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疾病/擠不掉的「痘痘」!皮膚粉瘤是什麼?要緊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臉上、背上出現一個小突起,常讓人以為是粉刺或青春痘,下意識地想擠掉它。

... 囊腫,囊袋內皮層分泌的角質愈來愈多,摸起來就像一顆圓滾滾的小球。

健康刊物肝病資訊 第49期 出刊日:2019-07-12 返回上一層 面對疾病/擠不掉的「痘痘」!皮膚粉瘤是什麼?要緊嗎? 臉上、背上出現一個小突起,常讓人以為是粉刺或青春痘,下意識地想擠掉它。

其實,皮膚上的「違章建築」類型很多,粉瘤也是常見的一種,但是擠了不一定可完全消除,更可能因此發炎感染。

  諮詢╱林明秀(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皮膚科暨美容醫學中心主治醫師、好心肝門診中心皮膚科兼任主治醫師) 撰稿╱黃玉芳   滿20歲時,愛美的小琪特地去穿了耳洞,但是過一陣子她發現一邊的耳洞持續滲液,摸起來鼓鼓的,而且滲液的味道聞起來臭臭的。

拖了半年一直無法改善,才到皮膚科就醫。

醫師告知她穿耳洞的位置長了「粉瘤」,也就是一個球狀腫瘤,已經造成發炎。

在引流之後,粉瘤稍微消腫了一些,醫師再進行手術切除粉瘤,雖然耳洞也因此必須縫合,但這個困擾她半年的毛病也總算解決了。

「粉瘤」是一種良性腫瘤,又稱為表皮囊腫,是皮膚科門診中最常見的腫瘤。

常見的生長位置在皮膚有皺摺處,如脖子、胯下、腋下、耳朵後方、臉上、背部等。

  粉瘤的成因通常是皮膚表皮因摩擦破皮、外傷、手術等原因產生傷口,產生皮下囊袋,形成一個表皮囊腫,囊袋內皮層分泌的角質愈來愈多,摸起來就像一顆圓滾滾的小球。

上述案例中的小琪就是因為穿耳洞,耳垂皮膚有傷口,因而形成一個表皮囊腫。

  不痛不癢發炎才會痛 一般來說,剛開始表皮囊腫直徑大約2到3公釐大小,在沒有發炎的情況下,通常不痛不癢,但是一旦發炎,就會越長越大,很可能造成細菌感染、出現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

長在背上的表皮囊腫,因為容易忽略,少數民眾甚至可能「養」到直徑7、8公分大才就醫。

  過去新聞就曾報導,藝人李易的背上原本有顆小小的表皮囊腫,他以為只是一般的粉刺類東西,不以為意,一拖5年後,發現它愈變愈大,而且壓到會痛,才決定就醫切除。

他也公開自己術後的傷口,就像50元硬幣那麼大,這是因為表皮囊腫長到比較大才切除,所以傷口較長。

粉瘤、粉刺、青春痘大不同  亂擠恐發炎感染 不少人一看到皮膚上冒了一個小點、或有突起物,就猜測自己是長了粉刺或青春痘,隨手就想擠掉它,其實表皮囊腫與粉刺、青春痘大不同。

  「粉刺」是皮脂腺分泌旺盛,造成毛囊開口輕微阻塞,常見長在鼻子、雙頰和下巴,擠了會有白白的角質和皮脂。

「青春痘」則是粉刺的「進階」版,跟皮脂腺分泌過多、毛囊開口角化異常造成阻塞、毛囊附近的「痤瘡桿菌」過度增生、以及毛囊周圍發炎都有關係。

除了T字部、兩頰等位置外,還容易出現在胸前、背後,擠了可能會有膿疱破裂,容易產生痘疤。

  粉刺跟青春痘可能擠了就會消失,但如果是表皮囊腫,有些沒有開口,擠不出分泌物,有些有開口即使擠出白白如牙膏一般的分泌物(角質和皮脂混合物),但因為囊袋還在,會繼續分泌角質,所以不會因為擠了就消失。

  此外,若是表皮囊腫,擠破了就可能造成細菌感染、急性發炎,甚至造成蜂窩性組織炎。

臨床上有不少病例就是因為擠了之後造成細菌感染,不得不求助皮膚科醫師。

若表皮囊腫因此變得越來越大,手術開刀後留下的疤痕也會較大。

  相較於長在皮膚真皮層的表皮囊腫,還有一種常見的脂肪瘤,則是長在皮下脂肪層,組成物則是脂肪。

脂肪瘤摸起來也是圓圓的一球,但不會造成細菌發炎,也不會引起紅腫熱痛,除非太大或壓迫引起疼痛或不適,才需手術切除。

  由此可知,摸到或看到皮膚上長了東西,其實有很多型態,建議還是找皮膚科醫師鑑別診斷。

若是青春痘也建議不要隨便亂擠,以免留下痘疤。

粉刺可以使用含A酸、果酸等外用藥膏,至於青春痘則有口服抗生素、外用抗發炎藥可以治療。

粉瘤變大、發炎須求診皮膚科醫師 發現自己長了粉瘤,正確的處理方式可先觀察,如果沒有症狀、沒有長大、沒有發炎,可以和平共處。

一旦粉瘤有變大的傾向,建議找皮膚科醫師評估是否手術切除,把囊袋拿掉。

如果已出現發炎,則須先引流再做手術切除。

  長粉瘤沒有特定的季節,一年四季皆可能發生,不限於夏季,也與皮膚清潔無關,因此很難預防。

有些人就是有容易長粉瘤的體質,即使手術切除,之後仍可能出現在其他部位或是復發;另外粉瘤合併惡性腫瘤的機率較低,不需過於憂慮,但有些附屬器腫瘤或惡性腫瘤肉眼下也類似粉瘤,因此一旦長了粉瘤須找皮膚科醫師鑑別診斷。

Facebook Google+ Twitter 微博 請別錯過本期其他精彩內容… 編輯筆記/從細微處觀照健康 健康新聞/于美人自嘲「梁山泊好漢」手術6小時取出108顆腎結石 健康新聞/資深演員馬如龍病逝罹罕見神經內分泌腫瘤 封面專題/尿液藏健康「泌」密排尿情形總體檢 熱門話題/基因檢測、液態切片「算病」掀熱潮 焦點特寫/保護心血管「壞膽固醇」治療目標值再降低! 醫學新知/腫瘤細胞如何在高突變率中精巧求生? 面對疾病/肺腺癌病例頻傳!手術後,該如何照護? 面對疾病/高血壓引起的出血性腦中風該如何搶救? 面對疾病/眼壓正常不表示沒有青光眼!預防青光眼的正確觀念 面對疾病/關節積水怎麼辦? 身心樂活/「搞操煩」、容易緊張…是罹患焦慮症嗎? 楊智超醫師專欄/「公主病」發作?!神秘的纖維肌痛症 粘醫師消脂保肝專欄/消脂保肝還護「奶」 內分泌知識小棧/糖尿病新藥輩出降血糖更精準、更容易! 聰明養生術/天天低頭滑手機,脖子也「當機」了!如何正確保養頸椎?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