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的意思|漢典“并”字的基本解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并”字的解釋,釋義,異體字,音韻方言,部首筆劃,康熙字典,說文解字,字源字形. ... 客家话 [客英字典] bin5 [海陆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 ...
導航
漢典古籍詩詞書法通識
查詢索引
............................
漢字拆分查詢
字典部首索引
字典繁體部首
字典拼音索引
字典注音索引
康熙部首索引
說文部首索引
簡體
拼音注音部首簡繁異體字
bìngbīngㄅㄧㄥˋㄅㄧㄥ部首干
部外5
總筆畫8繁體並併
𢆙幷竮𥩵並併竝𠀤
統一碼
字形分析筆順
基本区U+5E76
上下结构431132
五筆倉頡鄭碼四角
uajttuae80441
拼音bìngbīng注音ㄅㄧㄥˋㄅㄧㄥ部首干部外3總筆劃6統一碼5E76筆順431132
常通標
并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並bìngㄅㄧㄥˋ合在一起:~攏。
合~。
兼~。
一齊,平排着:~駕齊驅。
~重(zhòng)。
~行(xíng)。
連詞,表平列或進一層:~且。
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表不像預料的那樣:~不容易。
其它字義●並bīngㄅㄧㄥˉ ◎中國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
英語combine,annex;also,what'smore德語und,verschmelzen,verbinden,zusammenlegen,zusammenfassen,zusammenschließen,fusionieren,vereinigen
©漢典
并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並bīng〈名〉(1)古地名。
幷州[Bingprefecture](2)相傳禹治洪水,分天下爲九州。
幷州爲九州之一,其地在今河北保定、正定和山西大同、太原一帶。
沿用爲太原的別稱(3)漢置幷州,其地在今內蒙古、山西(大部)、河北(一部)。
東漢時併入冀州。
三國魏復置。
其地在今山西汾水中游並、汾喬木,望秋先隕。
——宋·沈括《夢溪筆談》(4)另見bìng其它字義◎並並、併、竝bìng〈動〉(1)(會意。
《說文》:“從二立。
”金文字形,爲二人並立之形。
本義:並行,並列)(2)同本義[sidebyside]並,併也。
從二立,會意。
今隸作並。
——《說文》並行。
——《儀禮·鄉射禮》並立則樂。
——《禮記·儒行》俄而並乎堯舜。
——《荀子·儒效》並紐約用組。
——《禮記·玉藻》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
——《詩·齊風·還》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
——《文心雕龍·附會》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並踵而生也。
——《韓非子·難勢》(3)又如:並列;並肩作戰;並介(不論窮富,都能耿介於守。
兼利天下叫並,孤介自守叫介);並夾(古代習射時從箭靶上拔取箭頭的工具);並封(古代傳說中的雙頭獸);並心(同心)(4)合併(由一部分與另一部分結合一起)[amalgamate;combine]併力西向。
——蘇洵《六國論》遂以周瑜,程普爲左右督,將兵與備併力逆操。
——《資治通鑑》並一而不二。
——《荀子·儒效》凡五十五章併爲蒼頡篇。
——《漢書·藝文志》今野獸並角。
——《漢書·終軍傳》(5)又如:兼併(容納合並);併疊(收攏;拼湊);並坐(謂因牽連而一併治罪);併兼(合併;併吞)(6)兼併;併吞[annex]秦初並天下。
——《史記·秦始皇本紀》巨是凡人,偏在遠郡,行將爲人所並,豈足託乎!——《資治通鑑》魏並中山。
——《戰國策·中山策》(7)又如:併火(即“拼夥”。
同夥拼殺);並卷(兼併席捲)(8)具備[have]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並。
——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9)通“屏”,“摒”。
排除[getridof]至貴,爵國並焉。
——《莊子·天運》(10)相同[beidentical;same]行與世異,心與欲並。
——嵇康《卜疑集》詞性變化◎並bìng〈副〉(1)全,全都[completely;entirely]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陶淵明《桃花源記》二人並有愧色。
——劉義慶《世說新語·言語》榮賊並非推心待慰帥者。
——清·梁啓超《譚嗣同傳》(2)又如:並然(完全);據我瞭解,事情並不是這樣(3)一起;一齊;同時[atthesametime;altogether]陳勝佐之,並殺兩尉。
——《史記·陳涉世家》劉備周瑜水陸並進。
——《資治通鑑》(4)又如:並舉;並日而食(兩天只吃一天的飯);並存不悖(同時存在而不衝突)◎並bìng(1)並且,連[furthermore;besides]杖至百,兩股間濃血流離,並蟲亦不能行捉矣。
——《聊齋志異·促織》(2)又如:我們完全同意並擁護這個報告(3)和,以及[and](4)另見bīng常用詞組併案併產並存並蒂蓮併發併發症並放併骨併合並夥並駕齊驅並肩並肩作戰並進並舉併力並立並勵並聯並列並流併攏並轡並且並驅並日並日而食併入併吞併網並無二致併線並行並行不悖並用並置並重©漢典
并國語辭典
并ㄅㄧㄥˋbìng動合。
《文選·曹冏·六代論》:「自此之後,轉相攻伐,吳并於越,晉分為三魯,滅於楚,鄭兼於韓。
」通「併」。
兼有。
《文選·陸機·謝平原內史表》:「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喜懼參并,悲慚哽結。
」《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副一齊。
《戰國策·燕策二》:「(蚌、鷸)兩者不肯相舍,漁者得而并禽之。
」《文選·左思·吳都賦》:「蓋象琴筑并奏,笙竽俱唱。
」通「並」。
用於否定詞之前,以加強否定語氣,帶有反駁的意味。
如:「你以為他笨,我并不認為如此。
」通「並」。
連而且。
如:「我支持這項決定,并加以宣導。
」通「並」。
并ㄅㄧㄥbīng名參見「并州」條。
大陸地區山西省太原市的別稱。
©漢典
【子集上】【一】
並·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7
並《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錄“并”字頭,請參考“並”字。
)
【子集上】【一】
並·康熙筆画:8 ·部外筆画:7
【集韻】竝,隷作並。
©漢典
【卷八】【从】
幷《说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并”字頭,請參考“幷”字:)
【卷八】【从】
『說文解字』
相從也。
从从幵聲。
一曰从持二爲并。
府盈切文三
『說文解字注』
(幷)相从也。
从舊作從。
今正。
合也。
兼也。
从从。
幵聲。
府盈切。
十一部。
一曰从持二干爲𢆙。
干舊奪。
今依韵會本補。
上言形聲。
此言會意。
干、經典用爲竿。
如孑孑干旄是也。
二人持二竿。
是人持一竿。
幷合之意。
或曰。
當出?篆。
解云。
?或从人。
人持二干爲?。
人持二干爲?者、猶又持二禾爲兼也。
俗幷字之所本也。
漢隷作幷。
©漢典
并音韻方言
国际音标piŋ˥˧;piŋ˥日语读音AWASERUNARABU韩语罗马PYENG 客家话[客英字典]bin5[海陆腔]bin5[客语拼音字汇]bin4[台湾四县腔]bin5[东莞腔]bin5[宝安腔]bin5粤语bing1bing3bing6潮州话bêng6 近代音中古音上古音黄侃系统:幫母青部;王力系统:幫母耕部;
韵书上古音中古音
©漢典
并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說文秦系簡牘楷書楷書楷書「并」甲774合33570「并」中山王昔鼎戰國晚期集成2840「并」望2.2「并」說文‧从部「并」睡.法12「並」「并」「并」「并」乙3429合738「併」 甲骨文金文楚系簡帛秦系簡牘說文小篆傳抄古文字
字形對比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日本
異體字𢆙幷竮𥩵並併竝𠀤
©漢典
【載入評論】
【論壇討論】
同音字
並(bing4)幷(bing4)靐(bing4)摒(bing4)寎(bing4)誁(bing4)偋(bing4)垪(bing4)䈂(bing4)竝(bing4)庰(bing4)䗒(bing4)檳(bing1)仒(bing1)氷(bing1)兵(bing1)冰(bing1)絣(bing1)梹(bing1)栟(bing1)鋲(bing1)槟(bing1)冫(bing1)蛃(bing1)
同部首
年幵平干幸幹幷
同筆畫
䌶忣芎阫㕦㐑屺忓𠇈㲻仲㚥
初中古詩詞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蒲松龄《狼三则·其二》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清·纪昀《河中石兽》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
明·魏学洢《核舟记》
延伸文章資訊
- 1併(拼音:bìng,注音:ㄅ|ㄥˋ) | 一把刀《中文字典》
併. “併”字,讀音是bìng,部首為亻,8劃。簡介:併 。bìng 。同“并1”①。 。 。... 漢字: 併; 拼音: bìng; 注音: ㄅ|ㄥˋ; 拼音分類: bing4; 讀音:.
- 2拼音查詢- 中文譯音轉換系統
拼音查詢. ::: 請輸入欲查詢漢字、注音或拼音(20字為限).
- 3併(注音:ㄅ|ㄥˋ 部首:人) | 《國語字典》
《國語字典》中漢字“併”注音為ㄅ|ㄥˋ,拼音為bìng,部首為人,8筆畫,意思是合在一起。如:「合併」、「併購」、「併攏」、「併發症」、「併案處理」
- 4併字解释_併的意思、拼音、部首、笔画、笔顺、五行_汉程字典
汉程字典提供“併”的意思、部首、拼音、读音、笔画、笔顺、繁体、异体、五笔、五行、结构、部件构造等关于“併”的详细解释。
- 5并- 教育百科| 教育雲線上字典
謝平原內史表》:「非臣毀宗,夷族所能上報,喜懼參并,悲慚哽結。」《文選.謝靈運.擬魏太子鄴中集詩序》:「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 ... 漢語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