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不存在「最難」的語言?專訪語言學家林若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順序相反的不只是姓名,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也是。
若前述「比較重視家庭觀念」的原因成立,那麼難道英美語系的人 ...
中央研究院
搜尋
關閉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選單
首頁
最新文章
主題分類
人文與社會科學
數理科學
生命科學
專欄總覽
創新研究
社會熱議
人物觀點
轉載授權
關於我們
訂閱電子報
搜尋
世上不存在「最難」的語言?專訪語言學家林若望
為什麼研究「語言學」
人類能成為「萬物之靈」,「語言」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
透過語言,我們累積知識、傳遞文化,逐漸形成多元繽紛的文明體系。
研究語言學,從深層的角度看,是對於人類本質的探究;而從務實面,語言學從不同語系的異與同之間找出邏輯與規則,更有助於外語的學習。
語言沒有難不難端看找不找得到「開關」在文章開始之前,請先給你自己拍拍手。
為什麼?因為你正在進行一件高難度的任務──閱讀中文。
許多正式或非正式的排名中,「漢語/中文/Mandarin」都被列為最難學習的語言之一。
光是中文裡的平上去入聲調、同音字、破音字,就已經夠讓外國人頭大了,更別提中文字的一筆一畫,看在他們眼中簡直就是不聽話的外星蚯蚓。
所以我們可以輕鬆流利地使用中文,真是件值得驕傲的事情,對吧?中文這麼難,是不是顯示我們比外國人聰明呢?
中文學習對於許多外國人來說是件艱難任務,坊間甚至流傳一則網路謠言,假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名義,把中文封為「最難學習的語言」。
雖然實際上聯合國不曾做過這份調查,但以“thehardestlanguagetolearn”為關鍵字,的確可以找到許多嚴謹程度不一的心得或資料,支持這個論點,例如這份和這份資料。
圖│研之有物
很可惜,不是這樣的。
世界上並不存在「最難」的語言。
因為語言的學習困難度是相對的,要看它在族譜上,跟你的「母語」距離遠近而定。
比方說,母語為台語的人學習客家話或是國語,因為同樣是漢語方言,語法結構較相近,就會比較容易;又比如,因為日語在漢字上借用中文字,以日文為母語的人,學習中文字也會比英文為母語的人來得快速。
而且,「母語」的學習,可能根本就沒有「難易度」的問題。
「一個小嬰兒,不管他的血統人種是什麼,你讓他從小聽英語、他就會講英語;從小聽中文、他就會講中文;你讓他在非洲部落長大,他就會說流利的非洲話。
」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的林若望所長說,「世界上有4000至6000種語言,以可能性來說,他可以學會任何一種語言。
」
擔任中研院語言學研究所所長的林若望,研究語言學已經將近卅年,是國內少數精研「語意學」領域的學者。
圖│研之有物
兩三歲的幼兒認知能力尚未成熟,也許左邊右邊不會區分、加法減法算不清楚,但在母語的掌握度上,卻能以驚人的速度成長。
四歲以前,我們每個人都當過一段時間的語言天才。
這種「奇蹟」的成因,語言學大師NoamChomsky認為,這是嬰兒的「語言本能」,就跟視覺聽覺這些感官能力一樣與生俱來。
不過這樣的語言學習效率,在我們長大後反而不復存在。
於是,我們學習外語時,總會有些環節頭痛萬分。
可能是背不起來的英文單字、複雜瑣碎的文法問題、或是那些永遠發不標準的西語彈舌音。
林若望認為,我們也許未必能重現嬰幼兒時期的語言學習效率,但只要找到語言學習的某些「開關」,學習外文其實沒有這麼困難。
鏡中倒影:中文與英文的對稱句法結構林若望先從多數人最熟悉的外文──英文,開始談起。
中文和英文是南轅北轍的兩種語言:拼寫上,中文是表意文字、英文是拼音文字;聲音上,中文是聲調語言、英文是重音語言。
其他還有很多語序和文法上的差異,例如姓名的順序,就剛好相反:
中文的姓名,我們會先講家族姓氏、然後才是個人名字;但英文相反,先名後姓,這是什麼原因呢?
大多數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最先聯想到的答案應該是:「華人的家庭觀念較重,所以家族姓氏放前面;西方社會重視個體,因此反過來。
」這說法聽似合理,畢竟語言的確會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
那麼,如果這個邏輯成立,林若望繼續追問,中文和英文在「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上,又有何差異?
姓名、日期、以及地址在中英文中的寫法對照。
圖│研之有物
從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順序相反的不只是姓名,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也是。
若前述「比較重視家庭觀念」的原因成立,那麼難道英美語系的人重視「日」勝過於「年」?重視門牌多過城市國家?看來,「重要性」這個邏輯,無法類推到日期和地址的順序上。
接著,林若望繼續舉了個句子為例:
中英文句法結構的對照,同意義的字詞以相同顏色顯示,可以比對出句法的結構順序。
圖│研之有物
這兩個句子,除了主詞之外的所有詞語,順序又剛好相反。
連續幾個範例看下來,我們大概可以猜出個端倪了。
原來,中文和英文雖然差異很大,但在句法結構上,它們就像是鏡子裡外的兩人,彼此對稱。
從語言學的角度,每個句子都是一齣戲,裡面最核心的「劇本」,就是動詞。
林若望繼續用前面的句子為例,「讀書/study」就是核心劇本(動詞),「約翰/John」是主角,其他用來補充動詞的就是配角(修飾語),跟動詞配在一起形成「動詞片語」。
好玩的來了,英文句子中,動詞是領頭走在最前面,所有配角跟在後頭;而中文的句型,卻是先讓配角們出場,核心的動詞在最後壓軸。
動詞是句子中的核心,也就是「中心語」。
從圖中可以看出,中文與英文的中心語位置剛好是相反的。
圖│研之有物
語感關鍵:「中心語在前」vs.「中心語在後」林若望解釋,語言學中,有一種語言分類方式,是依照「中心語的位置」。
英文就是一種相對於修飾語,「中心語在前」的語言,重要的元素打頭陣,後面再補充說明;中文剛好相反,是「中心語在後」的語言,所以語序上反而是修飾語先出場,然後才是中心語。
這種基本「中心語在前」或是「中心語在後」的規則差異,就能夠用來解釋姓名、日期、和地址在中英文裡的相反順序了。
以姓名來說,姓氏只是縮小範圍用的修飾語(例如:周家人),名字才是準確指涉特定身分的中心語(例如:周家的杰倫)。
中英文的姓名先後順序,就是決定於中心語的位置。
中文「中心語在後」,所以先姓後名,英文「中心語在前」,所以先名後姓。
英文日期、地址的概念,也是如此。
林若望表示,套句語言學的專業術語,中文和英文擁有不同的「中心語參數(headparameter)」。
在不同的語言中,找出類似這樣的參數規則,就是語言學家致力研究的面向之一。
「就好像一個語言裡面有一整排開關,當我們掌握了一項參數,就打開了其中一個開關。
你打開的開關越多,學習這種語言就會越事半功倍。
」一般人談到語言學習時常提到的抽象詞彙──「語感」,其實就是如此。
理出規則、舉一反三、類推適用,什麼希臘文、非洲語,一下子好像也沒那麼可怕了。
加把勁,也許你也可以重現自己四歲前「語言天才」的光輝榮景!
所以您的研究是找出語言規則、幫大家學好外文嗎?(笑)其實不是這樣的。
找出這些規則固然是件有趣的事,不過以「中心語位置」這個參數來說,其實是語言學中「句法學」這一支的關注面向。
句法學是我碩士以前的領域,從博士學位開始,我真正鑽研的領域是「語意學」,特別是「邏輯語意學」。
我的研究基本上是用數學及邏輯的工具,研究語言的意義是如何產生出來的,像是以數學中的集合、函數等觀念,來解釋語言意思的組合運算。
在台灣,我算是第一個做這方面研究的語言學家,也是整個大中華區域少數作這方面研究的。
那麼為何您會喜歡研究語言學?並且專研語意學領域?這種研究的興趣,是循序漸進的。
大學修課接觸到語言學,側重的是「句法結構」的部分。
那時吸引我的,就是找出語言規則和論證的過程。
後來,在清大攻讀研究所碩士的時候,我開始著迷於語言中一種「對稱的美」,很想進一步知道這種對稱之美是如何形成的,於是就這樣一路專研下來,並到美國攻讀語言學博士。
其實我真正學習語意學是在撰寫博士論文時。
碩士時期,台灣清華大學的老師把我的句法學底子打得很好,所以到國外讀博士時,句法學這門課相當輕鬆,但是「邏輯語意學」則是一門從來沒聽過的課,用到了許多哲學、邏輯以及數學的概念,直到寫博士論文前,我對這門學問都還一知半解。
但想到以前碩士班的老師說:「人的手上一定要有兩把刀子,將來才不會捉襟見肘」,於是硬著頭皮找了系上著名語意學大師AngelikaKratzer當指導教授,在邊學邊寫的情形下完成博士論文,也正式讓我走上邏輯語意學這條道路。
語言學的研究很有趣,特別是我的研究領域不需要倚賴什麼貴重設備,通常只要需要我的大腦、文獻資料和語言資料庫,隨時隨地都可以一篇文章或是一書在手,就天馬行空地遨遊於想像世界,享受鑽研的樂趣,不會被外在環境所限制,所以研究這樣的一門學問,真的是很享受。
有些研究就是我在散步時想出來的,手腳快一點的話,幾個禮拜就可以完成。
語意學,其實台灣研究的人真的不算多。
所以不管我做什麼,很容易就成為先鋒。
看到別人沒有看過的風景、讓後來的人必須跟著我的足跡,不也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嗎?
2018-02-08
採訪撰文|黃楷元
美術設計|張語辰
延伸閱讀
林若望的個人網頁
Jo-WangLin.2016.NegationUnderYiqian‘Before’inMandarinChineseandCross-linguisticVariationofExpletiveNegation.LanguageandLinguistics17(1).
Jo-WangLin.2014.TheAdjectiveofQuantityDuo‘many’/much’andDifferentialComparativesinMandarinChinese.InternationalJournalofChineseLinguistics1(2):163-191.
TheLanguageMyth:WhyLanguageIsNotanInstinct.(VyvyanEvans,2014)
語言學語言所
本著作由研之有物製作,以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禁止改作4.0國際授權條款釋出。
上一頁Previous熬夜加班、打game追劇再補眠就好?小心未來癌症來陪睡
Next【俄羅斯究竟是大師或怪獸?】陳相因的中俄比較文學下一篇
相關文章
雙語越早學越好?閱讀障礙、注意力缺失是哪裡卡關?大腦電波來解答!
2021-09-17
出奧步、小撇步、毋湯喔!語言學家的「台灣國語」研究
2020-09-16
「語言使用」和「大腦」的關係是…?專訪李佳穎
2018-10-25
植物DNA竟記載著歷史!構樹說的南島語族遷徙史
2018-04-23
中央研究院
研之有物
©COPYRIGHT2021 中央研究院研之有物 research.sinica.edu.tw
訂閱電子報
立即訂閱研之有物電子報,一起探索這世界
Email
訂閱
延伸文章資訊
- 1语系_百度百科
语系(英文:Language family)是历史比较语言学(historical comparative linguistics)的一部分,最初由英国人William Jones(1746年9...
- 2世上不存在「最難」的語言?專訪語言學家林若望
從上方表格可以看出,中文和英文順序相反的不只是姓名,日期和地址的寫法也是。若前述「比較重視家庭觀念」的原因成立,那麼難道英美語系的人 ...
- 3英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4國立高雄科技大學- 應用日語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Japanese
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National Kaohsiu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of Applied Japnaese.
- 5语言系属分类-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英语中,一般将语言的最早出现的分类单元称为“语系”(language family)。语系之外英语中參照生物的分類系統命名。汉语中,习惯上将语系的下一级分类单元称为“语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