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希臘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 - 回到主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第三大分支的東方教會,包括了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 Churches)如希臘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 Churches)和東方亞述教會(The Assyrian Church of the ...
聖經分享
發佈日期:二零零六年八月七日
主頁/靈修小品/教會歷史/中古時代東方教會
這個網頁
福音園地
聖經介紹
讀經之路
靈修輔讀
查經指南
研經筆記
靈修小品
真理分辨
譯本比較
[回到主頁]
[回到教會歷史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聯絡我們]
中古時代東方教會
現今基督教的派系,按2001年世界基督教百科全書統計,大約有33,830個宗派(denominations)。
可以分為三大分支:第一分枝是羅馬天主教會(Roman
CatholicChurch):第二分支是復原派(Protestantism);第三分支是東方教會(Eastern
Christianity)。
羅馬天主教會人數最多,大約有十億人(1
billion),因為他們接受嬰兒浸禮,也曾派遣宣教士到遠方傳教。
若果得著該國皇帝認信,則整國歸服羅馬天主教。
第二大的分支是復原派。
復原派中的宗派特別多,信徒也達6億5千萬(650
million)人。
内中宗派包括聖公會,信義宗,改革宗,長老會,浸信會等等。
第三大分支的東方教會,包括了東正教會(Eastern
OrthodoxChurches)如希臘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Orthodox
Churches)和東方亞述教會(TheAssyrianChurchoftheEast)。
信徒大約有三億(300
million)人左右。
羅馬天主教已經在早兩篇文章提及,復原派將會在下一篇文章討論。
现在這篇文章,集中討論東方基督教會。
東方基督教會
東方基督教會與西方羅馬天主教會,有相同的傳統。
但是在基督和一些基本教義上有一些分別。
東方基督教會大體上可追朔至初期教會的至大主教區,現分為四大宗派系列,他們分別如下:
第一:
東正教(theEasternOrthodox)
東正教包希臘東正教,俄羅斯東正教等等。
他們沒有教皇,卻各按國家有主教長,但他們都以伊斯坦堡主教為總主教長,不是從屬關係,而是尊敬尊重。
東正教人數佔整個東方基督教會三億人中的二億四千萬(240
million)。
第二:
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Orthodox)
因為東方正統教會的英文名稱意思與東正教相同,這裡只能用「東正教」代表theEasternOrthodox,而不用全名。
東方正統教會源於亞歷山大主教區和安提阿主教區。
現今包括埃及亞歷山大正統教會(Coptic
OrthodoxChurchofAlexandria),敍利亞安提阿正統教會(TheSyraic
OrthodoxChurchofAntioch)等等。
他們大約有五千萬信徒。
埃及正統教會有教皇的設立。
第三:
東方亞述教會(theAssyrianChurchoftheEast)
這一派教會又稱湼斯多留(Nestorian
Church)教會。
他們分佈在伊拉克北部,就是現今的蘇摩爾,庫克族地區,和伊朗及遠至印度北部。
第四:
東方大公教會(theEasternCatholics)
他們隸屬羅馬天主教會,只是因為文化言語不同,他們採用了東正教的某部份禮儀和教導,如祭司可以結婚。
他們的彌撒可以用自己的言語而不需要用拉丁文。
大體上,他們佔羅馬天主教會信徒的百份之二
此外,還有一些獨立教會,也有少量復原派教會。
三大分支源流
自從五旬節以來,各地教會原本沒有從屬關係,沒有特別的名稱。
後來卻發展成為五大主教區:
羅馬主教區
君士坦丁堡主教區
亞歷山大主教區
安提阿主教區和
耶路撒冷主教區
各主教區內的教會隸屬該主教區的主教長,由主教長委任教區神職人員。
雖然教會本身沒有宗派名稱,但他們的宗派觀念與今日的觀念相比恐怕還要深。
他們常常彼此相爭,其中一例子就是那總主教和教皇的名號。
雖然如此,他們卻仍有現今普世教會合一運動的實踐。
藉著皇帝的支持,常常召開教會的大公會議。
前後共有二十一次,由第八次至到第二十一次只有羅馬天主教會唱獨腳戲。
前七次會議如下:
第一次大公會議:
第一次尼西亞大公會議(325AD)
第二次大公會議:
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381AD)
第三次大公會議:
以弗所大公會議(431AD)
第四次大公會議:
迦克墩大公會議(451AD)
第五次大公會議:
第二次君士坦丁堡大公會議(553AD)
第六次大公會議:
第三次君土坦丁堡大公會議(680-681AD)
第七次大公會議:
第二次尼西亞大公會議(787AD)
在431AD舉行的第三次大公會議中,眾教會議決涉及馬利亞和耶穌人性方面的教義,他們以君士坦丁堡主教湼斯多留及其追随者為異端并革除職務。
湼斯多留及其追随者被放逐後,離開君土坦丁堡東走,進入拜占庭帝國死敵,就是波斯帝國的領土,受到當日波斯教會的接納,因為他們發覺彼此的信仰相同。
波斯教會教會因而復興,並且多派宣教士外出,遠至中國。
在中國唐朝他們被稱為景教。
這景教的信仰那時己經變質。
這時期的波斯教會,就是今日的東方亞述教會(the
AssyrianChurchoftheEast)。
因湼斯多留的緣故,被稱為湼斯多留教會(Nestorian
Church)。
他們不接納在431AD舉行的第三次大公會議,即以弗所大公會議。
他們只接納第一次和第二次大公會議。
在451AD舉行的第四次大公會議中,眾教會決定了一項關於「基督的神人二性」的教義,就是基督有神人二性:他是真人,也是真神,二性互相存在,不相分離,也不相混合。
會議判定基督一性(monophysites)說為異端。
從比有一部份主張基督一性說的教會脫離大公體系,成為東方正統教會(Oriental
Orthodox)。
他們不接納在451AD舉行的第四次大公會議,即迦克墩大公會議。
他們只接納第一次到第三次的大公會議。
在1054AD,君士坦丁堡主教與羅馬主教分裂,史稱為Great
Schism。
分裂後君士坦丁堡主教所帶領的教會成東正教會(the
EasternOrthodoxchurch)。
後來他們向北發展,建立了俄羅東正教會。
東正教會只接納1054AD以前所召開的七次大公會議。
其後的大公會議,只有羅馬天主教唱獨腳戲。
在1517AD,從羅馬天主教中又再次分裂出復原教三大宗派:信義宗,改革家和安甘立宗(即英國聖公會)。
直到1618AD,復原教與天主教的範圍劃定。
這將會在以後討論。
東方教會的成立
在這裡,東方基督教會採用了狹義的界定,專指在羅馬帝國以外,在東邊波斯帝國境內的基督教會。
在這狹義的界定底下,上文的東正教,東方正統教會也不包括在東方基督教會狹義的界定底下。
下文所說的東方基督教會歷史,只是波斯帝國境內的東方亞述教會的歷史。
在馬太福音中有來自東方的博士,在主耶穌出生後來到伯利恆敬拜衪。
其後就回本地去,相信也帶了這位作猶太人的王的信息回到東方。
在五旬節那一天,有「帕提亞人,瑪代人,以攔人和住在米所波大米
...
的人」目睹聖靈澆灌下來。
相信他們當中也有不少人信了主,也把主的福音帶到米所波大米,就是現今的伊拉克和伊朗。
相傳在使徒時代,使徒多馬傳道至巴比倫,在那裡建立教會,所以那裡的東方亞述教會以多馬為他們的使徒。
東方基督教會與西方基督教會有著差不多相同悠久的歷史。
西方基督教會幾時建立,東方基督教會也就幾時建立。
只是因著政治原因,東方基督教會與西方基督教會在徒時代和害難時代沒有多大的接觸。
所以東方基督教會並沒有經歷西方教會因與政治合一所帶來的腐化,也比西方教會更能持守教會的純正和堅持聖經的原則。
甚至到了第三世紀,教會沒有任何統一架構,也未曾劃出教區。
當日的教會也相當活躍,不斷把福音傳往未到之處。
當日東方基督教會面對面大難處。
第一,當地人所拜的是今日俗稱的拜火教。
是那稱為瑣羅亞斯得(Zoroaster)所傳入的。
這教派以創造天地的主只有一位,是全然良善,以火和光為衪的代表。
第二,波斯帝國常與羅馬帝國爭戰,波斯王開始就懷疑他們的忠誠,有四十年之久,基督徒被殺害,達一萬六千多人。
後來羅馬帝國以基督教為國教,再次引起波斯王差疑,境內基督徒再受逼迫,甚至引起兩國關係緊張。
在399AD,羅馬帝國皇帝差派欽使到訪波斯,盼波斯王不再逼迫基督徒。
結果與波斯主教長一同徵得波斯王同意,在悉勞西亞(Selucia_Ctesiphon)召開教會會議,重組受破壞的波斯教會。
當日波斯主教長以撒克(Isaak)被尊稱為「基督教元首」。
在會議上宣讀來自西方主教信件,雙方和平團結,東方基督教會還採用西方教會所訂立的律例和尼西亞信條,在各城設立專主教區和大主教區等等。
從此教會禁止家庭聚會,每地區只有一個教會。
後來以撒克死後,一切合作都停頓下來。
但有教士反對,卻引至逼迫再起。
在451AD的以弗所大公會議中,湼斯多留被定為異端,逃至波斯。
因波斯教會接納了湼斯多留,波斯教會被西方教會定為異端。
因此波斯王知道波斯教會不能與羅馬教會聯合,就放鬆逼迫,還給予他們自由和幫助。
所以波斯教會顿然復興,一方面傳福音往未到之處,另一方面要將教會統一起來,建所一中央系統。
也因信主人數增多,主教區紛紛成立,遠到烏克蘭的基輔和中國(在780AD左右)。
那時教會未曾與政府聯合,但受封立的主教常向政府求援,結果政府透過主教長使教會就範。
教會不聽從元首基督,就需要聽從悉勞西亞或是後來的巴格達。
也因這緣故,敬拜聖像的風氣,也在這東方教會興起,削弱了將來他們在回教徒和蒙古人中的見證。
當回教勢力興起,大批信徒在逼迫中歸順回教。
當社會秩序回復正常,教會至終得到保存,並將主教長從悉勞西亞遷往巴格達。
在1258AD,蒙古攻陷巴格達,蒙古人利用教會與西方進行政治談判,一同對抗回教勢力。
在十三世紀中,東方敘利亞延伸到波斯,與波斯基督徒為權力鈎心鬥角。
直到十五世紀初,巴格達被帖木兒王朝攻陷,洗掠一空。
帖木兒為突厥(Turkish)化的蒙古人,1370-
1405AD在位,開創了一個大帝國,以今天的烏茲別克為中心。
在其鼎盛時期橫貫從格魯吉亞到印度的西亞、中亞、和南亞。
從此基督教在亞洲東部迅速湮没。
結語
東方基督教會本有保全基督教純正教訓和堅守聖經的機會。
自湼斯多留派的湧入,更為教會帶來興往。
但可惜的是,他們不能抵抗羅馬教士的權勢,也不能勝過中央集權權力的引誘,不求助元首基督,卻求助政府。
結果在政權的更替中,淪為政治工具,最後湮消雲散,剩下的,只是一個死的教會。
初稿:2006年7月22日
[回到教會歷史目錄]
[上一篇] [下一篇]
福音園地
|
聖經介紹
|
|讀經之路
|
靈修輔讀
|
查經指南
|
研經筆記
|
靈修小品
|
真理分辨
|
譯本比較
這個網頁
|
聯絡我們
|
連結
|
回到主頁
|
回到頁頂
延伸文章資訊
- 1東方亞述教會受難日聖詩,以阿蘭文寫成。音樂風格靠近阿拉伯 ...
- 2東方亞述教會 - 中文百科知識
相關詞條 · 東方禮教會. 東方禮天主教會指完全承認現任羅馬教廷地位的一派天主教分支。 · 亞述帝國. 亞述帝國(英語:Assyria empire,公元前935年—前612年)是興起於美索不 ...
- 3教宗向東方亞述教會宗主教致意:殉道者引領我們走向合一
東方亞述教會是一個古老的教會,自基督信仰之初就臨在於這片土地上。《宗徒大事錄》記述在聖神降臨那一天,聚集在晚餐廳中的,就有“帕提雅人、瑪待人 ...
- 4東方亞述教會-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東方亞述教會通常被認為是聶斯脫里派教會,事實上他們的神學也確實源自聶斯脫里主義,但他們的正統性質和這種神學具體的概念和細節仍然有不少爭議。雖然东方亚述教会有时会 ...
- 5【公教新闻】|教宗派代表参与东方亚述教会新宗主教的就任典礼
东方亚述教会新任宗主教马尔·阿瓦三世(Mar Awa III)的就任典礼于9月13日,在伊拉克埃尔比勒的圣若翰洗者主教座堂举行。作为教宗代表,圣座促进基督徒合一委员会主席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