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老師們,改變吧!TED給我們的7則教育啟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讓7 則發人深省的TED演講告訴你── 教育,可以跟你想的很不一樣。

1. <吹起教育改革旋風> by Ken Robinson ... NPOst公益交流站 TopMenu MainMenu share 國際 國際:老師們,改變吧!TED給我們的7則教育啟發 Poston: 7月15,2014 吳易珊 0 取自TED影片《KiranBirSethiteacheskidstotakecharge》。

十二年國教引起激烈討論,究竟教育該扮演什麼角色?讓7則發人深省的TED演講告訴你──教育,可以跟你想的很不一樣。

1. <吹起教育改革旋風>by KenRobinson 「人的成長不是機械化的過程。

」– KenRobinson 身兼教育家和暢銷作家,KenRobinson於TED的三則演講共被點擊了21萬次(1、2、3)。

KenRobinson還曾經擔任英國政府教育顧問,他所寫的三本著作也引起大眾熱烈討論(1、2、3 )。

他在TED演講提到,社會需要的是多元才能,而不是單一能力。

現在的教育像速食一樣標準化,速食傷害身體,而速食化教育傷害靈魂。

「3歲不是6歲的一半,3歲就是3歲。

」Ken的朋友發現連要進入「好的幼稚園」都競爭激烈時,說了這句話。

父母總是深怕錯過時機孩子就會落後別人,提早把孩子推上釘死的軌道。

Ken認為,我們應該要擺脫線性思維,人生不是一條直線,不該沿著別人畫好的路走。

生命富有變化,只有自己能夠掌握。

才能有千百種,資質因人而異,我們不一定要走一樣的路,因為每個人都是特別的。

不該為了在既定的道路領先,而犧牲成長過程中更重要的東西,因為那些東西才能真正造就我們。

2. <孩子,做吧!>by KiranSethi 「我們不做,誰來做?現在不做,什麼時候做?」–KiranSethi KiranSethi是 RiversideSchool〈河濱學校〉的創辦人,她也在2007年開始aProCH計畫,推動友善兒童城市,致力成為每個孩子的支持者。

Kiran的河濱學校用不斷改進的教學方式和課程,建立孩子「我做得到」的自信。

她也發現,如果學校和生活不再那麼界線分明,孩子們就會開始一連串的「發現」,他們會發現該改變的地方,然後變得能改變自己、帶領改變。

五年級上到兒童權利時,老師帶著小朋友捲祭拜用的香,實際體驗童工的工作。

當他們親自嘗試、發現童工很辛苦時,就會起身說服大人們廢止童工制度。

從「聽老師說」到「我懂」,最後變成「我做得到」。

漸漸的,河濱學校的理念感染了更多的孩子,他們演出行動劇傳達識字的重要性、舉辦慈善畫作拍賣會,還阻止了16起童婚。

即使有家長質疑這樣會壓縮到孩子「正規學習」的時間,但河濱學校證明,相信自己可以讓世界變好的孩子,不但有一張漂亮的成績單,還真正學會了怎麼成為一個「人」。

(台灣也有DFC全球孩童創意行動挑戰喔!) 3. <點燃學習動機的三個方法>by RamseyMusallam 「學生的好奇心,勝過所有教學技巧或新潮術語。

」–RamseyMusallam 高中化學老師RamseyMusallam提倡多媒體和實際實驗的結合,並經營部落格CyclesofLearning,教大家怎麼將生活化的app、youtube等科技化為有效率的教學工具。

在演講中Ramsey提到他的三個教學原則:(一)好奇心是首要之事,(二)勇於面對繁瑣過程,(三)反覆思考。

傳統的教學方法可能不用花太多時間,卻不一定有效率、能讓學生真正愛上學習。

同樣的實驗,播放影片和親自去做效果完全不同。

也許我們該重新思考學習的意義以及目的,孩子會記得的是探求答案的過程,而不是一張全對的考卷。

4. <失敗的學校,真是夠了!>by GeoffreyCanada 「你辦的到。

是很難,但我們拒絕讓你失敗。

」–GeoffreyCanada 曾被列為時代雜誌2011年百大影響人物,HarlemChildrenZone 會長GeoffreyCanada,十多年來投入終止貧窮循環的教育計畫,提供孩子個人化的幫助,協助他們成為有生產力和獨立營生能力的成人。

致力打破貧窮循環的Geoffrey非常氣憤,明明很多學校每年都有部分學生輟學,窮困小孩常跟不上進度,卻沒有人做出改變,放任問題存在。

學者將這些現象作為研究題材,卻年復一年地做類似的研究而不提出辦法。

貧富差距帶來的資源差異,讓窮困家庭的孩子失去很多學習和培養才華的機會。

出身貧民窟的Geoffrey不甘看著弱勢孩子放棄學習,誓言改善高的嚇人的輟學率。

那些孩子需要幫助,需要有人陪他們度過難關,而在學的幾年正是最容易和他們接觸的時候。

Geoffrey不願看他們走偏、離開學校。

不接受任何一個「差一點」,每一個學生都不能放棄。

5. <每個孩子都該被當成冠軍>by RitaF.Pierson 「說久了,那些話就變成你的一部分。

」–RitaF.Pierson 過去10年,RitaF.Pierson為老師們主持研討會,提醒老師們不要漠視跟不上進度的同學。

曾在國小、國中、特殊教育耕耘的她,不論扮演什麼角色都懷抱著渴望了解學生的職業熱情,感染無數教育同業。

將一生都奉獻給教育的Rita認為,人與人的互動比單純的教學還要重要,學生不會從他們不喜歡的老師身上學東西。

RitaF.Pierson鼓勵吊車尾的班,對他們說「你們都是被選出來的」、「因為我是最棒的老師,你們是最棒的學生」,孩子聽久了就會覺得是真的,相信自己有能力讓人刮目相看。

(是不是跟KANO的近藤教練有點像呢?) 只有20題的考試,學生錯了18題。

不寫「-18」,Rita把笑臉畫在「+2」旁邊。

她想告訴他,只對兩題不是壞事,因為你正在進步。

我們總用現在的成績評斷孩子,卻都忽略了,其實我們正在參與他們不斷進步的過程。

理解學生,讓每個學生都相信自己是有價值的人、自信地成長。

Rita說,教育家生來就是要改變世界的,所以我們一定做得到。

回頭看台灣 TEDxTaipei 6. <行動教育> by黃韋嘉(Wei-ChiaHuang) 「如果連老師都不願意嘗試,那怎麼教小朋友創意?」–黃韋嘉 演講那年還在實習的國小老師黃韋嘉,和傳統的老師很不一樣。

在TED講台上的黃韋嘉分享他在國小擔任實習老師的時候,在班級舉辦「飛翔吧!橡皮擦」比賽及用撲克牌教短除法的故事,說教育本來就是一個鼓勵嘗試可能的過程,就算被教務主任盯上、被大學指導教授勸戒,他還是堅持教學該是有趣的事。

小朋友在射橡皮擦時學會實驗和討論修正,舉行撲克牌大賽時除了因數倍數,還意外學會了質數的觀念。

花圃中的草,長得比較高的,總是最先被割掉的?黃韋嘉不認同,他希望有一天花圃中沒有推草機,希望草都可以自由、雜亂的生長,甚至有一天,它也能開花。

教育很重要、影響深遠,但不代表它不需要嘗試和創新。

7. <別把鑽石當玻璃珠>by 劉大偉 「我是全班倒數最後一名。

」–劉大偉 前迪士尼動畫師劉大偉,曾參與《獅子王》、《阿拉丁》等動畫製作,還是《花木蘭》男主角的雛形。

後來自行創業,成立肯渡製片〈意為cando〉,2013年完成自傳《別把鑽石當玻璃珠》。

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不斷受挫的劉大偉,留學美國時卻有老師說:「你有天分,你做得到。

」從此畫畫對他來說,不再是做了會被丟粉筆、被說長大沒飯吃的事,而是讓他脫下玻璃珠的外殼,放出鑽石光芒的天職。

劉大偉知道,自己不是傳統社會期待的、很會讀書的菁英,但他也知道,他有無法取代的創意,能發揮他才華的不是考卷,而是一張白紙。

我們總希望孩子考試得名、培養孩子「對未來有幫助的能力」,卻都忽略孩子喜歡什麼、適合什麼。

台灣還埋藏著幾個劉大偉?又有幾個可以像劉大偉一樣找到自己?     按讚,接收更多公益好消息! Tags: TEDTEDxTaipei創新教育演講 作者介紹 吳易珊傳播菜鳥實習生,身高接近150公分的僞小學生,入學前就開始煩惱就業。

想做很多事,想天天去動物園,想過了很多年之後,還能記得當初的為了什麼咧。

延伸閱讀 10年來的英國國際發展財務趨勢:收益成長6成、微小型組織崛起、多元收入與創新為首要目標  摘譯整理/黃詩惠英國是國... 募款祕訣 12月4,2018 「幫助」只為提供可能性,而非強制的改變/NGO工作者的日常囈語 墨西哥,恰帕斯州,聖克里斯托瓦爾。

那是... 國際合作與發展 10月23,2017 搜尋站上文章 支持NPOst訂閱電子報 訂閱粉絲團,好文不漏接! 最新文章 【活動幫推】優時間銀行雲與NPOst共同邀請NPO參與「時分幸福」專案 6月13,2022 「毒死」或「餓死」的矛盾心情當石化產業掏出大量回饋,地方該怎麼面對? 6月2,2022 嫁來台灣,卻遭枕邊人傳染愛滋從五名女性處境看見蔓延20年的汙名化 5月30,2022 【徵才幫推】台灣玩具圖書館協會誠徵正職活動企劃、美編設計、兼職會計各1名 5月27,2022 NPO需要更彈性的經費從聯勸「協導計畫」談起 5月26,2022 九成NPO都想創新?潛在路徑與難題面面觀 5月25,2022 解決公益困境趨勢科技張明正:贊助模式要打破製造業文化 5月24,2022 【徵才幫推】關愛基金會誠徵行政專員一名 5月23,2022 用農地連結社福「綠社工」的在地實踐 5月20,2022 籌措經費大難關:七個讓公益組織難以創新的困境 5月20,2022 熱門文章 SDGs專欄/臺灣,性別平等了嗎?從重視兩性受害者開始 「我第一次感覺這麼爽!」手天使首位使用者的體驗心得 你的Gmail也被入侵了嗎?分辨釣魚信件的5大技巧! 城鄉差距究竟有多大?臺灣鄉鎮的8大殘酷現實 SDGs專欄/世界正在翻轉!認識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家有一「老」,如何讓他變成「寶」?心理師教你共創「快樂老人」 現行長照政策到底哪裡出問題? 褚士瑩專欄【阿北私會所】義工、志工、社工,傻傻分不清?做NGO工作難道不會餓死嗎? 日子過得辛苦就上網公開募款,究竟有沒有違法?/《公益勸募條例》的迷思 貧富差距真的會破壞社會穩定,來看李察‧威爾金森在TED怎麼說 認識永續發展,鎖定專欄! 我要投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