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結構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產業結構(industrial structure)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繫和比例關係。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因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
產業結構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產業結構(industrialstructure)
目錄
1產業結構的定義
2產業分類
3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
4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因素
[編輯]產業結構的定義
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繫和比例關係。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因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
這些不同的生產部門,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會在增長速度、就業人數、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等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差異。
因此,在一個經濟實體當中(一般以國家和地區為單位),在每個具體的經濟發展階段、發展時點上,組成國民經濟的產業部門是大不一樣的。
各產業部門的構成及相互之間的聯繫、比例關係不盡相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產業的構成、各產業之間的相互關係在內的結構特征概括為產業結構。
[編輯]產業分類
在經濟研究和經濟管理中,經常使用的分類方法主要有兩大領域、兩大部類分類法,三次產業分類法,資源密集度分類法和國際標準產業分類。
(一)兩大領域、兩大部類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就是按生產活動的性質及其產品屬性對產業進行分類。
按生產活動性質,把產業部門分為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和非物質資料生產部門兩大領域,前者指從事物質資料生產並創造物質產品的部門,包括農業、工業、建築業、運輸郵電業、商業等;後者指不從事物質資料生產而只提供非物質性服務的部門,包括科學、文化、教育、衛生、金融、保險、咨詢等部門。
(二)三次產業分類法。
這種分類法是根據社會生產活動歷史發展的順序對產業結構的劃分。
產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門稱為第一產業,對初級產品進行再加工的部門稱為第二產業,為生產和消費提供各種服務的部門稱為第三產業。
這種分類方法成為世界上較為通用的產業結構分類方法。
我國的三次產業劃分是:
第一產業:農業(包括種植業、林業、牧業和漁業)
第二產業:工業(包括採掘業,製造業,電力、煤氣、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和建築業
第三產業:除第一、第二產業以外的其他各業。
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第三產業可分為兩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門,二是服務部門。
具體可分為四個層次:
第一層次:流通部門,包括交通運輸、倉儲及郵電通信業,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
第二層次:為生產和生活服務的部門,包括金融、保險業,地質勘查業、水利管理業,房地產業,社會服務業,農、林、牧、漁服務業,交通運輸輔助業,綜合技術服務業等。
第三層次:為提高科學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質服務的部門,包括教育、文化藝術及廣播電影電視業,衛生、體育和社會福利業,科學研究業等。
第四層次:為社會公共需要服務的部門,包括國家機關、政黨機關和社會團體以及軍隊、警察等。
(三)資源密集程度分類法
這種產業分類方法是按照各產業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資源的不同為標準來劃分的。
根據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三種生產要素在各產業中的相對密集度,把產業劃分為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
1、勞動密集型產業。
指進行生產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勞動力,而對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低的產業。
其衡量的標準是在生產成本中工資與設備折舊和研究開發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較大。
一般來說,目前勞動密集型產業主要指農業、林業及紡織、服裝、玩具、皮革、傢具等製造業。
隨著技術進步和新工藝設備的應用,發達國家勞動密集型產業的技術、資本密集度也在提高,並逐步從勞動密集型產業中分化出去。
例如,食品業在發達國家就被劃入資本密集型產業。
2、資本密集型產業。
指在單位產品成本中,資本成本與勞動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較大,每個勞動者所占用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本金額較高的產業。
當前,資本密集型產業主要指鋼鐵業、一般電子與通信設備製造業、運輸設備製造業、石油化工、重型機械工業、電力工業等。
資本密集型工業主要分佈在基礎工業和重加工業,一般被看作是發展國民經濟、實現工業化的重要基礎。
3、技術密集型產業。
指在生產過程中,對技術和智力要素依賴大大超過對其他生產要素依賴的產業。
目前技術密集型產業包括:微電子與信息產品製造業、航空航天工業、原子能工業、現代製藥工業、新材料工業等。
當前以微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為代表的技術密集型產業正迅猛發展,成為帶動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
因此可以說,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水平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競爭力和經濟增長的前景。
(四)國際標準產業分類
為使不同國家的統計數據具有可比性,聯合國頒佈了<>(ISIC)。
現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訂本。
這套〈國際標準產業分類〉分為A-Q共17個部門,其中包括99個行業類別。
這17個部門為:A、農業、狩獵業和林業;B、漁業;C、採礦及採石;D、製造業;E、電、煤氣和水的供應;F、建築業;G、批發和零售、修理業;H、旅館和餐館;I、運輸、倉儲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產、租賃業;L、公共管理和國防;M、教育;N、保健和社會工作;O、社會和個人的服務;P、家庭雇工;Q、境外組織和機構。
我國發佈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與代碼〉就是參照了〈全部經濟活動的國際標準產業分類〉而制定的,因此產業劃分與包括“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在內的大多數國家基本一致。
[編輯]產業結構的變化趨勢
(一)三次產業之間的結構變化趨勢
第一,第一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數國家呈不斷下降的趨勢。
直至70年代,在一些發達國家,如英國和美國,第一產業增加值和勞動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趨勢開始減弱。
第二,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數國家都是上升的。
但進入60年代以後,美、英等發達國家工業部門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在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中的比重開始下降,其中傳統工業的下降趨勢更為明顯。
第三,第三產業的增加值和就業人數占國民生產總值和全部勞動力的比重各國都呈上升趨勢。
60年代以後,發達國家的第三產業發展更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過了60%。
從三次產業比重的變化趨勢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國在工業化階段,工業一直是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發達國家在完成工業化之後逐步向“後工業化”階段過渡,高技術產業和服務業日益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主導部門。
(二)工業內部各產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工業化可分為三個階段:
1、以輕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像英國等歐洲發達國家的工業化過程是從紡織、糧食加工等輕工業起步的。
2、以重化工業為中心的發展階段。
在這個階段,化工、冶金、金屬製品、電力等重、化工業都有了很大發展,但發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業。
3、工業高加工度化的發展階段。
在重化工業發展階段的後期,工業發展對原材料的依賴程度明顯下降,機電工業的增長速度明顯加快,這時對原材料的加工鏈條越來越長,零部件等中間產品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業生產出現“迂迴化”特點。
加工度的提高,使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大大提高,而消耗的原材料並不成比例增長,所以工業發展對技術裝備的依賴大大提高,深加工業、加工組裝業成為工業內部最重要的產業。
以上三個階段,反映了傳統工業化進程中工業結構變化的一般情況,並不意味著每個國家、每個地區都完全按照這種順序去發展。
例如,新中國建立後,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就是首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定的重工業基礎,改革開放初期再回過來進行發展輕紡工業的“補課”,而現在則要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
(三)農業內部結構各產業的結構變化趨勢
隨著農業生產力的發展,種植業的比重呈下降趨勢,但其生產水平日益提高;畜牧業的比重逐漸提高;林業日益從單純提供林產品資源轉向註重其環境生態功能,保持和提高森林覆蓋率越來越受到重視;漁業日益從單純依靠捕撈轉向適度捕撈、註重養殖,其比重穩步上升。
[編輯]產業結構變動的影響因素
(一)需求結構的變化
需求結構變化對產業結構的變動的影響最為直接。
首先,產業結構變動取決於中間需求和最終需求的比例。
一個產業的中間需求越大,該產業部門就越具有原材料性質;最終需求越大,就越具有提供最終產品的性質。
這意味著中間需求和最終需求的比例關係變動將導致產業結構的相應變動,最終需求結構和規模的變化是促進產業結構演進的最重要的動因之一。
其次,人均收入水平不同階段上的個人消費結構。
當收入極為有限而不能滿足所有層次需要時,溫飽目標至關重要,居民自然傾向於把有限的收入用於購買生活必需品,主要是引導或帶動了農業和輕紡工業優先發展,這既是工業化能夠起步在需求結構上的根據,也是工業化首先從輕工業起步的需求依據。
同時邊際儲蓄傾向,即儲蓄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例低,也決定了既無實力發展資本或技術密集型產業,也無資本對傳統產業進行全面的技術改造,產業結構輕型化。
在人均收入中等水平階段,溫飽問題基本解決,隨著收入的增長,需求結構的重心由必需品轉向非必需品,邊際消費傾向,即消費增量與收入增量的比例的提高,使居民把增加的收入用於購買高檔耐用消費品,相應地,使提供資本物品的產業也發展起來,並反過來推動農業和輕工業的生產效率大幅度提高,為主要提供耐用消費品和設備的重工業上升為主導地位提供資本和勞動力,從而促進了產業結構高度化。
在人均收入高水平階段,不論從數量上還是檔次上,物質享受已得到極大的滿足,個人需求趨向多層次、多樣化、個性化和時尚化,這樣的消費結構必然帶動多層次的產業結構遞進升級,促進高加工度化和以信息咨詢業等高科技和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中心的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
個人消費結構是對產業結構變動影響最大的需求結構因素。
再次,消費和投資的比例。
在最終需求中的消費和投資的比例直接決定了消費資料產業同生產資料產業的比例關係,前二者比例的變動直接引起後二者的比例變動。
德國經濟學家霍夫曼以消費品工業凈產值與資本品工業凈產值的比例,即“霍夫曼比例”為理論依據,考察了20個國家18世紀以來的工業化史和統計資料,發現這一比例在發展過程中是持續下降的,即它是一個由消費品工業占主導地位,向資本品工業占主導地位的工業化漸進過程。
最後,投資結構。
投資是構成現實最終需求、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和實現產業擴張的重要條件。
因此投資結構,即資金投向不同產業方向所形成的投資配置量比例,是改變原有產業結構的直接原因。
因此,政府為達到優化產業結構的目標,就常常通過制定或修訂投資政策,變動投資結構來貫徹調節意圖。
(二)供給結構的變化
首先,生產要素的擁有狀況和它們之間的相對價格水平。
勞動力是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勞動力的數量和素質是產業結構演進的必要條件。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只要固定資產的生產能力能夠承受,中間產品供應能夠保證,一個新的或擴張中的產業部門擁有的勞動力越多,該部門就能得到較快發展。
另一方面,在其他因素可變的情形下,如技術結構不斷變動的現實經濟生活中,產業部門的更替變換就需要以勞動力具有充分的產業間可轉移性為條件,後者又從根本上取決於勞動力素質。
資金供應狀況是通過資金總量和資金投向兩方面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
在其他條件不變下,一個產業部門擁有資金愈是豐富,愈是能夠得到加快發展。
隨著技術創新和生產設備日益大規模化,沒有龐大的資金支持就無法發展重工業和新興產業。
同時,資金在不同產業部門的投向偏好會改變現有產業的存量結構和形成新的增量結構,即投資結構變動通過影響社會資產總量在各產業配置構成的變動,而影響產業結構動態。
可以說,資金供應總量和供應結構的變動是產業結構變動的直接原因。
其次,技術創新與技術結構變動是產業結構優化變動的決定性因素。
技術結構是指先進程度不同的各種技術之間的質的組合與量的比例關係。
從本質上講,技術結構在同一產業內部反映了資源的組合方式,在產業間反映了資源的轉換關係。
推動技術結構變動的動因則是技術創新。
縱觀世界產業結構演變的歷史,技術創新在本產業內部的傳遞與在相關產業間的擴散,從而技術結構的合理化與高級化的程度直接關聯著產業結構的合理化與高度化。
歷次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的變革總是以技術創新及相應的技術結構變革為先導,而歷次技術結構變革又都是以技術創新的產業化和對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相應的以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商品進出口結構的優化而告終。
最後,自然資源稟賦差異對不同的國家或地區的農業、採掘業、輕紡工業的發展有不同程度影響。
如,資源匱乏的國家或地區不可能形成資源開髮型產業,而是致力於構建資源加工型的產業結構。
當今,自然資源擁有狀況對工業部門結構的影響變得具有相對性,受資源稀缺制約的國家或地區可以藉助於科技創新和國際貿易來緩解和剋服自然資源對其經濟發展的約束。
(三)國際貿易
開放條件下,一國產業結構的形成和調整不僅受國內市場需求結構和供給結構因素的影響,還受其國際貿易狀況的影響,這種影響是通過國際比較利益機制來實現的。
一國產業結構在國際交換過程中,出口產品通常是由國內市場價值小於國際市場價值,本國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而進口商品則相反。
開放程度越高,其國內產業結構與他國的產業結構關聯程度也越高,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國內產業之間的投入產出關係,使得本國產業既有可能利用他國產業彌補自身發展不足,也有可能因依賴外向關聯而抑制了本國產業的自身發展。
可見,產業結構是貿易結構的基礎,決定了一國貿易結構的水平,而貿易結構是產業結構的反映,並引導著一國產業結構的變動。
(四)制度安排
經濟體制模式決定了產業結構的調節或轉換機制,並通過國家與企業的關係直接或間接影響產業結構變動。
產業結構調節機制是指在經濟系統內部,通過各產業部門間的相互聯繫和相互影響來實現產業結構從失調到協調,從低級狀態向高級狀態演進的手段和方法。
現代經濟史表明,在任何一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在橫向(合理化)和縱向(高度化)演進過程中,產業結構調節機制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性質、功能和效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產業結構演進的方式和效果。
根據體制因素可將產業結構調節機制分為:
第一,政府調節機制。
它是政府從巨集觀經濟角度考慮,主要以產業政策的設計與實施,對產業結構進行整體調節。
具體操作上,政府以政令或計劃形式直接調整產業結構,並藉助信息、協調關係的通報,建立投資審批或許可證制度以及相應的機構對企業進行“指導”和“勸說”。
政府權威對經濟資源具有很強的動員力量,能夠依據政策偏好,集中投資,在短時間內使某些重點產業優先建立起來。
但若政府調節機制運用過度或不合時宜,其本身所固有的局限性會暴露無遺:一是下達指令的方式屬於硬性調節,調節幅度大而彈性小,從而易產生調節過度和結構變動的波動。
二是政府從供給推動方式出發對產業結構調節,可能產生方向性誤導,再加上垂直封閉的決策傳遞系統,使得調整往往是在結構失衡達到很嚴重時才可能進行,難以剋服部門結構中資源配置效益的低效化。
三是政府調節機制下,各方利益差異的存在和協調難度大,易導致調節目標變形,形成偏斜度很大的,通常是重型化的產業結構。
第二,市場調節機制。
即依據經濟運行本身固有的內在自行調整力量來促使產業結構實現橫向和縱向演進。
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由於同等份額的資源在不同的產業中形成不同的效益,即“利潤差別”這一事實,就促成了資源向高效益、高生產率的產業轉移和配置,從而推動產業結構優化。
但是世界產業結構演變的實踐又證明,市場調節機制對產業結構的優化變動是有局限性的,包括盲目性,對瓶頸產業調節的失效、產業進入障礙、市場信息的不完全、甚至產業結構輕型化等等。
以上分析說明,產業結構優化不可能是純粹自覺或自發的,而只能是自發與自覺雙重調節過程,並且市場調節機制配置資源的效率要遠高於計劃調節機制。
在明確市場是配置資源,調節結構的主渠道的同時,政府有必要制定合理而有預見性的產業結構政策,以避免投資行為的盲目性,規劃好鼓勵優先發展的部門和需要援助的衰退部門,確定主導產業、基礎產業和戰略產業的發展順序,多使用經濟手段,在增強政府監督與引導功能的同時,註意減少政府干預的效率損失,提高巨集觀經濟效益和經濟結構整體素質。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4%BA%A7%E4%B8%9A%E7%BB%93%E6%9E%84"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259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基於三大產業的我國產業結構研究2頁 發展動漫產業轉型杭州產業結構1頁 江蘇各市產業結構和產業優勢分析4頁 馬鈴薯產業的發展及產業結構研究4頁 感測器產業現狀和產業結構思考6頁 我國能源產業與產業結構相關性探討6頁 我國能源產業與產業結構相關性研究8頁 產業結構的論文產業結構論文:基於產業結構差異的財政支出效應分析3頁 金磚國家產業互補性與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2頁 蘇台兩地產業結構變遷與產業合作發展路徑11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Kane0135,Zfj3000,AngleRoh,Cabbage,Dan,咪小鸭,Yixi,泡芙小姐,东风,Tiffany,KAER,方小莉,连晓雾,Tracy,刘维燎. 頁面分類:產業術語
評論(共3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產業結構"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110.52.140.*在2017年6月18日07:06發表
有幫助^_^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218.17.181.*在2019年10月22日13:41發表
Ithelpsalot.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120.84.12.*在2020年4月26日11:58發表
好棒
回複評論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1,954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INFP資本下鄉德國默克集團ISTP(人格特質理論)INFJ第一性原理ENFP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成吉思汗羅斯柴爾德家族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垃圾人定律21天效應破窗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5:05,2016年9月23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延伸文章資訊
- 1Category:產業類型 - MBA智库百科
X · 現代物流產業 · 新興產業 · 夕陽產業 · 信息產業 · 先導產業 · 新興戰略性產業 · 新能源產業 · 下游產業 ...
- 2產業類別及主要產品一覽表
產業類別及主要產品一覽表. 08 食品製造業. 081 肉類加工. 0812 肉類其他加工. 082 水產加工. 0820 水產加工. 083 蔬果加工. 0830 蔬果加工. 084 動植物油脂.
- 3產業分類
產業分類 ; 產業別, 細產業 ; 水泥 · 水泥 · 水泥製品 · 預拌混凝土 · 高爐水泥 ; 食品加工 · 方便麵 · 乳製品 · 調味品 · 食品加工 · 罐頭 · 肉品加工 · 農產品...
- 4產業結構 - MBA智库百科
產業結構(industrial structure)產業結構是指各產業的構成及各產業之間的聯繫和比例關係。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由於分工越來越細,因而產生了越來越多的生產部門。
- 5行業統計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