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婪」是罪大惡極的?想追求更多才是人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1.貪婪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而恐懼則是避免傷害的自然反應。
在這兩者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甜蜜點?唯有認清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並設定努力可及的 ...
商周會員登入
×
啟動成功關鍵,隨時掌握商周.com最新資訊
提供第一手新聞解析、財經趨勢、專屬活動
接收通知
下次再說
已加入收藏
已取消收藏
焦點
焦點首頁
時事分析
封面故事
今日最新
大家都在看
國際
國際首頁
全球話題
趨勢中國
財經
財經首頁
產業動態
商業趨勢
焦點人物
投資理財
地產風雲
新冠肺炎追蹤
相關網站
商周財富網
管理
管理首頁
創新策略
數位轉型
行銷密技
領導馭人
職場
職場首頁
職場修練
創業心法
心靈成長
英文學習
教育趨勢
共好ESG
ESG專區
生活首頁
中場幸福學
養生保健
時尚藝文
美食
旅遊
相關網站
良醫健康網
alive
專題
名家專欄
特別企劃
影音
數位閱讀
商周知識庫
商周共學圈
商周陪你讀
百大顧問團
關鍵100天CEO作戰室
聲音商學院
商周STUDIO
商周Store
2022線上書展📚
紙本雜誌
電子雜誌
數位訂閱
暢銷圖書
商周CEO學院
CEO領導學程
魅力領導學
金惟純活學工作坊
職場學
青少年駐足思考表達
圓桌趨勢論壇
線上好好學
服務
會員中心
訂閱商周
客服中心
常見問題
活動總覽
加入我們
序號兌換
商周紅包
追蹤商周
下載App抽好禮
訂閱電子報
現正閱讀
「貪婪」是罪大惡極的?想追求更多才是人性!
畫重點
段落筆記
新增筆記
「請稍等」英文別直接中翻英說pleasewaitaminute!一次掌握,常用的電話對談英文
0/500
不公開分類
公開分類
儲存
商周
職場
心靈成長
職場|心靈成長
「貪婪」是罪大惡極的?想追求更多才是人性!
(來源:dreamstime)
撰文者:MBA的在美學習筆記
方格子
2021.07.26
2021/07/2615:52:50
摘要
1.貪婪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而恐懼則是避免傷害的自然反應。
在這兩者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甜蜜點?唯有認清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並設定努力可及的目標才行。
2.對於行動後果的恐懼是千真萬確的,然而因害怕而不採取行動,卻往往套著一個「謙虛、穩健」的糖衣,讓我們在浸浴其中自爽,而不知機會成本的失去。
在這個資訊爆炸、焦慮的時代,許多人都有改變自己生活的野心,而在現代生活,最低成本的方式就是學習理財投資了。
在許多個人財務管理的書籍。
內容第一章都不斷指向「心態」才是最重要的,但強調的內容卻大異其趣,對追求財富目標的「保守」與「激進」的態度上更是大相逕庭。
譬如在《富爸爸窮爸爸》這本許多人的第一本理財啟蒙書裡頭,提到要培養自己的財務心態,必須要更「貪心」更「MindOwnBusiness」才可以致富。
然而其他講投資心態的書,譬如《致富心態》、,卻是強調「滿足感」(Enough)的重要,不要貪得無厭、以免走上歧途。
你搞得我好亂啊!我到底該讓自己更「貪婪」、還是容易「知足」?同樣都是投資理財,人們究竟應該保持著什麼樣的心態呢?廣告
作為回答,這篇文章想說的是:貪婪是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必須,而恐懼則是避免傷害的自然反應。
在這兩者之中如何找到自己的甜蜜點?唯有認清自己的才華與能力,並設定努力可及的目標才行。
為什麼這麼說?且讓我們一個一個來談:貪婪貪婪與追求美好人生只有一線之隔(編按:Thereisaveryfinelinebetweenlovinglifeandbeinggreedyforit.)——美國詩人瑪雅·安傑盧我們從小接受溫良恭儉讓的教育,告訴我們「貪婪」是罪大惡極的。
人生在世必須要恪守本分,不應該貪求這些不屬於我們的東西。
長大後我才發現不對勁,許多無欲無求的人,終其一生默默無聞。
而每個在領域有所建樹的人,反而對於目標都有異常的執念。
所謂貪婪,也就是「想要更多」的心態,真的是萬惡淵藪嗎?廣告
而世上哪個成就非凡的人,不是對於自己設定目標有著永無止境的「貪婪」?所有政治家、革命家不都為了更好的願景而終其一生努力;比爾蓋茲想解決世界衛生問題、馬斯克想征服火星、賈伯斯說永遠要StayHungry,StayFoolish,曾經的自由世界領袖更是「永不滿足」;他們每個人都貪心得要命!總歸到底,其實世上人類所有活動,幾乎都以「想要更多」為宗旨而驅動。
畢竟,如果不對此生「渴求更多」,我們活在世界上有什麼意義呢?貪婪不只為錢財,也可能為名聲。
貪婪也不一定傷天害理,也可能為了“SomethingBiggerthanyourself”,或者可以稱它為「使命」。
但無論是為財還是為名,為人還是為己,貪婪的本質,其實就等同於對幸福的渴求。
「貪婪」還有個別名叫「野心」。
或者講更好聽點,可以稱之為進取心、企圖心。
別以為換個名字就幫貪婪洗白了,其實他們本質都是「追求欲望」,都是一樣的東西。
有人會說:這不一樣啊!上進是「挑戰自己」,而貪婪是「追求原本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怎麼會一樣呢?這說法邏輯上更是大有問題。
是誰定義什麼是屬於「自己」的呢?追求之前不屬於自己的東西,追求到了不就是自己的了嗎?火星是屬於地球的嗎?人類一再登陸火星探索時、大家都興奮得要命,怎麼沒人說NASA、貝佐斯、跟馬斯克貪得無厭、不懂知足呢?其實後見之明就是:成功了就是積極上進、失敗了就是貪心不足而已。
同理,在投資上「切忌貪婪」是至理名言。
然而我們一旦把錢投放到市場上,不就是為了追求獲利嗎?憑什麼說買投機飆股、借錢槓桿開到爆就是「貪婪」;而放定存、放指數基金就是「穩健」呢?難道追求高報酬就比較齷齪嗎?別傻了,報酬率能賺50%誰要賺5%?在投資市場上,人人都是貪婪的。
所以不用道德清高,污名化貪婪,因為我們都「想要更多」。
唯一把我們拉回現實的,並不是什麼清高的道德標準,而是與貪婪掣肘的東西。
那正是接下來我們要談的:恐懼。
恐懼若問貪婪的相反是什麼,很多人可能會回答「節儉」、或是「謙讓」。
其實不然,在投資領域,大家公認的貪婪的相反是「恐懼」:害怕這種「渴求更多」的心態會反過來傷害自己。
投資之外亦是同樣道理。
節儉或謙讓,追根究底是反人性的。
之所以是美德,是理性告訴我們藉由禮讓來「延遲享樂」、「延遲收益」,可以訓練自律或贏得名聲,因此長久可以帶來更多回報。
為什麼我們不敢放手去「貪婪」地追求所愛呢?因為我們無法預估傷害的不確定性。
要求加薪失敗,連老闆面前的形象都不保了;投資失敗的話,連退休老本都沒有了,告白失敗;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恐懼」是讓我們裹足不前的最大原因。
我們無欲無求?不,我們只是俗辣不敢對於行動後果的恐懼是千真萬確的,然而因害怕而不採取行動,卻往往套著一個「謙虛、穩健」的糖衣,讓我們在浸浴其中自爽,而不知機會成本的失去。
比如在國際的職場上,華人尤其台灣人常常卡在基層,無法順利升遷到中高主管的職位;而譬如白人和印度人,總是平步青雲節節高升,統計上更是如此。
造成這麼大的差異,我們檢討原因為何,除了語言能力外,往往會說是:台灣人才都很厲害,只是太謙虛了,做到90分只敢講60分。
哪像其他人都講到120分。
言下之意是:我們是很能幹的,只要願意多表現一點,我們很快也能升遷;其他人則是畫大餅、搶功勞、撒謊不打草稿,簡直恬不知恥。
謙虛雖然得不到更多,但畢竟還是美德,我們應該自豪。
而沒有底限的膨風則非常可恥,不屑與這種人為伍。
我們都接受了這種說法,覺得自己是個善良的好人,只是不懂得「包裝自己」來欺瞞世人,只要想辦法讓自己被看見就行了。
這種說法,終究只是自欺欺人。
因為追根究底,我們為何不敢說成90分,只是因為「恐懼」而風險趨避而已。
只願意承擔60分風險的人在我們只願意說成60分時,是因為我們知道:90分也許不夠客觀。
如果從不同的角度看這件事情,會有人覺得根本達不到90。
而這30分的差異,要是被發現了,我們不就丟人現眼了嗎?這時候跳出來辯護自己不是來不及了嗎?也就是說:正是因為我們害怕做得不夠好,被發現德不配位了、打腫臉充胖子了。
因此只好保守一點想:從最客觀角度這事至少有60分完成,那我就講60分好了。
說到底,其實是害怕被揭穿、瞻前顧後的「恐懼」:自己沒有衡量事情的自信、沒有承擔出包的Guts,才讓我們「只敢」說到60分,並默默等待老闆發現自己這塊璞玉,贏得90分的功勞。
跟謙虛的美德一丁點關係都沒有,只是幫我們「怕被罵」的心態找個藉口而已。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豈有客觀的道理?就算不想升官漲薪,誰不「貪婪」地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果被認同?不願意說到90分來爭取認同,終究是「恐懼」的體現。
有趣的是,不願意表現自己,顯露自己功勞的人,往往對事情最沒有責任感。
那些願意說到90分的人,就願意承擔90分的事情。
當出了80分的跡象,他會誓死捍衛自己的名譽,因而不斷擴大自己的守備範圍和影響力。
反而那些認為話不要說得太滿,以免無法收尾,所以往往把事情說成60分的人,當事情變得差強人意70分時,仍然事不關己,反而在一旁暗自竊喜自己一開始留有餘地。
這些人把自己的「面子」,看得比事情的成敗更為重要。
長久下來,做事態度和職場表現的差異,立馬拉開了距離。
「貪婪」與「恐懼」的對峙如同保守和進取一樣,貪婪和恐懼就像光譜的兩端,無論是投資還是人生抉擇,人都是在其中之間擺盪,試圖找到一個屬於自己平衡點。
攻守各有優點,永遠沒有正確答案。
然而一個成功,卻需要我們正確的衡量自己的決定。
正如同在《致富心態》裡頭的第五章〈致富與守財〉中提到:致富和守財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技能:想要致富就得冒險,還得保持樂觀,勇於踏出舒適圈。
而守財需要與冒險相反的技能,得保持謙卑,還要擔憂很快會逝去你所獲得的一切。
致富對應與「貪婪」,而守財對應保守「恐懼」。
人生哪個時間點應該進取或保守,設定的基準都來自於:認清現實,也就是對自己能力與才華的精準判定。
精準判斷以投資為例,許多投資人高估自己,明明只是半調子地投資股票,但投機的才能總是跟不上自己賺錢的野心:不做功課、聽信明牌,隨著市場情緒起舞,終究只能當韭菜慘賠出場。
相反的,若是貪心不足恐懼有餘,即使懂得各種財務避險工具,只因為賠錢的「恐懼」,不願接受自己資金的價值。
而只敢把現金放在銀行戶頭,收益0.x%照樣放到底,錯過了景氣復甦的大多頭,讓自己的資產被QE通膨吞噬。
尋找自己風險與恐懼的甜蜜點我們都需要在貪婪與恐懼的光譜上找到平衡。
而如果去問櫃檯理財顧問,他會跟你說:端看自己的「風險耐受」程度。
(然後我們這裏有一款理財商品剛好適合你)問題是,難道富貴必須得要險中求嗎?為什麼有人就是可以有著大顆的心臟,可以沿著風險的「效率前沿」(EfficientFrontier)一路往上走,賺別人賺不到的錢,做出別人所不能及的事情?保守穩健的我、就只能一輩子安貧樂道嗎?所謂的「風險耐受」程度,隨著知識與與經驗,其實是可以訓練的。
正如同《富爸爸窮爸爸》所說:如果知道你自己在做什麼,那就不算冒險。
道理我懂了,我怎麼知道自己在天秤的那一邊?這件甜蜜點,是不可能100%準確。
我們在每一次的人生抉擇裡,就像Goldilocks故事裡誤闖叢林的金髮女孩,尋尋覓覓想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碗熱粥、那雙碗筷。
雖然,沒有人能告訴你人生該怎麼做,但倒是有前人的智慧,提醒我們一些指導原則。
下一篇,我們就來聊聊TheRuleofThumb,利用前輩分享與我自己的經驗,來總結究竟如何設定自己的「風險耐受」,與如何做出冒險或是保險的抉擇,以及如何利用「反脆弱性」來訓練自己。
*本文經「方格子直送計畫」合作轉載,原文:當你的才華配不上你的野心時(上)—論貪婪與恐懼責任編輯:易佳蓉
延伸閱讀
你與張忠謀的距離:相差13倍的閱讀時間
幫人打工不可怕⋯真正害人的,是「打工者心態」
35歲,還沒升管理職?這3種人,在公司裡「最難晉升」
下滑載入更多報導
追求美好生活
恐懼
貪婪
方格子
方格子
方格子vocus致力於成為華文創作者的第一站,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放送你的知識與想像。
在這裡(媒體名稱)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個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授權轉載。
歡迎到方格子網站發現更多精彩內容!方格子網站:https://vocus.cc方格子Facebook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cus.cc/
廣告
留言討論
相關文章
遠高於SONY半導體!台積熊本廠待遇曝光⋯日專家:當地企業恐聘不到人
既然上班,就要學會面對辦公室政治:避免被人鬥垮的4個職場生存策略
不是教你耍詐,是要你學會職場求生:避免在職場中吃大虧的3個技巧
新官上任90天7大妙法,讓老闆、同事、部屬都挺你!
廣告
大家都在看
公司倒閉後,賣掉婚戒籌錢再創業...「法蝶」執行長夫人:一切都沒有的時候,人生最富足
寧可燒光存款,也要辭職?留不住的績優員工,更在意這件事
俄烏戰爭,核彈級制裁!美歐決議將俄羅斯踢出SWIFT
台積電徵才》這種工程師,「文組生」應徵相對吃香!為什麼?
廣告
熱門快訊
廣告
立即註冊
獲得免費閱讀點數
付費訂閱
訂閱商周數位閱讀
延伸文章資訊
- 1你能笑對人性的六種恐懼嗎? - 每日頭條
恐懼會令人猶豫不決,持續的猶豫會變成憂慮,造成拖拉的習慣,各種拖延症重度患者就是這麼來的。我們人性中有六種基本恐懼:害怕貧窮、害怕批評、害怕病痛 ...
- 2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 ...
書名:恐懼的力量:為何有人捨身救人,有人惡意病態?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原文名稱:Good for Nothing: From Altruists ...
- 3如何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 知乎
佛家有云,心外求法皆为邪法。 交易是一个由内而外升华的过程,在国外将将交易提升至哲学层面是非常贴切的。 现在来说一下贪婪和恐惧,私认为贪婪和恐惧只是只是人类 ...
- 4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 ...
書名:恐懼的力量: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二版】,原文名稱:Good ...
- 5恐懼的力量: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 - 蝦皮購物
購買恐懼的力量:因為恐懼而無所畏懼,無私、利他,在於同理他人恐懼!一位心理學家探索大腦、神經和行為科學,實證揭露人性善惡真相之旅【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