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個善心所及二十六個惡心所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指諸惑之體可分為貪、瞋、癡、慢、見、疑等六種根本之煩惱。
◎二十種隨煩惱. 小乘俱舍論以一切之煩惱稱為隨 ...
如淨的淨心園念一句阿彌陀佛能消多劫生死重罪,念一聲阿彌陀佛,上窮有頂天,下極風輪獄,塵剎眾生,皆受布施之益。
故念佛能超薦鬼神亡靈,能救度中陰。
若病重時看見冤魂厲鬼來侵擾,或化作順境來誘惑,只要牢記誠懇念阿彌陀佛,冤厲邪魔聽到念佛,就能超昇脫苦,歡喜而去。
因此冤結得以化解,業障得以消除。
自己遂能順利往生極樂世界。
日誌相簿影音好
延伸文章資訊
- 1法鼓山心靈環保學習網能白話?貪、瞋、癡、慢、疑?嗎?
煩惱"一書,該書介紹了唯識學的26種煩惱,並以老師自己生活上的點滴加以詮釋,頗值得一看;茲節錄相關部份內容如下: 貪: 染著、渴愛、求不得苦與患得患失. 瞋: 來自 ...
- 2唯識學的所謂煩惱---根本煩惱與隨煩惱
根本煩惱: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一、貪者, ... (1)小隨煩惱:指忿、恨、覆、惱、嫉、慳、誑、諂、憍、害等十種煩惱;此十種煩惱各. 別而起, ... 丁天編...
- 3大乘百法明門論研究
煩惱六者:一貪,二瞋,三慢,四無明,五疑,六不正見。 ... 今百法即用分析的方法,將煩惱之行相,一一詳細道出,共有二十六種,此二十六種又大分為二,細分 ...
- 4根本煩惱-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 530種情緒是煩惱的真正起源 - 信願行懺
佛教小乘的《俱舍論》和大乘的《大乘阿毘達摩》中,講了很多煩惱的定義與 ... 其中二十六種是煩惱,包括六種根本煩惱,與二十種隨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