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始終還沒醒? 從二戰勝利,談英國未經批判的帝國主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什麼英國至今,對於帝國主義殖民全球的反思,從沒有全面性地展開?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主打
編輯部原創
策展專區
CrossingCampus
時事現場
海外職場
專欄作者
訂閱季刊
頻道
人物故事
People
國際趨勢
Trends
文史藝術
Humanities
生活風格
Lifestyle
觀點評論
Perspectives
編輯嚴選
Editors'Picks
換日線X施羅德
上架,夢想人生
關於我們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搜尋
投書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註冊
登入
首頁
文史藝術
歷史
「大英帝國」的美夢,為何始終還沒醒?──從二戰勝利,談英國未經批判的帝國主義
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
2018/06/19
7133
PhotoCredit:
為什麼英國至今,對於帝國主義殖民全球的反思,從沒有全面性地展開?
若是要評選近3年內最重磅的國際新聞,英國脫歐公投不只必然榜上有名,甚至可能名列前茅。
而英國自從脫歐公投通過、里斯本條約啟動以後所造成的產業外移、社會不安定⋯⋯等的面向,台灣媒體已經有不少深入報導;至於英國脫歐的原因,則有相當多的文章,將問題指向英國的「帝國主義」,使許多英國人民在內心深處,依然自認為是「日不落帝國」的子民,因此應當「光榮孤立」(splendidisolation)。
但在這些報導之後,下一個引起筆者興趣,卻還沒有被充分討論的問題是:「為什麼英國至今,對於帝國主義殖民全球的反思(或反省),從沒有全面性地展開?」(註一)
直到最近,看過由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最黑暗的時刻》(DarkestHour)後,對這個問題的想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勝利,可能正是英國帝國主義未能展開全面性反思的深層原因。
下文將以電影劇情的討論為開端,分享一些筆者的想法:
從頗受好評的電影《最黑暗的時刻》說起
劇情的主軸相當簡單,集中描述1940年5月初,邱吉爾甫接任英國首相的兩周內,如何將英國由原本主張與希特勒媾和的氛圍,轉變為願意「誓死一戰」。
而這並不是一個容易的決定──二戰初期的德軍在歐陸戰場勢不可擋,英國雖於1939年已派出大量士兵投入戰爭,卻非但沒有阻止德軍的攻勢,反而讓接近40萬人的英法主力部隊,被困在小鎮敦克爾克。
剛接任首相的邱吉爾雖然「主戰」,但除了當時國內主和的氛圍外,更重要的現實是大量的英國士兵被困在法國的海岸、危在旦夕。
在這樣的困境中,電影中的邱吉爾縱然內心恐懼、茫然,卻依然斡旋於內閣與國會議員間,堅定地鼓吹戰鬥。
接著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原本「只預期能夠救回3萬英國士兵」的敦克爾克行動(相關書籍、電影),居然成功撤回了超過30萬的部隊,也為同盟國日後反攻歐陸,留下了重要的命脈。
電影最後,則以邱吉爾著名的演說"WeShallNeverSurrender"作結,搭配著澎派的音樂,將觀眾的情緒推至高點,營造出「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結尾。
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預告,結尾即引用邱吉爾的演說。
影片/華納兄弟youtube
背離史實的「電影效果」,反應人們對當代困境的解讀
許多影評在討論這部電影時,都將焦點置於主角歐德曼(GaryOldman)精湛的演技或劇情安排的張力上。
但筆者傾向將這部電影置入整個英國脫歐的脈絡,以發展詮釋的可能性:
本片於2017年初首映,正是脫歐公投通過後,里斯本條約啟動的前夕──換言之,這是英國從「決定脫歐」到「正式開始脫歐」的時間點。
在面對脫歐後無法預料的衝擊時,這部電影的上映,也喚醒了英國關於二戰初期那段充滿恐懼和不安的記憶。
但卻透過一些背離史實的渲染(例如邱吉爾當時也曾考慮過與希特勒媾和,只是電影中未曾提及;他當時的演說,其實也沒有得到大眾立即的正面反應),彷彿在向英國社會宣稱:「一切的懷疑與迷惘都是暫時的,英國終究會挺過這次的脫歐危機,就像獲得二戰最終勝利一般的,回到大英帝國往日的榮光。
」
重點更是,其實多數大眾對這樣「熱血澎湃」的渲染,並未察覺或認為不妥。
一如許多二戰後的回顧文本,總是強調同盟國領袖們如何「正義凜然、齊心抗敵」,卻甚少著墨於包括《凡爾賽條約》的簽訂在內,一戰到二戰間錯綜複雜的真實國際局勢,與(後來的)同盟國在參戰前各自的盤算。
勝者詮釋歷史,無形間造就了一廂情願的「樂觀想像」
顯然二戰的勝利,絕不只是一個歷史事件而已,在「歌頌勝者/檢討敗者」的邏輯中,更是合理化英國不須反省自身,包括其帝國主義歷史的護身符(註二)。
而就筆者來到英國後,實際接觸的人群中,也確實體現出這種氛圍:脫歐支持者樂觀的相信在脫離歐盟的「枷鎖」後,英國必能與其他歐洲國家,完成對英國更加有利的貿易協定,從而帶給人民更好的生活品質⋯⋯云云。
這種對於國際關係近乎一廂情願的想像,或許也可以視為缺乏對帝國主義反思的遺毒。
從電影上映後,又過了一年多的時間,《最黑暗的時刻》不只票房表現亮眼,也獲獎無數。
但於此同時,距離正式脫歐的時限已經不到一年,但談判的過程卻遠不如電影結局中的樂觀,衛報的專欄作家甚至認為「英國希望的條件近乎於幻想」。
作為一個參與其中的旁觀者,往最阿Q的方向想,筆者只能認為:也許原本二戰後就該展開的帝國主義反思,在英國脫歐、並實際面臨種種後果之後,終於能夠離開學術的象牙塔中,更加全面地在英國社會中,激起一些漣漪吧。
電影《最黑暗的時刻》海報。
圖/DarkestHour臉書專頁
註一:更多關於英國帝國主義的研究,可參閱《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
註二:邱吉爾並非這個脈絡中唯一的案例,在滑鐵盧戰役中帶領聯軍擊敗拿破崙的威靈頓將軍也是英國近代歷史中常被提及的軍事領袖。
兩個案例可以有類似的解讀。
執行編輯:HUI
核稿編輯:張翔一
PhotoCredit:MsJaneCampbell@Shutterstock
英國
脫歐
二戰
帝國主義
歷史
關聯閱讀
【脫歐肥皂劇】會吵的孩子有糖吃,但也可能數敗俱傷:英格蘭、蘇格蘭、愛爾蘭、北愛爾蘭的四角關係
英國大選結果的「白話文」分析──沒有人贏的選舉,後脫歐時代的選擇
作品推薦
大師就不能挑戰嗎?牛津座談會教我的事
「第三種中國想像」的契機──心胸開放、立場堅定,談兩岸青年交流的「事前準備」
參考資料
TOP
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
作者畢業於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台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目前是英國牛津大學音樂學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於如何透過討論音樂的全球流動提出批判帝國主義與冷戰政治的新論述。
專欄以「業餘知識分子」為名,期許自己成為薩伊德(EdwardWadieSaid)筆下「思想上的業餘者」,不為權力所動,只為自己的興趣而發言。
粉絲專頁:郁見英國-直擊牛津博士的生活
部落格:郁見英國-直擊牛津博士的生活
方格子:王敏而/業餘知識分子的音樂、學術筆記
看更多
上一篇
「香料、金錢與上帝」:荷蘭人為何比我們更懂印尼?
下一篇
【歷史文化】「每次在電視上看到新加坡,都覺得那裡是我的國家」──在孟加拉灣浪濤上流轉的移民,與他們的命運
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現場Live
【英國脫歐現場:倫敦】「我們回不去了」──當Brexit成真,為什麼高學歷的年輕人高興不起來?
評論Opinion
我們熟悉的世界正在崩壞──「民主制度」或許無法逆轉,但它不曾、也不會是所有問題的萬靈丹
影劇Film
「香港電影已死」,還是正在脫胎換骨?——從「黃秋生面嗆成龍」假新聞事件說起
科技Technology
永續行動,從日常生活開始
廣編企劃|【U20論壇演講精華|#逆轉氣候變遷:2030氣候願景,新北淨零碳城市】
熱門文章
1
走遍聯合國193個會員國、環遊世界7次──西班牙旅行達人:想了解世界就得旅行(BBCNews中文)
2
南韓前10頂大已呈「一國九私」局面?──從「國私立大學之爭」社群戰火,看臺韓環境大不同
3
一鍵重置人生──安樂死膠囊艙「Sarco」市場競爭力何在?瑞士人民又是如何看待?
4
以前年終獎金破紀錄、今年裁員創新高──中國互聯網神話的「夢醒時分」
5
告別用不到的奢侈品──日本中古市場盛行,如今「二手風」也吹到台灣
6
生平第一次出國,我的目的地是台灣
合作推薦
合作推薦
換日線Crossing-最貼近你的國際新視野
歷年季刊
團隊成員
大事記
Copyright©2021天下雜誌.Allrightsreserved.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延伸文章資訊
- 1大英帝國-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中期,此時英格蘭已經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今後的美利堅合眾國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省份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 ...
- 2谁埋葬了大英帝国,美国会步其后尘吗 - 瞭望
但是与人们认为的那些原因有所不同,大英帝国瓦解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殖民地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也不是从爱尔兰新芬党到印度国大党这些“自由战士”的反帝 ...
- 3大英帝國是怎麼走向衰落的 - 每日頭條
文/朱雲繹隨著英國的最後一個殖民地香港1997回歸中國大陸後,英國的殖民地體系 ... 這次工業革命已經造成了大英帝國這套殖民地經濟體系的衰落和瓦解。
- 4大英帝國的經驗: 喪失美洲, 帝國的認同危機與社會蛻變| 誠品線上
「美洲喪失」帶來的衝擊--帝國認同的瓦解與重組英國在十八世紀初,已經具備了「帝國」的形式;然而,這個帝國不過是個橫跨大西洋兩岸的國度,聯繫母國與殖民地的,是 ...
- 5大英帝国_百度百科
大英帝国(英语:British Empire),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 ... 之间互相的内斗,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