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 魯迅的弟弟 - 曉茵萬事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周作人,男,(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搜索
周作人
人物|
行業人物|
作家|
魯迅的弟弟
周作人,男,(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原名櫆壽(后改為奎綬),字星杓,又名啟明、啟孟、起孟,筆名遐壽、仲密、豈明,號知堂、藥堂、獨應等,浙江紹興人。
是魯迅(
周樹人
)之弟,
周建人
之兄。
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
新文化運動
的杰出代表。
歷任國立北京大學教授、東方文學系主任,燕京大學新文學系主任、
客座教授
。
新文化運動中是《
新青年
》的重要同人作者,并曾任“
新潮社
”主任編輯。
“
五四運動
”之后,與
鄭振鐸
、
沈雁冰
、
葉紹鈞
、
許地山
等人發起成立“
文學研究會
”;并與魯迅、
林語堂
、
孫伏園
等創辦《
語絲
》周刊,任主編和主要撰稿人。
曾經擔任北平世界語學會會長。
代表作《周作人隨筆集》《現代日本小說集》等。
更多高清壁纸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1885年1月,出生在浙江紹興都昌坊口的周家。
取名魁壽,字星杓。
后因應考,改名奎綬。
教育經歷
幼年在家鄉的私塾書屋(
三味書屋
)里接受傳統的漢學教育。
1901年,受國內
新學
風潮影響,到南京進入
江南水師學堂
(民國后改
海軍軍官學校
)。
在校間,根據“周王壽考,遐不作人”的典故,改名為作人,號
樸士
。
在管輪班(
輪機
專業;
輪機科
)讀了6年,當時專業科目都用英文書,他因此有了相當的英文基礎,后來考取官費生,和哥哥魯迅、好友
許壽裳
(季茀)等人留學日本。
1903年,入江南水師學堂學習海軍管理,畢業后考取官費留學日本。
1906年,到達日本后先補習日語,后攻讀海軍技術,最后攻學外國語。
他以學“造房子”(土木工程)的名目出國,抵日后先讀日本法政大學預科,后入東京立教大學修
希臘文
,研讀《
遠征記
》(
蘇格拉底
的學生色諾芬的著作)等文學經典,課后也到神學院學福音書的希臘原文,課余和魯迅翻譯出版了著名的《域外小說集》一、二部分,這兩部譯作以
東歐
弱小民族文學為主,也包括
王爾德
等名家名作,但初版只賣出20多本。
雖然
胡適
曾說這個例子宣告用中文古文翻譯外文作品的失敗(《
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
》),但是《域外小說集》無論是古文的文采還是譯者對外文的理解都很杰出。
周氏
兄弟、許壽裳、
錢玄同
等人曾從國學大師
章太炎
學《說文解字》,并相互結下友誼。
另外周作人在日本還短暫學習
俄文
、
梵文
等。
工作經歷
1912年,在浙江省教育司任視學(督學)半年,后轉浙江省立第五高級中學教員,教了4年英文。
1917年,到北京大學附屬國史編纂處做編纂。
1918年出任北京大學文科(文學院)教授,擔任希臘羅馬文學史、
歐洲
文學史、近代散文、佛教文學等課程,并創辦北京大學東方語言文學系,出任首任系主任,該系師資還有
張鳳舉
、
徐祖正
等,后來因中日戰爭爆發而停辦。
1919年起任中華民國教育部國語統一籌備會會員,與
馬裕藻
、朱希祖、錢玄同、
劉復
、胡適5位
北大
教員兼
國語會
會員在會上聯名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經大會通過后頒行全國。
1922年,與錢玄同、陸基、
黎錦熙
、
楊樹達
、胡適、
沈兼士
等會員任國語統一籌備會漢字省體委員會委員(共16人)。
在“
非基督教運動
”高潮中,他和錢玄同、
沈士遠
、沈兼士及馬裕藻發表《信仰自由宣言》,重申信仰自由的精神。
1925年,在
女師大
風潮中,周作人支持進步學生,與魯迅、馬裕藻、
沈尹默
、沈兼士、錢玄同等人連署發表《對于北京女子師范大學風潮宣言》,并擔任女師大校務維持會會員。
1938年9月起,至
燕京大學
(美國基督教背景)國文系每周授課6小時,客座教授職稱。
行刺后日本憲兵進駐周作人家,在客觀上加速了其“落水”的進程。
社會活動
出任
汪精衛
政權職務
1939年1月接下汪精衛南京政府國立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的聘書,3月應聘兼任
北京大學
“文學院籌辦員”,開學后兼任文學院院長。
1940年12月19日,汪精衛政權中央政治委員會31次會議通過“特派周作人為
華北政務委員會
委員,并指定為常務委員兼教育總署督辦”,1941年
元旦
正式上任。
1941年10月起,兼任東亞文化協議會會長。
1943年6月起,兼任華北綜合調查研究所副理事長。
1944年5月起,兼任《
華北新報
》經理和報道協會理事、
中日文化協會
理事。
1945年12月,
抗戰
結束后在
北平
以漢奸罪名被
蔣介石
主政的國民政府逮捕,并押解南京受審,監禁于老虎橋監獄,周作人的朋友和學生紛紛為他開脫求情,
俞平伯
還給在美國辦外交的胡適寫了封長信,請求胡適為周作人說情。
1946年11月6日,高等法院判處他14年
有期徒刑
,1947年12月9日改判10年有期徒刑。
1949年1月22日,
李宗仁
接任中華民國總統,在國共和談的空氣中,下令釋放政治犯,周作人在1949年1月26日被放出監獄,坐火車到學生尤炳圻在上海的家暫住。
1949年1月20日接任臺灣大學校長不無關系。
1949年8月14日,從上海回到
中國人民解放軍
管治下的北平定居。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周作人搬回北京八道灣的老房子,專心翻譯和寫作,以稿費維持生計。
1952年8月起出任
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編制外特約譯者,每月預支稿費200元人民幣,按月交稿。
反右運動中,在
北京圖書館
工作的兒子
周豐一
被劃為右派,停發工資,讓他的經濟負擔大增,只好給中央領導同志寫信。
在康生和
周揚
的過問下,稿費從1960年1月起,調高到每月400元人民幣。
1964年9月起,社會主義教育運動進入高潮,其稿費又減半至每月200元人民幣。
1966年6月起,
人民文學出版社
不再給周作人預付稿費。
1966年8月2日,被紅衛兵查封了家,并遭到皮帶、棍子抽打。
其后周作人兩次寫了短文讓兒媳張菼芳交給當地派出所,以求服用安眠藥安樂死,都無音信。
個人作品
翻譯經典
中國共產黨
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后,周作人受到剝奪政治權利(1953年12月19日
人民法院
判決)的處分,在首都北京的家里專事翻譯和寫作,但不允許以本名出版。
這段期間,他翻譯日本古典文學和古希臘文學作品多部,同時應邀校訂別人的譯稿。
有些沒有結集的
日本文學
中短篇譯作散見中國和香港傳媒。
他每個月開銷頗大,在寫給香港
曹聚仁
的信件里面曾說:“人民文學社派人來說,每月需用若干。
事實上同
顧頡剛
一樣,需要五百一月,但是不好要得太多,所以只說四百。
以后就照數付給”。
“因為負擔太重太多,所以支出太巨,每月要不足百元以上,這是我拮據之實情。
”
中華人民共和國交給他翻譯希臘
古典文學
和日本古典文學這項任務(
胡喬木
提議,毛澤東主席批準),產生了一批高質量的日本文學和
古希臘文學
經典漢語譯本。
包括古希臘喜劇《財神》(
阿里斯托芬
作)、《希臘神話》《
伊索寓言
》全譯本、古希臘悲劇《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
》(與羅念生合作翻譯);日本現存最古的史書《
古事記
》、滑稽短劇《
狂言選
》、
平安時代
隨筆代表作《
枕草子
》、滑稽本《浮世澡堂》(
日文
《浮世風呂》)和《
浮世理發館
》(日文《
浮世床
》)等。
他應邀校訂北京翻譯社的《
今昔物語集
》本朝部譯稿和
豐子愷
的《
源氏物語
》全部譯稿(與
錢稻孫
合作)。
他覺得畢生最重要,也最有成就感的譯作是用
古希臘語
(和
羅馬帝國
希臘化地區當時流行的新約
希臘語
;通用希臘語不同)寫作的
古羅馬
敘利亞
作家、哲學家路吉阿諾斯的作品選《路吉阿諾斯對話集》。
周作人精通日語、古希臘語、英語,并曾自學
古英語
、
世界語
。
著作日語譯本
時間
出版社
作品
1936年
山本書店
《北京の果子》
1938年
改造社
《周作人隨筆集》
1939年
文求堂
《中國新文學の源流》
1940年
冨山房
《周作人文蕓隨筆抄》
1940年
創元社
《瓜豆集》
1944年
実業之日本社
《結縁豆》
1955年
筑摩書房
《魯迅の故家》
1973年
筑摩書房
《日本文化を語る》
1998年
駿河臺出版社
《水の中のもの―周作人散文選》
2002年
平凡社
《日本談義》
2002年
新風舎
《魯迅小說のなかの人物》
其他譯本
日語
《現代小說譯叢》
《黃薔薇》
《陀螺》
《現代日本小說集》
《烏克蘭民間故事集》
《古事記》
《狂言選》
《枕草子》
《浮世澡堂》(日本語《浮世風呂》)
《浮世理發館》(日本語《浮世床》)
《現代日本小說集》(與魯迅合作)
《如夢記》
《石川啄木詩歌集》
《兩條血痕》
古希臘語
《路吉阿諾斯對話集》
《希臘擬曲》
《財神》(古希臘喜劇)
《希臘神話》
《伊索寓言》(全譯本)
《歐里庇得斯悲劇集》(與羅念生合作,古希臘悲劇)
英語
《域外小說集》(與魯迅合作)
《紅星佚史》
《現代小說譯叢》(與魯迅合作)
作品一覽
《
歐洲文學史
》
《
近代歐洲文學史
》
《談龍集》
《
藝術與生活
》
《
雨天的書
》
《兒童文學小論》
《兒童文學小論》
《中國新文學的源流》
《談虎集》
《魯迅的故家》
《夜讀抄》
《知堂回想錄》
《自己的園地》
《魯迅小說里的人物》
《瓜豆集》
《周作人書信》
《苦竹雜記》
《書房一角》
《老虎橋雜詩》
《魯迅的青年時代》
《永日集》
《藥堂雜文》
《苦茶隨筆》
《過去的工作》
《知堂乙酉文編》
《周作人文類編》
《木片集》
《苦口甘口》
《秉燭談》
《風雨談》
《藥味集》
《
周作人散文全集
》
《看云集》
《知堂書話》
《立春以前》
周作人自編文集
《知堂文集》
研究魯迅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他另一項重大的貢獻是撰寫《魯迅的故家》《魯迅的青年時代》《魯迅小說里的人物》這些回憶性文章,為魯迅研究提供了許多珍貴的第一手史料。
在報刊發表散文隨筆,后輯成《木片集》。
經曹聚仁介紹,在香港傳媒連載回憶錄《
知堂回想錄
》,后結集出版。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兒子周豐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到北京圖書館(
中國國家圖書館
)工作。
周豐一和愛人張菼芳照顧周作人度過晚年。
前輩
祖父:
周福清
(1838~1904年)
父親:
周伯宜
(1861~1896年)
母親:
魯瑞
(1858~1943年)
兄弟
長兄:周樹人(1881~1936年)(即魯迅)
三弟:周建人(1888~1984年)
配偶
日本籍妻子:羽太信子(1909年在東京結婚)
子女
兒子:周豐一1997年病逝兒媳:張菼芳
長女:周靜子
次女:周若子1929年夭折
健康狀況
1967年5月6日,下地解手時突然發病去世,享年82歲。
創作特點
散文
周作人一生當中研究日本文化五十余年,深得日本文學理念的精髓。
錢理群
指出周作人散文存在著一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情”(調),“氣味”,或者“境界”,“這種只能意會難以言傳的“情”(調),“氣味”,或者“境界”,是周作人散文的藝術生命所在,它正是與日本文化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周作人的散文是更接近日本的。
而這種難以言傳的情調或者境界,就是“
物哀
”。
周作人的文章,
字里行間
,深深淺淺的情思當中總是涌動著一股淡淡的“物哀”思緒。
對日本文藝中的“物哀美”,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悲哀美”。
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種情緒,而這種情緒所包含的同情,意味著對他人悲哀的共鳴,乃至對世相悲哀的共鳴。
在不同的層次里,“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
正如
葉渭渠
所指出:這種無常的哀感和無常的美感,正是
日本人
的“物哀美”的真髓。
周作人在情感處理方式、諷刺修辭運用、語言以及文體諸方面均一定程度地受到日本審美經驗的影響,與這種影響相關,他形成了一種近似于日本
傳統文學
的文風,以溫和、沖淡之筆書寫個人的閑適、寂寞與不平,把玩人生的苦趣。
其實,他看似有閑而心無暇,不只是由閑適透出淡淡的哀緒,而且在閑適背后隱有無限憂愁;他不是以創作去體驗生活的寂趣,乃至玩味這種寂趣,而往往是借創作排解寂寞、憂愁,由此與日本文風區別開來。
翻譯
“興趣型”翻譯家周作人,兼顧當時的國情,是翻譯與研究相結合的學者化的翻譯,其文藝觀和創作在多方面受到了所譯原著及作者的某些影響。
他缺席“抗戰”翻譯,在“受命”翻譯時顯得規矩正式了很多。
周作人在《現代日本小說選》中講了他不選日本自然主義的理由。
在給沈雁冰的一封信中指出:“專在人間看出獸性來的
自然派
,中國人看了容易受病。
”
在現代中國周作人是最早提倡研究性科學、性心理學和性教育的人之一。
他提倡對于性問題的健康的正常的態度,這本身就具有反封建的意義。
因此,對
森鷗外
《性的生活》的翻譯和發表,超出了文學本身的價值。
周作人在1938年譯出時用的是英文VITASEXUALIS而非漢語標題,也考慮了當時的國情,雖然是先進,也總不是“明目張膽”。
錢理群說過:“對于周作人,他也許并不否認,甚至一定程度也在積極追求譯書的效果,但他更多的是出于一己的興趣,他是以興之所至的態度來從事譯作,不可能那么嚴肅認真,也只愿自然、自在地過著消閑的生活。
不愿以任何外在的東西——哪怕是譯書這樣有價值的思想文化活動——來束縛自己。
”
人物評價
在我印象中,似乎很少有人像周作人那樣,書讀得那么多,文章寫得那么雜,而且近乎篇篇可讀。
這是最令我敬佩他的地方。
周作人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尤其是他出任偽職后,他是“五四”新文化運動有影響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貢獻一在小品文,一在翻譯,然而他卻在歷史發展中淪為漢奸文人。
另外,他在保護北大校產、掩護
國民黨
地下工作者
等方面也做出過貢獻。
在《
周作人傳
》中就能看到3個周作人:一是“偽官吏”的“周督辦”,一是“尋夢者”的苦住庵庵主,一是周作人自己塑造的“為國為民”的“殉道者”。
他清新淡雅,如話家常的白話文,洋溢著深厚的中國、
東洋
、西洋古典與近現代文化素養,轟動一時,新文化運動中更發表影響深遠的《
人的文學
》《
平民文學
》《思想革命》等
啟蒙主義
理論文章。
可說是中國散文的一個高峰。
他的理論主張和創作實踐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影響,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五四”以后,周作人作為《語絲》周刊的主編和主要撰稿人之一,寫了大量散文,風格平和沖淡,清雋幽雅。
在他的影響下,20年代形成了包括俞平伯、廢名等作家在內的散文創作流派,一個被
阿英
稱作為“很有權威的流派”。
引用来源
•周作人鳳凰網2013-12-04
•名人故事:憶周作人先生精品學習網2018-07-14
•周作人:北大的支路新浪網2013-12-05
•周作人被槍擊紐扣救一命給周總理寫信要求工作中國作家網2013-12-05
•物之雅”與“物之哀”——梁實秋與周作人散文文風之比較中國作家網2013-12-13
•他是魯迅的弟弟,是散文家,也是被忽視的詩人|紀念周作人今日頭條2021-3-28
•周作人讀書-新華網新華網2022-01-08
人物經歷
早年經歷
教育經歷
工作經歷
社會活動
個人作品
翻譯經典
作品一覽
研究魯迅
個人生活
家庭生活
健康狀況
創作特點
散文
翻譯
人物評價
中文名
周作人
別名
知堂
原名
國籍
中國
性別
男
出生地
出生日期
1885年1月16日
去世日期
1967年5月6日
民族
漢族
職業
作家
代表作品
《周作人隨筆集》、《現代日本小說集》
筆名
主要成就
翻譯家,思想家
號
字
延伸文章資訊
- 1周作人 - 求真百科
周作人(生日:1885年1月16日-1967年5月6日),浙江紹興人。 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文學理論家、評論家、詩人、翻譯家、思想家,中國民俗學開拓人,新文化運動代表人物之 ...
- 2周作人-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生平
- 3小談周作人 - 每日頭條
單說文人周作人,散文自是沒得說,散文自五四以來無人能比得過。我們所知的周作人不單只是 ... 生平. 周作人(1885.1.16—1967.5.6),浙江紹興人。
- 4周作人 - 中文百科知識
生平經歷
- 5周作人生平疑案 - 博客來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浙江紹興人。曾在北京大學、燕京大學等校任教。五四運動時從事新文學寫作。他的著述很多,有大量的散文集、文學專著和翻譯作品。張資平(一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