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關鍵評論網》:我們要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趨勢,頭條,台灣,網路,專訪,新聞(the-news-lens-interview) ... 不夠周到⋯⋯而但凡評論,通常有立場,更是經常引來網友互戰,留言區充斥煙硝味,TNL ...
集團資訊
關於我們
集團介紹
我們的團隊
旗下媒體
關鍵評論網
everylittled.
INSIDE
運動視界
Cool3c
電影神搜
未來大人物
歐搜哇
旗下節目
多元服務
Ad2
Taketla拿票趣
關鍵議題研究中心
Cr.ED
ShareParty
達思智能科技
與我們合作
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
異業合作
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
加入我們
新聞中心
趨勢
專訪《關鍵評論網》:我們要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
2015/09/16
LizChen
台灣
、網路
、專訪
、新聞
楊士範希望,有朝一日,關鍵評論網也能成為主流媒體,「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忠實讀者,但是走在路上隨便問個路人,他們都知道『關鍵評論網』」。
觀點不再只是在社群網站上熱炒,網路的影響力真正穿透到現實,也許不久的未來,我們確能看到深諳如何與網路世代交好的TNL,與所謂主流媒體並駕齊驅、甚至遠遠超越的一天。
評論
評論
上週,一張敘利亞小男童伏臥陳屍海灘的照片,撼動全世界。
台灣人也不例外,關於敘利亞難民的資訊傾刻洶湧而來,淹沒Facebook牆面,很多人為那具冰冷身軀流下眼淚,但同時,心裡也慌了。
這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會有如此慘絕人寰的事件?還有多少人跟他們一樣,被放上窄仄的船隻,浮沉在兇險的浪濤中搏命?看著一則一則新聞,試圖從片段中拼湊小男孩的身世,乃至於地球不遠處的災難,成千上百個問號沖刷茫然的腦袋。
【當3歲敘利亞小男孩死在海邊這一幕,能不能喚起你對敘利亞戰況的一點點關注?】#敘利亞#KıyıyaVuranİnsanlık#TNL影音製作團隊3歲的Aylan,臉朝下孤零零的躺在土耳其海灘上。
他跟著媽媽、哥哥搭著船從敘利亞出發,原以為能到希臘找到一方沒有戰爭的天堂,但他再也無法睜著眼,看到明天的太陽.......敘利亞到底發生了什麼事,造成大批難民湧向歐洲?關鍵評論網影音製作團隊在今年四月做了一支動畫影片,3分鐘讓你了解,敘利亞發生了什麼事?此刻,再加上ISIS的燒殺擄虐,用「人間煉獄」形容敘利亞的情況,並不為過......-全文請見: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7828/更多TNL影音團隊內容→http://www.thenewslens.com/topic/videos/訂閱我們的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newslensPostedbyTheNewsLensVideo關鍵評論網影音 onThursday,September3,2015《關鍵評論網》一支影片,彌補了很多讀者與國際脫軌的斷裂感。
一位站在破敗的家園旁、神情哀傷的小男生口中吐出不公不義做為序幕,接著中文旁白娓娓道來,從2011年開始,戰爭如何蹂躪敘利亞,輔以圖表、動畫、影像、文字、數字,解釋悲劇的來龍去脈。
本來一無所知的人,在影片的輔助下,終於稍稍在腦海中建構出對這個陌生國度的認知。
影片在Facebook上熱傳,短短五天突破120萬觀看次數。
許多讀者留言「這才是我們想看的新聞!」幾乎每則留言,社群編輯幾乎都悉心回覆。
其實這支影片早在今年五月就已製作發表,當時發佈在關鍵評論網主站上,吸引部分本就關心國際事務的讀者,而今一張渲染力十足的照片,再度在傳播力更高的Facebook上,大大凸顯影片的價值。
這是關鍵評論網(TheNewsLens,下稱TNL)的核心之一,「把最有價值的訊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傳遞出去」。
2013年,時任商業周刊數位編輯的楊士範與該刊專欄作家鍾子偉,共同創辦《關鍵評論網》,以美國網路媒體《赫芬頓郵報》為目標,期許在為人詬病已久的台灣媒體環境中,讓擲地有聲的言論得以被大眾聽見,讓思辨精神深入社會每個角落。
▲TNL網站截圖哈佛商學院畢業、曾任中國三麗鷗總經理的鍾子偉負責搞定資金,媒體經驗豐碩的楊士範得以無後顧之憂專心當總編輯。
不過兩年光景,即繳出每月不重複訪客突破500萬的成績單,完成由前華盛頓郵報及華爾街日報總編輯MarcusBrauchli創立的NorthBaseMedia、美國知名早期種子基金和加速器500Startups共同投資的A輪融資,並於近日發表中英雙語版本,預期年底達成損益兩平的目標。
編輯的修煉:把讀者放在心中第一位回首最初,TNL先從社群網站起步,兩位創辦者靠著過去於媒體界與商界累積的人脈,邀請見識、文筆具足的好友撰寫時事評論。
當時台灣年輕公民意識萌芽,以普羅大眾為對象的時評網站卻相當罕見,且訊息牆面的競爭尚未如今日擁擠,「搭上Facebook還能快速成長的末班車」,TNL乘勢崛起。
至今,已有500名專欄作者,有些是邀稿而來、有些則是慕名投稿。
現在,每天平均發出12則評論文章。
▲TNL辦公室一景在「個人意見」眾聲喧嘩的時代,該怎麼從中淘選,倚靠的便是編輯力量。
傳統媒體的編輯通常掩藏在記者的光芒底下,不會特別標註(當然如此一來,記者也經常得揹編輯的黑鍋,比如常見的標題內文不符)。
但楊士範說,「我們非常樂於把編輯放到檯面上,事實上自有出版品以來,編輯就一直是重要的角色。
」每一篇TNL出刊的新聞網摘與評論,除了作者之外,文末都會標示「責任編輯」與「核稿編輯」。
楊士範說明,責任編輯是「製作這篇稿子的人」,核稿編輯則是再次審閱檢查,「文中的舉例、引述、數據、錯字」都需經過編輯的勘誤與考證,有時因為數字兜不起來、邏輯矛盾,甚至得花上三、四天的時間與作者來回溝通。
談起編輯該秉持的心態與職責,他嚴肅起來,「當一名編輯,你最該思考的是,自己有沒有把讀者放在心裡的第一位」。
倘若編輯只是把來稿「複製貼上」,是對這個職業的輕慢。
「一篇文章來了,你有沒有想過要給什麼樣的讀者看、排版是否符合網路閱讀的方式、是不是不夠友善,需要加點圖片、加點reference(參考資訊)、地圖或表格,你要怎麼做,才能讓讀者更有效率的吸收到這篇文章的資訊⋯⋯」在即時新聞、標題殺人討戰文漫天飛舞的亂象中,不少年輕的新聞人淪為高層盲目追求點閱率的代罪羔羊。
TNL重新發掘編輯精髓的精神彌足珍貴,一篇精彩的評論事實上是作者與編輯的共同傑作。
而他們的努力,也印證了「讀者不愛閱讀深度文章」只是藉口,編輯能否挖出優異的作者,善用數位互動優勢與社群操作技巧,把長篇大論凝鍊成扎實卻易讀的內容,讓讀者主動分享出去。
▲《獵人》六大系。
圖片來源:wikipedia包括楊士範在內,目前TNL共有10名文編,背景組成多元,比如楊士範自己財經系畢業、在科技領域深耕多年。
他以漫畫《獵人》「六大系」形容TNL的編輯,每個人擁有核心專業、也修煉旁支才能。
例如出身法律的編輯,除了能對法學相關文章「揪錯」之外,也能針對政治、政策評論提供意見,但相距較遠的生活類也許就不那麼擅長。
編輯團隊有政治、有法律、有財金⋯⋯每人各司其職,也能互相協助。
特別的是,TNL幾乎沒有主修新聞傳播的成員,楊士範自己也頗為不解。
不過他們對專門議題的深厚素養,卻也可能是部分新聞系學生難以企及,編採從做中學,不見得是壞事。
鑑於記者「目擊現場」所見到的真實性依然無可取代,針對TNL是否計畫培養或招募記者的問題,楊士範表示,其實TNL不乏編輯親自專訪的文章,前年318學運也有成員進到立法院,但是「即時轉播了兩天,我就叫他們回來」,畢竟大媒體有足夠人力可輪班,但彼時整個團隊只有12人的TNL「不可能打正規戰,要量力而為,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
▲新聞網摘摘取各家媒體重點。
圖片截自TNL網站因此,編輯除了處理評論來稿之外,也要參考各家媒體編寫綜合性的「新聞網摘」。
值得一提的是,時任美國新媒體VoxMedia產品經理的MelissaBell去年特別來台與TNL團隊一起工作三天,她建議TNL把本來「羅列所有重要新聞於一篇」的方式,改成每則重要新聞皆獨立成篇,有時外人反而能夠突破盲點。
新媒體不可或缺的嘗試:影音與互動發揚文字針砭的力量的同時,TNL2014年中開始投入影音製作。
6人團隊屢屢製作出在社群上廣泛流傳的影片,有利用路透社等國外新聞通訊社授權影片所製作的新聞時事,也有解釋性動畫。
楊士範說,團隊習慣一人作業,這些影片大多是「一人獨力完成」,除了過音之外,幾乎從頭到尾包括腳本、設計、剪接、製作都「各自做各自的」,每個成員一個月大概可以產出兩支影片。
由於人力精實,影音動畫製作成本又比較高,主要都是精挑細選發酵期長的議題,像是本文開頭的敘利亞戰爭,抑或可樂如何殘害身體,但每天也都做出一則全球大事精選的「關鍵77秒」,讓讀者快速藉由影像掌握國際大事。
現在影音內容已佔關鍵評論網每日內容量10%。
去年,趁著選舉大熱,TNL與資訊設計公司Re-lab合作,嘗試國外流行許久的互動式遊戲「市長,安安,政見給窺嗎」。
相信很多人都有玩過,有些人對結果「震驚了」,自己支持的候選人與自己認同的政見,搞不好其實互斥。
把枯燥乏味的政見以輕鬆的方式讓選民更加了解,引發一陣轉發炫風,楊士範透露,「政見給窺嗎」光一週就創下40多萬瀏覽量,10幾萬人玩得不亦樂乎。
不過這類遊戲並不那麼容易開發,尤其初試啼聲,從發想到上線花了一整個月。
技術不是問題,企劃曠日費時,先請幾十個人用便利貼試玩,設想各種情境,才能真正下手寫程式。
但楊士範說,未來肯定會試著做出更多互動性的設計,讓新聞的形式表現更加豐富。
善用科技的媒體公司自Facebook的土壤中長出,TNL很快利用WordPress建立網站,但在壯大的過程中逐漸發現不敷使用,一些外掛隨著改版升級可能失效,因此他們決定自己架設後台,組建技術團隊,貝殼放大工程師支援的改版計畫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國外許多當紅新媒體如VoxMedia、Buzzfeed皆以「科技公司」自居,以技術力為傲,即使像是華盛頓郵報、紐約時報等傳統媒體,也都有強悍的技術團隊,不但自行開發內容管理系統,甚至還能把部分工具開源給其他媒體平台使用。
楊士範說,他們對自己的定位是「善用科技的媒體公司」。
現在TNL僅有2名工程師、2名設計師,剛推出的iOS、Androidapp仍得交給外包,然相比同樣類型的媒體,它們網羅最多管道,桌面網站、行動版網站、app一應俱全,從靜態圖文到影音互動,不斷進行各種數位新聞實驗,稱得上是發展最全面的網路原生媒體。
不過,就如媒體被Facebook緊緊牽制,TNL超過5成的流量來自Facebook。
楊士範認為,Facebook作為訊息流通的平台,並無不好,但他比較憂慮的是,Facebook的演算法往往說改就改,看不見的手操縱著使用者能看到的內容。
他們現在所能做的,就是順應Facebook不定期釋出的建議,比方說,把影片直接放到Facebook上,而不堅持導流到自己網站。
這招效果很好,據他所說,可樂傷身與敘利亞戰爭的影片,兩週內就為TNL影音粉絲團帶來2萬粉絲。
楊士範深知,媒體所面對的競爭者,不是只有其它同儕,而是所有科技巨頭。
「已成為全球最大媒體、儘管自己並不產生內容」的Facebook,抑或搜尋霸主Google,連蘋果都要推出Newsapp,巨大的挑戰不斷迎面襲來,媒體的生存之道,放諸國內外,尚無確切的解答。
▲TNL其中一種由品牌贊助的文章形式,以黃底、標注sponsorcontent識別▲贊助專題他認為,現階段新媒體的商業模式無論再怎麼變形,都不出這四種:廣告、活動、付費訂閱、電子商務。
TNL暫不考慮後兩者,仍以廣告與活動為主。
在廣告方面,楊士範強調,TNL中的「廣編特輯」完全由業務部操刀,編輯部絕不涉入,也不會在Facebook中曝光;至於另外一種企業「贊助專題」,楊士範解釋,「贊助專題中間有可能會包一些我們自己做的內容,那些是會推到Facebook上,而贊助單位是無法干涉任何我們寫的內容。
」▲未來大人物活動一景。
照片來源:Facebook活動頁面此外,他們今年初首度舉辦售票活動「未來大人物」近千人參與,獲得一致好評,往後將成每年固定活動,繼續找尋30歲以下的台灣優秀青年,為他們搭建分享的舞台。
同時也會間歇性各式中小型收費活動,既增加交流的機會,也是自己永續經營的方法。
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即使再怎麼小心翼翼,再怎麼維護「多元觀點」的理念,每則新聞、每篇評論、每支影片都有「第二雙眼睛」守衛,總還是有疏漏:敘利亞的影片視角太過簡化,癌症地圖不夠周到⋯⋯而但凡評論,通常有立場,更是經常引來網友互戰,留言區充斥煙硝味,TNL也常面臨「選文標準」的質疑,怎麼化有益的建議為成長之道,也是他們的重大挑戰。
這幾年來新舊媒體以「評論」為號召的平台所在多有,例如聯合新聞網「鳴人堂」、天下雜誌「獨立論壇」、「想想」等等。
我們問楊士範,怕不怕瓜分讀者呢?他說,自己樂見媒體多樣化的現象,「一個言論自由被限縮的國家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何況台灣媒體沉屙已久,看起來雖然像是評論平台大爆發,但說是破敗後的新生,正常能量釋放也不為過。
TNL辦公室牆上貼著密密麻麻的數字、流程圖、兩名創辦人的行事曆,標誌著他們2013年開站以來不斷破紀錄的瀏覽量。
還有,旁邊掛著一幀幀雜誌專訪的報導,一個2歲不到即創下傲人成績的網路媒體,欣喜於主流媒體加持。
但楊士範希望,有朝一日,關鍵評論網也能成為主流媒體,真正發揮影響力,「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忠實讀者,但是走在路上隨便問個路人,他們都知道『關鍵評論網』」。
兼顧主流群眾與內容素質,從來都不是容易的事,TNL的下一步,相信關心新媒體發展的讀者都很期待。
最後,來看看楊士範的手機桌面長什麼樣子吧!可以很明顯觀察到,他下載了很多媒體獨立app、新聞集成app,以及相關的待讀、筆記app,不難想見身為總編輯,一天要消化多少資訊。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LizChen
品牌
迎接混合工作模式新世代AvePoint助企業做好風險控管
2022/02/24
廣編企劃
雲端服務
、解決方案
、M365
、AvePoint
在疫情持續蔓延下,混合式工作模式已成為市場主流。
AvePoint針對Microsoft365協同作業平台推出的CloudBackup、Policies&Insights,可協助企業做好協同環境風險管理,是因應資安威脅的最佳方案。
評論
SPONSORED
評論
2019年底延燒至今的COVID-19疫情,不僅改變人類的生活模式,也讓融合實體與線上的混合式工作模式(HybridWorkModel),成為企業因應商業環境劇變動的首選。
許多研究機構認為即便疫情結束之後,企業也將持續採用混合工作模式,兼顧業務拓展與員工生產力。
只是多數企業都忽略資料保護的重要性,以至於過去兩年頻頻爆發各種資安事件,如資料被勒索軟體加密,又或者資料外洩等事件,導致企業面臨難以承受的經濟損失。
降低資料遺失風險提升環境透明度有鑑於此,AvePoint針對最受歡迎的Microsoft365協同作業平台,從資料治理、資料管理等面向,分別推出CloudBackup、Policies&Insights等產品,全力協助企業做好混合工作模式下的協作風險控管。
其中,CloudBackup是Microsoft365雲端備份解決方案,能夠無限制地自動備份用戶的資料,並將資料地儲存在AvePointAzure,或是公司內部的私有雲中。
至於Policies&InsightsforMicrosoft365(PI)解決方案,可監控與收集各個帳號的存取行為,助企業進一步滿足法遵需求。
PhotoCredit:AvePointPhotoCredit:AvePointAvePoint商務總監紀乃元說,儘管多數雲端平台業者已明示建議客戶要自行做好資料保管的工作,但許多企業用戶在使用雲端平台服務時,仍然會忘記資料備份的重要性,以至於當遭受到勒索軟體攻擊,又或者人為操作疏失、雲端平台發生非預期意外時,陷入資料無法還原的困境。
市面上有不少針對M365設計的備份方案,但是在資料還原的細節就有許多限制,如Teams團隊中的對話僅能以附件方式還原,相較之下CloudBackup就提供將對話以post方式還原的選項,又或針對因為操作失誤導致權限遺失的情況,可選擇僅針對該資料還原帳號權限等,其完整的功能能滿足協同作業環境中的資料保護需求。
CloudBackup是100%的SaaS平台,不須安裝便可完整保護M365中的各種資料,包含Teams、SharePointOnline、ExchangeOnline、OneDriveforBusiness、PublicFolders、Planner、ProjectOnline等,即便是TeamsPrivateChannel也不是問題。
除此之外,對於同一租戶的大型集團或跨國企業若有分層管理的需求,也可提供委派功能,減少全域管理員(GlobalAdmin)的重擔。
值得一提,AvePoint也在TeamsAPP提供虛擬助手AVA,助用戶無須IT人員協助即可自助還原所需的內容,幾分鐘內即可恢復正常工作。
提升資料透明度迎合法遵要求在混合工作環境下,企業最憂心的問題,莫過於員工的權限分布狀況、帳號使用行為,是否符合公司的資安政策,甚或是存在影子帳號等。
若員工帳號有不正常的存取情況時,資訊人員是否能在第一時間察覺、阻斷,避免造成公司營運上的損失。
紀乃元指出,Policies&InsightsforMicrosoft365解決方案,可橫跨Teams、Groups、SharePoint和OneDrive等應用服務,收集每個帳號的存取行為與和活動資料,交叉分析產生整體安全報告。
不光如此,系統管理員也能夠預先定義如資料敏感性、曝露性等的權值,以及超過比重分數時採取的機制。
如此一來,當有帳號出現違規存取敏感資料時,當下就會自動撤銷違規的權限,達到保護企業重要資料的目的。
隨著混合工作模式成為主流,協同作業環境中的風險管理也顯得更為重要。
而AvePoint針對Microsoft365協同作業平台推出的CloudBackup、Policies&Insights,至今已在全球市場累積眾多成功案例,自然也是台灣企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案。
即日起,AvePoint提供CloudBackup與Policies&Insights的免費體驗活動,詳情請參考:https://forms.office.com/r/ctQ5GPP5cR本文由「AvePoint」提供,經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廣告企劃審閱。
分享文章或觀看評論
評論
廣編企劃
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延伸文章資訊
- 1立場-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立場最新文章相關標籤: 立場, 思考, 媒體, 哲學, 學生, 意見, 想法, 談判, 心理學, 思考盲點.
- 2政治立場-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藝術貼文懶人包
政治立場-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政治立場最新文章相關標籤:政治立場,民主,價值觀,媒體,香港,新聞,網路,美國,意識形態,政治.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 ...
- 3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香港
【 Stand News 立場新聞爭議聲中登場】. 新《主場》揭盅!《立場新聞》發起人蔡東豪成為眾矢之的,網民聲討他於「佔中」前夕結束《主場新聞》,只留下「我恐懼、我 ...
- 4專訪《關鍵評論網》:我們要成為台灣的主流媒體
趨勢,頭條,台灣,網路,專訪,新聞(the-news-lens-interview) ... 不夠周到⋯⋯而但凡評論,通常有立場,更是經常引來網友互戰,留言區充斥煙硝味,TNL ...
- 5[問卦] The News Lens 到底想帶啥風向- Gossiping - PTT生活 ...
號稱公正客觀的媒體但選文卻像有水晶球一般選了某立場? 有沒有最好的業配文要裝得不像業配的八掛? 2021/02/11, 社會雞排妹性騷擾風暴中,看不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