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37」的魔咒—談小兒發燒處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另外,常常還有另外一個名詞叫「微燒」或「夯夯」(台語),總有不服氣的家長認為體溫攝氏37度至少算是「微燒」。

在醫學上,耳溫攝氏37.5到38度可能是正常或輕度發燒。

所以, ... 數字「37」的魔咒—談小兒發燒處置 小兒感染科   李敏生主治醫師(102年7月) 對於數字,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迷信,就如同職棒球員選擇球衣號碼一樣,總有最適合自己的數字。

但是有些數字就不甚討喜,照顧兒童多年,對於數字「37」最有感觸,這數字彷彿被施與魔咒般,每位家長,無論有無醫療背景,一聽到數字「37」就開始擔心皺眉,甚至坐立難安。

體溫攝氏37度究竟該不該擔心?在少子化的社會,絕大多數的家長面對不容閃失的兒童健康問題,心裡總是對這數字「37」有陰影存在,其實要回答這個問題的前提是必須知道測量體溫的方式。

絕大多數的家長小時候是用測量腋溫的方式判斷是否發燒,在醫學上,發燒的定義是中心體溫≥攝氏38度,腋溫大約低於中心體溫攝氏0.8度,所以腋溫≥攝氏37.2度就算發燒,這記憶的印記讓我們都不喜歡「37」這數字。

不過,目前我們比較常使用耳溫槍量體溫,耳溫大約等於中心體溫,所以耳溫≥攝氏38度才算發燒,當然,發燒代表身體的警報器作響,勢必我們該注意孩子的狀況。

另外,常常還有另外一個名詞叫「微燒」或「夯夯」(台語),總有不服氣的家長認為體溫攝氏37度至少算是「微燒」。

在醫學上,耳溫攝氏37.5到38度可能是正常或輕度發燒。

所以,如果瞭解了數字的魔咒起因後,耳溫低於攝氏37.5度的體溫就別再放在心上了。

至於兒童發燒到幾度要服用退燒藥的問題,也是常常造成大家的困擾,大概每位醫師的說法都略有差異,當然會有無所適從的感覺。

服用退燒藥原則其實很簡單,就是耳溫未超過攝氏39度時,孩子有頭暈、頭痛等不舒服才需要以藥物退燒,除非孩子是先天性心臟病、熱性痙癴或癲癇、慢性貧血等特殊狀況,才有必要在耳溫攝氏38度時就給予積極退燒,體溫攝氏41度以下的發燒是不會對腦部或其他器官造成直接傷害的。

所以,聰明的家長可以自己觀察孩子最容易不舒服的體溫給予退燒藥,也許是耳溫攝氏38.5度、也許是耳溫攝氏39度,應該可以因人而異的。

口服退燒藥的藥效多半在服用後一小時開始,持續4到6小時左右。

所以服用退燒藥後的第一個小時,多半會有體溫仍然持續上升的情形,而且會有吃完退燒藥再燒起來的可能。

一般建議至少服用2至3小時後還未退燒,再給予第二種退燒藥(包括栓劑),而「燒退燒退」代表疾病還未緩解,可能是病毒感染需要經歷一個過程,抑或是細菌感染需要2至3天看抗生素的療效,所以就醫後家長最好定時紀錄孩子的體溫並注意代表病情惡化的指標,譬如發燒的最高體溫越來越高、發燒的頻率越來越頻繁、體溫正常時的精神活動力明顯差很多及尿量明顯減少等等。

出現惡化的危險指標立即再就醫,無危險指標則遵從醫囑覆診,才是保障孩子安全又不過度醫療浪費的不二法門。

怎麼破除大家心中這數字「37」的魔咒,就看大家是否清楚小兒發燒的處置,當我們知道得更多、更會照顧,孩子才會真正安全平安的度過生病的危險。

【回 本期目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