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常見電離輻射對人體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β粒子固然也會引致內照射的危害,但比起α粒子所帶來的損害較小。

這是由於β粒子的穿透力較α粒子大,相對於α粒子,由β粒子所釋放的能量是被較大 ... 跳至主要內容 幾種常見電離輻射對人體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教育資源 false 幾種常見電離輻射對人體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呂振文 2010年9月 這篇文章是比較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線這三種不同種類的電離輻射對人體所產生的危害,如果你想知道多一些有關電離輻射的背景資料,請參考天文台以下網頁:  https://www.hko.gov.hk/tc/radiation/monitoring/ionizing.html α粒子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α粒子具有較大的質量,較多的電荷,可是它在物質中具有較小的穿透力。

縱使能量最大的α粒子在空氣中的穿透範圍可達到幾厘米,它仍然無法穿透人體皮膚角質層。

因此,由α粒子而引起的外照射1對人體所產生的傷害相對地也不是那麼嚴重。

然而,一旦α粒子進入人體,它本身所帶有的能量只會積存在一段較短的範圍內,而這一特點就變得至關重要。

在此情況下,由於α粒子被人體器官組織包圍,致該α粒子所引致的內照射2全局限於器官周圍的組織。

如果α粒子沉積在某一器官,幾乎所有由這α粒子所釋放出的能量會被該器官所吸收,而不會被分散到周圍更大的範圍,所以會對該器官的細胞構成大幅度的傷害。

β粒子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相比之下,β粒子在空氣中的穿透射程較α粒子大。

那些具有較高能量的β粒子能夠穿透外層皮膚並滲透至表面皮膚組織以下幾毫米深。

因此,相對於α粒子,β粒子對人體做成的外照射所引起的傷害較大。

但是,β粒子所帶來的外照射主要是局限於皮膚表面和表層皮膚組織,其引致的外照射危害也不是那麼嚴重。

β粒子固然也會引致內照射的危害,但比起α粒子所帶來的損害較小。

這是由於β粒子的穿透力較α粒子大,相對於α粒子,由β粒子所釋放的能量是被較大體積的器官組織所吸收,所以由β粒子引致的器官損傷也因而相對地較小。

   γ射線所產生的相對危害性 γ射線的穿透力強,在空氣和物質中具有相對較大的穿透範圍。

即使γ源位於很遠位置,由它產生的γ射線仍會對人體造成外照射的危害。

當人體暴露於γ射線,所有器官和組織很可能都受到照射。

因此,α粒子、β粒子和γ射線相比之下,由γ射線所引致的外照射危害最嚴重。

由於具有高穿透力,γ射線甚至可穿透人體。

因此,就內照射而言,由γ射線所釋放並被人體器官某一細小組織所吸收的能量相對地較低,因而對該器官引起的傷害也較小。

所以,由γ射線所引致的內照射危害,不及α粒子和β粒子所引起的嚴重。

外照射與內照射 由於外照射的輻射源在體外,遠離輻射源正是將外照射的傷害減至最低之最佳方法。

此外,縮短暴露於輻射的時間和加設屏蔽等都是一些有效的防護措施,以減少外照射所產生的傷害。

內照射的輻射源在體內,而放射性物質可透過吸入,食入或通過皮膚上的傷口進入人體。

放射性物質一旦進入人體,由內照射所引起的危害只能通過放射性物質的自然衰變或人體自然排泄而逐步減少。

對於那些半衰期長或自然排泄份量很小的放射性物質而言,它們會留在人體內較長時間。

加上一些放射性核素對某些人體組織或器官較為親和,並選擇性地沉積在這些組織或器官中,它帶來的內照射傷害便更大。

例如,碘﹙放射出β粒子及γ射線﹚及鍶﹙放射出β粒子﹚分別傾向於沉積在甲狀腺和骨中,而鈈﹙放射出α粒子﹚主要累積在骨及肝臟裡。

註 輻射源在人體外形成的照射,稱為外照射。

內照射是輻射源進入人體內形成的照射,例如可透過吸入或食入等途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