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史前文化 -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
典型的陶器以灰黑陶為主,紅褐色陶次之;兩者均含砂,有手製及輪製兩種。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少量的磨光黑陶。
在灰黑陶的口緣及腹部外側 ...
|回首頁|ENGLISH|兒童館|CHILDREN|MyMuseum
|進階檢索
台灣史前文化台灣原住民民族誌標本台灣漢人民間信仰
現在位置: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 一般大眾 » 數位典藏 » 人類學 » 台灣史前文化
選單無法顯示請聯絡網站管理員
:::
台灣中部考古學概述
營埔文化
-概述與研究簡史
-類型
-遺址年代
-生活復原
-參考文獻
大馬璘文化
-文化內涵
-年代
-遺址概況與研究簡史
-遺跡:墓葬.建築遺構.灰坑
-參考文獻
漢人文化(板頭村遺址)
-文化內涵
-歷史沿革
-遺址概況、發掘區與探坑分布
-參考文獻
番仔園文化
大邱園文化
-文化內涵
-遺址年代
-遺址概況
-參考文獻
牛罵頭文化
阿里山地區Yingiana上層文化
-概述與研究簡史
-鄒族族群分布
-研究區域與遺址概況
-遺址年代
-文化內涵
-遺址類型與生活重建
-參考文獻
大湖文化魚寮遺址
-文化概述與研究簡史
-遺址概況與發掘
-遺址年代
-文化內涵
-生活復原
-參考文獻
玉山國家公園史前文化
-玉山國家公園簡介
-遺址研究策略與方法
-文化內涵
-史前族群與原住民
-參考文獻
一、台灣中部考古學概述
「台灣中部考古學蒐藏」粗分為大坌坑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等史前文化層與歷史時代之漢人文化,簡介如下。
大坌坑文化(距今6000至4500年)這是代表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已發現的遺址以台北八里大坌坑為代表。
而中部地區的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下層、彰化市牛埔遺址及台中市惠來里遺址,都有大坌坑式的陶器出土。
陶器特徵為腹部印有繩紋,器形有缽與罐。
石器類型不多,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鏃及有槽石棒。
牛罵頭文化(距今4500至3500年)這以清水鎮牛罵頭上層陶器文化為代表,據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在中部地區代表的遺址有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麻頭路及神岡鄉的莊後村、大肚山台地南邊旭光國小、龍泉村、台中盆地的惠來里彰化市牛埔、烏溪、南投草鞋墩及坪林。
已發現的遺址分佈在海岸或溪畔的台地及斜坡上。
出土的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即器物的頸部或肩部以下印有繩紋,紋飾比大坌坑文化的淺而細,口緣少數有劃紋,器形以侈口(口緣向外開)、鼓腹圓底、圈足的罐形器、缽及瓶較為常見。
牛罵頭文化晚期的繩紋陶為黑陶所取代。
常見的石器有打製及磨製石斧、磨製石錛、石刀、石鏃及網墜。
營埔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營埔文化遺址分佈的範圍在中部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延伸,代表的遺址有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神岡鄉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鄉水底寮、七份、矮山坪。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而且灰黑陶為典型的陶器、紅褐色陶次之,並且出土少量磨光黑陶最特別。
其次石器出現的頻率很高,器類比前期(牛罵頭)較複雜,主要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鏃、矛頭及網墜,同時營埔村發現過幾件巴圖型石器及石製和陶製的環。
一九九九年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重新發掘,發現了不少古代灰坑,與由營埔出土陶片的稻穀印痕,可推測當時農業也繼北部之後傳入中部地區。
大馬璘文化,包括大馬璘遺址(距今4000至1600年間)與水蛙窟遺址(距今2381+71年)。
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內涵,可能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似乎受到其他文化傳統明顯影響,如板岩石棺、玉器工藝、橙色夾砂陶器等,很明顯受到台灣東部卑南文化或中部繩紋紅陶文化的影響,但若從黑色陶器的質地、器身紋飾的圖案、部分石器的器型與加工方式來看,又不可否認是受到台灣西海岸中部營埔文化的影響,而且營埔文化對大馬璘遺址的影響可能偏晚。
除此之外,大馬璘遺址還有一些獨特的石器類型,如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打製石片器等,都不見於其他史前遺址,或形制上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複雜且自成一格,所以多以「大馬璘文化」稱之。
其次水蛙窟遺址包含灰黑陶文化和素面紅陶文化,兩者都佔了一定的比例,另外還有少量的繩紋紅陶文化及表面飾有刻劃的曲折線紋、刺點紋的營埔文化黑陶類型。
番仔園文化(距今2000至400年)中部地區在公元前後正式脫離了石器時代而進入鐵器時代。
這時期文化的遺址主要分佈在大肚山台地,向北可延伸至苗栗南部的丘陵地區,典型的遺址為大甲鎮的番仔園。
此外外埔鄉麻頭路,清水、鹿寮、龍井鄉山腳、龍泉村以及台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及惠來里遺址,也找到這層文化遺物。
陶器類型以黑灰陶為主,紅褐陶次之,並且出現少量陶質較硬、火候較高、表面磨光的黑陶。
黑灰陶的表面有刺點、壓印和刻畫的紋飾,最常見的是連續的刺點紋、波浪櫛紋及圈點紋。
器物的形狀以侈口、鼓腹的罐及缽為主。
同時,在番仔園、麻頭路、龍泉村及惠來里都發現不少俯身葬。
大邱園文化(距今2000年以內)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
陶器以以紅褐色帶粗砂的素面軟陶為主。
石器類型很多,包括石鋤、石刀、石錛、石鑿、石矛、石鏃、圓盤形石器和石墜等,並且出土類似番仔園文化之玻璃管珠。
歷史時代的漢人文化以板頭村遺址為例,板頭村(厝)位於北港溪南岸,當地耆老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的舊址。
出土文物除了殘磚斷瓦外,以陶瓷器的數量最多,也最重要。
瓷器包括青花瓷、釉上彩瓷、白瓷,及少量青瓷;器型包括碗、盤、碟、蓋碗、杯、羹匙等。
板頭村出土的青花瓷器,大部分是來自福建省德化、安溪、永春等縣的民窯。
此外還有黑白圍棋子、銅錢、銅簪、銅煙斗、玻璃瓶等,以及許多貝殼、牛骨、蟹殼、蛋殼等食餘。
雖然因為發掘面積有限,無法得知這棟房屋的整體布局,也沒有證據來判斷這是否為笨港縣丞署,但是推測這棟房屋的年代,大約是清代雍正至道光年間;居住者的身份,至少是鄉紳或富商,絕非一般平民。
從出土的遺物,我們可以對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貿易的情形,及富貴人家的生活方式,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營埔遺址概述與研究簡史
營埔遺址位於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主要分布於烏溪北岸的河階上,東以營埔巷為界,西至渡船頭聚落,南至河堤,北至縱貫線海線鐵路。
遺址面積廣大,南北長約1公里,東西寬約500公尺,海拔高度約23-25公尺。
目前地表大部分為水田,少部分建築房屋與工廠;多年來,由於當地農民習慣雇用重型機具翻土整地,遺址大多已受到嚴重的破壞。
此外,靠近大肚溪岸的部分,曾被溪水沖刷流失,現在已建築堤坊,避免進一步崩塌。
←營埔遺址分佈範圍圖(採自臧振華等1995)(★發掘位置)
營埔遺址於1943年1月由日籍學者國分直一發現,並在他的主持之下,進行過三次小規模的試掘(1943年8月、1944年3月、1946年8月),及若干次地表採集。
主要的收穫包括許多夾砂黑陶片、泥質磨光黑陶片、紅褐色夾砂陶片,少量塗有紅色與黑色彩繪的陶片,黑陶豆足、黑陶鼎足、獸足狀鼎足;石器包括大型犁形石器、石刀、石鐮及石錘等。
(金關、國分1949,1956)
1964年11月19日至12月25日,國立台灣大學的宋文薰教授與美國耶魯大學的張光直教授,率隊發掘營埔遺址。
在一塊長20公尺,寬15公尺的地區,做較為細緻徹底的發掘。
當時的報導說:「這次發掘的地區為日常生活或居住的遺跡,有遺物集中的灰坑數處,及密佈經過敲打的石塊及遺物的地層一所,後者可能為當時工作的場地。
從灰坑中出土很多燒焦的植物種子及木炭碎塊,已寄送其一部分作碳素十四定年資料外,並擬請專家鑑定這些種子的種類。
此外在一陶片胎裏壓印有穀類的殼子一粒,頗似稻米,雖有待專家鑑定,仍不失為一重要發現。
此次發掘獲得形制優美可以復原的陶器若干件,亦是在臺灣考古學上難得的收穫。
」(不著撰人1965:24)
這一件壓印在陶片上的稻穀遺痕,經「日本農林省農業技術研究所的長重九博士鑑定,是屬於印度亞種(Oryzusativasubsp.indica)的栽培種。
另請東京大學農學部的松尾孝嶺教授教授鑑定,雖未得明確指示屬於那一品種,但他說該標本毫無遺問是稻殼,而且是保存了稻殼組織的很稀罕的標本。
」(宋文薰1980:128)
不過以上這幾次發掘,都只發表了簡報,對於營埔遺址的內涵,特別是石器工藝,只有極簡單的描述。
所以台灣考古學界,一般對營埔遺址的了解,其實並不深入。
在此之後,包括1972到1974年間,規模較大的「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計畫」,考古學者都未再發掘營埔遺址,只進行一些零星的地表採集工作,而採集的標本以陶器為主。
自1992年至1999年之間,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何傳坤、屈慧麗、劉克竑等人,曾多次前往營埔遺址進行地表調查,採集許多陶片、石片等考古遺物。
1999年8月23日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的考古隊,取渡船頭聚落附東南方進行挖掘,至10月18日結束,期間曾因921大地震而停工二週,共計30個工作天。
(轉載自《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p73-75)
【圖示與說明文】
↗工作人員在營埔遺址試掘區附近地表採集。
↗用水篩洗土中的微小遺物。
↗營埔遺址試掘工作情形。
↗用水篩洗土中的微小遺物。
營埔文化類型
圖1:營埔遺址地表主要為水田。
圖2:探坑發掘情形。
圖3:從營埔遺址取得的灰黑陶片,常見有壓印的凹弦紋、羽狀紋及貝殼紋……等。
圖4:從營埔遺址取得的灰黑陶片,常見有壓印的凹弦紋、羽狀紋及圈點紋……等。
營埔文化遺址分布的範圍在中部自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陸延伸。
代表的遺址有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神岡鄉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鄉水底寮、七份、矮山坪。
在苗栗縣竹南鎮山佳里和頭份鎮後庄里北面的台地上,曾採集到類似中部營埔遺址及北部芝山巖文化的陶器、石器。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
典型的陶器以灰黑陶為主,紅褐色陶次之;兩者均含砂,有手製及輪製兩種。
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少量的磨光黑陶。
在灰黑陶的口緣及腹部外側常見有壓印的凹弦紋、羽狀紋及圈點紋。
可以復原的器形有侈口的陶罐、缽、器蓋,也有圈足及鼎足。
石器出現的頻率很高,器類比前期(牛罵頭)的較複雜,主要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簇、矛頭及網墜等。
在典型的營埔村曾發現過幾件磨製而成的巴圖型石器及石製和陶製的環。
最近由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重新發掘,發現了不少古代灰坑。
由營埔出土的陶片上的稻穀印痕可推測當時農業也繼北部之後傳入中部地區,而漁獵在居民的謀生生計中依然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何傳坤2000)
【一、頂崁子類型】 這個類型是介於牛罵頭文化的晚期與營埔文化早期之間的史前文化類型,分布在大肚溪中、下游地區及大肚台地,以紅色素面夾砂陶為主要特徵。
主要遺址有南投縣草屯鎮頂崁子、隘寮、石灼子,南投市十八張(邱敏勇1996)。
文化內涵兼具牛罵頭文化與營埔文化的特色,陶器以紅褐色夾砂陶為主,次為灰黑色夾砂陶,砂粒之大小一般都在1mm以下。
此外有少量灰黑、紅褐色泥質陶和紅褐色粗砂陶。
大都是素面無紋,有紋飾者僅佔少數。
紋飾多為繩紋,少數是方格印紋、豆粒形壓印紋、刺點紋、劃紋(包括平行線紋、曲折紋、波浪紋、圈帶紋、方格紋,羽狀紋、交叉紋)、彩繪紋(包括平行線紋、菱眼紋、方格紋)。
器型以罐和缽為主,部份帶有器蓋、圈足、尖足、穿鼻、提耳等。
石器以石刀、石鋤為數最多,其它類型有網墜、劈砍器、石錛、石矛、戈形器、尖器、鎚砸器、刮器、杵形器、球形器、帶孔圓形石器等,裝飾品有少量陶環。
生業可能是以農耕為主,但是也兼行漁獵和採集。
這個類型的年代,頂崁子遺址碳十四年代經樹輪校正後分別為3370土156B.P.、3735土144B.P.。
由於這兩個年代都是得自史前文化層的最下部,所以它們原則上接近頂崁子遺址的年代上限。
由於文化內涵兼具牛罵頭文化與營埔文化的特色,且期間的發展並未間斷,顯示這個類型的文化可能是牛罵頭文化向營埔文化演變的過渡階段(臧振華1984:595-599),從碳十四測年結果推測這個文化年代上限應該不會早過四千年,最可能的年代在距今38000-34000B.P.之間,處於一個文化的轉變期,目前並沒有足夠的資料說明為什麼轉變。
【二、水蛙窟類型】 分布於埔里盆牠及鄰近較高的台地面上,主要的遺址有埔里鎮的水蛙窟遺址下文化層、大馬璘遺址下層、愛蘭遺址等,此外仁愛鄉曲冰遺址早期可能與這個類型有關。
聚落大多分布於平緩的台地或緩坡地上。
遺址內出土石斧、石鋤、石錛、網墜、箭頭、石戈等農漁獵工具。
陶器以灰褐色粗沙陶為主,並有少量的灰褐色細沙陶及黃褐色夾沙陶,大多素面無紋,少數有繩紋、方格紋、圈印紋等裝飾,器型主要為罐型器與缽型器,遺址內並發現石板棺,其生業型態以農耕為主,兼行漁獵(Stamps1977:270)。
這個文化類型的絕對年代,包括愛蘭遺址(PL30)測得的三個碳十四年代,校正後為3541B.P.(或3517B.P.、3477B.P.)、3460B.P.、3211B.P.,水蛙窟遺址出土的年代校正為2354B.P.。
至於相關的曲冰遺址早期的碳十四年代經校正,大致集中在2854-2152B.P.。
根據上述絕對年代說明這個文化類型存在的年代,約在距今3600-2400年前或稍晚,這是埔里盆地及其附近山區目前所知最早的史前文化。
這個類型可能是繩紋紅陶晚期往河流中游移動後。
適應產生的新文化類型;其晚期則發展為大馬璘類型,二者可合稱為大馬璘文化。
【三、營埔類型】 營埔類型為營埔文化盛期的文化類型,年代在3200-2800B.P.。
這個階段的營埔文化分佈範圍廣,包括各種不同的地形,有海岸、平原、濁水溪大肚溪的河邊台地,顯示對自然環境的適應有較大的彈性。
主要遺址有臺中縣清水鎮牛罵頭,大甲鎮水源地、大甲東、后里鄉舊社、七星農場,神岡鄉莊後村上層,大肚鄉營埔:南投縣南投鎮軍功寮,集集鎮洞角、大坪頂、草嶺頂、大山,竹山鎮竹山神社,彰化市牛埔遺址上層等遺址,甚至遠達濁水溪南界雲林縣林內坪頂遺址。
陶器以灰黑色陶為主,亦有紅褐色陶。
多數含有細砂,少數泥質,間有磨光者。
紋飾種類繁多,有圓圈紋、凹弦紋、羽狀紋、斜行線紋、菱形方格紋、波浪紋、貝紋、繩紋、附加堆紋、彩繪紋等,這些紋飾主題彼此搭配組合,構成各種圖案。
器形有罐、缽、鼎,有的帶有器蓋、圈足。
石器數量多,類型變化亦較大,有斧鋤形器、石錛、石刀、石鏃、石槍、石球、網墜等。
骨器有骨鏃。
裝飾品數量不多,有石環、石玦、陶環、墜形器等。
各遺址在陶器、石器的內涵上,雖然表現相當高的一致性,但仍有其各自顯著的特色。
如營埔之獸足形鼎足、彩陶,洞角之石臼,大坪頂之石英岩石球(邱敏勇1996),芬園舊社、莊後村之陶器幾乎都是素面無紋,而且器型也已經開始變化,也許應該把芬園舊社、莊後村這些遺址當成另外一個類型來看待,它們代表的是營埔文化晚期階段。
營埔類型的年代。
目前測得的碳十四年代營埔遺址有三個,校正後為3204B.P.(或3189B.P.、3170B.P.)、2934B.P.(或2904B.P.、2893B.P.)、2323B.P.。
莊後村一個校正後為205OB.P.。
洞角遺址一個校正後為2769B.P.(朱正宜1990)。
從這些年代來看,年代大致在距今3500-2000年前。
這個文化可能是從繩紋紅陶文化晚期經過類似頂崁子類型等中間演變,逐步演變而來。
這個階段人類的生活型態已經以農業為主體,除了發現大量的石鋤、石刀等農業工具之外,在營埔遺址出土的陶片上,曾經發現稻殼遺痕,經鑑定是屬於印度亞種的栽培種,推測當時可能已種植稻米(宋文薰1980:128-129)。
除了農業之外狩獵、漁業在河流中游地區也相當發達,往往發現大量的網墜與箭頭。
【四、水底寮類型】 為分佈於大甲溪中游的營埔文化,以台中縣新社鄉的水底寮、新六村、矮山坪、七份和和平鄉的Babao遺址等為代表。
其文化內涵與營埔類型部分相近,但石器的類型有較大不同,可能因適應不同生態,可能因適應不同生態區位而產生的改變。
從新六村和矮山坪遺址陶器熱螢光定年的結果,可知這個類型的年代大約在3000-2500年前後,也許延續到距今2000年前(劉益昌、李德仁1998:30),與營埔類型中間階段相近。
這個顆型的遺址中,新社台地群的水底寮、新六村、矮山坪等遺址,與大甲溪中游山區的Babao遺址和新六村遺址出土的陶器明顯以橙色素面陶為主,大多數夾砂或者粗砂,只有、少量為泥質,也有部分灰黑色陶。
陶容器可辨明器型的僅有罐口與缽口,陶器腹部大多素面,另外有少量的羽狀紋、菱形紋和條紋,並且有裝飾品的環。
石器的變化相當多,包括斧、鋤、石刀等農具,箭頭、網墜、刮削器等漁獵用具,以及石錛、石鑿、石鎚等工具。
其生業型態應以農業為主體,漁獵也相當發達。
(劉益昌1999)
【五、谷關類型】 這個類型的遺址主要分佈在大甲溪、大安溪中上游地區,包括和平鄉谷關遺址、久良栖遺址、埋伏坪遺址、蘇魯遺址、士林遺址、中冷遺址上層、上天輪遺址等,最近調查顯示和平鄉的哈崙台、裡冷、白毛台、白鹿、?觀都發現同一類型的遺物。
此外在北港溪、濁水溪上游也發現不少這類型遺址。
從遺物文化遺物相當單純,主要是各類型的打製斧形器、鋤形器和少量的打製或磨製石刀。
伴隨的陶器以橙色夾砂素面陶為主,有少量的拍印方格紋,陶器火侯並不高,常見灰胎。
由出土器物用途和遺址所處的環境推測,這群人可能是以山田燒墾、旱地耕作為主的民族。
本類型遺址常見遺址性質為耕作地的型態,一方面可能與高位河階面調查不易的限制,再者,可能因其年代晚,與舊社年代接續時間緊密,當時人類移動遷移頻繁、陶器用於日常生活大減等因素,因而不易看出聚落型態;另外,區域內盛行種植溫帶水果,其樹下植被茂密,若非整地或新闢的區域,亦不易見陶器。
目前這一類型遺址都未有絕對年代,台中縣和平鄉中冷遺址的發掘結果得知出土的遺物大致分布於地表30cm以內的地層,表層即文化層,顯示其堆積年代較晚(劉益昌等1997:70-73)。
調查時出土的遺物大致分布於地表,可見的文化層也多在表層,顯示其堆積年代較晚;同時這些遺址大致分布於泰雅族的居住區域來看,這個類型的遺址有可能和泰雅族有關,配合泰雅族的遷移口碑,年代也應該較晚。
(劉益昌1990)
營埔遺址的年代關於營埔遺址的年代,以往有1964年宋文薰、張光直兩位教授發掘營埔遺址時,所獲得的三件木炭標本,由美國耶魯大學放射性碳研究室,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結果如下:表1營埔遺址碳十四年代(1965年測)實驗室編號出土位置標本性質原始數據校正年代誤差範圍Y-1630T3P2E,R1L10木炭2970±80B.P.3204B.P.3189B.P.3170B.P.3004-3325B.PY-1631T3P2E,R1L7木炭2810±100B.P.2934B.P.2904B.P.2893B.P.2789-3049B.PY-1632T1P3W,R1L3炭化苦揀樹種子2250±60B.P.2323B.P.2156-2343B.P(引自宋文薰1965:148,朱正宜1990:115)據宋文薰教授的說法:「在這次發掘期間,我們找到幾個遺物集中的灰坑。
Y-1630和Y-1631兩項標本是從最深的一個灰坑裡出土:Y-1630是從它的底部,Y-1631是從它的上部取出來的。
我們挑選Y-1632標本寄去請鑑定的理由是,因為它是從最淺的一個灰坑得到的緣故。
所以Y-1630標本的年代大致可以代表人類佔據發掘地區的最早年代,而Y-1632的年代是可以代表晚期的年代的。
」(宋文薰1965:148)根據上述三件碳十四數據,考古學者以往所估計的營埔遺址年代,大致不出這個範圍,如「西元前第十一世紀到西元前三百年之間」(年代未校正)(宋文薰1965:148),「大致在距今3500-2000年前」(年代校正後)(劉益昌1999:84)。
這次發掘營埔遺址,也在灰坑中採得許多木炭,我們選了4件標本,交由美國BetaAnalyticInc.,進行碳十四定年,其中有l件標本含碳量不足,其他3件結果如下:表2營埔遺址碳十四年代(2000年測)實驗室編號出土位置標本性質原始數據校正年代誤差範圍Beta-139728P2L5木炭1730土60B.P﹒1620B.P1810一1520B.PBeta-139729P5L9木炭1710土60B.P﹒1600B.P1735一1510B.PBeta-139730P8L8木炭1440土60B.P﹒1320B.P1420一1270B.P這3件新的碳十四年代數據,比起以前的3個數據來明顯偏晚,介於1620-1320B.P.之間。
為了對數據進行交叉檢驗,我們又選了5件由營埔遺址發掘出土的陶片標本,送到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熱釋光定年,結果如下:表3營埔遺址熱釋光年代(2000年)實驗室編號出土位置標本性質年代數據TD-609P8L5黑陶1645土120B.P.TD-610P8L8黑陶1643土120B.P.TD-611P8L11橙皮灰陶1552土110B.P.TD-612P8L11黑陶1688土130B.P.TD-613P8L15黑陶1080土90B.P.*這5件陶片熱釋光的年代數據,有4件相當密集,介於1688-1552B.P﹒之間,與碳十四的年代數據相當符合。
只有1件標本(TD-613)的年代為1080土90B.P﹒,與其他4件標本的年代比起來明顯偏晚,而這件標本的出土位置,卻是在灰坑最深處,按理說年代應該最早才對。
因此筆者認為這個年代數據可能誤差較大,最好暫不列入討論。
由碳十四與熱釋光兩種方法,所測定出來的營埔遺址年代數據,大部分集中在1700-1500B.P.之間,所以其結果應該是相當可信的。
雖然與以前的年代數據相比較為偏晚,但從發掘出土的遺物內容與特色來看,仍屬於營埔文化。
因此筆者認為,1964年宋文薰、張光直所發掘的地點,可能屬於營埔遺址中營埔文化層的早期階段;而1999年科博館發掘的地點,則應該是營埔遺址營埔文化層的晚期。
如此一來,營埔遺址營埔文化層的存在年代,就成為3500-1500B.P.,比以往推測的年代範圍,向後延長了500年。
(轉載自《中台灣鄉土文化學術研討會》p77-79【圖示與說明】↗營埔遺址P2探坑第9層的底面與東牆。
↗營埔遺址P2探坑的南牆,有明顯的灰坑現象。
↗營埔遺址P3探坑第5層的底面,有大量經打剝的石核與石片,其間也夾雜了一些石器。
↗營埔遺址P3探坑第8層的底面與南牆,有明顯的灰坑現象,夾雜了大量的石核、石片與石器。
↗營埔遺址P3探坑第8層的底面與南牆(局部)。
↗營埔遺址P4探坑南拓坑中出土的破碎陶罐。
↗營埔遺址P5探坑第3層出土的玉玦耳飾。
↗營埔遺址出土的玉玦耳飾。
↗營埔遺址P5探坑北牆上的陶片。
↗營埔遺址P8探坑第7層的底面,有明顯的灰坑現象。
↗營埔遺址P8探坑第12層的灰坑現象。
↗營埔遺址P8探坑的灰坑現象。
↗營埔遺址P8探坑的灰坑現象(由北向南照)。
↗營埔遺址P8探坑的灰坑現象(由北向南照)。
參考文獻2001劉克竑、何傳坤〈臺灣中部新石器時代晚期營埔遺址的石器工藝〉【摘要】營埔文化是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最主要的史前文化,其中位於台中縣大肚鄉營埔村的營埔遺址,是營埔文化的命名遺址,具有文化期相的代表性。
本文試圖對營埔遺址的石器工藝進行研究,目標有三項:一、描述各類石質人工製品的取材、器形、特色與出現頻率,重建營埔人的"工具套";二、分析石核和石片等廢料、加工未完的石器半成品、石器表面的製作痕跡,以及製造石器的工具,並輔以實驗的方法,復原製造石器的方法與流程;三、根據消耗痕跡,推測石器的功用,探討營埔人對自然資源的使用。
不著撰人1965〈台中縣大肚鄉營埔史前遺址的挖掘〉〈學術活動消息〉。
中國民族學通訊1:24。
宋文薰1965〈台灣西部史前文化的年代〉,《台灣文獻》16(4):144-155。
1980〈從考古學看台灣〉,戴陳奇祿等合著《中國的台灣》pp.93-220,中央文物供應社,台北。
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1952《台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宋文薰、連照美1975〈台灣西海岸中部地區的文化層次〉,《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37/38:85-100。
邱敏勇1984〈南投縣集集鎮大坪頂遺址〉,國立台灣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金關丈夫、國直分一著1949〈台中縣營埔遺跡調查豫報〉,《台灣文化》第五卷第一期:29-34。
金關丈夫、國直分一著,宋文薰譯1956〈台灣先史考古學近年之工作〉,《台北文獻叢集》第二輯,台北文獻委員會,頁7-20。
金關丈夫、國直分一著,譚繼山譯1990《台灣考古誌》,武陵出版社,台北。
柯思莊1964〈記營埔遺址最近發現的幾件巴圖石器〉,《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23/24:106-108。
黃士強1977〈濁水溪中游考古調查〉,戴張光直編《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考古調查報告》:327-348,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台北。
臧振華1995《台灣考古》,《文化資產叢書》52,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台北。
臧振華、邱敏勇、劉益昌1996〈史前考古〉《重修台灣省通志》臧振華、劉益昌、陳仲玉1995〈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三年)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台北。
劉克竑2000〈營埔遺址的兩件巴圖形石器〉,《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簡訊》152期。
劉益昌1989〈勝蹟篇史前遺址〉《台中縣志土地志》:773-849,台中縣政府,豐原。
1999《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台中縣立文化中心,豐原。
厲以壯1990〈洞角遺址暨相關問題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光直1977〈濁水溪大肚溪流域考古--『濁大計劃』第一期考古工作總結〉《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70:409-436,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台北。
國直分一1981《台灣考古民族志》慶友社,東京。
三、大馬璘文化之內涵流行於距今1700至2800年前的大馬璘文化包括大馬璘、水蛙窟、曲冰、埔心子等遺址,其文化特徵包括使用石板棺傳統、慣用玉器陪葬、具有農、漁、獵並重的石器組合以及與營埔文化相同的陶器(何傳坤,1998)。
以下僅針對本館挖掘所得,介紹大馬璘與水蛙窟兩遺址。
生薑種在水蛙窟考古遺址上水蛙窟遺址出土的石棺大馬璘遺址發掘現場俯視大馬璘遺址因建築施工後曝露在外的石棺大馬璘遺址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內涵,可能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而受到其他文化傳統的影響。
如板岩石棺、玉器工藝、橙色夾砂陶器等,都很明顯受到台灣東部的卑南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的影響;但若從灰黑色陶器的質地、器身紋飾的母題、部分石器的器形與加工方式等,又不可否認是受到台灣西海岸中部營埔文化的影響,而且營埔文化對大馬璘遺址的影響可能略偏晚。
除此之外,大馬璘遺址還有一些獨特的石器類型,如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打製石片器等,都不見於其他史前遺址,或形制上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複雜且自成一格,所以我們認為,若以「大馬璘文化」一詞來敘述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可能會比「營埔文化大馬璘類型」來得合適(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
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水蛙窟遺址關於水蛙窟遺址,由石璋如、劉益昌之調查研究(1987),大馬璘在史前時期是一個長期且定居的大型聚落,以板岩和其他材料建築房舍,並有簡單的排水設施,生活用具以灰陶和石器為主,用灰陶製作罐、缽、甕來儲存、搬運、烹煮東西,石器則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和製造工具,如石斧、石刀、石缽、石鑿、網墜、戈矛等,農、漁、獵生產工具具備,顯示當時農業及漁獵必定非常發達(stamps,1977)。
除此之外,精緻之陶環、石環、耳飾、及陶器上精緻之彩繪也呈現出精神生活之追求;遺址中使用長形石板棺來埋葬遺體,且埋葬在聚落附近,石板棺之長軸方向為東西向,雖未出現人骨,據棺具推之,為單人直肢葬為主,可知當時必有一套完整喪葬儀禮。
其中挖掘出之棺具主要為石板棺,向下挖開地面作為壙穴,並以塊狀石板圍成墓穴(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水蛙窟遺址出土石棺網墜石錛玉器
三、大馬璘文化之內涵流行於距今1700至2800年前的大馬璘文化包括大馬璘、水蛙窟、曲冰、埔心子等遺址,其文化特徵包括使用石板棺傳統、慣用玉器陪葬、具有農、漁、獵並重的石器組合以及與營埔文化相同的陶器(何傳坤,1998)。
以下僅針對本館挖掘所得,介紹大馬璘與水蛙窟兩遺址。
生薑種在水蛙窟考古遺址上水蛙窟遺址出土的石棺大馬璘遺址發掘現場俯視大馬璘遺址因建築施工後曝露在外的石棺大馬璘遺址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內涵,可能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而受到其他文化傳統的影響。
如板岩石棺、玉器工藝、橙色夾砂陶器等,都很明顯受到台灣東部的卑南文化或繩紋紅陶文化的影響;但若從灰黑色陶器的質地、器身紋飾的母題、部分石器的器形與加工方式等,又不可否認是受到台灣西海岸中部營埔文化的影響,而且營埔文化對大馬璘遺址的影響可能略偏晚。
除此之外,大馬璘遺址還有一些獨特的石器類型,如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打製石片器等,都不見於其他史前遺址,或形制上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複雜且自成一格,所以我們認為,若以「大馬璘文化」一詞來敘述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可能會比「營埔文化大馬璘類型」來得合適(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
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工作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水蛙窟遺址關於水蛙窟遺址,由石璋如、劉益昌之調查研究(1987),大馬璘在史前時期是一個長期且定居的大型聚落,以板岩和其他材料建築房舍,並有簡單的排水設施,生活用具以灰陶和石器為主,用灰陶製作罐、缽、甕來儲存、搬運、烹煮東西,石器則是主要的生產工具和製造工具,如石斧、石刀、石缽、石鑿、網墜、戈矛等,農、漁、獵生產工具具備,顯示當時農業及漁獵必定非常發達(stamps,1977)。
除此之外,精緻之陶環、石環、耳飾、及陶器上精緻之彩繪也呈現出精神生活之追求;遺址中使用長形石板棺來埋葬遺體,且埋葬在聚落附近,石板棺之長軸方向為東西向,雖未出現人骨,據棺具推之,為單人直肢葬為主,可知當時必有一套完整喪葬儀禮。
其中挖掘出之棺具主要為石板棺,向下挖開地面作為壙穴,並以塊狀石板圍成墓穴(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水蛙窟遺址出土石棺網墜石錛玉器
遺址的年代關於大馬璘遺址的年代,最早是在由張光直主持的「臺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計畫」下,尹因印在大馬璘發掘所獲得的木炭標本,碳十四分析結果主要分布在2400–1700B.P.之間;第二批碳十四年代數據,是劉益昌一九九六年發掘埔里高中學生宿舍用地時,在史前文化層中採集的木炭標本,經台灣大學地質系碳十四實驗室分析,這一批碳十四年代,經校正後範圍大約在2700–2500B.P.之間,使大馬璘遺址的年代往前延伸(參見表1)。
表(1)大馬璘遺址碳十四年代表標本編號出土坑位地下深度(cm)碳十四年代5730±40半衰期年代校正資料來源NTU–192PA–B東端1836±55B.P.1700–1840張光直編1977:429;石璋如、劉益昌1987:143。
NTU–193PA–B西端1892±60B.P.1770–1880張光直編1977:429;石璋如、劉益昌1987:143。
NTU–194PCL4120–1501901±60B.P.1770–1880張光直編1977:429;石璋如、劉益昌1987:143。
NTU–195PCL5150–1802167±65B.P.1960–2340張光直編1977:429;石璋如、劉益昌1987:143。
NTU–196PDL3702263±70B.P.2150–2370張光直編1977:429;石璋如、劉益昌1987:143。
NTU–2436TML–01T01P02BL3b1302710±90B.P.2777劉益昌2000:57。
NTU–2437TML–02T0P02L2a1452560±70B.P.2720劉益昌2000:57。
NTU–2433TML–03T0P01C1302500±70B.P.2708258025392526251424052402劉益昌2000:57。
科博館二○○一年之大馬璘遺址發掘,也選取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陶片標本,送往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熱釋光定年,結果如表2。
表(2)大馬璘遺址陶片熱釋光年代表實驗室編號標本編號坑位層位標本描述熱釋光年代TD–668TML–2001–01WBP–e1L21粗砂灰胎陶2540±200B.P.TD–669TML–2001–02P13L6泥質灰黑陶1580±120B.P.TD–670TML–2001–03WBP–e2L20灰胎粗砂陶2600±200B.P.TD–671TML–2001–04WBP–d1L19橙皮灰胎粗砂陶2620±210B.P.TD–672TML–2001–05WBP–e1L17橙皮灰胎細砂陶2650±210B.P.由上表可明顯看出,這一批陶片熱釋光年代,大致上可分為二群:灰胎粗砂陶與橙皮灰胎細砂陶的年代,集中出現在2650–2540B.P.之間;而泥質灰黑陶為1580B.P.,比其他標本的年代晚了近一千年。
由這件泥質灰黑陶標本的出土層位,可以判斷它是較晚期堆積的遺物;而根據西大坑所作的陶類排隊,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即泥質與夾砂的灰黑陶是大馬璘遺址較晚期的陶器類型。
與以往的碳十四年代範圍相比,這批陶片熱釋光年代大致符合,只有下限往下延伸了約一百年,但也還在誤差範圍之內(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
TML遺址的粗砂灰胎陶TML遺址的灰胎細砂陶TML遺址的橙皮灰胎細砂陶水蛙窟遺址的文化層位與年代水蛙窟的地形呈現由北向南傾斜的傾向,南北兩側高差頗大,如P3與P5分處北端與南端,其高差即超過五公尺以上。
全區的地層堆積大致上也和地面一樣,是微向南傾斜地堆積而成的。
因此在不同高度的各個坑中,我們可以看到相當一致的層位關係,自下而上分別為:紅褐色生土層,此地層的深度大概是距地面七十公分以上,其中並未發現文化遺物。
有時會發現從上面向下挖破地層而混入石棺內的晚期遺物。
在生土層和上面地層的交界處,為當時史前人類的生活面(至少是早期的生活面)。
暗褐色土層,深度約為地表面下四十至七十公分左右。
這個層位中是文化遺物中最豐富的層位,各式器物皆有,同時石棺多半是由生活於此層位的人們所向下埋入的。
此層位中亦發現不少的礫石結構和石器半成品。
?灰褐色土層,深度約為地表面下十公分至四十公分左右。
有兩具石棺(P2M2,P2M4)是屬於這個層位的石棺,似乎與下層的石棺年代上有所間隔。
這個地層中出土遺物也不少,但不如早期的暗褐色土層那麼豐富。
?褐色耕土層,距地表下約十公分。
在本層中可以知道晚近水蛙窟地區人類的活動,例如種植甘蔗後,燒燬作物而留下的炭層,以及在此種植過的作物草根。
SWK遺址第三號探坑D區西牆斷面圖從遺物上來看,這群人的生活面可能在灰褐色土層與暗褐色土層的深度,而且遺物深度的不統一性,令人聯想到多次而長期的人群佔居。
年代測定結果,這個時間的跨越可能超過一千年,也就是大約距今一千八百年到兩千七百年之間。
地層可能經些許的騷動,因此在灰褐色土層中常會見到年代早於暗褐色土層的遺物,但是大致上年代的範疇仍未超過這個數字(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大馬璘遺址概況與研究簡史從工作性質而言,大馬璘遺址的發掘計劃屬於契約考古,必須配合埔里高中的立場與建築工程的進行,因此考古學者在發掘規劃上受到相當大的限制,此外,在發掘前已知發掘區以往曾受過數次程度不同的破壞,以下簡述遺址概況與研究簡史。
建築廢棄物掩埋在大馬璘遺址上建築施工後曝露在外的石棺建築施工後曝露在外的石棺近照大馬璘遺址的分布範圍與現代建築一、遺址概況大馬璘遺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愛蘭里,主要分布在愛蘭台地的東側,埔里高中與醒靈寺之間,中心位置在北緯23°58'21”,東經120°56'16”;即方格坐標N2652000m×E243600m處,海拔高度約在427-436公尺之間,遺物分布面積南北約500公尺,東西約350公尺。
遺址上目前已有大量現代建築物,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保存狀況不佳。
(宋文薰等1992:76-77;劉益昌2000)二、研究簡史大馬璘遺址是台灣最早發現的史前遺址之一。
日據初期(西元1900年)由鳥居龍藏發現,當時稱為烏牛欄遺址(鳥居1900:478)。
其後,森丑之助(1902:89)、鹿野忠雄(1930:61)、鈴木謹一(1931:93-94)都曾到此調查、採集,並撰文報導。
大馬璘遺址的第一次發掘,是在1938年初,由臺北帝國大學的語言學者淺井惠倫,趁著到埔里地區調查平埔族語言的機會,在謝添發先生的果園及潘氏宅院中進行試掘,獲得石板棺、石器、陶片等遺物(淺井1938a:30-31)。
第二次發掘是在同年三月,淺井惠倫會同臺北帝國大學的學者金關丈夫、宮本延人,及總督府博物館的瀧下榮次郎等人,前往大馬璘遺址發掘,共發現5具石板棺墓葬、許多石器和陶片,以及可能為建築結構的堆石現象。
(淺井1938b:67-68)第三次發掘是在民國36年(1947)11月,劉枝萬在謝添發先生的果園中,及醒靈寺正北方約120公尺的民宅前院,各試掘一個探坑,發現了1具石板棺墓葬,以及一些石器和陶片。
(劉枝萬1956:39)大馬璘遺址的第四次發掘,是在民國38年(1949)11月,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的石璋如、高去尋、潘愨,與臺灣大學史學系的助教陳奇祿,學生何廷瑞、宋文薰、劉斌雄,在醒靈寺附近(A區)、梅溪路附近(B區)及臺地東側邊緣地帶(C區),開掘探坑20個,共發現灰坑8處、石板棺墓葬5具、建築遺構5處,發掘面積約299平方公尺,共獲石器1102件,陶片6015件。
其中C11、C12兩探坑,位置大致在今埔里高中校區範圍內南側。
(石璋如1953:13-15;石璋如、劉益昌1987)大馬璘遺址的第五次發掘,是在民國61年(1972),張光直主持的「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計畫」下,美國奧克蘭(Oakland)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系的尹因印(RichardB.Stamps),在埔里盆地進行考古調查時,曾小規模的發掘本遺址,並發表了一批碳十四年代測定的結果。
(Stamps1977:237-301)大馬璘遺址的第六次發掘,是在民國85年(1996)3月至6月之間,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先生,率隊進行的搶救發掘,地點位於埔里高中校內東側,預定興建女生宿舍的一片空地上。
共出土石板棺墓葬11具,石器751件,陶片3120片。
(劉益昌1998;2000)大馬璘遺址的第七次發掘,是在民國89年(2000)7月至90年1月初,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先生,率隊進行的搶救發掘,共分為三個梯次,發掘地點位於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西南側,醫院新建大樓的預定地上。
所以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的發掘工作,應算是大馬璘遺址的第八次考古發掘(參見TML發掘坑位置圖)。
(全文摘自: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水蛙窟遺址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水蛙窟遺址的地點位於東經120°52'44”,北緯24°26'56”,也就是在埔里鎮市街中心的西北方約四公里處,在地形上屬於埔里盆地的北端。
在遺址東側兩百公尺的溪谷階地上,有台二十一號省道通過。
其地點所在的行政區屬於台灣省南投縣埔里鎮史港村。
水蛙窟的東側有史港溪自北向南流過,南側五百公尺處有眉溪自東向西流去。
其東北側,隔著史港溪,即為海拔六百到一千兩百公尺的高山地帶,且山勢十分的陡峭。
西北側則為平均五百到七百不等的丘陵地,起伏不平。
南側為約海拔三百八十公尺至五百公尺,面積廣大且十分平坦的埔里盆地(面積約四十二平方公里)。
埔里盆地位於一個較大範圍的陷落地形中,此陷落區有許多個小盆地存在著,昔日都蓄水成湖,埔里盆地則為盆地群中之最大者。
水蛙窟則略高於埔里盆地,其本身為由北向南緩降的坡地,高度約為海拔四百七十公尺至四百五十公尺,比其他原本為湖泊的小盆地高五十公尺左右。
面積則約為十四萬平方公尺。
它的地形,被林朝棨定為埔里陷落區中段的高位盆地裡的一個小台地。
水蛙窟遺址挖掘現場與出土石棺自然環境水蛙窟遺址在氣候上,屬於埔里盆地副熱帶重溼氣候區。
此氣候區,包含了大部分的埔里盆地及北港溪谷。
由於地形是盆地的封閉地形,因此產生了不少獨特的特徵,例如:溫差小(年均溫都在二十度到二十一度間,最熱月均溫亦僅在二十五度以下),冬暖夏涼,多霧而溼度高,無強風,蒸發量少,這種特徵都使其截然不同於附近的地區之氣候(王洪文1967:162)。
就氣候條件而言,埔里地帶是相當適合種植作物的一個地區。
其具有作物在長苗時需要的較低溫(冬春之交的均溫約為十七度),又不至於到酷寒的程度;夏季生長時的年均溫約二十四度左右,也相當適合各式各樣的溫帶或副熱帶進行一年兩穫的種植活動。
在這個地區種植的就有水稻、甘蔗、甘藷、茶、香蕉、小麥、大豆、花生、棉花,以及其他溫帶水果。
在水蛙窟台地上就有種甘蔗和最近種植薑的活動。
以今推古,對曾住在水蛙窟遺址的史前人類而言,如果擁有較進步的農業技術,加上天時地利的有利條件,以種植作物的方式來提供聚落一年所需的能量是有可能的。
目前在某些有斷層的地方,可以輕易採到礫石層中的石英砂、砂岩、頁岩、板岩等,而這些石材與在水蛙窟遺址中所發現的石器材質的主要種類十分相符。
但是此地不產蛇紋岩,在遺址中出現蛇紋岩質的遺物,可能是由原產地東海岸地區被搬移過來的。
同時該遺址土質具有強酸性反應,可能是對遺址石板棺中的有機質人骨造成嚴重破壞的主因之一,這種現象也同樣地出現在大馬璘及曲冰兩遺址出土的石板空棺中(全文摘自: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大馬璘遺址之遺跡大馬璘文化人的活動遺跡,包括墓葬、建築遺構、灰坑等三類。
一、墓葬據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90年1/2至7/10的發掘,共出土四具石板棺墓葬,其中M1、M2、M3都出土於東大坑,可能受到早年校舍工程破壞,都已殘缺;M4是在正式發掘結束後,施工監看時發現的。
以下分別敘述:◎第一號墓葬(M1)90年3月26日出土於東大坑a3、a4探方,因東側有地樑通過,所以石板棺的東端與南側,可能是在早年建築校舍時遭到破壞,只殘存一塊西側板、兩塊北側板,以及六塊蓋板,沒有底板;蓋板係由數片小塊板岩重疊而成,其中有一塊蓋板及一塊北側板上,帶有穿孔。
石棺長度殘存97㎝,寬度殘存40㎝,深度24㎝。
依北側板外側測量,石棺方向為西偏北28°。
棺內不見人骨,也沒有陪葬品。
M1墓葬結構圖◎第二號墓葬(M2)90年3月26日出土於東大坑a3探方,位於M1西北側,與M1大略平行,不知是被M1打破,或是在早年建築校舍時遭到破壞,只剩下石板棺的西北角。
殘存一塊西側板、兩塊北側板,以及四塊蓋板,沒有底板;蓋板係由數片小塊板岩重疊而成。
石棺長度殘存70㎝,寬度殘存30㎝,深度20㎝。
依北側板外側測量,石棺方向為西偏北20°。
棺內不見人骨,也沒有陪葬品。
M2墓葬結構圖◎第三號墓葬(M3)90年3月28日出土於東大坑e3、e4探方,壙跡較明顯,只殘存一塊東側板、一塊北側板、一塊南側板、四塊底板,以及一小塊蓋板。
石棺長度殘存187㎝,寬度殘存62㎝,深度24㎝。
依北側板外側測量,石棺方向為西偏北22°。
棺內不見人骨,也沒有陪葬品。
M3墓葬結構圖◎第四號墓葬(M4)是在正式發掘結束後,施工監看時所發現的,90年6月4日出土於西大坑坑外南側,距坑邊約一‧五公尺,蓋板約在標準面下二公尺出現。
除北側板已嚴重風化鬆散,西側板略遭挖土機損傷外,保存情況大致良好。
石板棺由八塊板岩重疊而成的蓋板、一塊東側板、一塊西側板、兩塊北側板、兩塊南側板,以及兩塊底板組成。
棺內長185㎝,棺內寬50㎝,棺內深30㎝。
依南側板外側測量,石棺方向為西偏北24°。
棺內不見人骨,也沒有陪葬品,但由棺板組合方式,南、北側板及底板都是長板在西而短板在東,推測埋葬時頭向可能朝西。
M4墓葬結構圖二、建築遺構計劃案發掘的目標之一,是希望能認清史前的建築結構,以及建築與石板棺墓葬之間的關係,可惜在這次發掘中,對這兩個目的都沒有達成。
雖然發現了一些排列的礫石現象及板岩石板,但一方面因發掘範圍不夠大,無法看見整個現象,另一方面也因現象保存不佳,結構並不明顯,所以無法根據這些資料,復原史前建築的原貌。
同時因為發現的墓葬數量太少,而又破壞嚴重,唯一完整的墓葬,卻是在工程進行中監看發現,缺乏相關的現象脈絡,因此無法得知建築與石板棺墓葬之間的關係。
三、灰坑計劃案之發掘共發現史前灰坑四處,各灰坑的位置與相關資料,參見下表。
灰坑的位置與相關資表編號位置標準面下(cm)內容H1EBPe1(P12)的西南角80-105位於文化層以下,生土層內,土硬,色黑,其中含有炭屑、陶片、陶紡輪等。
H2P14的西南角110-160位於文化層以下,生土層內,灰坑底部已進入礫石層,有明顯的火燒遺跡,以及人工堆疊的礫石,可能為一火塘,其中包括陶片、石器等史前遺物。
H3P16120-150位於文化層以下,生土層內,形狀呈溝狀,呈西偏北–東偏南的方向,橫貫探坑中央,其中包含許多史前遺物與少量炭屑。
H4P17的西北角140-180位於耕土層以下,土質硬而黏,灰坑形狀略成袋狀,底部已進入礫石層,其中包含許多史前遺物。
全文摘自: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2001。
水蛙窟遺址之遺跡水蛙窟遺址發掘中所發現的遺跡,可明顯辨別的僅有墓葬。
雖然此地可能有石板屋結構出現,另外應該也有火塘、灰坑或石器作坊等現象,但是由於一九九七年發掘係搶救及試掘性質,共只發掘六個探坑,在坑位間並不密集的情況下,關於遺跡的討論焦點主要在於墓葬。
以下依序描述各具墓葬:◎第一坑第一號墓葬(P1M1)p1坑發掘至第五層的深度時,發現一塊厚約八公分的圓石,圓石下二十公分處方出現本墓葬蓋板。
側板深度是從L7延伸至L9,而底板約在L8的深度。
石塊與石棺蓋板之間,有不少的碳素標本出現。
而在石棺的西側頂板外,有一小型灰坑,含有密集的木炭和燒土,可能曾在棺頂或棺尾進行過焚燒的行為。
石棺的走向為北偏西七十七度。
石棺的蓋板有三片,南側側板由兩片組成,北側側板亦由兩片組成。
底板亦僅山一片組成。
兩端的頂板亦皆由一片板組成。
棺內土色為暗褐色,相同於棺上土色,而不同於同深度棺外土色。
土質為砂質壤土。
棺中除少量的陶片外,並無人骨等其他遺物出現。
棺內長僅72cm,寬為24cm,可能為幼兒的墓葬。
◎第二坑第一號墓葬(P2M1)於發掘P2AEex時,在L4左右的深度發現本具墓葬。
墓葬外土色為紅褐色,內為暗褐色。
棺長甚短,僅l0Ocm,棺寬亦僅32cm,亦可能為幼童之墓葬。
四週有白蟻窩和植物的根纏繞。
此棺兩側側板皆由兩塊板所組成,頂板各為一塊板,底板有兩塊。
棺內同樣未出現任何人骨,但有一枚玉玦的出現,使此現象為墓葬的可信度增加。
此玦為蛇紋岩質,直徑為2.2cm,通體渾圓,無乳突,有2mm之缺口,出現位置為距東側頂板30cm處,距北側側板為21cm,其開口方向不明。
本墓葬由於保存完整,形制方正,因此在發掘結束後由科博館全具取回,預備做為史前遺物展示之用。
◎第二坑第二號墓葬(P2M2)本墓葬範圍涵蓋數個拓坑,包括P2BNexa及其北拓坑,西拓坑及東拓坑。
其走向為西偏北六度。
層位為P2bNeX的L4,約距地面五十公分。
本墓葬是各坑中墓口離地面距離最短的一具,在時間上相對地較晚。
此墓葬四週散見一些陶片,網墜碎片與板岩片,棺上並有發現完整的網墜和石鏃。
本棺算是相當大的棺,棺內長有182cm,寬亦有48cm,深達29cm。
這是在本次試掘中第二大的石棺。
墓內土壤為暗褐色砂質壤土,未見人骨,遺物出現了少量的陶片與磨製石器殘件兩件。
本棺蓋板被天然力量所壓破,因此無法得知確定的石板數量,而且四週散落很多的蓋板碎片。
而全棺各側多為數塊不整的板岩重疊而組成,如北側側板由5片組成,南側側板由6片所組成。
西側頂板由一片組成,東側頂板由2片組成,整具石棺製作大而粗糙。
◎第二坑第三號墓葬(P2M3)本墓葬出現於P2D的東北三角發掘區。
其走向為西偏北二十度。
深度為標準面下-11Ocm至-135.5cm。
即距地表深度約九十公分處。
本棺蓋板與建築物底部的板岩殘件似有連結,因此蓋板數可見的即有九片。
東側和西側的頂板各由單片的板岩所組成,北側側板由兩片組成,南側則為三片。
棺內長達173cm,棺內寬40cm,棺內深26cm,其大小合適成年人。
墓內土壤為偏紅褐色的土壤,可能代表其埋葬時間較早。
棺內土質十分純淨及緻密,摻雜少量的板岩片和三片陶片。
未見人骨和隨葬品。
◎第二坑第四號墓葬(P2M4)此墓葬與M2相鄰,但位置相對較深,年代可能較早,然兩具石棺大小和方向十分相似,惟製作精細度相差甚大。
本棺製作精細,板岩切割方整,厚度均勻,接縫小,呈標準長方形。
長度亦是所有石棺中最長的,達191cm,寬亦達48cm,棺內深亦有29cm,足可讓一名成年壯碩男子輕易躺入。
北側側板由三片板岩組成,南側側板則為兩片,東側西側分別為四片和三片所組成,地表至棺口的距離為46cm,全棺走向則為西偏北九度。
墓內的西半側幾為暗褐色的土壤,東半部以紅褐色土壤居多。
墓內除一片似有磨過的石片及少數的炭,其他則未有發現。
◎第二坑第五號墓葬(P2M5)本坑在P2A及P2AEex發掘結束後,由於發現P2AEex的a區有直立石板,北牆亦有石板,判斷為另一石棺,因此才發掘本坑及本墓葬。
此墓走向為西偏北二十六度,其棺口距地表深約為76cm。
長度約為160cm,寬度約為40cm。
蓋板由五片板所組成,其他板則不詳。
◎第五坑第一號墓葬(P5M1)在發掘前,即可在怪手破壞的小型斷面上見到此棺的東端,已被挖破了一大片。
因此設坑於此進行發掘,於第三層的深度開始發掘此墓葬。
本墓葬的走向為西偏北兩度,棺外有不少被劈開的石塊、碎板岩片及網墜、石鋤、石刀等石器,還有少量的陶片,土色為褐色,另外亦有為數甚多的礫石群結構。
棺內的土色則偏橙紅色,土中無任何的遺物或人骨遺留。
棺內長度為155cm,棺內寬為35cm。
底板殘餘部份可見由一塊板所組成,兩側頂板亦皆由一塊板所組成。
北側側板殘餘一片,南側側板未受破壞,由兩片板岩所組成。
蓋板則十分複雜,各種大小的板岩片加起來達二十片之多,可能是完整的板遭壓破所導致。
在本次發掘的六個探坑中,共發現了八具墓葬。
大致上都十分的完整,但與埔里盆地墓葬遺址無人骨的現象相同,除了一件玦外,無任何陪葬品。
葬具是以黏板岩為材料,每具棺板有六個面,頂、側及底板不限於用一塊板,常有三塊以上重疊接合而成。
側板的底部常深於底板深度達十公分以上,可能是在底板定位後,再將側板對齊後插入土中。
兩端的頂板依次放好後,將死者入斂,而後再將蓋板放妥,最後再覆土(全文摘自:何傳坤、鄭建文、陳浩維,1997)。
歷史沿革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厝)之「板頭村遺址」位於北港溪南岸,根據文獻記載與當地耆老口耳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之笨港縣丞署舊址。
遺址年代根據出土銅錢與陶瓷器上的年號款,定為清代乾隆到嘉慶年間(西元1730-1820年),出土的遺物則以磚、瓦、陶、瓷為大宗。
其中瓷器以來自福建省德化等縣的民窯器之青花瓷最多,釉上彩瓷次之,白瓷再次之,青瓷最少;含括碗、盤、碟、茶杯、酒杯、羹匙等器型。
小部分瓷器(主要是茶杯)的製作較精緻,有年號或仿年號款,研究推測它是景德鎮的產品。
其次,陶器的品類較多,差異也大,包括製作頗精緻的宜興紅泥茶壺、上醬色釉的小型陶器、質粗含砂的甕、缸與不上釉的陶皿……等等。
此外還有少部分銅錢、銅簪、黑白圍棋子、骨煙斗、貝殼……等。
惟獨最終考證出土遺物,仍無法判斷此地是否為文獻記載之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舊址,假以時日若能繼續發掘,出土標本更臻完整或許即可佐證。
(何傳坤、劉克竑,1999)【圖示與說明文】↗遺址發掘現場。
↗板頭村遺址出土香螺標本。
↗T6P11探坑磚結構F3旁出土的大量瓷器。
↗遺址發掘現場。
↗遺址出土具年號款識之瓷片。
↗PTT遺址出土題「晨星半柱名香」之瓷盤。
歷史沿革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厝)之「板頭村遺址」位於北港溪南岸,根據文獻記載與當地耆老口耳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之笨港縣丞署舊址。
遺址年代根據出土銅錢與陶瓷器上的年號款,定為清代乾隆到嘉慶年間(西元1730-1820年),出土的遺物則以磚、瓦、陶、瓷為大宗。
其中瓷器以來自福建省德化等縣的民窯器之青花瓷最多,釉上彩瓷次之,白瓷再次之,青瓷最少;含括碗、盤、碟、茶杯、酒杯、羹匙等器型。
小部分瓷器(主要是茶杯)的製作較精緻,有年號或仿年號款,研究推測它是景德鎮的產品。
其次,陶器的品類較多,差異也大,包括製作頗精緻的宜興紅泥茶壺、上醬色釉的小型陶器、質粗含砂的甕、缸與不上釉的陶皿……等等。
此外還有少部分銅錢、銅簪、黑白圍棋子、骨煙斗、貝殼……等。
惟獨最終考證出土遺物,仍無法判斷此地是否為文獻記載之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舊址,假以時日若能繼續發掘,出土標本更臻完整或許即可佐證。
(何傳坤、劉克竑,1999)【圖示與說明文】↗遺址發掘現場。
↗板頭村遺址出土香螺標本。
↗T6P11探坑磚結構F3旁出土的大量瓷器。
↗遺址發掘現場。
↗遺址出土具年號款識之瓷片。
↗PTT遺址出土題「晨星半柱名香」之瓷盤。
歷史沿革
嘉義縣新港鄉和雲林縣北港鎮一帶,即古籍中所謂的「笨港」,是台灣以往的重要港口,也是漢人在台灣開發與拓展最早的地區之一,曾經繁華一時,有「一府二笨三艋舺」之稱。
由於北港溪曾多次氾濫改道,沖毀部分笨港街市,因此地下埋藏了大量當時的建築遺跡與文化遺物。
「板頭村遺址」之現址,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厝)即位於北港溪南岸,根據文獻記載與當地耆老口耳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的舊址。
1、笨港簡史
笨港之名最早見於十七世紀初荷蘭人所繪製的古地圖上,在今北港溪口處,標有R.Poonkan(笨港溪)一地,可能為原住民洪雅族的地名。
相傳明朝天啟元年(1621)(一說天啟四年1624),顏思齊、鄭芝龍等人,於日本舉事失敗後,由笨港登陸台灣,紮營設寨,安撫原住民,開墾土地,據說當時投附者有三千多人,為笨港開發之始。
康熙二十二年(1683),清政府佔領台灣;康熙二十三年,設台灣府,隸屬福建省,下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
笨港因地當北港溪口(清代稱為三疊溪或山疊溪),是天然的河口港,位置上距澎湖較近,正當泉州、廈門貿易之衝;且距離諸羅縣治只有三十里,是福建沿海移民進入台灣的要道之一,因此商業迅速繁盛起來,成為沿海的大市鎮,甚至一度凌駕鹿港而有「一府二笨三艋舺」之俗諺流傳。
康熙五十六年(1717)周鍾瑄編撰的《諸羅縣志》卷二「規制志」街市條曾記載:「笨港街,商賈輳集,臺屬近海市鎮,此為最大。
」
清乾隆十五年(1750),笨港遭颱風侵襲,北港溪氾濫成災,將笨港街一分為二,成為笨南港街與笨北港街,但商業依然鼎盛。
乾隆二十九年(1765)余文儀編撰的《續修台灣府志》規制志街市條有:「笨港街,距縣三十里。
南屬打貓保,北屬大糠榔保。
港分南北,中隔一溪,曰南街、北街。
舟車輻輳,百貨駢闐,俗稱小台灣」之記載。
乾隆四十七年(1782)漳、泉籍居民械鬥,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發生林爽文事件,嘉慶二年(1802)北港溪再度改道,南港受創嚴重。
連續的天災人禍造成南港居民紛紛徙居,泉州籍人士大多遷於北港,漳州籍人士則遷徙於南港東五里之「麻園寮」,重建街庄稱「新南港街」。
南港漸趨沒落,但直至清末,北港仍然繁榮,據倪贊元編成於光緒二十年(1894)之《雲林縣采訪冊》街市條記載:「北港街即笨港,因在港之北,故名北港。
東西南北共分八街,煙戶七千餘家,郊行林立,廛市毘連,金廈、南澳、安邊、澎湖商船,常由內地載運布匹、洋油、雜貨、花金等項來港銷售,轉販米石、芝麻、青糖、白豆出口。
又有竹筏為洋商載運樟腦,前赴安平轉載輪船,運往香港等處。
百物駢集,六時成市,貿易之盛為雲邑冠。
俗人呼為小臺灣焉。
」。
日據時代,北港商業一落千丈,加上水災連連,河道淤淺,因此在西元1907年,完全結束內港運輸,與中國大陸的貿易也隨之中斷,只成為附近農產品集散中心;而南港已轉型為農村。
台灣光復後,於民國三十九年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北港成為雲林縣北港鎮;麻園寮的新南港街成為嘉義縣新港鄉;原來的南港稱為新港鄉南港村,或稱舊南港。
(何傳三1998;李獻璋1967;林永村、林志浩1995;林衡道1984;洪敏麟1972,1979;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1999)
2、笨港縣丞署
清『世宗實錄』雍正辛亥(九年)春二月庚子條,吏部議覆福建總督劉世明等的「條陳臺灣事宜」中,有「一、諸羅縣笨港地方,煙戶繁多,姦良莫辨。
請添縣丞一員,令其查拏巡緝。
」後從所請,便於是年添設台灣府諸羅縣笨港縣丞於笨港。
新設的縣丞署,起初置於磚仔窯,三年之後,即雍正十二年,移至板頭厝。
乾隆五十三年,林爽文之亂平定後,改諸羅縣為嘉義縣;光緒十三年,笨港縣丞署遷至新港大興宮後方,不久裁撤,三間辦公房屋至今猶存。
原板頭厝縣丞署據說毀於地震。
由光緒五年夏獻綸《臺灣輿圖》「嘉義縣分圖」笨港部分,可見當時笨港縣丞署仍位於板頭村原址。
現存的歷史文獻,對板頭村笨港縣丞署記錄極少,無法得知其確實位置、建築形式及規模。
而村中耆老所傳說的縣丞署位置、大門方位,又互相矛盾,無一定論。
至於新港大興宮後光緒年間的笨港縣丞辦公處所,也無法提供太多參考資料。
唯有以大量考古發掘工作,才能解決這些問題。
3、年代
由於板頭村遺址的年代距今太近,考古學上常用的碳十四測年法與熱釋光測年法,因誤差範圍會嚴重影響測年結果的準確性,而派不上用場。
但我們可以根據銅錢與陶瓷器上的年號款,來推測板頭村遺址的歷史考古學年代。
板頭村遺址考古發掘出土的17枚銅錢中,除了3枚銘文無法辨認外,有6枚是乾隆通寶;3枚越南銅錢,也鑄於雍正或乾隆年間;2枚日本的寬永通寶,雖然可能的鑄造時間,橫跨了二百多年,但還不出清代的範圍。
這些銅錢大都鑄造於十八世紀,使用年代可以延續到日據初期。
至於兩枚北宋錢,治平元寶與熙寧元寶,以及半枚疑似洪武通寶,解釋起來就比較困難。
民國85年底,北港鎮朝天宮旁中央市場的考古發掘工作,在康熙至乾隆年間的地層中,也曾出土一枚北宋的元豐通寶,發掘者推測這是該住戶收藏的古物,或前代家藏之遺物保存。
(陳全方、張臘梅1997:18)其實,自清代至日據初期,台灣民間所使用的銅錢中,一直夾雜了大量的唐、宋、元、明等前朝貨幣,可能與清代台商與南洋貿易有關,也可能與早期漢人和平埔族的交易相關。
清乾隆三十年朱仕介撰小琉球漫誌卷七:「臺地用錢,多係趙宋時錢,如太平、元佑、天禧、至道等年號,錢質小薄,千錢貫之,長不盈尺,重不越二斤。
土人云:康熙二十二年既定臺灣,土中掘出錢千百甕,荒唐不可信。
或云,此錢自東粵海舶載至。
予觀《瀛涯勝覽》,其誌爪哇國,言民間殷富,貿易用中國古錢,流寓多廣東、漳州人,三佛齊市亦用中國古錢。
大約海外諸國,有漢人流寓其地,即間用中國古錢。
是臺地古錢,載自粵東海舶,為可信也。
」清乾隆三十七年朱景英《海東札記》卷四:「于以北路,家僮於笨港口海泥中,得錢數百,肉好深翠,古色可玩。
乃知從前互市,未必不取道此間,果竟邈與世絕哉?然邇來中土不行小錢,洋舶亦多有載至者。
」可為上說添一旁證。
八木奘三郎於日據初期來台調查,指出當時台灣通貨中,包括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朝銅錢,以及多種安南錢,但以北宋錢最多。
(八木奘三郎1903;陳光祖1998)
瓷器的年號款識包括明代的宣德、成化,清代的雍正、乾隆、嘉慶等五朝,其中宣德、成化款瓷器,是清代的仿製品,可以不予考慮。
雍正款瓷器只有1件,最多的是乾隆年製瓷器16件,其次是嘉慶年製3件。
同時,在T6P10探坑中,也有明顯的地層證據,嘉慶年款的瓷盤位於探坑上層,其下有一層平鋪的瓦片,再其下則出現大量遺物,其中包括許多乾隆款的瓷器。
經過以上的討論,我們認為有充分的證據,將板頭村遺址發掘所得的遺跡與遺物年代,定在清代乾隆到嘉慶年間,往上或許可以加上雍正,但往下則無道光、咸豐、同治、光緒等朝的證據。
因此可以暫將板頭村遺址發掘區的年代範圍,定在西元1730-1820這90年間。
此一年代正好與文獻記錄中,清嘉慶年間北港溪氾濫的時間相吻合。
(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1999)
【圖示與說明文】
↗遺跡年代說明碑文。
↗PTT遺址出土年號款識瓷片。
↗PTT遺址出土瓷片。
↗PTT遺址出土瓷片。
↗PTT遺址出土瓷片。
↗PTT遺址出土瓷片。
遺址概況、發掘區與探坑分布板頭村遺址,根據地表採集結果與村民的報導,可知遺物與遺跡的空間分布範圍,大約在板頭村聚落內外,向北可到達今北港溪河堤;向南約至台糖鐵路一線;向西與北港及舊南港之間,主要是一片田園地帶,洪敏麟推測「此區之民房及廟宇可能慘遭屢次洪水而成廢墟。
」(洪敏麟1972:38)由暴露在北港溪河床上的大量遺物看來,此說頗有可能,但尚待進一步的考古工作求證。
1、遺址位置與地理環境板頭村目前僅有數十戶人家,村民以務農為主,信仰中心為奉祀「天上聖母」的「長天宮」。
而此次發掘區可能是在遺址最東邊緣,位於板頭村4號民宅東側,杜姓農民的田地上,大約在北緯23°34'02",東經120°18'15";也就是方格座標N2607400m×E180250m處,海拔高度約13公尺。
北港溪全長約83公里,流域面積約751平方公里,是嘉南平原上主要的水系之一。
上源為虎尾溪、石龜溪和三疊溪等三條主要支流,均導源於斗六丘陵,集水區非常廣闊,且上源支流繁多,在颱風期間或遇豪雨時,往往釀成山洪,集注於北港溪,致溪水善於氾濫,故歷史上之河道變遷至為頻繁。
尤其濁水溪氾濫,南徙注入北港溪,更使北港溪流域洪患為災,地方人士稱之為「出黑水」,因濁水溪水中含有大量粘板岩質泥沙的緣故。
(洪敏麟1972:10)2、發掘區與探坑分布民國87年3月發現遺物的地點,位於板頭村內嘉74與嘉71兩條縣道交會處附近,也就是板頭村4號民宅東側的路旁。
因此發掘的預定範圍,就選擇在出土遺物地點的南側,杜姓農民的田地上。
發掘的第一步工作是打樁布坑,把發掘區劃成正南北向5m×5m的棋盤方格,自東向西為T1~T14,自北而南為P1~P14。
每一個探坑的大小為4m×4m,劃分為4個2m×2m的區域,自東北角開始,以順時鐘旋轉,依次為A、B、C、D四區;而每一個2m×2m的區域,又可以劃分為4個1m×1m的小單位,依次為a、b、c、d。
探坑與探坑之間留有1m寬的界牆,一般予以保留,只有遇到重要的考古現象才會開挖。
標準面定在發掘區東側的水泥界牆上,所有現象的相對深度,都是從這一點計算。
第一階段的發掘,從民國88年1月14日至2月11日,共計21個工作天,密集發掘了T2P1、T2P3、T2P4、T2P5、T2P6、T3P4、T3P5、T3P6等8個4m×4m的探坑。
主要的出土現象是一大堆碎瓦片,其中包含一些殘破的磚塊,以及零星的陶瓷器破片。
此外,研究人員還在瓦礫堆中,挖到一具年約2歲的童骸。
第二階段的發掘工作,從2月24日至3月19日,共18個工作天。
發掘地點位於西半部的玉米田中,改為以2m×2m的探坑進行抽樣試掘,若有重要現象再擴大探坑,主要目標為尋找房屋基址。
首先沿著發掘區北側邊緣,自東向西發掘了T5P2B、T8P3A、T11P5D、T14P7A等4個探坑,其中T5P2B出土遺物不多,T11P5D、T14P7A完全沒有遺物,只有T8P3A為一垃圾坑現象,出土遺物極為豐富,因此在其旁邊續挖T8P3D。
接著試掘T6P7D、T6P11C、T7P10A、T7P14B等4探坑,由北向南中央貫穿發掘區。
其中T6P7D出土遺物不多,最南端的T7P14B出土遺物則相當豐富,因此在其北側續挖T7P14A;挖掘T6P11C時出現整齊的磚結構,研究人員認為非常重要,因此集中全力,依照磚結構的走向擴大發掘。
最後成為一個包括T6P9Bc、T6P10C、T6P10D、T6P11A、T6P11B、T6P11C、T6P11D、T7P9Bb、T7P10A、T7P10Bab等探坑,以及T6P10DNex、T6P11DNex、T6P10CWex、T7P10Aeex等界牆的大連坑,出土遺跡與遺物極為豐富。
(何傳坤、劉克竑、陳浩維1999)【圖示與說明文】↗探坑分布圖。
↗板頭村居民信仰中心「長天宮」今貌↗考古遺址發掘現場與周圍環境。
↗考古遺址發掘現場與周圍環境。
↗考古遺址發掘現場與周圍環境。
參考文獻八木奘三郎(鄭瑞明譯)1903臺灣貨幣談,《臺灣慣習記事》3(10):163-173。
上海市錢幣學會1992《古錢的鑒定和保養》,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三山隆敏、神原昭二1989《陶瓷器染付文樣事典》,東京都,柏書房株式會社。
中華民國文物藝術品收藏家協會1997《歷代瓷器茶杯-杯、碗、壺、盞》,台北,中華民國文物藝術品收藏家協會。
中國陶瓷編輯委員會1988《中國陶瓷》,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
中國上海人民美術社1983《景德鎮民間青花瓷器》,美乃美株式會社。
中國上海人民美術社1981《景德鎮彩繪瓷器》,美乃美株式會社。
王建中、范建軍、唐伯年1997《紫砂壺製作技法》,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
王文明1995《花鳥梅蘭竹菊畫法》,台北,大孚書局。
左漢中、李智勇1997《中國民間青花瓷畫》,湖南,湖南美術出版社。
史俊唐、盛畔松1992《紫砂春秋》,上海,文匯出版社。
朱活1995《古錢小辭典》,北京,文物出版社。
朱裕平1997《明清瓷款品鑑》,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吳山1998《宜興紫砂壺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社。
台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2003《醬缸-缸與甕的故事》,台北,鶯歌陶瓷博物館。
何傳坤、劉克竑1999〈嘉義縣新港鄉板頭村遺址發掘簡報〉,《中國民族學會通訊》第37期,台北,中國民族學會。
何傳坤、陳浩維、臧振華1997《考古調查暨考古發掘報告》,新港文教基金會。
杜勁甫1997《歷代瓷器茶杯》,台北,中華民國藝術收藏家。
余文儀1962《續修台灣府誌》,台北,台灣銀行文獻叢書。
余繼明編著2001《中國清代青花瓷器圖鑑》,浙江,浙江大學出版社。
李正中、朱裕平1992《中國古瓷匯考》,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992《中國古瓷銘文》,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1993《中國青花瓷》,台北,藝術圖書公司。
李瑞隆1993《宜興古陶器鑑賞》,台中,靜觀堂。
周鍾瑄1962《諸羅縣誌》,台北,台灣銀行文獻叢書。
周鑾書1998《中國歷代景德鎮瓷器-明卷》,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1998《中國歷代景德鎮瓷器-清卷》,北京,中國攝影出版社。
林永村、林志浩1995《笨港:一個古老港口的歷史與文化》,雲林,笨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番仔園文化簡介
台灣中部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史前文化,考古學者稱之為「營埔文化」,年代大約距今3500年至2000年。
在公元前後,由於台灣北部沿海地區的十三行文化開始製造鐵器,台灣中部地區的史前居民,能以交易方式取得鐵器,逐漸脫離新石器時代而進入鐵器時代,考古學家把這個階段的史前文化稱為「番仔園文化」(距今約2000至400年)。
番仔園文化的遺址主要分佈在大肚山台地及台中盆地,範圍北至苗栗縣南部的海岸丘陵,南至彰化縣八卦台地。
代表遺址包括大甲鎮的番仔園遺址、外埔鄉麻頭路遺址,清水鎮的清水遺址、沙鹿鎮的鹿寮遺址、龍井鄉的山腳遺址、龍泉村遺址,以及台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惠來里遺址等,遺址常出現貝塚,墓葬為俯身直肢葬。
番仔園文化的早期為番仔園類型,陶器承續營埔文化的特色,以黑灰陶為主,紅褐色陶次之,並有少量表面磨光的黑陶。
陶器頸部與肩部常有櫛點紋、圈印紋或波浪紋,器物的形狀以侈口、鼓腹的罐及缽為主。
石器種類不多,主要為打製石片器與石鎚。
番仔園文化的晚期為鹿寮類型,陶器以淺褐色及灰色陶為主,器型以侈口罐居多,部分陶器延襲番仔園類型,在頸部與肩部飾櫛點紋、圈印紋或波浪紋,但較多陶器在頸部以下的腹部,飾以拍印的方格紋、魚骨紋、直條紋等,可能是受到十三行文化的影響。
石器數量很少,但鐵器很多,包括鐵刀、鐵矛、鐵鏃、鐮刀、鐵針等。
骨器數量很多,包括骨針、骨簪、骨飾品等。
此外還有大量瑪瑙珠、琉璃珠等外來交易品。
番仔園文化人的後裔,就是台灣中部地區的平埔族,可能包括道卡斯族、巴布拉族、貓霧拺族、洪雅族等,目前已經全都漢化了。
文化概述與研究簡史
大邱園文化為年代距今2000-1000年間,繼營埔文化之後出現在濁水溪中游的新石器晚期史前文化。
遺址主要分布在南投縣濁水溪中游地區的低位河階或是較低的地形;以大邱園遺址為此類型文化的代表遺址,故稱為「大邱園文化」。
主要的遺址有南投縣集集鎮的洞角、大邱園、長山頂、田寮園等遺址,竹山地區的他里溫、倉庫、外埔仔、照鏡山、溪尾寮、尾厝仔等遺址。
圖說:大邱園文化遺址分布圖
大邱園文化最早發現的遺址為1954年的田寮園遺址,宋文薰先生和張光直先生將田寮園遺址歸入大甲台地第一黑陶文化系統(宋、張1954:37);1956年,劉枝萬先生認為田寮園遺址陶器以紅色系統為主(劉〈南投縣考古誌要〉1956:44);石璋如先生和宋文薰先生亦指出田寮園遺址紅陶多於黑陶(石、宋〈鐵砧山史前遺址試掘報告〉1956:50)。
1974年張光直先生根據濁大計畫第一、第二年考古調查與發掘,提出「Tach`iuyuanPhase﹝大邱園相﹞」的名稱(張1974);1977年,張光直先生首次提出「大邱園式素面紅陶文化」名稱(張1977:434),但對大邱園的文化內涵與年代仍不甚了解。
1980年,宋文薰先生(宋〈由考古學看台灣〉1980)和劉益昌先生、黃士強先生都分別提出「大邱園文化」的名稱。
(黃、劉《全省重要史蹟勘查與修整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份》1980),
1987、88年邱敏勇先生在試掘洞角遺址後,研究整理大邱園文化各遺址的資料,對大邱園文化有較為詳盡探討與分析(邱〈試論大邱園文化〉1991:343-352)。
1992年,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進行「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規畫路線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評估計畫」時,在規畫路線的竹山段,重行調查了1972年濁大計畫下發現的他里溫、倉庫、外埔子、坪頂埔、照鏡山等五個遺址,並新發現了溪尾寮、尾厝仔兩個遺址。
調查報告指出「以上六處遺址(按:漏列尾厝仔遺址,實應為七處)皆是位於濁水溪中游南岸、竹山丘陵之河階台地上,文化內涵多是以新石器時代晚期之大邱園文化為主。
部分遺址之分佈範圍雖廣,然而皆非代表性遺址,且因茶園的開發,皆已受到相當程度之破壞,而其中倉庫、外埔仔遺址可能已完全湮滅,因此各遺址之文化資產價值並不高。
」(臧振華等1993:62)
文化內涵
大邱園文化出土的遺物以含有粗大砂粒的紅色素面陶為其特色,石器的類型很多,只有在洞角遺址發現青色管珠和田寮園遺址的玻璃管珠。
陶器:以紅色素面陶內含有粗大的砂粒為其特色,以手製為主,容器內面可見手捏的痕跡。
邱敏勇先生在〈試論大邱園文化〉一文中,指出濁水溪中游地區「大邱園文化﹝或稱素面紅陶文化﹞」
遺址的陶器,以含砂粒徑大小分,可分為3mm以上﹝含量少,密度小﹞、2-3mm﹝含量較多,密度稍大﹞、2mm﹝密度不大﹞、1-2mm、0.5-1mm﹝含量多,密度大﹞五群。
除佔大多數的紅褐粗砂陶外,尚有灰黑色粗砂陶、灰黑色砂陶、紅褐色砂陶等。
絕大多數素面無紋,僅洞角、田寮園遺址見少許紋飾。
器形有罐、缽,有的帶有圈足;偶見紡輪、陶環。
圖說:溪尾寮遺址出土之不同含砂粒徑陶片
石器:以打製石器和磨製石器為主,常見的有斧鋤形器、刀形器、錛鑿形器、矛鏃形器、石核器和墜形器等。
網墜罕見是這個文化的特徵。
材質則依各遺址有所不同,大多以砂岩為主,亦有綠色片岩和板岩。
圖說:大邱園文化各種類型的磨製石器
遺址調查發現,偶見大型的打製石鋤,雖然是殘件,重量已接近1000g,但已可見石鋤的雛形,其中器型較完整的,重量達2800g,亦發現大型冠頭石鋤的上半部。
此類型的打製石鋤,雖具有斧鋤形器的外型,但因重量及器型皆大,無法像一般斧鋤形器手持或綁上木柄使用,其用途仍待研究。
圖說:大邱園文化各種類型的打製石鋤
遺址年代
大邱園文化的年代,據洞角、長山頂、田寮園等遺址測得的碳十四的年代校正後,集中在1865–1302B.P.(Beforepresent,距今)之間(劉益昌、李德仁 1998a:20),根據共和遺址與田寮園遺址測得的碳十四的年代也分布在1755-1269B.P.之間(劉益昌、李德仁 1998b,劉益昌2000),說明這個文化大概開始於公元紀元前後,而可能存續到距今一千年前左右結束。
濁水溪中游地區的史前文化,除大邱園文化外,還有繩紋陶和營埔文化(黃、劉1980:63-66)。
以文化層的堆積而言,大邱園文化分別堆積在繩紋陶文化和營埔文化之上,而繩紋陶文化和營埔文化並無直接堆疊的關係;由於文化內涵和的營埔文化之間仍有缺環,目前尚無法肯定大邱園文化是營埔文化人的後裔,也難以說明這個文化演化成為近代原住民哪一個族群。
遺址概況
1998年,本館接受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進行「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南投路段第C341標竹山段路工工程考古遺址監看計畫」,對竹山段C341標工程附近的四處考古遺址:溪尾寮遺址、他里溫遺址、倉庫遺址、外埔子遺址,進行施工中的現場監看,並對溪尾寮遺址進行試掘,同時對共和遺址與後溝坑遺址進行地表調查。
上述遺址,由於被開發為茶園、果園或檳榔園,或因飲水渠道通過,遺址的完整性皆已遭受破壞,遺物多暴露於地表。
(何、劉1999)
溪尾寮遺址
溪尾寮遺址位於南投縣竹山鎮延正里,主要分布在溪尾寮聚落的南側,也散見於聚落內外。
中心位置在北緯23°47’1”,東經120°41’36”。
遺址所在為坪頂埔台地東北緣,東埔蚋溪注入濁水溪附近之西岸低位河階面,海拔高度大約在147–149公尺之間。
遺址南北長約600公尺,東西寬約200公尺,大部分被開墾為茶園,破壞情況嚴重;地表遺物分布最密集的地方是延正路140-1號民宅後方果園,保存情形較茶園略佳。
在溪尾寮遺址的地表上,可以採集到相當多石器與陶器標本,而鑽探的結果卻沒有發現明顯的文化層。
圖說:溪尾寮遺址周圍的茶園
圖說:溪尾寮遺址採到大量石器的水溝
後溝坑遺址
後溝坑遺址原稱為社寮遺址,位於南投縣竹山鎮頂埔巷,濁水溪南岸集集竹崎丘陵的社寮台地上,海拔高度180-200m之間。
但社寮範圍太大,無法確定位置,故將社寮遺址,改稱為後溝坑遺址。
後溝坑遺址位於社寮國中與社寮國小後方約500公尺的台地上。
後溝坑遺址大部份的面積已被開闢成茶園,夾以檳榔樹為界,亦有小部分面積種植檳榔樹;因種植茶樹整地深度達2公尺左右,遺址已遭到嚴重破壞。
在茶園的田埂邊,或茶園一角的石堆中仍可發現打製石器,但器型皆不完整。
在台地西側的茶園中,仍可發現夾砂紅陶殘片,但殘片過小無法辨認器型或部位。
東側部分面積為墳地,雜草叢生,很難發現遺物。
圖說:後溝坑遺址的茶園與檳榔園
圖說:茶園一角的石堆與大型打製石鋤殘件
共和遺址
共和遺址位於南投縣集集鎮隘寮里,濁水溪北岸集集竹崎丘陵隘寮低位河階上,共和聚落活動中心東南側,海拔高度在190-200m之間。
共和遺址因早年農民整地墾殖,種植果樹與檳榔,遺物多暴露於地表。
又2001年因集集共同引水計劃北岸聯絡渠道穿越遺址中心地帶,遺址的完整性已遭受破壞。
調查時,僅在本遺址作地表採集,採集到103件石器標本,包括石鎚、砥石、打製石鋤、磨製石鋤、磨製石斧等。
圖說:GH-1共和遺址現況
參考文獻
宋文薰、張光直
1954〈台中縣水尾溪畔史前遺址試掘報告〉,《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第3期:26-38。
劉枝萬
1956〈南投縣考古誌要〉,《南投文獻叢輯》第四輯:7-89。
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張光直
1977〈濁水溪大肚溪流域考古〉,《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409-436。
台北:中央研究院。
羅世長
1977〈竹山史前遺址調查〉,《台灣省濁水溪與大肚溪流域考古調查報告》:389-408。
台北:中央研究院。
宋文薰
1980〈由考古學看台灣〉,《中國的台灣》:93-220。
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黃士強、劉益昌
1980《全省重要史蹟勘察與整修建議—考古遺址與舊社部份》,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
臧振華等
1993〈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規劃路線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評估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研究報告》。
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等
1994《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二年年度報告》,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劉益昌
1999 《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92。
台中:中縣文化。
邱敏勇
1991〈試論大邱園文化〉,《考古與歷史文化:慶祝高去尋先生八十大壽論文集》﹝上﹞:343-352。
何傳坤、劉克竑
1999《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南投路段第C341標竹山路段工程溪尾寮遺址現場監看報告〉。
劉益昌、李德仁
1998《集集共同引水工程計畫地區遺址實地調查評估計畫報告》,台灣省政府水利處中區水資源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之研究報告。
台灣中部考古學概述
「台灣中部考古學蒐藏」粗分為大坌坑文化、牛罵頭文化、營埔文化、大馬璘文化、番仔園文化、大邱園文化等史前文化層與歷史時代之漢人文化,簡介如下。
大坌坑文化(距今6000至4500年)這是代表台灣新石器時代最早的文化層,已發現的遺址以台北八里大坌坑為代表。
而中部地區的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下層、彰化市牛埔遺址及台中市惠來里遺址,都有大坌坑式的陶器出土。
陶器特徵為腹部印有繩紋,器形有缽與罐。
石器類型不多,有打製及磨製的石斧、石錛、網墜、石鏃及有槽石棒。
牛罵頭文化(距今4500至3500年)這以清水鎮牛罵頭上層陶器文化為代表,據推測可能由大坌坑文化演變而來,在中部地區代表的遺址有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麻頭路及神岡鄉的莊後村、大肚山台地南邊旭光國小、龍泉村、台中盆地的惠來里彰化市牛埔、烏溪、南投草鞋墩及坪林。
已發現的遺址分佈在海岸或溪畔的台地及斜坡上。
出土的陶器以紅色繩紋陶為主,即器物的頸部或肩部以下印有繩紋,紋飾比大坌坑文化的淺而細,口緣少數有劃紋,器形以侈口(口緣向外開)、鼓腹圓底、圈足的罐形器、缽及瓶較為常見。
牛罵頭文化晚期的繩紋陶為黑陶所取代。
常見的石器有打製及磨製石斧、磨製石錛、石刀、石鏃及網墜。
營埔文化(距今3500至2000年)營埔文化遺址分佈的範圍在中部海岸地區沿大肚溪向內延伸,代表的遺址有清水鎮牛罵頭遺址上層、大甲鎮水源地、火葬場、外埔鄉大甲東、神岡鄉莊後村遺址上層、新社鄉水底寮、七份、矮山坪。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而且灰黑陶為典型的陶器、紅褐色陶次之,並且出土少量磨光黑陶最特別。
其次石器出現的頻率很高,器類比前期(牛罵頭)較複雜,主要有打製石斧、磨製石斧、石鏃、矛頭及網墜,同時營埔村發現過幾件巴圖型石器及石製和陶製的環。
一九九九年科博館人類學組考古學門重新發掘,發現了不少古代灰坑,與由營埔出土陶片的稻穀印痕,可推測當時農業也繼北部之後傳入中部地區。
大馬璘文化,包括大馬璘遺址(距今4000至1600年間)與水蛙窟遺址(距今2381+71年)。
大馬璘遺址的史前文化內涵,可能因為所在的地理位置,似乎受到其他文化傳統明顯影響,如板岩石棺、玉器工藝、橙色夾砂陶器等,很明顯受到台灣東部卑南文化或中部繩紋紅陶文化的影響,但若從黑色陶器的質地、器身紋飾的圖案、部分石器的器型與加工方式來看,又不可否認是受到台灣西海岸中部營埔文化的影響,而且營埔文化對大馬璘遺址的影響可能偏晚。
除此之外,大馬璘遺址還有一些獨特的石器類型,如戈形器、磨製多孔石器、馬鞍形石刀、打製石片器等,都不見於其他史前遺址,或形制上有明顯的不同。
因為這個遺址的文化內涵複雜且自成一格,所以多以「大馬璘文化」稱之。
其次水蛙窟遺址包含灰黑陶文化和素面紅陶文化,兩者都佔了一定的比例,另外還有少量的繩紋紅陶文化及表面飾有刻劃的曲折線紋、刺點紋的營埔文化黑陶類型。
番仔園文化(距今2000至400年)中部地區在公元前後正式脫離了石器時代而進入鐵器時代。
這時期文化的遺址主要分佈在大肚山台地,向北可延伸至苗栗南部的丘陵地區,典型的遺址為大甲鎮的番仔園。
此外外埔鄉麻頭路,清水、鹿寮、龍井鄉山腳、龍泉村以及台中市南屯區山仔腳遺址及惠來里遺址,也找到這層文化遺物。
陶器類型以黑灰陶為主,紅褐陶次之,並且出現少量陶質較硬、火候較高、表面磨光的黑陶。
黑灰陶的表面有刺點、壓印和刻畫的紋飾,最常見的是連續的刺點紋、波浪櫛紋及圈點紋。
器物的形狀以侈口、鼓腹的罐及缽為主。
同時,在番仔園、麻頭路、龍泉村及惠來里都發現不少俯身葬。
大邱園文化(距今2000年以內)以南投縣集集鎮的田寮園遺址為代表。
陶器以以紅褐色帶粗砂的素面軟陶為主。
石器類型很多,包括石鋤、石刀、石錛、石鑿、石矛、石鏃、圓盤形石器和石墜等,並且出土類似番仔園文化之玻璃管珠。
歷史時代的漢人文化以板頭村遺址為例,板頭村(厝)位於北港溪南岸,當地耆老相傳,此地是清代諸羅縣笨港縣丞署的舊址。
出土文物除了殘磚斷瓦外,以陶瓷器的數量最多,也最重要。
瓷器包括青花瓷、釉上彩瓷、白瓷,及少量青瓷;器型包括碗、盤、碟、蓋碗、杯、羹匙等。
板頭村出土的青花瓷器,大部分是來自福建省德化、安溪、永春等縣的民窯。
此外還有黑白圍棋子、銅錢、銅簪、銅煙斗、玻璃瓶等,以及許多貝殼、牛骨、蟹殼、蛋殼等食餘。
雖然因為發掘面積有限,無法得知這棟房屋的整體布局,也沒有證據來判斷這是否為笨港縣丞署,但是推測這棟房屋的年代,大約是清代雍正至道光年間;居住者的身份,至少是鄉紳或富商,絕非一般平民。
從出土的遺物,我們可以對當時台灣與大陸之間貿易的情形,及富貴人家的生活方式,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文化概述與研究簡史
阿里山地區的史前考古學文化可以分為以繩紋紅陶文化為代表的新石器時代中期「Yingiana下層文化」﹝距今約3800年前﹞和以素面粗砂紅褐陶為代表的「Yingiana上層文化」﹝距今約2000年-1000年前﹞,是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廣泛分布在阿里山地區的考古學文化。
阿里山地區史前文化,大半是奠定於日據時期的調查資料;山區考古學文化與現生原住民傳承關係的探討,也始於這個時期。
1900年,鳥居龍藏在森丑之助陪同下進行第四次台灣調查旅行,即進入阿里山地區。
此次調查觀察到:台灣阿里山地區在石器時代即有人類定居;石器遺跡最高分佈到海拔約1545公尺,和當時原住民在地理上的分佈高度相等;因此,在石器時代遺址與當地布農族、鄒族之間可能有歷史淵源(鳥居1900楊南郡譯1996:315-22,606-7)。
1902年,森丑之助發表〈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遺跡に就て〉,文中曾列出六處阿里山地區的史前遺址﹝如下表﹞,這是最早記錄的阿里山地區史前遺址地點。
遺址地名
現在地名
打製石器
磨製石器
陶器
竹腳社
竹腳
*
達邦社
達邦
*
*
知母勞社
特富野
*
*
*
頂笨社
里佳
*
*
*
勃仔社
茶山[1]
*
*
阿里山
不確定
*
1930年代起,台北帝大土俗人種學教室(台灣大學人類學系的前身)展開大規模的高砂族調查,同時也蒐集了不少考古學標本;1979年,陳仲玉《台灣史前打製斧形石器之研究》針對這批遺物加以觀察,包括了達邦、特富野、達布特安、樂野、里佳、新美、山美、Imutsuo和Outsu等九處屬於阿里山鄉的地點。
1941年,鹿野忠雄在首次在阿里山地區鄒族的Vuyio遺址和Yingiana遺址,進行考古發掘。
根據發掘結果,鹿野認為:「與布農族居地相同,鄒族所分佈的地域,也滿佈有薄形打製石斧。
鄒族亦與布農族同樣地都很熟知這些石斧是用為鋤頭的,而磨製扁平偏鋒石斧是用作刮皮具的」(鹿野1952:164;宋文薰譯1955:94)。
日據時期的學者馬淵東一在布農族、北鄒族與南鄒族分佈的地區,都採集到同樣的打製斧鋤形器(國分1981:64-67);國分直一則提到在阿里山鄒族的耕作地上,打製石器隨處可見,卻不見陶片。
(國分1981:331)。
日據時期的學者大多認為阿里山地區所發現的史前遺物,即為鄒族的祖先所遺留者,薄型打製斧鋤形器正是建構此山區史前文化面貌的重要基礎。
1995年出版的《台閩地區考古遺址》報告,只整理日據時期文獻,列出15處阿里山鄉未建檔遺址外,並未進行進一步的田野調查。
1995年,中央研究院亦展開「台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1)「曾文溪流域」計畫,臧振華與張光仁(1995、1996)在屬於曾文溪上游的阿里山鄉新發現了15處遺址。
1995年,張光仁於在鹿野所發掘過的Yingiana遺址再度進行試掘,首次依據層位關係提出阿里山地區的兩個史前文化層序;第一史前文化層以素面含粗砂的紅褐色陶為代表;第二史前文化層的堆積不是很清楚,但零星出土細繩紋陶,獲得一筆碳十四年代為3795±60B.P.,推論繩紋紅陶文化的主人在3700年前可能已經到達這個地區,但到了約900年前才出現以素面紅褐色粗砂陶為主的史前文化,而此文化在山區的發展可能一直延續到近代(臧振華、張光仁1996)。
1998年,本館人類學組於樂野村Veiyo遺址的Tamayayana地點發掘了兩座砂岩石板棺,出土的遺物內涵則相似於Yingiana遺址的第二史前文化層,熱釋光年代分別是1950±150B.P.和2060±160B.P.;碳十四年代為2610±90B.P.,三筆數據的年代範圍在距今約2600-1950年前之間(劉克竑、何傳坤1998),與之前張光仁在Yingiana遺址發掘所獲得的資料相比,整整往前提早了1800年。
2001~2002年間,本館在阿里山鄉境內的鄒族傳統領域,進行一次系統性的考古調查工作,調查了49處考古遺址,除採集文化遺物、進行訪談紀錄外,並繪製考古遺址位置圖;此外,並選擇不同類型的Cayamavana1遺址、Nia-hosa遺址、Taipicana1遺址、Taptuana遺址和Yingiana遺址進行試掘工作。
鄒族族群分布
鄒(Cou或Tsou)的意思是人或人類,一般學者將鄒族分為南、北二群。
北鄒,分布在阿里山區、玉山部分山區、曾文溪流域、濁水溪上游及其支流流域,稱為阿里山鄒族。
依據日據時期民族誌的記載,阿里山鄒族包含四大群落,魯夫都Luhtu、伊姆茲Imucu、特富野Tfuya和達邦Tapangu。
各群是由一個中心社(大社、hosa)以及附屬的一個或數個小社(lenohi'u)所組成。
台灣簡圖
日據時期的鄒族系統分布圖
Luhtu群曾經佔有陳有蘭溪右岸,現僅分佈在該溪左岸山地,東邊隔著陳有蘭溪與布農族Ishbukun群相對,現屬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
Imucu群則曾佔有全仔清水溪左岸,塔山西北一帶之地,但在日據時期已極度衰落,目前則是名實俱亡。
今日的行政村落編制已打破原來之部落組織系統,仍然活躍於阿里山地區的Tapangu群和Tfuya群,分佈在阿里山鄉的達邦(tapangu)、樂野(lalauya)、來吉(pnguu)、里佳(nia-e’ucna)、山美(saviki)、新美(sinvi)、茶山(cayamavana)等七個原住民村落,主要聚落都是在曾文溪和其支流,以及阿里山溪兩岸的河階、平台或緩坡上。
今日阿里山鄉鄒族聚落分布圖
研究區域與遺址概況
Luhtu群曾經佔有陳有蘭溪右岸,現僅分佈在該溪左岸山地,東邊隔著陳有蘭溪與布農族Ishbukun群相對,現屬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村。
Imucu群則曾佔有全仔清水溪左岸,塔山西北一帶之地,但在日據時期已極度衰落,目前則是名實俱亡。
今日的行政村落編制已打破原來之部落組織系統,仍然活躍於阿里山地區的Tapangu群和Tfuya群,分佈在阿里山鄉的達邦(tapangu)、樂野(lalauya)、來吉(
49處發現Yingiana上層文化遺存的遺址,主要分佈在平坦的河階地、稜線前緣平台或山麓緩坡等。
這些遺址中有24處為鄒族或布農族Takopulan群舊社,同時也是現代村落或散戶分佈地,其餘25處地點則絕大多數為近代農耕地。
從史前到近代,這些地點都是人類在山區活動的重要據點,海拔高度從250至1200m。
阿里山鄉全境大部分屬於阿里山山脈,只有東部小塊屬於玉山山脈。
阿里山為玉山山脈支系,隔著楠梓仙溪與玉山為界,稜脈走向呈北北東──南南西向,長約250公里,平均高度2000公尺,地勢為東坡陡、西坡緩,為曾文溪、八掌溪、阿里山溪(即清水溪)三大河流的發源地。
曾文溪與阿里山溪流域是阿里山鄒族的主要聚落分佈領域。
曾文溪上游的長谷川溪流向西南至達邦,支流伊斯基安娜溪來會,下切成深谷,形成左岸高位河階,於特富野高度約1000公尺,於達邦高約950公尺,稱為達邦河階群,乃鄒族活動中心。
達邦村遺址分布圖
曾文溪自達邦以下至樂野段,在右岸形成1220公尺至1420公尺之赭土起伏面,另在米洋處形成稍低且更廣之山麓河階,高約900公尺至1200公尺,河谷峽深,至其下之竹腳,形成稍廣之河岸低地,與米洋山麓河階同為樂野村主要農地。
樂野村遺址分布圖
從樂野以下至山美村之間,曾文溪與其支流里佳溪、塔乃庫溪切穿堅硬砂岩形成峻深峽谷地形。
里佳溪上游流域,為明顯之幼年地形,幾無平坦階地。
至山美村,在右岸形成山美低位河階,高約500公尺,以下經巴雅依,至新美,左岸500公尺至600公尺間,有肩狀平坦稜河階,為聚落分佈地。
山美村遺址分布圖
新美村遺址分布圖
新美至茶山間,曾文溪左岸與支流塔庫布雅努溪會流,形成海拔420公尺至500公尺,比高180公尺至260公尺之切割河階,為茶山聚落所在。
茶山以下,曾文溪折向溪流,切斷山脈成峽谷地形,進入大埔鄉曾文水庫區(阿里山鄉誌編纂小組2001:9)。
茶山村遺址分布圖
阿里山地區考古遺址一覽表
遺址名稱
地點
所屬群落
地形
簡要描述
Lalauya(樂野、流嘮)
樂野村
Tfuya特富野群
山麓緩坡1100-1200m
遺址為樂野村主聚落所在
Ecuu
樂野村
Tfuya特富野群
山腹緩坡1200m
遺址位於樂野村主聚落西南方約1000m,正處樂山產業道路通台18線及樂野村的岔處
Veiyo(Vuyio、米洋)
樂野村米洋
Tfuya特富野群
山谷緩坡1100-1200m
遺址位在樂野東南方約1km,嘉169號縣道由樂野往達邦途中,一號橋與二號橋兩側的緩坡台地,周圍的山麓陡坡也發現有石板棺遺跡
Pcopcoknu(竹角、竹腳社)
樂野村
Tfuya特富野群
低位河階650-700m
遺址為竹腳聚落所在。
竹腳社位於樂野南方約2km,為一廣闊的河岸低地,現僅有幾戶人家,地表種有蔬菜或檳榔等
Tapangu(達邦)
達邦村1-5鄰
Tapangu
達邦群
高位河階900-950公尺
達邦村達邦社區所在,地處後大埔溪(曾文溪上游支流)左岸,由嘉169即可到達
Tfuya(特富野、知母勞社)
達邦村8鄰
Tfuya特富野群
稜線前緣平台1000-1050m
即現在達邦村特富野聚落所在,地處曾文溪上游支流長谷川溪左岸,由嘉169經特富野公路,即可到達
Fiofions
達邦村9鄰
Tfuya特富野群
中位河階1000-1050m
Fiofions遺址在Tfuya遺址東南約500公尺處;特富野往Yingiana的產業道路兩側
Yingiana
達邦村9鄰
Tfuya特富野群
高位河階1100-1150m
Yingiana遺址在Tfuya遺址東南約600公尺處,即達邦村九鄰247號之一周圍,可從特富野經產業道路抵達
Yiskiana
達邦村
Tfuya特富野群
高位河階1100-1200m
鄒族舊社Yiskiana所在。
位在達邦村東南約3km,地處伊斯基安娜溪及其支流交會口西方的高位河階,可由達邦聚落經產業道路抵達Yiskiana
Taina
達邦村10鄰
Tfuya特富野群
山麓緩坡1000-1050m
特富野聚落東北約1km處,有幾戶民宅座落於此
Pasana(扒沙娜)
達邦村11、12鄰
Tfuya特富野群
高位河階1100-1050m
遺址位於Pasana聚落東北約500m處,曾文溪上游右岸的山麓急坡
Teova
達邦村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緩坡800-850m
嘉169約35.5km處右側岔路下行約300m,曾文溪上游左岸的河邊緩坡
Taptuana(達德安)
達邦村6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急坡950-1100m
達德安聚落及其周圍耕地
Niava’hu(年仔肉耳)
達邦村7鄰
Tapangu
達邦群
高位河階1150-1200m
鄒族舊社Niava’hu所在。
位處Taptuana南方約1.25km,遺址周圍有會入曾文溪的小支流
Niae‘ucna(里佳)
里佳村3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緩坡1000-1050m
遺址即里佳聚落所在
Cacaya(tsatsaya、瀨頭、札札亞、智智亞社)
山美村1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腹緩坡900-950m
山美村1鄰聚落所在
A’akuni
山美村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緩坡1000-1100m
山美村主聚落北北東約1500m,地處薩匹基山東邊山麓,為一相當廣闊的山麓緩坡
Tamuana
山美村
Tapangu
達邦群
山腹急坡870-900m
由Yamakayua1遺址延產業道路上行,越過稜線後可達。
遺址為一東南向急坡地,可清楚展望達那伊谷溪
Yamakayua1(亞馬高雅)
山美村2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稜前緣平臺850m
遺址位於山美村2鄰聚落上方,由2鄰安宅產業道路上行約1km可達。
地為薩匹基山東南向稜線的一處山稜前緣臺地
Yamakayua2(亞馬高雅)
山美村2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緩坡700-750m
鄒族舊社Niava’hu所在。
位處Taptuana南方約1.31km,遺址周圍有會入曾文溪的小支流
Saviki(山美)
山美村4鄰
Tapangu
達邦群
山麓緩坡400-450m
Saviki舊社址,位於山美西與曾文溪的交會口處
Tanaiku(達娜依谷)
山美村
Tapangu
達邦群
低位河階450-500m
遺址位於達娜伊谷自然生態公園的範圍內
Bai-nogosi
山美村6鄰
Tapangu
達邦群
低位河階400-450m
址位於山美村六鄰小Payai聚落下方的田中,隔曾文溪與Saviki遺址相望。
現有當地人開發的彬彬露營區
Ya‘isana
新美村1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750-950m
新美村主聚落東北方約1.25km,即新美村第一鄰所在的台地
Sinvi(新美)
新美村3、4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500-550m
即新美聚落所在,為曾文溪左岸的高位河階
Yaiku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350-400m
遺址位於新美聚落西南約1000m,新美路99號周圍、「鬼潭」北邊
Yunguana2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陡坡350-400m
遺址位於獨立山Yunguana西北側的山麓陡坡
Yunguana1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低位河階350-400m
遺址位於獨立山Yunguana南側的山腳下
Yaalauya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600-650m
遺址位於新美主聚落西南約400m。
由Niahosa北側的一條產業道路上行約約250m可抵達
Epeapi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650-800m
遺址位於新美聚落東偏南約500-1250m的範圍,以村人所謂的「百年芒果樹」所在周圍為主,但在村人稱為Epeapi的整片坡地上皆有遺物散佈
Nia-hosa
新美村5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530-570m
遺址位於新美村主聚落西南約600m,即新美村第五鄰所在,為Takupuyanu溪(塔庫普亞汝溪)沿岸最大一片河階台地
Yaasayao
新美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600-650m
遺址位於Niahosa南側約1000m,與Nia-hosa遺址隔Takupuyanu溪(塔庫普亞汝溪)相望
Hcuyu
茶山村1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稜前緣平台700-750m
遺址位於Taipicana1東偏南約1250m,由Taipicana1對面岔路上行可達,是位於山頂的一大片平台
Taipicana1(達伊必札那)
茶山村1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約450m
遺址位於塔庫普亞汝溪與曾文溪交會口東方的的高位河階。
嘉129號道路過塔庫普亞汝溪後,右側有一工寮的台地即是
Taipicana2(達伊必札那)
茶山村1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陡坡450-550m
遺址位於Taipicana1東南約600m的山麓陡坡,由Taipicana1對面的產業道路可到達
Yaviana(雅比雅娜)
茶山村1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低位河階300m
遺址即茶山村1鄰Yaaviana聚落所在,為曾文溪左岸兩塊廣闊的低位河階
Cuuc’u1(足之屋)
茶山村2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650-750m
遺址位於茶山村第2鄰範圍內,由Yaaviana往Cayamavana(茶山)途中轉岔路上行約2000m可抵達
Cuuc’u2(足之屋)
茶山村2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陡坡850-900m
遺址位於茶山村第2鄰範圍內,Cuuc’u1東南約750m的區域
Cuuc’u3(足之屋)
茶山村2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650-750m
遺址位於茶山村第2鄰範圍內,與Cuuc’u1遺址隔一山澗相對
Cuuc’u4(足之屋)
茶山村2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900-1000m
址位於茶山村第2鄰範圍內,Cuuc’u1東方約750m的區域
Tung’avana
茶山村2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緩坡600-700m
遺址位於茶山村主聚落東北方約1300m處,從本遺址可清楚俯瞰茶山遺址
Cayamavana1(茶山、伽雅瑪、勃仔社)
茶山村3、4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400-450m
遺址即茶山村主聚落所在,為曾文溪上游沿岸最廣大的高位河階,地處茶山溪與曾文溪交會口
Cayamavana2
茶山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高位河階500-550m
遺址位於茶山村主聚落東偏南約750m處,在茶山往高雄縣三民鄉的產業道路北側,從該處往西北方可俯瞰整個茶山聚落
Yazua
茶山村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山麓陡坡650-700m
遺址位於茶山村主聚落東偏南約1500m處,在茶山往高雄縣三民鄉的產業道路旁
Yaicivuya(亞伊奇布雅)
茶山村5鄰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低位河階250-300m
遺址位於茶山村主聚落西南約1000m的曾文溪左岸低位河階上,由茶山往大埔的產業道路可抵達
Cayamavana3
茶山村1鄰茶山路
Takopulan達庫布雅努群
中位河階350-400m
遺址位於茶山村主聚落北北西約1000m,東北方隔曾文溪與Yaviana遺址相望
Voveiveio
來吉村4鄰外來吉
Tfuya特富野群
稜線前緣平台900-950m
遺址位於外來吉主聚落北北西約1100m,阿里山鄉與梅山鄉交界處,隔阿里山溪支流與梅山鄉太和聚落相望
Po’oyuana(全仔社)
太和村全仔社
山麓陡坡600-650m
遺址位於阿里山溪與清水溪的交會處,由嘉169縣道往全仔社方向即可到達
Poneo(Imucu、豐山)
豐山村
Imucu伊母祝群
低位河階750-800m
遺址即位於豐山村豐山聚落所在
遺址年代
Yingiana下層文化年代數據表
實驗室編號
遺址
單位
標本
年代數據
B.P.
年代範圍
B.P.
δ13C
報告日期
發表文獻
GX-21386-AMS
Yingiana
T0P0L13
(第二文化層)
木炭
3795±60
1995/12/15
臧振華等1996
Beta-167750
Taipicana1
P1L13-14
(下文化層)
木炭
3780±40
4400-4100
-22.1o/oo
2002/6/28
TD-741
Taipicana1
P1D L15
(下文化層)
繩紋陶
2670±220
2002/8/12
Yingiana上層文化的碳十四年代數據
實驗室
編號
遺址
單位
標本
年代
數據
B.P.
年代
範圍
B.P.
δ13C
報告日期
發表文獻
BA-98033
Tamayayana
(Veiyo)
木炭
2610±90
2002/11/6
劉克竑、何傳坤1998
Beta-167748
Taipicana1
P1L5-7
木炭
2270±40
2350-2150
-25.7 o/oo
2002/6/28
Beta-167752
Yingiana
P1L7
木炭
2300±40
2240-2180
-24.9 o/oo
2002/6/28
BA-02135
Taipicana1
P2L4-L6
木炭
2060±60
2002/10/24
GX-21385-AMS
Yingiana
T0P0L8
木炭
855±50
1995/12/15
GX-21384-AMS
Yingiana
T0P0L6
木炭
255±45
1995/12/15
Yingiana上層文化的陶片熱釋光年代數據
實驗室
編號
遺址
單位
標本
年代數據
報告日期
發表文獻
TD-743
Cayamavana1
P3L9
紅褐色粗砂陶
3080±250
2002/8/12
TD-708
Nia-hosa
M1
紅褐色粗砂陶
2980±240
2002/6/10
TD-740
Taipicana1
P1AL10
紅褐色粗砂陶
2230±180
2002/8/12
TD-744
Cayamavana1
P2L7
紅褐色粗砂陶
2170±180
2002/8/12
TD-745
Yingiana
P1L9
紅褐色粗砂陶
2140±170
2002/8/12
TD-491
Tamayayana
(Veiyo)
S.C.
紅褐色粗砂陶
2060±160
1998/6/11
TD-490
Tamayayana
(Veiyo)
S.C.
紅褐色粗砂陶
1950±150
1998/6/11
劉克竑、何傳坤1998
TD-742
Taipicana1
P4L2
紅褐色粗砂陶
1773±140
2002/8/12
TD-711
Cayamavana1
S.C.
灰黑色細砂陶
1700±140
2002/6/10
TD-709
Cayamavana1
S.C.
灰黑色細砂陶
1650±130
2002/6/10
TD-707
Taptuana
P1L18
紅褐色粗砂陶
1650±130
2002/6/10
TD-368
Yingiana
T0P0
陶片
1650±130
1995/7/19
張光仁1996
TD-712
Cayamavana1
S.C.
灰黑色泥質陶
1530±120
2002/6/10
TD-739
Taipicana1
P1BL5
紅褐色粗砂陶
1410±110
2002/8/12
TD-710
Cayamavana1
S.C.
紅褐色粗砂陶
1160±90
2002/6/10
Yingiana上層文化是長期以來廣泛分布在阿里山地區的主要文化,它與現生原住民族群之間的關係雖仍缺乏直接聯繫的證據,但從其在台灣中部山區長期適應發展的脈絡看來,兩者之間的繼承關係恐怕是難以輕易排除的。
此外,Yingiana上層文化距今約3000年前的兩筆年代數據,是出現在海拔較低的Cayamavana1和Nia-hosa兩處遺址,而海拔較高且更接近山區的Yingiana、Taputuana一帶,最早的年代數據則只有在距今約2300年前,晚於前者約700年。
由此數據看來,該文化系統較可能從海拔較低的淺山地區,往內陸高山地區逐漸擴張開來的。
文化內涵
Yingiana上層文化:新石器時代晚期至鐵器時代廣泛分佈在阿里山地區的考古學文化,目前阿里山地區所發現的49處史前遺址皆普遍存在此類考古學文化遺存。
§石器
主要是打製斧鋤形器、磨製錛鑿形器、磨製石刀、磨製矛鏃形器等,個別遺址(Cayamavana1)出土有網墜。
以砂岩製的打製斧鋤形器數量最多,是阿里山地區Yingiana上層文化石器的大宗,矛鏃形器次之;可見當時的生業型態以農耕為主,狩獵為輔。
◆斧鋤形器
第一類斧鋤形器是阿里山地區斧鋤形器的代表,質地一般為砂岩,個別為火山碎屑或板岩。
製法上,通常是利用打剝下來的石片,沿兩長邊向兩面打剝修整成形,刃線為中鋒,以弧刃居多,刃部常見明顯的磨損或硬性、軟性消耗痕跡,個別可見二次加工痕;部分標本兩個短邊都有消耗痕,不排除先後作為刃端使用的可能。
器型上,最常見的是細長的扁梭或尖梭型、上窄下寬的梯型以及上下大致同寬的條型,個別帶有肩部或束腰。
第一類小型斧鋤形器,長度在50-90mm之間;第二類中型斧鋤形器,長度在90-130mm之間,所佔比例最高;第三類大型斧鋤形器,長度在160-190mm之間。
第一類中型斧鋤形器
第一類大型斧鋤形器
第二類斧鋤形器,僅見於Cayamavana1遺址。
質地為變質砂岩,打磨兼製為其特色。
兩寬面通常加以磨光;邊緣、頂端及刃部一般打剝修整而成,個別進一步磨製;刃線多中鋒。
此類斧鋤型器形制粗大厚重,與魚寮遺址的磨製斧鋤形器時分相似,因為Cayamavana1遺址位於嘉義平原和山區的交界處,可能透過交換而得,殘斷後加以打剝而成。
第二類斧鋤形器
第三類斧鋤形器
第三類斧鋤形器個別差異大,主要為砂岩,個別為板岩。
製法上,除了打製修整外,器身及刃端通常再加以磨製,個別標本通體磨光
◆錛鑿形器
偏鋒端刃的錛鑿形器,材質以板岩、砂岩和硬頁岩為主,其他尚有粉砂岩、頁岩、片岩……等各種材質。
部分標本在器身或頂端留有崩鋸切割的痕跡,或打剝而成的斷裂面;顯然製作的方式是磨鋸後折崩,或以打剝的方式,產生器物的雛形,再通體磨製。
器身外形一般呈長方形或方形,個別為細長的三角形,橫斷面多為扁矩形,轉角則呈方角,刃線為直線或圓弧線,器身與頂端多修整磨平。
硬頁岩錛鑿形器
板岩錛鑿形器
其他材質錛鑿形器-1
其他材質錛鑿形器-2
其他材質錛鑿形器-3
◆矛鏃形器
矛鏃形器的材質以板岩為主,部分為變質砂岩或砂岩。
板岩質的矛鏃形器,通體磨製,尺寸較小,底部寬度多在15mm以下,器身外形呈長三角形,刃線皆由尖鋒延伸至底部,屬「全刃型」,底部為切平或圓弧形。
砂岩質的矛鏃形器,部分打製而成,部分加以磨製。
尺寸一般較板岩質的大,器身明顯較寬,刃線也是多延伸至底部。
就功能而言,前者一般為箭頭;後者形制較大、打製而成者,應為槍頭。
板岩材質矛鏃形器
砂岩材質矛鏃形器
◆石刀
石刀,磨製或打製,多半殘斷,形制變化大。
質地主要為砂岩和板岩,通體磨製、粗磨或留有打剝的斷裂面。
磨製石刀帶穿。
石刀
網墜
◆網墜
僅見於Cayamavana1遺址,都是利用圓形或橢圓形的石子,在中間或兩端各鋸切出一道凹槽而成。
◆石鋸
質地為砂岩,多半殘斷,器表平整未磨,形制為扁平長條形;用部在長邊一側,剖面呈U型或V型,有明顯循長邊方向的磨鋸痕跡。
標本厚度多在6-11mm左右
◆石鎚
質地皆為砂岩,多天然礫石,大小不一,選擇適合手握持使用的扁球形卵石,通常是多面使用,打擊痕跡分佈於卵石的正反面及側端。
另外少數標本為橢圓柱狀,除一端為打剝的斷裂面外,頂端和側邊多可見深淺不一、數量不等的敲擊疤痕。
扁球形石鎚
橢圓柱狀石鎚
◆砥石與礪石
砥石,質地皆為砂岩,大小與形狀變異極大,但都有明顯的磨面;大型砥石應是在固定地點使用;小型砥石長徑約都在10-15cm上下,單面或多面手握持使用,個別留有磨製石器而形成的凹槽。
礪石,為長橢圓形砂岩礫石,長徑在3.5-3cm之間,通體皆有因磨製石器而留下的消耗面。
砥石
礪石
§陶器
以素面粗砂紅褐陶為代表,夾雜的砂粒分布不均,粒徑一般在2mm~3mm,也有可達20mm以上的砂礫。
陶器的製法為手製,部份陶片的內面有手捏痕跡以及陶墊的凹痕,外表有的經過拍打抹平,大多素面無紋,燒成硬度普遍不高,所採集或發掘的均是陶殘片,已知的器型只有侈口折沿鼓腹圜底罐,還有紡輪。
至於部分遺址發現的少量灰黑色細砂陶和泥質陶,不管是成分或製造工藝都與素面粗砂紅褐陶皆有很大差別,經過比對推斷,後者可能產於曾文溪中下游的平原地區。
◆陶紡輪
Taipicana1遺址出土的陶紡輪,亦為粗砂紅褐陶,外徑範圍在23mm-43mm之間,孔徑範圍在4.5-7mm之間,重量在11.7-37.6克之間。
陶紡輪
陶紡輪
◆陶環
僅見於Cayamavana1遺址,陶色一般為灰黑色,僅個別呈褐色,大部份為素面無紋,個別標本裝飾刺點組成的連續V字型花紋。
陶環的寬度在11.5mm至5.5mm之間,厚度在4mm至3mm之間,剖面呈扁半圓形、三角形、扁圓形、扁長方形等;兩件可復原的陶環標本,外徑分別為6cm和7cm。
圓肉型陶環
扁型陶環
§飾品
玉管珠,閃玉質,為Nia-hosa遺址一號墓葬的陪葬品。
標本外形為長、寬各4mm、高18mm的圓轉角立方體,穿孔方式為單邊穿孔。
琉璃珠,皆出土於Nia-hosa遺址墓葬中,顏色為朱紅色、藍綠色和黃綠色;直徑約4-5mm。
玉管珠
琉璃珠
§墓葬
Yingiana上層文化的墓葬,經發掘出土且有詳細紀錄者,目前為止共有七座,分別是Veiyo遺址的Tamayayana地點2座、Nia-hosa遺址3座及Taipicana1遺址2座。
葬具都是以形狀不規則的砂岩石板或岩塊拼湊堆疊而成的短棺,長度一般約80-120公分,寬約50-60公分,深約35-45公分。
墓葬都沒有發現人骨遺留,但由棺內大小與形狀研判,推測死者的葬姿可能是把手臂和腿部都彎起來的屈肢葬,至於究竟是仰身、俯身、或側身則無法確定。
部分墓葬中同時發現有石鏃、石斧、石鋤、玉管、琉璃珠等陪葬品。
TamayayanaM1
TamayayanaM2
Taipicana1M1
Taipicana1M2
Nia-hosaM1
Nia-hosaM2
Nia-hosaM3
遺址類型與生活重建
依據出土遺物的內涵、遺址範圍與地形,可將遺址分為三種類型:
一、蓋有簡單田舍或工寮的耕地,地形主要為山麓陡坡、山麓緩坡及面積較小的河階地。
此類遺址常常出土許多農耕用的斧鋤形器,陶器和其他類型的石器相對較少,未見房屋或墓葬等遺跡現象。
比照民族誌中有關鄒族生業活動的資料,這些極可能是Yingiana上層文化的主人反覆做為山林燒墾的農耕地。
屬於這種類型的遺址包括Teova、Fiofions、Taina、Taipicana2、Cuuc’u3等遺址。
根據地形地貌的判斷,此類型的遺址在阿里山地區必定尚有許多未被發現。
二、由幾戶人家組成的小型聚落遺址,地形以山麓緩坡和面積稍大的河階地為主。
出土的陶、石遺物,無論種類或數量,都較第一類型的遺址豐富許多,除了斧鋤形器外,還有錛鑿形器、矛鏃形器及穀物加工用的石杵與石臼,以及製造石器用的石鋸、鑽頭、砥石、石鎚等。
此類型的遺址往往出土有墓葬遺跡和疑似建築結構的現象,為史前人類居住據點的重要證據。
從發掘的幾個遺址,Yingiana、Taipicana1、Taptuana遺址等,這類遺址的中心區,往往有堆積厚度深達100cm左右的文化層,說明這些地點都是長久以來史前人類多次且反覆居住、使用的聚落遺址。
三、由較多住戶組成的大型聚落,位於面積較大的河階、平台或山谷緩坡上,除了和第二類型的遺址有相似的生活遺存外,另外出土一些可能為貿易或交換而來的外來製品,如Veiyo遺址出土有玉玦、Nia-hosa遺址出土有玉管和琉璃珠、Cayamavana1遺址則出土相當比例的灰黑色細砂陶和泥質陶;這些遺存,不論就原料或製作工藝而言,都不是屬於阿里山地區的Yingiana上層文化傳統,反倒分別與台灣東部卑南文化和埔里地區的大馬磷、曲冰、水蛙窟等遺址的玉器傳統及西部烏山頭遺址的陶器傳統較為相似。
參考文獻
森丑之助
1902〈台灣に於ける石器時代遺跡に就て〉,《東京人類學會雜誌》201:89-95
鹿野忠雄
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東京:矢島書房
1951《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東京:矢島書房
劉枝萬譯長野義虎著
1954〈番境探險譚〉,《臺灣風物》4(6/7):61-86。
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
1955《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陳仲玉
1979《臺灣史前打製斧形石器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國分直一
1981〈台灣と琉球をあとる問題〉,《臺灣考古民族誌》頁63-74。
東京:慶友社。
臧振華
1994〈曾文流域史前遺址之時空架構--曾文溪流域史前聚落型態和生態適應研究之一〉,收在周昌弘等編《臺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1)曾文溪流域研究論文彙報》。
臺北:中央研究院(未出版)。
臧振華、張光仁
1995〈曾文流域史前聚落型態和生態適應(2):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調查〉,收在周昌弘等編《臺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1)曾文溪流域研究論文彙報(二)》。
臺北:中央研究院(未出版)。
1996〈曾文溪上游流域史前文化遺址遺物整理及嘉義縣阿里山鄉Yingiana遺址試掘簡報〉,《臺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曾文溪流域史前聚落型態及生態適應(第二年度)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調查》。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張光仁
1996〈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工作的新發現〉,《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會議論文與工作報告》,頁:127-140。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楊南郡譯鳥居龍藏著
1996《探險臺灣》,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土地調查局調製
1996《臺灣堡圖》,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劉克竑、何傳坤
1998〈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Daimaeyayana遺址〉,《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1(3):41-58。
楊南郡譯森丑之助著
2000《生蕃行腳--森丑之助的臺灣探險》,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王嵩山、汪明輝、浦忠成著
2001《臺灣原住民史--鄒族史篇》,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阿里山鄉誌編纂小組
2001《阿里山鄉志》,台北:稻香出版社。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罐調查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200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文化概論與研究簡史
大湖文化魚寮類型為大約距今2000年前分布於嘉義平原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以魚寮遺址為文化期相代表遺址;魚寮遺址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港尾里魚寮聚落的西側。
魚寮遺址位置圖
魚寮遺址包括下、上兩個史前文化層,屬於早、晚兩個不同的時代。
下文化層為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稠子文化,年代在距今約4500–3000年之間。
此層文化遺物分布非常稀疏,以橙紅色繩紋陶片為代表,因沒有挖到木炭或貝殼,無法做碳十四測年比對。
上文化層為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大湖文化魚寮類型,史前遺物分布密集,類型豐富而獨特;陶器以灰黑色胎的泥質陶為主,灰黑色胎的夾砂陶次之,器表常覆蓋著一層淺黃褐色、淺灰色或橙紅色的色衣;石器大部分是經過細磨的磨製有刃石器。
§魚寮遺址的發現與發表
鹿野忠雄在《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二卷中記載:日據時代末期﹝約1940年前後﹞,任教於嘉義農林學校的吉田茂,在嘉義縣的平原地區發現了魚寮、白鴿厝、水上、柴頭港等遺址。
並於書中的「台灣先史遺址散布圖」中,點出水上、柴頭港、白鴿厝等三個遺址的大略位置。
(鹿野忠雄1946、1952,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1955)
內政部1995年編印的《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三年度報告–嘉義縣》(臧振華等1995),把前述的白鴿厝、水上、魚寮等三個遺址列為未建檔遺址,而柴頭港遺址付諸缺如,可見到1990年代中期,台灣考古學界對嘉義縣平原地區的研究仍然很少。
2006年出版的《嘉義縣朴子溪、北港溪流域考古遺址初步調查》一書,記載了當時已在嘉義平原、丘陵地區發現的41個考古遺址(劉益昌2006),對魚寮遺址的再次發現與發掘,實居關鍵地位。
§魚寮遺址的再次發現
為了連絡高鐵嘉義太保站與嘉義市區,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進行「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計畫,預定由嘉義縣太保市西北側的「嘉義縣治擴大計畫區」的東北側起,至嘉義市西側的世賢路,長11.68公里,寬度50公尺。
在開發計畫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期間,中興工程顧問公司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考古組的劉益昌主任,於1999年8–9月,進行計畫道路沿線文化遺址地表調查,結果重新確認魚寮、白鴿厝兩處史前遺址,並新發現南新遺址。
2002年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經公開招標,執行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區養護工程處委託的「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考古遺址試掘及監看」計畫,主要工作為工程前的試掘,以及施工期間整地和基礎挖掘時的監看。
2002年4月29日開始探坑發掘和土心鑽探,至8月23日田野工作結束,共在白鴿厝段鑽了5個探孔,挖了9個探坑;在魚寮段也鑽了5個探孔,挖了29個探坑。
原先預定發掘南新遺址,但因工程路線變更,改為新路線沿線的抽樣試掘,共挖掘了10個探坑。
計畫完成,確認計畫道路只通過魚寮遺址的西北邊緣,在道路範圍內只有少量的遺物;而白鴿厝遺址在道路範圍內的遺物非常稀少而零星,所以道路施工對魚寮遺址、白鴿厝遺址都不會產生嚴重的影響。
重要的是在本次的調查與試掘,在道路南側的魚寮遺址,發現重要的考古遺跡和大量而密集的史前遺物,保存狀況良好,無論在文化期相的代表性,以及考古學史的地位上都非常重要。
魚寮遺址探孔位置分布圖
魚寮遺址探坑位置分布圖
同時,當地居民反對嘉義縣太保市公所於當地籌建的第一納骨塔工程,在港尾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馬瑞西女士的帶領下,成立「魚寮遺址巡狩隊」,以興建納骨塔會破壞魚寮遺址為由,向嘉義縣政府文化局及文建會請願,在多方的奔走努力下,嘉義縣政府委託本館執行「嘉義縣太保市魚寮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計畫」,田野發掘工作自2003年11月24日起,在納骨塔基地及其境界線向外延伸30m涵蓋範圍內,發掘12個考古探坑,結果在大部分的探坑中,都發現密集的史前遺物,證實太保市納骨塔預定地,完全落在魚寮遺址的分布範圍之內,地下還有大量保存良好的史前文化遺物與遺跡。
此次發掘,促使嘉義縣政府現地保存魚寮遺址,太保市公所更改納骨塔的興建地點,最後於2007年11月,指定魚寮遺址成為嘉義縣的縣定遺址。
遺址概況與發掘
魚寮遺址位於嘉義縣太保市港尾里魚寮聚落的西側,嘉64號縣道以南,台糖公司南靖糖廠所屬白鴿厝農場的甘蔗園內。
遺址代表位置在東經120°20’38”,北緯23°29’02”;即二分帶座標E183000m×N2598000m(TWD67)一帶。
當地屬於嘉南隆起海岸平原地形區,地勢平坦,海拔高度在12–14公尺之間。
魚寮遺址的北側是魚寮大排,西側是新埤大排。
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現已劃歸為省道台18線)經過遺址北側。
魚寮遺址段地表調查遺物分布圖
2002年魚寮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共計發掘了29個探坑YLP1~P29,探坑大小為2m×2m,方向為正南北,採人工水平層位法,每層10cm,深度則視土層變化而定,一般多在140cm至200cm之間,也有深達250至270cm。
此次發掘,發現了一個貝塚F1﹝YLP8~P9﹞,三個灰坑F2﹝YLP7、YLP10、YLP13﹞、F3﹝YLP11~P12、YLP18~P19﹞、F4﹝YLP14~P17﹞。
探坑出土遺物全數起出後,探坑回填;文化遺物包含:石器標本220件;陶器標本近8萬片,總重高達1415公斤;貝殼標本超過1萬件,重213公斤;獸骨標本則有鹿、豬、食蟹獴、狗獾與山羌等;另有魚骨、鳥骨和魚骨珠等。
以採土器採土
魚寮遺址現場土心鑽探
魚寮遺址現場發掘工作
田野發掘現場繪圖
魚寮P8、P9探坑F1貝塚現象圖
魚寮P8、P9探坑F1L5現象
魚寮P7、P10和P13探坑F2灰坑位置圖
魚寮F2L5灰坑現象
魚寮P11、P12、P18和P19探坑F3灰坑位置圖
魚寮F3L4灰坑現象
魚寮P14、P15、P16和P17探坑F3灰坑位置圖
魚寮F4L6灰坑現象
2003年魚寮遺址考古發掘工作,共計發掘了12個探坑YLP30~P41﹝探坑編號接續2002年﹞;探坑大小為2m×2m,方向為正南北,亦採人工水平層位法。
其中P32、P33、P34等3個探坑,為了觀察文化現象的延續情形,又加開2m×1m的拓坑;P37加開東南角拓坑,使探坑面積達7㎡。
探坑深度在50cm至100cm之間。
因為諸多因素,在已開挖的12個探坑中,只有5個遺物較少的探坑挖掘完畢,其他的7個遺物比較豐富的探坑,只挖開表土,將陶片密集區的表面暴露出來,沒有繼續向下挖掘,也沒有將遺物起土,直接覆土回填,就地保留。
雖然絕大部份遺物未能起土,此次發掘計有石器標本32件;陶片高達2萬片,總重超過367公斤。
仔細清理出土的標本
探坑斷面測繪
魚寮P33與P33SL6遺物坑現象平面分布圖
魚寮P33與P33SL6遺物坑現象
魚寮P34與P34EL4遺物坑現象平面分布圖
魚寮P34與P34EL4遺物坑現象
魚寮P37與P37SEL6灰坑現象平面分布圖
魚寮P37與P37SEL6灰坑現象
魚寮P38灰坑現象平面分布圖
魚寮P38L4灰坑現象
遺址年代
2002年發掘時,挑選了魚寮遺址上文化層出土的3件木炭標本與1件貝殼標本,送至美國Beta實驗室進行碳十四年代測定;另選3件陶片標本,送至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進行熱釋光測年。
表一魚寮遺址碳十四年代數據
實驗室編號
原始編號
單位
標本
年代數據
年代範圍
δ13C
報告日期
Beta-171315
2002- YL-02
P8 L5
F1
木炭
1850±50 B.P.
1880-1620 BP
AD70-330
-26.0 0/00
200211/02
Beta-171316
2002- YL-03
P19 L13
F3
木炭
1900±70 B.P.
1980-1690 &
1660-1630 BP
BC30-AD260 &
AD290-320
-26.3 0/00
200211/02
Beta-171317
2002- YL-04
P14 L5
F4
木炭
1900±40 B.P.
1920-1730 BP
AD30-220
-24.9 0/00
200211/02
Beta-171318
2002- YL-06
P9 L7
F1
貝殼
2100±50 B.P.
2270-1980 BP
BC320-30
-3.0 0/00
200211/02
(半衰期以5730年計)
表一,3件木炭標本,分別出自F1、F3、F4三個不同的灰坑,但是測得的年代非常接近,分別為1850±50B.P.、1900±70B.P.及1900±40B.P.,年代範圍為1980–1620B.P.(BC30–AD330)。
以貝殼所測得的1筆碳十四年代為2100±50B.P.,年代範圍為2270–1980B.P.(BC320–30),與用木炭標本所測得的年代數據大致符合。
表二魚寮遺址陶片熱釋光年代數據
實驗室編號
原始編號
單位
標本
年代數據
報告日期
TD-758
YL-004
P8L6 F1
灰褐色陶
2110±180 B.P.
2003/7/31
TD-759
YL-005
P12 L10F3
橙皮灰陶
1230±110 B.P.
2003/7/31
TD-760
YL-006
P17 L11F4
夾砂灰陶
1060±90 B.P.
2003/7/31
表二,3筆陶片熱釋光年代數據中,只有2110±180B.P.這一筆,符合以碳十四法測得的年代範圍;其他2筆釋光年代數據1230±110B.P.、1060±90B.P.,都偏誤太大,無法接受。
文化內涵
一、牛稠子文化
魚寮遺址下文化層的遺物分布非常稀疏,以橙紅色繩紋陶片為代表;由遺物特徵與分布區域判斷,應該屬於距今4500–3000年之間的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
根據當地耆老口述,魚寮大排由天然的河道改建而成;由於出土陶片的探坑,都位在魚寮大排沿線,而且陶片都出現在灰褐色黏性土之中,可能魚寮遺址牛稠子文化的陶片是被魚寮大排原河道搬運來,沈積在溪底或溪畔的淤泥中。
推論,牛稠子文化時代的史前聚落,或許並不在魚寮遺址現地,而在遺址的東邊。
如果沿著魚寮大排向上游走,就到了白鴿厝遺址;再往東走,過高速公路就是埤麻腳遺址,都發現過橙紅色繩紋陶片;期望未來在這一帶地區,能發現一個保存較好的牛稠子文化層,解開魚寮遺址繩紋陶片來源之謎。
在嘉義平原上,還有其他屬於牛稠子文化的遺址,如下埤遺址、牛斗山遺址、大葛里遺址、厝子遺址等(劉益昌2006),可知新石器時代中期,牛稠子文化人已經在嘉義平原建立了一些聚落,只是目前考古發現還很有限。
二、魚寮類型文化層
魚寮遺址絕大多數的史前遺物屬於上文化層,探坑中出土大量的陶質遺物,其中能夠黏合或復原器形的標本相當多。
石器則大部份為磨製有刃石器殘件,另有獸骨、魚骨、貝殼等生態遺留
§陶器
魚寮遺址的陶容器,以灰黑色胎的泥質陶為主,灰黑色胎的夾砂陶次之,大致包括黑色(2.5Y2.5/1)、極深灰色(2.5Y3/1)、深灰色(2.5Y4/1)及灰色(2.5Y5/1或2.5Y6/1)等;許多陶器的器表,覆蓋著一層不到1mm厚的表皮,顏色主要呈淺黃褐色(2.5Y6/3)至淺灰色(2.5Y7/2),少數呈橙紅色(7.5YR7/6)。
造成陶容器表面與胎顏色不同的原因,可能是當時魚寮的史前居民在燒製灰黑色陶器時,對還原環境控制不佳,使陶容器表面陶土中深灰色的氧化亞鐵,變成三氧化二鐵,才產生黃褐色或橙紅色的表皮。
陶容器的器型,包括高腹圜底罐、圓腹圜底罐、盆、缽、豆、陶杯、陶環、陶紡輪等。
魚寮類型陶容器
小型陶容器
容器器身附件
陶環種類
紡輪種類
§石器
魚寮遺址位於甘蔗田中,由於文化層經常受到耕耘機翻攪輾壓,考古標本不但裸露在地表,且大部分的標本都是殘破的;除了少數幾件石鎚與砥石之外,幾乎所有的石器,表面都經過磨製,沒有發現純打製的石器。
石器器型包括錛鑿形器、石刀、矛鏃形器、磨製石鋤、巴圖形石器、石鎚、砥石、玉玦、玉環等。
硬頁岩材質的錛鑿形器
凝灰岩材質的錛鑿形器
魚寮遺址的石刀類型
魚寮遺址的矛鏃形器
各遺址的巴圖形器
變質砂岩斧鋤形器
魚寮遺址的石鎚
魚寮遺址的砥石
§生態遺留
在考古遺址中,除了人類製造的器物外,有時還會發現動物遺存與植物遺存,一般合稱為生態遺留或自然遺存,大部分是人類進行生計活動時的殘餘物質。
研究生態遺留可以獲得當時的社會與生態環境信息。
魚寮遺址出土的動物遺存數量與種類都不少,植物遺存則保存不佳。
2002年發掘魚寮遺址時,在P8、P9探坑的F1貝塚中,採集到大量的貝殼,還夾雜一些獸骨、鳥骨、魚骨,可能是當時人的食餘,由於埋在貝殼之中,獸骨保存的情形普遍相當良好。
F1貝塚中出土的貝殼、獸骨與陶片
貝殼種類
鹿頭部骨骼
鹿腿部骨骼
豬的骨骼
豬的後腳骨骼
羌的骨骼
魚的硬鰭
食蟹獴頭骨
狗獾下顎骨
生活復原
根據考古發掘的成果,可以簡單重建史前時代魚寮遺址居民的生活情形。
大約距今4500–3000年間,在魚寮遺址以東不遠處,有一個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中期的牛稠子文化的史前聚落,居民製造橙紅色且表面帶有拍印繩紋的陶罐;他們所使用的石鋤,材料為橄欖石玄武岩,產地是澎湖,經過交易取得;也使用其他種類的石器,但目前還沒有發現;可能種植稻米及小米為主食,也會狩獵和捕魚。
由於發現的遺物數量很少,所以對他們的生活情形所知不多。
距今約2100年前,魚寮遺址上建立了另一個聚落,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我們把這個文化的內涵稱為「魚寮類型」。
由於時間相隔了將近2000年,新來的這一群人應該不知道村落附近,以前有另一批古人的住過。
根據出土的大量貝殼與大型海魚的骨骸可知,雖然魚寮遺址現在距離最近的海邊,已有20公里以上,但在史前時代,聚落可能是在溪流的出海口或潟湖沿岸,捕魚和採貝是當時很盛行的生業活動,而他們也應該擁有造船航海的技術。
從出土的大量磨製石鋤、巴圖形石器和磨製石刀來判斷,種植稻米與小米,是當時居民的主要生業方式,可能多由婦女負責。
石錛是木材加工的工具,可以用來製造房屋、船隻與各種生活用具,所以在遺址附近,當時可能還有相當繁盛的森林。
為了取得製造這些石器的石材,史前居民必須走上相當的距離,到北港溪或其他大河的河床上挑選,再回到聚落中,以石鎚和砥石加工製造成石器。
但也有一些特殊石材的產地,距離魚寮遺址很遠,很不容易獲得,其中最特別的是玉玦耳飾與玉質手環,材料產在花連縣豐田鄉,可能是成品交易進入。
狩獵也是當時重要的生業活動之一,由男人負責,獵具是標槍和弓箭,前端裝有磨製的石矛頭與石箭頭。
遺址附近數量最多的大型哺乳類動物是鹿,可能以梅花鹿居多,是當時居民的主要獵捕目標;其次是野豬。
食蟹獴現在僅見於山區及丘陵,但兩千年前在離海岸不遠的平原地區,也可以看見它的蹤跡。
狗獾性喜棲息於森林、山坡的灌叢、田野、荒地以及湖泊、河、溪旁邊,挖洞而居,洞多挖於人迹罕到的地方,史前居民捕殺狗獾,可能主要是為了它的毛皮。
自從漢人大量移民台灣,大規模開闢田地,破壞棲息地的生態環境,使台灣的狗獾大概在兩、三百年前,就已經滅絕了。
由此推測,台灣在過去四百年間滅絕的物種,可能不在少數,有賴動物考古學者的研究。
大概最晚在距今1600年前,魚寮遺址就廢棄了,我們不知道他們離開的原因,也不知道他們去了什麼地方。
不過推測他們的後裔,可能在歷史時代,成為平埔族的一支。
參考文獻
宋文薰譯,鹿野忠雄著
1955《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臺灣省文獻委員會,南投。
祁偉廉
1998《台灣哺乳動物:野外探險實用大圖鑑》,大樹文化,台北。
李坤修
1999《二高路權範圍烏山頭遺址搶救發掘報告》,交通部台灣區國道新建工程局委託,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執行研究。
何傳坤、劉克竑
2004a「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考古遺址試掘及監看研究計畫期末報告」,交通部公路總局第五養護工程處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研究。
2004b「嘉義縣太保市魚寮遺址考古調查發掘計畫期末報告」,嘉義縣政府委託,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執行。
2008「嘉義縣太保市魚寮遺址的生態遺存」,國立嘉義大學,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凌純聲
1956〈中國台灣與東亞的巴圖石匕兵器及其在太平洋與美洲的分布〉,《國立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刊》7:1-22。
移川子之藏
1934〈「パツ」を繞る太平洋文化交涉問題と臺灣發見の類似石器に就て〉,《臺北帝國大學史學科研究年報》第一輯:431-449。
鹿野忠雄
1946《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矢島書房,東京。
1952《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矢島書房,東京。
楊奇森、岩崑主編
2007《中國獸類彩色圖譜》,科學出版社,北京。
臧振華、李匡悌、朱正宜
2004《臺南科學工業園區道爺遺址未劃入保存區部份搶救考古計劃期末報告》,南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2006《先民履跡—南科考古發現專輯》,台南縣政府編印。
臧振華、李匡悌、陳維鈞等
1993《第二高速公路後續計畫規劃路線沿線文化遺址調查評估報告》,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主辦,中鼎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辦,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臧振華、陳仲玉、劉益昌等
1995《台閩地區考古遺址普查研究計劃第三年年度報告–嘉義縣》,內政部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研究。
劉益昌
1999「高鐵嘉義太保站至嘉義市新闢五十公尺寬計畫道路工程環境影響說明書–文化資產–史前遺址」,中興工程顧問公司。
劉益昌、曾宏民、李佳瑜、吳美珍
2006《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分院基地考古遺址調查計劃報告(附錄):嘉義縣朴子溪、北港溪流域考古遺址初步調查》,國立故宮博物院委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執行。
玉山國家公園簡介
一、地理環境
玉山國家公園區域南北長約39公里,東西寬約43公里,行政區域分屬南投、嘉義、花蓮及高雄四縣,範圍內就地形而言分為玉山山塊、東部中央山脈馬博拉斯山至三叉山以及南橫公路關山山塊三大部分,全區地形由海拔800餘公尺上升至3952公尺。
園區之河流以八通關及塔塔加鞍部為分水嶺,分為三大集水區:西南有荖濃溪、楠梓仙溪、拉庫音溪等的荖濃溪集水區;西北為陳友蘭溪、郡大溪及沙里仙溪等的濁水溪集水區;東有發源於中央山脈東側之拉庫拉庫溪及其支流為秀姑巒溪集水區。
玉山國家公園三大集水區圖
區 名
涵 括 溪 流
面積(公頃)
占面積百分比
濁水溪集水區
陳友蘭溪、沙里仙溪、郡大溪
20810
19.73%
荖濃溪集水區
荖濃溪、楠梓仙溪、拉庫音溪
41440
39.28%
秀姑巒溪集水區
拉庫拉庫溪、濶濶斯溪、依霍霍爾溪、塔達芬溪、米亞桑溪、馬霍拉斯溪、馬戞次托溪、塔洛木溪
43240
40.99%
合計
105490
100.00%
地理環境的特性:
一、因地形及氣候因素,造就園區內生物的多樣性。
二、河床因坡度陡降的而水流湍急。
三、河川上游之山區,夏季因颱風影響雨量豐沛且集中,易於爆發山洪。
四、河川上游因侵蝕作用,造成上游沿岸地勢陡削,常因暴雨或地震而山崩,且規模越發變大,造成地形地貌的改變。
五、上游源頭高山之岩層脆弱殘破,使得河川含沙量高,河床上昇速度加快。
二、原住民族群分布
從玉山國家公園涵蓋的地緣,範圍包括南投、嘉義、高雄、花蓮四個縣行政區,區域內更涵蓋布農族(含郡、巒社群)及鄒族(含南鄒、北鄒)兩大臺灣原住民族。
◎ 布農族:
Bunun意指「人」的意思,布農族用來自稱自己,也用來區分與自己不同的族群。
大多數的布農人散居在北緯23~24度及東經120~121度間的台灣中央山區,包括了台灣最高峰玉山,是台灣原住民當中,居住地區海拔最高者。
氣候屬副熱帶型,年平均雨量為2000公釐。
如今布農族共分為五大亞群,依照卓社群布農人的發音分別稱為:
1. Bubukun(郡社群):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高雄縣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屏東縣瑪家鄉,台東縣延平鄉、海端鄉;
2. Taki-banuan(巒社群):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花蓮縣富里鄉、卓溪鄉、玉里鎮、瑞穗鄉、豐濱鄉;
3. Taki-vatan(丹社群):分布於花蓮縣萬榮鄉、秀林鄉;
4. Taki-bakha(卡社群):分布於南投縣信義鄉;
5. Taki-tudu(卓社群):分布於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
根據布農族各部族間口傳資料,布農族曾經居住於西部平原,但各部族的口傳相當模糊,唯一相同的居住地為Lamongan;推測Lamongan為布農族東進山地前的最後平地據點,其位置可能在濁水溪南岸之社寮鄉(今竹山鎮),或又另一說為濁水溪北岸名間鄉(楠仔),都為河岸低平台地。
根據移川子之藏等(ibid.)的調查,布農族各部族的移動過程分為兩個階段,第一期的移動是在中央山脈之西,玉山之北;第二期的移動是越過中央山脈向東方和南方移動。
布農族第一期與第二期的遷移模型:
1. 第一期:由濁水溪中游的Lamongan,分成兩股社群勢力(郡社群、巒社群)分兩路。
a.郡社群經水社大山繞過日月潭北方到達埔里,再進入卓社大山、干卓萬山區,順濁水溪而下循陳有蘭溪而上再進郡大溪,成立asang-bukun後再回頭向陳有蘭溪方向擴散。
b.巒社群順著濁水溪上行進入巒大山區成立asang-banuaz,再向陳有蘭溪移動。
。
2. 第二期:巒、郡兩社群分別南北兩條路線翻越中央山脈到達花蓮
布農族各社群之遷移路線
◎ 鄒族:
鄒(Cou或Tsou)的意思是「人」或「人類」,學者一般將鄒族分為南、北二群。
1.北鄒:分布在阿里山區、玉山部分山區、曾文溪流域、濁水溪上游及其支流流域,亦稱為阿里山鄒族;包含四大群落,魯夫都Luhtu、伊姆茲Imucu、特富野Tfuya和達邦Tapangu。
各群是由一個中心社(大社、hosa)以及附屬的一個或數個小社(lenohi'u)所組成。
2.南鄒:分布在楠梓仙溪、荖濃溪流域;分為簡仔霧Kanakanavu與沙阿魯阿Saarua(又稱四社番)兩群。
鄒族的遷移模型:
1. 從玉山分水嶺地形開始分開。
a. 往陳有蘭溪方向者成立Imucu群。
b. 往阿里山溪方向者成立Tfuya群。
c. 往Tfuya群南方成立Tapangu群。
d. 另外有kanakanavu群、saarua群由玉山鄰近出發往東越過中央山脈往台東方面建社,後受布農族ishbukun群壓迫往西移居荖濃溪中上游地區。
2. 由Tfuya群分出的Luhtu群往北向陳有蘭溪拓殖,追擊陳有蘭溪一帶的布農族ishbukun群及同族的Imucu群,形成布農族Ishbukun群退居陳有蘭溪右岸,而同族的Imucu群則往濁水溪下游及日月潭(水社)方向流竄。
3. 布農族蘭社群Takopulan出現在Tapangu群與kanakanavu群之間。
日據時期鄒族分布圖
玉山國家公園史前遺址研究策略與方法
本計畫主要對於玉山國家公園之史前文化、原住民族群聚落以及遷移路線,進行清查及研究,希望能夠釐清原住民在玉山國家公園遷徙、傳統領域等變遷。
研究目標
(一)熟悉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遺址、遺物及各考古學文化的內容。
(二)建立該區文化史的時空架構。
(三)釐清該區原住民聚落與遷徙歷史。
研究範圍
配合計畫將研究區域分為三個區段:玉山西北區陳有蘭溪流域、玉山西南區荖濃溪流域、玉山東區拉庫拉庫溪流域,針對這三個區段進行史前遺址及舊社遺址的調查及複查工作。
玉山國家公園分區研究圖
1. 玉山西北區陳有蘭溪流域:範圍由南投縣信義鄉同富村上溯陳有蘭溪及沙里仙溪間以北玉山為界。
複查12個遺址點,新發現8個遺址,共20個點,其中有8個點位於玉山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一般管制區。
玉山西北區陳有蘭溪流域遺址分布圖
(藍點表陳有蘭溪右岸遺址位置,紅點表陳有蘭溪左岸遺址位置,黑點表沙里仙溪岩岸遺址位置)
2. 玉山西南區荖濃溪流域:範圍由高雄縣桃源鄉復興村上溯荖濃溪至帕帕西溪會合處,東至禮觀。
複查7個遺址點,新發現7個遺址,共14個點,其中有5個點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一般管制區。
玉山西南區荖濃溪流域遺址分布圖﹝紅點表荖濃溪中游遺址;藍點表荖濃溪上游遺址﹞
3. 玉山東區拉庫拉庫溪流域:範圍由花蓮縣卓溪鄉卓清村上溯拉庫拉庫溪至大分及上溯其支流清水溪至拉庫拉庫社。
複查1個遺址點,新發現4個遺址,共5處,其中1處位於國家公園範圍內之一般管制區。
玉山東區拉庫拉庫溪流域遺址分布圖
研究方法
(一)進行相關考古學與民族學文獻的爬梳整理。
(二)採集當地原住民口傳資料,尤其以關於舊社與遷移的資料為主。
(三)分析地圖與空照圖,判斷遺址的可能位置。
(四)進行考古遺址及原住民舊社的考古田野地表調查。
(五)進行小規模考古田野發掘工作。
(六)標本整理與分析。
文化內涵
玉山西北區陳有蘭溪流域:
一、繩紋紅陶文化層
1987年高有德、邱敏勇的試掘,2004年本館在東埔一鄰遺址E23地點、沙里仙遺址Salisingan地點的試掘,都在探坑最底層,出土了繩紋紅陶片,說明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範圍內,最早的史前文化為細繩紋紅陶文化。
目前只有2004年發掘時,所獲得的一筆碳十四年代數據為3400±40B.P.(3720–3560B.P.)。
08繩紋陶片TP1-E23-451﹝大圖﹞
二、紅褐色粗砂陶文化層
陳有蘭溪與沙里仙溪流域,以紅褐色粗砂陶為代表的史前文化,一般稱之為東埔一鄰文化。
是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內,文化層最厚,出土遺物最豐富的史前文化層。
此文化的內涵,石器以打製斧鋤形器為大宗,也有石錛、石鑿、石刀、石箭頭、石槍頭、石片器、石鎚、砥石等;陶器以紅褐色粗砂陶為主,器型多為直口大罐,一般為素面,有時有折肩,偶見把手或圈足,但極為稀少。
09東埔一鄰E23試掘區出土的斧鋤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10陳有蘭溪流域史前遺址出土的斧鋤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11東埔一鄰E23試掘區出土的錛鑿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12沙里仙遺址出土的錛鑿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13東埔一鄰E23試掘區出土的矛鏃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14沙里仙遺址出土的石鎚﹝小圖,二圖並排﹞
15東埔一鄰E23試掘區出土直口罐口緣﹝大圖﹞
建築遺構以排石結構最常見,有時可見平鋪或豎立的板岩石板。
從地表調查發現的板岩石板看來,可能使用石板棺。
16沙里仙遺址的石板結構現象﹝大圖﹞
1987年高有德、邱敏勇試掘東埔一鄰遺址,獲得4筆木炭碳十四年代數據:920±90B.P.、960±210B.P.、1200±260B.P.、2400±210B.P.,並認為其中前3筆較為可信。
(高有德、邱敏勇1988:40)
2004年科博館發掘東埔一鄰遺址,測得紅褐色粗砂陶文化層的碳十四年代數據為1870±50B.P.(1900–1700B.P.)。
在耕土層中,獲得的另一筆碳十四年代數據為1620±40B.P.(1580–1410B.P.),可能原來也屬於紅褐色粗砂陶文化層,只是位置受到擾亂。
三、方格印紋陶文化層
1968年,美國考古學家狄麗梅博士(Dr.JudithM.Treistman)在東埔村一帶進行調查及試掘的工作。
發現河階上密集分布著扁平的斧鋤形器及風化的陶片;探坑試掘發現95公分厚的文化層,密集的遺物堆積,雖沒發現房屋遺構,但她判斷此處應為過去聚落的遺跡。
17東埔一鄰E23試掘區出土的扁平斧鋤形器﹝大圖﹞
採自文化層上部的炭,經碳十四法定年為1165±110B.P.。
出土的陶器在顏色與質地上是一致的,都是低火候的褐色陶。
胎體羼砂,砂粒細小,分布稀疏。
幾乎所有陶器的表面都飾以方格拍印紋,但也有一些三角形紋和人字形紋。
另外還有少量的繩紋。
陶片雖無法復原,但從口緣殘片推斷,大都為中型大口罐。
(Treistman1972)
由民族學資料得知,傳世的布農族陶器大部分都是方格印紋陶。
(崔伊蘭1992)因此狄麗梅在東埔村發現的方格印紋陶文化層,一般都被考古學者們解讀為布農族的遺物。
不過在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範圍內,尚未發現一處以方格印紋陶為主的遺址。
四、漢人硬陶文化層
在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範圍內,無論是1981年陳仲玉、曾振名;1987年高有德、邱敏勇的試掘與本館的試掘,都發現兩個文化層,上層以漢人硬陶為主,下層以紅褐色粗砂陶為主的史前文化。
不過究竟是清代時前來築路的兵勇,還是布農族向漢人購買硬陶器使用,還無定論,但以出土的漢人硬陶的文化層,可推斷陳有蘭溪與沙里仙溪流域,晚近時代的人類活動。
玉山西南區荖濃溪流域:
從Tanunas的地面式房屋遺構分布狀態及地層堆積的現象,再結合石器數量與各類陶之統計資料,Tanunas的地面式房屋遺構歷經兩段時期居住的跡象(文化層2及3),並在棄置後轉變為石器作坊(文化層1),但從陶器多數類型來看,仍舊屬於紅褐色粗砂陶文化相。
18Tanunas遺址出土的砥石﹝小圖,二圖並排﹞
19Tanunas遺址出土的斧鋤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20Tanunas遺址出土的矛鏃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21Tanunas遺址出土的錛鑿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22Tanunas遺址時列結構現象平面圖﹝大圖﹞
23Tanunas遺址時列結構現象﹝大圖﹞
從文化層4所出土的紅色細繩紋夾砂陶,則表示Tanunas遺址應該有著另外一個較早的細繩紋紅陶文化相,故此遺址共歷經兩個不同物質文化相時期。
事實上在文化層3的下部,出現了為數頗多的帶繩紋的素面粗砂陶,而拍印繩紋的形式與早期細繩紋紅陶並無二致,表示細繩紋紅陶文化相與早期的粗砂陶文化相有著直接演變的關係,也能意味著細繩紋紅陶文化在上山之後適應了新的地區資源而改變了陶器製作的習慣,而留在粗砂類陶上的拍印繩紋就成了這兩文化相一脈相承的直接證據。
24Tanunas遺址出土的罐口緣
極少量灰黑陶的涉入,可以證明此地區物質文化的單一性與一致性,也可以保留地說,當繩紋紅陶上山演變為粗砂類陶之際,灰黑陶就已經開始在遠處地區發揮它微弱的影響力。
玉山東區拉庫拉庫溪流域:
從Kasing遺址的陶器質地、類型,皆如同郭素秋(1995)劉益昌等(2005)的結論,Kasing遺址的文化相為靜浦文化的富南類型,陶器器形延續東部史前文化的傳統元素。
25Kasing遺址出土的斧鋤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26Kasing遺址出土的玉質錛鑿形器﹝小圖,二圖並排﹞
27Kasing遺址出土的橫把圈足罐﹝大圖﹞
28Kasing遺址出土的罐口緣﹝大圖﹞
29Kasing遺址出土的容器圈足﹝大圖﹞
本次陶類的分析,顯示夾石英砂陶遠比夾板岩砂陶多;若由製陶原料來源探討,夾石英砂陶原料可能來自秀姑巒溪中游地區,而夾板岩砂陶原料則可能取自遺址附近地區。
就陶器原料捨近求遠的現象判斷,在Kasing使用夾石英砂陶的族群,可能來自於秀姑巒溪的中游地區某一族群擴散、遷移的現象;倘若馬淵東一(1954)的懷疑正確,那麼這群使用夾石英砂陶的極有可能是阿美族的祖先,這麼一來假若可以取得夾石英砂陶文化相在此區域的年代下限,即可知道布農族究竟在哪時開始進入中部中央山地東側展開拓殖。
Kasing遺址石器稀少的現象,或許可能是遺址屬性不同所導致的現象(此次試掘的為居住遺址並非耕地遺址),亦有可能是鐵器大量輸入所造成的器物演進現象,未來可能需要更多的資料才能釐清石器數量稀少的意義。
史前族群與原住民
一、鄒族
近年來,在阿里山Yingiana遺址(臧振華、張光仁1996)、阿里山Taipicana遺址(何傳坤、洪玲玉2003)、埔里大馬璘遺址(何傳坤、劉克竑2004),以及桃源鄉梅山村Tanunas遺址(何傳坤等2005)的發掘中,都在遺址底層發現少量的細繩紋紅陶。
其中Yingiana遺址下層的碳十四年代為3795±60B.P.,Taipicana遺址下層的碳十四年代為3780±40B.P.(4400–4100B.P.),大馬璘遺址下層的碳十四年代為3670±40B.P.(4220–4210B.P.或4170–3830B.P.)。
因此可知細繩紋紅陶文化人,大約在距今4000年前,已由台灣的西部平原,循著幾條較大的溪流,逐漸進入中央山地。
在玉山國家公園西北園區,陳有蘭溪與沙里仙溪流域,所發現的細繩紋紅陶文化層,就是這一波拓殖的遺留。
近年來考古學者逐漸認識到,在阿里山與玉山地區有一個廣泛分布的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文化。
在阿里山地區被稱之為「Yingiana上層文化」(臧振華、張光仁1996;何傳坤、洪玲玉2003);在陳有蘭溪、沙里仙溪流域被稱之為「東埔一鄰文化」;在楠梓仙溪,荖濃溪流域被稱之為「比鼻烏類型」,但內容大致相同。
Yingiana上層文化的年代最早為2610±90~2060±60B.P.,最晚為855±50~255±45B.P.;東埔一鄰文化的年代,最早為2400±210B.P.,最晚為1200±260~920±90B.P.。
2004年,科博館發掘荖濃溪上游的Tanunas遺址,發現紅褐色粗砂繩紋陶層,年代大約在3250~2980B.P.間,可能代表由細繩紋紅陶文化轉變為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文化的過渡階段。
由於阿里山地區的Yingiana上層文化,最晚的年代數據已達近代,而其分布範圍為鄒族的傳統領域,因此考古學者們一般認為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文化,就是鄒族祖先的遺留。
若紅褐色素面粗砂陶文化確定是由細繩紋紅陶文化轉變而來,則鄒族的祖先在距今4000多年前,已進入中央山地地區拓殖。
二、布農族
布農族製造的傳統陶器是方格拍印紋陶罐,台灣史前時代拍印方格紋陶器的流行,是隨著十三行文化的鐵器交易,向外擴張。
台灣中部地區鐵器時代的番仔園文化人,大約在距今800~400年前,逐漸放棄原來使用的帶有櫛劃紋、波浪紋、刺點紋的灰黑色陶器,改製灰褐色拍印方格紋或直條紋的陶器,一般認為,這個文化的主人就是中部地區的平埔族。
再由布農族曾居住西部平原的口傳資料與遷移路線,因此大膽推測,現在布農族的祖先,可能原來屬於台灣中部地區的平埔族的一支,大約400年–1000年前,趁著鄒族人口減少,勢力衰弱之際,進入山區,生存在鄒族與泰雅族交界的地帶,逐漸壯大勢力。
在陳有蘭溪流域部分遺址出土的方格印紋陶片,可能就是這個時期留下來的;至於在遺址表層出現的漢人硬陶,有一部分可能也是布農族人向漢人買來使用的。
參考文獻
丘其謙
1968 布農族。
南投文獻叢輯(16):67-197。
阿里山鄉誌編纂小組
2001 阿里山鄉志。
台北:稻香出版社。
何傳坤
1996 台灣考古學與民族考古學。
台灣考古百年紀念討會會議論文。
何傳坤、趙啟明
1999 八通關古道東段考古遺址調查報告,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2(1):48-60。
何傳坤、洪鈴玉
2003 嘉義阿里山史前遺址考古學調查與試掘簡報。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何傳坤、劉克竑
2004 大馬璘遺址考古發掘報告。
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
1964 南投縣地理誌地形篇稿,南投文獻叢輯(十二)。
南投文獻委員會。
林澤富
1998 日治時期南投地區布農族的集團移住。
台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馬淵東一
1953 高砂族の移動び分佈,民族學研究18(1/2)。
高有德、邱敏勇
1988 東埔一鄰遺址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史研究(一)。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9 荖濃溪流域:玉山國家公園早期人類聚落史的考古學研究(二)。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台灣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
台北:台北帝國大學。
鹿野忠雄
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一卷)。
東京:矢島書房
1951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第二卷)。
東京:矢島書房
1955 臺灣考古學民族學概觀,宋文薰譯。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連照美
1969 狄麗梅博士在臺灣中部的考古工作,中國民族學會通訊第9期,頁33-34。
陳仲玉、曾振名
1984 玉山國家公園人文史蹟調查。
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陳正祥
1993 臺灣地誌(上冊),第二版。
台北:南天書局。
1993 臺灣地誌(下冊),第二版。
台北:南天書局。
郭素秋
1995 台東縣馬武窟溪流域史前遺址調查與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未出版)
崔伊蘭
1992 人類學系民族學收藏之陶器。
考古人類學刊48:130-163。
張光仁
1996 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工作的新發現,臺灣考古百年紀念研討會:會議論文與工作報告,頁:127-140。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黃應貴
1989 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三)。
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99 布農族。
1999台東南島文化節學術演講合輯:177-196。
台東:台東縣府文化局。
黃正璋、石志雄
2002 布農族卓社群的遷移與卡度部落的形成,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委託南投縣卡度布農文教協會執行之第四區社區總體營造卡度布農部落人文歷史調查初步計畫成果報告書。
臺灣總督府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
1994[1915] 臺灣蕃族圖譜。
台北:南天書局。
2001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四卷:鄒族,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
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劉枝萬
1956 南投縣考古誌要,臺灣省南投縣志稿(二)。
南投縣文獻委員會。
1958 高山族之佔據。
南投文獻叢輯(6):5-18。
劉斌雄
1986 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一)。
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1988 玉山國家公園布農族人類學研究研究報告(二)。
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劉益昌
1998 追尋祖先的遺跡:久美新石器時代遺址探勘及相關活動計畫,明立國編。
載於南投縣信義鄉久美社區總體營造第二階段規劃案期末報告,頁67-78。
1999 存在的未知:台中地區的考古遺址與史前文化。
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劉益昌、郭素秋、簡史朗
2004 九二一震災後LaLu遺址發掘及意義。
發表於災難與重建:九二一震災與社會文化重建論文集,頁405-436。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劉益昌、鍾國風、陳俊男、鄭德瑞
2005 花蓮縣黃麻遺址發掘簡報。
發表於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主辦之「2004年台灣考古工作會報」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中心考古學研究專題中心。
劉克竑、何傳坤
1998 嘉義縣阿里山鄉樂野村Daimaeyayana遺址,臺灣博物館民族誌論壇社通訊1(3):41-58。
2005 台灣考古學熱釋光年代數據與相關問題之探討。
(未出版)
鄭安睎
2000 日據時期布農族丹社群遷移史之研究(1930-1940年)。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碩士論文。
(未出版)
臧振華、張光仁
1995 曾文流域史前聚落型態和生態適應(2):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調查,收在周昌弘等編,臺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1)曾文溪流域研究論文彙報(二)。
臺北:中央研究院(未出版)。
1996 曾文溪上游流域史前文化遺址遺物整理及嘉義縣阿里山鄉Yingiana遺址試掘簡報,臺灣西部環境變遷及資源管理之研究:曾文溪流域史前聚落型態及生態適應(第二年度)曾文溪上游流域考古調查。
臺北:中研院史語所。
Mabuchi,T.
1951 TheSocialOrganizationoftheCentralTribesofFormosa.JournalofEastAsiaStudies1(1):43-69.
1974 ATrendtowardtheOmahaTypeintheBununKinshipTerminology.InT.
Mabuchi,EthnologyoftheSouthwesternPacific.Pp.257-82.Taipei:theOrientCultureService.
Trestman,JudithM.
1972 PrehistoryoftheFormosanUpland,Science175(4017),pp.74-7
何傳坤、王嵩山、嚴新富、黃正璋
1995 台灣地區世界遺產潛力點—玉山評估計畫總報告。
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何傳坤、劉克竑、黃正璋
1995 玉山國家公園史前史及民族學研究。
南投:內政部營建署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
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版權所有
CopyrightNationalDigitalArchivesProgram./NationalMuseumofNaturalScience.AllrightsReserved..
瀏覽人次:16161544
|
關於我們|
最新消息|
網站地圖|
科博館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史前文化 - 自然與人文數位博物館
營埔文化以出土的黑陶而聞名。典型的陶器以灰黑陶為主,紅褐色陶次之;兩者均含砂,有手製及輪製兩種。特別引人注目的是出土的少量的磨光黑陶。 在灰黑陶的口緣及腹部外側 ...
- 2嘉義史前遺址的重大發現! 鐵路高架化挖到2具遺骸約2500 ...
灰黑陶文化】嘉義鐵路高架化2500年前遺骸出土初判一對男女親屬〔2021-09-07〕 ... 負責施工的鐵道局今年2月於施工路段發現台斗坑文化遺址,並委託專業單.
- 3灰黑陶: -百科知識中文網
龍山黑陶,是繼仰韶文化彩陶之後的優秀品種,古老的傳統制陶技藝。是距今4千多年前中國新石器時代晚期的一種文化。它以黑色陶器為其特徵,所以稱之為“黑陶文化”.
- 4灰黑陶遺址> @ 官田六甲菱角 - 隨意窩
可循台1號省道轉六甲鄉(北)或官田鄉(南)到烏山頭水庫附近的嘉南村烏山頭水庫旁甫於1997年出土的「灰黑陶遺址」,是台南縣重要的文化遺產。
- 5南科大湖文化遺址 - 台灣回憶探險團
大湖文化是屬於台灣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年代距今大約3300~2000年前,有個特色是大量使用灰黑陶,也因此又稱為「灰黑陶文化」,主要分布範圍在嘉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