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足跡 - 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觀光資訊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小馬洞穴位於東河北岸約400公尺,洞穴是在一座石灰岩小山的山腳下。

民國77年台灣大學考古隊在地下1米深處,發現了長濱文化的石器及一座墓葬,其狀呈交足而 ...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定位點:::首頁旅遊導覽東海岸導覽定位點歷史足跡分享到Facebook推一下!分享到微博LINE給好友史前文化多樣而複雜的文化大量而豐富的遺址由於台灣恰巧位於海洋和大陸板塊交接的地質構造地帶,地形變化劇烈,加上河流高山阻隔,從不同地方、不同時間先後來到台灣的古代民族,在不同的環境裡,建立自己的生活領域,保持或發展自己的文化,終於創造出豐富而複雜的文化。

在台灣東部海岸東側,濱臨太平洋的狹長海岸地帶,分佈著許多史前遺址,目前已發現40~50處,他們大都分布在濱海的階地上。

經過考古學家長期的調查研究,發現東部海岸的史前文化,大約開始於50000年前,並持續到距今200~300年前,文化發展涵蓋了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以及鐵器時代等幾個階段,每個發展階段都留下大量而且型態不同的遺址,為台灣史前文化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料。

若以時代或文化性質劃分,可分為長濱文化、繩紋陶文化、麒麟文化、卑南文化及阿美文化等不同時代及內容的文化。

長濱文化的小馬洞穴遺址長濱文化長濱文化的年代據推測約為10000年前,有兩個具有代表性的遺址,一是長濱鄉的八仙洞;另一是成功鎮的小馬。

八仙洞位於長濱鄉樟原村南方約2公里,這一帶有數十個高度不等的海蝕洞穴,史前時代人們便利用洞穴作為他們的居所。

民國57~59年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師生在此作過多次發掘,發現大量文化遺留。

小馬洞穴位於東河北岸約400公尺,洞穴是在一座石灰岩小山的山腳下。

民國77年台灣大學考古隊在地下1米深處,發現了長濱文化的石器及一座墓葬,其狀呈交足而坐或蹲踞姿勢,是台灣目前所發現最早的一座墓葬。

長濱文化承繼了舊石器文化傳統,人們以漁獵採集為生,沒有農業,也不知製作陶器;石器則皆為打製,沒有磨製石器。

有名的麒麟遺址麒麟文化大約3000~4000年前,東部海岸地區出現了帶有巨石群的麒麟文化,或稱巨石文化。

麒麟文化的遺址很多,除少數發現於花東縱谷外,大都分佈於面臨太平洋的海岸階地上。

主要遺址有芳寮、新社、豐濱、忠勇、麒麟、東河、泰源、都蘭等。

其中麒麟遺址位於成功鎮的南麒麟聚落西北小山上,民國57年在該遺址作過有系統的發掘,文化層中出現不少巨石及陶、石器。

這一文化主要特徵為成群的經人工雕琢的巨石,包括帶肩和帶槽的單石、石輪、人像、岩棺、石壁、條狀巨石等。

所發現的單石大都成排成群地出現在遺址中,推測他們可能與宗教祭儀有關,亦可能與建築有關。

卑南文化的雙把罐(引自宋文薰、連美照1987)卑南文化卑南文化的年代,大約在2000~4000年前,為東部地區另一個新石器時代文化,在海岸地區分佈較麒麟文化為南,但亦有重疊之處。

重要遺址有卑南、老番社、鯉魚山、漁場南、東河、泰源等。

卑南文化最重要的遺址為卑南遺址,該遺址位於卑南大溪南岸、台東三角洲平原上,自民國69年迄今經過多次發掘,出土大量的遺物、石板棺以及建築遺跡,為一面積廣大、遺留豐富的遺址。

卑南文化主要特徵之一為石板棺,在卑南遺址已發現了上千具之多,棺內亦有大量的隨葬品。

除種類眾多的陶器與石器外,這一文化還發現很多玉、石製裝飾品,有環、玦、墜、佩、管,以及玉雕品等,它們大都作為陪葬品,並在石棺中被發現。

靜浦遺址阿美文化阿美文化為東海岸地區最後一層史前文化,代表性的遺址有靜浦及水璉等,推測這一文化可能為阿美族祖先留下來的。

這一文化的陶器以紅色砂陶為主,器型有罐、盆、缽等,在陶器上有的有裝把手,有的則裝有寬厚的鈕。

此外,發現不少陶支腳,其陶器的形制與阿美族的陶器有不少相似之處;石器以打製石斧為主,並有錛、杵、鎚等,所發現的石杵與阿美族晚期所使用類似。

海岸族群故事狹長的山海之間有著許多的族群故事海岸山脈東側狹小的海岸階地,是聚落和農耕集中的地方,但只有都蘭、成功(新港)和長濱一帶高度起伏較大、面積較廣,這些狹窄的海岸階地,生活聚落和水田分佈的空間,孕育著陸續進入東海岸的各個族群。

1874年牡丹社事件之前,早有阿美族逐水源耕地而來,還有在歷史夾縫中流離的西拉雅族,離開台灣西南部被閩南、客家侵佔的故居,尋覓全新家園而來。

也有少許閩南人,從宜蘭來到成廣澳,也就是東海岸最早的可泊船的天然港灣經商、貿易。

200多年來,許許多多的族群陸續湧向東海岸,在狹長的山海之間尋覓新的生活天地,也孕育了許多有意義且值得紀念的人、事、物,和精采的歷史故事。

大港口事件阿美族領軍的柯福鷗(Kafo‘ok)雕像(李玉芬攝)阿美族1877~1878年的大港口事件,清軍誘殺大港口地區160餘名阿美族青年,引起附近阿美族往南遷移避禍,陸續建立了十幾個阿美族部落。

噶瑪蘭工藝師-潘金英(李玉芬攝)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1878年的奇萊平原爆發加禮宛事件,自宜蘭移居奇萊的加禮宛社噶瑪蘭族,和當地巾老耶社的撒奇萊雅人,共同抗清受挫他遷。

海岸山脈之東,從此有了噶瑪蘭,以及撒奇萊雅族。

其中噶瑪蘭族主要居住於豐濱鄉的新社部落;撒奇萊雅族則主要分佈於壽豐鄉的水璉和豐濱鄉的磯崎一帶。

第一位進入南溪的布農人(李玉芬攝)布農族1947年來自縱谷對面的布農族,也跟隨著山豬的腳步來到海岸山脈,八部合音從此在長濱鄉的南溪部落響起。

眷農僅餘二戶(李玉芬攝)榮民1965年起,退輔會在此安置開墾邊際土地的榮民,北有泰來農場,南有東河農場,還有沿線海防單位退伍的榮民伯伯,都在此覓得了安身立命的所在。

振興號(宋明英提供)閩、客及外地漁民1895年之後,日本政府來到了東台灣,殖產興利、開樟取腦、墾山拓荒、開港興漁,於是客家人、閩南人及日本漁民、恆春漁民、綠島漁民,也隨之進入了東海岸,在這裡務農、墾山、從商、捕魚。

白冷會教士合影白冷會會士1953年起,白冷會教士駐進阿美族的部落,白色的天主教堂一間間地,鑲入碧海藍天的東海岸。

新村路口有海神廟山門(李玉芬攝)大陳島民1955年大陳島民在風聲鶴唳中,隨軍撤至台灣,說著特殊閩南語腔調的400餘名外省人,被安置在富岡捕魚謀生,富岡新村於是成為東海岸著名的義胞新村。

Close(Esc)ShareTogglefullscreenZoomin/outPrevious(arrowleft)Next(arrowright)快訊觀光新聞年度活動工程公告東海岸熱訊打卡情報站旅遊認識東海岸行動i幫手我的背包景點地圖導覽景點快搜食宿美食小吃住宿特搜服務交通指南預約申請問卷調查處長信箱隱私權政策資訊安全政策著作權聲明Copyright©2017AllRightsReservedTop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