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筆記] 高效能的待辦事項管理法: Getting Things Done (by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Getting Things Done(簡稱GTD)是一套有系統的處理事情(stuff)的方法。

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形態的特性是事情很多,永遠也做不完,因此會覺得壓力很大。

skiptomain| skiptosidebar [閱讀筆記]高效能的待辦事項管理法:GettingThingsDone(byDavidAllen) GettingThingsDone(簡稱GTD)是一套有系統的處理事情(stuff)的方法。

現代人的工作及生活形態的特性是事情很多,永遠也做不完,因此會覺得壓力很大,充滿懸念。

GTD的方法基本上是把stuff以有系統的方式搜集起來(collect),讓大腦不需擔心還有什麼事情沒做,因為該做的事都已經集中在某個地方(organize)待處理了。

有系統的處理方式(process)是把stuff分類處理,先判斷stuff是否需要行動: 如果不需要行動,可能是參考資料(統一存放於某一空間)、有空再做的事(紀錄下來改天再研究)、或是垃圾(直接刪除)。

如果需要行動,可能是project或是task。

對於project,擬定計劃並定期追蹤。

對於task,若是短時間即可做完的,就立刻完成(do);否則交給其他人做(delegate),或之後再做(如果要做的事和特定的時間有關就放入Calendar、否則放入NextActionList)。

以系統性的方式來處理事情,就會感到井然有序,頭腦不再為懸念所焦慮,將可以放鬆、進入心如止水的狀態,發揮潛力及創造力! 定期檢視(review)In-basket是GTD的關鍵成功因素。

每天務必要清理trackinglist及mailinbox直到只剩20件以下的e-mails及trackingitems,如果沒做到,表示: (i)工作量太大需要加以調整。

(ii)已經有一些事情無法即時處理完畢了。

(iii)很可能有掉球(有該處理的事沒有即時處理、甚至忘了處理)的狀況出現了。

  (iv)沒有確實執行GTD。

我的作法是: (i)公務上,以公司e-mailinbox及文字檔作為 in-basket;私務上,以個人e-mailinbox及文字檔作 in-basket。

(ii)以GoogleKeep作為 nextactions存放處。

GoogleKeep的優點是有Webversion也有Androidapp。

在PC上可用Webversion快速檢視/處理;若不在PC旁,可用Androidapp快速紀錄待辦事項。

(iii) 公務上,以Outlooke-mailsentbox(若適合以e-mail方式請對方做某件事)作為 waiting 存放處。

(iv) someday/maybe 的部份則記在文字檔或Calendar。

後記 2007年在部門內分享此題材,長時間的觀察發現,是否能做到GTD,和績效及發展有正相關性。

在內部主管的訓練課程中,講述了此題材,許多主管表示有指派他人做事後來對方遺漏的困擾,若實行了GTD,基本上,就可以避免這樣的問題。

2012年3月參加張永錫(Joe)的演講,得知永錫師承DavidAllen,曾赴美國參加DavidAllen舉辦的GTDworkshop,受到DavidAllen深厚的影響,促成和永錫合作在部門內舉行小型GTDworkshop(參加人數約13人)的機緣。

對於這場GTDworkshop,永錫相關的文章:做出一個個值得自己驕傲的課程竹科workshop課後心得、 講講我這段日子的學習李紹唐、Murphy及自私的基因。

2020年3月,在使用了半年後,認為ClickUp是實現GTD的最佳solution! 延伸閱讀 [書籍]GettingThingsDone - TheArtofStress-FreeProductivity。

中譯本:《搞定!-2分鐘輕鬆管理工作與生活》。

陳正哲(MurphyChen) 於 4/10/2007 標籤: 方法論, 閱讀, 職場 文章分類 管理 (56) 理財 (49) 健康 (44) 學習 (41) 投資 (37) 計算機科學 (36) 心理學 (34) 軟體 (30) 閱讀 (30) 財務 (27) 職場 (24) 大腦 (23) 領導 (22) 正念 (20) 組織行為 (20) 溝通 (19) 人工智慧 (18) 機器學習 (18) 軟體工程 (17) 智慧醫療 (15) Ubuntu (14) Windows (14) 人際關係 (13) 電腦 (13) TED (12) web (12) 策略 (12) 人生 (11) 統計學 (11) 創業 (10) 方法論 (10) 生活 (9) 經濟 (9) Linux (8) 數學 (8) 消費性電子產品 (8) Python (7) 兩性關係 (7) 價值觀 (6) 團隊 (6) 心靈 (6) 思考 (6) 情緒 (6) 正向心理學 (6) 演講 (6) docker (5) 佛法 (5) 會計 (5) 生命科學 (5) HRV (4) Node.js (4) 成功 (4) 職涯 (4) 電腦視覺 (4) COVID-19 (3) DevOps (3) Jupyter (3) TensorFlow (3) d3.js (3) security (3) 創意 (3) 幸福學 (3) 影像處理 (3) 彼得杜拉克 (3) 快樂工作學 (3) 教育 (3) 文化 (3) 晶片 (3) 決策 (3) 演算法 (3) 生產力工具 (3) 簡報 (3) 資料視覺化 (3) 音樂 (3) GoogleAppsScript (2) VirtualBox (2) nginx (2) 冥想 (2) 太赫茲 (2) 念住 (2) 時間管理 (2) 智慧型手機 (2) 汽車 (2) 激勵 (2) 環保 (2) 產品 (2) 相機 (2) 神經科學 (2) 禪修 (2) 組織結構 (2) 色彩 (2) 規劃 (2) 記憶 (2) 設計 (2) 邏輯 (2) CPU (1) EEG (1) EQ (1) Express.js (1) GPU (1) Kubernetes (1) React.js (1) SNS (1) chatbot (1) cloud (1) container (1) database (1) k8s (1) metaverse (1) network (1) uwsgi (1) 人類學 (1) 人體 (1) 傳記 (1) 光學 (1) 加密貨幣 (1) 卡內基 (1) 國際觀 (1) 團隊協作 (1) 家庭 (1) 專案管理 (1) 專注 (1) 小說 (1) 幽默 (1) 心率變異性 (1) 意識 (1) 成長 (1) 手機 (1) 數位化 (1) 核心能力 (1) 正義 (1) 歷史 (1) 流行病學 (1) 清明夢 (1) 營養 (1) 生物 (1) 社會學 (1) 禪坐 (1) 科學 (1) 童話故事 (1) 系統思考 (1) 網路 (1) 缺點 (1) 習慣 (1) 腦波 (1) 英文 (1) 英語 (1) 行銷 (1) 解剖學 (1) 認知 (1) 談判 (1) 識人 (1) 道德 (1) 量子計算 (1) 電子書 (1) 電腦硬體 (1) 電路 (1) 韓語 (1) 搜尋此網誌 關於「Murphy的書房」 關於「Murphy的書房」|FB粉絲頁|RS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