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心牢之鎖 我在死亡集中營學到如何活下去 - 聯合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書名:《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作者: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 Eva Eger) 出版社:圓神出版出版時間:2021年8 ... 快訊 體壇群起制裁俄羅斯國際柔道總會取消普亭榮譽主席職務 21:26 俄代表團稱烏克蘭同意談判正前往白俄第二大城 21:01 udn 閱讀 閱讀風向球 聽新聞 test 0:00/ 0:00 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 解開心牢之鎖──我在死亡集中營學到如何活下去 2021-10-1709:11 聯合新聞網/ 圓神出版 書名:《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作者: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EvaEger) 出版社:圓神出版 出版時間:2021年8月1日 享譽國際的心理治療師伊蒂特.伊娃.伊格有著不平凡的過去:在二戰時,她曾被抓進納粹集中營,挨餓受凍、遭到士兵的毒打與羞辱,目睹過難以言喻的慘劇,但她卻活了下來。

她在《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本書中分享她的故事,指引我們挖掘深埋在傷痛、挫折中的禮物,也替我們上了十二堂發人深省的課。

(編按) 文/伊蒂特.伊娃.伊格(EdithEvaEger) 一九四四年春,我十六歲,和父母及兩位姊姊住在匈牙利的卡夏城。

戰爭的徵兆和種族偏見包圍我們—釘在大衣上的黃星徽章、把我們的舊公寓給占領的匈牙利納粹「箭十字黨」、傳遍全歐的前線消息和德國占領報導、父母隔著餐桌交換著憂慮眼神、我因為是猶太人而被踢出奧運體操隊那可怕的一天⋯⋯然而,當時我卻幸福地沉醉在花樣年華的日常煩惱中:和初戀男友艾瑞克沉浸在愛河中,他既高大又聰明,我們是在讀書會上認識的。

我回味著我們的初吻,欣賞著家父為我設計的藍色絲綢新禮服,記錄著自己在芭蕾和體操教室的進步,和大姊、二姊有說有笑。

我美麗的大姊名叫瑪格達,二姊克拉拉在布達佩斯的一所音樂學院主修小提琴。

然後一切都變了。

在一個寒冷的四月天,天剛破曉,卡夏城的猶太人就遭到逮捕,集體囚禁在城市邊緣的一座舊磚廠裡。

幾星期後,家父、家母、瑪格達和我被裝上俗稱「牛車」的車廂,送往奧斯威辛集中營。

抵達集中營當天,我的雙親就命喪毒氣室了。

在奧斯威辛的第一晚,我被迫為約瑟夫.門格勒獻舞。

門格勒是親衛隊軍官,人稱「死亡天使」。

那天就是由他察看新來的人,從候選隊伍中挑出母親,把她送上死路。

「跳舞給我看!」他命令道。

我站在營房冰冷的水泥地上,怕得渾身僵硬。

外頭,營地的樂隊奏起華爾滋舞曲〈藍色多瑙河〉,我想起家母的明訓:「沒人能奪走裝進妳腦袋裡的東西。

」我閉上雙眼,躲進內在世界裡。

想像之中,我不再是死亡集中營裡又冷又餓、為喪親心碎的囚徒,而是站在布達佩斯歌劇院的舞臺上,跳起柴可夫斯基芭蕾舞劇中的茱麗葉一角的舞蹈,在這個私密的避難所裡,我拿出意志力,逼自己手舞足蹈起來,拚盡全力為活下去而舞。

在奧斯威辛度過的每一刻都是人間地獄,但那裡也是最好的教室。

在喪親、酷刑、飢餓與持續不斷的死亡威脅下,我找到了求生存、求自由的工具。

時至今日,我在臨床心理治療的工作和生活中,依舊每天持續應用這些工具。

(圖/Unsplash) 二○一九年秋天,撰寫本篇序言之際,我已九十二歲了。

我在一九七八年拿到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至今為病患提供治療已四十多個年頭。

我輔導過退伍軍人、性侵倖存者、學生、民間領袖和執行長;協助過力抗上癮症、焦慮症和憂鬱症的人;指點過怨恨難解及渴望重燃愛火的夫妻;幫助過親子學習如何一起生活或各自分開獨立。

身為一位心理學家、母親、祖母、曾祖母,身為自己及他人言行舉止的觀察家、奧斯威辛集中營的倖存者,我要在這裡告訴你:最可怕的牢籠不是納粹把我關進去的地方,而是我為自己建造的心牢。

你我的人生可能截然不同,但你或許懂我的意思:許多人都覺得受困於自己的心牢。

我們的感受、作為和對可能性的想像,都受到自身想法和意念的決定與限制。

在心理治療的工作中,我發現儘管「囚念」展現出來及發揮作用的方式因人而異,但有些造成痛苦的心牢是大家普遍共有的。

《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是一本實用的指南,幫助我們認清自己的心牢,並找到走出心牢、獲得自由的工具。

選擇的力量是自由的基礎。

戰爭的最後幾個月,我的選擇很少,無從脫逃。

匈牙利籍猶太人是歐洲最後一批被送到死亡集中營的人,在奧斯威辛待了八個月以後,就在俄國軍隊打敗德國之前,包括我和姊姊在內,一百多名囚犯從奧斯威辛撤走,從波蘭穿過德國,一路行軍到奧地利。

我們沿途在工廠裡做奴隸活,坐在火車車頂為德軍運送彈藥,用肉身保護貨物,抵擋英軍投下的炸彈(英國人無論如何還是會轟炸那些火車)。

囚禁了一年多之後,一九四五年五月,姊姊和我在奧地利的貢斯基興集中營獲釋。

包括我們的雙親在內,其他所有我認識的人幾乎都死了。

在不斷的毒打之下,我的背脊骨斷了,我餓著肚子、體無完膚,倒在一堆屍體裡動彈不得,這些人生前就像我一樣拖著病體、沒東西吃,他們已經不行了。

我沒辦法抹除自己的遭遇,無力控制納粹要把多少人塞進牛車或焚化爐,或趁戰爭結束前消滅越多猶太人和「不良分子」越好。

我不能改變這整套不人道的系統,也不能扭轉六百萬無辜民眾死於集中營大屠殺的事實。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決定自己要對恐怖與無望做何回應。

不知哪來的力量,我默默在心裡選擇了希望。

但熬過奧斯威辛只是我通往自由的第一段旅途。

數十年來,我始終是一個困在過去的囚徒。

表面上我做得很好,看似拋下過去的創傷向前走,我和畢拉結為連理,他出身於普勒索夫一個顯赫的家庭,戰爭期間曾是游擊隊員,在斯洛伐克的山林間打擊納粹。

我當了媽,逃離歐洲共產主義國家,移民到美國,省吃儉用、力爭上游,四十幾歲去上大學,成為高中老師,再回學校攻讀教育心理學碩士及臨床心理學博士。

即使到了研究所後期的臨床實習期間,致力於助人療傷、接下一些最棘手的個案,我還是在躲,還是在逃避過去,否認悲痛與創傷,輕描淡寫裝沒事,試圖取悅他人,把事情做到完美,把長久以來的積怨與失望怪在畢拉頭上,拚命追求成就,彷彿能彌補所失去的一切。

我在德州布立斯堡的威廉.博蒙特軍方醫療中心,爭取到一份競爭激烈的臨床實習工作。

當我抵達醫療中心,披上白袍、別上名牌準備上班時,看見名牌上寫著:精神科伊格醫生。

有那麼一瞬間,我恍惚覺得這行字變成「冒牌醫生伊格」。

就是在那個當下,我領悟到若是不先治療好自己的傷,遑論去為別人療傷? 我採取的療法兼容並蓄,以直覺為本,融合了洞察取向及認知取向的理論與實務。

我稱之為「選擇療法」,因為自由的基礎在於選擇。

雖然吃苦受罪是人生在世不可避免的共同經驗,我們總能選擇要如何因應,而我力圖凸顯並善用病患的選擇力,讓他們透過自己的選擇,積極改變人生。

我的工作以四大心理學核心原則為根據: 一是馬汀.塞利格曼和正向心理學「習得無助」的概念—若是自認對人生無能為力、做什麼都不能改善結果,我們就會陷自己於痛苦煎熬中,但若善用「習得樂觀」,拿出力量、韌性與能力,為人生創造意義與方向,就會發光發熱。

二是認知行為療法,亦即體認到是想法創造了行為與感受。

要改變有害、無效或自我妨礙的行為,就必須改變自己的想法,將負面的意念轉為有助於成長的意念。

三是無條件的正面自我評價的重要,提出這套觀念的是對我影響至深的導師卡爾.羅傑斯。

人有許多痛苦都源自「露出真面目只會討人厭」的錯誤觀念,我們總以為要否認或藏起真實的自我,才能贏得他人的接納與認同。

我在工作中力求給予病患無條件的愛,好引導他們發現自由是當我們脫下面具,不再迎合他人賦予的角色與期望,開始無條件地愛自己。

最後,我的工作秉持和維克多.弗蘭克共有的一個領悟。

弗蘭克是我敬愛的良師益友,我們都是奧斯威辛的倖存者,也都領悟到「最惡劣的經驗可以是最好的老師,為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發現,開啟新的可能和觀點。

」療癒、圓滿和自由,一方面來自於我們選擇如何因應人生大小事的能力,二方面來自於我們從人生經驗中創造意義、找到目標的能力—尤其是從痛苦的經驗中。

自由是終其一生的練習,也是我們每天都有機會一次又一次做出的選擇。

說到底,自由需要希望。

我對「希望」的定義有二:一是知道不管有多苦都是暫時的,二是發現「接下來會怎麼樣」的好奇心。

「希望」解開心牢的門鎖,讓人活在現在,不再困於過去。

─── 關於我為自己和病患所做的心理治療,許多人都請我提供實用的指南,於是有了《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這本書。

我在每一章探討一個常見的心牢,先用我的人生故事和臨床工作上的實例,說明每一種心牢的影響與挑戰,再以掙脫那座心牢的竅門作結。

有些竅門是以問題的形式呈現,你可以把這些問題當成寫日記的題材,或拿來和你的知心好友或心理師討論,而有些竅門則是具體的行動步驟,你可以現在就採取這些行動來改善人生和人際關係。

雖然傷痛的痊癒不是一直線的過程,但我刻意按照自己走向自由的歷程排列章節次序。

話雖如此,這些篇章皆可獨立閱讀,或依任何順序來閱讀。

你的歷程由你主宰,歡迎你隨著自己的心意使用本書。

●本文摘自圓神出版出版之《什麼樣的禮物可以拯救你的人生?》。

集中營 戰爭 圓神出版 閱讀風向球 教宗訪問匈牙利提醒總理反猶幽魂 教宗會晤匈牙利反移民總理籲各方胸懷要更寬大 梁朝偉同台小勞勃道尼?漫威總裁笑稱「有可能」 MLB/宇宙教士豪華輪值破洞投手教練被炒了 廖運潘/雨後天已晴—《茶金歲月》自序 天高し北埔洋楼雨後の晴れ 終於散去了,北埔洋樓的陰霾,秋日天高爽。

(北埔姜家歷經榮華、苦難,廖運潘以此俳句表達買回洋樓的莫大欣慰,並分享雨後必有晴天的人生體悟) 2021-11-1916:00 俄烏大戰早有端倪?「現代沙皇」普丁治下的真實俄羅斯 如果你想了解普丁治理下的俄羅斯,讀這本書。

安娜.葛瑞兒深入探查俄國內陸地區,徵召面貌多元的真正俄國人加入陣容,展示普丁現象為何發生,他如何維繫支持度,以及他的掌權可能造成什麼威脅。

─比爾.凱勒(BillKeller),曾任《紐約時報》駐莫斯科主任 2022-02-2516:25 變幻陣隊、弩砲、船艦 戰無不克的羅馬軍團 從古羅馬帝國擴張到伊斯蘭國興起,從蒙古西征到兩次世界大戰,從軍備競賽到認知作戰,戰爭如何造就了歷史,未來又將如何被改變? 2022-02-1916:00 減肥必不能少「油」?建立正確攝取觀念,打造不易發胖體質 傳統觀念上,油脂一向被視為高熱量的代表,而被人避之唯恐不及,但無論是減肥或維持身體健康,脂質對人體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營養素,絕對不能偏廢。

2022-02-0609:11 團體超過150人將分裂?身處現代社會,不可不知的「穀倉效應」 一開始是靈活自由的小公司,後來大獲成功,企業組織變得龐大,逐漸充斥內鬥與穀倉。

索尼是一例,全錄公司也是一例,至於臉書技術人員格外關注的例子則是微軟,這家總部位於西雅圖的科技巨擘起初充滿活力與創意,卻從二十一世紀開始飽受穀倉所累,雖然不像索尼那麼嚴重,仍不免喪失部分競爭力。

2022-01-2516:00 你不知道的急救現場!關於紅豆餅阿嬤無名指上「愛情的年輪」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午夜,紅豆餅阿嬤的病房奏起了生命交響曲:急促呼吸聲拉開序幕,心跳監視器的蜂鳴聲漸強,伴隨著低音部即興且混亂的膠鞋奔跑聲,以及高音部插管器械與針劑藥物的銳利碰撞聲,穿插著中音部家屬淒厲哭喊的人聲輪唱,觀眾則是其他病床上、眼帶恐慌和懼怕的病人們。

整場無調性且不協調的演奏,在連續十六小節的三十二分音符快速心跳嗶嗶聲之後,驟然休止。

2022-01-1316:00 共0則留言 規範 發布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

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More 從30年字號的圓神、方智,到不同切入面的先覺、究竟出版社,以及新世紀誕生的如何與寂寞出版社,圓神出版事業機構每年出版品超過150種,持續為讀者尋求「所渴望的那本書」。

從博客來年度百大的統計上,圓神機構佔前百大暢銷出版品可達五分之一之多。

圓神官網 ▎FB粉絲專頁  【話我童年的花】劉墉/番茄 廚房裡的科學謎題:為什麼喝牛奶之前要先搖搖瓶子? 【迷偶像】謝文賢/多功能折疊的年代 【當代散文】張啟疆/討書先生(上) 【心情點滴】黃詩閔/如常是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