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 中文百科知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 ...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更多義項▼ 收起列表▲ 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寫清明掃墓活動的詩]清明節[2010年出版特種郵票]清明節[詩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土家族,苗族,瑤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基本主題。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

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2006年5月20日,中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基本信息名稱:清明節外文名稱:Tomb-sweepingDay地區:中國,越南,韓國節日類型:傳統節日節日活動:掃墓,踏青,踢蹴鞠,插柳等節日意義:以掃墓、祭拜等形式紀念祖先設定時間:公曆4月4或5或6日國家文化遺產: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節日由來中國傳統節日介紹圖清明節歷史悠久,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節日習俗的形成與此時的節氣特點密切相關。

節氣為節日的產生提供了前題條件。

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時間約在每年的冬至後第108天,也就是陽曆4月5日前後。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時期古人依據地球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而制定的氣候規律,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事生產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清明節後氣溫變暖,雨水增多,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

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無論是大自然中的植被,還是與自然共處的人體,都在此時換去冬天的污濁,迎來春天的氣息,實現由陰到陽的轉化。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事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清明作為節日,與純粹的節氣又有所不同,節氣是我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著一定的風俗活動和某種紀念意義。

   清明節掃墓祭祖禮俗的源流與信仰、祭祀、曆法以及劃分出的節氣等人文與自然文化內容有關。

清明節氣在時間和氣象物候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時節,大地呈春,陰陽轉化,吐故納新,生氣始盛,萬物皆潔齊,正是春祭好時段。

同時郊外踏青也是古人們的節氣主題。

古時代農業是傳統社會的主業,為了農事的豐收,除了祈求自然風調雨順外,還得請祖先保佑,並且國人自古就有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

因此在清明時節逐漸形成春祭的傳統。

經歷史發展演變,清明節吸收融合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發展歷史吸收融合• 融合寒食節習俗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吸收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

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寒食節是流傳於中原一帶古代較早的節日,歷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為習俗。

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菸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據《後漢書》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

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生食,對人的健康不利。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祭祀。

從先秦的文獻記載可知,當時北方中原一帶已有比較嚴格的禁火制度,從官方到民間都有改火的習俗。

《周禮》中即明確記載當時有“司炬”之官,每當仲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類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往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

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

在禁火與改火期間,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

由於古代的禁火制度過於殘酷和嚴厲,並不顧各地具體情況,甚至影響到民眾的生產和生活。

於是,漢代發生了周舉在太原一帶廢除禁火陋俗的事件。

 漢代的寒食節,很多地方要禁火一個月,到了唐代,寒食節變成三天,分別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

宋元時期,清明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禁火、冷食、蹴鞠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 融合上巳節習俗清明節後來還吸收了另外一個較早出現的節日—上巳節的內容。

上巳歷史亦悠久,周代即有,是日需赴水邊清洗,《論語》中“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即是上巳風俗。

 有說法認為上巳節起源於蘭湯辟邪的巫術活動。

《周禮·春官·女巫》:“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

” 上巳節古時在農曆三月初三日舉行,主要風俗是郊外遊春、春浴、祓禊(臨河洗浴,以祈福消災)等,古代,每逢三月時令,人們都去水邊祭祀。

晉代陸機有詩寫到:“遲遲暮春日,天氣柔且嘉。

元吉隆初巳,濯穢游黃河。

”即是當時人們在上巳節祓禊、踏青的生動寫照。

誠如唐代大詩人王維詩句“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

到了宋代,上巳節突然銷聲匿跡,因上巳、清明、寒食三節日期相近。

 • 後續發展融匯了寒食與上巳兩個節日習俗的清明節,在宋元時期形成一個以祭祖掃墓為中心,將寒食的禁火冷食風俗與上巳郊遊等習俗活動相融合定型的傳統節日。

明清大體承接前代舊制,清明節仍然堅持並發展著其在春季生活中一個必不可少的大節的地位。

民國時期,清明節這天,除了原有的掃墓、踏青等習俗,植樹也被確定為常規項目,這實際上不過是對民間長期延續的植樹風俗的一個官方認定。

 受漢族文化的影響,中國的滿族、赫哲族、壯族、鄂倫春族、侗族、土家族、苗族、瑤族、黎族、水族、京族、羌族等24個少數民族,也都有過清明節的習俗。

假期變遷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10天至後10天。

有些地方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清明時節雨紛紛唐代,由於官吏回鄉掃墓,時有耽誤職守的事,唐玄宗頒布政令解決假期的問題。

開始規定寒食節放假四天:“(開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

’”(《唐會要》卷八十二),按大曆十二年(777)詔令,唐朝衙門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

”。

到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這樣官員們可以從容地進行掃墓祭奠之事。

由此可見,當時寒食節已經成為唐朝一個很隆重的全國性節日。

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說:“秋貴重陽冬貴蠟,不如寒食在春前。

”即寒食節的重要程度超過了重陽節和年終蜡祭。

 宋代的寒食節也放假七天。

北宋龐元英《文昌雜錄》卷一記載:“祠部休假歲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南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十五引宋呂原明《歲時雜記》說:“清明前二日為寒食節,前後各三日,凡假七日。

而民間以一百四日禁火,謂之私寒食,又謂之大寒食。

北人皆以此日掃祭先塋,經月不絕,俗有寒食一月節之諺。

”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

2007年12月7日,國務院第198次常務會議通過了修改《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的決定,其中規定“清明節,放假1天(農曆清明當日),2008年,清明節正式成為法定節假日,放假一天。

2009年,又改為三天。

 風俗習慣傳統習俗郊外踏青清明節是中國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

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雖然清明的節日禁火寒食習俗在宋代才揉合定型普及成為全國民間習俗,但清明節掃墓祭祖、禮敬祖先習俗早已有之。

清明節的習俗除了踏青、掃墓之外,在歷史發展中還吸收了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節俗傳統自古持續不斷,就是到了當今的社會,人們在清明節前後仍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墓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等,又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祖先的追念。

清明踏青也叫春遊,古代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遊玩,觀賞春色。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乃因利趁便,掃墓祭祖之餘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遊樂一番。

踏青與祭祖是清明節最早的習俗,隨著歷史的推移,不少地方家族觀念和祭祖觀念正日漸淡薄,這類活動現已大多式微。

古時掃墓祭祖的傳統習俗至今在嶺南一帶仍盛行,自古傳承至今不輟,每逢清明時節,人們無論身處何方,都會回鄉參加祭祖活動。

清明節不僅是人們祭祀祖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清明節俗豐富,但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 盪鞦韆盪鞦韆這是中國古代清明節習俗。

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宮嬪輩戲笑以為宴樂。

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彥博詩《寒食日過龍門》,詩中描寫為“橋邊楊柳垂青線,林立鞦韆掛彩繩。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

盪鞦韆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之為鞦韆。

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

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盪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 蹴鞠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

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

這是古代清明節時北方喜愛的一種遊戲。

相傳又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打馬球,也是端午之戲之一。

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古稱擊鞠。

三國曹植《名都篇》中有“連翩擊鞠壤”之句。

《析津志》記遼國把打馬球作為節日的傳統風俗,於端午、重九擊球。

《金史·禮志》也記金人於端午擊球。

宋代有“打球樂”舞隊。

至明代,馬球仍流行。

蹴鞠《續文獻通考·樂考》記載明成祖曾數次往東苑擊球、射柳。

明《宣宗行樂圖》長卷中繪有宣宗賞馬球之場面。

當時的官員王直寫的端午日觀打球的詩:“玉勒千金馬,雕文七寶球。

鞚飛驚電掣,伏奮覺星流。

炎頁過成三捷,歡傳第一籌。

慶雲隨逸足,繚繞殿東頭。

”北京白雲觀前也有民眾騎馬擊球之典。

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

• 踏青中國人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習俗。

 踏青又叫春遊。

古時叫探春、尋春等。

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

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遠在先秦時已形成。

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

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

”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

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

• 植樹清明節植樹清明前後,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

因此,就有清明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

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

清明節植樹的習俗,據說發端於清明戴柳插柳的風俗。

關於清明戴柳插柳,有三種傳說。

第一種傳說,據說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耕作的祖師—神農氏,後來由此發展出祈求長壽的意蘊。

第二種傳說與介子推有關,據說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介子推時,發現介子推死前曾經靠過的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

第三種傳說是唐太宗給大臣柳圈,以示賜福驅疫。

 • 放風箏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

夜裡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

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 掃墓祭祀清明節掃墓清明節是中國的祭祀節日。

“祭祀”即是悼念先人之節,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節日相對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參與者是全體國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頭百姓,都要在這一節日祭拜先人。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

 清明節的祭祖習俗,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郊外踏青時舉行“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掃墓祭祖。

唐人沿襲前代祭墓風俗,並擴大到整個社會。

從《禮經》的記載看,古代北方中原並沒有清明上墓祭掃的例規,但唐時已成風氣。

從唐朝開始,朝廷就給官員放假以便於歸鄉掃墓。

據宋《夢粱錄》記載:每到清明節,“官員士庶俱出郊省墓,以盡思時之敬。

”參加掃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數,往往傾家出動。

這樣清明前後的掃墓活動常成為社會全體親身參與的事,數日內郊野間人群往來不絕,規模極盛。

作為祭祀,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達祭祀者的孝道和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清明節屬於祭祀節而通常不被冠以鬼節之名,就在於它重在表達孝思親情。

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後,各地有所差異。

清明祭祀按祭祀場所的不同可分為墓祭、祠堂祭。

以墓祭最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清明祭祀被稱為掃墓,主要是由於採取墓祭方式。

另一種形式是祠堂祭,又稱廟祭,是一個宗族的人聚集在祠堂共祭祖先,祭完後要開會聚餐等,這種祭祀是團聚族人的一種方式。

還有一種情況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趕回家鄉掃墓,就在山上或高處面對家鄉的方向遙祭。

清明節悼念活動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項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見的做法有兩部分內容組成:一是整修墳墓,二是掛燒紙錢、供奉祭品。

掃墓時首先整修墳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雜草,培添新土。

這種行為一方面可以表達祭祀者對先人的孝敬和關懷,另一方面,在古人的信仰里,祖先的墳墓和子孫後代的興衰福禍有莫大的關係,所以培墓是不可輕忽的一項祭奠內容。

《清通禮》把修整墳墓解釋為“掃墓”名稱的來由:“歲,寒食及霜降節,拜掃壙塋,屆期素服詣墓,具酒饌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樹,剪除荊草,故稱掃墓。

”舊時中原一帶由於寒食禁火的影響,紙錢不焚燒,而是掛在墓地的小樹上、竹竿上,或用石塊、坷垃壓在墳墓邊。

宋莊季裕《雞肋篇》卷上:“寒食上冢,亦不設香火。

紙錢掛於塋樹。

其去鄉里者,皆登山望祭。

裂帛於空中,謂之掰錢。

”這樣,凡是祭掃過的墳墓就有紙幡飄飄,構成清明前後的特有景觀。

沒有紙錢者,一般就是缺少後嗣的孤墳了。

後來,一般不再講究禁火,就把紙錢燒掉。

所供奉祭品主要是食品,品種各地不同,都是當地人認為的並且按祭祀者的經濟能力能拿得出來的美味佳肴,或合於時令的特色食品。

 掃墓祭祖習俗在先秦以前就有了,由於先秦時期南北風俗各異,風俗尚未融合,有些地方掃墓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先秦時中原掃墓主要在寒食節。

到唐宋後清明掃墓才開始在全國範圍盛行,並相傳至今。

清明節有著久遠的歷史源頭,上古四時祭儀中春季祭祀宗廟的大禮稱為春礿(後為春祠)之禮。

 清明節祭祖,酒是一定少不了的。

按照習俗,一般在清明節上午出發掃墓,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後叩頭行禮祭拜。

 • 插柳清明節,中國民間有插柳習俗。

專家介紹說,清明插柳習俗,其來源普遍存在三種說法。

清明與柳有專家認為,插柳的風俗,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

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

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中國人將清明、七月半、十月朔看作是三大祭祖節。

受佛教的影響,觀世音手持柳枝蘸水普度眾生,許多人便認為柳條有驅鬼辟邪的作用,把柳枝稱為“鬼怖木”。

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中寫道:“取楊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

”清明既然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便紛紛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還有一種說法是,此俗是為了紀念介子推。

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於大柳樹下,讓晉文公和群臣百姓痛心不已。

第二年,晉文公親率群臣爬上山來祭拜介子推時,發現當年被燒毀的那棵老柳樹居然死而復生。

晉文公當下便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並且當場折下幾枝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

從此以後,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清明插柳戴柳成為紀念介子推的一種象徵 。

• 射柳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

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 鬥雞古代清明盛行鬥雞遊戲,鬥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

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

到了唐代,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

如唐玄宗最喜鬥雞。

• 蠶花會“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過去清明節期間,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

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最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於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台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多項活動。

這些活動有的在岸上進行,絕大多數在船上進行,極具水鄉特色。

節令食品清明冷食由於寒食節與清明節合二為一的關係,北方一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節吃冷食的習慣。

在山東,即墨吃雞蛋和冷餑餑,萊陽、招遠、長島吃雞蛋和冷高粱米飯,據說不這樣的話就會遭冰雹。

泰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據說吃了眼睛明亮。

晉中一帶還保留著清明前一日禁火的習慣。

很多地方在完成祭祀儀式後,將祭祀食品分吃。

晉南人過清明時,習慣用白面蒸大饃,中間夾有核桃、棗兒、豆子,外面盤成龍形,龍身中間扎一個雞蛋,名為“子福”。

要蒸一個很大的總“子福”,象徵全家團圓幸福。

上墳時,將總“子福”獻給祖靈,掃墓完畢後全家分食之。

上海舊俗,用柳條將祭祀用過的蒸糕餅團貫穿起來,晾乾後存放著,到立夏那天,將之油煎,給小孩吃,據說吃了以後不得疰夏病。

清明餅部分地區清明節時有吃青團的風俗,青團又稱清明餅、棉菜饃糍、茨殼粿、清明粑、艾葉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葉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糰子、暖菇包、艾草青團、清明糰子等等。

將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

蒸熟出籠的青團色澤鮮綠,香氣撲鼻,是本地清明節最有特色的節令食品。

上海也有的人家清明節愛吃桃花粥,在掃墓和家宴上愛用刀魚。

在浙江湖州,清明節家家裹粽子,可作上墳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帶的乾糧。

俗話說:“清明粽子穩牢牢。

”清明前後,螺螄肥壯。

俗話說:“清明螺,賽只鵝。

”農家有清明吃螺螄的習慣,這天用針挑出螺螄肉烹食,叫“挑青”。

吃藕是祝願蠶寶寶吐的絲又常又好。

吃發芽豆是博得“發家”的口彩。

吃馬蘭頭等時鮮蔬菜,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

 地方差異廣東清明圖片廣東清明掃墓,亦稱為“拜山”。

清明時節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廣東人過節的主要禮俗主題。

廣東人自古至今傳承著古老天人合一的理念,在郊野掃墓祭祖的同時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廣東人重傳統風俗,每逢清明,不管是在海外的,還是離家鄉不遠的,都要趕回老家來,同父老鄉親一起去祭拜祖先,清明也成了合家團圓的聚會的日子。

廣東有“行清”與“踏青”的習俗。

“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遊,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一起去掃墓。

在每年掃墓時,都首先會將祖墳周圍的雜草清除,祖墳扎紙,然後擺上祭祖金豬、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貢品進行拜祭,最後鳴放鞭炮。

完成了拜祭儀式後,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聚宴,或回家聚宴;據《禮記·王制》所載,祭祖聚宴源自“春礿”禮俗,自古有之。

清明節禮敬祖先、慎終追遠的禮俗觀念在廣東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香港清明是香港的重要節日,港人會到祖先墳前,焚燒香燭、冥鏹,奉祭物多為水果、鮮花、燒豬或白切雞。

港人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提早數星期拜山,並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早在港英時期,中港邊界縱然自從國共內戰結束,中共執政之後守護森嚴,但每逢清明,位處中港邊界的沙頭角禁區多會有限度地開放,讓人到沙嶺墳場拜祭;1950年至1970年代中前期,中國仍未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不少人亦會在清明節,以祭祖為藉口回鄉,人人身穿多層衣服,攜帶異常大量的日用品,用以接濟鄉間親友,粵、港火車票亦會出現搶購潮和炒黃牛票的情況。

江蘇江蘇省清明節習俗,泰州農民於清明節舉行划船比賽,稱為“撐會船”。

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

丹徒縣圌山附近的鄉民,還保留了寒“望綿”﹝綿山﹞的舊俗。

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

上海舊俗在清明節吃桃花粥、紫筍茶,並有祭厲台、迎城隍出巡的習俗。

安徽徽州府於清明淘新泉釀酒。

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

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

壽春清明,家家插柳,並懸紙錢於墓樹,稱為“贐野鬼”。

浙江海寧縣清明夜,養蠶人家睡覺時會把蠶子裹在棉衣之下,據說蠶子得了人氣才會容易繁殖。

嘉興縣清明夜吃青螺,稱為“挑青”。

海鹽縣清明有龍舟之戲。

台州府清明簪柳,稱為驅香九娘。

紹興人上墳時,要準備一些糖果、餅乾,稱為“上墳果”,發給住在祖墳附近的兒童。

舟山人掃墓俗稱上墳,到墳墓前祭奠先人。

祭奠時,出於對先人的尊重懷念之情,人們皆先剪除雜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墳,所以稱之為掃墓。

繼而,點香燒燭,擺螺螄、青餅、條子糕、菜餚等供品,老式的家長率全家老小下跪磕頭,新式的行鞠躬禮。

祭禮畢,墳頂插竹幡,焚燒紙錢及冥錢,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糍錢”(麻糍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

上墳後,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

 山東清明上河圖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

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

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後,一起吃祭後的饅頭及菜餚,稱為“房食”或“祊社”。

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鬥雞子”的習俗。

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

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乾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

有諺語道:“打千罵萬,清明一飯”。

湖南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

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

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陝西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

富平縣每戶人家於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

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

同州縣清明祭掃後,折柳枝插門;並以紙錢貼於樹幹,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

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

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四川、重慶川東和重慶萬州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

清明節前後,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

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

四川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後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凶,稱為“油卜”。

成都一帶則賣炒米糰,上麵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廣西清明橫州鄉民清明節取柳葉及田螺浸水洗眼睛,據說可使眼睛明亮。

興仁縣掃完墓後,以白紙作長幡掛在墓頭,稱為“標墳”,又叫“掛青”。

開陽縣掃墓時,由值年主祭備酒食以祭。

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江西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

永豐縣清明掃墓以前三後七為期。

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

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福建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遊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

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

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

據說清明節吃了腳目粿,可以增加腳力。

十歲以下的小孩子也在清明節糊彩色的小旗為戲。

漳州人多在三月三日(俗稱三日節)上墳,泉州人則在清明節掃墓。

關於這個日子的歧異,有一種說法是:漳、泉人常因清明節買菜引發糾紛,彼此械鬥。

所以由官府出面調停後,規定漳州人在三日節、泉州人在清明節掃墓。

 海南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

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

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

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後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

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

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後代子孫繁榮。

,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乾飯等祭品,人人跪拜。

後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

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山西山西舊有“清明細雨催人哀,漠漠(土番)頭野花開,手端祭品肩扛鍬,都為先墳上土來”的民謠,生動地概括了時人的心情與掃墓的特點。

山西南部地區,人家不論貴賤貧富,上墳時男女都到,表示所有後代都在懷念祖先。

北部地區上墳多是男子的事情,婦女一般不到墳瑩。

大同、平遙等地,是日傍晚,舊俗婦女們要在大門外放聲大哭,“闔村哀聲連一片,傳入耳中都是悲”。

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上墳時不燃香、不化紙。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肴,祭畢祖先,便在墳地里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

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痒痒。

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麵餅,形如盤蛇。

晉東南地區,人人頭上插柳枝枯葉。

婦女要用描金彩勝(頭飾)貼在兩鬢。

晉北地區,習慣生黑豆芽,並用玉米面包黑豆芽餡食用。

晉西北地區講究用黍米磨麵作餅,俗稱“攤黃兒”,呂梁地區在清明後一天,要接女邀婿,俗稱“清新火”。

 翼城縣民預煮黑面涼粉,於清明節切薄片,淋上湯汁來吃。

解州清明停止一切女紅,據說此日動針線者,會成為瞎子。

平陸縣兒童清明節頭上以麥系發,祈求長壽。

河北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農曆鬼節)”。

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周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

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

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

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

 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

節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

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醯醬。

官府祭厲壇。

元氏縣清明節又稱花節,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貴州老貴陽人在清明這天,也有吃寒食的習俗。

過去人們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糕點、涼粉、涼麵加滷菜、冷盤;鍋魁加滷菜、冷盤。

 河南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

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

孟津縣清明插青苗於麥地。

 台灣清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

台灣的清明節是從前一年冬至開始算起的第105天,台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曆三月初三。

台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台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後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過去的台灣農村,每當掃完墓之後,都會有一群孩子前來討粿類,來的人愈多,表示這一家族日後將愈發達,主人們也都樂意分送“發粿”或金錢給那些孩子們。

後因台灣墓地減少而實行骨灰塔,不少人把骨灰盒放置骨灰塔上,每到清明則到骨灰塔去祭拜,也同樣起祭拜祖先的作用。

由於人們觀念的逐步改變,祭掃祖墓的儀式也省略了許多。

台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

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

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

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掃墓的同時,也要祭拜長期站在一旁守護墓地及祖先安靈的土地公(有一塊小石碑),一方面是慰勞,更有感恩圖報的意思。

台灣還有一個特殊習俗,如果在這一年內家中有喜事,掃墓時要整修墳墓,還得準備一個小紅燈(油燈)點在墓前,回家時再帶回家,據說可招來更多的喜氣和吉祥。

印尼華人生活在印尼的華人一直延續著清明節祭祖掃墓的習俗。

“百善孝為先”,在華人社會的價值觀里,“孝”排在首位,掃墓祭祖就是一種孝道的表現。

清明節前一個星期,印尼華人就開始買紙錢、蠟燭、花籃以及現代祭品如“金條”、“手機”等。

去外地掃墓的人早早就預訂了機票和船票。

印尼華人表示,清明節很有意義,這期間不僅掃墓拜祭先人,緬懷先人的功德,也是兄弟姐妹團聚的日子,清明節習俗應該代代傳承,尤其是現代社會更應該發揚孝道。

華人多在百家姓宗祠祭拜先祖,自從各姓氏有了自家的宗親會所宗祠,宗親們便聚集在會所祭拜祖先。

宗親們通常是祭祖後共進午餐,敦睦宗誼。

有的還利用這個機會向學習優秀的宗親子弟頒發獎學金,體現了華人慎終追遠,緬懷先人功德,勉勵後輩努力學習、奮發圖強的傳統美德。

一些地方在清明節期間,舉辦師生校友聯歡會,加深彼此情誼。

更多的華人是舉家前往墓地給先人掃墓,或到寺廟進香祈福。

新加坡華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上旬的周末,在通往新加坡郊區墳場、骨灰甕安置所和廟宇的道路上,總會出現連綿不斷的“車龍”和熙熙攘攘的人流。

與世界其他地方的華夏子孫一樣,新加坡華人不會忘記在清明時節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慎終追遠”。

新加坡華人至今仍按照傳統儀式掃墓。

每逢清明時節,新加坡華人會舉家出行,在親人墓前擺上酒食果品和鮮花,燃起香燭,再將紙錢焚化,磕頭行禮,最後吃掉酒食回家。

回中國尋宗認祖、祭拜先人,則是近20年新加坡華人興起的潮流。

在清明節前,新加坡華人見面時往往會用家鄉話互相詢問:“回家鄉過清明不?”千里迢迢回中國祖籍地掃墓的原因只有一個:不能忘記祖先。

一些華人表示,不太能接受時髦的“網上祭拜”方式,如果條件允許,一定要親自到先人墓前磕頭。

即使是接受西方教育的新加坡年輕華人對清明節也不敢怠慢,因為崇祖、祭祖是流傳數千年的華人傳統。

美國華人清明時節,美國南加州華人歷史學會每年都會舉辦活動紀念華裔先民,並呼籲華人不要忘記先民在加州開疆闢土的貢獻。

當地華人紛紛以不同方式進行每年一度的清明節紀念活動。

紐約華人不同的經歷決定了他們過清明節的不同方式。

在這一天,許多傳統僑團都紛紛在報上刊登春祭廣告,並在會所內張貼通知,組織成員到安葬先人的墓地祭奠。

清明節掃墓成為華人聯絡感情、增加交往的社交場合。

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來美的新移民,也往往會通過書信和電話向遠在故國的親友表達對先人的思念。

美國華人雖然遠離故土,但許多人都認為,在接受美國主流社會文化的同時,不應忘記中國的傳統節日。

華人方焰指出,紀念華人傳統節日有助於發揚中華民族的美德,增進海外華人的交往和團結。

 介子推傳說介子推“割股奉君”故事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

隨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了一塊肉,煮了一碗肉湯讓公子喝了,重耳漸漸恢復了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了眼淚。

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

即位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

他打好行裝,同母親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了。

晉文公聽說後,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了綿山。

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了。

晉文公見狀,慟哭。

裝殮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

”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並曉諭天下,於是又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據考,清明節的起源其實與介子推無關,清明作為一個春祭大節,遠在周代之前已經確定。

中國地域遼闊,先秦時南北風俗各異,各地很多節俗活動在當時文獻上鮮有記載。

在歷史發展演變中傳統節日大多會被附會一個傳說作為“起源”,但實際考察,這些說法遠遠晚於節日誕生,是後世建構替入的結果。

 文學記述詩詞名篇朝代作者篇名作者篇名唐杜牧《清明》 宋之問《途中寒食》 張繼《閭門即事》 韓翃《寒食》 顧非熊《長安清明言懷》 賈島《清明日園林寄友人》 來鵠《清明日與友人游玉粒》 李正封《洛陽清明日雨霽》 宋王禹偁《清明》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程顥《郊行即事》 楊萬里《寒食上冢》 黃庭堅《清明》 高翥《清明》 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明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遊》 農事諺語《淮南子·天文訓》云:“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

”《歲時百問》中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係。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

文中記述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清明宜晴,穀雨宜雨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清明有霜梅雨少清明霧濃,一日天晴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清明響雷頭個梅清明冷,好年景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 節日諺語◇雨打清明前,春雨定頻繁(魯)◇陰雨下了清明節,斷斷續續三個月(桂)◇清明難得晴,穀雨難得陰(魯)◇清明不怕晴,穀雨不怕雨(黑)◇雨打清明前,窪地好種田(黑)◇清明雨星星,一棵高粱打一升(黑)◇清明宜晴,穀雨宜雨(贛)◇清明斷雪,穀雨斷霜(華東、華中、華南、四川及雲貴高原)◇清明斷雪不斷雪,穀雨斷霜不斷霜(冀、晉)◇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蘇、鄂)清明節氣的霜、霧、雷及寒暖與未來天氣均有一定預示,相關諺語有:◇麥怕清明霜,谷要秋來旱(雲)◇清明有霜梅雨少(蘇)◇清明有霧,夏秋有雨(蘇、鄂)◇清明霧濃,一日天晴(豫)◇清明起塵,黃土埋人(晉、內蒙古)◇清明響雷頭個梅(浙)◇清明冷,好年景(遼、冀)◇清明暖,寒露寒(湘)清明節氣的風對未來天氣及年成好壞也有一定預示,農民極為關心,因此,在民間流傳不少有關這方面的諺語。

比如:◇清明南風,夏水較多;清明北風,夏水較少(閩)◇清明一吹西北風,當年天旱黃風多(寧)◇清明北風十天寒,春霜結束在眼前(冀)◇清明刮動土,要刮四十五(蘇) 2013年法定節假日放假安排節日 放假時間 調休上班日期 放假天數 元旦 1月1日-1月3日 1月5日(周六)、1月6日(周日) 3天 春節 2月9日-2月15日 2月16日(周六)、2月17日(周日) 7天 清明節 4月4日-4月6日 4月7日(周日) 3天 勞動節 4月29日-5月1日 4月27日(周六)、4月28日(周日) 3天 端午節 6月10日-6月12日 6月8日(周六)、6月9日(周日) 3天 中秋節 9月19日-9月21日 9月22日(周日) 3天 國慶節 10月1日-10月7日 9月29日(周日)、10月12日(周六) 7天 中國重要節日陰曆節日時間陽曆節日時間春節正月初一元旦節1月1日元宵節正月十五婦女節3月8日清明節節氣,每年陽曆4月5日左右植樹節3月12日端午節五月初五勞動節5月1日七夕節七月初七青年節5月4日中秋節  八月十五母親節每年5月的第二個星期日重陽節九月初九兒童節6月1日臘八節臘月初八父親節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冬至節節氣,每年陽曆12月22日左右中國共產黨建黨日(又:香港回歸紀念日)7月1日除夕臘月三十建軍節8月1日春龍節農曆二月初二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中國記者節11月8日澳門回歸紀念日12月20日世界各地的“鬼節”風俗中國四大鬼節:三月三|清明節|七月十五|十月初一農曆7月15日道教中元節|佛教盂蘭盆節 |佛歡喜日 |僧自恣日 |民間俗稱七月半鬼節習俗:水旱燈|施歌兒|布田|中元普渡|放焰口|放河燈|跳鍾馗|搶孤|雞籠中元祭|祭祖|傀儡戲|送面羊|燒袱子西方的鬼節:泰國鬼節|墨西哥鬼節|萬聖節相關詞條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讀本 內容介紹《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文化讀本》主要介紹了我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及其相關文化內涵,包括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等八... 內容介紹 清明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受漢族文化的影... 節日由來   發展歷史   風俗習慣   地方差異   介子推傳說 《清明節》特種郵票 《清明節》特種郵票,1套3枚,2010年4月5日由中國郵政發行,志號:2010-8。

郵票全套3枚:《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為農曆節氣,清明節為... 郵品簡介   郵品欣賞   郵品作者   背景資料   原地溯源 中國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多樣,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 節期簡述   歷史淵源   節日介紹   節日列表   附錄 元宵節[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節日起源   歷史發展   民間習俗   社會影響   節日意義 傳統節日表 中國的傳統節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是我們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

傳統節日的形成過程,是一個民族或國家的歷史文化長期積澱凝聚的過程,我國的傳... 漢民族15個主要節日:   回族節日 上元佳節[中國傳統節日]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小正月、元夕或燈節,為每年農曆正月十五日,是中國春節年俗中最後一個重要節令。

元宵節是中國與漢字文化圈地區以及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一... 節日起源   歷史發展   民間習俗   社會影響   節日意義 中華傳統節日形象標誌 由中華文化促進會、節慶中華協作體聯合主辦的“中華七大傳統節日形象標誌創作大賽”結果公布,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七個中華傳統節日首次以各... 形成   節日標誌   意義 熱門詞條FreeWaygoodIWC萬國表QRCode中國好歌曲第三季休葛蘭充氣床墊史蒂芬·傑克遜城裡的月光天母運動公園心術新戀愛時代桂枝樂淘淘海賊王劇場版王瑞兒英國首相華麗的外出金曲銀杏森林阿里郎韓式料理陳法蓉韻律體操骨碎補exerciseKYTreceiverwheel大華科技大學天使街23號太宰府天滿宮忠武戰國策手機桌布李宗泫林滄敏沐浴科比·布萊恩特米奇林聽風者臺中市勞工局血汗工廠靈魂擺渡高絲雪肌精famousISMS伊邪那美別叫我兄弟鹹水雞愛新覺羅·皇太極電子機票蟑螂屋清明節[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百科知識中文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