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红遍全球的华裔小提琴天才, 和自己的“虎妈”决裂了20年 - 搜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虎妈”、“狼爸”的故事这些年我们听闻过不少。

典型代表人物:郎国任把儿子郎朗培养成世界钢琴家,蔡美儿把两个女儿推进哈佛,还有靠着“三天一顿打、 ... 曾经红遍全球的华裔小提琴天才,和自己的“虎妈”决裂了20年 2021-01-1407:28 来源:蓝橡树 原标题:曾经红遍全球的华裔小提琴天才,和自己的“虎妈”决裂了20年 那些曾经被用力过猛鸡出来的孩子、那些曾经被压抑下去的叛逆,孩子们可能早晚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作者:静思;本文来源:公众号“阅读第一”(ID:Readfirst)。

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虎妈”、“狼爸”的故事这些年我们听闻过不少。

典型代表人物:郎国任把儿子郎朗培养成世界钢琴家,蔡美儿把两个女儿推进哈佛,还有靠着“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教育理念,把三个孩子都送进北大的萧百佑。

虽然饱受舆论口诛笔伐,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确实让孩子实现了社会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这些孩子似乎也并没有像教育专家、心理学家分析的那样,产生不健康的心理、和父母亲子关系破裂。

蔡美儿的女儿们长大后在《纽约邮报》上写信《WhyIlovemystrictChinesemom》感谢妈妈的栽培;郎朗多次在媒体和综艺节目中感谢父亲当年逼他练琴;而萧百佑在四个儿女们的相拥下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成为杂志封面人物。

展开全文 但今天故事的主人公陈美(Vanessa-MaeVanakornNicholson)和她的“虎妈”却是个例外。

这位11岁就被皇家音乐学院录取、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小提琴独奏家,在“虎妈”精心栽培20余年后,却毅然和母亲决裂。

20年过去了,已经年过四旬的陈美和母亲依然是最熟悉的陌路人。

27岁就登上财富榜榜首的 小提琴天才明星 陈美作为华裔小提琴演奏家,少女时期初次登台就被媒体誉为“打通古典音乐和流行音乐之间界限的女孩”。

她的表演风格如火如风,把古典的优雅和流行性完美融洽在一起,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享受。

作为小提琴演奏家,陈美有着优秀的战绩: 10岁,在伦敦皇家节日大厅与爱乐乐团合作进行了首次独奏; 11岁,被皇家音乐学院录取,在那里她比大多数同龄人小7岁; 13岁,录制了三张广受好评的古典音乐专辑,其中包括要求极高的贝多芬和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协奏曲,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独奏家; 15岁,以一张洛丽塔的性感造型作为自己流行跨界的专辑封面,一夜成名。

15岁,以一张洛丽塔的性感造型作为自己流行跨界的专辑封面,一夜成名。

年少红遍全球,唱片销量过千万张,27岁以三千两百万英磅身家,登上《星期日泰晤士报》30岁以下年轻人财富榜榜首。

陈美的人生很早就开始大放异彩。

但不难想象,如此巨大的成就背后必定是付出了巨大的艰辛。

和无数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一样,陈美的幸福童年也是缺失的—— 出生于新加坡的中泰混血儿陈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

她的妈妈帕米拉是新加坡裔华人,爸爸是泰国人。

五岁时母亲再婚,带着她嫁给了一位英国人,并跟随第二任先生定居伦敦。

父母离异、远离故土,只是陈美不幸童年的一部分。

漂亮的成就背后,还有“虎妈”的“折磨”。

“除非你把小提琴拉好, 否则你在我眼里什么都不是” 你能想象一个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人,却在20岁时自己从未单独过过马路吗?她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保护过度?还是囚困?总之,这就是陈美从3岁开始学琴时到成年人后一直过的生活。

陈美的妈妈是一位执业律师、同时还是一位钢琴演奏家。

一个集美貌、优秀、才华、赚钱能力于一身的女人,可以想象她对下一代的养育方式绝不会是“我的孩子只要快乐就好”。

小时候的陈美和妈妈的合影 帕米拉曾直白地告诉女儿:“我爱你,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但除非能把小提琴拉好,否则你对我来说你什么都不是”。

所以三岁的陈美开始学钢琴,五岁时转学小提琴,从那时起每天就在妈妈的监督下习琴4小时以上(生日除外);到了上学的年龄,为了能让女儿有更多时间练琴,她为陈美请私人家教灵活安排学业,而本该融入学校生活的陈美,每两周甚至一个月才去学校露一次脸。

三岁学钢琴、五岁开始正式学小提琴的陈美 为了让女儿成为艺术家明星,帕米拉辞去律师的工作,成为女儿的职业经纪人,她投入的不仅是大量时间,还有巨额金钱。

在陈美10岁那年,妈妈斥20万英磅巨资,为她买了一把产于1761年的意大利名琴瓜达尼尼(Guadagnini);而陈美从小穿的服饰大都来自于迪奥、哈维·尼克斯这样的名店。

她从来没有自己铺过床、自己吃过早饭、一个人走在街上、也没有自己买过一盒牛奶......可以说陈美前21年的人生一直由帕米拉照顾、设计和主宰。

这种“衣食无忧”和“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都是为了让陈美能专注于她的小提琴事业。

外人眼中被宠坏的生活,在陈美眼里逐渐成为囚困。

陈美曾在接受采访时说:妈妈说过“她不该有音乐之外的生活”。

而“囚困”还不是最可怕的,这其中还充满了虐待和暴力。

用严重的身体暴力和精神羞辱来提高她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对陈美来说是家常便饭。

一旦没能完美地演奏一首曲子,妈妈的耳光随时会“造访”;为了让陈美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诚心道歉,妈妈要求她必须下跪;即便陈美跪在地上求饶,妈妈还是会不停地揪她的耳朵以示惩罚......甚至在陈美20岁时,妈妈还是会这么做。

在母亲严苛的教育下,陈美确实取得了巨大成就: 12岁就出名的她,经常在媒体上露脸; 12岁已成名的陈美接受电视台采访 16岁已有多次登台表演经验,台风娴熟,稳健、将小提琴的优雅和性感展现得淋漓尽致。

16岁的陈美表演台风稳健、优美 可谁也没想到,名利双收的她,在21岁生日前向媒体宣布,单方面辞退她的经纪人——也就是她的妈妈。

这种行为在帕米拉看来,就是女儿向全世界宣布要和她断绝母女关系。

“我的成功离不开母亲栽培, 但决裂让我变得更坚强” 对于个性要强、为陈美奉献了一切的帕米拉而言,女儿做出这一举动一定是人生中最不可思议及最不可饶恕之大错。

自己日复一日、坚持不懈地培养她,付出了巨大的时间、精力和金钱,女儿非但不体谅感激,竟然还与她决裂。

爱之深,痛之切,这绝对是一种彻底的背叛。

其实,陈美曾在媒体上多次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她说:“我一直生活在充满高压的温室中,不过我的成功的确受益于它。

再有天份的孩子,如果不鼓励或者督促的话,我认为是无法开花结果的。

” 但年少时挨过的那些来自母亲的耳光和体罚让她难以忘怀。

而更难释怀的是,陈美为了实现母亲加在她身上的理想——成为小提琴演奏家,不止一次放弃了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小时候的陈美喜欢骑马,妈妈觉得会耽误她练琴,她放弃了; 结交的那些好朋友,妈妈觉得会耽误练琴,她放弃了; 她曾想去大学读英语或历史,妈妈觉得这个想法愚蠢之极,她放弃了; 4岁开始热爱滑雪,妈妈认为“滑雪象征着自由和远离音乐”,她放弃了。

但放弃滑雪成为她开始反抗母亲的转折点,这股力量一直在心底积累、发酵、直到最终21岁辞退母亲,与之决裂。

长大成名后与妈妈决裂前的合影 陈美说过:“我的母亲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我在很多方面都尊重、敬佩和仰慕她。

但即使你尊重一个人,也不代表他们会让你快乐。

” 帕米拉对女儿的爱是有条件的(且条件很高),即建立在她能否成为优秀音乐家的基础上。

一旦孩子做不到、或者忤逆她的决定,这份母爱就会变成锋利的武器扎向孩子的心。

所以,陈美最终选择用决裂的方式从母亲身边逃开,她说“决裂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我现在觉得很自由,自己可以处理任何事情。

” 追求、感受自由,可能是陈美对自己20岁之前的“囚徒”生活的一种补偿。

并且这种补偿会变本加厉、来得异常猛烈。

于陈美而言,那就是她“放弃”了小提琴、重拾滑雪。

2013年,陈美到瑞士进行滑雪特训,目标是进军奥运。

因此,她在自己的泰国父亲的帮助下改为泰国籍(保留了英籍),向泰国奥委会提出了申请,并通过了国际滑雪联合会认证,最终于2014年代表泰国参加索契冬季奥运会,成为泰国队参加滑雪项目的两名运动员之一。

代表泰国队参加奥运滑雪比赛 虽然陈美最终名列倒数第一,但她在完成比赛后洋溢着兴奋与喜悦,也许是儿时所求,终于得偿所愿吧。

不过后来国际滑雪联合会发布调查,认为陈美涉嫌操纵成绩,使自己能够获得足够绩分参加冬季奥运,所以对她做出了四年禁赛的处分。

帕米拉培养了女儿很多美好的品格,比如努力、坚毅、有耐心……但也有一些不好评判的东西,比如一定要赢才有意义的价值观也一并传递给了女儿。

陈美能够从母亲身边逃开,但母亲在自己人生前20年里留下的影响她可能一辈子也逃不掉。

鸡娃用力过猛, 难免两“败”俱伤 天下的“虎妈”、“狼爸”都一样:他们以严厉的管教培养出了看起来十分优秀的孩子,于是沉浸在成功的自豪里,至于这种严苛有没有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似乎并不在意。

作为外人,我们并不知道在那一张张看上去其乐融融的亲子合照、一声声充满感激的言辞中,背后真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的。

蔡美儿、郎国任和萧百佑他们能和儿女们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可能是他们的孩子们内心真的认可了父母的严厉、也可能是原生家庭依然完整,父母没有离异,让孩子们可以向不是“虎妈”、“狼爸”的那个家长寻找安慰。

但那些曾经被用力过猛鸡出来的孩子、那些曾经被压抑下去的叛逆,孩子们可能早晚会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陈美选择用务必刚烈的方式来表达对自己“虎妈”的抗议和不满,这可能是少数。

更多的“报复”可能是像徐静蕾那样的——一种温和的反叛。

徐静蕾的爸爸也是典型的“狼爸”,徐静蕾很小时就开始对她的训练进行规划,比如每天学英语、练书法、背古诗、写日记等,而且是挫折教育的忠实拥趸,永远把“你不行,你差远了”挂在嘴边。

父亲为小徐静蕾安排的每日练习 徐静蕾在很多场合都说过。

她爸是最严厉的父亲、最用功的父亲、最凶的父亲。

以至于小时候对他除了怕,没什么其他感情;即便现在,她在父亲面前写毛笔字,还是会害怕发抖。

但徐静蕾的叛逆并没有因为父亲的严格管教被消灭,它只是延迟了,在父母渐渐管不着她的时候,激烈地爆发了,而且一发不可收,直到现在。

比如,大学时的她玩摇滚,穿衣打扮又脏又痞;顶着“小三”的骂名和王朔谈了一场炙热的恋爱;年过四旬,和伴侣交往十多年,但不打算结婚;孩子先用冷冻卵子的方式保留着,以后想要时再说吧…… 作为传统父母希望孩子做到的找份稳定工作、结婚生子、安稳过日子,徐静蕾都是反着来的。

她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始终无法与父亲和解的那部分。

陈美也有类似的“反传统”叛逆。

她和男友在一起15年,但早已表明没有结婚的打算,而且也不想要孩子。

陈美曾像记者明言:“我不会生孩子,因为我也会是虎妈。

如果我有孩子,我会希望他成为一名赢得金牌的奥运滑雪运动员。

”为了避免下一代重蹈覆辙,还是享受自己拥有的自由吧。

“虎妈”、“狼爸”们也许是我们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可避免的产物。

推娃、鸡娃的确有可能让孩子取得不错的谋生技能、获取标准意义上的成功。

但人生的成功不止这些,是否能从内心真正认可自己、是否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健康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是圆满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才是伴随孩子一生、让孩子持久幸福下去的成功。

作为家长,在育儿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摈弃掉它们。

作者:静思,阅读第一专栏作者。

“阅读第一”,50万中国精英家庭成长聚集地。

由崇尚“终身学习”,爱阅读爱分享的妈妈Bonnie创办,专注于英文学习、阅读以及思维素养。

一家不端、不装、有趣、有料、有观点的教育新媒体。

........................................ 面对未知和变化,我们需时时反省自己的育儿观,不盲目追求别人家的孩子,不被风吹草动乱心。

这也是我们推出《蓝橡树·教育日历2021》的初衷—— 在《教育日历2021》中,我们每天分享一句教育常识,它们将会成为你内心安定的力量,陪伴你走过充满挑战的每一天。

在《教育日历》中,我们还将分享一些通俗,但又非常重要的小方法,它们将会成为你的武器,让养儿育女更轻松。

新年超值福利 《蓝橡树·教育日历2021》 新年超值福利:买一赠一! 福利价99元/2本(包邮) (新疆、西藏地区加收3元运费) 🌈购买多本日历的粉丝,联系新爸(微信号:guanjia22),享更多优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推荐阅读 蓝橡树 文章 总阅读 免费获取 今日搜狐热点 6秒后 进入搜狐首页 今日推荐 进入搜狐首页 意见反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