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寫論文致謝辭才能禮數足又專業到位 - 英論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至於非作者身分之貢獻者,也應將雖非作者但提供寶貴貢獻的人士,列為致謝的對象。

例如:尋求資金、監督實驗室工作進行等等,或是對文稿作技術審查,或編修語法格式等。

16 文稿分段 如何撰寫論文致謝辭才能禮數足又專業到位 LastupdatedFeb7,2020 [wppr_avg_rating] 學術論文一般都會包含致謝部分(Acknowledgment),感謝相關人士的貢獻。

致謝的對象包括共同作者和非作者、經費來源、編輯,甚至行政人員等任何有具體貢獻者。

論文致謝只是論文的附帶內容,應該簡要撰寫,只需提及直接參與該專案的人士。

換句話說,這不是奧斯卡得獎感言,不應藉此感謝父母親友的關懷體諒和經濟援助等等。

論文作者 首先要區分出作者和貢獻者。

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定義出四種作者身份的標準: 貢獻出實質概念或設計,或是蒐集、分析重要數據 協助撰寫論文的實質內容或進行關鍵性修改 發表之前作最終核准把關 同意為該論文的真確性負責 論文開頭應列出這些作者及其所屬單位。

「通訊作者」也應再次列出,並且直接與期刊聯絡,以確保滿足文件要求。

現在也有許多期刊會要求在致謝部分中提及每位作者所扮演的角色。

典型敘述如下:「Jones負責蒐集數據;Smith負責分析數據、製作圖表;Johnson負責審稿並協助編輯。

」請注意,除非有兩位以上同姓氏作者,一般僅使用姓氏。

其他貢獻者 至於非作者身分之貢獻者,也應將雖非作者但提供寶貴貢獻的人士,列為致謝的對象。

例如:尋求資金、監督實驗室工作進行等等,或是對文稿作技術審查,或編修語法格式等。

ICMJE指南規定,協助撰寫、技術編輯、語言編輯與校對等,也應該列入致謝的範圍。

因此,論文編修公司雖然是收費服務,也應予以適當的致謝。

相較於論文本文,致謝的格式較為自由,可作點個人化的呈現,也可以在此使用「你我他」這些人稱代名詞。

例如:「我們在此感謝以下對本研究提供了重要資料、並協助審查論文的專業人士。

」 切記,有許多期刊作者指南規定要將資金來源分別致謝部分。

此外,提供資助的機構可能另有其出版致謝的明確要求,請務必遵守。

文稿分段 LeaveaReply  Subscribe  Notifyof newfollow-upcomments newrepliestomycomments 更多資源 線上講座 問答論壇 資訊圖 X 請訂閱以繼續閱讀 關於科研寫作和學術出版的文章與學術資源,包括: 820+文章 50+免費線上講座 10+專家Podcast 10+電子書 10+檢查清單 50+資訊圖 解鎖免費獲取 Pleaseenteravalidpersonalemail 是的,我願意收到英論閣學苑的郵件(可以隨時退訂)GizlilikPolitikamız. 我們也一樣討厭垃圾郵件。

英論閣保證保護您的隱私,不給您發送垃圾郵件 wpDiscuz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