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法上意思表示之效力應類推適用民法(最高行政法院101年訴字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依民法第95條第1項規定,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
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不在此限。
是以,申請人如 ...
延伸文章資訊
- 1《民法概要》 - 高點法律網
一、民法第95 條第1 項規定:「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但撤回. 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 ...
- 2公法上意思表示之效力應類推適用民法(最高行政法院101年訴字 ...
依民法第95條第1項規定,非對話而為意思表示者,其意思表示,以通知達到相對人時,發生效力。但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不在此限。是以,申請人如 ...
- 3法學期刊-萬國法律第25 期(1986.02.01)-非對話意思表示之生效 ...
關鍵詞:, 對話之意思表示;非對話之意思表示;了解;送達;撤回;代理人. 中文摘要:, 意思表示之生效時期,一般可分為有相對人之意思表示與無相對人之意思 ...
- 4撤回(意思表示)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意義[编辑] · 非對話的意思表示。 · 在表意人為非對話意思表示時,法律仍然准許表意人有反悔的餘地,即其撤回意思表示的通知,同時或先於其所發出之意思表示到達 ...
- 5博客來-上榜模板:民總、債法(二版)>內容連載
關於非對話意思表示之撤回,其撤回之通知,「同時」或「先時」到達者,方生撤回之效力,即原意思表示不發生效力;撤回之通知「較後」到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