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安全大解密/你吃的中藥怎麼來? - 康健雜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期投入中藥材產地與資源考察的財團法人台灣必安研究所副所長莊武璋說, ... 光是藥材來源就五花八門,中藥材在產地與加工過程還可能受到天然與人為 ...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cookies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cookies,關於更多cookies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

我知道了 天下網路書店 康健好書 雜誌 訂閱康健雜誌 訂閱每日報 首頁 看文章 養生保健 中醫養生 中藥安全大解密/你吃的中藥怎麼來? 收藏 圖片來源/周書羽 瀏覽數191,245 2015/01/30· 作者/趙敏 ·出處/Webonly 放大字體 (康健2月號特企摘要)六成六的台灣人經常使用中藥,加上「藥食同源」觀念,藥膳食補深入華人飲食文化。

但中藥材九成從境外輸入,其中八成來自中國大陸,源頭難管控,市售藥材良莠不齊。

常見重金屬、農藥、二氧化硫、黃麴毒素等殘留超標;不肖商人抽掉藥材有效成分,花大錢只吃到空包彈……從產地到民眾端,每一階段的風險管理都是關鍵。

你吃的中藥怎麼來?長期投入中藥材產地與資源考察的財團法人台灣必安研究所副所長莊武璋說,藥商可分成大盤商、二盤商與中藥房。

大盤商通常是指進口商,會到國外採購;藥材輸入台灣後,供貨給台灣的二盤商、藥廠或食品業者;二盤商再批發給中醫院所或中藥房。

藥商在國外會透過各種管道採購中藥材。

中華民國中藥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朱溥霖說,視不同藥材而定,有些在集散地買、找國外貿易商供貨或直接向農民收購,有些則採契約耕作,「像之前市售枸杞有農藥殘留的疑慮,我自己的公司就有在內蒙古契作,農藥、施肥都可以自己控制。

」光是藥材來源就五花八門,中藥材在產地與加工過程還可能受到天然與人為等多重因素影響。

●自然環境或工業污染,使藥材含重金屬市售中藥材重金屬含量是否超標,是民眾心中的疑慮之一。

特別是重金屬鉛、鎘、汞、砷若長期累積在體內,可能造成中樞神經病變、血液相關疾病,甚至有致癌風險。

2005年《順天醫藥》第4期「中藥之安全性─重金屬(2)鉛中毒」一文指出,濫用來路不明的八寶散可能引起嬰兒砷中毒、腸道敗血,甚至戕害幼童智力發展。

廣告 前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簡任技正曾木全指出,大自然的土壤中本來就存在或多或少的重金屬,而植物性中藥材生長在土裡,可能受污染而殘留重金屬。

比較令人擔心的是,有些藥材如果生長在工業廢水污染的環境,或是加工過程中製造用水水質處理不當、製造機具鏽蝕、不乾淨等,藥材裡重金屬含量超標的機率更大。

另外,部份中國大陸家庭式農戶還沒有完善的衛生觀念,經常讓藥材暴露在高污染風險環境中。

台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名譽理事長施純全舉例,有些中國大陸農民將採收完的中藥材放在路邊曝曬,汽、機車往返經過時排放廢氣,也有機會污染中藥材,造成含鉛量超過標準。

●「藥中藥」,農藥殘留超標除了重金屬殘留,市售菊花、枸杞子、紅棗農藥殘留超標也令消費者聞之色變,因這類中藥材易招蟲,尤其像菊花需噴藥才易開花,所以用的農藥更多。

有些中藥材則因植物特性,易吸收環境裡已存在的物質。

例如衛福部曾委託學者進行「臺灣市場中藥材農藥殘留量」研究,發現13.8%的人參檢體驗出已被禁用的有機氯劑殘留,不過結果都在安全標準內。

造成「藥中藥」的現象有幾個原因。

曾木全說,國際間保健食品產業與自然療法興起,對於中藥材的需求量愈來愈大,因此中藥材多採大規模栽種,為了防治病蟲害、增加產量而經常使用農藥;早期土壤中殘存有機氯劑或受周遭農場使用的農藥污染,都有可能使中藥材殘留農藥。

廣告 微量或在限量標準以內的農藥或許能被人體代謝,有些農藥經過煎煮後也會揮發,但如果大量且多種農藥殘留,長期服用就有可能慢性中毒。

●為求賣相,不當加工植物性中藥採收後,還要經過炮製加工程序,才能降低原藥材的毒性與提升藥效。

大部份的藥材都會在境外粗加工後再輸入台灣,但不當加工可能讓民眾無法安心用藥。

例如常見的枸杞子、紅花、白芍、山藥等,如果顏色異常鮮豔,或聞起來有刺鼻酸味,可能跟漂白、染色及過度燻硫有關。

二氧化硫若長期累積體內,可能引發氣喘、頭暈、噁心等症狀。

「以前燻硫紅花是我最討厭的一味藥,一聞到我就覺得噁心,像腳臭味,」施純全談到過度燻硫的紅花,忍不住皺眉。

早期燻硫是為了讓中藥材在運輸過程中發揮防腐、防蟲蛀和保存功能。

但隨著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許多個體戶興起,專業的中藥材炮製人員逐漸凋零,有些不肖商人只顧藥材賣相佳,不再遵循古法,濫燻二氧化硫,長庚大學中醫學系兼任副教授楊榮季感嘆。

莊武璋也發現,近五、六年,有些商人燻硫手法愈來愈誇張。

他拿出一個裝滿白芍的玻璃罐,裡頭的白芍顏色均一,甚至白到透明,打開來酸味嗆鼻,還因過度燻硫影響藥材的有效成分,「早年就有燻硫技術,主要是為了脫水、防腐、防蟲,不會改變內在成分,但是燻成這樣就不應該。

」 廣告 ●抽掉有效成分、以假亂真,吃了無療效花大錢買到的中藥,竟然也有可能裡頭完全沒有有效成分?莊武璋說,這幾年因廣大的保健食品和生技產品需求,各國可說是求「材」若渴,有些不肖商人會先抽掉人參中的有效成分皂?,再將沒有成分的藥材拿到市場高價販賣。

藥商用假冒品或相似物種混充、添加增重粉也時有所聞。

走在中國大陸的小型藥材市場,可見假的塑膠葉接在人參上,廉價的黃藥子也經常被當成具療效的何首烏在夜市販售,甚至有藥商為了賣好價錢,在冬蟲夏草內塞鉛條增重,害民眾吃下沒有療效又含雜質的中藥。

針對民眾最擔心的中藥材安全問題,中醫藥司從2004年已陸續公告91種中藥材的「異常物質限量標準」,規定項目包含重金屬、農藥殘留及黃麴毒素。

中醫藥司和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每年也會不定期到中藥房和中醫醫療機構抽驗。

公告實施後,市售中藥材合格率逐年增高。

消費者文教基金會2011年對黃耆、甘草、茯苓、杜仲等冬令進補常用的中藥材進行重金屬與農藥殘留檢測,結果都符合標準。

衛福部中醫藥司司長黃怡超也提到,近3年抽驗市售中藥材的異常物質含量,合格率都達98%以上。

不過仍有人質疑,官方合格數字無法完全反映安全性。

例如,消基會多次抽驗金銀花、黨參等中藥材檢出農藥殘留,卻發現這些藥材中醫藥司尚未訂標準,因此無從得知驗到的量是否會影響人體健康。

一位不具名藥師也發現類似情況,雖然肯定政府有訂標準,但品項還不齊備。

他指出,《臺灣中藥典》列載300項中藥材,但其中有些藥材都還未訂「異常物質限量標準」。

●中藥材被送到民眾最終服用端,歷經了一趟複雜的旅程。

從境外、進口到落地,每一階段的風險管控都是關鍵...《中藥安全大解密》專題深入報導,請見康健二月號195期 看更多 文章關鍵字 中藥 分享 收藏 訂閱 重點分享 加入康健Line好友 看下一篇文章 熱門文章 1. 一位心理師的告白:38歲罹癌覺得好孤單,沒有人能了解我 4. 手腳冰冷是「假冷底」? 1分鐘自我檢測,中醫4招調體質 2. 一早就灌咖啡提神? 研究:恐血糖飆高造成內分泌問題 5. 紅薏仁補冬!大勝燒酒雞、薑母鴨、羊肉爐 3. 出國免帶小黃卡!3步驟取得「數位證明」,28日開放下載 6. 影壇最優雅女星!52歲凱特布蘭琪生養4子,改寫「好萊塢媽媽」典型 推薦文章 活動看板 推薦閱讀 新冠肺炎 第三劑疫苗怎麼選?時間隔多久?第三劑混打攻略一次看 最新專題 康健小聚CHTalk腦退化大解密 健康守護不肺力|純淨森呼吸 【獨家專訪楊定一博士】放鬆X強化4招常見筋膜修復術 《看康健×熊健康LINE限時贈閱活動》 親愛的自己你,還好嗎?2021傾聽自己點亮心光|康健雜誌x雅詩蘭黛集團 2021CHR健康企業公民得獎名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