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的侵蝕作用 - 台灣地景保育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磨蝕作用(Abrasion or Corrasion):河水所攜帶的細沙,可與河岸岩壁、河床摩擦,使其受到侵蝕。

溶解作用(Solution):此作用主要發生在有可溶性 ... × 登入Orbit 登入 Orbit Language 繁體中文 English ::: 首頁 地景小知識 地表的侵蝕作用 2016-12-27 RulingDigital  在上一期,我們曾經介紹過地表的風化作用,這次再為大家介紹另一個與風化作用密切相關的地形作用--侵蝕作用。

  岩石受風化以後,會變軟變小,再經由外營力的作用,包括雨水、河水、冰河、海水、風等介質,使它們脫離原來的生成地點,趨向一個能量較低、較穩定的環境。

這個過程稱為侵蝕作用。

所以,與風化作用相比較,風化是靜態的作用,侵蝕則屬動態的作用。

風化和侵蝕兩個作用協同進行,相輔相成,共同塑造地貌。

  地表不同的地區,各受到不同的外營力作用,而不同的外營力,也塑造出不同的地貌。

但是正如風化作用的多樣性,幾乎沒有任何地區所受到的侵蝕作用是單一種類的,只是不同地區的主要營力有差異罷了。

以下即對不同的外營力所造成的侵蝕作用及所產生的地貌加以說明。

雨水的侵蝕作用   雨水降落至地面,可以對地面造成侵蝕。

其作用的方式包括:撞擊(Bumping)、溶解(Solution)、淋溶(Leaching)、雨蝕(Rain-wash)等。

撞擊是指雨滴落下時,撞擊土壤表面,破壞原貌。

溶解是指雨水滲入地表內,與土壤內的物質發生化學反應,並將它們運走。

淋溶為雨水滲入土層中,將易溶的鹽類溶解於滲透水中,滲透並沈澱於下層。

沖洗則包括片洗(Sheeterosion)及溝蝕(GullyErosion),皆指地表逕流對坡面的侵蝕作用。

雨水的長期作用造成的地貌中,以惡地地形最具代表性。

由於雨水的長期淋洗,使得坡面發育出無數的蝕溝,甚至出現山脊線,成為崎嶇不平、植物難以生長、人類難以利用的惡地。

台灣南部著名的月世界風景區即為一例。

河流的侵蝕作用   河水流動時,其所具備的能量,對整個河流系統產生侵蝕作用,此作用可分為三類加以討論: 水力作用(HydraulicAction):河水的亂流能對河床、岩壁產生衝擊,使岩塊破碎,或使岩塊舉升,而被搬運至下游地區。

磨蝕作用(AbrasionorCorrasion):河水所攜帶的細沙,可與河岸岩壁、河床摩擦,使其受到侵蝕。

溶解作用(Solution):此作用主要發生在有可溶性岩石的地區,岩石經河水長期作用而溶解。

在石灰岩區最為明顯。

  此外,河流對河道的侵蝕又可分為向源侵蝕、側蝕、以及向下切蝕等作用。

分別可使河流加長、加寬、以及加深。

河流侵蝕所產生的地貌中,最常見的即是河谷地形。

這是由河流長久的作用所形成的,通常呈V字型,依不同的河段及發育情形而略有差異。

此外,尚有壺穴、瀑布、瀑下深潭、峽谷等地形,在台灣各處也常見,如基隆河上游,即有發達的壺穴地形,而壯麗的太魯閣峽谷,更是舉世聞名的特殊景觀。

冰河的侵蝕作用   冰河的侵蝕作用主要在於冰河流動時對岩石所產生的侵蝕作用,包括拔蝕(Plucking)、磨蝕、冰楔(FrostAction)等作用,所以多為機械性的侵蝕作用。

當冰河流動時,強大的力量可使突出的岩塊遭受拔起,或在其表面留下明顯的擦痕。

受冰河侵蝕的岩石,有時可移動一段相當長的距離。

此外,冰河的前進和後退也可使岩石內的水分在反覆的結凍和融化之下,破壞岩石的結構,使其破碎。

在冰河的侵蝕下,所產生的特殊地形多半在高山地區,包括冰斗、刃嶺、角峰,這些都是由於冰河在高山地區長期侵蝕所造成的特殊景觀。

冰河移動所形成的U型谷、懸谷,也相當典型,是冰河移動的軌跡。

而峽江海岸地形則是高緯度地區所特有的海岸地形,其成因為被冰河侵蝕而成的槽谷,在冰河退去後。

海水入侵,而形成外形狹長、深入內陸、岸壁陡峻的峽江海岸。

除了上述的大規模冰蝕地形之外,尚有一些小規模的侵蝕現象,如羊背石,是表面被冰河磨成平滑狀的岩丘或岩瘤,而表面的刻痕更可指出冰河移動的方向。

海水的侵蝕作用   海水對海岸的侵蝕作用,主要有波浪、潮汐及海流等三種營力。

波浪不斷地拍打海岸,是塑造海岸地形最重要的因子;潮汐大規模的水面升降現象,與波浪的作用相輔相成;海流則是將受到侵蝕的物質搬運至遠處的主角。

海水侵蝕海岸地帶的方式,主要有水力撞擊及水壓作用、磨蝕作用、溶蝕作用等。

波浪的力量十分驚人,所造成的壓力同樣有強大的侵蝕能力;海水攜帶的沙粒,亦具有相當大的能量足以對海岸地帶造成磨蝕;海水的溶蝕作用在相較之下雖然顯得比較不重要,但其溶蝕的能力比淡水為強,亦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海蝕作用所造成的地形相當豐富,常見的有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台、海蝕凹壁、海階、海蝕柱等等,都是在海岸地帶常見的地形景觀。

例如東北角有相當多的海蝕平台、海蝕崖,花東海岸則常見海階、海蝕凹壁,著名的八仙洞則是海蝕洞的代表。

風的侵蝕作用   風對地表物質的侵蝕作用,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吹蝕(Deflation),另一種是磨蝕(Corrosion)。

地表鬆散的細粒物質,可直接受風吹而舉升至空中或滾動至它處,此為吹蝕作用。

若受風吹而舉升的沙石,對地面或地物磨擦,則稱為磨蝕作用。

風的侵蝕作用通常需要較乾燥的環境以及鬆散的地表物質,才便於風力的作用。

吹蝕作用所造成的地貌以風蝕窪地為代表,它是由於風不斷吹蝕,使得地表物質不斷被取移去所形成的窪地,其直徑小者數公尺,大者可達數公里。

由磨蝕作用所造成的地貌包括風稜石、蕈狀石、平衡石、蜂窩壁、雅爾當等。

風稜石、蕈狀石等屬小規模地貌,雅爾當則是盛行風不斷吹蝕所產生的大規模地形。

在台灣北部海岸,富貴角與麟山鼻一帶,可見數種風蝕地形,如風稜石等。

在風化與侵蝕的作用之下,地表產生了豐富的景觀。

很幸運地,在台灣這塊小小的土地上,能擁有相當多的特殊景觀,這些景觀大多是受到長時間的作用才能生成,相當珍貴。

但可惜的是,這些寶物正遭受破壞而逐漸減少中。

面對人類對大自然不斷開發的事實,我們真應該仔細思考如何保存這些珍貴的寶物,並使每個人都能欣賞到它們的美,讓大自然的美永遠存在! 參考文獻: 1.王鑫,民77,《地形學》,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何春蓀,民70,《普通地質學》,台北:國立編譯館。

3.鄒豹君,民62,《小地形學》,台北:臺灣開明書店。

列印本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