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創意產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透過創意或文化積累,形成可運用的智慧財產,而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的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一詞,源自2002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十項重點計畫」之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
文化創意產業透過創意或文化積累,形成可運用的智慧財產,而具有創造財富與就業機會潛力的行業。
文化創意產業一詞,源自2002年行政院「國家發展十項重點計畫」之一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結合英文culturalindustries(文化產業)和creativeindustries(創意產業),簡稱「文創產」。
1994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規畫推動「社區總體營造計畫」,以「文化產業」為號召,針對鄉村振興問題提出一種「內發性的」(endogeneous)發展策略,重視手工性、個性化、限量生產和地方魅力,以對抗引進外來資本和勞力、追求大量生產、以外部消費為導向的產業模式。
後者接近於歐陸文化批判學派阿多諾(TheodorW.Adorno)所指的CultureIndustry(文化工業),主要指涉以複製技術為基礎的影音媒體等流行文化,強調它對於文化藝術本質的認知和作用是一種戕害。
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UnitedNationsEducationalScientificandCulturalOrganization)對於文化產業之定義為:「結合創作、生產與商業的內容,具有無形資產與文化概念的特性,並獲得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而以產品或服務的形式來呈現。
」2002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計畫的對象,除了先前社造型的「文化產業」之外,也涵括資本主義商品邏輯的「文化工業」,其對象可以分為三圈,產業範疇與主管機關分別是:最內的第一圈由文建會主管,包括:視覺藝術產業、音樂與表演藝術產業、文化展演設施產業、工藝產業;第二圈是經濟部主管,包括廣告產業、設計產業、設計品牌時尚產業、建築設計產業、創意生活產業、數位休閒娛樂產業;第三圈是新聞局所主管,包括電影產業、廣播電視產業、出版產業。
文化創意產業要有卓越發展,須以堅強的純藝術美學核心圈為基礎,否則難以產出具有經濟價值的衍生性文化產品,若將純藝術納入文化創意產業,須避免採取產業化的經營管理模式才能自主、蓬勃發展。
撰稿者:蘇昭英最後修訂日期:100年07月22日參考資料:1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1995。
《「文化、產業」研討會塈社區總體營造中日交流展論文集》。
南投:臺灣省手工業研究所。
2揭陽編輯。
2006。
《國族主義到文化公民:臺灣文化政策初探》。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3陳其南。
1995。
〈社區總體營造與文化產業發展〉。
《臺灣手工業》,55:4-9。
4陳昭義總編輯。
2004。
《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2004年》。
臺北:經濟部文化創意產業推動小組辦公室。
5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
2004。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手冊》。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文章資訊
- 1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的現狀與前瞻
尤其進入二十一世. 紀,台灣社會已經接受以文化保存、. 社區特色發展為核心價值的文化產. 業,此時政策轉向文化創意產業,引. 起許多懷疑,因為文化、藝術的發展. 應有超越 ...
- 2在什麼都能文創的今天,文化創意產業面臨的最重要問題是什麼?
此外,《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3]的台灣作者在評論中也指出了以下幾點:「在創建文化創意園區時,必須明確其位置和目的,並具體定義『什麼樣的您想 ...
- 3文化創意產業-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化创意产业,或稱文化及创意产业(英文: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或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簡稱文創產業,...
- 42020年臺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
文化創意產業營業額首次突破9千億元:2019年文創產業總營業額9,124.1億元,較2018年的8,798.2億元,成長3.7%,高於全國經濟成長率3.03%。 · GDP佔比提升 ...
- 5中華民國文化部-文創產業類
文創產業類 · 文化創意產業內容及範圍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施行細則 · 文化部公有文化創意資產利用辦法 · 文化創意事業原創產品或服務價差優惠補助辦法 · 營利事業捐贈文化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