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美食家」該怎麼當?美食家的內涵釋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是啊,中文裡,美食家就是美食家,還有什麼其他詞語可以指稱「愛吃的人」、「懂吃的人」?老饕或饕客吧,饕餮都嫌偏門,「饕」又予人一種貪得無厭感,不 ... 全產品速覽 新聞評論 聯合新聞網 陽光行動 聯合報數位版 聯合70 轉角國際 鳴人堂 倡議家 時事話題 世界日報 新聞話題 服務 會員中心 U利點數 我的新聞 歷史新聞 活動專區 udn粉絲團 udnline好友 股市理財 經濟日報網 房地產 基金 中經社 樂透 發票 生活娛樂 噓!星聞 優人物 udnSTYLE 500輯 遊戲角落 發燒車訊 元氣網 橘世代 myBeauty 寵物部落 運動 NBA台灣 野球夢田 HBL 運動筆記 健行筆記 閱讀創作 琅琅悅讀 讀書吧 讀創故事 聯副70 udn部落格 u值媒體 聯合文學 聯經出版 聯文雜誌 文創購物 數位文創 IP授權 瘋活動 售票網 報時光 更多產品 聯合知識庫 聯合電子報 聯合影音網 聯合學苑 有行旅 APP行動網 親愛的網友: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IE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 udn / 500輯 / 質青評論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美食家」該怎麼當?美食家的內涵釋義 2020-11-0319:00高琹雯 高琹雯受邀參與500輯策劃「500談」講座,以美食家身份探討台灣料理的未來性。

圖/陳立凱拍攝 facebook ◎前篇〈「美食家」該怎麼當?試論美食家的養成〉 美食家是什麼樣的人?是一種職稱嗎?是一種興趣嗎?若要繼續探討美食家的養成,必須先弄明白美食家的內涵,唯有如此才能知曉美食家志願者必須具備什麼條件。

針對這個問題,英文詞彙給予我們豐富且細緻的說明。

是啊,中文裡,美食家就是美食家,還有什麼其他詞語可以指稱「愛吃的人」、「懂吃的人」?老饕或饕客吧,饕餮都嫌偏門,「饕」又予人一種貪得無厭感,不完全等同美食家。

然而在英文裡,單單「美食家」就有gastronome、epicure、gourmand、gourmet等用語,涵義依其歷史脈絡稍微有異。

英國社會學家史蒂芬.門內爾(StephenMennell)在其知名著作《有關食物的一切禮儀》(AllMannersofFood)中,娓娓道來以上幾種「美食家」的不同。

他首先提到「美食學」(gastronomy)一詞,似乎是由法國詩人JosephBerchoux在1801年所發明,作為他寫的一首詩的標題(LaGastronomie);其後gastronomy一詞迅速在法國與英國流行起來,用以指稱「精緻飲食的藝術與科學」。

Gastronome則是從gastronomy逆推而生的詞,用以指稱「美食的評判」(ajudgeofgoodeating);十九世紀時英國另有gastronomer、gastronomist的用法,現已罕見。

與Gastronome相近的詞彙,尚有epicure、gourmand與gourmet,epicure與gourmand較老,gourmet則較新。

Epicure的字根源於希臘哲學家伊比鳩魯(Epicurus),伊比鳩魯主張「最大的善來自快樂」,並將快樂區分為動態與靜態,前者指涉正在滿足慾望時的快樂,例如享受美食的快樂,後者指涉慾望滿足後因為平靜而產生的快樂,例如飽餐一頓的快樂。

這樣的主張,使伊比鳩魯與「享樂主義」畫上等號,epicure一字因此一度帶有貪嘴暴食的貶義(接近glutton一詞);不過在十九世紀初,尤其在英國,epicure開始獲得正面意涵,意指「為餐桌上的歡愉培養出精緻品味的人;對於吃喝有所選擇與挑剔的人。

」 Gourmand一詞原本也有貪嘴的負面意思,後來在法國轉變為正面詞彙,例如十九世紀的知名美食家葛立莫.德.拉.黑尼葉(Alexandre-Balthazar-LaurentGrimoddelaReynière)創辦的美食雜誌《美食家年鑑》(AlmanachdesGourmands),刊名就使用了gourmand一詞。

十九世紀初,《牛津英語詞典》也賦予gourmand正面意涵,不過時至今日英語中gourmand仍時常隱含貪嘴的貶義,且與gourmet所代表的「具備細膩味蕾的人」有所區隔。

那麼gastronome呢?史蒂芬.門內爾認為,gastronome與上述諸詞有一關鍵差異:一名gastronome並不僅僅為了餐桌上的歡愉培養其精緻品味,藉由書寫,他同時協助他人培養精緻品味。

「美食家(gastronome)不僅僅是一位講究吃喝的行家(gourmet),他同時是飲食品味的理論家(theorist)與宣傳者(propagandist)。

」 於是,美食家似乎不能只是享受吃喝、懂得吃喝,他還必須能夠形成飲食的論述,而其論述,必須藉由寫作表達出來。

這成為美食家與其他美食愛好者的重要區別。

推薦閱讀 專訪高琹雯:想對過去的自己說,享受當下但不要困在當下 飲食評論家高琹雯/「美食家」該怎麼當?試論美食家的養成 高琹雯﹒ 美食家的自學之路﹒ 飲食評論﹒ WhatsApp 高琹雯 畢業於台大法律系,擁有哈佛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

曾認為自己會在大型律師事務所工作終老,卻聽從心之所向,投身美食寫作的領域深耕發展。

2011年設立「美食家的自學之路」部落格、2018年創辦「Taster美食加」網站,文字作品亦散見於各大媒體。

曾出版《我的日式食物櫃》、《Liz關鍵詞:美食家的自學之路與口袋名單》兩本個人著作。

最新文章 潘光中/《風起隴西》:「最不像三國的三國劇」逆襲開出古裝劇新生路2022/09/24 文化觀察者李清志/我的北港不一樣:台灣本土「大正浪漫風格」悠遊古今玩北港2022/09/23 地下電影/史蒂芬史匹柏新作《TheFabelmans》笑傲多倫多影展,為何各界已稱是奧斯卡大熱門?2022/09/22 精品的復刻老包風潮對古董包市場產生了怎樣的影響?2022/09/22 談商場的品格,陳元慈:建立更接地氣、讓人有歸屬感的場所精神2022/09/22 陳穎YingC./確實完成作品、提升專業素養:那些不該被違反的甜點基礎法則2022/09/21 樂評人袁永興/優雅駕馭爵士和靈魂樂:薛詒丹「倒敘Flashback」2022/09/19 藝術收藏家姚謙/小夜雨:小方寸內有大世界能感動人心就是藝術真諦2022/09/19 雀雀/台劇《我願意》:不畏碰觸邪教議題剖析善惡姚淳耀、炎亞綸戲裡微妙共生2022/09/17 飲食作家葉怡蘭/我家巷口─且談,享受小吃的方法2022/09/16 影評人塗翔文/木偶奇遇記:經典動畫真人化影帝湯姆漢克撞擊出可看性2022/09/12 地下電影/2022威尼斯影展主競賽得獎分析:女性影人持續高奏凱歌,柯林法洛、凱特布蘭琪備受關注2022/09/12 潘光中/Netflix時尚美劇《合夥人之路》:非訴律師的酸甜苦辣迎戰下半年新一波串流競爭2022/09/10 文化觀察者于國華/重新定義「宜蘭茶」:以風味創造特色、經營喝茶的生活文化2022/09/09 旅日作家張維中/日本生活見聞有感:世間上,少有「無可替代」這種事2022/09/06 樂評人左光平/斜槓風潮盛行:「三金名人堂」眾星擁有多重才華都獲肯定2022/09/05 創意人李擴╱數位發展營火「個人」表述意識形態形成新社會2022/09/03 雀雀/《蒼蘭訣》:公式中的反套路影視產業工業化下追劇亮點2022/09/03 回應 本期發刊 本期重點 談商場的品格,陳元慈:建立更接地氣、讓人有歸屬感的場所精神 三間巴黎百貨公司:大人的遊樂場,真正的流行最前線 倫敦的商場外表老派,卻有一顆年輕的心:Selfridges、Liberty 改變東京城市風景的新地標:宮下公園MIYASHITAPARK 粉絲團 500輯 Instagram 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