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衝衝衝.腳踝扭傷的處置及預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足踝扭傷,或是俗稱的「翻船」,是足踝關節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尤其是運動量較大的 ... 一、腓骨長肌與短肌是產生足部外翻動作、對抗足部過度內翻的足外翻肌群,保持 ...
:::
無障礙網頁說明
台大醫院:::
最新消息
特別企劃
專題報導
保健園地
台大花絮
兒童專欄
前期內容
:::
青少年衝衝衝.腳踝扭傷的處置及預防
斜頸症之評估與治療
105年「醫心護童.愛在兒醫」兒童節慶祝系列活動花絮報導
前期兒童專欄
:::
青少年衝衝衝.腳踝扭傷的處置及預防
內容下載:
足踝扭傷,或是俗稱的「翻船」,是足踝關節最常見的運動傷害,尤其是運動量較大的青少年。
常需要跳躍落地、跑步急停與行進間變換方向的運動,例如:籃球、排球、羽毛球、以及足球等,都是常遇到足踝扭傷個案的運動。
不論是職業運動員、業餘運動員或是學生族群也好,一般在受傷之後,都將會有數週的時間必須休息與禁止激烈活動,隨著受傷的嚴重程度,有不一樣的處理方式。
在接下來的篇幅裡,筆者試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來介紹腳踝扭傷的機轉、症狀、處置及預防。
足部本就是由許多骨頭(七塊跗骨與十九塊趾骨)與不規則關節面所組成的關節,也是下肢與地面接觸的第一個關節。
也因為這樣的特性,不穩定的足踝關節或不正確的承重方式容易造成運動傷害,進而影響到膝關節、髖關節、甚至是身體的穩定。
足踝扭傷最常發生的方式為足內翻(footinversion),是由大腳趾向內側轉動的方向(圖一),常常是因為跳躍落地時關節不穩定、或是踩到他人的腳而導致足部過度內翻,進而造成足踝外側的韌帶拉傷或撕裂傷(前距腓韌帶、跟腓韌帶與後距腓韌帶,其中又以前距腓韌帶受傷機會最大)。
急性受傷後,患者的踝關節外側常會有腫脹、淤血,並且伴隨著承重時的疼痛。
腫脹與淤血常常是來自於韌帶與軟組織撕裂或斷裂所造成,而嚴重或速度過快的足內翻也會有造成遠端腓骨骨折的機會。
若腫脹於數週後仍嚴重,並且持續伴隨承重時尖銳疼痛(有時於遠端腓骨會摸到垂直於長骨縱軸的橫斷面,且伴隨嚴重尖銳疼痛),建議儘早至骨科或運動醫學科就診。
圖一 足踝扭傷最常發生的方式為足內翻,是由大腳趾向內側轉動的方向
(圖片來源:http://www.physio-pedia.com/Main_Page)
急性受傷時,建議在運動場邊以PRICE的原則進行急性處理。
P(protection)對於受傷的部位進行保護,防止再受傷,在由場邊醫護人員診斷為沒有骨折的危險之後,可以使用護踝或腋下拐保護受傷踝關節,減少承重。
R(Rest)建議下場休息,讓受傷關節與軟組織休息與避免進一步的傷害。
I(Ice)以冰敷的方式降低急性期的內出血或關節腫脹。
以塑膠袋裝冰塊與少許的水,並以毛巾包覆後敷於患部,以不超過15分鐘為原則以避免凍傷。
C(Compression)對於受傷的部位以貼紮或護踝的方式提供適當的表皮壓力,以減少腫脹的程度。
E(Elevate)於仰臥姿勢時將患側踝關節抬高至略高於心臟或腰部高度,以利用重力的牽引幫助血液回流,減少腫脹。
以上方式僅適用於第一級足踝扭傷的傷患,第二與第三級足踝扭傷的病患在PRICE處理後,須至骨科或運動醫學科檢查,並於必要時以足部輔具或副木固定,減少承重時的過度關節壓力。
大多數足踝扭傷僅需保守治療,較少病例需要外科手術的處理。
保守治療常由物理治療師或運動防護相關人員來執行。
軟組織與韌帶拉傷的修復過程常需四至六週以上,視受傷嚴重程度會有時間上的差別。
倘若這是您的第一次足踝扭傷,通常會有較嚴重的腫脹與淤血的情況,幾乎無法承重,但是如果您的腳踝於短時間內扭傷數次,則有可能會於承重時有疼痛,但腫脹程度反而較不明顯。
這是由於慢性足踝扭傷(或又稱為習慣性足踝扭傷)常因反覆受傷而使得前距腓韌帶已完全斷裂,故腫脹程度較不嚴重。
足踝扭傷後適度的減少承重是必要的,輔以足夠的休息時間(禁止劇烈跑跳等運動)才能達到良好治療效果。
足踝扭傷的初期處置以PRICE為主,加上適度的關節自主活動以增進關節囊內與患部血液循環,而接近復原期則以特定的運動治療與牽拉運動、以及本體感覺訓練為主。
足踝扭傷常因為是足部過度內翻,所以於消腫後以及可以正常承重後,常以訓練腓骨長肌與短肌的運動、伸展關節囊與阿基里斯腱的運動、以及本體感覺訓練的運動為主。
一、腓骨長肌與短肌是產生足部外翻動作、對抗足部過度內翻的足外翻肌群,保持良好的肌肉力量與控制是在運動時減少傷害的好方法。
可以以彈力帶方式進行訓練(圖二)。
二、關節囊在腫脹與關節活動受限一定時間後會變得比較緊,適度放鬆與伸展是必要的。
而過緊的阿基里斯腱常會限制足踝動作(尤其是足部背屈),導致距下關節過度內、外翻,以弓箭步的方式就能有良好的伸展效果(圖三)。
三、本體感覺受器分布於關節面,於動作期間傳送肢體三維空間訊息至腦部,以提供訊息來控制肢體的活動。
足踝扭傷後本體感覺訊號常會因為受傷與關節囊鬆緊程度改變,而產生變化。
本體感覺與平衡訓練是復原後期不可或缺的一環,也是阻斷惡性循環、避免習慣性扭傷的不二法門。
圖二 以彈力帶方式進行訓練
(圖片來源:http://www.physio-pedia.com/Main_Page)
圖三 弓箭步的方式就能有良好的伸展效果
(圖片來源:http://www.physio-pedia.com/Main_Page)
足踝扭傷的預防是十分重要的,其中包含內在與外在的因子。
內在因子包括:一、正確的暖身與運動後伸展。
現今的運動前暖身不再以靜態伸展的方式來進行,研究指出運動前以動態活動熱身(小跑步、跳躍等),達到肌肉與關節升溫與循環加速的目的。
過度靜態伸展反而造成肌力下降,導致表現退步。
而運動後建議以靜態伸展或放鬆因運動而緊繃的肌群,以利於下一次運動的進行。
二、保持良好的肌力、肌耐力、柔軟度與體適能。
良好的肌肉性質與控制是防止運動傷害的良藥,因此維持固定、持續的運動習慣是很重要的。
外在因子則包括:一、注意關節的穩定。
假使踝關節已有多次扭傷,需注意是否需要運動前貼紮或以護踝增加關節穩定性。
運動時因加速度與重力的關係,需要的穩定性比靜態活動或步行時高出許多,不穩定的關節需加強穩定性,以防止受傷。
二、適當的鞋子是必要的。
好的彈性、包覆性、穩定性、以及不過度單側磨損的鞋底(尤其在鞋跟)是重要的,不適合的鞋子會使足踝受傷的機率大增。
以上是對於足踝扭傷的簡短介紹,由於篇幅有限,足踝扭傷還有可能是由於其他原因(如:脛腓連結受傷,又稱為高位足踝扭傷、足弓相關問題、以及足底筋膜問題等),若您仍有疑問,不妨諮詢醫師或合格的物理治療師,以達到享受運動樂趣與預防足踝扭傷等運動傷害的雙贏目標。
物理治療中心助理教授 陳譽仁
網頁分享:
:::
健康電子報各內容及圖片均受中華民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令保護,非經臺大醫院及作者同意前不得轉載、重製、散佈、改作、轉貼、播送等行為,以免觸法。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 地址:臺北市中山南路7號 電話:(02)23123456
延伸文章資訊
- 1足踝常見疾病簡介 - 高雄榮民總醫院-單位網
主要有四個肌肉群作用: 背屈肌( dorsiflexor), 蹠屈肌( plantarflexor), 內翻肌(invertor) , 外翻肌( evertor) 甲、背屈肌:主要位於足背, 功...
- 2踝關節扭傷不要輕易忽視,要清楚外翻,內翻 - 每日頭條
急性踝關節扭傷是最常見的運動損傷,約占所有運動損傷的40%。據估計踝關節扭傷的發病率可高達急診室就診患者的10%,每天每30000人中就有1例踝關節內翻 ...
- 3為什麼腳踝易內翻而不是外翻? - 展嘉物理治療所
但腳踝扭傷不見只會在運動時發生。 首先我們先簡單介紹一下『踝關節』,踝部是由脛骨、腓骨、距骨及跟骨所構成,而真正的 ...
- 4避免腳踝扭傷一再復發來做這3項治療運動 - 康健雜誌
重複性外側踝關節韌帶扭傷,常合併腳踝外翻肌力不足,只要有內翻動作的拉力,就容易再次受傷,使關節穩定度更差,因此,急性期之後,肌力的強化非常重要。
- 5[保健教室]腳踝扭傷-令人困擾的翻腳刀
因外踝比內踝更低一點,所以踝關節在做動作時,不只是單純的腳板上下動,還會伴隨往內翻及外翻。 08. 09. 腳踝的動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