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送平台市場擴張新佈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台灣外送平台產業高市佔率的兩家外資品牌Uber Eats及foodpanda的運營模式相似: 除依據每筆訂單金額對餐廳抽成外,餐廳每月須支付系統使用費及上架費。

直接觀看文章 主選單 搜尋 搜尋: 張惠慈DarbyChang 圖片來源:Unsplash 前言-外送業者與運營方式各不同 台灣外送平台產業高市佔率的兩家外資品牌UberEats及foodpanda的運營模式相似: 除依據每筆訂單金額對餐廳抽成外,餐廳每月須支付系統使用費及上架費。

除了兩大外送平台,尚有可代排隊、外送的本土新創Cutaway卡個位及統一集團的foodomo,除上架費外,對餐廳也有抽成比例。

第三方物流企業Lalamove類似計程車快遞服務,以底價加上跳表里程計價,對於合作平台Lalamove不計消費者或餐廳店家,一律由叫車者付費,不會跟餐廳抽成,且若由消費者叫車,餐廳的外送訂單就不會增加任何成本。

資料來源: 上下游News&Market;Google;  中央通訊社 跨業大型集團參戰,搶進佈局 外送平台成兵家必爭之地,各大集團透過直接投資或部分持股方式參與此場盛會。

2021年統一超商收購foodomo宣告正式進軍外送市場; 有無外送則是信義房屋旗下子公司,與台灣大車隊子公司全球快遞策略結盟,更與 LINESPOT 串接,成為外送服務的第一個配送夥伴。

餐廳經營者使用的B2B訂位系統inline獲得新光三越支持,也嘗試跨足外帶外送服務。

大型集團介入餐飲外送服務,著重於策略性投資,透過布局快成長及高需求的外送服務,藉由大量且即時的會員資料比對、消費資訊累積、地理位置與支付情報分析等數據蒐集交換。

高度滲透消費者生活,擴大市場版圖,使外送產業成為各大巨頭們主力戰場。

資料來源:未來流通; 統一超商 兩大龍頭美食外送異業風格鮮明 平台要能吸引顧客,最大利器是餐飲品牌,foodpanda 網羅各類店家,擅打「團體戰」,時常推出期間限定主題性餐廳優惠,以主題性優惠搭配行銷手法推廣; 例如疫情期間,與HOLA合作推出風格餐具,讓疫情期間無法外出約會情侶,在家將漂亮的餐具一併送出,在家打造高檔餐廳。

更拓展合作夥伴至媒體平台,加入每年舉辦「肉食節」的GQ獨家合作,提供餐廳人氣燒肉店外送服務及獨家優惠。

而UberEats則是採取精簡策略,餐廳合作上架,必須分析多項數據、評價、市調測試,因此獨家取得王品集團及鼎泰豐外送機會。

資料來源:Google;foodpanda;UberEats 從外送美食拓展至生鮮雜貨 搭載著消費者使用習慣的迅速成形,外送平台業者進一步將服務面向擴大至消費者的其他生活需求。

 foodpanda及UberEats積極開發生鮮雜貨品項,與家樂福、大潤發、愛買等量販店展開合作。

UberEats與全聯結盟,採雙平台同步販售,相較於全聯既有會員以中年為主,UberEats的用戶年齡層較年輕,與UberEats合作可以吸引不同客群,透過雙邊各自的電商平台互相導入新流量,擴張市場版圖。

將觸角延伸至零售業,與便利商店合作,雙方共享會員資源和數據,透過外送平台超過百萬用戶數據,蒐集消費者需求及使用習慣,並將這些平台數據分享與幫助合作夥伴更快切入與掌握外送市場中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發展更多元的購物場景,以期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各項生活需求與服務,進而串起數位生活生態圈。

藉由與外送平台強強聯手開創新的銷售管道,為商店門市增加業績。

傳統市場外送服務政府輔助上架 UberEats 及foodpanda自今年進軍全台傳統市場外送,搭配台北市政府推出「不用上市場,生鮮送你家」政策,對有加入外送平台的傳統市場生鮮攤販,補助25%或50%的外送費用,為了疫情期間讓傳統市場生存下去,透過外送平台的合作、協助攤商轉型,為攤商開拓新的客群。

 UberEats目前在台北市的傳統市場外送規模最大,三級警戒期間單量成長3.6倍,而foodpanda也與台北市政府合作,正式開啟傳統市場外送服務,並於今年底前將傳統市場外送服務涵蓋台北市9成人口。

不僅拓展品牌服務版圖,更協助傳統市場攤商在疫情期間協助業績成長。

資料來源:Google;foodpanda;UberEats Foodpanda與Ubereats聲量觀察 以opview聲量觀察,過去一年內foodpanda在異業合作上創造的社群聲量較Uber Eats高(圖一),主因為foodpanda較常與店家合作特定優惠,在社群上較常被分享,也容易引起網友的關注。

兩個外送平台在新聞平台上累績的聲量最多,其中foodpanda佔63%;社群網站則累積第二高的聲量,UberEats則佔41%。

(圖二)新聞平台裡,主要以傳遞外送平台與品牌的異業合作的優惠內容以及合作的新通路為主,當連鎖餐廳有新產品上市同樣會在新聞稿裡提到合作的外送平台,如 : 金蓬萊、嵜本生吐司、再睡5分鐘、孫東寶、麥當勞等。

觀察社群網站,當地店家會在地方公開社團裡宣傳店內優惠時同步提到合作的外送平台,也有網友會在公開的外送平台社團裡討論該平台最新合作的店家以及優惠。

資料來源:Opview 2020.11.17–2021.11.17 圖三為兩大平台在社群上的總聲量,因兩大平台是台灣目前市佔率較高的平台,較常被同時提及,故聲量較突出的月份都相差不大。

兩大外送平台在5月-7月的聲量較突出,因當時為疫情三級警戒期間,大部分消費者都在家上班,外送需求增加,新聞媒體也因時事而增加分享平台優惠資訊的頻率,社群平台也產生較多與外送優惠相關的討論。

foodpanda在12月參與新北耶誕城贊助,以及在1月與小北百貨、喜互惠合作,且與嘉義安仁家園合作公益外送,也引起社群的討論,聲量提高;而Uber Eats在1月與全聯合作,也在社群上產生討論聲量。

資料來源:Opview 2020.11.17–2021.11.17 圖四為兩大平台各自的正面與負面聲量數。

大部分皆為正面的文章,僅有少部分負面文章是關於公平會針對”foodpanda要求店家在外送平台上的價格要與店內價格相同”違反公平交易法且有限制競爭之虞而開罰台幣200萬。

而公平會也因此延伸警告兩大平台”獨家交易條款”,未來若平台繼續擴大簽署獨家交易餐廳的數量,或採行其他具實質強制獨家交易效果的限制,都可能產生違反公平交易法的疑慮。

資料來源:Opview 2020.11.17–2021.11.17 從過去一年內兩大外送平台總聲量裡較常出現的關鍵字可以看到,foodpanda較常與店家合作特定優惠,提供不同活動優惠碼,因此部分網站或網友會整理成一篇文章分享;而uber eats的關鍵字則較多集中在食物類別及名稱。

資料來源:Opview 2020.11.17–2021.11.17 結語-掌握崛起的外送平台納入行銷一環中 隨著消費習慣改變,外送平台的崛起,使用者攀升情況下,將外送平台視為不僅僅是提供產品之服務,更當成傳播及行銷媒介,借助外送平台,增加接觸到更多潛在顧客,讓他們願意親自上門,可以帶來更多品牌曝光及收入機會。

預期接下來,外送不會再侷限於餐飲及生鮮雜貨品項,隨著需求提高,拓展更多不同品項及產業參與外送服務,品牌行銷應進一步思考,藉由此浪潮,如何提高品牌能見度,甚至進一步提升網路討論聲量。

分享此文:按一下以分享至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LinkedIn(在新視窗中開啟)分享到Twitter(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寄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 PreviousArticle外送服務新潮流 NextArticle電視觀察窗:金馬58亮點齊發|電影人年度盛會解析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在此輸入你的回應…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電子郵件(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名稱 個人網站 您的留言將使用WordPress.com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Google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Twitter帳號。

( 登出 /  變更 ) 您的留言將使用Facebook帳號。

( 登出 /  變更 ) 取消 連結到%s 透過電子郵件通知我後續回應。

有新文章時用Email通知我。

Δ 文章存檔 2022年三月 2022年二月 2022年一月 2021年十二月 2021年十一月 2021年十月 2021年九月 2021年八月 2021年七月 2021年六月 2021年五月 2021年四月 2021年三月 2021年二月 2021年一月 2020年十二月 2020年十一月 2020年十月 2020年九月 2020年八月 2020年七月 2020年六月 2020年五月 2020年四月 2020年三月 2020年二月 2020年一月 2019年十二月 2019年十一月 2019年十月 2019年九月 2019年八月 2019年七月 2019年六月 2019年五月 2019年四月 2019年三月 2019年二月 2019年一月 2018年十二月 2018年十一月 2018年十月 2018年九月 2018年八月 2018年七月 2018年六月 2018年五月 2018年四月 2018年三月 2018年二月 2018年一月 2017年十二月 2017年十一月 2017年十月 2017年九月 2017年八月 2017年七月 2017年六月 2017年五月 2017年四月 2017年三月 2017年二月 2017年一月 2016年十二月 2016年十一月 2016年十月 2016年九月 2016年八月 2016年七月 2016年六月 2016年五月 2016年四月 2016年三月 2016年二月 2016年一月 2015年十二月 2015年十一月 2015年十月 2015年九月 2015年八月 2015年七月 2015年六月 2015年五月 2015年四月 2015年三月 2015年二月 2015年一月 2014年十二月 2014年十一月 2014年十月 2014年九月 2014年八月 2014年七月 2014年六月 2014年五月 2014年四月 2014年三月 2014年二月 2014年一月 2013年十二月 2013年十一月 2013年十月 2013年九月 2013年八月 2013年七月 2013年六月 2013年五月 2013年四月 2013年三月 2013年二月 2013年一月 2012年十二月 2012年十一月 2012年十月 2012年九月 2012年八月 2012年七月 2012年六月 2012年五月 2012年四月 2012年三月 2012年二月 2012年一月 標籤雲5G AI APP AR carat caratmedia CARATWeekly CARATWeekly ConsumerInsight data digital digitalmarketing facebook google IG Instagram line TV VR YouTube 亞馬遜 克拉克凱 內容行銷 凱絡 凱絡克拉克凱 凱絡媒體 凱絡媒體週報 品牌 品牌智能幕僚 品牌策略 商機 商機2020 外送 大數據 媒體專題 宅經濟 市場動態 廣告 廣告優化 廣告成效 廣告開箱 後疫情時代 房市 收視率 數位媒體 數位廣告 數位廣告開箱 數位行銷 數位轉型 數據 數據戰鬥機 數據解密 消費者洞察 消費者體驗 產業趨勢 疫情 疫情衝擊 直播 社群 網購 網路行銷 臉書 蘋果 行動支付 行銷 行銷策略 趨勢 車市 金融 零售 電信 電商 電視聲戰榜 電視聲量 餐飲 追蹤 已追蹤 凱絡媒體週報‧數位智庫 加入其他2,440位關注者 我要註冊 已經有WordPress.com帳號了?立即登入。

凱絡媒體週報‧數位智庫 自訂 追蹤 已追蹤 註冊 登入 複製短網址 回報此內容 以閱讀器檢視 管理訂閱 收合此列   載入迴響中...   發表迴響… 電子郵件 名稱 網站 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 你的姓名 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取消 文章未送出─請檢查你的電子郵件地址! 電子郵件地址檢查失敗,請再試一次 抱歉,你的網誌無法透過電子郵件分享 %d位部落客按了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