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评价
周作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关于名为周启明的其他人物,请见“周启明”。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4月29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周作人"—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本条目存在隐藏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可能损害读者的阅览体验。
请协助改善条目,以符合维基百科的标准。
(2015年4月29日)一般应该仅由特定标准化模板提供折叠资料表格,勿因故事剧情或项目混杂而隐藏;内容应该考虑其他方式呈现。
重复记载、过度细节与无助了解主题的堆砌内容等需要考虑除去。
周作人周作人像出生櫆寿(后改为奎绶)(1885-01-16)1885年1月16日 大清浙江省绍兴府会稽县逝世1967年5月6日(1967岁-05-06)(82岁) 中国北京市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共有90多个笔名)职业作家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配偶周信子(原名羽太信子)儿女周丰一、周静子、周若子亲属周伯宜(父亲)鲁瑞(母亲)鲁迅(兄)周建人(弟)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寿(后改为奎绶),字星杓,又名启明、启孟、起孟,笔名遐寿、仲密、岂明,号知堂、药堂等,男,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中国民俗学开拓人,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
鲁迅(周树人)之弟,周建人之兄。
历任国立北京大学教授、东方文学系主任,燕京大学新文学系主任、客座教授。
新文化运动中是《新青年》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新潮社主任编辑。
五四运动之后,与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并与鲁迅、林语堂、孙伏园等创办《语丝》周刊,任主编和主要撰稿人。
目录
1生平
1.1早年
1.2留学日本
1.3中华民国成立后
1.4抗日战争期间
1.4.1留平教授
1.4.2神秘枪击案
1.4.3出任汪精卫政权职务
1.5战后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6.1上书毛泽东
1.6.2翻译
1.6.3写作
1.6.4文革期间
2家庭
3成就
3.1散文
3.2翻译
3.3鲁迅研究
3.4杂学
4著作和译著
4.1古希腊语
4.2日本语
4.3英语
5评价
6参考来源
7研究书目
8外部链接
生平[编辑]
早年[编辑]
周家新台门
周作人出生在绍兴府城内的周家新台门(今绍兴鲁迅故居),籍贯属会稽县。
出生时祖父周福清在京任官,得到家信时正好有一魁姓旗人来访,遂将这个孙子取名“櫆寿”,与长孙“樟寿”(鲁迅原名)对应。
[1]
周家新台门对岸的三味书屋
周作人幼年在家乡的私塾书屋(三味书屋)里接受传统的国学教育,1898~1899年和1900~1901年两次参加科举均止于院试。
[2]
后来在国内新学的风潮中,于1901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民国后改海军军官学校),在管轮班(轮机科;轮机专业)读了6年[3],当时专业科目都用英文书,他因此有了相当的英文基础,后来考取官费生,和哥哥鲁迅、好友许寿裳(季茀)等人留学日本。
留学日本[编辑]
他以学“造房子”(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的名目出国,抵日后先读法政大学预科,后入东京立教大学修希腊文和英文等西方语文(周作人的古英语颇有水平),研读《远征记》(苏格拉底的学生色诺芬的著作)等文学经典,课后也到神学院学福音书的希腊原文。
[来源请求]
课余和哥哥翻译出版了《域外小说集》(在1909年的2月,印出第1册,到6月间,又印出第2册),这两部译作以东欧弱小民族文学为主,也包括王尔德等的作品,其中的迦尔洵的《四日》,安特来夫的《谩》和《默》这3篇是鲁迅翻译,鲁迅校订了周作人翻译的其他各篇,这是史上第1部直接从英语、德语原文翻译成汉语古文的短篇小说集。
鲁迅、周作人1920年3月20日给这1年的重印版写的《域外小说集序》里说:每集在东京只卖去20本就再也没有人买了,第1集另有1本是许寿裳怕寄售处不遵定价,额外需索而去试买的(半年过去了,先在就近的东京寄售处结了帐。
计第一册卖去了二十一本,第二册是二十本,以后可再也没有人买了。
那第一册何以多卖一本呢?就因为有一位极熟的友人,怕寄售处不遵定价,额外需索,所以亲去试验一回,果然划一不二,就放了心,第二本不再试验了——但由此看来,足见那二十位读者,是有出必看,没有一人中止的,我们至今很感谢),上海的寄售处“是至今还没有详细知道。
听说也不过卖出了二十册上下,以后再没有人买了。
于是第三册只好停板,已成的书,便都堆在上海寄售处堆货的屋子里。
过了四五年,这寄售处不幸被了火,我们的书和纸板,都连同化成灰烬;我们这过去的梦幻似的无用的劳力,在中国也就完全消灭了。
”
胡适在《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里说:“周作人同他的哥哥也曾用古文来译小说。
他们的古文工夫既是很高的,又都能直接了解西文,故他们译的《域外小说集》比林译的小说确是高的多。
”
蔡元培1919年3月18日写给林纾的公开信里说:“周君所译之《域外小说》,则文笔之古奥,非浅学者所能解。
”
周氏兄弟、许寿裳、钱玄同等在日本时师从章太炎学《说文解字》,并相互结下友谊。
另外周作人在日本还短暂学习俄文(与鲁迅等共学)、梵文(与老师章太炎共学,教师是会说英语的旅日印度人,周给老师做英语翻译)等。
中华民国成立后[编辑]
北大红楼
1911年从日本回中国,1912年做了半年浙江省教育司视学(督学),后转浙江省立第五高级中学教员,教了4年英文,1917年到北京大学附属国史编纂处做编纂,半年后的1918年出任北京大学文科(文学院)教授,担任希腊罗马文学史、欧洲文学史、近代散文、佛教文学等课程,并创办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出任首任系主任,该系师资还有张凤举、徐祖正等,后来因中日战争爆发而停办。
他清新淡雅,如话家常的白话文,洋溢着深厚的中国、东洋、西洋古典与近现代文化素养,轰动一时,新文化运动中更发表影响深远的《人的文学》、《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启蒙主义理论文章。
周作人还广泛参与社会活动,1919年起任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会员,与马裕藻、朱希祖、钱玄同、刘复、胡适5位北大教员兼国语会会员在会上联名提出《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经大会通过后颁行全国。
1922年与钱玄同、陆基、黎锦熙、杨树达、胡适、沈兼士等会员任国语统一筹备会汉字省体委员会委员(共16人)。
1922年,在“非基督教运动”高潮中,他和钱玄同、沈士远、沈兼士及马裕藻发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
1925年在女师大风潮中,周作人支持进步学生,与鲁迅、马裕藻、沈尹默、沈兼士、钱玄同等人连署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并担任女师大校务维持会会员。
1927年,李大钊等20余名国民党员(有的身兼共产党员身份)被奉系军阀张作霖绞死。
周作人在冒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把李氏子女李葆华和李星华藏在自己北京西城八道湾胡同的家中。
此后,对李氏遗孤的救济帮助一直持续近20年。
[4]
抗日战争期间[编辑]
留平教授[编辑]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北京大学撤离北平,他没有同行,成为四名“留平教授”之一(另外3位留守的教授是孟森、马裕藻、冯祖荀),受校长的委托看守校产。
北大校长蒋梦麟后来在回忆录(《西潮》和《新潮》)里谈到:“抗战的时候,他留在北平,我曾示意他说,你不要走,你跟日本人关系比较深,不走,可以保存这个学校的一些图书和设备。
于是,他果然没有走,后来因他在抗战时期曾和日本人在文化上合作,被捉起来关在南京。
我常派人去看他,并常送给他一些需用的东西和钱。
记得有一次,他托朋友带了封信出来,说法庭要我的证据。
他对法庭说,他留在北平并不是想做汉奸,是校长托他在那里照顾学校的。
法庭问我有没有这件事?我曾回信证明确有其事。
结果如何,因后来我离开南京时很仓促,没有想到他,所以我也没有去打听。
”
神秘枪击案[编辑]
1939年元旦,自称是他的学生并自称姓李的客人求见周作人,突然开枪将他击倒,子弹射中铜扣而受轻伤。
凶手逃逸后未被捉获。
有关枪击案的凶手是谁一直众说纷纭。
周作人始终坚持是日本军方的阴谋,日方则说是国民党特务所为。
战后有人在美国撰文,自称当年是学生,不满周的亲日行止而下手。
以时间点来说,周作人当时并没有出任傀儡政权的任何行政职务,他先是应胡适主持的文化基金编译委员会委托,在家里翻译英文和古希腊文稿件,直到文化基金编译委员会搬到香港。
1938年9月起至燕京大学(美国基督教背景)国文系每周授课6小时,担任客座教授。
但遭行刺后日军宪兵进驻周作人家,却加速民众对其亲日印象的怀疑。
出任汪精卫政权职务[编辑]
《最新支那要人传》(1941年出版)中的周作人
经过枪击案的身心冲击,周作人在1939年1月接下汪精卫南京政府国立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的聘书,3月应聘兼任北京大学“文学院筹办员”,开学后兼任文学院院长。
1940年11月8日,汪精卫政权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汤尔和因肺癌病逝,1940年12月19日,汪精卫政权中央政治委员会31次会议通过“特派周作人为华北政务委员会委员,并指定为常务委员兼教育总署督办”,1941年元旦正式上任。
1941年10月起兼任东亚文化协议会会长,1943年3月29日任“艺文杂志”总编辑(参考张深切“北京日记”),6月起兼任华北综合调查研究所副理事长,1944年5月起兼任《华北新报》经理和报道协会理事、中日文化协会理事。
战后[编辑]
抗战结束后,1945年12月在北平以汉奸罪名被蒋介石主政的国民政府逮捕,并押解南京受审,监禁于老虎桥监狱,周的朋友、学生纷纷为他开脱求情,俞平伯还给在美国办外交的胡适写了封长信,请求胡适为周说情。
1946年11月6日,高等法院判处他14年有期徒刑,1947年12月9日改判10年有期徒刑。
洪炎秋《我所认识的周作人》(1967年7月发表)一文写到“理学院仍设景山东街前北京大学理学院原址,文学院因为沙滩红楼被日本宪兵队所占据,乃在马神庙北大图书馆边新盖三层大楼一座供用;这两个学院在沦陷期间,不但丝毫没有受到破坏,而且多少增加了一些设备,所以周作人胜利后在法案受审时,供称他留在北平,并不是想当汉奸,是蒋梦麟校长托他在那里照顾学校的,这桩事有蒋前任校长去函法院证实,而新任校长胡适之也替他证明有保全北大的图书和设备之功,所以法院宽大为怀,只判了他十年的有期徒刑。
”
郑振铎说:“日本妻子(羽太信子)给了他不好的影响。
”
1949年1月22日,李宗仁接任中华民国总统,在国共和谈的空气中,下令释放政治犯,周作人在1949年1月26日被放出监狱,坐火车到学生尤炳圻在上海的家暂住。
他曾通过尤炳圻联系以前教过的台湾籍学生洪炎秋(1946年回台湾,1948年起在台湾大学教书)表示有意到台湾,在北京大学修过周先生2学期2学分近代散文的洪炎秋〈我所认识的周作人〉1文回忆:“周作人知道将被释放,叫尤君写信给我,说他想来台湾,问我有没有法子安置。
我就找了老友郭火炎医师,向他借用北投的别墅供住,郭君满口答应,我于是立刻回信给尤君,告诉他住所已有,日常生活费用,我和老友张我军可以负责设法,可是他出狱后没能即刻来台,后来就断绝消息了。
”
他不到台湾与傅斯年在1949年1月20日接任台湾大学校长不无关系。
胡适从上海要到美国前,曾托王古鲁游说他离开中国,他反托王古鲁劝胡适不要离开中国(见《知堂回想录》)。
1949年8月14日,他从上海回到中国人民解放军管治下的北平定居。
郭宇一《毛泽东与周作人》文中指出毛泽东很早就与周作人来往的事实,文中引1920年4月7日《周作人日记》:‘毛泽东君来访’。
“君”常用于老师称呼学生。
(毛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时旁听了许多课程,并造访了多位老师,《胡适日记》1920年1月15日有记载‘毛泽东来谈湖南事’。
)《毛泽东与周作人》文中说周作人1949年后“给周恩来写了一封六千多字的长信,作了一些检讨,也为自己的过去作了一些解释。
周恩来将这封信转呈毛泽东”。
今非昔比的毛泽东,对此信作了批示:“文化汉奸嘛,又没有杀人放火。
现在懂希腊文的人不多了,养起来,做翻译工作,以后出版”。
与他对另一位昔日老师胡适的口气如出一辙(“只要胡适不走,可以让他做北京图书馆馆长”[5])。
但据郭宇一的文章,“毛是否真的看到周作人的这封信,真的是否作了这样的批示,学界目前尚有争论”。
周作人的学生在台湾的有许世瑛(许寿裳大儿)、张我军(板桥人)、郑骞、洪炎秋(彰化人)等,作家张深切在北京曾和周作人来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辑]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周作人搬回北京八道湾的老房子,专心翻译和写作,以稿费维持生计。
上书毛泽东[编辑]
周作人在1951年给毛写信,毛的秘书胡乔木1951年2月24日给毛泽东书面报告说:“周作人写了一封长信给你,辩白自己,要求不要没收他的房屋,不当他是汉奸。
”“我的意见是:他应当彻底认错,像李季一样在报纸上悔过。
他的房屋可另行解决(事实上北京地方法院也并未准备把他赶走)。
他现已在翻译欧洲古典文学,领取稿费为生,以后仍可在这方面做些工作。
周扬亦同此意。
当否请示。
”毛泽东批了:“照办。
”[6]
翻译[编辑]
周作人从1952年8月起出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编制外特约译者,每月预支稿费200元人民币,按月交稿。
反右运动中,在北京图书馆工作的儿子周丰一被划为右派,停发工资,让他的经济负担大增,只好给中央领导同志写信。
在康生和周扬的过问下,稿费从1960年1月起,调高到每月400元人民币。
1964年9月起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进入高潮,其稿费又减半至每月200元人民币,当时他的妻子羽太信子已去世。
这段期间,他翻译日本古典文学和古希腊文学作品多部,同时应邀校订别人的译稿(《今昔物语集》、《源氏物语》等),日本现代文学译作有:《石川啄木诗歌集》等。
有些没有结集的日本文学中短篇译作散见中国和香港传媒。
他每个月开销颇大,在写给香港曹聚仁的信件里面曾说:“人民文学社派人来说,每月需用若干。
事实上同顾颉刚一样,需要五百一月,但是不好要得太多,所以只说四百。
以后就照数付给”。
“因为负担太重太多,所以支出太巨,每月要不足百元以上,这是我拮据之实情。
”
写作[编辑]
回忆鲁迅的专书著作有:《鲁迅的故家》、《鲁迅小说里的人物》、《鲁迅的青年时代》。
在报刊发表散文随笔,后辑成《木片集》。
经曹聚仁介绍,在香港传媒连载回忆录《知堂回想录》,后结集出版。
文革期间[编辑]
1966年5月,文革开始。
6月起,人民文学出版社不再给周作人预付稿费。
8月2日,他被红卫兵查封了家,并遭到皮带、棍子抽打。
其后周作人两次写了短文让儿媳张菼芳交给当地派出所,以求服用安眠药安乐死,都无音信。
1967年5月6日,周作人发病去世,享寿82岁。
家庭[编辑]
周氏家族在明朝正德年间定居绍兴,到周作人这一代已是第14代。
祖父周福清,字介孚,进士出身。
父周凤仪,母鲁瑞。
长兄樟寿(周树人、鲁迅),三弟松寿(周建人),妹端姑未满周岁即夭折,四弟椿寿六岁夭折。
[7]
周作人在日本娶了所寄居公寓做工的羽太信子为妻(1909年在东京结婚)。
生子周丰一(1997年病逝),女儿周静子,1929年夭折的女儿周若子。
周丰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北京图书馆(现在的中国国家图书馆)工作。
周丰一与其妻张菼芳照顾周作人度过晚年。
成就[编辑]
散文[编辑]
他主张“美文”及“言志文学”,风格平和冲淡,富幽默感,深具哲理,常援引诗文,有点田园诗人悠闲自得的情态,也有点隐逸与古雅的封建士大夫的风味,号称真正的隐士。
他在初期的散文集《自己的园地》和《雨天的书》,流露出一些现代人感情和思想,对现实和封建文化的不满,以后提倡“言志”的趣味文学。
[8]
周作人最主要的成就是散文小品的创作,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成熟的散文风格——“平和、冲淡”,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曾风靡一时,并迅速形成一大流派:“言志派”。
翻译[编辑]
周作人精通日语、古希腊语、英语,并曾自学古英语、世界语。
早在日本留学期间,就与鲁迅合作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
[1][8]
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后,周作人受到剥夺政治权利(1953年12月19日人民法院判决)的处分,在北京的家里专事翻译和写作,但不允许以本名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给他翻译希腊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这项任务(胡乔木提议,毛泽东批准),产生了一批高品质的日本文学和古希腊文学经典汉语译本。
包括古希腊喜剧《财神》(阿里斯托芬作)、《希腊神话》、《伊索寓言》全译本、古希腊悲剧《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翻译);日本现存最古的史书《古事记》、滑稽短剧《狂言选》、平安时代随笔代表作《枕草子》、滑稽本《浮世澡堂》(日文《浮世风吕》)和《浮世理发馆》等。
他应邀校订北京翻译社的《今昔物语集》本朝部译稿和丰子恺的《源氏物语》全部译稿(与钱稻孙合作)。
他自己觉得毕生最重要,也最有成就感的译作是用古希腊语(和罗马帝国希腊化地区当时流行的新约希腊语、通用希腊语不同)写作的古罗马叙利亚作家、哲学家路吉阿诺斯的作品选《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鲁迅研究[编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另一贡献是撰写《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这些回忆性文章,为鲁迅研究提供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杂学[编辑]
除了文学创作及翻译,周作人的研究涉及到了多个领域。
在《我的杂学》中他提到了他所受到的杂学的影响。
著作和译著[编辑]
著作
周作人在世时自己编订的文集,大部分在生前已出版,现已由河北教育出版社结集再版:
《秉烛谈》、《艺术与生活》、《泽泻集》、《过去的生命》、《风雨谈》、《苦茶随笔》、《儿童文学小论》、《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秉烛后谈》、《知堂乙酉文编》、《鲁迅小说里的人物》、《知堂回想录(上、下)》、《自己的园地》、《夜读抄》、《雨天的书》、《药堂杂文》、《过去的工作》、《立春以前》、《鲁迅的故家》、《永日集》、《看云集》、《苦口甘口》、《苦竹杂记》、《谈龙集》、《谈虎集》、《书房一角》、《药堂语录》、《周作人书信》、《木片集》、《苦雨斋序跋文》、《鲁迅的青年时代》、《欧洲文学史》、《知堂文集》、《瓜豆集》、《药味集》、《老虎桥杂诗》。
《周作人文类编》(共十卷),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年出版,ISBN978-7-5404-1885-4,钟叔河编,共收文2954篇,包括:自编文集二十八种(约一千二百篇)、已编成未及出版的《木片集》和《饭后随笔》(四百馀篇)、集外文和未刊稿一千三百馀篇,按文章内容重新分类。
《周作人散文全集》(共十五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ISBN978-7-5633-8295-8,钟叔河编,收录周作人全部散文及部分日记、诗歌、书信、序跋、译文,涵括《周作人文类编》及《周作人自编文集》的全部内容,还有集外文及未刊稿,采用编年体形式辑录。
译著
古希腊语[编辑]
《路吉阿诺斯对话集》
《希腊拟曲》
《财神》(古希腊喜剧)
《希腊神话》
《伊索寓言》(全译本)
《欧里庇得斯悲剧集》(与罗念生合作,古希腊悲剧)
日本语[编辑]
《古事记》
《狂言选》
《枕草子》
《浮世澡堂》(日本语《浮世风吕》)
《浮世理发馆》(日本语《浮世床》)
《现代日本小说集》(与鲁迅合作)
《如梦记》
《石川啄木诗歌集》
《两条血痕》
《平家物语》(未译完)
英语[编辑]
《域外小说集》(与鲁迅合作)
《红星佚史》
《现代小说译丛》(与鲁迅合作)
《希腊的神与英雄》
评价[编辑]
舒芜说:“周作人是中国新文学新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的存在,又是个复杂的历史人物。
早在清朝末年,周树人、周作人兄弟留学日本的时候,就从事新文学工作,倡导新文学运动,成了后来的‘五四’新文学运动的遥遥先驱。
‘五四’新文学运动起来,他们都成为第一流的代表人物。
周作人的名字,曾经是青年心目中一个辉煌的名字。
”
关于周作人的文学成就——郑振铎说:“假如我们说,五四以来的中国文学有什么成就,无疑的,我们应该说,鲁迅先生和他,是两个颠扑不破的巨石重阵;没有了他们,新文学史上便要黯然失光。
”
郁达夫说:“中国现代散文的成绩,以鲁迅、周作人两人的为最丰富最伟大,我平时的偏嗜,亦以此二人的散文为最所溺爱。
一经开选,如窃贼入了阿拉伯的宝库,东张西望,简直迷了我取去的判断。
”
张中行说:“我由上学时期读新文学作品起,其后若干年,常听人说,我自己也承认,散文,最上乘的是周氏弟兄,一刚劲,一冲淡,平分了天下,这不是吹捧,有一微末的事可以为证,是不管不署名还是署生僻的笔名,熟悉的人看三行两行就可以断定:这是鲁迅,这是周作人。
这情况,轻一些说是他们有了自己的独有的风格,重一些说是别人办不了。
别人办不了,也许就可以说是高不可及。
”
舒芜说:“他最早是作为翻译家出现,他的翻译工作,首先是一种启蒙工作,求新声于异邦的工作。
他是北京大学第一个讲欧洲文学史的教授。
他还写了大量的介绍外国作家作品,输入外国文学与理论知识的文章。
接着他又作为文艺理论家批评家出名。
他的名文《人的文学》,第一次给中国新文学运动制定了一个民主的人道的思想纲领,启发了一代两代的文学青年。
接着他第一个提出了‘思想革命’的口号,为文学革命提出进一步的目标。
他呼吁人的发现,女性的发现,儿童的发现,他提倡宽容和自由,反对束缚和统制。
他又是最初的新诗人之一,他的长诗《小河》被推为中国新诗运动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周作人后来把写作的重点转向小品文,他对新文学新文化史的最重要的贡献是在这一方面,他的冲淡隽永,苦涩回甘的小品文,极尽“阴柔”之美,与鲁迅的极尽“阳刚”之美的杂文,两峰对峙,双水分流,代表中国新文学的最高成就。
”
在鲁迅晚年与美国埃德加·斯诺夫人的谈话记录稿中,斯诺夫人(英语:HelenFosterSnow)问中国最优秀的杂文家有哪些,鲁迅说出的第一个就是周作人。
陈之藩在《在春风里·纪念适之先生之八》一文中写道:“胡先生(指胡适)对周作人的偏爱,是著名的。
他不止一次的跟我说:‘到现在值得一看的,只有周作人的东西了’。
他在晚年是尽量搜集周作人的东西。
”
关于周作人的学识——张中行说:“在我熟识的一些前辈里,读书的数量之多,内容之杂,他恐怕要派在第一位。
多到什么程度,详说确说,他以外的人做不到。
但可以举一事为例,他说他喜欢涉览笔记,中国的,他几乎都看过。
如他的文集所提到,绝大多数是偏僻罕为人知的,只此一类,也可见数量是如何大。
何况还有杂,杂到不只古今,还有中外。
他通日语、英语和希腊语,据我所知,他之熟悉日文典籍,似乎不下于中文典籍。
英语呢,专说他常提到的蔼理斯,他自己说有蔼氏书二十六册,加上向我借阅的《蔼理斯自传》,是二十七册,其中最大的一种是《性心理研究》[9],连补编共七厚册,总不少于三百万字吧,他都读了……还喜欢读一些正统儒生不大注意的书,如《齐民要术》、《天工开物》、《南方草木状》、《燕京岁时记》以及谣谚、笑话之类。
总而言之,还是无所不读。
”
黄乔生说:“周氏少时接受旧学训练,颇涉野史笔记,自述由杂学入门。
后步长兄树人(鲁迅)后尘,求学南京,留学日本,得异域文化熏陶,参较中西,遂淹博贯通。
此可谓由杂而一。
五四时代,本思想启蒙之旨于神话学、民俗学、生物学、性心理学等东西洋著述,多所译介,于中国思想革命及新学科之创立,功不可没。
此可谓由一而杂。
此后转而广览中国古代笔记,提要勾玄,披沙拣金,用功甚勤。
推崇平实态度,讲伦理准乎自然,论道义力避空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因同情而宽容,不责备于古人,惟佳言之务得,思有惠于后学。
常述先贤通达之论,公诸同好,其为书话,蔚成大观。
此乃由复杂归于一。
”
文洁若说:“周作人为人民文学出版社译的日本古典作品,从八世纪初的《古事记》、十一世纪的女官清少纳言的随笔《枕草子》、十三世纪的《平家物语》、十四世纪的《日本狂言选》、十八世纪的《浮世澡堂》和《浮世理发馆》,以至本世纪的《石川啄木诗歌集》,时间跨度达一千多年。
每一部作品他译起来都挥洒自如,与原作不走样。
最难能可贵的是,不论是哪个时代的作品,他都能够从我国丰富的语汇中找到合适的字眼加以表达。
这充分说明他中外文学造诣之深……每部译稿,他必加上详细的注释,并在前言后记中交代作者生平、作者的历史背景、艺术特色等。
他立论精辟,提纲挈领,深入浅出,恰到好处。
”[10]
林燕说:“周氏所译,往往是他人很少光顾的作品。
这大概不是为了独辟蹊径,而是一个眼光问题。
”
参考来源[编辑]
文献
方韶毅.《民國文化隱著錄》.台北:秀威资讯.2011年7月.ISBN 978-9-86-221758-0(中文).
引用
^1.01.1钱理群.周作人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ISBN 9787530201756.
^止庵.周作人传.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8.ISBN 9787807136866.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河北教育出版社.ISBN978-7-5434-4400-3.
^《关于周作人的一点史料——他与李大钊的一家》贾芝(载《新文学史料》1983年4期)贾芝,学者,是李大钊的女婿
^胡适与中共的恩怨纠葛:曾被中央宣布为“战犯”.[2011-12-18].(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06).
^龚育之《毛选注释上的周作人》
^止庵.周作人传. :2.
^8.08.1方韶毅2011,第13-21页.sfnerror:notarget:CITEREF方韶毅2011(help)
^StudiesinthePsychologyofSex,byHavelockEllis.[2011-12-15].(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5).
^文洁若.回望周作人——知堂先生.河南大学出版社.
研究书目[编辑]
D.EdwardPollard著,陈广宏译:《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周作人的文艺思想》(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外部链接[编辑]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周作人”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文库上该作者的作品
维基教科书上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学院上的学习资源
维基数据上的数据项
王宏志:〈“人的文学”之“哀弦篇”:论周作人与《域外小说集》(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周昌龙:〈传统礼治秩序与五四反礼教思潮──以周作人为例之研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张旭东:〈散文与社会个体性的创造——论周作人30年代小品文写作的审美政治(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陈怀宇:〈赫尔德与周作人——民俗学与民族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周作人与小诗运动(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周氏兄弟的散文诗——以波特来尔的影响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论周作人《老虎桥杂诗》——从白话诗到杂诗之路(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周氏兄弟与大逆事件(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周氏兄弟与东京——兄弟之间的文化体验差异(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小川利康:〈周作人与江户川柳——作为反礼教主义的猥亵论(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伊藤德也:〈与耽美派相对立的颓废派——1923年的周作人和徐志摩、陈源(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伊藤德也:〈周作人“人间”用语的使用及其多义性(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伊藤德也:〈“生活之艺术”的几个问题——参照周作人的“颓废”和伦理主体(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伊藤德也:〈周作人研究在日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鸟谷真由美:〈周作人与日本文化——以饮食文化为中心(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丸川哲史著,纪旭峰译:〈日中战争的文化空间——周作人与竹内好〉(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2006)
查论编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京师图书馆馆长(1909年-1912年)缪荃孙国立京师图书馆馆长(1912年-1928年)江瀚→夏曾佑→袁希涛→傅岳棻→王章祜→马邻翼→陈垣→全绍清→马叙伦→张国淦→傅岳棻→马叙伦→吕复→陈任中→梁启超→郭宗熙国立北平图书馆馆长(1928年-1950年)马叙伦→蔡元培→袁同礼(代)→袁同礼→王重民(代)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42年-1945年)周作人→张心沛→景耀月(代)→俞家骥→张煜全国立北京图书馆馆长(1950年-1951年)王重民(代)北京图书馆馆长(1951年-1998年)王重民(代)→冯仲云→丁西林→刘季平→任继愈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1998年至今)任继愈→詹福瑞→周和平→韩永进→饶权→熊远明
查论编中国近现代文学流派和社团 文学流派甲寅派前期章士钊 ·李大钊 ·高一涵 ·李剑农后期章士钊 ·瞿宣颖 ·梁家义 ·唐庆增 ·汪吟龙 ·陈筅枢 ·杨定襄 ·陈拔 ·董时进 ·龚张斧学衡派梅光迪 ·吴宓 ·胡先骕 ·刘伯明 ·柳诒徵 ·吴芳吉 ·刘朴 ·赵思伯 ·缪凤林 ·张其昀 ·赵万里 ·胡梦华 ·陆维钊 ·王国维 ·陈寅恪 ·梁启超 ·张荫麟 ·林损 ·景昌极 ·刘永济 ·汤用彤 ·钱念孙论语派林语堂 ·周作人战国策派林同济 ·陈铨 ·雷海宗鸳鸯蝴蝶派徐枕亚 ·张恨水 ·吴双热 ·吴若梅 ·程小青 ·孙玉声 ·李涵秋 ·许啸天 ·秦瘦鸥 ·冯玉奇 ·严独鹤 ·周瘦鹃 ·包天笑 ·陈蝶仙初期白话诗派梁启超 ·胡适 ·刘半农 ·沈尹默 ·周作人 ·康白情 ·俞平伯 ·刘大白 ·朱自清 ·李大钊 ·鲁迅 ·陈独秀新月派闻一多 ·徐志摩 ·邵洵美 ·朱湘 ·饶孟侃 ·孙大雨 ·胡适 ·梁实秋 ·陈源 ·刘梦苇 ·林徽音 ·于庚虞 ·蹇先艾 ·陈梦家 ·方玮德 ·卞之琳象征诗派李金发 ·王独清 ·穆木天 ·冯乃超现代诗派戴望舒 ·施蛰存 ·卞之琳 ·何其芳 ·李广田 ·曹葆华 ·番草 ·废名 ·侯汝华 ·金克木 ·李白凤 ·林庚 ·玲君 ·路易士 ·吴奔星 ·辛笛 ·徐迟 ·孙毓棠 ·南星九叶派曹辛之 ·辛笛 ·陈敬容 ·唐祈 ·唐湜 ·穆旦 ·杜运燮 ·郑敏 ·袁可嘉七月派胡风 ·阿垅 ·鲁藜 ·孙钿 ·彭燕郊 ·方然 ·冀汸 ·钟瑄 ·郑思 ·曾卓 ·杜谷 ·绿原 ·胡征 ·芦甸 ·徐放 ·牛汉 ·鲁煤 ·化铁 ·朱健 ·朱谷怀 ·罗洛 ·路翎 ·丘东平 ·彭柏山 ·曹白 ·贾植芳(相关人物:艾青 ·田间 ·邹荻帆 ·刘雪苇 ·吕荧 ·舒芜 ·苏金伞 ·艾烽 ·雷蒙 ·鲁沙 ·天蓝 ·庄涌 ·姚奔 ·贺敬之 ·侯唯动 ·倪受干)心理分析派施蛰存 ·郁达夫 ·叶圣陶 ·庐隐流亡文学萧红 ·萧军 ·端木蕻良 ·舒群 ·骆宾基 ·罗烽 ·白朗 ·李辉英京派废名 ·沈从文 ·李健吾 ·朱光潜 ·周作人 ·林徽因海派张爱玲 ·苏青 ·予且 ·施蛰存 ·刘呐鸥 ·穆时英 ·杜衡荷花淀派孙犁 ·刘绍棠 ·从维熙山药蛋派赵树理 ·马烽 ·西戎 ·李束为 ·孙谦 ·胡正晋察冀诗派田间 ·邵子南 ·史轮 ·曼晴 ·方冰 ·魏巍 ·陈辉 ·沙可夫 ·杨朔 ·王炜民歌叙事体诗潮李季 ·阮章竞 ·张志民 ·田间 ·李冰里下河派汪曾祺 ·毕飞宇 ·庞余亮 ·朱辉朦胧派北岛 ·舒婷 ·顾城 ·江河 ·海子 ·杨炼 ·芒克 ·严力 ·于坚伤痕文学刘心武 ·卢新华 ·从维熙 ·峻青 ·冯骥才 ·周克芹反思文学茹志鹃 ·王蒙 ·张一弓 ·高晓声 ·峻青 ·冯骥才 ·张贤亮 ·尤凤伟改革文学蒋子龙 ·张洁 ·贾平凹 ·路遥 ·高晓声 ·何士光 ·张一弓 ·张炜 ·陈国凯 ·吕雷 ·赵洪 ·潘强恩 ·柯云路 ·苏叔阳 ·李国文 ·王润滋 ·矫健寻根文学阿城 ·韩少功 ·郑义 ·贾平凹 ·王安忆 ·李锐 ·莫言先锋派马原 ·洪峰 ·余华 ·苏童 ·叶兆言 ·残雪痞子文学王朔 ·石康 ·李傻傻荒诞文学魏明伦 ·狂狷 ·高行健 ·宁财神 ·洪峰 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郑振铎 ·茅盾 ·叶圣陶 ·许地山 ·王统照 ·耿济之 ·郭绍虞 ·周作人 ·孙伏园 ·朱希祖 ·瞿世英 ·蒋百里 ·冰心 ·顾毓琇 ·庐隐 ·朱自清 ·王鲁彦 ·夏丏尊 ·老舍 ·胡愈之 ·刘半农 ·刘大白 ·朱湘 ·徐志摩 ·彭家煌 ·刘延陵 ·俞平伯 ·李金发创造社郭沫若 ·成仿吾 ·郁达夫 ·张资平 ·田汉 ·郑伯奇 ·穆木天 ·朱镜我 ·冯乃超 ·周全平 ·叶灵凤 ·潘汉年 ·李一氓 ·阳翰笙 ·王独清语丝社孙伏园 ·周作人 ·鲁迅 ·川岛 ·刘半农 ·章衣萍 ·林语堂 ·钱玄同 ·江绍原 ·韩侍桁 ·杨骚 ·陈学昭 ·李小峰 ·柔石 ·顾颉刚 ·废名 ·俞平伯 ·梁遇春莽原社鲁迅 ·尚钺 ·高长虹 ·向培良 ·韦丛芜 ·韦素园 ·台静农 ·李霁野 ·姜华 ·金仲芸 ·黄鹏基未名社鲁迅 ·韦素园 ·韦丛芜 ·李霁野 ·台静农 ·曹靖华 ·王菁士 ·李何林狂飚社高长虹 ·向培良 ·高歌 ·尚钺浅草社林如稷 ·陈炜谟 ·陈翔鹤 ·冯至 ·杨晦沉钟社杨晦 ·陈翔鹤 ·陈炜谟 ·冯至弥洒社胡山源湖畔诗社冯雪峰 ·应修人 ·潘漠华 ·汪静之 ·魏金枝 ·谢旦如 ·楼适夷南国社田汉 ·欧阳予倩 ·徐志摩 ·徐悲鸿 ·周信芳 ·唐槐秋 ·陈凝秋 ·陈白尘 ·赵铭彝 ·金焰 ·郑君里 ·张曙 ·吴作人太阳社蒋光慈 ·杨邨人 ·孟超 ·钱杏邨(阿英) ·林伯修(杜国庠) ·夏衍 ·洪灵菲 ·戴平万 ·楼适夷 ·顾仲起 ·刘一梦 ·殷夫 ·冯宪章 ·祝秀侠 ·王艺钟 ·徐迅雷 ·圣悦(李平心) ·任钧 ·童长荣我们社杜国庠 ·洪灵菲 ·戴平万中国左翼作家联盟鲁迅 ·茅盾 ·郭沫若 ·周扬 ·田汉 ·蒋光慈 ·孟超 ·阿英 ·王任叔 ·郑伯奇 ·洪灵菲 ·陈荒煤 ·戴望舒 ·端木蕻良 ·冯铿 ·关露 ·胡风 ·胡也频 ·李伟森 ·楼适夷 ·柔石 ·沙汀 ·谢冰莹 ·徐懋庸 ·阳翰笙 ·叶以群 ·殷夫 ·于伶 ·郁达夫 ·张天翼 ·周文 ·丁玲 ·夏衍 ·冯乃超 ·马加 ·马子华 ·王志之 ·王余杞 ·王西彦 ·方土人 ·方之中 ·丘东平 ·叶灵凤 ·叶紫 ·田间 ·白薇 ·任白戈 ·任钧 ·许幸之 ·孙席珍 ·杨骚 ·杨刚 ·李辉英 ·丽尼 ·邱韵铎 ·何家槐 ·林淡秋 ·欧阳山 ·周立波 ·周而复 ·草明 ·彭柏山 ·洪深 ·聂绀弩 ·夏征农 ·陶晶孙 ·萧三 ·舒群 ·蒲风 ·雷石榆 ·穆木天 ·艾芜 ·吴奚如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杨邨人 ·刘保罗 ·赵铭彝 ·郑君里 ·洪深 ·应云卫 ·郑伯奇 ·许幸之 ·陶晶孙 ·黄芝冈 ·王莹 ·陈波儿 ·侯鲁史 ·叶沉 ·谢兆华 ·曹正 ·司徒慧敏中国诗歌会穆木天 ·任钧 ·杨骚 ·蒲风 ·白曙 ·杜淡(窦隐夫) ·王亚平 ·温流 ·关露 ·石灵 ·田间 ·柳倩 ·辛劳 ·洪道 ·苏夫 ·林林 ·袁勃 ·雷石榆中国文艺社叶楚伧 ·张道藩 ·王平陵 ·范争波 ·朱应鹏 ·徐仲年 ·华林 ·钟天心 ·左恭六一社潘公展 ·王平陵 ·朱应鹏 ·范争波 ·黄震遐 ·叶秋原 ·傅彦长 ·李赞华 ·邵洵美 ·汪倜然东北作家群金剑啸 ·萧红 ·萧军 ·端木蕻良 ·舒群 ·骆宾基 ·罗烽 ·白朗 ·李辉英 ·杨晦 ·穆木天 ·高兰 ·辛劳 ·师田手 ·铁弦 ·邹绿芷 ·丘琴 ·雷加 ·姚奔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郭沫若 ·茅盾 ·冯乃超 ·夏衍 ·胡风 ·田汉 ·丁玲 ·吴组缃 ·许地山 ·老舍 ·巴金 ·郑振铎 ·朱自清 ·郁达夫 ·朱光潜 ·张道藩 ·姚蓬子 ·陈西滢 ·王平陵 ·臧克家讲学社梁启超 ·汪大燮 ·蔡元培 ·籍忠寅 ·熊希龄 ·范源濂 ·王敬芳 ·张伯苓 ·严修 ·张謇 ·张元济 ·黄炎培 ·郭秉文 ·林长民 ·胡汝麟
规范控制
WorldCatIdentities
BIBSYS:97004512
BNF:cb134751753(data)
CBDB:0124333
CiNii:DA01079458
FAST:95950
GND:118942166
HKCAN:9811105412103406
ISNI:0000000121403368
LCCN:n82098285
NDL:00319962
NKC:jo2005273696
NLA:36612622
NLC:000251518
NLP:A37561728
NNL:000031667
NSK:000648594
NTA:142640360
SELIBR:250476
SUDOC:077745884
VIAF:86152682524423310157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周作人&oldid=71657638”
分类:1885年出生1967年逝世周姓鲁迅家族绍兴人清朝留日学生法政大学校友立教大学校友使用笔名的作家中华民国散文家浙江作家20世纪中国诗人中国翻译家辅仁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世界语者华北政务委员会教育总署督办中华民国汉奸罪罪犯文革被迫害学者隐藏分类:含有哈佛参考文献格式系列模板链接指向错误的页面使用ISBN魔术链接的页面自2015年4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15年4月不当隐藏内容的条目自2018年3月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BDB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CINI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HKCA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LP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N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T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ELIB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20元素的规范控制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本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语录维基文库
其他语言
مصرى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فارسیFrançais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Jawa한국어NorskbokmålPolskiРусский吴语文言粵語
编辑链接
延伸文章資訊
- 1人们对周作人有什么样的评价 - 百度知道
对周作人的评价不能只看到他的历史错误,那样的看法属于过去那个一切与政治 ... 后世常常拿周作人出任汪伪政府的翻译官,以及与鲁迅兄弟反目来说事。
- 2周作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评价
- 3觀雨堂主:周作人的悲劇抉擇 - 新唐人電視台
這句話若用於評價周作人先生,大概是貼切的. ... 右圖:周作人翻譯了不少日本古典作品,譯文顯示出他中文和日文的造詣都很高,「只可惜,人品與學品 ...
- 4如何评价周作人?(19个回答) - 头条问答
如何评价周作人?:提起周作人,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他是一个名人,一个颇具争议的名人。除了是鲁迅先生的亲弟弟,他还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
- 5周作人的「附逆」與文化觀
研究者論及周作人,也往往把他置於德,具有愛國主義傳. 倫理道德的審判台上, ... 在80年代興起的「周作人熱, 個倫理審判對象,而 ... 上和對周作人日本文化研究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