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安_百度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偷安,讀音tōu ān,漢語詞語,意思為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難。

反饋 分享 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https://baike.baidu.hk/item/偷安/461488 複製 複製成功 偷安 編輯 鎖定 偷安,讀音tōuān,漢語詞語,意思為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難。

中文名 偷安 拼    音 tōuān 注    音 ㄊㄡㄢ 釋    義 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難 目錄 1 解釋 2 出處 偷安解釋 編輯 1、只求目前的安逸;苟安。

[1]  2、貪圖眼前的安逸,不顧將來可能發生的危難。

偷安出處 編輯 《史記·秦始皇本紀》:“小人乘非位,莫不怳忽失守,偷安日日。

”唐·鄭谷《水軒》:日日狎沙禽,偷安且放吟。

讀書老不入,愛酒病還深。

宋·司馬光《遺表》:“臣竊見十年以來,天下以言為諱,大臣偷安於祿位,小臣苟免於罪戾,閭閻之民,憔悴困窮,無所控告,宗廟社稷,危於累卵,可為寒心。

”宋·汪應辰《文定集·廷試策》:“承晏安太平之後,苟且偷安,昧於遠圖,政令日弛,法度日隳。

”《古今小説·木綿庵鄭虎臣報冤》:“他在相位一十五年,專一矇蔽朝廷,偷安肆樂。

”清·魏源《聖武記》卷十四:“地方大吏,原以整頓地方,豈可圖便偷安,置國計於不問。

”淦女士《隔絕》:“你現在看我已到了這樣境地,還是這樣偷安苟活着,或者以為我背前約了。

”宋·蘇軾《羅適知開封縣程之邵知祥符縣制》:“以爾之邵,才力強敏,無媮安之意。

”宋·杜安世《鳳棲梧》:閒把浮生細思算。

百歲光陰,夢裏銷除半。

白首為郎休浩嘆。

偷安自喜身強健。

《清史稿·諸王傳三·饒餘敏郡王阿巴泰》:“爾毋媮安,斯克敵制勝,身不期強而自強矣。

”梁啓超《新民説》第七節:“保守今日,故進取之念消;媮安今日,故冒險之氣亡。

” 參考資料 1.    偷安  .漢典[引用日期2020-09-28] 圖集 偷安的概述圖(1張)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15次歷史版本 最近更新: 柠酱lyn610_ (2021-11-17) 1 解釋 2 出處 百科協議    隱私協議    意見反饋 Beta 進入詞條 清除歷史記錄關閉 編輯 反饋 登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