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減塑政策要加油!還要10年才禁用4項塑膠真的不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面對日漸嚴重的塑膠污染,孟加拉2002年全面禁用塑膠袋、印度預計2022年全面淘汰一次性塑膠、歐盟決議2021年開始禁用一次性塑膠。

當全球逐步設定減塑 ... 搜尋 搜尋 環境議題 主題 文章 上一頁 分享 專題報導 減塑 3mins 2020年10月26日 臺灣減塑政策要加油!還要10年才禁用4項塑膠真的不夠 作者:Greenpeace綠色和平 面對日漸嚴重的塑膠污染,孟加拉2002年全面禁用塑膠袋、印度預計2022年全面淘汰一次性塑膠、歐盟決議2021年開始禁用一次性塑膠。

當全球逐步設定減塑目標,臺灣僅規劃在2030年禁用4種一次性塑膠用品,是不是太慢也太少? 還記得2002年,政府開始禁止店家免費提供塑膠購物袋,索取者必須購買嗎?您知道當此政策上路,須花臺幣1元購買塑膠購物袋後,一年少用了幾個塑膠袋嗎?答案是20億個!雖然這數字與塑膠總用量相比,其實是九牛一毛,但對於環境仍顯示制定法規的影響力。

過去綠色和平在倡議減塑過程,就致力於督促政府制定減塑的法規,從禁用塑膠微粒、要求加強源頭管制、到訂定限塑時程。

讓我們一起回顧您我共同推動的減塑政策。

難以分解的塑膠已成為全球性的問題,污染海洋、森林、河川、甚至食物。

©SoojungDo/Greenpeace塑膠污染遍布地球,各國才驚覺事態嚴重 過去幾十年來,塑膠逐漸滲透生活每個層面,輕薄方便又便宜的材質,使我們養成用完即棄的習慣,卻不知不覺已在自然環境中累積成難解污染。

直到科學家發現,塑膠大舉入侵海洋,裂解成無數塑膠微粒,已形成嚴重的「海洋塑膠濃湯」,更進入生態食物鏈,大量動物如海鳥、鯨魚、海龜、海豹等因誤食塑膠、遭塑膠垃圾纏縛導致死亡,甚至發現塑膠微粒最後會回到人類體內,減塑的意識才逐漸建立。

綠色和平小教室 塑膠微粒:也稱作微塑膠(microplastic),是直徑或長度小於5公厘,極為細小的塑膠,難以過濾和處裡。

雖然回收看似是選項之一,但事實上所有被製造出來的塑膠,90%都沒被回收。

塑膠被製造的速度之快,回收的效率遠遠追不上。

聯合國指出,全球每年使用約5,000億個一次性塑膠袋,每分鐘售出高達100萬個塑膠飲料瓶!若要真正阻止塑膠污染,必須先大幅降低塑膠的製造和使用。

綠蠵龜寶寶正爬入沙灘上的塑膠垃圾,猶如全球海洋生態正被塑膠污染的縮影。

©PaulHilton/Greenpeace全球減塑政策比一比 您對於目前臺灣減塑政策的效率有什麼感受?覺得可行?困難?太慢?還是滿意? 臺灣其實在2002年推動「限塑政策」,環保署針對部分場所規範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塑膠類免洗餐具,但多年下來範圍有限,仍無法完全禁用。

展望全球,減塑進度不一,您我仍可做為借鏡參考: 孟加拉:全球第一個,在2002年就全面禁用塑膠袋的國家 萬那杜:這個太平洋南部的群島國家,2018年7月就直接宣布禁用塑膠袋、吸管和保麗龍外帶餐盒 臺灣:2030年全面禁用購物用塑膠袋、各類免洗餐具、一次用外帶飲料杯及塑膠吸管 印度:2022年前,全面淘汰一次性的塑膠製品 日本:2020年起,所有零售商店禁止提供免費塑膠袋;2030年前減少25%塑膠垃圾 南韓:2018年8月起內用禁止使用塑膠杯、2019年起大型超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袋 英國:2042年成為「無塑」國家,全面停用塑膠袋、寶特瓶、吸管等一次性塑膠用品 美國:尚未有全國性的限塑時程,目前有15個城市禁用塑膠吸管 2002年起,全球許多國家開始逐步限用塑膠袋、吸管,更逐步訂定限塑目標與時程。

©JungPark/Greenpeace令人驚豔的是非洲,2018年就有超過六成的非洲國家已經實施全國的塑膠袋禁令。

另外,歐盟議會在2019年,以560票贊成、35票反對,決議2021年開始,歐洲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項目包括塑膠餐盤、餐具、吸管、棉花棒軸心、塑膠製氣球桿、食物容器、保麗龍杯等。

與您一同推動的臺灣減塑政策 若有效制定減塑政策,影響層面不僅廣泛且全面。

綠色和平從2016年開始展開減塑工作,首先就是針對政策層面進行倡議。

過去許多藥妝商品如洗面乳、牙膏含有柔珠成分,雖標榜具有加強洗淨的功能,卻在無意間將大量塑膠微粒流入河川與海中。

禁用柔珠政策 2016年7月起,綠色和平發起一連串行動,要求品牌、通路商自主停止生產、販賣柔珠產品,同時也督促環保署提出禁用時程。

原先環保署預計2020年才要禁用柔珠,在看守臺灣協會與綠色和平共同倡議,要求加速禁用之下,2016年11月,立法院衛環委員會決議將禁用時程提前,「2018年底起,不得販售柔珠產品」,總算跟上國際的禁用腳步。

2017年綠色和平倡議行動,邀請民眾加入拒用柔珠產品的行列。

©Greenpeace/Chia-daHuang根據研究,若2020年才實施禁用,估計臺灣在三年內會排放超過10,000公噸,相當於3,000至5,000兆顆塑膠微粒!因此若我們越早開始減少製造、使用塑膠,對地球與生態環境的危害就會越小。

2017年,綠色和平研究團隊在臺灣附近海域的13個站點,採樣化驗水質,發現幾乎每個站點都有塑膠微粒。

©EmilyCheng/Greenpeace制定海廢治理行動方案,逐步淘汰塑膠 然而,塑膠依然無所不在,即使臺灣每年舉辦超過2萬場淨灘,海邊的塑膠廢棄物仍清理不完。

因此,除了禁用柔珠,更須從源頭減少生產一次性塑膠用品、降低使用需求,才是真正治本之道。

綠色和平繼續與公民團體合作,2017年偕同環保署成立「臺灣海廢治理平臺」,定期檢視與討論減塑政策,更制定「海廢治理行動方案」,逐步限制各種一次性塑膠用品,及至2030年全面禁用。

目前臺灣的減塑時程如下: 2020年,部分場所限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2025年,全面限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2030年,全面禁用塑膠購物袋、免洗餐具、一次性外帶飲料杯、塑膠吸管 綠色和平於2018年環臺進行海岸廢棄物快篩,發現大量塑膠垃圾。

©Greenpeace/ChongKokYew海廢快篩,期待建立海洋廢棄物管理辦法 2018年,綠色和平與在地團體合作,進行為期一年分四季的海廢快篩調查,沿著臺灣海岸線紀錄廢棄垃圾的地點與目測體積,有正確的數據就能更有效地投放清理資源。

2019年調查完成後,綠色和平將調查結果交付環保署,一週內環保署便主動召集相關單位分工,預計當年要將最髒的13個測站都清理一次。

然而,清理海岸廢棄物並不是一次性的工作,綠色和平呼籲建立「海洋廢棄物管理辦法」,結合各部會資源共同長期規劃清理海岸。

一次性使用的塑膠杯、餐具,在許多場所仍未被納入限用塑膠的範圍。

©Greenpeace減塑政策還可以做得更多、更好 檢視臺灣目前的減塑時程,其實還有更多進步的空間。

由於限用一次性塑膠製品的場所僅止於商場,而且外帶餐點不包括在限制內,在減塑目標上仍有許多漏網之魚。

相較於2016年禁售柔珠的魄力與效率,2030年才全面禁用一次性塑膠用品,步伐顯得更加緩慢無力。

綠色和平促請環保署更積極制訂完善目標,擴大規管範圍、將時程加快、規劃配套措施,推動臺灣跟上國際腳步。

例如:傳統市場、夜市可搭配租借購物袋的措施,減少免洗餐具與塑膠袋的使用;與其2030年才全面禁用4種一次性塑膠用品,可參考其他地區的落實辦法,增加禁用品項、加快減塑時程;制定中央政策,而非地方各自努力,更全面地實現無塑臺灣願景。

臺灣的減塑政策還可以做得更好,限塑範圍擴大,加快落實時程。

©MatthiasBalk/Greenpeace您我可以怎麼做? 在邁向無塑的過程中,公民力量的支持與參與不可或缺,當您在市場、商圈、夜市消費時,也能向店家告知減塑的期待,當越來越多消費者提出訴求,就能加速政策與方案的落實。

同時,邀請您支持綠色和平的減塑專案,也可點擊分享按鈕,將資訊告訴您的親朋好友。

購買、攜帶食物不須要仰賴一次性塑膠包裝,保鮮盒、食物袋、可重複使用的餐具與飲料杯,不僅方便美觀,又能友善地球環境。

©Greenpeace/ZamyslovSlava臺灣絕對有能力做得更好、更多,讓我們一起為您我的地球與下一代,爭取一個乾淨、豐饒、永續的家園。

延伸閱讀: 那些被用過即丟的塑膠包裝,後來到哪去了? 臺灣零售業「原地退步」,恐成全球塑膠垃圾漲三倍幫兇 回收無法解決塑膠污染問題?真正的解法在這裡! 海邊的垃圾,關我什麼「塑」? 回收不能解決塑膠問題!企業、政府、個人可以做的減塑方法 相關文章 2022年5月13日 減塑 專題報導 環保署將逐步淘汰一次性塑膠飲料杯,循環杯使減塑生活更方便! 2022年4月26日 減塑 新聞稿 買蔬果變買垃圾?超市塑膠年用量超過18億件急需減量 2022年4月12日 減塑 專題報導 就在今年!全家宣布400間超商門市循環杯計畫!循環容器帶動減塑浪潮 2022年3月31日 減塑 新聞稿 永續不是夢!綠色和平推動400家超商門市邁向循環杯 捐助支持 捐助支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