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一本書》:老是覺得書看不懂、讀不進去?試試講書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後記】. 自己在讀完這本書後也重新調整寫心得的方法。
現在我會畫兩張心智圖,一張是 ...
關於我聯絡姆斯自我成長閱讀心得《讀懂一本書》:老是覺得書看不懂、讀不進去?試試講書吧!byMaxJames2020-12-13writtenbyMaxJames2020-12-13你是否總覺得書都讀不進去呢?明明就努力地讀了,但卻往往像是船過水無痕般,看完就還給作者了呢?那你或許可以試試一個強效的方法:講書。
今天要談著這本《讀懂一本書》,作者樊登是中國著名的講書大師,創辦「樊登讀書」,註冊會員超過3300萬人,是個名副其實的知識網紅。
當初會買這本書,也是因為一開始練習寫讀書心得時,遇到許多困難。
對於如何書寫、分享一本書,總覺得很難拿捏,難以落筆。
自己的習慣是遇到什麼問題,就找書學習。
剛好看到這本講授如何講書的作品出版,自然手刀購入。
讀完後確實幫助很大,讓我更清楚講書應具備什麼要點,又應該如何表述。
同時也讓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更深刻的體會了書中的內容。
如果你想增進讀書理解或者是想嘗試像我一樣寫出讀書心得,那我相當推薦這本書!內容目錄【為何要讀書?】〔1.主動性〕〔2.針對性〕【如何讀書?】〔讀書的5種錯誤態度〕【為何要講書?】〔觀光式學習〕〔沉浸式學習〕【如何講書?】〔講書5能力〕〔畫線學問〕〔講稿設計〕【總結】【後記】書本整理心智圖:https://bit.ly/3qckaI2講書整理心智圖:https://bit.ly/2Z3D5sy【為何要讀書?】隨著科技快速演進,知識迭代迅速,許多人反而擔心會被拋下,而越來越焦慮。
而讀書,正是一個解方,可以幫助我們脫離短平快的思維模式,進而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這是由於讀書具有作者提的2大特點:主動性和針對性。
〔1.主動性〕讀書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
簡單說就是用閱讀學習,來填充自己認知框架中的缺口。
就像我想學習如何講書,而找上此書是一樣的道理。
〔2.針對性〕讀書的收穫是個性化的。
同樣一本書,不同人看到的點不同,效果也就不同。
因此學習效果是有針對性的。
一千的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莎士比亞因此透過閱讀,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將知識組成自己的思維體系,進而提升自我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何讀書?】既然讀書很重要,那要怎麼讀呢?這裡作者帶我們從反向思考出發,談談許多人對讀書的誤解,只要反過來做對啦!〔讀書的5種錯誤態度〕讀書無用?讀書絕不會無用,尤其在這個知識更迭快速的時代,讀一本書,可以用幾小時的時間就學到一個人多年才累積、凝煉出的智慧,是再值得不過了。
讀書只追求有用?看似與第1點對立,但並不然。
如果讀書只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抱著這種「功利式」的態度讀書,反而會錯過很多風景。
多元攝取反而可能激發新思維。
讀書不懂就不讀?許多人急切地讀了一些眾人推薦的好書,結果因為無法理解,就覺得自己不適合念書,索性就不讀了。
這是很可惜的,如作者所說,遇到讀不懂的時候,可以先放下它,或許只是緣分還沒到,但千萬不要因此放棄閱讀。
讀書是件私事?有些人把讀書當作很私人的行為,但其實多多與人交流是很有益處的。
像我發表讀書心得後,收到許多留言回饋,從中也收穫許多。
讀書自己讀效果最好?自己讀未必最有效,如同在上學時要有老師指引,如果一本書可以有人講給你聽,獲得他提煉的內容,也是很有益處的。
如果想看更多人的讀書心得,可以參考閱讀前哨站寫的〈愛書人50個私藏去處〉,姆斯的閱讀空間也名列其中喔!閱讀依然是體驗、理解這個世界很好的方法(Photoby LillyRum on Unsplash)【為何要講書?】好的,讀書看起來很不錯。
事實上很多人也知道讀書很有益處,甚至會在新年目標寫下今年要讀XX本書的豪語。
但為什麼要講書呢?這裡就必須談談作者提出的觀光式學習VS.沉浸式學習。
〔觀光式學習〕觀光式學習,就是踩點式的學習。
如同跟著旅行團般,一步步走過每個安排好的景點,拍個照、上傳IG,就覺得自己已經玩過這個地方了。
作者稱這種學習方式叫「打卡」。
就像過去在學校學習一樣,每個章節讀完,寫了習題,就以為自己學會了。
但往往學得快也忘得快。
〔沉浸式學習〕與順人安排、走馬看花的觀光學習不同,沉浸式學習要把自己當作事件的主人翁,不斷體驗探索。
它是目標導向的,為了某些目的,或為了解決某些問題來學習。
這就帶到了講書的益處。
不同於單向的讀書,講書為了讓人知道它的好,就必須找出這本書的價值,抽出體驗來分享。
這樣的方式會比較費勁,但學習效果就更好。
如同《深度學習的技術》中也提到的,利用提取的學習方式會記得比較牢。
此外,作者在這裡提到一個我很喜歡的概念:知識非零和。
不同於投機市場上的零和遊戲,你的報酬總來自他人虧損;在知識的世界,當你獲取了知識,並藉由分享讓更多人擁有它,那知識的效用反而就變大了,是名符其實的雙贏。
而這正是講書所能達到的。
【如何講書?】既然講書那麼有益處,那要怎麼做呢?以下就看作者娓娓道來。
〔講書5能力〕首先,作者認為講書要具備5項基本能力: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可以幫助我們整掌握書本的論述結構。
一般論述方式可簡單分成兩類:歸納法或演繹法。
可利用這兩種類別來拆解書本結構,優化講書邏輯。
大局觀大局觀簡言之,就是要掌握到書本的大框架,用一種綜覽的角度,全面簡潔的掌握著書的要旨。
這樣便可以對如何講書更有方向。
語言能力語言能力能簡單拆成三部分:簡潔、幽默和說服力。
講書必須簡潔,讀者才好吸收。
幽默則可幫助讀者更輕鬆的閱讀。
但作者建議這不用強求,先專注在內容,有靈感再開玩笑就好。
而說服力,則讓表達更有力量,進而影響讀者。
同理心同理心就是要懂得從觀眾的角度出發,練習去思考你講的東西在別人身上會有什麼作用?讀者真正關心的是什麼?愛講書要有愛,也就是要有熱情。
要真心想分享,誠心的想讓讀者有所收穫。
如果只是為了寫而寫,讀者會感受到的,再優秀的語言能力也無法彌補。
不用去計較講每一本書時的得失,不用計較收聽率的高低,你所看重的是每一個人。
-樊登〔畫線學問〕許多人讀書都會畫線、標重點。
而有效的畫線,也可以幫助我們把書講得更好。
作者提出8條畫線建議:概念界定當你看到觀念在書中被作者清晰界定時,務必要記下。
比方說《如何閱讀一本書》定義出什麼是檢視閱讀,什麼又是分析閱讀時,就必須仔細釐清這樣界定的目的。
嚴重問題當書中提到有很嚴重的問題必須被解決時,要速速記下,因為這往往就是作者的著力點。
比如看到《綠角的基金8堂課》提到許多人購買主動式的基金,卻沒注意到它的內扣費用與績效,傻傻吃虧的問題,就要記下並去找作者提出的解方是什麼。
意外的解釋如果書中所說的與你的認知大大不同,那鐵定要特別標註。
比方說,《6堂課學會英文速讀》提到的要利用群組式閱讀的方式,來提升閱讀速度與理解,就與我過去讀英文的習慣大相逕庭,絕對要仔細去了解。
遞進關係很多書的內容會前後呼應,層層遞進,越挖越深。
因此要將每一個遞進的點都記下來,否則就會錯過要點。
像《深度學習的技術》便是一路從記、懂、網、拓到活,步步擴展深入。
轉折點後英文閱讀常教說要注意所謂轉折詞,像是看到However這個字,後面往往就是重點。
像是《我的青春,在台灣》,中傅榆導演提到自己因為拍紀錄片,而開始自己對過去的認知開始懷疑,進而產生改變的地方,就值得特別留意紀錄。
不同面向除了遞進關係,有些書的結構是提出主題,再用不同的面向去印證展示這個主題。
比如《Goals!沒有目標,你哪裡都到不了!》就在訂出目標設計的12步驟後,又從財務、職場、健康和人際關係這四個項目講述其實際應用。
心靈衝擊簡單說,當你在讀一本書時感受到震動,就值得記下。
像自己在看《海洋帝國》原本沉溺於書中壯闊的史詩對決,但在看到書中描述戰爭裡慘絕人寰的段落時,心卻揪了一下。
像這樣的段落就可以捕捉下來,當作寫作題材。
奇聞軼事當你發現書中有有意思的小故事時,也可以留心紀錄。
像是我在《開店指難》中,看到祕魯實習生羅絲的實習經歷,覺得很動人,便特別將它標下,寫進心得中。
〔講稿設計〕將要點標註好後,接下來便是要設計講書的稿子。
首先作者認為要把握2大原則:以書為據和再創作。
以書為據:不要離題作者強調講書不能延伸過多自己的東西,既然選了這本書,就要尊重它,以它為核心內容來講。
除了開頭結尾可以有一些技巧性串語,剩下的內容一定要按書的脈絡來說。
再創作:不要只是單純摘要講書要做的不只是單純地將重點標下,再講給聽眾。
作者把講書比喻成「中文翻譯成中文」。
也就是要用自己的語言讓它更通俗化,更容易被吸收。
那引用原文與再創作的使用時機,要怎麼拿捏呢?作者建議,如果原文已經寫得很好了,那照著搬上來用就好。
如果你覺得有些段落,用自己的方式來描述可以把觀念講的更清楚,就可以使用再創作。
但切記,憑空生出書中沒有的論點,甚至改變書中的觀點都是大忌。
此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建構坡道」。
所謂建構坡道,就是在講書一開始,構築觀眾與書本間的通路,方便他們能走進書的內容中。
你可從書中最打動人的地方來寫,也可以從自己的經驗出發撰寫。
重點是,要能一上來就抓住受眾的注意力。
最後,還有一樣對我寫心得很有幫助的建議。
雖然書本的章節安排一定有其道理,但在講書時,還是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重排解構。
這讓我突破了過往寫心得只照章節順序寫的窠臼,更能精準的表達出我對書本內容的理解。
透過講書可以組織自己對書的理解(Photoby BrettJordan on Unsplash)【總結】雖說書名是讀懂一本書,但其實此書真正的重點是推廣藉由講書,達到對書更深入地理解。
關於如何讀書,自己還是最推《如何閱讀一本書》。
但對於講書,這本書確實提供很多洞見。
當然上述的講書技巧,運用在讀書上也是很有助益的。
大家以後讀書時或許可以試著用這樣「講書人」的思維閱讀,相信對理解會很有幫助。
書末,作者還提供了自己使用心智圖講書的步驟,與他手寫的心智圖稿,讓讀者可以一窺他解構書籍的方法。
如果想再深入了解如何講書的人,推薦可以仔細研讀。
【後記】自己在讀完這本書後也重新調整寫心得的方法。
現在我會畫兩張心智圖,一張是書本架構整理,另一張是講書的架構整理。
這裡附上我對《讀懂一本書》的兩張心智圖,供大家參考。
書本整理心智圖:https://bit.ly/3qckaI2講書整理心智圖:https://bit.ly/2Z3D5sy最後,想談談自己覺得這本書的小小遺憾。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身為中國人要讀些國學知識,了解中國文化的優越性,因為中國這麼多年都沒有分裂,一直是統一在一起的。
但其實如果從歷史來看,很難認同這樣的說法,甚至「中國」這樣的概念都是很晚近才出現的。
或許有些腦補,但可能做為一個身在中國的講書人,還是必須去迎合當代中共的價值觀吧。
相較之下,在小小台灣,能自在地說自己想說的話,著實是種幸運。
我相信,唯有自由的語境,知識才能發揮最大的力量。
願這樣的自由能一直存在著。
↓↓也歡迎大家來追蹤〈姆斯的閱讀空間〉的臉書和哀居↓↓姆斯的閱讀空間FB姆斯的閱讀空間IG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Leavethisfieldemptyifyou’rehuman:學習閱讀0留言0FacebookMaxJames半導體外商的小小螺絲釘,很吃芒果感的宅宅,遊走於廢青與社畜之間。
喜歡閱讀,從書本探索外在,內化自己。
希望能藉由書寫打開與世界交流的一扇窗。
上一篇誠徵讀者啟事|訂閱姆斯,一起閱讀,一起交流!下一篇《漫步華爾街》:最好看的理財經典?!(上篇)Youmayalsolike《成為真正的人》...2022-10-02《自治之夢》:回...2022-09-25《綠之歌》:寫給...2022-09-18《半導體投資大戰...2022-09-11《AI製造商沒說...2022-09-04《正直》:探尋真...2022-08-21《做個有溫度的人...2022-08-14《童話心理學》:...2022-07-31《一次讀10本書...2022-07-24《改變你人生的想...2022-07-17請留言取消回覆Savemyname,email,andwebsiteinthisbrowserforthenexttimeIcomment.追蹤我姆斯的閱讀空間FB姆斯的閱讀空間IG熱門文章1《部落格兩周年紀念篇》:聊聊閱讀的危險!?2022-08-072《部落格100篇特輯》:聊聊我的閱讀旅程!2022-06-053《槍炮、病菌與鋼鐵》:解答人類不平等根源的經典巨作!2021-03-284《真相製造》:訊息戰開打,你我皆已在煙硝之中!2021-12-125《阿共打來怎麼辦》:那些年我們聽過的台海軍事謠言!2022-05-08訂閱電子報
如果喜歡我的內容,歡迎訂閱電子報,接收最新文章通知喔!Leavethisfieldemptyifyou'rehuman:
延伸文章資訊
- 1讀懂一本書: 3300萬會員X22億次收聽樊登讀書創始人| 誠品線上
財經作家Mr.Market市場先生「讀懂一本書」,不僅是懂得書要怎麼讀,更是一套務實學習心法, ... 樊登讀書」心智圖繪製法經典私家心智圖大公開附錄給未來講書人的一封信 ...
- 2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知識變能力的祕密完整公開
04如何讀懂一本書? 05把書讀薄:如何解構一本書? 06內容的再創作,如何組織一個講稿? 07開口講書,還需要做這些準備08學會繪製心智圖講書,掌握知識輸出 ...
- 3《讀懂一本書》為什麼說書是對抗淺碟閱讀的最佳武器?
你會發現,當你寫下和說出心智圖,就等於幫助自己由內而外梳理整本書的內容。 在讀樊登的這本書之前,我一直有一個困擾,為什麼我將讀書心得寫成文章還算 ...
- 4《讀懂一本書》讀書心得-透過「輸出」內化成自己的超能力!
《讀懂一本書》裏面,樊登分享有關閱讀的重要性以及他是如何踏上說書之路之外,他公開了樊登 ... 心智圖. 展望未來:自由閱讀,除輸入外持續輸出!
- 5【讀後心得】讀懂一本書:知識變能力的祕密+5種必備能力
樊登版心智圖做法. 這是一本不厚,含金量卻很高的書,對於想同時提高讀書內化能力與表達能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