆發後,引爆過去的家庭、自尊與戀愛經驗議題帶來的影響,尤其兩人跟原生家庭成員溝通不良的經驗,持續影響她們的友情發展,難以維持像是學生時期一樣的單純互動。
面對閨蜜情感中的爭吵,可以透過自我覺察與表達感受兩個方式,找到能夠一起長期經營閨蜜關係的模式。
自我覺察|回顧過往的家庭關係與人際關係(戀愛經驗),思考過去與家人溝通的方式,能不能對家人說出內心的想法?心裡的想法有沒有被聆聽?跟家人互動的時候,能不能感受到愛和支持的正向感受?表達感受|從過去的人際互動經驗中,找到順利溝通的方式,用來與閨蜜表達內心想法。
或者從過去不愉快人際經驗中,反思自己不適應的互動模式,以及期望的互動方式,並嘗試與閨密討論兩人對關係的期待,一起尋找共識。
參考資料
張晏榛(2011)。
「非標準親密關係」的女性友「情」:以異性戀女性為例。
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皓宜(2004)。
姊妹情誼的舊曲與新調~戀愛經驗對成年前期女性友誼影響之探究。
國立台灣師範學院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NiobeWay&MelissaL.Greene(2006)。
TrajectoriesofPerceivedFriendshipQualityDuring
Adolescence:ThePatternsandContextualPredictors。
JOURNALOFRESEARCHONADOLESCENCE,16(2),293–320。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雞湯來了
47篇文章
・
460位粉絲
+追蹤
幸福,如何選擇?雞湯來了相信我們值得擁有更優質的家人關係。
致力提供科學研究證實的家庭知識,讓您在家庭生活的日常、人生選擇的關卡,找到適合的方向。
雞湯來了官網、雞湯來了FB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猛毒」特展——草山猛禽中心開放免費參觀
1
5小時前
「車禍」成為全球年輕人的主要死因?我們能做些什麼?
1
7小時前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醫學獎】吃冰淇淋對抗化療後口腔黏膜破損、潰瘍的副作用
1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2
19小時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談承諾就傷感情?——借《華燈初上》談新興戀愛型態Situationship
強大卻脆弱的白玫瑰「蘇媽媽」?——由《華燈初上》看高敏感人格
蘇和子維怎麼了?——從《華燈初上》看小媽媽出養心路糾葛
不想變成自己討厭的大人?——影集《2049》教你與自己和解,不再犯上一代的錯
燕麥奶為什麼這麼好喝?如牛奶般微甜、絲滑的口感是怎麼來的?——解析燕麥奶的加工原理
繁
简
延伸文章資訊
- 1依附理論:網路文獻
我覺得依附理論可以拿來做為儒家、道家、佛教哲學的心理學基礎。 龔佑霖,《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依附理論系列(一)》
- 2依附理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依附理論(英語:attachment theory)是關於人類個體之間關係的心理學、演化論和行為學理論。 ... 為了制定關於早期依附性質的綜合理論,約翰·鮑比探索了一系列領域,包括演化 ...
- 3依附類型
依附理論系列(四)》 龔佑霖,《交往後我眼中的你: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看法──依附理論系列(五)》 龔佑霖,《耕耘愛情:想要有收穫,該怎麼栽 ...
- 48/5 [我有個故事]-關於依附——貓心的生命故事 - 活動通
歡迎聽眾在來聽之前,可以先行閱讀貓心在泛科學的依附理論系列介紹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依附理論系列十篇(http://pansci.asia/archives/101028),或是另外以「貓心」+「...
- 5交往後我眼中的你:不同依附類型對於伴侶的看法 依附理論 ...
依附理論系列(一)依附理論的起源:我們為什麼會依賴別人(二)依附傾向:我對你的依附 ... 1 5-20. Pietromonaco & Carnelley(1994) Depress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