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野生的玉米如何變好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基因研究】野生的玉米如何變好吃 ... 由上往下,蜀黍、蜀黍與玉米的雜交種、玉米的果實。

圖片來源:wiki. 撰文|葉綠舒. 農作物的演化,一直都是很 ... 醫學&基因  2015年08月28日2018年08月01日 CASEPRESS 4Comments 基因,氨基酸,玉米,葉綠舒,蜀黍 由上往下,蜀黍、蜀黍與玉米的雜交種、玉米的果實。

圖片來源:wiki 撰文|葉綠舒 農作物的演化,一直都是很好的研究題目。

由於人為的選擇,使得農作物在短短數百年、千年的時間裡由不起眼、不夠美味變成又大又好吃、令人垂涎欲滴的的果實。

過去的考古證據顯示,玉米(Zeamays)約在九千年前於墨西哥的巴爾薩斯谷(BalsasValley)馴化,它的祖先是蜀黍(大芻草,teosinte,下圖最上方)。

由於蜀黍與玉米不論是植物型態以及果實大小都相差極大,過去曾經對於到底蜀黍是否真的是玉米的祖先有許多爭議。

不過,分子生物技術的進步,使得相關的爭議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過去數十年對玉米與蜀黍的研究已經發現,決定它們的型態如此不同的關鍵,共有六個區域。

其中兩個位於第一號染色體上,其它四個分別位於二號、三號、四號、五號染色體(參1)。

有些基因影響到玉米植株的型態,有些則影響玉米的果實。

位於第四號染色體上的區域,便是影響玉米果實的基因所在。

玉米的果實大、種子柔軟;而蜀黍的果實不但小,種子外面還有一層硬殼。

究竟蜀黍是怎麼變成好吃的玉米呢? 威斯康辛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讓蜀黍的硬殼消失的關鍵,竟然就僅僅是一個基因上面的一個氨基酸的改變!(參2) 這個基因稱為「蜀黍穎結構基因1」tga1(teosinteglumearchitecture1)。

由於它位於第十八個鹼基的序列從G(鳥糞嘌呤,guanine)變為C(胞嘧啶,cytosine),使得玉米的tga1的第六號氨基酸由原來蜀黍的賴氨酸(Lys,lysine)變為天冬酰胺(Asn,Asparagine)。

就只是這麼一個氨基酸的變化,使得玉米的TGA1蛋白,從單純辨認DNA上面的GTAC序列的啟動子結合蛋白(promoter-bindingprotein),成為抑制基因表現的阻抑蛋白(repressor)。

成為阻抑蛋白的玉米TGA1,不只是跟蜀黍TGA1一樣,會辨認DNA上面的GTAC序列,還會兩兩結合形成雙體(dimer),抑制相關基因的表現,使得種子變軟、側枝減少、支持根增生降低(proproots)。

不過,研究團隊認為,TGA1的突變主要的影響發生在玉米種子上。

為什麼會這樣認為呢?因為過去在其他tga1基因發生缺失的植物中,也並未觀察到除了果實型態以外的性狀;因此研究團隊認為TGA1的突變,主要造成種子不再被一層硬殼包覆;這層硬殼轉而在玉米的穗軸重新部署,形成軸心。

至於其它的性狀(側枝的產生以及支持根增生減少),則是由於突變後的TGA1成為阻抑蛋白所產生的效果。

玉米TGA1會抑制另一個基因(稱為not1)的表現,而蜀黍的TGA1對not1的表現則沒有影響。

由下圖可以看到,就只是這個氨基酸的變化,使得玉米由蜀黍較大的穎(K)、狹長的種子(I),多刺而高低不平的果實(M),成為小的穎(J)、種子變寬(H),同時果實也變得平滑而無刺(L);也就是說,野生的蜀黍成為柔軟又好吃的玉米了。

圖片來源:Genetics(註) 農作物由於人擇所產生的演化,是個很有趣的課題;不過對玉米來說,環境/氣候的變遷也產生不小的影響。

去年(2014)的研究報告發現,當蜀黍(大芻草)被種植在12,000-14,000年前的溫度(攝氏20.1到22.5度)與二氧化碳濃度(260ppm)時,它的型態就相當接近玉米了!(參3) 註:圖中玉米類似蜀黍的性狀來自於tga1的干擾RNA實驗。

由於無法取得完全不表現tga1的突變種,研究團隊以干擾RNA技術降低tga1的表現。

由於玉米tga1應為「增益功能性突變」(gain-of-functionmutation),因此可以將tga1的干擾RNA結果視為具有蜀黍tga1的玉米。

參考文獻: 1.DiebleyJ.F.et.al.,1990. Geneticandmorphologicalanalysisofamaize-teosinteF2population:implicationsfortheoriginofmaize.PNAS.87:9888-9892. 2.DoebleyJ.F.et.al.,2015. Evidencethattheoriginofnakedkernelsduringmaizedomesticationwascausedbyasingleaminoacidsubstitutionintga1.Genetics.200:965-974. 3.DoloresR.Pipernoet.al.2014. Teosintebeforedomestication:ExperimentalstudyofgrowthandphenotypicvariabilityinLatePleistoceneandearlyHoloceneenvironments.QuaternaryInternational.363:65-77. --作者:葉綠舒 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助理教授,科教中心特約寫手,從事科普文章寫作。

  views ←【繽紛生態】天賦使鸚鵡成為卓越的跨界聲優 【寰宇天文】來點新鮮沙拉吧!→ 你可能還想看 登上CRISPR浪潮 2017年02月24日CASEPRESS 在〈登上CRISPR浪潮〉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科學短消息】老而不衰的秘密 2016年05月18日CASEPRESS 在〈【科學短消息】老而不衰的秘密〉中留言功能已關閉 【繽紛生態】油棕(oilpalm)的「惡業」使它無法量產 2015年11月26日CASEPRESS 0 4thoughtson“【基因研究】野生的玉米如何變好吃” 不知道有沒有人看了我在老高影片的留言而過來 Reply 有,就是我 Reply 還有我! Reply 我是看了老高影片後google野生玉米過來的 Reply 發佈留言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留言顯示名稱* 電子郵件地址* 個人網站網址 在瀏覽器中儲存顯示名稱、電子郵件地址及個人網站網址,以供下次發佈留言時使用。

Anti-SpamQuiz:Whichiswarmer,iceorsteam? 好書推薦 《心靈黑洞:意識的奧祕》 《物理奇才奇事》 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推薦 《破解動物忍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