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促使杭特寫下本書的機緣在於,雖然近代歐洲的帝國主義與殖民風潮已然過去, ... 英國殖民者竭盡一切資源,希望新德里可以變成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新政治 ...
全產品速覽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願景工程
聯合報數位版
聯合70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新聞話題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橘世代
有好美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HBL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讀書吧
讀創故事
聯副70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udn
/
轉角國際udnGlobal
/
文化視角
WhatsApp
twitter
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2018/04/28王健安
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圖/維基共享facebook
所謂的「殖民」,並不全然是近代歐洲民族國家列強興起後才有的活動。
早在西元前7、8世紀時,東地中海地區的人們便以整個地中海為舞台,活躍地殖民拓墾,進而為那個地區打造出更緊密的交流網路;而在中世紀早期,信仰基督宗教的軍隊也以上帝之名,朝向他們視為蠻荒、異教徒聚集的日耳曼東部與波羅的海沿岸,建立一座座殖民城市,為歐洲塑造一條更明確的地理界線。
由此可見,殖民其實是個非常古老且頻繁的人類活動。
身兼冒險家、拓荒者及軍人的大批殖民者,不斷在遙遠的另一端或尋找生活空間、或帶來文化交流與武力鎮壓。
到了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歐洲殖民活動以全球為範圍、逐漸邁向嶄新階段。
一開始,從伊比利半島出發的殖民者有諸多動機,然而,「尋找一個可供居住的新天地」並不在目標清單上,其重要性遠遠不如建立貿易、軍事據點來得重要。
但隨著時間過去,歐洲人在美洲各地大量建立白人移居據點,或是在印度既有城市週邊另闢合居之地,橫跨的人文與地理地域幅員之大,要解釋其中差異,絕非三言兩語便可道盡,畢竟這牽涉到不同國家的內部局勢與外交關係;但這種複雜性再次提醒我們,歷史過往可能存在的多元樣貌。
維多利亞女王治下的大英帝國,殖民地遍佈世界各地,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圖為1886年的世界地圖,紅色區塊為當時的大英帝國殖民地。
圖/維基共享facebook
舉例來說,同為殖民者,古希臘人與那些在中美洲建立蔗糖生產地的奴隸莊園主肯定不同;前者想擺脫母國,另外尋找安居樂業之地,後者則著眼於糖業的龐大利益,美好的移居生活只不過是隨之而來的附加價值。
即便是來自同一個國家如英國,想到北美洲冒險的殖民者,也和前往印度洋的東印度公司職員,在心境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因此,使用「殖民」一詞統稱以上內容,固然是基於敘事上的方便,但稍不留神,很容易犯下概括論定的錯誤。
英國史家崔斯坦.杭特決定寫作《帝國城市:成就大英帝國的十座殖民城市》時,很大一部分就是想要突顯出,大英帝國的殖民拓展,包含多元而複雜的面貌。
促使杭特寫下本書的機緣在於,雖然近代歐洲的帝國主義與殖民風潮已然過去,但現代人回頭檢視那段歷史時,非常容易流於意識形態之爭,「能做出持平歷史判斷的空間也跟著明顯縮水。
」
本書試圖透過城市的布局與其物質文化,探索帝國的歷史——讓十座城市講不列顛帝國的故事。
……憑藉建築與市政組織、街道名稱與築城工事、報章、戲劇以及習俗來追尋不列顛帝國體制特色的變化。
也正是城市的過往所具備的複雜性,讓我們能走出這麼多帝國論辯裡「善」跟「惡」的死胡同。
……沒有哪個地方能比不列顛帝國城市裡前衛的思想與文化環境……更能看出這種微妙的折衝樽俎與交流故事。
如杭特所言,本書並不是為帝國主義與殖民活動辯護,作者也承認大英帝國的所作所為有不公不義之處。
然而他期許,或許可以大英帝國治下的城市發展為例,讓這段殖民歷史不會侷限在簡單區分好壞善惡的討論前題。
英國殖民者嚴重壓迫到北美印地安人的生活與生存空間。
1622年在英國的首個北美殖民地暴發「詹姆斯頓大屠殺」,印地安人大規模襲擊殖民者,傷亡慘重。
圖為文藝復興時期雕刻家德.布里所創作的木雕畫作。
圖/維基共享facebook
為此,杭特挑選了十座最能反映大英帝國發展歷程的城市,其依序分別是:波士頓、橋鎮、都柏林、開普敦、加爾各答、香港、孟買、墨爾本、新德里、利物浦等。
杭特首先強調波士頓的出現,並非英國政府的刻意為之。
其源頭只是一群想躲避宗教壓迫的新教徒,為了實現理想生活所開闢的新天地,早期的波士頓也因此帶有濃厚宗教氣息。
隨著同為新教徒的威廉三世於1689年登基,波士頓才漸漸與英國建立密切貿易往來,成為格外繁榮的貿易商港,殖民地民眾更以身為英國人為榮。
當英、法雙方在18世紀進行激烈的海外殖民地爭奪戰時,波士頓更是英國皇家海軍的重要運補港口。
但這個良好互動在戰後因貿易、稅收上的多次爭議而崩解;1773年,波士頓人將大批政府想推銷進來的茶葉丟入海中,開啟了一連串可統稱為「美國獨立運動」的歷史事件。
失去波士頓,乃至於整個新英格蘭殖民地,對英國的殖民活動並未造成太大挫敗。
某些眼光敏銳之人早已注意到,遙遠的亞洲同樣有利可圖。
18世紀的「波士頓茶葉黨」事件,揭開後續一連串的美國獨立運動。
圖為1977年,美國共和黨參議員柯瑞伯與一眾政客,模仿傾倒茶葉。
圖/路透社facebook
波士頓的老周議會大廈是殖民時期的政治中心,1776年《獨立宣言》就是在此宣讀。
如今作為波士頓歷史博物館,展示著殖民至近代的當地史。
圖/路透社facebook
為了獨占利益,英國人決定控制每個交通要道。
比如從荷蘭手中拿下開普敦,好控制前往印度的重要航線,這代表了帝國利益從美洲轉向亞洲。
不同於以英格蘭白人為大宗的波士頓,開普敦保留了荷蘭時期的特色,擁有歐洲各地移民、黑人奴隸及其後代,加上來自伊斯蘭世界的移居者,呈現出非常豐富的社會風貌。
站穩南非的英國,接著在印度打造出融合英國特色與印度風情的加爾各答、孟買,並在19世紀中葉,高舉「自由貿易」的大旗取得香港。
這幾座非洲以東的大城市,確實拜英國統治之賜,擁有了最現代化的公共建設如鐵路、衛生水道,更因帝國擴張迎來前所未見的繁榮。
相對的,英國人卻也透過各種手段破壞當地社會、文化紋理,以粗暴方式植入自豪的英國文化。
比如說,建立強烈排外的俱樂部,而裡頭盡是從英國來的娛樂活動,或是嚴格區分白人居住區與有色人種居住區。
一戰結束後,大英帝國的版圖達於顛峰,杭特也發現,不少人擔心帝國將如羅馬帝國一樣邁入衰亡;畢竟在同一時間,最有利可圖的印度,日漸興起強烈的獨立聲浪。
為此,英國除了放寬參政權與基本自由,也決定借用蒙兀兒帝國的象徵意義,在其舊首都附近打造新德里。
源於英國的板球運動,在殖民時期傳入印度,如今已是印度國民運動。
圖為英國凱特王妃與威廉王子2016年的印度之行,出席板球慈善活動,在印度明星球員費瑟卡爾陪同下與當地兒童打球。
圖/路透社facebook
新德里依舊結合了歐洲與印度文化,有驚人的現代化大型道路、廣闊的綠地公園和融入蒙兀兒風格的官廳建築群。
英國殖民者竭盡一切資源,希望新德里可以變成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新政治核心,既能迅速反應俄羅斯人從北方的侵略,也能結合蒙兀兒帝國的意象,強化印度人的效忠。
從中不難看出,新德里散發出來的氛圍,不再是樂觀面對未來的胸襟,而是擔憂帝國衰落、不斷做足排場的不安。
最後,曾因帝國擴張而迅速發展的利物浦,也在二戰之後,隨著海外殖民帝國崩解而衰退,印證了前人的擔憂其來有自。
藉由追尋大英帝國治下的各大城市,杭特意在強調,帝國的發展歷程與意識形態,遠比某些批評者或讚美者所想像的還複雜許多。
從17世紀開始經營的波士頓,一直到一戰後才大肆建設的新德里,中間將近四百年的落差,英國殖民者各有著不盡相同的治國理念,比如在19世紀之交時,從堅守重商主義轉換成支持自由貿易。
換言之,沒有人從一開始就規劃好了帝國的百年大業,反而是因應時局、回應挑戰後,才一歩步拼湊出帝國樣貌。
印度有著亞洲最古老的鐵路系統,早在英國殖民時期即開通,運載並疏通帝國利益。
圖/路透社facebook
位於新德里的印度總統府,於殖民時代為英國駐印總督府,原名「維多利亞宮」。
建築與花園結合英式與蒙兀兒特色,突顯了帝國殖民的足跡。
圖/路透社facebook
凡此種種,都讓「大英帝國」這個歷史名詞顯得多元紛亂。
因此,根本不可能、也不應該用特定意識形態簡而化之,更別說是給予「最正確的評價」。
就如同追尋這段過往時可知,硬體發展是帝國能帶來的最直接好處,但相對的,許多文化侵略也隨之而來。
堅信「全然的好或絕對的壞」,無助於認識帝國全貌。
更進一步延伸,大英帝國如此,世界上每一個帝國及其殖民活動皆為如此。
一個能夠簡單劃分為好壞的世界當然輕鬆,但不幸的是,這個世界從來沒這麼簡單過。
至於杭特本人,有點奸詐、或是保守地並沒有試著給予大英帝國非常明確的評價,只能隱約看出他抱持略為同情的態度,反駁那些僅憑意識形態而一昧否定大英帝國的言談。
顯而易見的,他將評價大英帝國的工作,留給有興趣進一步思考的讀者。
無論結論最後是讚美或批評,只要別僅憑個人意識形態便匆忙下判斷、落入非善即惡的窠臼即可。
1997年10月,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抵達印度新德里,展開為期六天的視察。
圖/美聯社facebook
「大英帝國」,這個歷史名詞因過去的殖民史,而顯得更多元紛亂。
圖/法新社facebook
facebook
《帝國城市:成就大英帝國的十座殖民城市》
作者:崔斯坦‧杭特
出版社:蔚藍文化
出版日期:2017/10
內容簡介:「帝國」與「殖民」既非全然的善,亦非全然的惡。
作者從擅長的城市史出發,用十個不列顛殖民城市的物質文化發展紋理,來呈現價值觀的變化、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互動、文化的融合與相互影響,以及世局的轉變。
波士頓、橋鎮、都柏林、開普敦、加爾各答、香港、孟買、墨爾本、新德里、利物浦,本書透過城市佈局與其物質文化,探討那些與日不落帝國有關的意識形態如何化為現實。
收看更多文章,請訂閱轉角國際facebook專頁:
推薦閱讀
幻滅的統一夢:西印度群島聯邦的短命建國記
日不落的大英國協?從殖民連帶,到全球治理的轉型嘗試
交錯英殖光影:我的緬甸眉苗紀行
英國
印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贊助作者,好內容值得更多人支持。
贊助
贊助說明
為了鼓勵作者持續創作更好的內容,會員可以使用「贊助」功能實質回饋給喜愛的作者。
可將您認為適合的點數贈送給作者,一旦使用贊助點數即不得撤銷,單筆贊助最低點數為{{min}}點,最高點數沒有上限。
U利點數1點=NTD1元。
我已詳閱贊助說明,且同意站方的使用條款。
確認送出
您當前剩餘U利點數:{{balance}}點;前往購買點數。
WhatsApp
twitter
王健安
喜歡觀看圖像,找尋其中意涵。
渴望總有一天能依據16世紀的地圖和導覽手冊,用雙腳遊歷羅馬城。
著有《世界劇場:16-18世紀版畫中的羅馬城》、《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上古至地理大發現》(合著)、《用觀念讀懂世界歷史:科學革命至當代世界》等書。
作者文章
文明的盡頭在下一個回合:席德梅爾的《文明帝國》回憶錄2021/10/29
登入天堂的資格:教廷「真福品」凡人如何被封聖?2021/05/19
《世界劇場》:來去羅馬住一晚,歐洲的「大旅遊」時代2019/05/16
越南,世界史的失語者:衝破西方觀點的思想吶喊2018/08/08
《時光的製圖學》:勾勒時間,時間軸的演變史2018/05/18
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2018/04/28
最新文章
蘇西的世界之後:暢銷回憶錄40年性侵錯控的《幸運》洗冤錄2021/12/25
尼瑪退錢!中國「人民幣足球」的殘存亦沒路2021/12/24
日本「電光物語」:夢幻的冬夜歲末點燈大戰2021/12/24
南韓真地獄公使(上)誰給「假宗教」寄生的空間?2021/12/22
南韓真地獄公使(下)從靈獸崇拜殺人到干預國政?2021/12/22
大阪身心診所25死縱火案:肉搜與心靈悲劇的二次衝擊2021/12/20
回應
最熱
轉角國際臉書專頁
轉角國際udnGlobal
Top
延伸文章資訊
- 1英國殖民擴張_百度百科
英國殖民擴張,16世紀至20世紀初葉英國殖民主義者對外進行的侵略擴張。 ... 當葡萄牙、西班牙這兩個老牌殖民國家稱霸海上時,人跡罕見的北美東岸成為英國最早的殖民 ...
- 2籲英國對往日殖民認錯哈里王子口中「令人不舒服的」歷史
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George Floyd)之死,在全美乃至全西方國家引發反種族歧視浪潮,昔日帝國主義在全球擴張、侵略的歷史亦重新受到矚目。日前,
- 3大英帝國殖民史:從波士頓到新德里,殖民城市的多元風貌
促使杭特寫下本書的機緣在於,雖然近代歐洲的帝國主義與殖民風潮已然過去, ... 英國殖民者竭盡一切資源,希望新德里可以變成大英帝國在印度的新政治 ...
- 4殖民主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去殖民化[编辑].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殖民帝国国力衰退,且各殖民地民族主义高涨,导致英国、法国、西班牙 ...
- 5殖民統治不是瘋狂掠奪嗎?為何英國殖民過的國家,一個比一個 ...
近代西方因為船堅炮利,在世界建立殖民體系。而二戰後,世界殖民地紛紛獨立,主要是亞非拉長期受到西方殖民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