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民86 )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63-78 。

李美枝(民72 )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 ... 此處的內容可能因您的瀏覽器不支援而無法讀取,按下讀取文件內容可開啟該文件閱讀,或是您需要使用支援內嵌式框架的瀏覽器。

2000年12月 8-7 當男孩愛上女孩: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之研究 王慶福 私立中山醫學院 本研究針對情侶對偶的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關係適應等兩性親密關係問題進行探討。

以1518名大專學生及其男女友為樣本,得到202對固定交往中之情但為主要研究對象,針對雙方的人際依附風格、愛情關係、關係適應等變項,以研究者編製之量表收集資料並加以分析。

最後歸納為五種搭配類型,1.相融型:雙方人際依附風格類型相同且又有良好的愛情關係與關係適應,以安全一安全搭配為代表。

2.相斥型:雙方依附風格類型相同,卻不見有良好的適應與配對,包括焦慮一焦慮、排除一排除、逃避一逃避等三種搭配。

3.互補型:指不同依附風格的人搭配在一起卻可以互相適應與滿足的稱之,以安全一焦慮搭配為最佳代表,整體適應狀況僅次於安全一安全搭配。

4.互剋型:雙方的人際依附需求互相抵觸,是最不理想的一種搭配,以焦慮一排除搭配為代表,雙方的依附風格特性使其難以互相適應與滿足。

5.單向型:傾向於一方較不滿足的搭配,安全依附者喜歡和人親近,而排除依附者卻比較喜歡過自己的生活,兩者搭配時雙方的需求亦不容易同時滿足。

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將繼續追蹤研究以建立一套有助暸解兩性親密關係適應的理論架構。

關鍵字人際依附風格、類型搭配、愛情關係、關係適應 參考書目王慶褔(民84)大學生愛情關係徑路模式之分析研究。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博士論文。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民85)愛情關係發展與適應之評量工具編製。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3,227-240。

王慶福、林幸台、張德榮(民86)人際依附風格、性別角色取向與人際親密能力之評量。

中國測驗學會測驗年刊,44,63-78。

李美枝(民72)兩性之間的喜歡、愛情與婚前性行為容許度。

中華心理學刊,25,121-135。

李美枝(民84)兩性關係的社會生物學原型在傳統中國社會與今日台灣社會的表現型態。

國科會專題補助論文。

李維庭(民84)愛上一個人一愛情現象的詮釋。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嘉瑜(民85)衝突原因、處理方式對愛情關係的影響一以焦慮依附型大學生為例。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學系碩士論文。

杜仲傑(民79)大學生人際親密的評量與身心適應一親子、情人、異件朋友、同件朋友四種角色的相關分析。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宜旻(民83)愛情類型、嫉妒與關係滿度之相關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卓紋君(民83)中國人的愛情風格。

高市鐸聲。

5(1),70-77。

卓紋君(民87)當今心理學界對愛情的研究與方向。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

11(4),87-107。

孫碧慧(民的)不同依附類型之成人在人際互動中的歸因差異。

中原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于娟(民83),性別、依附風格與自我坦露、幽默、撒嬌之關係。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宏啟(民88)大學生人際行為之測量及其相關變項之研究。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Ainsworth,M.D.S.,Blehar,M.,Waters,E.,&Wall,S.(1978).Patternsofattachment.Hillsdale,NJ:Erlbaum. Bartholomew,K.(1990).Avoidanceofintimacy:Anattachmentperspective.JournalofSocialandPersonalRelationships.7.147-178. Bartholomew,K.,&Horowitz,L.M.(1991).Attachmentstylesamongyoungadults:Atestofafour-categorymodel.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1,226-244. Bartholomew,K.,&Shaver,P.R.(1998).Methodsofassessingadultattachment.Dotheyconverge?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25-45).NewYork:Guilfordpress. Bowlby,J.(1969).Attractionandloss:Vol.1.Attachment.NewYork:BasicBooks. Bowlby,J.(1973).Attractionandloss:Vol.2.Seperation:Anxietyandanger.NewYork:BasicBooks. Bowlby,J.(1980).Attractionandloss:Vol.3.Attachmentandloss.NewYork:BasicBooks. Brennan,K.A.,Clark,C.L.,&Shaver,P.R.(1998).Selfreportmeasurementofadultattachment.Anintegrativeoverview.InJ.A.Simpson&W.S.Rholes(Eds.),Attachmenttheoryandcloserelationships(pp.25-45).NewYork:Guilfordpress. Chickering,A.W.(1990).Educationandidentitity.Jossey-BassPublishers. Collins,N.L.,&Read,S,J.(1990).Adultattachment,workingmodels,andrelationshipqualityindatingcouple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8.644-663. Hazan,C.,&Shaver,P.(1987).Romanticloveconceptualizedasanattachmentproces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2.511-524. Keelan,J.P.R.,Dion,K.L.,&Dion,K.K.(1994).Attachmentstyleandheterosexualrelationshipsamongyoungadults:ashort-termpanelstudy.JournalofSocial&PersonalRelationships.11(2),201-214. Kirkpatrick,L.A.,&Davis,K.E.(1994).Attachmentstyle,gender,andrelationshipstability:Alongitudinalanalysi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66,502-512. Lee,J.A.(1973).Thecolorsoflove:Anexplorationofthewaysofloving.DonMills,Ont.:NewPress. Simpson,J.A.(1990).InfluenceofattachmentstylesonromanticRelationships.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59.971-980. SPSS,Inc.(1990).SPSSreferenceguide.Chicago:Author. Sternberg,R.J.(1986).Atriangulartheoryoflove.PsychologicalReview.93.119-135. Sternberg,R.J.(1987).Likingversusloving:Acomparativeevaluationoftheories.PsychologicalBulletin.102.331-345. Sternberg,R.J.(1988).Triangularlove.InR.J.Sternberg&M.Barnes(Eds)Thepsychologyof love(pp.119-138).YaleUniversityPress.   全文下載    此處的內容可能因您的瀏覽器不支援而無法讀取,按下讀取文件內容可開啟該文件閱讀,或是您需要使用支援內嵌式框架的瀏覽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