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產都要給兒子!身為女兒只能被迫放棄繼承? - 天下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儘管法律規定兄弟姐妹不論性別,皆享有遺產繼承權,民間社會依然遵循既有 ... 當女兒不願父母為此煩心,兄弟們也覺得理所當然,姊妹們多半還是簽下了 ... 回首頁 English 免費訂閱電子報 天下APP免費下載 搜尋 頻道分類 財經 理財五角課 貿易戰 財經焦點 財經週報 投資理財 產業 製造 服務 金融 科技 國際 國際週報 兩岸四地 東南亞 亞洲 歐洲 美洲 非洲 紐澳 管理 管理 行銷 創新創業 人才 職場競爭力 環境 永續發展 氣候變遷 環境 能源 教育 教育趨勢 創新教育 親子教養 人物 大師觀點 CEO觀點 人物特寫 政治社會 政治 政策 社會現場 調查排行 2000大調查 兩岸三地1000大 快速成長企業100強 天下永續公民獎 標竿企業 金牌服務業調查 縣市調查 2000大調查資料庫 健康關係 健康醫療 兩性關係 心靈成長 時尚品味 時尚精品 旅行 設計 藝文 影視 運動生活 運動 生活 重磅外媒 經濟學人 BBCNews中文 日經中文 德國之聲 路透社 專欄作者 多媒體 數位專輯 互動專題 深度專題 品牌專區 數據圖表 資料新聞 數字說話 圖表動畫 調查報導 聽天下 重磅封面 財經週報 國際聚焦 天下好讀 記者開講 好主管的12樣禮物 創新突圍軍師 四端看天下 大數據,熱品牌 天下書房 天下影音 雜誌 策展 Fast100 傳承接班 創新突圍 數位轉型 經營管理 永續責任 Fast100 Off學 風格 文化 旅行 美食 特色頻道 未來城市@天下 [email protected]天下 獨立評論@天下 創新學院 天下學習 天下雜誌出版 換日線 天下影音 微笑台灣 粉絲專頁 官方instagram 官方Line 本日最熱 「不該太早放鴿」 鮑爾全球央行年會演說三大重點 教育 親子教養 財產都要給兒子!身為女兒只能被迫放棄繼承? 朋友收到地價稅繳費單,原本以為父親忘了將「一般土地」改成「自用住宅用地」因而多繳了許多稅金。

她打電話提醒父親,發現原來父親知道,只是他誤以為登記家中女孩的名字就是給女兒房子,寧願多繳一些稅金,也不願打破傳統,這一繳就是20年。

68113瀏覽數 圖片來源:陳德信攝 分享 其他 文 網摘精選 李淑菁 獨立評論@天下 發布時間:2020-02-27 68113瀏覽數 是「恩給」,還是「權利」? 儘管法律規定兄弟姐妹不論性別,皆享有遺產繼承權,民間社會依然遵循既有的文化規約運行。

特別是中南部或者南部遷往北部的家庭中,許多女性依舊被迫放棄繼承,或者父母直接把財產登記給兒子。

即使是六年級生世代的父母(民國30-40年左右出生)依然有著根深蒂固的想法。

法律保障性別平等20多年來,民間的運作是另一回事。

法律只存在於法律,對部份文化傳統(特別是閩南、客家族群)依然起不了作用。

當女兒不願父母為此煩心,兄弟們也覺得理所當然,姊妹們多半還是簽下了放棄繼承。

在日益性別平等的社會氛圍下,部分兄弟也意識到這種傳統對姊妹不公,因為從小的待遇就不太一樣。

儘管和善的兄弟們內心虧欠,願意「給出」一些利益,然而,我們要思考的一點是:在這種文化脈絡下,兄弟們有權決定要不要「恩賜」給眾姊妹,這是一種「恩給」。

弔詭的是,法律上,兄弟姊妹擁有平等的繼承權,那是「權利」! 「權利」在姊妹手中,為了不傷及家庭和諧,心理上與實質上放棄「權利」,成就兄弟們的「恩給」。

在這個基礎上,本應是兄弟該感謝姊妹們的「放棄」,卻成了姊妹要萬分感謝兄弟們的「恩給」。

(延伸閱讀:其實,我們都是金智英:那些在身邊不勝枚舉的女性經驗) 廣告 邀請男性一起加入「給姊妹應有的一份」運動 明明在法律上擁有「權利」的姊妹,卻只能放棄「權利」,然後對兄弟們的「恩給」滿懷感激?兄弟們能否放棄因其男性生理特徵而在文化上所獲致的既得利益,讓自己不再愧疚,也讓自己擔子不再那麼沉重? 就像EmmaWatson在聯合國的演講,邀請男性一起加入性別平等努力的行列;我也要邀請全國所有的生理男性一起加入「給姊妹應有的一份」運動,不強迫生理女性的姊妹們簽放棄繼承書,即使服膺傳統的父母有此意向。

這個運動,不管從社會變遷、從心理健康、從社會公益的觀點,皆有其立論基礎與價值。

父系社會中只傳子理由已經不在 我們可從社會變遷的角度思考民間依舊固著的性別文化議題。

在父系又父權的社會中,財產只傳子有其依據。

首先,兒子生的孫子,才是自己父系家族的姓,女兒生的孫子只是「外孫」,姓「別人家的姓」;再者,那是兒子們與父母親之間一種不可言說的契約,一種能夠「老有所養」的交換,父母親以自己掙得的財產換取未來的頤養天年,而女兒只是「潑出去的水」,對女兒沒有期待,家裡的一切當然沒有女兒的份。

廣告 社會樣態已經不一樣了。

孩子的姓氏不再是父親優先,「外孫」依然可以選擇使用父親或母親的姓氏;女兒也不再是「潑出去的水」,一旦父母親病了、需要照顧,女兒也都一起承擔,甚至當今社會,女兒(特別是未婚的女兒)往往成為主要照顧者。

(延伸閱讀:無限期支持台灣和越南都變成母系社會) 父母親病了,女兒成為主要照顧者 我們試想一個故事畫面:當母親臥病在床,需要親人近身照料,例如換尿布等涉及隱私工作,兒子可能不方便,因母親覺得不妥,媳婦呢?可能跟母親不太熟悉,也不好勞駕媳婦。

已婚的女兒可能忙於家中事務,這時候往往未婚的女兒可能需要挑此「大樑」,因為大家想像她沒有「家庭」需要忙,也是母親可接受的近身照顧對象。

廣告 這位母親痊癒以後,父親包個「紅包」給女兒,感謝她一個月來的「照顧」,因為在文化契約上,未來財產只給兒子,女兒沒有責任照顧,父親包「紅包」表示感謝,因為這不是女兒「份內的事」。

讓兒子不再有壓力、讓媳婦喘口氣 父系社會的遊戲規則,只有進入「婚姻」才能依「先生」的身分取得財產,因此兒子與媳婦依此不可言說的契約,被期待要照顧公婆的晚年。

父母親想像的文化契約能如實履行嗎?父母親病了,女兒會因沒分到財產,就置身事外?能夠繼承財產的兒子與媳婦真能如父母親想像的照顧? 我們應該看見「照顧者女性化」的問題。

不管是女兒或媳婦,女性成為台灣主要的家庭照顧人力。

家庭照顧,以愛之名的無酬勞動,將女性置放於經濟生活的危機之中。

隨著社會變遷,倘若由子女共同分擔照顧責任,財產也依法平均分配,可以讓兒子不再有壓力、讓媳婦喘口氣。

廣告 邀請兄弟一起為姊妹們站出來 因為一張稅單,開啟了家庭的性別對話。

這一開啟,讓父母親欽定的繼承人感覺不舒服,細數已經給予姊妹們哪些好處,為了怕撕破臉,最後以「妳們有什麼需要,我們也都會幫助啊!」「我們是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做收,也停止了所有討論,背後的概念就是「妳們就不要再爭了!」 「家庭和諧美滿」與「討論分配」並不扞格,更符合公義的家庭資源分配反而才能讓家庭更和諧美滿,關鍵在於既得利益一方的態度。

在1980到1990年代,上一波婦女運動大聲疾呼與行動,奠定台灣性別平等法令上的基礎;然而,社會文化的改變卻是那麼緩慢。

老人家的觀念根深蒂固,要求因文化傳統被賦予「權力」的生理男性拿出其既得權力,仍是一件那麼困難的事。

在性別平等相關法令堪稱齊備後,我們要努力的是文化;而這場文化戰爭,需要兄弟們加入才能成功!(延伸閱讀: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別讓你的傷痛成為世襲) 廣告 「給姊妹應有的一份」運動需要兄弟們加入。

曾經互相扶攜的手足,你願意嗎? 最新觀點,精選好文>>網摘精選 (本文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相關熱門主題 訂閱天下每日報(每週一至週五發送) 天下編輯精選國內外新聞,每天早晨發送,也可以聆聽語音朗讀 訂閱天下每日報 編輯精選新聞,早晨寄送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請查看您的信箱,我們將寄送驗證信給您,確保未來信件會送到您的信箱 #繼承 #性別 #兩性平權 #父系社會 你可能有興趣 THENATUREOFTIME|廣編企劃 最新訊息 領取首訂優惠3個月$399(原價$699) 訂閱天下雜誌電子報 天下雜誌當期內容的精華與延伸,每周三發送最具時效性的深度內容 立即訂閱 您已成功收藏此文章 您已成功取消收藏此文章 請先登入或註冊登入會員後,即可收藏文章 註冊 登入 請先登入天下雜誌會員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 文章PDF檔案下載為全閱讀專屬功能,若您還不是天下全閱讀訂戶,請先訂閱。

電子報訂閱服務 電子報為會員獨享服務,您將在登入註冊後完成訂閱 這篇文章在出現在 財產都要給兒子!身為女兒只能被迫放棄繼承? 分享到臉書 此網頁已閒置超過5分鐘,請點擊透明黑底或X鈕繼續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