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起因與生成 - 台灣癌症基金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癌症是一團過多繁生的細胞群,不遵守正常細胞的生長規律,因此長到一定程度後,還會繼續生長下去而形成一個腫塊,並壓迫旁邊的組織而造成症狀。

雖然有些良性的腫瘤,也會長 ... 首頁 台灣常見癌症 腦瘤 喉癌 鼻咽癌 口腔癌 食道癌 甲狀腺癌 肺癌 乳癌 胃癌 腸胃道間質瘤 肝癌 膽囊膽管癌 胰臟癌 大腸直腸癌 攝護腺癌 卵巢癌 輸卵管癌 子宮內膜癌 子宮頸癌 陰道癌 腎臟癌 膀胱癌 皮膚癌 多發性骨髓瘤 淋巴癌 血癌 骨癌 癌症預防 蔬果彩虹579 規律運動 體重控制 遠離菸檳 定期篩檢 防癌小博士 預防活動資訊 防癌小常識 癌症e學苑(癌友服務) 癌症的認識 台灣十大癌症 其他癌症 自我照護管理 醫療新知 癌症照護 癌症營養 心理支持 復健運動 免疫治療 身心靈康復課程 北部課程 南部課程 跨院際講座 病友支持團體 肺腑之癌 腸相挺 笑顏逐開 悅聲合唱團 愛care之友 午茶話療 抗癌鬥士 癌症病友補助 營養品補助 經濟補助 交通補助 居家喘息 心理諮商 癌症保險諮詢 假髮租借 專業諮詢服務 線上諮詢 數位教學平台 直播小教室 台灣藥物臨床試驗資訊 癌友關懷教育中心 癌友權益促進 最新消息 捐款與支持 捐款方式 線上捐款 捐款芳名錄 勸募專區 愛心義賣 志工招募 企業參與 台癌圖書館 圖書出版 其他出版 會訊下載 各項專業調查 衛教手冊&懶人包 關於基金會 基金會緣起 宗旨與目標 服務項目 組織架構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榮耀共享 年度報告 會員專區 站內搜尋 首頁 癌症資訊 癌症的起因與生成 收藏文章 友善列印 收藏文章   癌症的起因與生成 1.癌症是什麼   癌症是一團過多繁生的細胞群,不遵守正常細胞的生長規律,因此長到一定程度後,還會繼續生長下去而形成一個腫塊,並壓迫旁邊的組織而造成症狀。

雖然有些良性的腫瘤,也會長得很大,但是它不會發生轉移,因此癌症(也就是惡性腫瘤)的另一個特徵,就是會到處轉移,而這種轉移,往往在癌症或在臨床診斷之前就發生。

譬如說,癌細胞在被診斷出來的時候,最小的大小在1公分,細胞數約有10億個,大概分裂了30代,而分裂到40代的時候,就會造成人的死亡,而癌細胞在長至10千萬個,大小約0.2公分,大概分裂至22代時,會誘導新生的血管,長入腫瘤的組織內,此時癌細胞就會藉新生的血管,轉移到全身,只是我們在診斷的時候,尚未發現而已,這種轉移,我們稱之為「微小轉移」,它是日後發生再發及遠處轉移的痛灶。

因此,癌症的特性,除了不斷的成長及壓迫局部組織外,它還會發生轉移,因而無法根治,最後導致人的死亡,這是癌症最可怕的地方。

 2.癌症如何生成   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蛻變過來的,這涉及細胞的基因改變。

目前已經知道有二種基因和癌症的形成有關一種是致癌基因(癌細胞是由正常細胞蛻變過來的,這涉及細胞的基因改變。

目前已經知道有二種基因和癌症的形成有關一種是致癌基因(oncogene)。

一種是抑癌基因(suppressorgene),癌症的形成往往由數種致癌基因的活化或數種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所累積而成的。

一般而言,單純的致癌基因被活化和血液腫瘤較有關係,譬如:血癌、淋巴瘤等,而日前大部份我們所看到的癌症,如肺癌、乳癌、大腸直腸癌、肝癌、腦瘤、膀胱癌等,都和抑癌基因的缺失有關,如圖1所示。

  圖1:大腸直腸癌行成過程是由正常粘膜經一系列致癌症及抑癌基因變化累積演變而成正常細胞在受到致癌物導致基因發生改變,往往只需要1-2天的時間,此時正常細胞就轉變為癌的初始細胞(initiatedcell),接著還需要一段l0年以上的催化(promotion)過程,將初始細胞變成癌的前期細胞(Preneoplasticcell),這期間基因還要累積一些序列性的變化,包括一些致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變化累積而成。

癌的前期細胞,還需要數年的光景,才會進行演變成癌細胞(neoplasticcell),如圖2,如果這時癌細胞不分裂,我們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因此,任何人都必須假設日己體內事實上已存在著不少癌的初始細胞、前期細胞及癌細胞,只是我們沒發現而已。

3.癌症如何在身體中發育及潛伏    從組織病理來分類,癌細胞大體上可分為:表皮細胞來的,佔日前最多的腫瘤,如上皮性癌、腺癌等,來自胃腸道、呼吸道、肝膽及泌尿系統。

結締組織或淋巴組織來的,如惡性肉瘤、骨癌、血癌、淋巴癌。

或神經組織來的,如腦瘤、脊髓瘤等。

從癌細胞發展層次來看,如局限在表皮,就稱為原位癌,若突破表層深入組織,則稱為侵襲癌。

若癌症發現的時候還是原位癌,基本上是可以治癒的,因此早期發現是非常的重要。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顧問委員會)癌細胞開始分裂後,約分裂10代,達到10的3次方,分裂20代,達到10的6次方(大小約0.1公分),分裂30代,達到10的9次方(小大約1公分,重量約1公克),分裂40代,達到10的12次方(大小約10公分,重量約1公斤),這時病人就會因不堪負荷而死亡。

癌細胞之所以會不斷地分裂下去,一個很重要的臨界關卡,就是在長到10的7次方(大小約0.2公分)時,除非有新生的血管長入癌的腫塊,否則癌的組織在無法獲得足夠的養分時情況下,就不會快速繼續成長下去。

有了新生血管,癌細胞就趁機借助血流,轉移到身體其他器官。

由於醫學檢驗技術的限制,目前除了少數幾種癌症外,大部份都必需要長到10的9次方(大小約1公分),才有辦法檢測出來,因此,癌症被診斷出來時那太慢了,因為以癌症的成長史來看,已走了3/4的路程,(診斷時在30代,到40代時就瀕臨死亡),而且微小轉移也已經存在。

因此,防癌最重要是如何預防癌細胞不要生長超過10的6次方,而不是努力在10的9次方左右時去找到它。

  從組織病理來分類,癌細胞大體上可分為:表皮細胞來的,佔日前最多的腫瘤,如上皮性癌、腺癌等,來自胃腸道、呼吸道、肝膽及泌尿系統。

結締組織或淋巴組織來的,如惡性肉瘤、骨癌、血癌、淋巴癌。

或神經組織來的,如腦瘤、脊髓瘤等。

從癌細胞發展層次來看,如局限在表皮,就稱為原位癌,若突破表層深入組織,則稱為侵襲癌。

若癌症發現的時候還是原位癌,基本上是可以治癒的,因此早期發現是非常的重要。

(來源:世界衛生組織癌症顧問委員會)  4.癌症前兆   當身體出現某些症狀或不正常的現象時,都應該提高自我警覺。

如表一所示,某些早期的症狀,是必需要特別注意的,因為它可能意謂著某些癌症的存在。

  表一有癌化的潛在危險及癌前症狀一覽表 一、嚼檳榔者口腔粘膜出現白斑或乳突瘤(Papilloma) 二、重度抽煙者氣管粘膜出現變異細胞(Metaplasia) 三、大腸息肉切片証實為腺瘤(Adenoma) 四、子宮頸抹片及切片証實為上皮贅生(CIN) 五、骨髓再生不良(MDS)症候群 六、乳房腺瘤切片証實有增生及變異細胞 七、食道炎切片証實細胞分化不良(Dysplasia) 八、萎縮性胃炎切片有腸上皮變異(lnterstinalMetaplasia) 九、咽喉多發性息肉(乳突瘤) 十、肝硬化併肝內結節變化 十一、長期性結石(膽囊、膽管、腎臟及膀胱) 十二、皮膚局部粗糙/顏色加深及潰瘍不癒 十三、痣變大、變形、顏色改變、邊緣不整齊及潰瘍商    5.如何判別自己是否為高危險群    表二列出各種癌症可能的高危險因素,您可看看自己是否屬於高危險群。

癌症別 高危險因素 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細胞為第三型變異以上、及有人類乳突病毒感染(第16或第18型)、多性交伴侶 乳癌 有家族史、過度肥胖、晚婚、有乳癌基因BRCA-1或BRCA-2 大腸直腸癌 飲食中脂肪攝取過多、家族性多發性瘜肉症家族史 肺癌 抽菸或吸二手菸、因職業而暴露於危險物質中,如石棉工廠 肝癌 肝硬化、慢性肝炎、家族史、B型肝炎帶原者 胃癌 萎縮性胃炎併腸上皮變異、惡性貧血、胃腺瘤性息肉、次全胃切除術後 皮膚癌 皮膚狀況不好、暴露於陽光下、兒提時代曾有嚴重曬傷、有家族史(例如有神經發育不全症)、嘉南沿海烏腳病流行地區、常暴露或沾染農藥 卵巢癌 懷孕次數較少、乳癌基因BRCA-1及BRCA-2 腎及其他泌尿器官癌 抽菸、使用菸草、喝酒、嚼檳榔   6.遺傳(家族)與癌症的關聯   有些癌症是有家族性的遺傳,約佔所有癌症的5-10%。

遺傳相關基因已陸續被發現,如乳癌或卵巢癌相關的基因:BRCA-l、BRCA-2,已可以解釋家族中男方或女方近親出現乳癌及卵巢癌的傾向;APC基因的缺失,可以解釋家族性大腸瘜肉症及大腸癌的發生。

Li-Fraumeni症候群,主要是一個抑癌基因p53的缺失,引起家族性各種不同癌症的發生,這些不同的癌症包括乳癌、腦瘤、惡性肉瘤、骨癌等,很多都是在年輕時發生的。

雖然大多數癌症是後天的飲食與生活習慣造成,不過當有以下癌症發生不尋常,要考慮有遺傳性癌症候群的存在,如:(1)男或女方出現至少二人以上的近親發生癌症,(2)癌症出現在較早年紀,(3)出現多種腫瘤,(4)罕見腫瘤卻不斷發生,(5)相近腫瘤聚集發生(如BRCA1Al,2與乳癌、卵巢癌一起出現家族中),(6)有顯性遺傳傾向。

表三、四所列,為各種癌症有家族遺傳傾向的症候群。

表三顯性遺傳癌症候群  症候群 基因變異 1.家族性視網膜芽細胞瘤 RB1 2.李—法美尼(Li-Fraumeni) p53 3.家族多發性大腸腺瘤瘜肉 APC 4.遺傳性非瘜肉大腸癌 MLH1,MSH2,MSH6P,PMS1,PMS2 5.威爾氏(Wilms)瘤 WT1 6.乳癌及卵巢癌 BRCA1,BRCA2 7.逢希伯-林道(VonHippel-Lindau) VHL 8.考登氏(Cowden) PTEN   表四隱性遺傳癌症候群  症候群 癌症 基因變異 1.Ataxiate1angiectasia(失穩及皮微血管擴張) 淋巴瘤 ATM 2.布倫氏(Bloom)症候群 實體腫瘤 BLM 3.Xerodermapigmentosum(乾皮及皮色素沈著) 皮膚癌 XPB,XPD,XPA 4.Fanconi貧血 急性骨髓性血癌 EACC,FACA   7.防癌的基本原則   癌症預防最基本的原則,是必須從飲食及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這包括多吃新鮮蔬菜及水果,尤其是深綠色及橙黃色的蔬果,如十字花科的蔬菜、木瓜、胡蘿蔔、牛奶等,這些都含有豐富的維他命C、A、纖維、硒、鈣等。

此外補充維他命E也有加強性的效果,尤其在抗氧化的作用上。

  此外,減少致癌源,亦很重要,包括不抽菸、避免吸入二手菸(因煙焦油中至少含有40種以上之致癌化學物質),減少煙燻、燒烤、醃漬食物的攝取。

另一方面,減少加速癌症進展之因子,如過度肥胖、過量飲酒、生活不正常、壓力過大,都或多或少加速癌症之形成與進展。

  屬於高危險群的人,在癌症預防的措施上,就必須更積極。

除了上述飲食生活及個人習慣的改變外,應該更積極做一些治療性的預防措施,可以徵詢腫瘤專科醫師提供最好的建議。

  對於高危險群的人,定期的癌症篩檢,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癌症診斷出來時,都已經太慢,但是定期的健檢,可能可以找到癌前期病變,去除癌前期之病變,就可以避免癌症之發生,這是目前最積極、有效的方法。

8.如何從小養成正確的健康習慣以防癌   因為70%的癌症來自飲食與生活的失調,很多都是從小埋下的生活習慣,因此從飲食、防癌著手,就必須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包括體重不能過重,少吃油炸及脂肪含量過多的食物,不能偏食,不能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因為過多的蛋白質會造成成長太快,體重過重,一般最良好的飲食分配為:碳水化合物50%~55%,脂肪25~30%,蛋白質15~20%,這樣的熱量調整,需靠媽媽來督導。

此外減少燒烤、煙燻、鹽醃及添加防腐劑等食物的攝取,養成每天至少吃五份新鮮蔬菜及水果的習慣,小孩子培養正當休閒嗜好及運動的習慣,從小養成不抽菸、喝酒(適度為宜)的習慣,及適量及適當的工作,不要過度勞累,並保持工作環境的清潔。

目錄 關於我們 基金會簡介 榮耀共享 兩岸/國際交流 最新消息 媒體報導 影片分享 隱私政策 會員條款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南部分會通訊心理諮商服務正式啟用!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台灣癌症基金會志工新生訓練報名開始! 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邀您一同響應2/4世界癌症日6款虎哩健康賀卡X6種癌症預防妙招 最新消息 熱門活動 APP隨身服務 台癌e照護 下載專屬你的抗癌服務,提供營養師、護理師及社工線上諮詢與更多會員功能。

在FACEBOOK上追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