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叭噗冰,秘訣在用澱粉勾芡這一味! - 食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澱粉吸水、受熱、膨脹後,讓製冰原材料中的水分移動變得困難、呈現濃稠狀,再經過快速、均勻的攪拌,使叭噗冰吃起來質感就像冰淇淋。

「澱粉」雖不像蛋黃 ... News TV HOME食專題特別企劃內頁 回列表 你吃的叭噗冰,秘訣在用澱粉勾芡這一味! 2018/06/13 0 不愛 42996 0 0 圖片來源=取自網路 你應該要知道的食事叭噗冰的Q度秘訣在於加入「澱粉」進行勾芡。

當澱粉吸水、受熱、膨脹後,讓製冰材料中的水分移動變得困難、呈濃稠狀,澱粉可抑制冰晶生成,並減緩叭噗冰的融化速度,使其質地Q彈、綿密如冰淇淋。

採訪.撰文=劉宜叡夏天當你吃著霜淇淋,或是約三五好友享受哈根達斯(Häagen-Dazs)、邊用文藝的包裝拍打卡美照。

你想過,沒有煙硝的夏日冰品戰在50年前的夏天,又是怎麼的一番風景?叭噗papu:用澱粉勾芡出台灣最早的無油「台式冰淇淋」「叭噗叭噗叭~噗~」,早期台灣賣冰的小販騎著三輪車、裝上叫賣的喇叭,一癲一癲、穿梭大街小巷,吸引孩子一窩蜂簇擁而上,小販打開冰桶,裡面「芋頭、花豆、鳳梨」三種口味各佔1/3的圓桶,因此叭噗冰又稱作「三色冰」。

大人會說:「這就是我們當時的冰淇淋」,事實上,叭噗冰跟冰淇淋是天差地遠!製作冰淇淋會使用奶油或植物油等材料,然而叭噗冰的原料中並沒有使用到任何的油脂,來達到口感滑順細膩的效果。

60年代為蘭陽溪以北最大的叭噗冰批發商,批發給觀光區攤商、雜貨店、學校福利社的阿宗芋冰城負責人黃志安曾在媒體受訪中表示,「叭噗冰的Q度口感,秘訣在於熬煮原料的過程中,要加入樹薯粉進行勾芡」。

把「澱粉」加入叭噗冰的主要目的是抑制冰晶生成、減緩冰的融化速度,使叭噗冰的質地具有綿密的Q彈口感。

當冰解凍化成水,水再冷凍成為冰,一再重複這個過程,容易使冰品形成大顆粒的冰晶,讓人嚐起來口感不佳。

當澱粉吸水、受熱、膨脹後,讓製冰原材料中的水分移動變得困難、呈現濃稠狀,再經過快速、均勻的攪拌,使叭噗冰吃起來質感就像冰淇淋。

「澱粉」雖不像蛋黃中的卵磷脂具有同時抓住油分子與水分子的能力,因此嚴格來講,澱粉不能稱乳化劑,卻可以達到乳化、安定的效果,是製作叭噗冰的關鍵原料之一。

早期吃叭噗冰多是在棒球場或是廟會的場合,怎麼克服炎熱天氣?曾任掬水軒食品有限公司廠長、台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兼任教授顏文俊補充說明,澱粉除了可以抗冰晶,同時也讓叭噗冰更不容易融化。

叭噗冰的製作原料有澱粉、麥芽飴,這2個材料的分子量較大,因此凝固點相較於使用砂糖、葡萄糖的冰淇淋來的高。

簡單來說,冰淇淋可能在負18度C的狀態下才會凝固,而叭噗冰可能在負5度C就凝固了,當凝固點負越多,代表越容易吸熱、融化,因此叭噗冰中高分子量的澱粉和麥芽飴就是融化速度慢的主因。

以經典的芋頭叭噗為例,示範叭噗的製作:將削好皮的芋頭切絲與水熬煮至熟透,再打磨成無明顯顆粒的芋頭漿。

關鍵是加入「澱粉」進行勾芡,太白粉先用冷水攪拌均勻,確保倒入芋頭漿時不會產生不均勻的透明顆粒狀。

當太白粉預熱開始「糊化」,芋頭漿變的越來越濃稠,此時再加入麥芽飴、砂糖調味。

之後將芋頭漿才倒出、冷卻,再經過十幾個小時,再把漿倒進零下35度的低溫快速運轉的冷凍製冰槽中,冰透過與機器壁的摩擦,持續攪拌,便會越刮越綿密,最後成為叭噗冰。

叭噗完成後,將拌好的叭噗取出放入冰桶中,放入負18度C冷凍庫繼續凍結。

剛從冷凍庫取出的叭噗很硬,冰桶浸入常溫水中,利用溫差脫模,待回暖至負8度C時,叭噗冰呈鬆軟狀,是最佳賞味口感,此時用「槳」把叭噗冰從至製冰器中挖出,就大功告成。

現在的台灣,除了觀光區能看到叭噗的身影,叭噗冰更是在夜市中的花生捲冰淇淋中大放異彩,成為主要叭噗冰的銷售通路。

若說叭噗是小孩子的零嘴,那坐在冰果室就成了「大人的口味」,流理台的白瓷磚上印有懷舊的水果、花卉圖案,坐在塑料椅上用湯匙品嚐紅茶冰淇淋這種老派約會的浪漫飲品,除此之外,你更不會忘記一碗公的「清冰風味」剉冰!阿姨來一碗清冰!香蕉油「乙酸異戊酯」撐起你的剉冰世界觀跳著用橡皮筋串起來的跳繩,大家一口同聲地念著「小皮球,香蕉油,滿地開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

這首兒歌童謠中的香蕉油可以略窺當時的時空背景,台灣吃冰史乃從剉冰開始,日治時期日本人將清冰引進台灣,成為台灣最早的剉冰。

清冰指的是添加香蕉油製成的冰品,又被稱作香蕉冰、水冰等,外表和一般刨冰很像,帶股淡淡的清香與甜味。

市售香蕉油的主要構成為香蕉香精(乙酸異戊酯)、甘油(丙三醇)。

乙酸異戊酯是香蕉的特徵香氣,本就天然存在於梨、香蕉、鳳梨、蘋果等水果中,就連可可豆中都有其身影,因此看到化學學名請先不要驚慌。

由於具揮發性的乙酸異戊酯不易溶解在水中,借助甘油的特性,來幫助溶解乙酸異戊酯這樣的非水溶性物質。

製作清冰的方式是將砂糖混水煮沸,糖水冷卻後與香蕉油混合均勻,再凍成冰塊,以刀削機刨成雪白色的碎冰。

再搭配上不同的冰料,如紅豆、綠豆、芋頭與當季水果,成為夏日裡甜蜜的開心事。

早期雞蛋冰竟是用鋁殼定型而非塑膠殼!除了叭噗、清冰外,台味十足的枝仔冰更是經濟實惠的冰品代表,製作方式也相當簡單,將糖水與食材倒入冰棒盒定型,並插上木棍,冷凍取出。

雞蛋冰與枝仔冰的作法一樣,差別只在定型容器是雞蛋的形狀。

更特別的是,最早的雞蛋冰是用金屬鋁殼製作!TheMore手作雞蛋冰的第3代負責人楊椀惇在2018年6月12日接受《食力》電訪時分享,「我爸是47年次出生,他小時候就有用金屬鋁殼製作的雞蛋冰了」,顯示雞蛋冰的歷史可能在民國40年代或更早。

雞蛋冰是將原料以人工方式,一個個將材料從金屬蛋頭上灌入鋁殼中定型,並透過如腳踏車內胎材質的黑色橡皮帶進行封模,固定蛋殼。

早期雞蛋冰放置在加鹽的冰塊中保存,透過加鹽達到降低溫度的效果,然而,雞蛋冰上的橡皮長期重複回收使用、急速冷凍的過程中容易磨損破裂,因此當雞蛋冰放置於加鹽的冰塊中時,鹽水會藉由破裂的橡皮滲入雞蛋冰中,造成冰品苦鹹,耗損率高於使用塑膠模製成的雞蛋冰。

再加上為了符合批發的需求,造成往後雞蛋冰用塑膠膜取代鋁殼,進行工業化大量生產,楊椀惇表示:「只按一下機器,就能跑出200顆塑膠膜雞蛋冰,然而許多熟客分享他們記憶中的雞蛋冰,是鋁殼製的,才對味」。

「邊吃枝仔冰邊寫功課、看卡通」的那個夏天已經過了,然而不管是叭噗冰、清冰,還是辦桌最後一道甜點「芋冰」或「綠豆冰袋」,都是4至8年級生記憶中的老味道,或許在短暫的懷舊冰品裏,就能再次回到那個夏天,把日子慢下來!審稿編輯:童儀展延伸閱讀▶搭上時光機重回20世紀尋找台灣各年代的零食回憶▶膨脹不靠膨發劑,乖乖靠的是玉米粉中的水!▶從油蔥味到水果香一探金甘糖75年的鹹甘甜 0 不愛 42996 0 0 活動期間:即日起食力學堂叭噗冰的Q彈口感是因為在原料中添加什麼材料?太白粉明膠洋菜牛奶登入會員進行答題關於食力學堂readmore 留言評論 分類精選文章 吃魚增加黑色素瘤風險?實驗設計缺陷恐誤導民眾認為吃魚有害健康 2022年6月9日一篇探究魚類攝入量與黑色素瘤的相關性之研究發表於CancerCauses&Control期刊。

雖然該研究有其專業性,但片面的報導恐讓民眾誤以為吃魚就是有害健康的。

林慶順教授以專業角度,從多方角度觀察這份研究可能帶來的影響。

11 0 0 餵黑水虻吃鳳梨、咖啡渣!「蟲小道大」以高品質昆蟲性蛋白飼料搶占飼料市場 「蟲小道大」創辦人許承軒看準黑水虻的高蛋白質含量,發展「昆蟲性蛋白飼料」事業。

「蟲小道大」的黑水虻飼料不只可以100%取代魚粉,還可以根據飼主需求客製化黑水虻的飲食,間接改變飼料呈現出的特性。

41 0 0 麥當勞推新品「蜂蜜洋釀韓風炸鷄腿」、「蕎麥焙茶冰炫風」!8/17起限時開賣一個月 麥當勞於2022年8月17日~9月27日推出新品「蜂蜜洋釀韓風炸鷄腿」及「蕎麥焙茶冰炫風」,滿足韓食饕客的味蕾,另外也攜手旅英台灣藝術家優席夫,從花蓮玉里汲取靈感,打造冰炫風更炫更潮的包裝設計。

93 0 0 聯名LONGTAIL、大三元、大腕燒肉!「T22鶯歌」攜手在地業者打造星級陶瓷餐具 「T22設計振興地方產業計畫」自2019年起從鶯歌起跑,2022年夏天再度攜手產地業者,以重視餐食器具與料理和諧性的米其林星等級餐廳為目標,將鶯歌陶瓷品牌推進客製客訂的設計服務市場,媒合3間各具風格的星級餐廳與經驗豐富的設計品牌,創作出3組量身打造的星級聯名餐食器皿。

168 0 0 硝酸鹽致癌、多來自加工肉品?還它一個清白!研究: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攝取來源其實是蔬菜、米飯 食品安全研究所最新膳食風險評估調查發現硝酸鹽及亞硝酸鹽利大於弊,國人吃下最多硝酸鹽及亞硝酸鹽的食物貢獻來源根本不是加工肉品,反而是蔬菜與米飯。

同時這份研究評估效益與風險,發現硝酸鹽與亞硝酸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的效益,遠大於對健康造成的風險。

683 0 0 連鎖超市、咖啡館、速食集中北台灣手搖飲重心佈點中南部!台灣連鎖產業地區比較一次看 連鎖型產業地域分布結構變化,反映出各項內需服務業於不同城市的發展差異及多元的在地消費偏好,同時也是連鎖企業展店拓點與資源配置的重要參考指標。

2021年台灣主要連鎖產業中,雖然多項業別營運結構高度集中於北台灣市場,但有部分連鎖業別則展現出迥然不同的區域營收結構。

1073 0 0 MostPopular 1 讓經濟動物活得更快樂的「人道飼養」,正在畜牧產業崛起中! 2 【重量標示不明】買水產好像買冰磚?「包冰率」未標明惹爭議 3 「二氧化碳」將列食品添加物管理!2022年7月1日正式上路 4 中秋節除了柚子與月餅,吃芋頭還象徵富餘好日子! 5 台中獨有小吃「大麵羹」其實不用牽羹?加入這一味讓它久煮不爛! 編輯選文 讓東山咖啡再起!成大教授蔣鎮宇以3項改良技術重塑175咖啡公路產地文化 用經驗創造新價值!全家循環杯從LINE會員綁定到杯體設計無處不講究 今夏最夯話題!全台最大飲食試吃平台「食驗室」7月突破5千人申請你還在等什麼? 尤加利葉未來只能當「香料」使用!食藥署公告2024年將正式生效 炎夏讓涼麵來拯救食慾不振的胃!經典麻醬網友最愛人氣配料大比拼 看準台灣黑金商機!京都知名咖啡店「%Arabica」台灣首店落腳象山預計每年持續展店 為什麼市集越辦越多?創意、農民、二手等市集新商機崛起想吸引人潮這樣做 板金工程師也能種出好荔枝!林仁皇讓歸仁荔枝產期提早提升競爭力 訂閱電子報 訂閱 註冊成為會員 Home 食專題【特別企劃】「無齡主義」出擊農村斜槓經濟學台南歸仁的地【2022環保杯新制消費行為【特別企劃】科學讓畜牧業更永集眾人之力改變飲食行銷史的群魚塭上的電廠到底是共生還是食科學食添加食包裝食加工食追溯食科普農科技食新聞謠言拆解國際食事即時新聞安心消費食事追蹤產業動態食生活健康營養飲食文化在地創生美味食勢節氣飲食食農教育食專欄食品科學醫學營養漁農畜牧產業創新飲食文化食力特派食驗室登入/註冊FacebookYoutube[email protected] × 登入/註冊 Facebook登入 Google登入   記得我 重寄認證信|忘記密碼? 登入 還不是會員嗎?立即註冊新帳號 × 貼心小提醒 如要獲得學分兌換獎品,請先登入或註冊食力會員 登入會員 加入會員 之後加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