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及其演變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演義》是一部寫作最成功的歷史演義小說,其中,曹操無疑是寫得最好、形象最複雜的一個人物。
會有這樣的成就,羅貫中的藝術創作當然功不可沒,但《三國演義》的 ...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English
|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圖書館首頁
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功能切換導覽列
訪客IP:167.99.71.17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方志豪研究生(外文):FANG.CHIHHAO論文名稱:《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及其演變指導教授:余昭玟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碩士班學門:人文學門學類:中國語文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07畢業學年度:95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202中文關鍵詞:古典小說 、三國演義、曹操、人物形象相關次數:
被引用:19點閱:8460評分:下載:4324書目收藏:3
《三國演義》是一部寫作最成功的歷史演義小說,其中,曹操無疑是寫得最好、形象最複雜的一個人物。
會有這樣的成就,羅貫中的藝術創作當然功不可沒,但《三國演義》的內容乃是「據正史,採小說」而成,亦不能輕忽史傳及民間文學的影響。
本論文對於「《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及其演變」的研究共分七章: 第一章 「緒論」:簡單介紹筆者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與方法」,並概述「前人研究成果」。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地區於1983年在成都成立《三國演義》學會,並定期舉辦學術研討會,對於推動《三國演義》的深入研究有很大的貢獻。
第二章 「從《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看曹操形象的演變」:本章分別從「史書的記載」、「民間文學的影響」及「《三國演義》的寫定」三個部分,探討《三國演義》成書的過程及曹操形象的演變概況。
第三章 「《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的主要特質」:詳細分析曹操性格「奸」與「雄」的主要特質。
第四章 「《三國演義》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刻劃技巧」:對於曹操形象的塑造,作者運用了許多方法與技巧,本文概分為「對話描寫」、「細節描寫」、「心理描寫」及「詩詞歌賦」四個部分加以說明。
第五章 「《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的組合刻劃」:分別從「曹操與董卓」、「曹操與袁紹」、「曹操與劉備」及「曹操性格的內在矛盾」,釐析曹操性格與他人的外部對照,及其性格的內在矛盾。
第六章 「曹操形象的演變」:曹操形象的爭論不休,首先是政治上的「尊劉貶曹與帝魏寇蜀之爭」,再來就是「從歷史真實到藝術真實」的演變,近代又興起一波「為曹操翻案的問題」討論。
第七章 「結論」:總結個人研究結果,提出個人對「曹操形象的藝術成就」之看法,確定《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是一個「醜轉化為美的藝術典型」。
目 次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前人研究成果4 一、大陸地區的研究成果5 二、台灣地區的研究成果10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範圍12第二章從《三國演義》的成書過程看曹操形象的演變15 第一節史書的記載16 一、陳壽的《三國志》17 二、裴松之的《三國志》注21 三、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及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24 第二節民間俗文學的影響27 一、唐宋時的三國故事27 二、元代的《三國志平話》29 三、元代的三國戲32 第三節《三國演義》的寫定37 一、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37 二、毛宗崗與今本《三國演義》39第三章《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的主要特質47 第一節曹操的「奸」50 一、就政治態度而言50 二、就處世思想而言56 第二節曹操的「雄」62 一、人才觀63 二、軍事觀77第四章《三國演義》中塑造曹操形象的刻劃技巧87 第一節對話描寫88 一、曹操語言的個性化89 二、推動情節發展93 三、抒發人物情感96 第二節細節描寫98 一、突出人物性格99 二、隱含作者褒貶103 第三節心理描寫106 一、內心獨白 106 二、夢境的呈現 108 第四節詩詞歌賦110 一、推動情節開闔111 二、表達作者主觀批評113第五章《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的組合刻劃119 第一節曹操與董卓120 一、政治態度──以董卓的逆襯曹操的忠120 二、個人才能──以董卓無能襯曹操多才122 三、對待百姓──以董卓殘暴襯曹操能結民心123 四、異中有同──曹操的晚年,董卓的翻版124 第二節曹操與袁紹126 一、決策過程──以袁紹無謀襯曹操能斷126 二、對待群臣──以袁紹內忌襯曹操寬和130 三、領導能力──以袁紹無能襯曹操有方132 第三節曹操與劉備135 一、待民政策──以劉備的寬仁襯曹操自私136 二、待士方法──以劉備的真誠襯曹操的權詐138 三、情緒表現──以劉備的哭襯曹操的笑140 四、異中有同──都是封建制度的統治者143 第四節曹操性格的內在矛盾144 一、政治作為146 二、待民之道147 三、人才觀念148第六章曹操形象的演變153 第一節尊劉貶曹與帝魏寇蜀之爭153 第二節從歷史真實到藝術真實160 一、由實入虛161 二、以虛御實163 三、虛實相生167 第三節為曹操翻案的問題171 一、為曹操翻案的原由171 二、曹操的形象不佳由來已久173 三、小說與歷史不能等同視之175第七章結論177 第一節曹操形象的藝術成就181 第二節醜轉化為美的藝術典型186參考書目189
參考書目一、專書(一)三國演義文本(依版本先後排序)(明)羅貫中 《三國志通俗演義》(據明嘉靖元年刻本影印) 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集部.小說類》v.1789-v.1791 上海 上海古籍 2002年(明)羅貫中撰 (清)毛宗崗批評 《毛宗崗批評本三國演義》 長沙 岳麓書社 2006年6月(明)羅貫中撰 吳小林校注 《三國演義校注》 臺北 里仁 1994年9月許盤清、周文業整理 《《三國演義》《三國志》對照本》 南京 江蘇古籍 2002年9月(二)史學(依作者時代排序)(漢)班固撰 (唐)顏師古注 《漢書集注》 臺北 世界 1974年5月(三版)(晉)陳壽撰 (南朝宋)裴松之注 《三國志》 杭州 浙江古籍 2002年4月(晉)常璩 《華陽國志》 臺北 臺灣商務 1976年4月 (南朝宋)范曄撰 (唐)李賢等注 楊家駱主編 《後漢書》 臺北 鼎文1981年4月(四版)(南朝梁)沈約撰 楊家駱主編 《宋書》 臺北 鼎文 1980年8月(三版)(唐)房玄齡撰 楊家駱主編 《晉書》 臺北 鼎文 1980年9月(三版)(唐)李延壽 《北史》 臺北 洪氏 1975年1月(唐)劉知幾撰 (清)浦起龍釋 《史通通釋》 臺北 里仁 1980年9月(後晉)劉昫等撰 楊家駱主編 《舊唐書》 臺北 鼎文 1981年1月(三版)(宋)王溥 《唐會要》 臺北 世界 1974年8月(四版)。
(宋)司馬光撰 (宋)胡三省注 章鈺校記 《新校資治通鑑注》 臺北 世界 1980年10月(九版)(宋)孟元老撰 楊家駱主編 《東京夢華錄》 臺北 世界 1973年4月(再版)(宋)吳自牧 《夢梁錄》 收錄於(清)紀鈞等纂《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史部三四八 地理類 第五百九十冊 臺北 臺灣商務 1983-1986年 (宋)耐得翁 《都城紀勝》 收錄於(清)紀鈞等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史部三四八 地理類 第五百九十冊 臺北 臺灣商務 1983-1986年 (宋)周密 《武林舊事》 收錄於(清)紀鈞等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 史部三四八 地理類 第五百九十冊 臺北 臺灣商務 1983-1986年 (清)張廷玉等撰 楊家駱主編 《明史》 臺北 鼎文 1980年1月(三版)(清)趙翼 杜維運考證 楊家駱主編 《二十二史剳記及補編》 臺北 鼎文 1975年3月 (清)畢沅 《新校續資治通鑑》 臺北 世界 1986年12月(三版)(清)楊晨 《三國會要》 臺北 世界書局 1975年3月盧弼 《三國志集解》 臺北 藝文 1955年(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影印)吳玉蓮 《史傳所見三國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之研究》 臺北 文史哲 1989年4月陳文德 《曹操爭霸經營史》 臺北 遠流 1991年1月(三)一般古籍(依作者年代排序)(春秋)管仲原著 李勉註譯 《管子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90年9月(二版)(戰國)商鞅等原著 賀凌虛註譯 《商君書今註今釋》 臺北 臺灣商務 1988年8月(二版)(戰國)韓非原著 邵增樺註譯 《韓非子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87年10月(四版)(戰國)呂不韋原輯 林品石譯 《呂氏春秋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90年9月(四版)(漢)劉向原著 盧元駿譯 《說苑今註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88年9月(修訂版)(三國)劉邵原著 陳喬楚註譯 《人物志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96年12月(南朝宋)劉義慶輯 張撝之譯注 《世說新語譯注》 上海 上海古籍 1996年12月(南朝梁)劉勰撰 祖保泉解說 《文心雕龍解說》 合肥 安徽教育 1993年5月(唐)韓愈 《韓昌黎集》 臺北 河洛圖書 1975年3月 (唐)杜牧 《杜牧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 1997年10月(唐)李商隱 《李商隱全集》 上海 上海古籍 1999年5月(宋)歐陽修 《歐陽修全集》 臺北 河洛圖書 1975年4月(宋)蘇軾撰 (明)茅維編 孔凡禮點校 《蘇軾文集》 北京 中華 1986年(宋)陸游 《陸放翁全集》 臺北 世界 1980年4月(三版)(元)王實甫等 《孤本元明雜劇》 臺北 臺灣商務 1977年12月(臺一版)(元)鍾嗣成等撰 《錄鬼簿》等五種 臺北 洪氏 1982年1月(再版)(清)章學誠 《章氏遺書》 臺北 漢聲 1973年1月 (清)永瑢等撰 《四庫全庫總目提要》 臺北 臺灣商務 1968年(清)錢彩、金丰 《說岳全傳》 太原 山西古籍 1996年8月 (四)一般專書(依出版時間排序)作家出版社編輯部編 《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 北平 作家 1957年毛擇東 《毛澤東選集》 北京 人民 1966年7月 逸名 《歷史通俗演義》 臺北 國立中央圖書館 1971年10月 樂蘅軍主編 《中國古典文學論文精選叢刊:小說類》 臺北 幼獅 1980年3月趙聰 《中國五大小說之研究》 臺北 時報1980年7月LawranceA.Pervin撰 鄭慧玲編譯 《人格心理學》 臺北 桂冠 1982年9月 顧俊編 《三國演義研究》 臺北 木鐸 1983年 丁仲祜編纂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一)》 臺北 藝文 1983年許士軍 《管理學》 臺北 東華 1983年6月(三版)胡適 《胡適文存》 臺北 遠東 1983年9月四川省社會科學研究叢刊編輯部編 《三國演義研究集》 成都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1983年12月陳秉璋 《政治社會學》 臺北 三民 1984年3月岳麓書社編 《中國古典小說戲劇欣賞》 長沙 岳麓書社 1984年5月葉維四、冒炘 《三國演義創作論》 江蘇 江蘇人民 1984年9月龔弘 《古人今談——第二集》 臺北 九歌 1985年4月(四版)王鴻蘆編 《三國演義論文集》 鄭州 中洲古籍 1985年11月(美)希克曼、席而瓦撰 尉謄蛟譯 《創造卓越》 臺北 長河 1986年1月(二版)三國演義學刊編輯委員會編 《三國演義學刊》 成都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 1986年3月劉仲平註譯 《司馬法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86年11月(修訂版)葉朗 《中國小說美學》 臺北 里仁 1987年6月劉仲平註譯 《尉繚子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87年9月(修訂二版)黃小配 《洪秀全演義》 臺北 博遠 1987年10月(再版)魏汝霖 《孫子兵法大全》 臺北 黎明文化 1988年4月(四版)GaryA.Yukl撰 余朝權譯 《領導學》 臺北 五南 1988年8月(三版)劉再復 《性格組合論》 臺北 新地 1988年9月林欽榮 《管理心理學》 臺北 五南 1988年10月(三版)霍雨佳 《三國人才學》 臺北 遠流 1989年8月霍雨佳 《三國謀略學》 臺北 遠流 1989年12月周兆新 《三國演義考評》 北京 北京大學 1990年羅盤撰 《小說創作論》 臺北 東大 1990年3月(增訂版)(日)安岡正篤等撰 林寄雯譯 《三國人物新論》 臺北 創意力 1990年4月鄔昆如 《政治哲學》 臺北 正中 1990年11月張稔穰 《中國古代小說藝術教程》 濟南 山東教育 1991年魏汝霖註譯 《孫子今註今譯》 臺北 臺灣商務 1991年1月(修訂五版)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編 《三國演義研究論文集》 北京 中華 1991年2月丁逸豪編 《企業人事管理》 臺北 五南 1991年3月(二版)丘振聲 《三國演義縱橫談》 臺北 曉園 1991年4月作者不詳 林淑梨、王若蘭、黃慧真譯 《人格心理學》 臺北 心理 1991年7月黃光國 《王者之道》 臺北 臺灣學生 1991年9月陸志平、吳功正 《小說美學》 北京 東方 1991年10月譚良嘯 張大可主編 《三國人物評傳》 臺北 水牛1992年1月譚洛非主編 《三國演義與中國文化》 成都 巴蜀書社 1992年4月段啟明 《羅貫中與三國演義》 瀋陽 遼寧教育 1992年10月沈伯俊、譚良嘯編著 《三國演義辭典》(增訂本) 成都 巴蜀書社 1993年葛楚英 《三國演義與人才學》 臺北 遠流 1993年1月李厚基、林驊 《三國演義簡說》 臺北 萬卷樓 1993年6月(英)佛斯特(E.M.Forster)撰 李文彬譯 《小說面面觀》 臺北 志文 1993年9月(二版)麥卡勒姆(GeraldMacCallum)撰 李少軍、尚新建譯 《政治哲學》 臺北 桂冠 1994年4月劉世劍 《小說概說》 高雄 麗文文化 1994年11月王國維 《宋元戲曲史》 臺北 臺灣商務 1994年12月(二版)陳彰儀 《組織心理學》 臺北 心理 1995年2月余振邦 《三國人物叢譚》 臺北 臺灣商務 1995年5月(二版)劉大杰 《中國文學發展史》 臺北 華正 1995年7月張春興 《現代心理學》 臺北 東華 1995年8月方祖燊 《小說結構》 臺北 東大 1995年10月吳琦 《爭鋒奇術三國策》 臺北 遠流 1996年2月禚夢庵 《三國人物論集》 臺北 臺灣商務 1996年2月(二版)傅騰霄 《小說技巧》 臺北 洪葉文化 1996年4月(法)約米尼(AntoineHenriJomini)撰 鈕先鍾譯 《戰爭藝術》 臺北 麥田 1996年8月(普魯士)克勞塞維茨(CarlvonClausewitz)撰 鈕先鍾譯 《戰爭論精華》 臺北 麥田 1996年8月王存國、季延平、范懿文 《決策支援系統》 臺北 三民 1996年10月余華青 《權術論》 臺北 時報文化 1997年4月(俄)李福清(B.Riftin) 《李福清論中國古典小說》 臺北 洪葉文化 1997年6月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 濟南 齊魯書社 1997年11月陳其欣選編 《名家解讀三國演義》 濟南 山東人民 1998年1月李悔吾 《中國小說史漫稿》 武漢 湖北教育 1998年3月(二版)林國輝 《36計說三國》 臺北 遠流 1998年5月黃希庭 《人格心理學》 臺北 東華 1998年10月魯迅 《魯迅全集》 北京 人民文學 1998年12月馬振方 《小說藝術論》 北京 北京大學 1999年1月劉永良 《三國演義藝術新論》 臺北 商鼎文化 1999年1月勞舒選編 《三國說林》 南昌 江西教育 1999年1月傅隆基 《解讀三國演義》 臺北 雲龍 1999年3月程毅中 《宋元小說研究》 南京 江蘇古藉 1999年9月普穎華編撰 《曹操兵法》 臺北 昭文社 2000年1月馬京蘇等撰 袁闖主編 《中國管理思想》 臺北 生智 2000年6月廖瓊媛 《三國演義的美學世界》 臺北 里仁 2000年9月王汝梅、張羽 《中國小說理論史》 杭州 浙江古籍 2001年1月朱光潛 《談美書簡》 北京 人民文學 2001年3月(重印) 許倬雲 《從歷史看領導》 臺北 書評書目 2001年3月(二版)(義)馬基維利(Machiavelli)撰 余承譯 《君王論》 臺北 尼羅河 2001年9月沈伯俊 《三國漫談 人物.情節.名段》 臺北 遠流 2002年2月辜美高、黃霖主編 《明代小說面面觀》 上海 學林 2002年9月張志和 《透視三國演義三大疑案》 北京 中國社會科學 2002年10月戴宗立 《兵學三國》 臺北 遠流 2002年10月朱憶源編著 《三國商學院之曹操開講》 臺北 培育文化 2002年11月歐陽健 《歷史小說史》 杭州 浙江古籍 2003年3月陳碧月 《小說創作的方法與技巧》 臺北 秀威資訊科技 2003年5月(再版)朱一玄、劉毓忱編 《三國演義資料匯編》 天津 南開大學 2003年6月戴宗立撰 《曹操與馬基維利》 臺北 遠流 2004年1月葉重新 《心理學》 臺北 心理 2004年9月(三版)(法)克里斯提昂.莫赫(ChristianMorel)著、黃敏次譯 《關鍵決策》 臺北 時報文化 2004年10月胥洪泉 《古代文學論稿》 重慶 重慶 2005年4月齊裕焜、王子寬 《中國古代小說研究》 福建 福建人民 2005年6月陳平原 《中國散文小說史》 臺北 二魚文化 2005年7月長浩 《睜眼看曹操》 臺北 廣達文化 2005年8月傅光明主編 《插圖本縱說三國演義》 濟南 山東畫報 2006年1月 易中天 《品三國》上 上海 上海文藝 2006年7月連闊如傳本 連麗如口述 《評書三國演義》 北京 中華 2006年9月陳翔華 《三國演義縱論》 臺北 文津 2006年9月易中天 《品三國》下 上海 上海文藝 2007年3月二、學位論文(依發表時間排序)袁盛森 《《三國演義》戰爭描寫研》 高雄師範學院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6年林素吟 《傳統小說中軍師類型之研究──以「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為代表》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2年陳玉倩 《曹操造型之研究》 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7年張谷良 《諸葛亮戲曲造型之研究》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99年林世芬 《戲劇中曹操形象的嬗變──以現、當代的劇作為核心》 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 1999年羅永裕 《《三國演義》人物形象研究》 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2003年柳珍姬的 《鼎峙春秋與關公造型之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中等學校教師在職進修班博士論文 2003年 蘇惠玲的 《《三國演義》中男子服飾的角色刻劃效應──以曹操、關羽、諸葛亮為中心的比較研究》 佛光人文社會學院藝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年 徐明政 《《三國演義》張飛、趙雲形象之研究》 銘傳大學應用語文研究所中國文學組碩士論文 2005年黃俊凱 《《三國演義》之人物表現》 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5年 張谷良 《諸葛亮民間造型之研究》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 2005年三、期刊論文(依出版時間排序)莊練 〈曹操應該是大白臉嗎?〉 《歷史月刊》 1992年7月頁10-18潘承玉 〈倏笑倏哭寫奸雄——《三國演義》塑造曹操典型一法〉 《池州師專學報》 1994年第2期 頁31-34,57陳虎 〈試論裴松之的主要史學成就和貢獻〉 《甘肅社會科學》 1994年第2期 頁92-97傅惠生 〈論裴松之《三國志注》與《三國演義》的關係〉 《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3期 頁10-15,68鄧玉景 〈《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探析〉 《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3期 頁93-96胡世厚 〈新時期的《三國演義》研究〉 《中州學刊》 1994年第4期 頁94-97馬寶記、朱雨生 〈「英雄」與「奸雄」──《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曹操不同形象的美學內涵〉 《許昌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4年第4期 頁71-74趙利生 〈選賢任能的典範——淺談《三國志通俗演義》中的曹操形象〉 《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15卷第1期 1995年1月 頁52-56吳代芳 〈論歷史上的曹操和文藝上的曹操——兼為《三國演義》導讀〉 《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5年第1期(總第37期) 頁27-33唐富齡、王旻 〈版本不同 實質未變──也談羅、毛本中曹操形象的基本傾向〉 《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期(總第216期) 頁108-117楊仲義 〈曹操並非奸賊的典型──談《三國志演義》中曹操性格的複雜組合〉《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1期 頁34-38陳松柏 〈細節,決定了曹操形象的反面定性〉 《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1995年第2期 頁102-107馬雄光 〈曹操領導行為淺探〉 《廣西社會科學》 1995年第3期 頁74-78陳長義 〈從危急之時看曹操──《三國演義》片斷賞析〉 《四川教育學院學報》 第11卷第3期 1995年7月 頁77-79周新華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形象及其文化意蘊〉 《明清小說研究》 1995年第4期 頁169-175劉上生 〈論《三國演義》「三絕」的敘事結構〉 《中國文學研究》 1995年第4期(總第39期) 頁51-60雷勇 〈曹操形象的文化意蘊〉 《漢中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第13卷第3期(總第43期) 1995年第4期 頁54-60華唐 〈曹操何時變作白臉奸臣〉 《明道文藝》 1995年12月 頁45-49李新年 〈羅貫中筆下的曹操〉 《大慶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16卷第1期 1996年1月 頁36-39李靜 〈曹操生命價值得失淺探〉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6年第2期 頁87-89鄭鐵生 〈《三國演義》詩詞的功能、意蘊和價值〉 《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2卷第1期 1997年3月 頁49-54廖才高 〈古代歷史小說人物形象的典範──論《三國演義》中的曹操〉 《中國文學研究》 1997年第2期 頁47-51陳遼 〈論中國古小說中人物性格的演變〉 《東岳論叢》 1997年第3期 頁65-69劉上生 〈古代小說人物藝術的起點——對小說史研究一個問題的回顧和回答〉《明清小說研究》 1997年第4期 頁88-96宋子俊 〈關於評價曹操的幾個問題〉 《社科縱橫》 1997年第5期 頁60-63余如忠〈論《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的變異〉 《臺州師專學報》 第19卷第5期 1997年10月 頁38-41孫心世 〈論《三國演義》「以虛御實」的傳奇性〉 《曲靖師範學院學報》 第17卷第1~2期 1998年 頁68-73曲沐 〈從類型化到性格化的藝術典型——談《三國演義》人物形象塑造〉 《貴州社會科學》 1998年第3期(總第153期) 頁73-77鄒紀萬 〈曹操的統御術〉 《輔仁歷史學報》 1998年6月 頁55-57+59-108沈伯俊 〈面向新世紀的《三國演義》研究〉 《社會科學研究》 1998年第4期 頁121-127單長江 〈曹操形象異化的時代價值取向〉 《鄂州大學學報》(社科版) 1999年第1期(總第17期) 頁62-66衛庶 〈文學真實與歷史真實──訪二月河〉 《社會科學論壇》 1999年第2期 頁20-23靖增群 〈《三國演義》中曹操之「笑」探微〉 《十堰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第12卷第4期 1999年第4期 頁39-41鄭鐵生 〈敘事結構史體化與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創〉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1999年第4期 頁45-50戴承元 〈「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的文化解析〉 《安康師專學報》 第11卷第3期 1999年9月 頁9-11,45鄭鐵生 《敘事結構史體化與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創》 《海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9卷第4期 1999年12月 頁45-50傅隆基 〈曹操從歷史人物到文學典型的演化〉 《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14卷第1期 2000年2月 頁100-105姚秋霞 〈拋卻英雄特質後的人性真實——談《三國演義》中非理想化人物的塑造〉 《唐都學刊》 第16卷第2期 2000年4月 頁85-88陳繼征 〈論曹操的「奸」與「雄」〉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3期(總第53期) 2000年9月 頁85-90胥惠民 〈論羅貫中的典型觀〉 《新疆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1卷第4期 2000年10月 頁57-59王理 〈《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的再探討〉 《北方論叢》 2000年第2期 頁68-70李英然 〈平生自負 敗而不恥——試析曹操的華容道「三笑」〉 《石家莊師範專科學校學報》 第3卷第1期 2001年3月 頁59-60吳代芳 〈論《世說新語》刻畫的曹操形象及其發展〉 《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22卷第4期 2001年8月 頁53-56鄧巧琦 〈論《紅樓夢》性格化語言描寫對人物形象塑造的意義〉 《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01年第4期(總第5期) 頁55-58于逢春 〈論劉備的「仁」與「淚」〉 《長春大學學報》 第11卷第6期 2001年12月 頁54-57趙君秋 〈從歷史真實到藝術真實——淺談《三國演義》對人物形象的塑造〉 《長春師範學院學報》 第20卷第4期 2001年12月 頁41-42梅新林、韓偉表 〈《三國演義》研究的百年回顧及前瞻〉 《文學評論》 2002年第1期 頁6-17羅德榮 〈曹操與王熙鳳——關於典型形態問題的一個側面〉 《紅樓夢學刊》2002第1輯 頁150-162傅剛 〈東漢末年的曹操〉 《新亞論叢》第四期 2002年8月 頁93-98賴志明 〈對《三國演義》中曹操文化心理結構的探討〉 《西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23卷第11期 2002年11月 頁132-135劉建華 〈遺臭流芳本一身──試論《三國演義》中曹操的英雄本色 《郴州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第24卷第1期 2003年2月 頁56-58徐宗文 〈論《三國演義》與《三國志》裴注之關係〉 《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 第20卷第3期 2003年5月 頁85-89黃世孟 〈《三國演義》「呂伯奢事件」探析──兼論曹操「奸雄」形象源起〉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2003年6月 頁123-136王志武 〈《三國演義》中的曹操是如何對待人才的?——為小說人物曹操翻案〉《唐都學刊》 2003年第1期(總第75期) 頁115-120沈伯俊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關係三論〉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3期 頁74-77沈伯俊 〈《三國志》與《三國演義》關係三論〉 《福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3年第3期(總第62期) 頁73-76沈伯俊 〈梟雄與明君——論劉備形象〉 《夏門教育學院學報》 第5卷第1期 2003年第3期 頁14-18司強、李克實 〈從《三國演義》看曹操的「唯才是舉」〉 《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3年第5期(總第105期) 2003年9月 頁140-141熊禮杭 〈論曹操性格特徵及其形成的原因〉 《零陵學院學報》(教育科學) 第2卷第2期 2004年4月 頁18-19紀德君 〈《三國志演義》與《通鑒》《通鑒綱目》之關係〉 《學術研究》 2004年第5期 頁130-135黃世孟 〈《三國演義》「呂伯奢事件」探析──兼論曹操「奸雄」形象源起〉 《東華中國文學研究》 2004年6月 頁124-136胡淑芳 〈銅雀臺與曹操——《三國演義》虛實論之三〉 《湖北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4年第2期 頁14-20黃建湘 〈論《三國演義》中曹操品格的特徵〉 《株洲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10卷第3期(總第44期) 2005年6月 頁17-20紀德君 〈百年來《三國演義》中曹操形象研究的回顧與思考〉 《廣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4卷第6期 2005年6月 頁5-11塗秀虹 〈歷史敘事的編碼與佈局—-《資治通鑒》對三國歷史的敘述〉 《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3期 頁78-85韓偉表 〈《三國演義》與戲劇曲藝淵源關係研究述要〉 《浙江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6年第3期 頁53-57韓偉表 〈《三國演義》與史志雜記淵源關係研究述評〉 《中華文化論壇》 2006年第3期 頁71-77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臺灣兒童版《三國演義》研究
2.
台灣歌仔冊《正派三國歌》之語言研究
3.
《老殘遊記》官吏形象設計研究
4.
《三國演義》曹操用人之道研究—以謀臣為例
5.
《世說新語》中曹操形象的刻畫技巧
6.
《三國演義》謀略型人物研究
7.
劉備與諸葛亮管理蜀漢之研究
8.
唐代詩歌中的三國圖像
9.
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周瑜形象之演變
10.
三國故事人物形象比較研究-從中國到日本從古典到科幻
11.
三國演義張飛、趙雲之形象研究
12.
《三國演義》劉備形象研究
13.
《三國演義》中男子服飾的角色刻劃效應─以曹操、關羽、諸葛亮為中心的比較研究
14.
東吳前期輔臣形象研究--以三國志與三國演義為範圍
15.
《三國演義》呂布形象之研究
1.
丁崑健、朱淑卿合著。
「我國大專院校圖書館利用教育現況調查」。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54期(民84年6月):頁15-25。
2.
王梅玲。
「電子資源對圖書館資訊組織工作的挑戰」。
書苑45期(民89年7月):頁54-67。
3.
吳明德。
「大學圖書館電子資源館藏發展之研究」。
大學圖書館3卷2期(民88年4月),頁4-28。
4.
吳明德。
「淺談大學圖書館的利用指導」。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36期(民73年12月):頁117-126。
5.
吳雅慧、吳明德合著。
「電子期刊使用研究─以國立臺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及文學院為例」。
國家圖書館館刊92卷1期(民92年4月):頁169-196。
6.
李月梅。
「電子資源的推廣與利用-淡江大學圖書館經驗談」。
佛教圖書館館訊18/19(民88年9月):頁61-69。
7.
林呈潢。
「從合作的觀點談電子資源服務的發展」。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4卷(民94年6月):頁1-9。
8.
林呈潢。
「圖書館統計標準與電子圖書館服務使用評量」。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4卷(民94年6月):頁15。
9.
林建隆、孫本初、鍾錦雲合著。
「大學圖書館館員資訊素養之研究」。
大學圖書館9卷1期(民94年3月):頁68-92。
10.
林珊如。
「二十一世紀大學圖書館:行銷服務時代來臨」。
大學圖書館1卷1期(民86年1月):頁37-54。
11.
林娟如。
「資訊時代的電子行銷」。
研考雙月刊24卷3期(民89年6月):頁33-40。
12.
林愉珊、張慧銖。
「期刊使用率調查暨電子期刊館藏發展之探討:以臺大醫圖為例」。
大學圖書館5卷12期(民90年3月):頁79-92。
13.
林雯瑤。
「從使用者觀點談電子資源服務的發展趨勢」。
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14卷(民94年6月):頁18-36。
14.
范豪英。
「大學圖書館讀者利用教育現況調查研究」。
中國圖書館學會會報48期(民80年12月):頁57-64。
15.
涂曉晴。
「我國大學院校圖書館參考服務應用網際網路之研究」。
大學圖書館1卷2期(民86年4月):頁123-140。
1.
《三國演義》丞相形象研究-以曹操、諸葛亮為例
2.
《三國演義》劉備形象研究
3.
能臣乎?奸臣乎?——曹操「歷史」與「文藝」形象之研究
4.
《三國演義》謀略型人物研究
5.
曹操性格與曹魏政權發展
6.
《三國演義》曹操用人之道研究—以謀臣為例
7.
《三國演義》中男子服飾的角色刻劃效應─以曹操、關羽、諸葛亮為中心的比較研究
8.
《三國演義》謀士研究
9.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司馬懿研究
10.
《三國演義》的道德內涵分析
11.
《三國演義》君臣主從關係之研究
12.
從《三國志》看《三國演義》的典型人物與情節安排
13.
三國志平話與毛評本三國演義之情節比較
14.
《三國演義》的敘事認知與文本建構
15.
戲劇中曹操形象的嬗變─以現、當代的劇作為核心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延伸文章資訊
- 1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冑 - 漢川草廬
三國演義 明‧ 羅貫中輯 ... 承曰:「此人雖係皇叔,今正依附曹操,安肯行此事耶? ... 玄德恐是曹操使他來試探,乃佯言曰:「曹丞相治國,為何憂不太平?
- 2奸雄與英雄之辯:歷史文獻中的曹操真面目到底為何? - 故事 ...
《三國演義》把寥寥幾筆的歷史記載寫成了驚天動地的戰爭畫面──千軍萬馬,火海翻騰,刀光劍影,氣勢恢宏,殺得曹軍人仰馬翻,一敗塗地。這些都是在貶低 ...
- 3《三國演義》中的曹操形象及其演變__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 ...
《三國演義》是一部寫作最成功的歷史演義小說,其中,曹操無疑是寫得最好、形象最複雜的一個人物。會有這樣的成就,羅貫中的藝術創作當然功不可沒,但《三國演義》的 ...
- 4篇名:論曹操
受了小說家在演義中所刻畫的人物形象,卻忽略了正史中的另一面。在這種情形. 下,在《三國演義》中被塑照奸雄形象的曹操,更是被大眾所誤解,蒙上了不白.
- 5曹操-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操(公元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小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著名的權臣、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和詩人,三国时代曹魏奠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